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精品教学教案(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精品教学教案(7页)

立足当下再现事实——《碰撞与冲突:19世纪中期的世界》奉化高级中学黄冰冰课魂:“立足当下,再现事实”——文艺的社会价值探讨教学目标:通过讲授、板书和图表制作等方法,引导学生概括和梳理19世纪中期主要的艺术风格和典型代表:批判现实主义学领域的司汤达与《红与黑》、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民族乐派的代表柴可夫斯基与《天鹅湖》;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及梵高和《向日葵》等基本知识;并通过整体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艺术风格和艺术领域在这一时期的“写实”共性特征,进而揭示他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时代价值,培育学生对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的时代性的基本历史认知。

通过不同维度史料的补充,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创作的历史进步性和时代局限性,形成辩证分析历史的意识和培养不同维度下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基于上述教与学的过程,引导学生梳理、概述相关历史事实,能初步把握文艺创作是对历史的反映的唯物史观,并理解文艺的历史价值和文艺创造的历史责任。

本课主要涉及知识点:(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司汤达与《红与黑》、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托尔斯泰与《战争与和平》以及这一艺术风格的形成对历史发展的影响;(2)民族乐派的代表:柴可夫斯基与《天鹅湖》以及民族乐派产生的时代背景;(3)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及梵高和《向日葵》,并揭示绘画领域产生这类风格与民主主义和科学主义之间的联系;(4)揭示这一时期文艺领域艺术风格的共同特点,并理解其产生的背景。

本课主要突破点:(1)努力建构起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民族乐派等不同艺术风格、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关系;(2)突出19世纪中期不同艺术风格之间产生类似社会反映的背景,着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讲述,提升本课培育学生唯物史观的深层价值。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

二碰撞与冲突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1.了解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这类文学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强烈批判,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人们胜利的信心。

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是当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中叶的世界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为主。

这两类绘画同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以及民主思想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

教材当中对这一时期文艺的流派成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图景,但不足的地方是,课本知识体系很难让学生有更好地情感体验,在文艺形成的背景上铺垫较少、对本课标题“碰撞与冲突”也体现得不够。

而这些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突破的。

学习者分析高一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在思维品质方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明显,质疑探究问题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

同时,在性格特征方面,成熟冷静与幼稚浮躁;多情善感与冷漠无情;活泼外向与孤僻内向;自我表现与自我封闭在他们身上矛盾地统一着。

高一学生对待历史课,在课堂上,他们比较轻视历史学习,因为历史课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弹性、隐性,都使被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所感染的学生难以在表层对其加以认同,但在深层,他们能够初步感知到人文学科对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历史学科在他们心目中可能已是兴趣的边缘。

就这点来说,作为历史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让那些深层的东西表象化,从形象入手,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其形成思考的紧张,进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

碰撞与冲突教案

碰撞与冲突教案

碰撞与冲突教案教案标题:碰撞与冲突教学目标:1. 理解碰撞和冲突的概念。

2.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冲突和碰撞。

3. 分析冲突和碰撞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 掌握化解冲突和碰撞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碰撞和冲突的概念介绍。

2. 冲突的类型:人际冲突、社会冲突、环境冲突等。

3. 碰撞的类型:交通碰撞、物体碰撞等。

4. 冲突和碰撞的影响。

5. 化解冲突和碰撞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冲突或碰撞?”,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二、概念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碰撞和冲突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三、冲突和碰撞的类型(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人际冲突、社会冲突、环境冲突以及交通碰撞、物体碰撞等不同类型的冲突和碰撞。

四、影响分析(15分钟):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具体的冲突或碰撞案例,分析其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五、化解方法(15分钟):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化解冲突和碰撞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作为作业,例如:“你认为化解冲突和碰撞对个人成长有何意义?”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 学生教材或参考书籍。

3. 小组讨论的材料。

4. 拓展问题的作业纸。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情况以及对冲突和碰撞的分析能力。

2. 学生完成拓展问题的书面作业,评价其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他们在学习中互相交流和思考。

此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冲突和碰撞,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配套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配套教学设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互相批改练习,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明碰撞与冲突的原因、影响等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历史素养。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明碰撞与冲突的基本情况,对重要事件进行梳理。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事件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分析事件原因、影响等。
(5)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合作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问。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在文明碰撞与冲突中的地位和作用,撰写一篇短文,字数600字左右。
4.针对本章节所学内容,设计5道选择题和2道简答题,要求涵盖文明碰撞与冲突的基本情况、原因、影响等知识点。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关于文明碰撞与冲突的历史漫画,要求突出主题,情节生动,具有教育意义。
作业要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文明碰撞与冲突的短文,要求分析至少两个具体事件,阐述其背景、过程及影响,字数800字左右。
2.选择一个近代以来的文明碰撞与冲突事件,进行深入研究,制作一份PPT,内容包括事件背景、过程、主要原因、影响等方面,并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中历史 碰撞与冲突教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碰撞与冲突教案 人民版必修3

新集中学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八教学案课题:8.2碰撞与冲突课型:新授。

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这段时间内的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同时以文学艺术作品为材料,分析得出当时的时代背景,提高分析和归纳概况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科书的内容、教师补充的内容和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概况和阐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1、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2、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包含的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并且能结合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理解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本课讲述的是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文学、艺术领域内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欧美大部分国家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和巩固。

然而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的调和自身存在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一批敢于用自己的作品揭露黑暗、抨击社会,并能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思考和剖析的文学艺术家。

教学反思:课后巩固练习:(见学业水平测试130页)。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碰撞与冲突教案

人民版必修3高中历史碰撞与冲突教案

碰撞与冲突[课标要求]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19世纪中期——末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重要的艺术价值,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提高分析、理解、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情境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理解该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的历史背景,以及作品的深刻内涵,以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社会百科全书”《人间喜剧》;体会民族乐派所体现出的民族特点;体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课时] 一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 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时代背景;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产生的重要影响及其富含的艺术价值。

[难点] 理解该时期文学艺术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民族性。

[课堂设计]导入新课: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怎样的背景下兴起?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分别对此作出了什么贡献?民族乐派音乐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分别为此作出什么贡献?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主义绘画是如何产生的?各有哪些特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是什么?以此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①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资本主义社会中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发生深刻变化,浪漫主义对未来的设想已经过时。

②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并加紧扩张,使得东西方文化在激烈碰撞中发展。

2.特点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发源于法国,欧洲为中心,遍及世界各地。

3.代表人物及作品(1)整体概况(2)司汤达:《红与黑》。

①司汤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与经典作家。

②《红与黑》是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真实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的社会状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教学设计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教学设计1
3.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过程、原因、结果及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纪念馆、遗址等,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提高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列强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树立民族自强意识,激发爱国情怀。
2.通过学习中国人民在列强侵略下的抗争历程,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坚定信念的品质。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在面对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时,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自己的观点。
3.重点: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难点: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内化为学生的精神力量。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通过设置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5.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适时进行情感教育,结合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7.重视课后反思,鼓励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升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等重大冲突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及影响。
2.分析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性看待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关系,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
4.强调民族自强、抗争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针对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

碰撞与冲突教案

碰撞与冲突教案

碰撞与冲突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碰撞和冲突的定义和区别;2.掌握碰撞和冲突的类型和特点;3.了解碰撞和冲突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碰撞碰撞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引起了各种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碰撞有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两种类型。

1.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物体总动量和碰撞后物体总动量相等,能量守恒。

2.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前物体总动量和碰撞后物体总动量不相等或方向改变,能量不守恒。

2. 冲突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相对对立的事物发生矛盾,产生冲突难以解决的现象。

冲突有两种类型。

1.资源冲突:指由于资源短缺而引起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冲突。

2.价值冲突:指由于不同思想、信仰、文化等差异而引起的冲突。

3. 碰撞和冲突在生活中的应用1.碰撞应用:碰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游戏、交通工具等。

交通事故、台球、壁球等运动都是碰撞的应用。

2.冲突应用: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如企业与员工意见不合、家庭成员间产生的矛盾等。

三、教学过程1. 碰撞1.弹性碰撞的实验利用弹性球和三角形木板,在实验室内进行碰撞实验,观察碰撞前后的变化。

观察物体的运动轨迹,从而判断碰撞类型。

2.非弹性碰撞的实验在实验室使用两个不同大小的橡胶球,让它们进行非弹性碰撞实验。

观察碰撞前后橡胶球的变化,并记录运动轨迹等数据。

2. 冲突1.分组讨论将教室分成小组,让学生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冲突展开讨论。

如家庭矛盾、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等。

2.观看电影或视频让学生观看电影或视频,从中了解并讨论人际关系、企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冲突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四、教学评价1.个人测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个人测试,测试学生对课上所学的碰撞和冲突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组内评价让每个小组对组内成员的贡献进行评价,并从组内讨论的角度给出一份总结报告。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授课,学生了解了碰撞和冲突的含义和分类,也掌握了碰撞和冲突在生活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碰撞与冲突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碰撞与冲突教学设计

《碰撞与冲突》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碰撞与冲突》是人民版必修三最后一个专题的第二节,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很明确——“1、了解19世纪下半期文学、美术、音乐的主要代表作品和作家。

2、认识这一时期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和影响。

3、欣赏文学艺术作品,体验历史的发展变化,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能力。

”本课是典型的文艺史教学。

但是实际教学中因“文艺史”涵盖了文学、音乐、美术、历史等几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加之教师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科边界”模糊的现象。

在平时授课中,不是陷入文艺作品鉴赏课的漩涡,就是沦为作家、作品的简单圈画记忆。

这样的教学设计,只能说是完成了最低层次的教材梳理,却忘了通过课堂教学要获得什么样历史观感和人文素养,这明显有违课程标准的,但如何调整却一直不得其法,深以为憾!2013年的金秋十月有幸参加了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非常欣喜的听了束鹏芳老师《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课,可以说既享受了一场视听的盛宴,也解了我关于文艺史教学的诸多困惑。

在束老师如潺潺流水的讲述和自然而精彩的师生互动中,我对文艺史的教学有了全新的认知:文艺史的教学即以文艺作品为载体感受作品的风格透视作品背后的社会。

这其实要求我们把历史教学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思想文化史的“时代性”是非常明显的,以文学艺术为例,有的是对现实理想化的再造,有的则是表达作者对现实的不满,这都涉及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与时代特征之间的关系,既所谓“一定时期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与经济的反映”。

而我们历史课所要做的就是以“文艺史这一学科发展史”为依托,去深入探究其背后的东西。

如:“为什么这样那样的文化现象会发生在特定的时代?”、“该现象对我们今天有何意义?”等,可能这样才能上出文艺史的“历史味”吧?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一、文艺史学习是基于作品的欣赏过程;二、文艺史学习是感受作品里的人性和风格;三、文艺史学习是透视作品背后的社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优质教学教案 无答案(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优质教学教案 无答案(4页)

二碰撞与冲突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1.了解19世纪中期文学的特点及主要代表人物2.列举19世纪中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3.欣赏19世纪中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特点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

这类文学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是当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中叶的世界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为主。

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能力知道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知道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艺术主要特点和成就,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对比各美术流派的特点;请同学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每个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策略设计重点难点重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并且能结合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理解文学的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教学手段本课主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阅读法、比较法、情感体验法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设计框架在课的结构上,先点题“碰撞与冲突”,再从“文学、绘画、音乐”三个领域把握这一历史总背景下的文化反映。

教学过程设定文学厅——英国国家图书馆展厅(了解浪漫主义的概念、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地位)名篇欣赏1——《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是法国西部索漠城的巨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
3.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冲突,引导他们认识到冲突无处不在,从而引出近现代中外历史冲突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梳理近现代中外历史冲突的基本情况,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介绍这些冲突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分析这些冲突背后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我国在这些冲突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布置作业:布置与本章节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碰撞与冲突》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近现代中外历史冲突的小论文,主题自选。要求论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不少于800字。
2.设计一份关于本章节重点内容的思维导图,要求涵盖冲突事件、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的整理和概括能力。
3.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历史冲突,认识其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4.举例分析冲突中的典型事件,深入剖析其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冲突的全面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
2.主题:为每组分配一个主题,如鸦片战争的原因与影响、甲午战争的教训等。
2.利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3.结合案例分析法,选择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冲突背后的原因及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认识。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人民版必修三《碰撞与冲突》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民版必修三《碰撞与冲突》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民版必修三《碰撞与冲突》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碰撞和冲突的定义和区别。

2.熟悉碰撞和冲突的种类和特点。

3.掌握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碰撞和冲突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增强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碰撞和冲突的区别和特点。

2.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碰撞和冲突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物理知识和数学方法,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弹簧振子、小球、直线轨道、弹性测力计等。

2.实验场地:教室黑板、讲台、实验台、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碰撞视频和冲突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碰撞和冲突的定义和区别。

Step 2 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讲解、举例说明碰撞和冲突的定义和区别。

碰撞是物体之间发生的近距离接触,相互之间具有力的作用。

冲突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因争夺权益或利益所产生的矛盾,常常涉及各种冲突形式。

Step 3 碰撞种类与性质(15分钟)通过讲解和实验,介绍碰撞的种类,如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等,并讲解碰撞物体速度的变化、能量的守恒关系。

Step 4 冲突形式及特点(20分钟)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介绍冲突的形式,如劳资矛盾、地区冲突、社会矛盾等,并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Step 5 解决碰撞问题实验(2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碰撞问题。

1.弹性碰撞实验:利用弹簧振子和小球,演示弹性碰撞的现象和规律。

2.非弹性碰撞实验:利用直线轨道和弹性测力计,演示非弹性碰撞的现象和规律。

Step 6 解决冲突问题案例分析(2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冲突问题。

1.劳资矛盾案例分析:分析劳资关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和对策。

2.地区冲突案例分析:针对地区冲突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处理方法和措施。

Step 7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全课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碰撞和冲突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第八单元第2课《碰撞与冲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第八单元第2课《碰撞与冲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第八单元第2课《碰撞与冲突》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亚非拉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叶亚、非、拉各国文学创作的情况,将其与同时代的欧洲文学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响。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逐步学会运用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以加深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品质。

通过对具体文学艺术内容的了解,促进正确的、积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为选考内容,对我校高二学生来说还是新课。

知识点较多,学生识记困难,同时音乐与绘画艺术大多数学生都不太了解,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更是理解困难。

3重点难点重点: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及其包含的艺术价值。

难点: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并理解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导入】碰撞与冲突视频播放: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天鹅湖》与《第六交响曲》。

师:这两段视频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天鹅湖》给人乐观明朗、欢快活泼的感觉;《第六交响曲》给人沉重、忧郁甚至是悲怆的感觉。

师:为什么同一人会有不同情感基调的作品?引入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除了欣赏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还要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动机等。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优秀教学课件(28张)(共28张PPT)

司汤达 巴尔扎克
狄更斯
托尔斯泰
《红与黑》 《人间喜剧》 《双城记》 《安娜.卡列尼娜》
巴尔扎克:痛斥了人与人之间 的冷漠与无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 金钱至上的罪恶。
托尔斯泰:深刻揭露了当时俄 国上流社会的腐败以及道德沦丧。
民族乐 派音乐
现实与 印象主 义绘画
雕塑
柴可夫斯基 德沃夏克
《天鹅湖》 《睡美人》 《第六交响 《曲胡》桃夹子》
《自新大陆》
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 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 国民族特色的文化。
库尔贝 列宾 凡高
罗丹
米 莫
勒 奈
《石工》 《拾穗者》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日出.印象》《睡莲》
《向日葵》《星月夜》
真实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 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和热爱,抨击了社会的黑暗和 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思想者》
——了解珍珠
(1)了解19世纪中期文学的特点及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2)欣赏19世纪中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中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 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了解珍珠 黑色的是大多数同学已经知道的 红色的是大多数同学不知道却希望知道的
通过材料,你知道为什么 《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 全书”吗?
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
列夫·尼古拉耶维 奇·托尔斯泰,俄国大作 家,著有《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和 《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 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 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 ·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 托尔斯泰的一部既美不胜 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 通过这个故事托尔斯泰揭 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 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 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 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 的冲突。1877年,小说首 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 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 的社会大爆炸”。

江津五中高中历史《8.2 碰撞与冲突》教案 人民版必修3

江津五中高中历史《8.2 碰撞与冲突》教案 人民版必修3

《8.2 碰撞与冲突》【课标要求】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欣赏民族乐派、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派的作品,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民族乐派、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派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民族乐派、现实主义绘画和印象派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一、独学指导:1.知识指导:2.独立学习:3.抛砖引玉:二、互学引导:三、活学辅导:1、举一反三:1).(2011·广东增城三模)有位美学家指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

”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马拉之死》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格尔尼卡》2).(2011·福建三明二模)列宁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在这里,列宁肯定了托尔斯泰的作品()A.充实十月革命的理论B.反映革命前夕社会现实C.充满歌颂革命的热情D.体现俄国革命的曲折性3).(2011·浙江元济中学模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4).(2011·浙江元济中学模拟)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两大文艺因子。

下列各项作品中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的搭配结构不符的是()A.《离骚》——《诗经》B.《田园交响曲》——《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战争与和平》——《唐璜》D.《巴黎圣母院》——《红与黑》5).(2011·汕头六都中学模拟)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卢卡契认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优质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2《碰撞与冲突》优质教案

徐州第三十五中学历史教案课题:8.2美术的辉煌总课时:28 主备人:邵宇红使用人:周毅、张晓丽、亓飞、邵宇红、石雪峰使用时间:(1)知识与能力:识记: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绘画: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日葵》;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思想者》;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当代美术:杰克逊•波洛克《3》、《第十号》,徐悲鸿《奔马》。

理解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对比各美术流派的特点;请同学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每个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比较法、讨论法、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家表现了对希腊人民极大的同情。

《自由引导人民》描绘的是1830年7月革命,法国的工人、市民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上街头反对封建政权的场面。

在这次大搏斗中,画豕真正看到了人民的力量,他把自己的激情倾注在这幅画中。

这幅画描绘了当代的题材,有着真实的生活氛围,他把群众作为主体,同时这些人物有着鲜明的社会性角色。

浪漫主义绘画另一位杰出代表是西班牙画家哥雅,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

”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枪杀马德里市民》,画家描绘了1808年西班牙人民起来反对拿破仑入侵的史实,他以无法抑制的热情歌颂了爱国的人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二碰撞与冲突
名师说课
本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势,认识世界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亚非拉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叶亚、非、拉各国文学创作的情况,将其与同时代的欧洲文学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逐步学会运用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以加深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解。

通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品质。

通过对具体文学艺术内容的了解,促进正确的、积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这段时间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亚非拉文学、民族乐派音乐、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通过分析这一时期主要文学、艺术作品及其产生的背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19世纪中叶亚、非、拉各国文学创作的情况,将其与同时代的欧洲文学进行对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对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的了解,理解社会现实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绘画的深刻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大量文学艺术作品的学习,逐步学会运用讨论法、比较法、分析法和
归纳法等学习方法,以加深对批判现实主义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民族乐派音乐的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形成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品质。

通过对具体文学艺术内容的了解,促进正确的、积极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难点
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提问19世纪初世界文学艺术领域有何特点?
进入19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音乐则形成了民族乐派,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为主,文化呈现出碰撞与冲突。

新课学习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问题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原因怎样?有何特点?有哪些作家和作品?
1.原因:(1)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巩固,但社会矛盾也变得尖锐。

(2)社会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人和事的标准。

(3)浪漫主义不适应社会现实,出现敢于直面现实、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家。

(4)亚非拉人民掀起反帝反殖运动,也表现在文化领域。

2.特点:敢于面对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

3.代表:(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法国,司汤达和巴尔扎克是公认的
经典作家。

(2)英国代表有狄更斯、勃朗特姐妹。

(3)俄国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

(4)美国有马克•吐温。

4.概况
二、民族音乐派的音乐
1.背景:(1)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扩张,各国音乐在继承本国传统的同时受到外来音乐影响。

(2)东欧北欧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要求摆脱外国文化控制,发扬本国民族特色文化。

2.特点:作品旋律、节奏带有民族特点,形成民族派音乐。

3.代表:成就最大的是俄国的柴可夫斯基,还有捷克的安东•德沃夏克。

4.概况
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
问题19世纪中叶欧洲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特别是光学)、民主的进步。

(2)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吸收新的内容。

2.特点:现实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早期印象主义绘画对“光”和“色”效果的追求,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3.代表:(1)现实主义绘画代表有法国的库尔贝,俄国的列宾。

(2)印象主义绘画代表前期有法国的莫奈,后期有法国的塞尚、荷兰的凡高。

(3)还有法国雕塑家罗丹。

课堂小结
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欧美大部分国家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确立和巩固。

然而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未能很好地调和自身存在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社会现实面前,出现了一批希望用自己的作品揭露黑暗,抨击社会,并能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思考和剖析的文学艺术家。

在这一时期,欧美许多国家都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了争夺市场与原料,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开始不断地向外扩张与掠夺。

在这一过程中,侵略国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人了被侵略国家,深刻冲击着当地的本土文化,使不同的文化之间展开了碰撞与冲突。

板书设计
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特点
3.代表
4.概况
二、民族乐派的音乐
1.背景
2.特点
3.代表
4.概况
三、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的绘画1.背景
2.特点
3.代表
4.概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