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附答案)

合集下载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西贺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

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

他的成就与他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的急功近利和浅薄轻率的风气,苏轼在《稼说送张琥》中巧用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的道理来阐述治学之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即在博览群书时要汲取书中的要领和精髓,从大量的知识或材料积累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再著书立说。

所谓“厚积”“博观”,是指广博地获取知识,丰厚地积累学养。

所谓“约取”,就是慎取、精取,是在博观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所谓“薄发”,是在“厚积”的基础上,进行严谨阐释。

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

苏轼主张在治学过程中要熟读深思,对事理或学习对象进行研究式学习,即“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一生治学遵循此法,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三点,即“一生日课”“一书数过”“一意求之”。

“一生日课”是指每日必定完成抄书这项必修课,以每天抄书为读书治学筑牢根基。

宋人陈鹄讲过苏轼抄《汉书》时采用不同的方式,连抄三遍,直至全部背诵,无一字差错。

苏轼直到晚年,仍乐于此法,用以教子。

跟随苏轼贬谪儋州的苏过,以父为师,将一部《唐书》抄完,而且接着又抄《汉书》。

苏轼视之为“穷儿暴富”,认为儿子通过抄书必将迅速地增长学识、深厚地积淀学养。

“一书数过”是指读书要坚持反复阅读和揣摩,不能浅尝辄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数字新媒体空间所带来的媒介赋权,使得身为趣缘群体的青年亚文化群体有了新的文化实践活动空间。

以《红楼梦》在B站上大量的同人二创视频为例,可以看出年轻一代“红迷”基于原著与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特有的互联网思维方式,通过新的赛博空间,对《红楼梦》进行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创造,并且拓展了以往作为严肃主流文化的“红学”研究的内涵与边界,不失为数字新媒体时代一种另类化的“红学”探索实践。

二创视频指的是“以网络与视频网站为媒介,借助搜索引擎、超链接、网络传输等技术,以他人作品为素材、其他网络资源作为数据库,在彼此关联的数据中进行迁徙,调取适合自己的视频素材,在自己所属的趣缘群体中进行二次交互传播。

同人二创视频包括但不限于音乐视频、影视素材故事化再剪辑视频、广播剧素材混剪等。

其中特点最鲜明的便是影视素材故事化再剪辑视频”。

87版《红楼梦》便成为《红楼梦》二创视频中最受欢迎也最广为使用的视频剪辑素材。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各种解说视频,例如视频播放量已经破千万的UP主“木鱼水心”所制作讲解的“《红楼梦》全集”;各种“安利向”视频,如“十二金钗”混剪、“《红楼梦》高虐群像”混剪、“《红楼梦》台词”混剪等等;还有结合原著,对电视剧进行细致入微的服化道品评视频等等。

而近年来《红楼梦》二创视频中,最为火爆的当属鬼畜视频。

“鬼畜”是日文直译词汇,鬼畜视频指的是B站UP主利用数字新媒体技术,对素材进行解构与颠覆,并对其赋予新的意义。

鬼畜视频因具有另类审美趣味,不同于传统影像视频的文本特征,受到B站用户的喜爱。

它将严肃正经话题解构,之后再创作,从而达到了颠覆经典、解构传统、强化焦点、讽刺社会的作用。

近几年,鬼畜视频以其独特的喜剧感于创造性从亚文化的小众圈突围,走入了大众视野。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其中,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活力。

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孕育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如宗族文化、节庆文化、耕读文化、祭祀文化等。

这些文化元素相互交织形构了朴素的乡村价值观和认知体系,进而构建了乡村社会的行为规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乡土文化蕴含的礼俗秩序开始在乡村社会中消解,乡村出现了内核“空心”。

重塑乡土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对筑牢乡村振兴之根,确保乡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记录了乡村历史、信仰、习俗和生活方式,成为维系乡村社会深层情感的集体记忆。

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好古树、古桥、古村落、古建筑等蕴含丰富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且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留代表性乡村公共记忆景观。

积极推进剪纸、捏面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育乡村文化的传承人,延续和发展历史遗留的珍贵精神财富。

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技艺和表演,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和了解地方乡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从而在中国传统式的“乡愁”中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④涵养乡风文明可以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效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精神层面的需要,提升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要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尊重乡村本位和农民主体地位。

围绕农民需要提供文化服务,组织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

⑤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方向保证,是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坚实保障。

涵养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担当,推进改革创新,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1)焉:兼词,于此。句意: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
(2)耻: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对于自身的学习,却以从师学习为耻。
(3)攻:学习、研究。句意: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4)拜:授官。句意:于是 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终于成就了 汉朝的大业。
(5)引:带领。句意:匈奴人就领兵撤离了。
(8)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答案】①.有杀身以成仁②.率道而行③.不为物倾侧④.金戈铁马⑤.气吞万里如虎⑥.假舆马者⑦.而致千里⑧.道之所存⑨.师之所存也⑩.薄言捋之⑪.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⑫.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课内积累(20分)
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______。”(《论语·卫灵公》)
(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______,端然正己,______,夫是之谓诚君子。(《荀子·非十二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C.“《乡土中国》属于社区分析中 ‘比较研究’范畴,因此书中有大量成对出现的概念,一个形容乡土社会,另一个形容西方社会或现代社会”错误。《乡土中国》中的概念如“差序格局”“礼治社会”“横暴权力”等,并不是与西方社会或现代社会进行对比而提出的,而是用来描述和分析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特点。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舆”“致”“捋”“堪”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高一语文必修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桀骜不驯(jié ào bù xùn)D.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由于他勤奋好学,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C. 月亮躲进了云层。

D.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村庄。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冬天的雪。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能力。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B. 他的成绩为什么这样好?C. 他为什么能这样勤奋?D. 他为什么能这样成功?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勤奋工作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工作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D. 他跑得像箭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

B. 他聪明且勤奋。

C. 他聪明,勤奋。

D. 他聪明,且勤奋。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星星一样闪耀。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附答案

厦门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实践活动与语言积累(11分)(一)当代文化参与(本题共1小题,3分)1.某校高一(2)班开展“家乡文化调查“学习活动,第一组同学经讨论,草拟了以下谪查提纲。

在访谈、问卷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三栏中,各有一处不合理的地方,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时间2023年10月3日地点剧场;商业街人员高一(2)班笫一组全体组员对象剧团人员;市民调查主题闽南歌仔戏的“前世今生”调查方法访谈法、问卷法访谈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市民访谈对象:剧团人员问题1:您是否观看过歌仔戏?提问1:请您介绍一下歌仔戏名称的由来。

提问2:现在年轻人都不喜欢歌仔戏,您怎么看?问题2:您是否喜欢歌仔戏?问题3:您了解哪些歌仔戏的代表作?提问3:对歌仔戏的未来发展,您有怎样的建议问题4:歌仔戏与京剧在唱腔上有何区别?......步骤1: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整理访谈内容,收集调查数据。

撰写调查报告步骤2: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形成调查结论。

步骤3:阐明此次调查的重要意义。

步骤4:列出参考的文献资料及其来源。

(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l) 《诗经·郝风·静女》中,男子到城角赴约,但静女”“,男子只能独自焦急徘徊。

(2)苏轼《赤壁赋》中,客以“”两句表达美好愿望,而后意识到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借箫声表达悲苦。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不加任何修饰的脸、眼睛和神韵。

这表明,在那时的人们看来,真实自然是最美的。

在中国,汉成帝宠爱苗条纤细的赵飞燕,唐玄宗宠爱珠圆玉润的杨玉环,使得“燕瘦环肥”曾经在特定时代掀起一股不小的审美风潮。

尽管人们追求身体美的愿望不曾改变,但由于地域、文化、种族等的不同,历时的与共时的“身体美学”均呈现出千姿百态。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的文化交融日益频繁,地域隔阂被打破,东西方越来越多地共享着时尚身体的审美观念。

②在《人体美丽史》一书中,法国学者乔治·维加莱洛指出:人们对身体美的探求从面部轮廓延伸至整个身体的全面特征,并用这些特征展现自己的个性;然而,借助发型、化妆和体型锻炼等传统方式来修饰身体,总是存在一定限度;凭借科技支持,医疗美容手术能直接地干预身体,从而使得人们可以无限地去接近他们理想的美貌。

于是乎,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成为一种追求身体美的新时尚。

在此背景下,医疗美容行业乘势发展,服务范围不断延伸,已形成涵盖美容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医科在内的上百种服务项目。

在医美市场的扩张中,医美广告——既推销商品和服务,还不断地“生产”消费者——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③2019年8月,互联网医美服务平台“新氧”在视频网站上投放了一则广告,视频中一群身穿白色裙子的女性一起尖声高唱:“新氧医美,整整整。

女人美了,才完整。

”随后画面上浮现出五个大字——“做女人整好”。

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广告就是能把罗曼蒂克、奇珍异宝、欲望、美、成功、共同体、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各种意象附着在肥皂、洗衣机、酒精饮品等各种平庸的消费品之上。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

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

相比之下。

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

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

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

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

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

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

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

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者雪樵凯歌雪樵的字儿写得好,是大伙儿都知道的事。

窗外,杏树枝头的雀雀儿刚叫上早,雪樵就已经站立在书案前,眼皮子似合微张,整个人似醒未醒,就那么傻乎乎地站着;要么,就直接往椅子上一蹲,面无表情,活脱脱一块榆木疙瘩。

良久,他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末了,瞥上一眼未干的墨迹,捧起沏好的一壶“铁观音”,长长地舒上口气。

这字,就算是成了。

字好,又出名,雪樵隐退的祖屋门前依然不清静。

先是有后生向雪樵求字,雪樵瞥一旁棉絮外翻、冻得红鼻青脸鼻涕顺溜的年轻人,微笑着点头。

提笔,发力,转眼间,几个遒劲的楷体已是入木三分,写的是“业精于勤”四个大字。

又有人风尘仆仆往神木县而来,来的是一位河东商人。

来人双手施礼,恭敬地放下润金。

雪樵头也不抬。

也就在片刻之间吧,来人挨着木椅的屁股还没有蹭出温热来,这边雪樵已经风起云止,大功告成了。

雪樵吹着茶叶说,拙字取走,这东西(润金),就拿回去吧。

人家是诚心想交这个朋友啊,商人是个不错的商人,在河东很有慈善之名,雪樵早有耳闻。

商人冲雪樵肃然施礼,过些日子,却让人送来用四头骡子驮着的八垛习墨用纸。

陕北的九月天高云淡,却不时有阴雨扑来,让人猝不及防。

前脚刚跨出门的雪樵就给迎面而来的一大片黑云驻了足。

随黑云一道而来的是国军副师长子清。

子清土匪出身,但素来敬仰读书人。

子清使人呈上二百块银圆,并说,过些天是陕北镇守使大人的寿辰,我辈均仰慕先生大名,望先生不吝赐墨,为寿宴添光盈彩!陕北镇守使大人,咱不认识呀?雪樵耷拉着眼皮说。

忽地一抬头,恍然大悟地说,想起来了啊,可是那个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又拼命捉拿红匪的陕北镇守使大人吗?副师长子清低下头来干咳了两声,一抱拳说,正是,那可是咱们西北的一位英雄豪杰啊!雪樵抚着胸口自言自语,唉,莫非昨夜受了些寒,为甚感觉这般恶心呢?子清脸色陡变,卫兵齐刷刷地拔出枪。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埃德蒙在《社会人类学》一书里评论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几个人类学者的著作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像中国人类学者那样,以自己的社会为研究对象是否可取?二是在中国这样广大的国家,个别社区的微型研究能否概括中国国情?埃德蒙对这两个问题都抱否定的态度。

先以第一个问题说,我们的分歧归根到底是各自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偏见”,或更正确些应说是“成见”。

这些“成见”有其文化根源,也就是说产生于埃德蒙所说的公众的经验。

他所谓公众经验,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当前处境。

我的选择是出于一种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判断离不开他所属的文化和所属的时代。

我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人,正逢社会剧变、国家危急之际。

我学人类学,是想学习到一些认识中国社会的观点和方法,用我所得到的知识去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是有所为而为的。

如果真如埃德蒙所说中国人研究中国社会是不足取的,就是说,学了人类学也不能使我了解中国的话,我就不会投入人类学这门学科了。

埃德蒙第二个问题的矛头则直指我的要害。

如果我学人类学的志愿是了解中国,最终目的是改造中国,那么我们采取在个别小社区里进行深入的微型观察和调查的方法,果真能达到这个目的么?个别入手果真能获得概括性的了解么?我确是没想把江村作为整个中国所有千千万万的农村的典型;也没有表示过,研究了这个农村就能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我也同意,解剖一个农村本身是有意义的。

但我的旨趣并不仅限于了解这个农村。

我确有了解中国全部农民生活,甚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雄心。

调查江村这个小村子只是我整个旅程的开端。

我这样想:把一个农村看作是全国农村的典型,用它来代表所有的中国农村,那是错误的。

但是把一个农村看成是一切都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独秀,也是不对的。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23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内或者学校提供的机读卡上。

每题选出答案后,学校考生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传统中国人非常讲究社会关系中的“差序格局”,他们常常用不同的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

中国社会中个人可能拥有三大类人际关系,即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和混合性关系。

情感性关系通常都是一种长久而稳定的社会关系。

这种关系可以满足个人在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

像家庭、密友等主要社会团体中的人际关系,都是情感性关系之例。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家庭可以说是对个人最重要的主要社会团体。

典型的传统中国家庭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多重功能,能够满足个人各种不同的需要。

在未分家之前,中国式家庭中主要的社会交易和资源分配法则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需求法则”。

依照此一法则,每一成员都应当为家庭尽力,家庭也应当供给他生活所需的资源。

和情感性关系相对者是工具性关系。

个人在生活中与家庭外的其他人建立工具性关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成他所希冀的某些物质目标。

更具体地说,个人和他人维持情感关系时,维持关系本身便是最终目的;可是,个人和他人建立工具性关系时,不过是以这种关系作为达成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或一种工具,因此,这种关系基本上是短暂而不稳定的。

譬如:店员和顾客、公共汽车司机和乘客,双方都以和对方交往作为达到自身目标的手段。

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名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至第七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乡土的生活秩序对在现代社会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提示与比照的意义。

乡土生活秩序与时空文化设置依循的是自然时间秩序与人伦原则,人们依照四季节律安排生产生活进程。

乡土的人文时间紧密地依靠着自然节气时令,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祭祀信仰无不与四季时令相关。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乡土社会自然而然。

同时乡村的和谐基础还是人伦原则,“忠孝”“孝友”“孝义”这些人伦概念是乡土社会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人们孝敬长辈,友爱亲邻,互助互惠,乡土共同体的亲密感觉让人们感受到相互依存的温暖,如乡村家庭养老与亲邻互助养老等。

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的精神有两点长处:一是伦理,一是人生向上。

”正因为如此,中国乡村生活温暖而有生气。

传统村落能够维系千百年,除了其牢固的精神核心之外,往往还因为有一套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有适应本村落社区的乡规民约与村落公共事业。

如何将传统的家族规训文化、村社规约文化转变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社会公益的文化,值得我们在乡村建设中思考。

我们要着重关注村规民约的制订与施行,考察其对村落治理的效果。

村落共同体的维系不仅在于社会制度习惯,还有赖于村民共同的利益维护,如水源的保护使用,水利设施的兴修,桥梁道路的维护,寺庙、祠堂的管理等。

这些公共设施关联到村民各家各户,如何整修、维护、使用,需要村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与规约原则,集体协商,沟通调和,达成共识,出资出力。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讲究“兴寄”是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特点之一,它原是诗歌创作的要求,但“兴寄”的深浅有无,古人不仅常用于诗歌评论,且注重“兴寄”的诗,作者往往有意让它的意味“使人思而得之”,或“以俟人之自得”,而不正言直述。

所谓“兴”,原是赋比兴的“兴”。

“兴”的写法就是“托事于物”,或“托物兴词”。

寄托于某种事物以表达感情的“兴”,也就是“兴寄”。

“兴”字的含意是“起”,诗人所兴起的是情,所以,《文心雕龙·比兴篇》说:“兴者,起也。

起情,故兴体以立。

”只是这种情是诗人触发外物而兴起,又寄托于物而表达出来的。

由此可见,古典诗歌的所谓“兴寄”,主要就是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唐代,“兴寄”逐渐形成和“彩丽竞繁”“其体华艳”相对的概念,用以指诗歌应具有充实而有意义的思想内容的要求。

如白居易《与元九书》所论:“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过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塞芦子》《留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首。

”从白居易在同文中称自己有关“美刺兴比”的诗为“新乐府”,元稹在《进诗状》中称自己的乐府诗“稍存寄兴”,可知“比兴”和“兴寄”的要求是相近的。

这种“比兴”或“兴寄”,就是要求诗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了。

用这样的要求来衡量齐梁时期的诗作,自然是“兴寄都绝”。

唐宋以后,诗词的“兴寄”受到诗人们更大的重视。

明人胡应麟、许学夷等多次用“兴寄”的深浅来评论诗歌优劣,到了清代,甚至认为“文无比兴,非诗之体也”(冯班《钝吟杂录》);“伊古词章,不外比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自序》)。

没有比兴就不成其为诗,以至一切文学作品,无不是用比兴写成的,这就把比兴的地位提得更高了。

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江苏省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

谁当你的父母,在你说,是机会,且是你存在之前的既定事实。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两者是不分离的。

“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但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血缘社群构成的家族,当人口繁殖扩大到一个程度,就要向外扩张土地。

但每个家庭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内向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就是否定了空间的分离。

就如同我们的籍贯取自我们的父亲,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但很多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因为想成为村里人,第一要在村里有土地。

第二是要从婚姻中进入当地的亲属圈子。

但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土地权受氏族的保护,不能自由买卖。

所以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并不能插入这村落社群中,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

可是就在这个特性上却找到了他们在乡土社会中的特殊职业。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倚赖于相互间都拖欠着未了的人情。

欠了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

来来往往,维持着互助合作。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答案在最后)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

3.考生务必将答题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当代诗效法国外诗歌的更多。

因国外诗歌注重诗本身的存在而大多无韵,无韵也渐渐成了中国当代诗的主流,《诗刊》《星星》等诗歌杂志几乎看不到有韵的诗歌,这个态势还会长久发展下去.当代诗人,觉得再写有韵的东西,简直是一老土。

当下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相对个体化、多元化的社会,过去那种大一统的世界意识与言说形态已然崩散,与此几乎同时崩散的是语言中的“韵”(韵律意识和韵律密度)。

当代诗人多少有着一种反抗公共规则(包括韵律规则)的“集体无意识”。

所以像“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样整齐对称的诗句,他们不愿意去写,也不推崇。

在他们看来,诗歌重要的不是视觉上的整饬和听觉上的旋律感、节奏感,决定诗之能否为诗的重要依据是诗歌对生命深层世界提示和呈现的能量之强弱。

他们在写作时不仅不太倾向于取悦大众读者,甚至连一般的知识群体也不怎么顾及。

这也导致传统的阅读者,尤其受传统诗歌影响较深的阅读者越来越郁闷,对新诗深感不适,甚至不屑一顾了。

在他们眼里,形式产生内容,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等诗词大家,不也是在五言、七律、七绝和词牌的限制中成就了大名吗?当代诗歌虽无韵,但还有顿。

所谓弃韵而就顿,“顿”就是诗的节奏感,有“行顿”和“句顿”,有“匀顿”和“变顿”,有“大顿”和“小顿”,有“跨行”与“断行”,追求的也还是诗的一种旋律美。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诗的本质是显示而非说教。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

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

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

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

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

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

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

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

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

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

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

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的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大国学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南充市2023—2024学年度上期普通高中一年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受先秦以来“以山体仁”“以山比德”思维和言说方式的影响,加之山水文化的兴盛和文学走向独立,到魏晋时期,文学批评中大量出现“以山喻文”现象,刘勰的《文心雕龙》更是呈其大观。

在此,有必要先说一说魏晋时期的山水文化。

山川自然自古就存在,但将其作为审美对象,据钱钟书的观点,则始于汉末。

魏晋时期,随着精神领域崇尚自然的玄学之风盛行,以及物质领域大庄园的兴起,山水自然开始成为人的自觉的审美对象,山水诗、山水画逐渐兴盛起来。

在山水诗方面,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山川焕绮、林籁结响从此全面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

在刘勰之前,也出现有“以山喻文”的现象,陆机在《文赋》中就以“石韫玉而山晖”论作文利害关键。

但总的来说,在刘勰之前,“以山喻文”还只是偶尔涉及。

只有到了《文心雕龙》,“以山喻文”的思维与言说方式才发展得比较全面、深入。

文学艺术和山之间本来没有瓜葛,但在刘勰看来,文学艺术和山虽异质而同妙,作家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所以《文心雕龙》中有许多“以山喻文”的言说。

例如,《原道篇》中以“山川焕绮”探文章自然大道;《宗经篇》中以“太山遍雨,河润千里”喻经典的深广影响,以“仰山而铸铜”喻经典海纳百川的精神;《辨骚篇》中以“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比楚骚描写自然之美妙,以“吟讽者衔其山川”喻不同读者从楚骚中看到不同的内容,以“山川无极”拟屈原山高水长的思想情感等等。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新旧交替之际,“旧”文字与“新”文字往往出现混用的情况,还未习惯“新”文学的文人写出的作品往往是文白交杂的。

徐志摩的诗歌虽有时也文白交杂,但其文字赋予诗歌的“音乐性”却是独一无二的。

“诗的灵魂是音乐的,所以诗最重音节。

”关于分析新月派或者徐志摩诗作音乐性的作品已经数不胜数,单看声音这一点,徐志摩的诗歌的确还残留着古典诗歌中平仄的痕迹。

徐志摩是从“旧”文学过渡来的文人,他非常清楚古文的创作规范,以至于后来在短短数年的留学期间,能有如此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

或许是康桥的柔波给予了他创作的性灵,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扎实功底以及其自身的言语天赋才是帮助徐志摩登顶诗坛的主要推动力。

②诗歌与音律自是一家,节奏与音乐性促成了诗歌的歌咏特质。

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的时期,诗歌散文化已经发展成全民性质的文化运动,对新文学的憧憬与尝试的兴奋之情并未冲昏新月派的头脑,他们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那便是格律。

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对此,李丹认为“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是使其区别于日常语言的一个关键问题”。

闻一多将诗歌的节奏命名为格律:“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

”虽然这个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但是“三美”①主张诠释得最好的却是徐志摩。

③不知从何时起,徐志摩的诗歌被贴上“音乐美”的标签。

卞之琳对其有此评价“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富于音乐性(节奏感以至旋律感)”。

商务印书馆刊出的《徐志摩全集·诗歌卷》收录了徐志摩不同时期的诗歌192首。

其中,就诗行形式来说,“参差建行”的诗歌一共有87首。

黑格尔曾说,“音乐和建筑最相近,因为像建筑一样,音乐把它的创造放在比例和结构上”。

这种像构建建筑物一样的作诗方式,虽然只有简单的文字长短,但是它构建出来的结构美感往往存在情感张力,止于平仄以及音韵,那便要看这“文学大厦”的建设章法。

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桂林市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年级语文(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入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绩。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更要团结一致、凝聚力量,确保中国发展的巨轮胜利前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试卷类型:A高一年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2024.0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

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

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

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

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

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

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

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

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

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说明:本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45分,第二卷10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一,(共六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倩影(qiàn) 婀娜(ë) 纤细(xiān) 脉脉含情(mò)B 鱼鳍(qí) 孱头(chàn ) 冠冕(guàn) 残羹冷炙(zhì)C 寥落(liáo) 菲薄( fēi) 圭臬(guī) 长歌当哭(dāng)D 创伤(chuān) 拖沓(tà) 苑囿(yŏu) 殒身不恤(shŭn)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浮浅羞涩百折不挠消声匿迹B 喋血绯红穷形尽像自惭形秽C 情味蛰伏永葆生机妄加揣测D 犀利描模梦寐以求焦燥不安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殒身不恤.(顾虑) 惩戒.(警戒) 礼尚.往来(崇尚,重视)B 不盈不溢.(多出来) 惨淡..(暗淡无光)..经营(形容苦费心力) 日色惨淡C 款.塞入朝(叩) 积毁销.骨(熔化,消除) 何厌.之有(满足)D 悖谬.(荒谬,不合道理) 惴惴..不安(小心谨慎的样子) 托体同山.阿(山陵)4,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开发区的白主任,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定了联合开发新港的协议.B.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基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C.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革命老前辈的筚路蓝缕....之功.D刘同的文章写得相当流畅,可是说起话来却汩.汩滔滔...,让人听不明白.5,下列语句中应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火车在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 )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 )肥沃的田野,栽种着各种各样的庄稼.( )不是有些地方为着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一些草原,( )要怀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A. 然而却有只要似乎B. 虽然只有只要似乎C. 虽然却有如果简直D. 然而只有如果简直6,下列语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他背着领导和同志去到农村帮助希望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C,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使他的考试成绩终于有了明显的进步.D,经过刻苦学习,他六门功课期中考试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12分)灵感思维与模糊性综合考察灵感思维的新线索、新结果、新结论,就会发现它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凯库勒由梦见被蛇缠绕得到启发最终有了苯分子结构图的发现,生动地说明了K,现代科学发展整体化趋势说明,科学的深化要求更加精确化。

但科学的深化又意味着科学研究的复杂化,而复杂化又难以精确化。

因而,与之相伴而来的就是不精确性,即模糊性。

人的理性思维,从整体上看,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特征的,它最突出地表现在灵感思维上,因为灵感的方式,要受知觉经验信息,课题信息,潜意识同显意识不时出现的交流信息,以及神经细胞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影响,只要其中某一项信息失准,它就难以精确。

要精确还必须由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辅佐。

当然,这些并非灵感思维的本质特征。

因为失去创造性功能的灵感思维,不是我们所说的灵感思维。

这一点,钱学森已在《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中讲得很明白;“凡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靠形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就得有灵感。

科学上的伟大发现,文学上的不朽之作,军事上的经典战例……无不述说着这一真谛。

”7、文中“与之相伴”的“之”指代的是A科学的深化B科学研究的复杂化C科学的精确化D科学发展的整体化8、应填入K处的一项是A由模糊到清晰,且清晰描述模糊,正是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B由模糊到清晰,用模糊描述清晰,正是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C由清晰到模糊,用清晰描述模糊,正是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D由清晰到模糊,用模糊描述清晰,正是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表现9、下列几种理解,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是A灵感思维发生的过程受各种信息(诸如“知觉经验信息”等)和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

B灵感思维的突出特征是它的模糊性,本质特征则是它的创造性。

C灵感思维往往不易精确,这是与不带模糊性的抽象思维活动相比较而言的。

D实践证明,人的创造性成果大都反映了灵感思维的特殊作用。

10、对文中引用的钱学森的话理解难确的是A这是对理性思维的功能的合理评价B这是对灵感思维的功能的科学评价C这是对思维科学“禁区”的否定。

D这是对科学思维方法的精要概括。

三、文言文阅读(共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5题。

岳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臣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飞事亲至孝事:侍奉。

B.饰名姝遗之遗:留下。

C.飞妻问劳其家问劳:问候慰劳。

D.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阙:通“缺”。

12.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玠素服飞,愿与(飞)交欢B.师每休舍,(飞)课将士注坡跳壕C.卒有疾,亲为(飞)调药D.凡有所举,(飞)尽召诸统制13,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大臣安乐时耶——难道是大臣安乐的时候吗B.立斩以徇——立刻斩首而示众C.诸将远戍——各位将领到远方驻守D.猝遇敌不动——突然遇到敌人不惊动他们1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岳飞忧国忧民情怀的一组是①却不受,玠大叹服。

②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③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④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⑤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1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飞有高尚的思想境界,他认为在国家多外患时,不能享受安乐。

B.岳飞带兵,能严格训练将士,军纪严明,真情爱护将士。

C.岳飞用兵,能以少击众,能独自制定作战计划,所以征战都能胜利。

D.岳飞好贤礼士,咏诗娱乐时很儒雅;他多次辞谢升官,归功于将士。

第二卷(共105分)四.(15分)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6分)(1)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译文: .(2)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译文: .17.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回答问题.(5分)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不仅仅是自己作为羁旅中人的情感?(2)用一句话说明,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8.补写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斧斤以时入山林,( ).(2)吾尝终日而思矣,( ).(3)云无心以出岫,( ).五.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18分)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

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

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

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

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

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

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

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

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

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19.为什么说“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呢?(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作者举出售票员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本文取材涵盖了哪两方面的内容?(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开联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构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深刻的主题,使人受到启迪。

B.人进了监狱不要紧,只要能学习一种技能,就会有被减刑的可能。

C.禁锢思想的监狱比禁锢肉体的监狱更能束缚人。

D.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语言朴实而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六,语言应用.(12分)23、根据所给例句,在下面划线的地方仿造一个句子,要求与例句的修辞和句式相同。

(4分)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