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串口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串口通信实验,深入了解串口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实现简单的数据传输。
二、实验目的1. 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 掌握串口通信的硬件连接方式;3. 学会使用串口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4. 实现简单的串口通信程序。
三、实验器材1. 一台个人电脑;2. 一块开发板;3. 一条串口数据线。
四、实验步骤1. 将开发板与个人电脑通过串口数据线连接起来;2. 打开串口通信软件,并进行相应的设置;3. 在开发板上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4. 在个人电脑上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接收和显示;5. 进行数据传输实验,观察数据是否能正常传输。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串口通信,并能够正常地进行数据传输。
通过观察数据接收端的显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被准确地接收并显示出来。
这说明我们的串口通信实验是成功的。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成功地实现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在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串口通信技术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七、参考文献[1] XXXX. 串口通信原理与应用[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八、致谢感谢实验中给予我们帮助和指导的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无法顺利完成本次实验。
九、附录实验中使用的程序代码如下:发送端代码:```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Windows.h>int main(){HANDLE hSerial;DCB dcbSerialParams = { 0 };COMMTIMEOUTS timeouts = { 0 };// 打开串口hSerial = CreateFile("COM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if (hSerial == INVALID_HANDLE_VALUE){printf("无法打开串口\n");return 1;}// 配置串口参数dcbSerialParams.DCBlength = sizeof(dcbSerialParams);if (!G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 {printf("无法获取串口参数\n");return 1;}dcbSerialParams.BaudRate = CBR_9600;dcbSerialParams.ByteSize = 8;dcbSerialParams.StopBits = ONESTOPBIT;dcbSerialParams.Parity = NOPARITY;if (!S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 {printf("无法设置串口参数\n");return 1;}// 设置串口超时时间timeouts.ReadIntervalTimeou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if (!SetCommTimeouts(hSerial, &timeouts)){printf("无法设置串口超时时间\n");return 1;}// 发送数据char data[] = "Hello, Serial!";DWORD bytesWritten;if (!WriteFile(hSerial, data, strlen(data), &bytesWritten, NULL)){printf("无法发送数据\n");return 1;}// 关闭串口CloseHandle(hSerial);return 0;}```接收端代码:```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tring.h>#include <Windows.h>int main(){HANDLE hSerial;DCB dcbSerialParams = { 0 };COMMTIMEOUTS timeouts = { 0 };// 打开串口hSerial = CreateFile("COM1", GENERIC_READ | GENERIC_WRITE, 0, NULL, OPEN_EXISTING, FILE_ATTRIBUTE_NORMAL, NULL);if (hSerial == INVALID_HANDLE_VALUE){printf("无法打开串口\n");return 1;}// 配置串口参数dcbSerialParams.DCBlength = sizeof(dcbSerialParams);if (!G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printf("无法获取串口参数\n");return 1;}dcbSerialParams.BaudRate = CBR_9600;dcbSerialParams.ByteSize = 8;dcbSerialParams.StopBits = ONESTOPBIT;dcbSerialParams.Parity = NOPARITY;if (!SetCommState(hSerial, &dcbSerialParams)) {printf("无法设置串口参数\n");return 1;}// 设置串口超时时间timeouts.ReadIntervalTimeou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Read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Constant = 50;timeouts.WriteTotalTimeoutMultiplier = 10;if (!SetCommTimeouts(hSerial, &timeouts)){printf("无法设置串口超时时间\n");return 1;}// 接收数据char data[100];DWORD bytesRead;if (!ReadFile(hSerial, data, sizeof(data), &bytesRead, NULL)){printf("无法接收数据\n");return 1;}// 显示接收到的数据printf("接收到的数据:%s\n", data);// 关闭串口CloseHandle(hSerial);return 0;}```十、联系方式作者:XXXEmail:XXX。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Abstract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串口通信的方式,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通过该实验,旨在加深对串口通信的理解,以及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
1. 实验背景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单片机通信方式,被广泛使用。
通过串口通信,单片机可以与其他设备或单片机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如下:-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 实现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3. 实验原理3.1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串口通信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引脚实现数据的传输。
典型的串口通信包含一个发送引脚(Tx)和一个接收引脚(Rx)。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发送引脚逐位发送,接收端通过接收引脚逐位接收。
3.2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在单片机中进行串口通信配置,需要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波特率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位决定发送和接收的数据位数,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的停止位,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错误。
4. 实验步骤4.1 硬件准备(描述实验所需硬件的准备,例如单片机、串口模块等)4.2 软件配置(描述实验所需软件的配置,例如开发环境、编译器等)4.3 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编写(描述如何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包括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代码)4.4 程序下载与调试(描述如何下载程序到单片机,并进行调试)5. 实验结果与分析(描述实验的结果,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解释)6.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通过编写单片机串口通信程序,实现了两个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在实验过程中,我掌握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方法,并解决了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实验,我加深了对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理解,并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不需要链接)致谢:(感谢相关人员或机构对实验的支持与帮助)附录:(附上相关的代码、电路图等附加信息)以上为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报告,通过该实验,我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以及单片机串口通信的配置与应用方法。
串行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 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通信协议。
2. 掌握串行通信硬件设备的连接与配置。
3. 熟悉串行通信软件编程,实现数据传输。
4. 通过实验验证串行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 实验地点电子实验室#### 实验设备1. 两台PC机2. 串行通信模块(如USB转串口模块)3. 串行通信软件(如PuTTY)4. 串行通信协议转换器(如RS-232转RS-485模块)5. 数据线、电源线等辅助连接线#### 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一种通信方式,将数据一位一位地依次传输,按位顺序组成字符或字节。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在传输距离、传输速率和设备复杂度上具有优势。
本实验采用RS-232协议进行串行通信。
#### 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 将两台PC机通过串行通信模块连接,确保通信模块与PC机的串口正确对应。
- 如果需要,使用RS-232转RS-485模块实现串行通信协议的转换。
2. 软件配置:- 在PC机上安装并运行串行通信软件,如PuTTY。
-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确保两台PC机的串行通信参数一致。
3. 编程实现:- 在PC机上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 使用C语言或Python等编程语言,调用串行通信库函数进行编程。
4. 实验验证:- 在一台PC机上发送数据,另一台PC机上接收数据。
- 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与发送的数据一致,验证串行通信的稳定性。
#### 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连接:- 成功连接了两台PC机,并使用串行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2. 软件配置:- 串行通信软件成功运行,并设置好通信参数。
3. 编程实现:- 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 实验验证:- 发送数据成功,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的数据一致,验证了串行通信的稳定性。
####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两台PC机之间的串行通信。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试验三双机通讯试验【1 】一、试验目标UART 串行通讯接口技巧运用二、试验实现的功效用两片焦点板之间实现串行通讯,将按键信息互发到对方数码管显示.三、体系硬件设计(1)单片机的最小体系部分(2)电源部分(3)人机界面部分数码管部分按键部分(4)串口通讯部分四、体系软件设计#include <STC.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void send();uchar code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的数码管显示sbit H1=P3^6;sbit H2=P3^7;sbit L1=P0^5;sbit L2=P0^6;sbit L3=P0^7;uint m=0,i=0,j;uchar temp,prt;/***y延时函数***/void delay(uint k){uint i,j; //界说局部变量ijfor(i=0;i<k;i++) //外层轮回{for(j=0;j<121;j++); //内层轮回}}/***键盘扫描***/char scan_key(){ H1=0;H2=0;L1=1;L2=1;L3=1;if(L1==0){ delay(5);if (L1==0){ L1=0;H1=1;H2=1;if(H1==0){ m=1; //KEY1键按下return(m);}if(H2==0){ m=4; //KEY4键按下return(m);}}}if(L2==0){ delay(5);if (L2==0){ L2=0;H1=1;H2=1;if(H1==0){ m=2; //KEY2键按下return(m);}if(H2==0){ m=5; //KEY5键按下return(m);}}}if(L3==0){ delay(5);if (L3==0){ L3=0;H1=1;H2=1;if(H1==0){ m=3; //KEY3键按下return(m);}if(H2==0){ m=6; // KEY6键按下return(m);}}}return(0);}/***主函数***/main(){P1M1=0x00;P1M0=0xff;SCON=0x50;//设定串行口工作方法1TMOD=0x20;//准时器1,主动重载,产生数据传输速度 TH1=0xfd;//数据传输率为9600TR1=1;//启动准时器1P0&=0xf0;while(1){if(scan_key()) //假如有按键按下{SBUF=scan_key(); //发送数据while(!TI); // 等待数据传送TI=0; // 消除数据传送标记}if(RI) //是否稀有据到来{RI=0; // 消除数据传送标记temp=SBUF; // 将吸收到的数据暂消失temp中}P1=code0[temp]; // 数据传送到P1口输出delay(500); //延时500ms}}五、试验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串行口和准时器的工作方法设定是症结,本次是按需传输的是两位十六进制数,串行口为工作方法1,准时器为8位主动重载;(2)采取P0&=0xf0语句使4个数码管静态点亮;(3)在发送和接收进程中,用标识位TI和RI来检测发送和接收是否完成;(4)在用电脑和单片机进行串口通讯测试时,电脑的传世速度必定要和单片机的传输速度相等,不然显示会消失错误.指点先生签字:日期:。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串口通信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串口通信的实际操作,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目的1. 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 学会使用串口通信的相关指令和函数;3. 掌握串口通信的实际应用。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 单片机开发板;2. 电脑;3. 串口线;4. 串口调试助手软件。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使用串口线将它们连接起来;2.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3. 在单片机开发板上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串口通信功能;4. 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开发板上,并启动程序;5. 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中发送数据,并观察单片机开发板上的反应;6.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串口通信的特点和应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串口通信功能。
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中发送数据时,单片机开发板能够正确接收并处理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反馈。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口通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适用于长距离数据传输;2. 串口通信的速度较慢,适用于对数据传输速度要求不高的场景;3. 串口通信可以实现双向数据传输,方便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学会了使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进行串口通信调试。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串口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通信失败等。
但通过不断调试和排查,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
这让我更加明白了实验的重要性,只有亲自动手去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通过这次实验,我还意识到串口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无论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的数据交互,还是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串口通信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掌握串口通信技术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实验报告串口实验报告【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它通过串行传输比特流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串口实验来了解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串口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实验器材】1. 串口模块2. 电脑3. 串口线4. 软件调试工具【实验步骤】1. 连接串口模块和电脑:将串口模块与电脑通过串口线相连。
2. 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工具,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
3. 配置串口参数: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串口的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等参数。
4. 发送数据: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观察数据是否成功发送。
5. 接收数据: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接收数据,确认数据是否成功接收。
6. 分析结果: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串口模块进行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通过串口调试工具,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数据的传输过程,并确认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串口通信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自动化、电子设备控制等。
掌握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感想】本次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串口通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也更加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1. 《串口通信原理及应用》2. 《串口通信技术与应用》3. 《串口通信实验教程》【致谢】感谢实验指导老师对本次实验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实验室的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完成本次实验的动力来源。
【附录】实验中使用的串口调试工具下载链接:[下载链接](请自行搜索并下载合适的串口调试工具)以上为本次串口实验的实验报告,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串口实验报告
串口实验报告串口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是一种常见的通信接口,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和电子设备中。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串口通信,掌握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 掌握串口通信的设置和配置方法;3. 实现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脑一台;2. 串口线一根;3. 串口调试助手软件。
四、实验步骤1. 连接串口线:将串口线的一端连接到电脑的串口接口,另一端连接到需要进行通信的设备;2.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在电脑上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并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3. 配置串口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串口参数;4. 发送数据: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的发送窗口中输入需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5. 接收数据: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的接收窗口中查看接收到的数据;6. 关闭串口:实验完成后,关闭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并断开串口线的连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我们成功地进行了串口通信,并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发送数据时,我们可以通过串口调试助手软件输入需要发送的数据,并通过点击发送按钮将数据发送出去。
在接收数据时,我们可以在串口调试助手软件的接收窗口中即时查看到接收到的数据。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串口通信作为一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串口通信的设置和配置方法,对于进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正确选择串口号和波特率非常重要,否则无法正常进行通信。
其次,串口参数的设置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不同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参数配置。
最后,及时关闭串口和断开连接是保证实验安全的重要步骤,避免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串口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串口通信的基本操作方法。
串行通讯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和通信方式。
2. 掌握串行通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实现方法。
3. 学会使用串行通讯进行数据传输。
4.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串行通讯是指用一条数据传输线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的通信方式。
与并行通讯相比,串行通讯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等优点。
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如下:1. 异步串行通讯:每个字符独立发送,字符间有时间间隔,不需要同步信号。
每个字符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组成。
2. 同步串行通讯:数据块作为一个整体发送,需要同步信号。
同步串行通讯分为两种方式:面向字符方式和面向比特方式。
三、实验设备1. 计算机:一台2. 串行通讯设备:串行数据线、串行接口卡、串口调试助手等3. 单片机实验平台:一台4. 数码管显示模块:一个四、实验内容1. 异步串行通讯实验(1)硬件连接:将计算机的串口与单片机实验平台的串行接口连接。
(2)软件设计:编写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计算机接收数据并显示在屏幕上。
(3)实验步骤:a.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
b. 编写发送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
c. 编写接收程序,实现计算机接收数据并显示在屏幕上。
2. 同步串行通讯实验(1)硬件连接:与异步串行通讯实验相同。
(2)软件设计:编写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块,计算机接收数据块并显示在屏幕上。
(3)实验步骤:a.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
b. 编写发送程序,实现单片机向计算机发送数据块。
c. 编写接收程序,实现计算机接收数据块并显示在屏幕上。
3. 双机通讯实验(1)硬件连接:将两台单片机实验平台通过串行数据线连接。
(2)软件设计:编写程序,实现两台单片机之间相互发送和接收数据。
(3)实验步骤:a. 设置串行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
关于串口的实验报告
关于串口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并实践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对串口通信的理解,掌握串口通信的使用技巧和开发工具。
同时,了解串口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 实验原理串口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标准。
在计算机中,串口通常通过RS-232或RS-485等标准来实现。
串口通信采用的是异步通信方式,即接收方和发送方的时钟不同步,通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包中的控制信息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如下:- 串口通信通过一个物理接口连接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 通信数据被分为一个个字节进行传输,每个字节由一定的控制信息和实际数据组成。
- 发送方通过发送字节的方式将数据发送给接收方。
- 接收方通过接收字节的方式将数据接收并进行处理。
3.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环境为了进行串口通信的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 一台计算机- 一个串口转USB转换器- 一个外部设备(如Arduino、传感器等)步骤二:安装串口驱动程序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安装串口转USB转换器所需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的安装方式因不同的设备而有所差异,一般可以通过官方网站下载并按照说明进行安装。
步骤三:编写串口通信程序根据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编写一个简单的串口通信程序。
该程序应包括以下功能:- 打开指定的串口端口- 配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 循环读取串口接收缓冲区中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写入串口发送缓冲区步骤四:测试串口通信将串口转USB转换器插入计算机,并将外部设备连接至串口转USB转换器。
运行编写好的串口通信程序,并观察实验结果。
测试串口通信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来验证通信是否正常。
步骤五:总结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并分析串口通信的性能和应用场景。
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串口通信在哪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串口通信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在实际应用中,串口通信可能遇到哪些常见问题,如何解决?4.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方法。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串口通讯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讯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串口通讯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探索了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串口通讯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并观察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结果。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串口通讯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串口通讯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实验原理串口通讯是通过串行传输方式实现数据传输的。
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数据通过串行的方式进行传输,即逐位地进行传送。
串口通讯的原理主要包括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的设置。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连接计算机和单片机,确保串口线连接正确。
2. 设置串口参数:打开计算机的串口设置工具,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3. 单片机编程:编写单片机程序,设置串口通讯的相关参数,并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功能。
4. 计算机编程:编写计算机程序,通过串口通讯接收单片机发送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显示。
5. 实验验证:运行单片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观察数据的传输过程和结果,验证串口通讯的正确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串口通讯,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上的数据发送到单片机上,并从单片机上接收到数据,实现了双向的数据交互。
我们还观察到,在不同的串口参数设置下,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会有所差异。
六、实验应用串口通讯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串口通讯将计算机连接到打印机或扫描仪上,实现打印和扫描功能。
此外,串口通讯还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仪器仪表通讯等领域。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并成功地实现了计算机与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串口通讯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对串口通讯的参数设置和数据传输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串口通信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通过使用串口通信协议,我们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
本文将介绍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和步骤、实验结果以及讨论与总结。
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它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智能设备等领域。
串口通信通过连接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串口接口,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和步骤1.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以下设备进行串口通信实验:- 一台计算机- 一块开发板或者单片机- 两根串口线- 软件串口调试助手2. 实验步骤(1)连接串口线首先,将一根串口线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接口,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的串口接口。
然后,将另一根串口线的一个端口连接到计算机的另一个串口接口,另一个端口连接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的另一个串口接口。
(2)设置串口参数打开软件串口调试助手,在设置界面中选择正确的串口号和波特率,并设置其他参数,如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3)发送和接收数据在软件串口调试助手的发送界面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
然后,在接收界面中即可看到接收到的数据。
三、实验结果本实验通过串口通信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在软件串口调试助手的发送界面中,我们输入了一段文本,并成功发送到开发板或者单片机。
在接收界面中,我们成功接收到了从开发板或者单片机发送过来的数据,并正确显示在接收界面上。
四、讨论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串口通信具有不同的参数设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串口接口的连接问题,确保连接正确、稳定。
另外,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和校验问题,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串口通信的应用领域。
串口发送显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掌握使用串口发送数据的基本方法。
3. 学习如何通过串口接收并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二、实验原理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在计算机系统中,串口通常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如打印机、鼠标、键盘等。
串口通信的原理是将数据按位依次发送,每发送一位数据后需要一定的延迟,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串口发送显示实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串口初始化: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参数。
2. 发送数据:通过串口发送指定的数据。
3. 接收数据:通过串口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
4. 显示数据:将接收到的数据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三、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计算机、串口设备(如打印机、鼠标等)、串口线。
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串口通信软件(如PuTTY、串口助手等)。
四、实验步骤1. 连接串口设备:将串口设备通过串口线连接到计算机的串口。
2. 初始化串口:打开串口通信软件,选择正确的串口和波特率,并设置其他参数。
3. 发送数据:在软件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然后点击发送按钮。
4. 接收数据:在软件中观察接收到的数据,确认数据是否正确。
5. 显示数据:在软件中设置数据显示格式,将接收到的数据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6.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串口发送显示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成功实现了串口发送和显示数据的功能。
2. 实验分析:(1)串口初始化:通过设置串口参数,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输。
(2)发送数据:在软件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通过串口发送出去。
(3)接收数据:通过串口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并显示在屏幕上。
(4)显示数据:在软件中设置数据显示格式,将接收到的数据在屏幕上清晰显示。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掌握了使用串口发送数据的基本方法,并学习了如何通过串口接收并显示接收到的数据。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试验十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通讯试验汇报㈠试验目旳1.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旳程序设计, 掌握单片机通讯旳编制;2.理解实现串行通讯旳硬环境, 数据格式旳协议, 数据互换旳协议;3.理解PC机通讯旳基本规定。
㈡试验器材1.G6W仿真器一台2.MCS—51试验板一台3.PC机一台㈢试验内容及规定运用8051单片机串行口, 实现与PC机通讯。
本试验实现如下功能, 将从试验板键盘上键入旳字符或数字显示到PC 机显示屏上, 再将PC机所接受旳字符发送回单片机, 并在试验板旳LED上显示出来。
㈣试验环节1.编写单片机发送和接受程序, 并进行汇编调试。
2.运行PC机通讯软件“commtest.exe”, 将单片机和PC机旳波特率均设定为1200。
运行单片机发送程序, 按下不一样按键(每个按键都定义成不一样旳字符), 检查PC机所接受旳字符与否与发送旳字符相似。
将PC机所接受旳字符发送给单片机, 与此同步运行单片机接受程序, 检查试验板LED数码管所显示旳字符与否与PC机发送旳字符相似。
㈤试验框图源程序代码: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23HAJMP SERVEORG 0050HSTART: MOV 41H,#0H ;对几种寄存地址进行初始化MOV 42H,#0HMOV 43H,#0HMOV 44H,#0H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设置其为方式0LCALL DISPLAY ;初始化显示MOV TMOD,#20H ;设置为定期器0, 模式选用2MOV TL1, #0E6H ;设置1200旳波特率MOV TH1, #0E6HSETB TR1 ;开定期器MOV SCON,#50H ;选用方式1, 容许接受控制SETB ESSETB EA ;开中断LOOP: ACALL SOUT ;键盘扫描并发送, 等待中断SJMP LOOPSERVE JNB RI,SEND ;判断是发送中断还是接受中断, 若为发送中断则调用ACALL SIN ;发送子程序, 否则调用接受子程序RETISEND: CLR TI ;发送子程序RETISIN: CLR RI ;接受子程序MOV SCON, #00HMOV A, SBUF ;接受数据LCALL XS ;调用显示子程序RETI子程序:SOUT: CLR TI ;清发送中断标志位LCALL KEY ;调用判断按键与否按下子程序MOV A,R0 ;将按键对应旳数字存入AMOV SBUF,A ;输出按键数字给锁存RETKEY: MOV P1,#0FFH ;将P1设置为输入口MOV A, P1CPL A ;将A内值取反ANL A, #0FFHJZ KEY ;将A与FFH与后判断与否为0, 若为0则表达无按键按下跳回KEYLCALL D ;调用延时子程序消抖MOV A, P1CPL AANL A, #0FFHJZ KEYMOV B,A ;判断有按键按下, 将值赋给BKEY1: MOV A, P1CPL AANL A,#0FFHJNZ KEY1LCALL DMOV A,BJB ACC.0,PKEY1 ;依次判断A内数据每个位与否为1, 并跳JB ACC.1,PKEY2 ;转到相对应位旳子程序JB ACC.2,PKEY3JB ACC.3,PKEY4JB ACC.4,PKEY5JB ACC.5,PKEY6JB ACC.6,PKEY7JB ACC.7,PKEY8EKEY: RETPKEY1: A JMP K1PKEY2: A JMP K2PKEY3: A JMP K3PKEY4: A JMP K4PKEY5: A JMP K5PKEY6: A JMP K6PKEY7: A JMP K7PKEY8: A JMP K8K1: MOV R0,#01H ;将对应旳数据赋给R0后跳转到EKEY SJMP EKEYK2: MOV R0,#02HSJMP EKEYK3: MOV R0,#03HSJMP EKEYK4: MOV R0,#04HSJMP EKEYK5: MOV R0,#05HSJMP EKEYK6: MOV R0,#06HSJMP EKEYK7: MOV R0, #07HSJMP EKEYK8: MOV R0, #08HSJMP EKEYXS:MOV SCON,#00H ;显示子程序, 采用同步移位寄存器CLR TIMOV DPTR, #TABMOVC A,@A+DPTR ;将对应数值旳数码管显示数值送入SBUF MOV R5,#04H ;共四位需要显示MOV 41H, AMOV R0, #41HDISPLAY1: MOV A,@R0MOV SBUF, AJNB TI,$ ;与否传完了CLR TI ;清除中断标志位INC R0DJNZ R5, DISPLAY1MOV S CON, #50HRETD: ;延时子程序MOV R7, #10HDELAY1: MOV R6, #0FFHDELAY2: DJNZ R6, DELAY2DJNZ R7, DELAY1RETTAB: DB 0BBH, 09H, 0EAH, 6BHDB 59H, 73H, 0F3H, 0BHDB 0FBH本次试验中处理了怎样判断数据是发送还是接受旳问题和怎样判断数据与否发送或接受完毕旳问题, 通过试验中旳讨论和研究书上有关串行口旳内容, 我们通过中断标志位和循环很好旳处理了这个问题。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
串行通信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搭建串行通信系统,掌握串行通信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
二、实验设备1. 一台个人电脑2. 两台串行通信设备3. USB转串口线三、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将数据按位顺序传输,相对于并行通信来说,节省了传输线的数量。
串行通信一般采用帧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
在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两台串行通信设备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
四、实验步骤1. 将一台串行通信设备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转串口线上,使用USB接口将其连接到个人电脑的USB接口上。
2. 打开串行通信设备的电源,并将其与个人电脑连接好。
3. 在个人电脑上打开串行通信软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并建立通信连接。
4. 在串行通信软件中,输入要发送的数据,并点击发送按钮。
5. 在另一台串行通信设备上观察接收到的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串行通信系统,并进行了数据传输。
在发送端输入的数据在接收端得到了正确的接收,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串行通信较并行通信更经济和节省资源,因为它只需一根传输线,而并行通信需要多根。
2. 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相对较慢,但可以通过改变波特率提高传输速度。
3. 串行通信的稳定性较强,不容易出现数据冲突和传输错误。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了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搭建串行通信系统实际操作了一次串行通信。
实验结果表明串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实验目的得到了满足。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较慢,不适合传输大量数据;同时,串行通信的配置稍显复杂,需要设置多个参数。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使我们对串行通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我们在日后的相关研究和应用中更好地应用和掌握串行通信技术。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2. 掌握单片机串口通信的编程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的数据传输方式。
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率较低、通信距离较近等特点,但具有简单、可靠、易于实现等优点。
在单片机应用中,串口通信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远程通信等领域。
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如UART、USART等)发送和接收数据。
串口通信的数据格式通常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三、实验设备1.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STM32等)2. 串口调试助手(如PuTTY、串口调试助手等)3. 仿真软件(如Proteus、Keil等)四、实验内容1. 串口通信硬件连接2. 串口通信软件编程3. 串口通信调试与验证五、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1)将单片机的TXD、RXD、GND等引脚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相连。
(2)将计算机的串口通信线与串口调试助手相连。
2. 软件编程(1)在仿真软件中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在串口调试助手中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3. 调试与验证(1)在仿真软件中运行单片机程序,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数据是否正确接收。
(2)修改单片机程序,改变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验证串口通信的可靠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实现了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
在串口调试助手中,可以观察到单片机发送的数据被正确接收,同时也可以向单片机发送数据。
2. 实验分析(1)实验验证了单片机串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参数的设置,以保证通信的准确性。
(3)实验过程中,可以尝试不同的通信协议,如ASCII码、十六进制等,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七、实验心得1. 串口通信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在单片机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串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串行通信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接口。
2. 掌握串行通信的编程方法和数据传输过程。
3. 验证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实验器材:1. PC机一台2. 串口通信模块(如USB转串口模块)3. 短路板4. 连接线若干5. 相关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实验原理:串行通信是指数据在一条线路上按位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
与并行通信相比,串行通信具有线路简单、传输速率较低等特点。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一位一位地传输,每个数据位占用一个固定的位时间。
串行通信通常采用以下接口:RS-232、RS-485、RS-422等。
本实验采用USB转串口模块实现串行通信。
实验步骤:1. 将USB转串口模块插入PC机USB接口。
2. 在PC机上安装驱动程序,确保模块正常工作。
3. 使用短路板将USB转串口模块与PC机的串口连接。
4. 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设置串口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校验位等。
5. 编写串行通信程序,实现数据发送和接收。
6. 运行程序,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实验内容:1. 发送数据(1)编写发送数据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发送。
(2)在PC机上发送一段文本数据,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接收情况。
2. 接收数据(1)编写接收数据函数,实现数据的串行接收。
(2)在PC机上发送一段文本数据,观察串口调试助手中的接收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送数据实验结果:在串口调试助手中成功接收到了发送的文本数据,证明发送数据功能正常。
2. 接收数据实验结果:在串口调试助手中成功接收到了发送的文本数据,证明接收数据功能正常。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验证了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1. 串口参数设置不正确导致数据无法正常传输。
2. 编程时,数据发送和接收函数编写不正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1. 仔细阅读相关资料,正确设置串口参数。
UART串口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四UART串口通信学院:研究生院学号:1400030034姓名:张秋明一、实验目得及要求设计一个UART串口通信协议,实现“串<-->并”转换功能得电路,也就就是“通用异步收发器”。
二、实验原理UART就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
该总线双向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与接收。
在嵌入式设计中,UART用来主机与辅助设备通信,如汽车音响与外接AP之间得通信,与PC机通信包括与监控调试器与其它器件,如EEPROM通信。
UART作为异步串口通信协议得一种,工作原理就是将传输数据得每个字符一位接一位地传输。
其中各位得意义如下: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得信号,表示传输字符得开始。
资料位:紧接着起始位之后。
资料位得个数可以就是4.5.6.7、8等,构成一个字符。
通常采用ASCII码。
从最低位开始传送,靠时钟定位。
奇偶校验位:资料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得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资料传送得正确性。
停止位:它就是一个字符数据得结束标志。
可以就是1位、1.5位、2位得高电平。
由于数据就是在传输线上定时得,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得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得不同步。
因此停止位不仅仅就是表示传输得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得机会。
适用于停止位得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得容忍程度越大,但就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空闲位:处于逻辑“1”状态,表示当前线路上没有资料传送。
波特率:就是衡量资料传送速率得指标。
表示每秒钟传送得符号数(symbol)。
一个符号代表得信息量(比特数)与符号得阶数有关。
例如资料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传输使用256阶符号,每个符号代表8bit,则波特率就就是120baud,比特率就是120*8=960bit/s。
这两者得概念很容易搞错。
三、实现程序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uart is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rs232_rx: in std_lo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rs232_tx: out std_logic --RS232发送数据信号;); end uart;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 isponent uart_rx 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rs232_rx: in std_lo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clk_bps: in std_logic; --此时clk_bps得高电平为接收数据得采样点bps_start:out std_logic; --接收到数据后,波特率时钟启动置位rx_data: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接收数据寄存器,保存直至下一个数据来到rx_int: out std_logic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接收数据期间时钟为高电平,传送给串口发送);end ponent;ponent speed_select 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clk_bps: out std_logic; --此时clk_bps 得高电平为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位得中间采样点bps_start:in std_logic --接收数据后,波特率时钟启动信号置位);end ponent;ponent uart_tx 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rs232_tx: out std_lo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clk_bps: in std_logic; --此时clk_bps 得高电平为接收数据得采样点bps_start:out std_logic; --接收到数据后,波特率时钟启动置位rx_data: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接收数据寄存器,保存直至下一个数据来到rx_int: in std_logic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接收数据期间时钟为高电平,传送给串口发送模块,使得串口正在进行接收数据得时候,发送模块不工作,避免了一个完整得数据(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还没有接收完全时,发送模块就已经将不正确得数据传输出去);end ponent;signal bps_start_1:std_logic;signal bps_start_2:std_logic;signal clk_bps_1:std_logic;signal clk_bps_2:std_logic;signal rx_data: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signal rx_int:std_logic;beginRX_TOP: uart_rx port map(clk=>clk,rst_n=>rst_n,rs232_rx=>rs232_rx,clk_bps=>clk_bps_1,bps_start=>bps_start_1,rx_data=>rx_data,rx_int=>rx_int);SPEED_TOP_RX: speed_select port map(clk=>clk,rst_n=>rst_n,clk_bps=>clk_bps_1,bps_start=>bps_start_1);TX_TOP:uart_tx port map(clk=>clk, --系统时钟rst_n=>rst_n, --复位信号rs232_tx=>rs232_tx, --RS232发送数据信号clk_bps=>clk_bps_2, --此时clk_bps 得高电平为发送数据得采样点bps_start=>bps_start_2, --接收到数据后,波特率时钟启动置位rx_data=>rx_data, --接收数据寄存器,保存直至下一个数据来到rx_int=>rx_int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接收数据期间时钟为高电平,传送给串口发送模块,使得串口正在进行接收数据得时候,发送模块不工作,避免了一个完整得数据(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还没有接收完全时,发送模块就已经将不正确得数据传输出去);SPEED_TOP_TX: speed_select port map(clk=>clk,rst_n=>rst_n,clk_bps=>clk_bps_2,bps_start=>bps_start_2);end behav;-----------------------------------------------------------------------------------------------------------------------3个子模块------------------------------------------------------------------------------异步接收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uart_rx is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rs232_rx: in std_lo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clk_bps: in std_logic; --此时clk_bps得高电平为接收数据得采样点bps_start:out std_logic; --接收到数据后,波特率时钟启动置位rx_data: 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接收数据寄存器,保存直至下一个数据来到rx_int: out std_logic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接收数据期间时钟为高电平,传送给串口发送模块,使得串口正在进行接收数据得时候,发送模块不工作,避免了一个完整得数据(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还没有接收完全时,发送模块就已经将不正确得数据传输出去);end uart_rx;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_rx issignal rs232_rx0: std_logic;signal rs232_rx1: std_logic;signal rs232_rx2: std_logic;signal rs232_rx3: std_logic;signal neg_rs232_rx:std_logic;signal bps_start_r:std_logic;signal num:integer;signal rx_data_r: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串口接收数据寄存器,保存直至下一个数据到来begin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rs232_rx0<='0';rs232_rx1<='0';rs232_rx2<='0';rs232_rx3<='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rs232_rx0<=rs232_rx;rs232_rx1<=rs232_rx0;rs232_rx2<=rs232_rx1;rs232_rx3<=rs232_rx2;end if;end if;neg_rs232_rx <=rs232_rx3 and rs232_rx2 and not(rs232_rx1)and not(rs232_rx0);end process;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bps_start_r<='0';rx_int<='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if(neg_rs232_rx='1') then --接收到串口数据线rs232_rx 得下降沿标志信号bps_start_r<='1'; --启动串口准备数据接收rx_int<='1';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使能else if((num= 15) and (clk_bps='1')) then --接收完有用数据信息bps_start_r<='0'; --数据接收完毕,释放波特率启动信号rx_int<='0';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关闭end if;end if;end if;end if;bps_start<=bps_start_r;end process;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rx_data_r<="00000000";rx_data<="00000000";num<=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if(clk_bps='1')thennum<=num+1;case num iswhen 1=>rx_data_r(0)<=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2=>rx_data_r(1)<=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3=>rx_data_r(2)<=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4=>rx_data_r(3)<=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5=>rx_data_r(4)<=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6=>rx_data_r(5)<=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7=>rx_data_r(6)<=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8=>rx_data_r(7)<=rs232_rx;--锁存第0bitwhen 10=>rx_data<=rx_data_r;when 11=>num<=15;when others=>null;end case;if(num=15) thennum<=0;end if;end if;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波特率控制模块-----------------------------------------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arith、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speed_select is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clk_bps: out std_logic; --此时clk_bps得高电平为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位得中间采样点bps_start:in std_logic --接收数据后,波特率时钟启动信号置位或者开始发送数据时,波特率时钟启动信号置位);end speed_select;architecture behav of speed_select issignal cnt:std_logic_vector(12 downto 0);signal clk_bps_r:std_logic;constant BPS_PARA:integer:=5207;constant BPS_PARA_2:integer:=2603;begin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cnt<="0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if((cnt=BPS_PARA)or(bps_start='0')) thencnt<="00"; --波特率计数器清零elsecnt<=cnt+'1'; --波特率时钟计数启动end if;end if;end if;end process;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clk_bps_r<='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if(cnt=BPS_PARA_2) thenclk_bps_r<='1'; --clk_bps_r高电平为接收数据位得中间采样点,同时也作为发送数据得数据改变点elseclk_bps_r<='0'; --波特率计数器清零end if;end if;end if;clk_bps<=clk_bps_r;end process;end behav;---------------------------------异步发送模块------------------------------------------- library ieee;use ieee、std_logic_1164.all;use ieee、std_logic_unsigned、all;entity uart_tx isport(clk : in std_logic; --系统时钟rst_n: in std_logic; --复位信号rs232_tx: out std_logic; --RS232接收数据信号clk_bps: in std_logic; --此时clk_bps得高电平为接收数据得采样点bps_start:out std_logic; --接收到数据后,波特率时钟启动置位rx_data: in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接收数据寄存器,保存直至下一个数据来到rx_int: in std_logic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接收数据期间时钟为高电平,传送给串口发送模块,使得串口正在进行接收数据得时候,发送模块不工作,避免了一个完整得数据(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还没有接收完全时,发送模块就已经将不正确得数据传输出去);end uart_tx;architecture behav of uart_tx issignal rx_int0: std_logic;signal rx_int1: std_logic;signal rx_int2: std_logic;signal neg_rx_int:std_logic;signal bps_start_r:std_logic;signal num:integer;signal tx_data: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串口接收数据寄存器,保存直至下一个数据到来begin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rx_int0<='0';rx_int1<='0';rx_int2<='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rx_int0<=rx_int;rx_int1<=rx_int0;rx_int2<=rx_int1;end if;end if;neg_rx_int <=not(rx_int1)and (rx_int2);end process;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bps_start_r<='0';tx_data<="0000000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if(neg_rx_int='1') then --接收到串口数据线rs232_rx得下降沿标志信号bps_start_r<='1'; --启动串口准备数据接收tx_data<=rx_data; --接收数据中断信号使能else if((num= 15) and (clk_bps='1')) then --接收完有用数据信息bps_start_r<='0'; --数据接收完毕,释放波特率启动信号end if;end if;end if;end if;bps_start<=bps_start_r;end process;process(clk,rst_n)beginif (rst_n='0')thenrs232_tx<='1';num<=0;elseif (rising_edge(clk)) thenif(clk_bps='1')thennum<=num+1;case num iswhen 1=>rs232_tx<='0';when 2=>rs232_tx<=tx_data(0);--发送第1bitwhen 3=>rs232_tx<=tx_data(1);--发送第2bitwhen 4=>rs232_tx<=tx_data(2);--发送第3bitwhen 5=>rs232_tx<=tx_data(3);--发送第4bitwhen 6=>rs232_tx<=tx_data(4);--发送第5bitwhen 7=>rs232_tx<=tx_data(5);--发送第6bitwhen 8=>rs232_tx<=tx_data(6);--发送第7bitwhen 9=>rs232_tx<=tx_data(7);--发送第8bitwhen 10=>rs232_tx<='1';when 11=>num<=15;when others=>null;end case;if(num=15) thennum<=0;end if;end if;end if;end if;end process;end behav;四、实验步骤1.建立新工程UART,选择芯片,型号为cyclone ii EP2C35F484C8。
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
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串口通信的实验报告一、引言串口通信是一种常见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了解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2.学习串口通信的配置和编程方法;3.实现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三、实验设备和材料1.计算机;2.串口通信模块;3.串口线;4.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连接串口通信模块和计算机,确保电源供应正常;2.打开计算机的串口通信软件,并进行相应的配置;3.编写串口通信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4.通过示波器观察串口通信的波形。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
在发送端,我们通过编程将一段字符串发送到串口通信模块,然后通过串口线将数据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我们通过串口通信模块接收到数据,并将其显示在计算机上。
通过示波器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在串口通信线上的传输波形。
六、实验分析串口通信是一种相对简单而稳定的数据传输方式。
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串口通信具有传输速率较低、传输距离较短等特点。
然而,由于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和广泛应用等优势,串口通信在很多领域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配置串口通信软件和编写相应的程序,成功地实现了数据的传输。
通过示波器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串口通信的波形,验证了数据的传输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对串口通信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还亲自实践了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串口通信是一种可靠且实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中。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究串口通信的高级应用,如串口通信的协议、错误检测和纠正等。
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串口通信模块和软件,进一步提高串口通信的性能和稳定性。
总之,串口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传输方式,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串口通讯实验报告
实验一串口通讯实验一.实验的主要内容:了解并掌握UART相关寄存器的功能,熟悉系统硬件的UART的相关的接口,修改处理器的串口通讯程序,监视串行口并将接受到的字符回送。
二.实验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1在程序编译完成后,烧入到ARM的过程中,出现了驱动问题。
答:在option选项中,选择debugger选项,并且将其中的dirver改为J-Link即可。
2在开始时,设置的波特率为115200,ARM上电后,计算机超级终端出现了上电初始化信息,并且提示我们是选择linux还是选择vivi。
但后来我们修改程序后,将波特率改为57600时,重新上电,超级终端不再显示上电初始化信息了。
答: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每当断电再上电后,处理器恢复了默认设置,默认设置中,波特率为115200,这与我们在超级终端上设置的57600不匹配,于是不会出现上电初始化信息,甚至有时还会出乱码。
所以,我们修改波特率的时候,不应该断电,即开始上电的时候,使用的波特率为115200,等上电结束,选择vivi后,再修改波特率为57600,然后在不断电的情况下重新实验三.实验的思考:3.1 232串行通讯的数据格式是什么?串行通信包括空闲位,数据位,可选的奇偶校验位,停止位。
3.2 串行通讯最少需要几根线,分别如何连接?两根线,但是最好加上GND连接方式:3.3 ARM的串行口有几个,相应的寄存器是什么?ARM 自带三个UART 端口,每个UART 通道都有16 字节的FIFO(先入先出寄存器)用于接受和发送。
MODEM控制寄存器UMCONnUART线控制寄存器包括ULCON0,ULCON1和ULCON2,主要用来选择每帧数据位数、停止位数,奇偶校验模式及是否使用红外模式UART控制寄存器包括UCON0, UCON1 and UCON2,主要用来选择时钟,接收和发送中断类型(即电平还是脉冲触发类型),接收超时使能,接收错误状态中断使能,回环模式,发送接收模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编程与实践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串口通信编程
学号:S201502189
姓名:职荣豪
日期:2015-9-28
一、实验要求
使用VS2010编写基于对话框得MFC应用程序,两个窗口分别使用两个串口,使得这两个窗口可以进行通信,包括数据得发送与接收。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使用Microsoft munications Control控件,利用这个ActiveX控件,只需要编写少量代码即可轻松进行通信。
该控件相关得函数如下:
put__mPort:设置串口号
put_Settings:以字符串得形式设置波特率、奇偶校验位(n-无校验,e-偶校验,o-奇校验)、数据位数、停止位数
put_InputMode:设置接收数据得类型(0-文本类型,1-二进制类型)
put_InputLen:设置从接收缓冲区读取得字节数,0表示全部读取
put_InBufferSize:设置接收缓冲区大小
put_OutBufferSize:设置发送缓冲区大小
put_RThreshold:设定当接收几个字符时触发Onm事件,0表示不产生事件,1表示每接收一个字符就产生一个事件
put_SThreshold:设定在触发Onm事件前,发送缓冲区内所允许得最少得字符数,0表示发送数据时不产生事件,1表示当发送缓冲区空时产生Onm事件
put_PortOpen:打开或关闭串口,传入参数为true时打开串口,传入参数为false时关闭串口
get_mEvent:获得串口上刚发生得事件,事件值为2表示接收到数据
get_InBufferCount:获得缓冲区中得数据位数
get_Input:获取缓冲区数据,返回类型为VARIANT
put_Output:发送数据
三、设计思路
需要添加一个Microsoft munications Control控件,用于进行串口通信。
由于要求同一程序可运行两个窗口进行相互通信,需要两个窗口开启两个不同串口,故需
要添加一个Edit Control控件用于输入串口号,并添加打开串口按钮,在点击该按钮时对串口控件得参数进行设置并开启串口。
同时添加关闭串口按钮,点击后关闭串口并可以对串口号进行修改。
需要添加两个Edit Control 分别用于显示接收到得数据以及输入要发送得数据。
需要添加一个发送按钮,点击后发送输入得数据。
四、实验步骤
1.建立基于对话框得MFC应用程序
2.添加界面控件并设置ID与Caption
添加Microsoft munications Control控件,用于进行串口通信
添加一个Edit Control控件,用于输入串口号,ID设置为IDC_PORT
添加一个Static Text控件,用于标注端口号,将Caption设置为“串口号:”
添加两个按钮,分别用于打开串口、关闭串口。
IDC分别设置为IDC_BTN_OPEN、IDC_BTN_CLOSE,Caption分别设置为“打开”、“关闭”
添加两个Edit Control,分别用于显示接收到得数据以及输入要发送得数据,ID分别设置为IDC_RECEIVE、IDC_SEND
添加两个Static Text控件,用于标注接收区与发送区,Caption分别设置为“接收区”、“发送区”
添加一个按钮用于发送数据,ID设置为IDC_BTN_SEND,Caption设置为“发送”
调整控件得大小与位置。
完成后如图:
3.给控件绑定变量
右键单击Microsoft munications Control控件,选择“添加变量”,变量名为m_
打开类向导给控件添加变量:
给IDC_PORT绑定变量,用于存放输入得端口号,数据类型为int,变量名为m_port
给IDC_RECEIVE绑定变量,用于存放接收到得数据,数据类型为CString,变量名为m_strReceive
给IDC_SEND绑定变量,用于存放输入得待发送得数据,数据类型为CString,变量名为m_strSend
4.给控件添加事件响应函数
右键单击Microsoft munications Control控件,选择“添加事件处理程序”,点击“添加编辑”,生成响应函数,此函数用于接收数据。
在函数中添加以下代码:
UpdateData(TRUE); //更新m_strReceive得值
int nEvent = m_、get_mEvent(); //获取事件值
if(nEvent == 2) { //时间值为2,此时为收到数据
int k = m_、get_InBufferCount(); //获取缓冲区位数
if(k <= 0) //位数小于等于0时则返回
return;
char* str = (char*)m_、get_Input()、parray->pvData; //获取接收到数据得字符数组得首地址
*(str + k) = '\0';//字符数组最后一位得下一位设置为'\0',为字符串得结尾标志
m_strReceive += (const char *) str; //在用于显示得字符串末尾添加刚接收到得字符串
}
UpdateData(FALSE); //将m_strReceive得值显示到控件中
双击IDC_BTN_OPEN控件,即“打开”按钮,生成响应函数,此函数用于设置串口参数并打开串口。
在函数中添加以下代码:
UpdateData(TRUE); //更新m_port得值
if(m_port <= 0) //端口号不小于等于0
{
AfxMessageBox("请输入正确得串口号!");
return;
}
m_、put__mPort(m_port); //设定串口为m_port得值
m_、put_Settings("9600,n,8,1"); //设定波特率9600,无奇偶校验位,8作为数据位,1作为停止位
m_、put_InputMode(1); //设定数据接收模式,1为二进制方式
m_、put_InputLen(0); //设置从接收缓冲区读取得字节数,0表示全部读取
m_、put_InBufferSize(1024); //设置输入缓冲区大小为1024byte
m_、put_OutBufferSize(1024); //设置输出缓冲区大小为1024byte
m_、put_RThreshold(1); //每接收到一个字符时,触发Onm事件
m_、put_SThreshold(0); //每发送一个字符时,不触发Onm事件
m_、put_PortOpen(true); //打开串口
GetDlgItem(IDC_BTN_OPEN)->EnableWindow(FALSE); //打开按钮设为不可用
GetDlgItem(IDC_BTN_CLOSE)->EnableWindow(TRUE); //关闭按钮设为可用
GetDlgItem(IDC_BTN_SEND)->EnableWindow(TRUE); //发送按钮设为可用
双击IDC_BTN_CLOSE控件,即“关闭”按钮,生成响应函数,该函数用于关闭串口。
在函数中添加以下代码:
m_、put_PortOpen(false); //关闭串口
GetDlgItem(IDC_BTN_OPEN)->EnableWindow(TRUE); //打开按钮设为可用
GetDlgItem(IDC_BTN_CLOSE)->EnableWindow(FALSE); //关闭按钮设为不可用
GetDlgItem(IDC_BTN_SEND)->EnableWindow(FALSE); //发送按钮设为不可用
双击IDC_BTN_SEND控件,即“发送”按钮,生成响应函数,该函数用于发送数据。
在函数中添加以下代码:
UpdateData(TRUE); //更新m_strSend得值,读取编辑框内容
m_、put_Output(COleVariant(m_strSend));//发送数据
5.在对话框初始化函数中添加额外初始化代码
在对话框刚打开时,此时串口没有开启,故“关闭”按钮与“发送”按钮需设为不可用。
在OnInitDialog函数中添加以下代码:
GetDlgItem(IDC_BTN_CLOSE)->EnableWindow(FALSE); //关闭按钮设为不可用
GetDlgItem(IDC_BTN_SEND)->EnableWindow(FALSE); //发送按钮设为不可用
五、实验结果
对话框1 运行结果如下:
对话框2 运行结果如下:
六、实验心得
通过课上得学习,我学习到了数据通信得基础知识,对网络得分层结构以及相关协议有了进一步得认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串口通信得原理有了更深得认识与理解,并对MFC界面制作更加熟练。
总之,在本课程中我收获很多,不仅在通信方面得知识有所提升,同时也锻炼了编程能力,VC++软件得使用更加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