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就是要推陈出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于人于国均是如此。“新”字是十九大报告的字眼,“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词,十九大报告向世人宣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它是遍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国家日新月异,真正的新时代,不一样的新气象!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启示或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 【答案】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可曾有过那样一刻,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可曾有过那样一刻,大脑空白,忘却今生;可曾有过那样一刻,永恒灿烂,回味如新。是的,我有过这样一刻,那是开启了人生新的章节的一刻,那是迈上了新的台阶的一刻。

那是会考后的第二天,糟糕的天气在我看来还算晴朗。回到家,吃了饭,打开了久违的电视,心里轻松了许多。还记得是爸爸吵着要看新闻,谁知道,一按遥控键,却出现了那时我迈上新台阶的永恒的一幕。

我不喜欢肮脏的演艺界,不喜欢假声长发的中性男歌星,因此从不关注他们。而那一刻颠覆了我的思想。一个长发飘扬,目光炯炯有神,浓浓眉毛的人,伴着《Billie Jean》的音乐出现在了我的面前,那一刻,竟有一种十分神圣的感觉贯彻了我的全身,那因考试而压抑许久的心瞬间迸发了;那些因青春期而迷茫的思想瞬间被占据了,那样动荡不安的情绪在那一刻竟找到了信仰,真实但遥远的感觉更像是上帝的召唤,冥冥中释放出悠长低沉的声音,“迷途的孩子回家了”。我知道,我迈上了新的台阶,我知道我的梦,我的信心,又重新回来了!就是他,就是这位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他带回了我对人性能够拥有的所有想象,善良,单纯,坦诚,开朗。那些失望,沮丧,都消散了,那是真正的心灵的震撼。似耶稣的王冠般闪耀的舞姿,似天使般纯净的面容,似利剑般刺过思想的声音,似彼得潘单纯的童心,就在那一刻值入了我的心,也就在那一刻我确立了新的目标,迈上了新的台阶。

说真的,自那以后,我的心快乐多了,我开始用功的读书,只为完成他的遗愿,重建梦幻庄园,爱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或许,我能做的太少,但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我常想,为甚麽不是他生前我就知道他?而是在报道他死讯的消息上第一次见到他?但,这恰恰是主对我的眷顾,那超越生死的至高的爱与欣赏不是更有价值吗?那样精美设计的一刻不显得更动人心弦吗?

从迷茫的落泪到坚强的走下去,MJ给了我新的梦想,给了我真正的人生目标。而那珍贵的那一刻,也被我好好的珍藏。从那颠覆我人生的那一刻到现在,已有七十七天,每一天,我都有MJ的陪伴。他说过,他爱我们,我们并不孤单。

穿过灵魂的深度,留下的,只有那使我迈上新台阶的那一刻,只有永恒

的留念,依赖和爱。

【解析】

试题分析: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主题词是一个“新”字,立意行文都要围绕“新”字来谈,审题立意,难度不大,但要写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从所给的材料看,有三个点:一是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选自《大学》,是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的重要性。自然、人生、社会皆是如此。二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选自《诗经•大雅•文王》,意为周虽是旧的邦国,其使命也在革新,一个社会、民族、国家如果不革新的话,就无以进步,甚至消亡,自古皆然。三是十九大的主题词,也是一个“新”字,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变革意识,不改革无以迎新,不求新无以国富民强!新时代,新征程,一个“新”字引领未来,走向复兴。材料提示语要求谈对“新”的看法、启示或感悟,并要结合现实来谈,应该说话题看似窄狭,内容却异常丰富,涉及关于“新”的面很广。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民族,无不与“新”相关,无“新”难行。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

审视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