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针灸治病机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病机理
针灸治病的范围很广,它可以治疗功能失调的病症,如尿闭、遗尿、便秘;可以治疗器质性疾患,如小儿麻痹后遗症,神经性耳聋、视神经萎缩可以治疗急、慢性炎症,如急性圃尾炎、急性扁桃体炎、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治疗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也可以治疗寄生虫病,如疟疾;可以用来矫正异常胎位;更可以治疗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疼痛,如三又神经痛、神经性头痛、手术后创口疼痛;并可做为外科手术时的麻醉手段一一针刺麻醉等等。针灸为什么能够治疗这么多性质完全不同的疾病?这就是所谓针灸治疗的机理问题,也属于针灸治疗作用的范畴许多实验表明,针灸主要是激发和调动机体内固有的抗病能力,对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有调整和稳定的作用,这是目前已经得到实践证明的针灸对机体的基本作用。
(一)针灸可以加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人体内发生了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现象,但同时人体内的抗病机制也动员起来,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与之斗争,这种现象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正邪共会',中医学中一般称为“邪正交争'。如果抗御疾病的因素能充分调动起来,那末就能拒病邪于机体之外。针灸具有“治神'的作用,就是通过治理神气'调动和加强抗御疾病的积极因素,从而消除导致疾病的消极因
素。提出本观点的事实根据很多,举例而言:针灸并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但为什么能治疗一些传染病和炎症疾病?在急性菌痢时,针灸可以解除结肠痉挛,缓解腹痛,同时使白细胞吞噬能力及抗体增加'有利于控制感染。针刺治疗急性阑尾炎时,白细胞吞噬能力增高,血中氢皮质素等也增高,说明加强了机体生理性防御措施,从而抑制炎症的发展。动物实验证明,针灸可以防止由于炎症引起的组织坏死,有抗炎症渗出的作用,而对炎症的屏障作用(在炎症病灶与正常组织之间形成一道防御“墙”)不但不削弱,反而加强。对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针灸疗法可使肿大的腺体缩小。一般认为,这种病由缺碑引起,治疗就是给患者补充碘化物。但针刺本身并非补充碘化物,怎么能治疗这种病呢用放射性同位素碘等研究表明,针刺后血浆中碘含量和甲状腺摄碘的能力提高,而尿中的排出量则有所降低,提示针刺的疗效是通过提高机体和甲状腺对碘的利用率来实现的针刺有一定的抗休
克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先造成休克状态(如用动脉放血方法造成失血性休克),针刺“水沟'可以使血压升高,死亡率降低,恢复正常血压所需血量。关于针刺镇痛的实验研究则证明了针刺可以调动机体内在抗痛能力而发挥针刺麻醉的作用。其作用原理是:针刺兴奋了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一系列神经结构,使传人的疼痛信号在不同水平受到抑制,故而有镇痛效果。另一方面,科学工作者也证明:在针刺作用下,人
体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内“内啡肽'(一种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含量明显增加,后者也起镇痛作用。
二、针灸疗法具有调整作用
正常人体有保持其自身的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例如在一定范围内,外界温度虽有变化但体内的温度却能维持在正常水平等等。这是由于正常人体具有一种调整作用,中医理论则认为是阴阳二气保持平衡,人体气机调和的结果,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其气则和,违其气则病'。针灸疗法能够调节气机,使之协调,也就是能够促进这种调整作用。临床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针灸同一腧穴既能发汗,又能止汗;既能治遗尿,又能通尿团;既能治疗便秘,又能治疗腹泻;既能治疗高血压病,又能使休克状态的低血压回升动物实验也获得类似结果。例如,对狗的实验中针刺某些穴位可以使血压调节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一倍以上。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在接受针刺的动物,肾及小肠的血流量和心输出量都比对照动物稳定。给实验动物人工造成高血糖,针刺可使血糖降低;人工造成低血糖,同样针刺可使血糖升高。对正常动物,针刺经穴则无明显影响。在人体,针刺对正人血糖含量的影响是不恒定的,但对血糖原水平偏低者,针后升高,而对血糖原水平偏高者则针后下降。曾有报道,对缺乳妇的某些经穴施予针灸,可使生乳素的分泌机能加强,同时临床上也看到与此相平行的疗效。其他实验例子还有:动物注射
肾上腺素,心率变慢(通过反射引起的),针刺可削弱这种变化,使心率变慢程度减少。对动物施予痛刺激,心率加快,针刺可使增速的心率减慢人为地造成动物多尿或少尿,用耳针针刺可以纠正这种异常状态。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这种调节作用,有时也叫做“双向性调节'。从上面所举实验例子可见针灸对机体的效应与针灸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在机体机能偏离正常状态的情况下,针灸有促进机体机能恢复正常的功效。上述针灸能够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实质上也可以说是机能调整的表现,例如针刺的抗炎作用就是针刺对植物神经、局部血液循环、细胞免疫及内分泌等功能调节的综合结果。又如针刺对病理痛的镇痛效果是针刺的抗痛与针刺的抗炎及解痉等作用协同活动而取得的当然,针灸治病要取得疗效还与选取的经穴,运用的手法密切相关。取穴问题又涉及经络理论对此有所谓“经穴特异性'的研究,也就是:根据“循经取穴'等原则选穴针灸是否疗效卓著?不按经络学说用针施灸是否就无疗效?关于这个问题在临床上与实验室里已经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结果却不一致。有人说穴位特异性是肯定的,有人说穴位功能似无明显的特异性。例如有报告针刺心包经的内关穴对早期冠心病和可疑冠心病患者,可使其心电图TV4~6升高,而在相同条件下针刺大肠经的温溜穴或三焦经的外关穴则TV4~6不升高或虽升高但不显著,因而证明了穴位作用有明显的特异性。但更多的实验却
观察到穴位只有相对特异性。例如有的作者根据针刺对产妇子宫的收缩作用,选特异性穴位。阴交,非特异性穴位悬钟、颊车及阳陵泉等,观察各个穴位针刺后的效应,结果表明非特异穴位对子宫收缩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比特异性穴位差。
(三)针灸作用是如何来完成的
关于实现针灸作用的途径,已有大量实验材料证明,神经或神经一一体液途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观察针灸对网状内皮系统影响的实验中指出,交感神经与吞噬能力的提高有密切关系,迷走神经则有抑制吞噬机能的作用,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参与这一过程。针灸对体液性免疫影响的研究工作表明,针灸对特异性的或非特异性的免疫体一般均可增加其效价,而电针神经干时也可产生同样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下丘脑一一垂体系统与大脑皮层亦参与活动。因此认为:针灸对免疫体的影响,与神经一一一体液调节有关。许多实验明确指出,在实现针灸效应时,有关的神经或神经一一体液机制的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针灸作用的完成。尽管如此,也有些人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声称:神经与神经一一体液并不能解释所有事实,因而提示,可能还有神经及体液以外的因素参与针灸的作用,这就有必要理一步探讨古典的经络学说了。关于机体接受针灸刺激以后,神经系统发生什么样的活动过程,以致最终导致机能调整的效果,这是一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