胃肠外科肠瘘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外科护理查房

时间:2019年03月14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内容:肠瘘护理查房

护士长:各位护理,姐妹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查房是医生护士首次共同查房。由医生讲解疾病解剖生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等。护士负责护理方面查房。今天由郝沁武

医生为大家介绍肠瘘相关知识。

郝医生:首先肠瘘的概念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肠内容物循此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体外。可引起感染、体液丧失、内稳态失衡、器官功能受损及营养不良等改变。

病因和分类:1、按瘘发生的原因:先天性后天性治疗性2、按肠腔是否与相通分:肠外瘘肠内瘘3、按肠道连续性是否存在分侧瘘、端瘘。

病理生理

1、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高位瘘表现较严重,失液量可达每日7000ml,若未得到及时补充,可很快造成脱水、低血容量、肾功能衰竭、循环衰竭和休克等;电解质的丧失因肠瘘的部位不同各异。

2、营养不良: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

肠液丢失→大量消化酶和蛋白质的丧失、机体免疫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负氮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恶液质、机体脂肪和肌肉的大量消耗→死亡

3、消化液腐蚀及严重感染

由于大量含消化酶的肠液的外溢,瘘口周围皮肤长时间被消化液侵蚀,极易发生糜烂、感染和出血,大多数肠瘘在形成过程均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并发腹壁深部和腹腔内脓肿、脓毒败血症。

临床表现

1、腹膜炎期多于腹部手术后3~5天

(1)局部消化道症状体表创口见脓液、消化液、肠内容物及气体流出

周围皮肤腐蚀红肿、糜烂、剧痛,甚至继发感染,破溃出血,注意观察瘘口排出物的性状。

高位肠瘘-漏出液中往往含大量的胆汁、胰液等,日排出量大,多呈蛋花样或米黄色、稀糊状,刺激性强,腹膜刺激征明显,全身反应重;

低位肠瘘-排出量小,刺激性弱,但其内含有粪渣,不利于引流,而细菌量大,可造成严重的腹腔感染。

(2)全身体温升高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脓毒血症多系统多器官功能衰竭

2、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多发生于瘘发病后7~10天。病人除了继续表现为发热外,尚可因脓肿所在部位的不同而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里急后重等,腹部体检可触及压痛性包块;瘘口排出大量的脓性液体甚至脓血性液体。若腹腔冲洗和引流通畅,病人的全身症状可逐渐减轻。

3、瘘管形成期大多发生于肠瘘发病后1~2月。引流通畅,腹腔脓肿缩小,瘘管形成。感染基本控制,营养状况逐渐恢复,全身症状较轻甚至消失,仅留有瘘口局部刺激症状及肠粘连表现。

4、瘘管闭合瘘管炎症反应消失,瘢痕愈合,病人临床症状消失。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见贫血,感染时WBC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严重感染时出现中毒颗粒及血小板计数下降。

2、肝功能检查:白蛋白下降,肝酶谱升高及胆红素升高。

3、血清电解质:低钾、低钠、微量元素缺乏

4、营养不良者,出现总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反映营养状态的短半衰期蛋白质下降。

(三)特殊检查

1、口服骨炭或染料:适用于肠瘘形成初期。

2、瘘管组织活检:以明确有无结核、肿瘤等病变。

3、B超及CT检查:帮助发现深部脓肿、积液或占位。适用于持续高热、疑有腹内脓肿患者

4、瘘管造影:适用于瘘道已经形成的病例。

5、胃肠道造影:用60%泛影葡胺,可了解全消化道的情况。(不用钡剂)

处理原则

根据肠瘘的不同类型和病理生理情况,采取有效的营养支持、抗感染、减少肠液分泌、封堵瘘管、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瘘管愈合以及选择性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以提高早期治愈率。

1.腹膜炎期及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

(1)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2)控制感染

(3)充分引流脓肿尚未形成时脓肿已形成者

(4)营养支持早期应禁食,予TPN。待腹膜炎控制,肠蠕动恢复、瘘口流出量少于每天50ml且肛门恢复正常排便时即可逐渐改为肠内营养。

(5)抑制肠道分泌生长抑素制剂

(6)回输引流的消化液指将引流出的肠瘘液收集在无菌容器内,经处理后再经空肠造瘘管回输入患者肠道。

(7)促进蛋白质合成与组织修复重组人生长激素

2.瘘管形成期

(1)加强营养除低位肠瘘外,病人仍应尽量避免经口进食,以减少肠液分泌及营养流失。

补充营养的方式可以TPN为主或静脉营养与胃肠内营养相结合。

(2)堵塞瘘道外堵法

内堵法

3、手术治疗

(1)适应证:唇状瘘伴有肠梗阻;管状瘘已上皮化或瘢痕化;特异性病变;肠袢上有多个瘘存在等。

(2)手术时机:感染已控制;营养状况好转,血浆蛋白>60g/L,白蛋白>30g/L。一般可于瘘后4周进行;若原腹腔感染严重,估计腹腔粘连严重,应于3个月后进行。

(3)手术方式

①肠瘘局部楔形切除缝合术:适合瘘口小,其周围肠壁组织正常者。

②肠段部分切除吻合术:是肠外瘘最主要、效果最好、最多用的手术方式。适用于多数空回肠与结肠部的肠外瘘。

③肠瘘旷置术:适合于肠瘘口较大、情况复杂、肠液流出量多、局部感染严重、静脉与肠道营养难以长期维持又不能耐受一次彻底手术者。

④小肠浆膜补片覆盖修补术。

治疗

1、维持体液平衡

2、控制感染

早期采用低半卧位,瘘口内放置双套管和滴水管,采用持续负压吸引的方法充分引流,以减少肠液对瘘口周围皮肤的腐蚀,促进瘘口自愈或达到稳定状态。

(1)调节负压大小:负压以10~20kPa,并根据肠液粘稠度及日排出量调整。

(2)保持引流管通畅:可通过灌洗的声音判断引流效果,若冲洗过程中听到明显气过水声,表明引流效果好。若出现管腔堵塞,可取出内管以无菌生理盐水清洗,或向顺时针方向缓慢旋转松动外套管,若无效,应通知医生,另行更换引流管。注意在更换双套管时间隔不要太长。

(3)调节灌洗液的量及速度

灌洗量为2000 ~4000 ml/d左右;速度为40~60滴/分;温度30℃~40℃;灌洗液以等渗盐水为主。

(4)病情观察及处理: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及性状及每日肠液排出量。

多发瘘者的观察、记录。

3、营养支持中心静脉置管行TPN→肠内营养(可通过胃管或营养管给予要素饮食),但应注意灌注的量及速度应逐渐增加,避免引起渗透性腹泻。

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堵片移位或松脱

(2)肝、肾功能障碍: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有效控制感染、减少毒素吸收,改善组织灌注,②加强监测: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定期复查肝、肾功能,③合理补充热量和氮量

(3)胃肠道或瘘口出血

病情监测;保持有效吸引;应用止血药物

(4)腹腔感染及肠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