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一词多义
【初中语文】初中文言文知识点之实词一词多义(一)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高考文言文一词多义课件
以“引”为例:
意义
例句
本义 引申义
拉开弓 牵、拉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拉长
引.吭高歌(成语)
抽、拔出 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太祖本纪》
伸着
课堂小结
一个词语虽有多个义项,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 义,但在具体、确定的语境中只有一种含义。
因此,完全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 之间的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都能成为确定其含义的钥匙。
狼奄至,引.首顾曰《中山狼传》
拿
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意义
例句
带领
燕引.兵东围即墨《史记·田单列传》
承担
公卿各引.咎自责《北史·周武帝纪》
引
举荐、提拔 奖引.后进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 颇蔺相如列传》
义
援引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引导
引.火烧身、引.人入胜(成语)
掉转
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即时小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
项是(
)
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④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A.①②/③④/⑤⑥
3、词的比喻义 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如:“爪牙” 本 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 比喻义是 “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文言文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以及词类活用
星火教育一对多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学科语文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共()次课课时:课时教学课题文言文实词教学目标1、掌握古汉语中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
2、学会通过归纳,牢固掌握课内常用文言实词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通过知识的迁移,阅读课外文言文。
文言文实词知识精讲:一、通假字1、通假字的含义: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
“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
(通假字:“具”、“要”——本字:“俱”、“邀”)2、通假字的识别方法①音同形似。
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坐”通“座”,意思是“座位”②音近形似。
如:“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意思是“显现”③音同形异。
如“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意思是“横放的”④音近形异。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意思是“没有”3、小试牛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3、困于心,衡于虑(“衡”通“横”,梗塞,指不通顺。
)4、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4、常见通假字整理1、反——返(还,返回)例句:(1)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2、说——悦(高兴)例句:(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2)公输盘不说《公输》二、古今异义:(一)古今异义词的种类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
古今异义词主要有以下几种: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这种词义是今必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
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食”字,①吃。
《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②吃的东西,食物。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③专指饭。
《隆中对》:“百姓孰敢不箪食(sì)壶浆以迎将军乎?”④读sì,喂。
《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⑤通“蚀”,亏损。
《易·丰》“月盈则食。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
这样,我们应该从理解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申义和假借义。
?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
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
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
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
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
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
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深刻。
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
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
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文言文中多词一义的字词汇总
文言文中多词一义的字词汇总如下:
1.“之”字:在文言文中,“之”字有很多含义,如代词、助词、动词等。
例如,“之”可
以作为代词,代指人、事、物等;也可以作为助词,用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到”、“去”等意思。
2.“其”字:在文言文中,“其”字也有很多含义,如代词、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其”
可以作为代词,代指人、事、物等;也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那个”、“那样”等意思;还可以作为副词,表示“大概”、“或许”等意思。
3.“然”字:在文言文中,“然”字也有很多含义,如形容词、副词、连词等。
例如,“然”
可以作为形容词,表示“这样”、“那样”等意思;也可以作为副词,表示“然而”、“但是”等意思;还可以作为连词,表示“然而”、“但是”等意思。
4.“以”字:在文言文中,“以”字也有很多含义,如介词、连词、动词等。
例如,“以”
可以作为介词,表示“用”、“把”等意思;也可以作为连词,表示“因为”、“所以”等意思;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认为”、“以为”等意思。
5.“于”字:在文言文中,“于”字也有很多含义,如介词、连词、动词等。
例如,“于”
可以作为介词,表示“在”、“从”等意思;也可以作为连词,表示“由于”、“对于”等意思;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在”、“到”等意思。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多词一义的字词汇总,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字词也具有多种含义。
要掌握这些字词的含义和用法,需要多读多写多练,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文言文水平。
初中文言文一字多义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字多义汇总1. 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养(衣食所安)2. 卑:★低下(非天质之卑)★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影响(被于来世)★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诚心(帝感其诚)★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惩罚13. 驰:★骑(愿驰千里足)★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发、起(方其出海门)★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产生(计将安出)15. 辞:★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7. 箪:★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 当:★承当,承受。
一词多义举例文言文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相当常见。
每个词汇都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1. 道:- 义1:指道路或路径。
- 义2:指道德、原则、哲学等方面的道理。
- 义3:指某种方法或手段。
2. 心:- 义1:指人的生理器官,即心脏。
- 义2:指心理、情感、思维等方面。
- 义3:指意愿、意志、决心等。
3. 明:- 义1:表示明亮、清晰。
- 义2:表示明了、懂得。
- 义3:表示清澈、明净。
4. 言:- 义1:表示言语、说话。
- 义2:表示言论、言辞、言论内容。
- 义3:表示传闻、传说。
5. 世:- 义1:表示世界、世间。
- 义2:表示社会、世俗。
- 义3:表示时代、年代。
6. 立:- 义1:表示站立、立起。
- 义2:表示建立、确立。
- 义3:表示立场、态度。
7. 见:- 义1:表示看见、目睹。
- 义2:表示理解、领会。
- 义3:表示拜见、会晤。
8. 君:- 义1:表示君主、国王。
- 义2:表示对尊敬的称呼。
- 义3:表示主人、领导者。
9. 水:- 义1:表示液体,特指水。
- 义2:表示河流、湖泊等水域。
- 义3:表示流动、变化。
10. 金:- 义1:表示金属元素金。
- 义2:表示财富、贵重的东西。
- 义3:表示金色、黄色。
这些例子展示了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现象,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意义和解释。
阅读文言文时,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通常需要考虑上下文以及词汇所在的句子结构。
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第二节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知识点拨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
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它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意义,这样便形成了一词多义。
这种现象,在白话文中常见,在文言文中尤为普遍。
如下面各句中的“一”字就因在不同的语境中而使得一项也各不相同。
一.人、一.桌、一.抚尺而已(《口技》):数目吏呼一.何怒(《石壕吏》):(多么)用心一.也(《劝学》):专一上下天光,一.碧万倾(《岳阳楼记》):满、全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掌握一词多义要不断积累和整理。
如果我们只懂得一个多义词的一种或两种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便随意拿这一种或者两种意义去释义,就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我们要有意识地做好知识积累和整理工作。
掌握一词多义还需要了解关于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方面的知识。
古汉语绝大多数是一字一词,因此一词多义实际上主要是一字多义。
所谓“多义”,即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比喻义等。
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指用打比方而形成的新的意义。
爪牙——本义是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爪子和牙齿,《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中的“爪牙”就是本义。
后来,有些诗文中用它来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取爪牙能有力的护卫躯体之意),如《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同样比喻用得久了,多了,就获得了新的词义,再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
“爪牙”当时是褒义,现在转化为贬义了。
理解一词多义要了解学习它们在古汉语中的多种意义,并要在具体语境中辨别确定其含义。
二、词类活用文言文以实词为主,实词中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我们阅读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很大障碍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这一现象的基本情况并学习相关内容,掌握解决它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一词多义总结一、古代科举制度1. 义务教育:古代科举制度中,“义务教育”指的是由政府指定的学校,如国子监、府学等,培养官员所需的文化知识和能力。
2. 义务:在古代科举制度中,官员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服从上级的指挥、执行政策等。
二、古代政治制度1. 朝庭:古代政治制度中,“朝庭”一词可以指皇帝的宫廷,亦可指朝廷上下的政治管理机构。
2. 朝贺:指向皇帝恭贺寿诞或祝福吉祥。
三、农业与手工业1. 亩产:古代用于衡量农产品产量的单位,如小麦亩产。
2. 产业:古代指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特定产品。
四、社会风俗1. 随从:古代指侍从、跟随、服侍。
2. 随地:指临时性的就地居住。
五、文学艺术1. 将军:古代指军队统帅。
2. 将校:包括将军在内的军队高级军官。
六、生活用品1. 门市:古代指商店、店铺。
2. 市井:指街市、市场。
七、宗教信仰1. 祈福:古代指祈求神明或佛祖庇佑安康。
2. 祈愿:指祈求心愿达成。
在古代文言文中,许多词汇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
这些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产生不同的含义,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和运用,对于学习古代文化和文言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多义词的使用,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社会风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古文写作水平。
在古代社会,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广泛存在。
这些多义词的语义丰富,为我们解读古代文献和了解古代社会风俗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多义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古文写作水平。
1. 古代科举制度在古代科举制度中,“义务教育”一词指的是由政府指定的学校,如国子监、府学等,培养官员所需的文化知识和能力。
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因此“义务教育”在这个语境中强调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
另古代官员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比如服从上级的指挥、执行政策等。
“义务”一词在古代科举制度中也代表了一种责任和义务感。
文言文阅读 实词之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1 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一个词在 不同的语句中意义不同,而这几个意义往往是有关联的。 举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举起,抬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发动 译文:现在逃跑是死,发动叛变也是死。 (3)举世无双。全 译文: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4)举一反三。提出,举出
或:表示以戈卫国。 本义:国家。 成语:多言或中duō yán huò zhōng, 释义为:多言或中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一词多义
向人认错,道歉 • 长跪而谢。——《战国策》
• 译文:久久跪着,认错请罪。
有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 杜门谢客。 • 译文:关着门拒绝见客。
感谢,酬谢。 •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译文:酬谢很多客人,又给官吏送贵重的礼物。
缘:本义是指古时衣服的边缘。 成语:缘木求鱼,汉语成语,拼音是yuán mù qiú yú,字面 解读为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 目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一词多义
有人,有的人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自相矛盾》
• 译文: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
菜汤 •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 译文:新娘进门的第三天就下厨 房,洗了手便开始烧菜做汤。
成语: 金城汤池:如钢铁铸造的城墙,像沸水流淌的护城河。比喻城池坚固, 难于攻破。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 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一词多义有趣故事
古汉语一词多义有趣故事
一词多义,是六大文言现象之一,一般也被称为“文言实词”,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必备知识。
如果文言文是一门外语,那么文言一词多义的知识,大概就相当于要背的单词。
这部分知识内容多,而且很杂,不易掌握。
市面上关于一词多义的资料,大多是把高考必考120个必考词的义项,以表格方式进行罗列。
这种罗列的弊端是,每个字的义项之间,彼此孤立,不便于理解和记忆。
为此,有人把这120个文言必考词的含义和用法,编进120个小故事,帮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和掌握词语意思。
这份资料在网上盛传已久,颇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这120个小故事的情节语句,大多来自初高中语文经典文言课文,仔细读会觉得更像是硬凑起来的故事,有些读来甚至还会有些无厘头。
不过故事内容是不是拼凑严谨,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个故事能把一个词的义项串联起来,便于大家联系起来理解和记忆。
为了让这份资料发挥真正帮助学习的作用,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度改造,把它编制成了一份练习题。
这套练习题,将120个一词多义分为12组,每组10个字。
为避免学生用户过度使用手机,以及方便教师或家长用户打印分发给学生,我们用A4纸的格式,参考专业图书的样式,进行了设计排版,共计24页。
练习题和对应的参考答案,采用了正反对照的方式呈现,即每组练习题在一页纸的正面,参考答案在反面。
古代汉语常识之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常识之一词多义作者:孔炜岳都光来源:《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版)》2010年第12期一、概念在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有不同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就是一词多义。
绝大多数实词是一词多义的。
二、义项辨析一词多义是由词的基本义引申而形成的,从理解词的基本义入手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能够辨析清楚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
基本义指一个字的最早词义,如“向”的最早词义是“朝北的窗户”,“走”的最早词义是“跑”等。
一般来说,古汉语字典里面一个字的第一个义项就是它的基本义。
词义从基本义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义,叫做引申义。
因此,基本义与引申义、引申义与引申义之间,彼此都有联系。
下面以“间”字为例,说一下各义项之间的联系。
“间”字有以下一些解释:1.缝隙。
如“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
”(《吕氏春秋·长利》)2.一定的空间内。
如“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3.一定的时间内。
如“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促织》)4.中间。
如“两山之间有川焉。
”(《周礼·冬宫·考工记》)5.隔断。
如“遂与外人间隔。
”(《桃花源记》)6.夹杂。
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7.参加。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8.间或。
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9.隔阂。
如“故君多间。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10.离间。
如“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11.秘密地,悄悄地。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间”的基本义是“缝隙”,缝隙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它介于两物之间,二是它使两物隔离。
介于两物间,所以有“中间”之义,直接发展出“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的意思。
在中间,有空隙,就可以介入,“夹杂”“羼入”“参加”都是介入,只是前二者说物,后者说人,这是一个引申方向。
向的一词多义文言文
向的一词多义文言文向者,古汉语词汇之一,具有多种义项和用法。
在古代文言文中,向的意义常常因上下文而有所差异。
本文将通过分析向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展示该词汇在古代文言文中的多样性。
一、表示方向或目标向在古代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方向或目标。
例如《论语·学而》中有“向不在其位,言不及其事”的句子,意为一个人没有在自己的位置上,他所说的话与他应该做的事情无关。
又如《左传·宣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君子所向,道也。
”这句话指出一个君子所要追求的目标是道德。
二、表示对待或对待方式向还可以表示对待或对待方式。
例如《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向以优抚骨肉,诛不容情”描述了刘邦对待自己亲族和对手的不同方式。
另外,向还可以表示对待某个事物的态度,例如《荀子·劝学》中的“向士有勇有谋,参天地之变而不可奈何者,吾未尝见也”用来形容某些士人对待事物的态度。
三、表示趋向或逐渐向还可以表示趋向或逐渐。
例如《诗经·周南·桃夭》中的“向树槐而无实”形容桃树向槐树靠拢,没有结出果实。
再如《左传·昭公十九年》中提到王莽“初帝之号,宣皇帝,赐姓向氏”的描述,揭示了王莽逐渐建立自己权威的过程。
四、表示面向或依赖向还可以表示面向或依赖。
例如《史记·古本纪》中提到“尧之在世也,欲寿将谢。
”其中的“欲寿将谢”意为希望向尧寿以谢。
又如《史记·邹阳传》中的“向不如南面之和”可以理解为相较于南面的和平。
五、表示传承或继承向还可以表示传承或继承。
例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向人寝则定罪”的记载,意味着秦始皇传承了先秦法家的思想。
再如《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中描述晋公子重耳“获骥业之向,终不失也”表达了公子重耳对继承先祖事业的决心。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向在古代文言文中具有多义多样的使用。
它既可以表示方向或目标,也可以表示对待方式或态度。
同时,向还可以表示趋向或逐渐、面向或依赖,以及传承或继承等意义。
文言文实词精讲-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文言实词精讲一、文言实词主要出题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有三种情况: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二是双声通假(两个字声母相同),如“胡”通“河”;三是叠韵通假(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属”通“嘱”等。
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在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表现形式为“×通×”(或“×同×”)。
通假字与本字一定是音同或音近的,联系上下文字意思讲不通时,可考虑该字为通假字。
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指定某字为通假字。
高考文言文高频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古代汉语和语言学名词解释汇总[1]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
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
如“毛”,“莫袍切”。
《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
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
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
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
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文言文常见现象
文言文常见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一、通假字: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
假借的字称为“借字”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开心答题格式:……通“……”,+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最喜小儿亡赖。
亡通“无”二、古今异义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发生了变化。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走:古:跑今:步行涕泗横流:古:眼泪今:鼻涕去:古:离开今:前往小人:古:平民,百姓今:品德败坏的人芳草鲜美:古:鲜艳美丽今:味道好三、词类活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这叫词类活用。
1、温故而知新(形作名,旧的知识)2、一狼洞其中(名作动,打洞)3、左右欲刃之(名作动,杀)4、智子疑邻(形作动,认为......聪明)5、传不习乎?(动作名,老师传授的知识。
)6、其一犬坐于前(名作状,像狗)7、众人怪之(形作动,对......感到奇怪)8、吾日三省吾身(名作状,每天)四、一词多义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能多达十几个义项。
一词多义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
示例:亡羊补牢(丢失)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逃跑)国破家亡(灭亡)亡故(死亡)句末语气词:也、哉、乎、耶(邪)、与(欤)、兮、矣句首语气词:夫、盖、呜呼、嘻、噫、若夫、且夫古代人称:我:吾、余、予、愚、仆、某、臣、孤你:子、尔、卿、若、汝(女)、乃他:相、彼。
成语与古代汉语
一、古今异义
• • • • • • • • • • 不易(改变)之论、不刊(删改)之论 不过尔尔(如此)、无可适(去)从 以己度(推测)人、质(询问)疑问难 登峰造(至)极、怨天尤(责怪)人 缘(攀援)木求鱼、引(拉长)吭高歌 寡廉鲜(少)耻、家徒(只有)四壁 尸位素(白)餐、不学无术(本领) 如释(放下)重负、不速(邀请)之客 寄(依附、寄居)人篱下、文(掩饰)过饰非 出类拔(超出)萃、蔚为大观(景象)
• 顾——顾影自怜(回头看) 三顾茅庐(拜访) 奋不顾身 (考虑) 疾——讳疾忌医(疾病) 疾恶如仇(痛恨) 疾风知劲草 (强,猛) 举——举足轻重(抬起) 选贤举能(推荐) 举国上下 (全) 名——不可名状(说出) 不名一钱(占有) 沽名钓誉 (名声) 如——自愧弗如(比得上) 称心如意(适合) 突如其来 (然,词尾) 务——不务正业(致力,从事) 除恶务尽(必须) 相——相机行事(鉴别,审察) 开诚相见(偏指一方) 肝胆 相照(互相) 与——与众不同(和) 与日俱增(跟着,随着) 时不我与(给 予)
二、一词多义
• 如虚词“于”: 问道于盲 向 (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怒形于色 在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嫁祸于人 给 (以授之于有司 《答司马谏书》) 老于世故 对于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青出于蓝 从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墨子》 而胜于蓝 比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 受制于人 被 (吾不能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通假字
• • • • • • • 秀外惠(慧)中、一倡(唱)三叹 博闻强识(志)、车殆(怠)马烦 匪(非)石匪席、信口开河(合) 图穷匕见(现)、再接再厉(砺) 厉(砺)兵秣马、流言蜚(飞)语 厝(措)火积薪、无庸(用)讳言、 矢(誓)口否认、摩(磨)厉பைடு நூலகம்砺)以须
“知”一字多义古汉语解释
“知”一字多义古汉语解释
①〈动词〉知道;了解。
《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
”
②〈动词〉认识;识别。
《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③〈名词〉知觉;感觉。
《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
”
④〈动词〉感到;觉得。
《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
”
⑤〈动词〉交好;相亲。
《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知叔孙于齐。
”
⑥〈名词〉交情。
《报任安书》:“绝宾客之知。
”
⑦〈名词〉朋友。
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
⑧〈动词〉主持。
《国语·赵语》:“吾与之共知赵国之政。
”
zhì
通“智”。
智慧;聪明。
《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遇】得到赏识和重用。
古汉语一词多义
古汉语一词多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辞 停数日,辞去 (告别) 不辞劳苦 (推托)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提的的标志,助词)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指这件事,代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的,助词)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喜悦,高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义体) 及郡下,诣后太守,说如此 (陈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到,至)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趁着)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和)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山重水复疑无路 (繁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恢复)果行,国人皆劝(劝勉,鼓励)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希望)遂使之行成于吴(最终,于是)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就)自杀未遂(实现,成功)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断断续续地)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忍受)日出江花红胜火(胜过,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壮观的,美好的)不若长安君之甚(厉害)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目似瞑,意暇甚不敷出(很)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sh ào ,年龄小)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 少时,一狼径去 (短时间) 妇人异甚 (特别) 渔人甚异之 (以……为异)(另外的)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做抵押品,做人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询问)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部队) 非我也,兵也(兵器) 草木皆兵(士兵)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弯”相对)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钱)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数罟不入洿池(c ù,密,细密的) 不可胜数(计算)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蛟龙生焉(生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递进,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 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表转折,但是,然而) 登高而招(表顺承)虽有槁暴(pù,晒)暴殄天物(糟蹋)性情暴躁(急躁)圣心备焉(具备)有备无患(准备)关怀备至(详备,完全到位)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佛印绝类弥勒(极,尽)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强大,健壮)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强劲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强迫)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彩(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吾尝跂而望矣(远看)日夜望将军至(盼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到)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博闻强志(学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引,引来)罗敷前致词(表达,传达)专心致志(集中力量、意志于某个方面)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因因利乘便(趁着)因河为池(凭借)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统治)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亡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坚决,顽强)固必固其根本(使……稳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稳固)人固有一死(本来)内立法度(制度,读dù)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读duó)因遗策(前代遗留下来的)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宽厚而爱人(爱护)致万乘之势(势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形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的)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像)弟子不必不如师(比得上)如沛公起如厕(往)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使)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安放,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丢下)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设置)客至未尝不置酒(摆设)郑人有且置履者(购置,置办)大行不顾细谨(指细枝末节)张良曰:“谨诺”/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表恭敬语气)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夕(谢罪,道歉)乃令张良留谢(辞别)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告诉,致词)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长,高而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汉语一词多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若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辞 停数日,辞去 (告别) 不辞劳苦 (推托)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提的的标志,助词)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指这件事,代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的,助词)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悦”,喜悦,高兴)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义体) 及郡下,诣后太守,说如此 (陈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到,至)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趁着) 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和)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知道)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主持)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山重水复疑无路 (繁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恢复)果行,国人皆劝(劝勉,鼓励)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说,希望)遂使之行成于吴(最终,于是)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就)自杀未遂(实现,成功)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果真,表假设)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断断续续地)奉命于危难之间(期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忍受)日出江花红胜火(胜过,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壮观的,美好的)不若长安君之甚(厉害)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目似瞑,意暇甚不敷出(很)好读书,不求甚解(仔细,深入)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sh ào ,年龄小) 太后之色少解(稍微,略微) 少时,一狼径去 (短时间) 妇人异甚 (特别) 渔人甚异之 (以……为异)(另外的)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做抵押品,做人质)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地)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询问)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部队) 非我也,兵也(兵器) 草木皆兵(士兵)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弯”相对)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钱)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 数罟不入洿池(c ù,密,细密的) 不可胜数(计算) 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蛟龙生焉(生长)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递进,并且)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 吾尝跂而望矣(表修饰)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表转折,但是,然而) 登高而招(表顺承)虽有槁暴(pù,晒)暴殄天物(糟蹋)性情暴躁(急躁)圣心备焉(具备)有备无患(准备)关怀备至(详备,完全到位)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佛印绝类弥勒(极,尽)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强大,健壮)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强劲的〈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强迫)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彩(借助)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吾尝跂而望矣(远看)日夜望将军至(盼望)先达德隆望尊(名望)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到)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使……听到)博闻强志(学识)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引,引来)罗敷前致词(表达,传达)专心致志(集中力量、意志于某个方面)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因因利乘便(趁着)因河为池(凭借)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统治)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亡追亡逐北(逃亡的军队)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君臣固守以窥周室(坚决,顽强)固必固其根本(使……稳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稳固)人固有一死(本来)内立法度(制度,读dù)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读duó)因遗策(前代遗留下来的)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宽厚而爱人(爱护)致万乘之势(势力)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形势)因利乘便,宰割天下(有利形势)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的)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像)弟子不必不如师(比得上)如沛公起如厕(往)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唯恐)如有离违,宜别图之(如果,假使)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神态)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安放,放置)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放弃,丢下)置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设置)客至未尝不置酒(摆设)郑人有且置履者(购置,置办)大行不顾细谨(指细枝末节)张良曰:“谨诺”/谨使臣良奉白壁一双(表恭敬语气)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夕(谢罪,道歉)乃令张良留谢(辞别)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告诉,致词)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修长,高而直)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修短,文中指寿命的长短)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修造,治办)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致 以致天下之士 (招纳)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这里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
临风,迎着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面对)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旁边,水边) 次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编次)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将要) 李白乘舟将欲行 (远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行为)聊乘化以归尽 (顺应)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兵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坐车,坐上战车)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传文,解释经书的著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得好)治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治)不效则治臣之罪(惩治)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项王日:“沛公安在”(哪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信者效其忠(诚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忌不自信(相信)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安步以当车(dàng,当做)克终者盖寡(能够)克克己复礼以为仁(克制)既克,公问其故(战胜)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表修饰)虽董之以严刑(用)以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因为)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攻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攻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雕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表转折)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就,表条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表判断)师不必贤于弟子(比)而耻学于师(向)不拘于时(被)其皆出于此乎(在)生乎吾前(在)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呢,表反问)六王毕,四海一(统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部)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奈何取之尽锚铢,用之如泥沙(索取)取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盘盘焉,囷囷焉(然,形容词、名词词尾)或师焉,或不焉(语气词,不译)焉且焉置土石(哪里)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在那里)骊山北构而西折(表顺承)不敢言而敢怒(表转折)而谁得而族灭也(表修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表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静女其妹(女子)女说怿女美(指“彤管”)匪女之为美(指“荑”)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被)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向)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在)王于兴师(助词)积于今六十岁矣(到)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青,取之于蓝(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比)业精于勤(由于)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根据)曹操比于袁绍(与)秋以为期(把)以望复关(来)以以尔车来(用)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同“于”,在……时候)回视日观以西峰(同“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连用,表时间、方位或范围)载笑载言(说)体无咎言(预兆)言既遂矣(助词)静言思之(助词,没有实义)具以沛公言报项工(言语)凡六百一十六言(字)昼夜勤作息(劳作)作与子偕作(起)一鼓作气(振作)多谢后世人(嘱咐)谢谢家来贵门(辞别)阿母谢媒人(谢绝,拒绝)大人故嫌迟(总是,老是)知是故人来(老朋友,此处指原配丈夫)故作不良计(故意)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老交情)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项庄拔剑起舞(抽出)始适还家门 (出嫁)处分适兄意 (适合,依照)适得府君书 (刚才)适彼乐土 (往,到)天姥连天向天横 (朝向)秋天漠漠向昏黑 (渐近,接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使,如果,连词)并力西向(对着,这里有“对付”的意思)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命令,让) 命命曰《琵琶行》 (命名,题名)臣请入,与之同命 (命运)终继五国迁灭 (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用到底,坚持到底)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起初)始速祸焉 (才)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识其本名,说明)微风鼓浪 (振动)鼓 噌吰如钟鼓不绝 (一种打击乐器)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击鼓)提骑按剑而前 (用手压或握)按诛五人 (查究)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剪发杜门(头发)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而大声发于水上(发出、发生)发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射出)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出发)舜发于吠亩之中(被任用)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征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野芳发而幽香(开花)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徒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而卒葬之(死)卒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卒与尸合(最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突然,仓促)望晚日照城郭(遥望)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在丁卯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回视日观以西峰(看)视视五人之死,轻重因何如哉(比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坐在)项工则受壁,置之坐上(通“座”,座位)王曰:“何坐?”曰:“坐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