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

合集下载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第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利用其特有的资源(如专利、只是产权、技术、人才等),通过创新形成独具的、支撑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

企业有竞争力,但未必具有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要具备国际竞争力,不只是要有竞争力,而且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

所以核心竞争力比一般竞争力层次要高。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创新的能力,包括市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

如果企业创新能力强,哪怕企业现在还不具有很强的一种态势,也迟早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其考量指标有如新技术的投入、开发研究经费在企业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专项数目、科研成果转化率等。

(2)开拓市场的竞争力,表现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新业务的开拓能力、加速知名品牌的形成能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等(3)规模竞争力。

在一般情况下,在同样的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下,企业规模越大,产品成本就越低,从而销售价格就越低,在价格上就具有竞争优势。

企业规模的考量指标包括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用户数量等。

(4)管理和资源整合的竞争力。

企业能否整合其掌握的自由(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各种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就表现在管理能力的高低上。

管理能力的考量指标涉及财务管理效益、资本运作能力、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等。

(5)环境竞争力,表现为企业是否具有行业环境竞争力等。

这种优势因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

另外,政策环境如何让,政府是否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等也是环境竞争力的题中之意。

综上所述,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给出的一个描述性概念开始,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内涵不断被丰富,涉及管理、产品、技术和能力等多方面,也就形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以管理观、只是观、技术观、文化观等作为思想基础的不同流派、不同视角的研究并不意味着看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是混乱的,恰恰相反,这种多样化的研究广泛而深刻地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也拓宽了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及其形成途径-最新资料

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及其形成途径-最新资料

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及其形成途径核心竞争力的含义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德和哈默指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

” Leonard -Barton 认为核心能力是识别和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

这个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衡量:组织成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企业技术系统之中的知识,管理系统,企业管理制度、对创新的奖励、有计划的员工教育等,价值系统,即企业文化。

例如柯达将核心能力集中于技术核心能力,称之为“战略技术”,它们构成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此技术上柯达的目标是必须保持世界领先。

例如,卤化银材料技术就是柯达的战略技术。

卤化银是照相中的关键物质,是成像过程有效的光敏催化剂。

柯达通过开发新型卤化剂,有效提高了彩照清晰度。

另一类技术柯达称之为“可行技术”。

这些技术是竞争获胜必须的技术,但并不构成竞争优势,因此在此方面柯达的目标是不比竞争者差,也不必自控。

测量卤化银颗粒上少量染料的技术,此技术是制造可再生卤化剂的重要技术,但不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核心竞争力具备的条件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

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

也是它必须能够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

如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

又如佳能(Canon) 的影像技术,使它的相关产品,如复印机、照相机、打印机在影像展现上带给顾客更加愉悦的体验,所以佳能公司才能如此轻松地进入一个又一个新的业务领域,例如在复印机这个新领域击败老牌的施乐公司(Xerox) 。

应具备独特性。

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通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了。

专长的独特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它赖以存在的基础所决定。

那些内化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建立在系统学习经验基础上的专长,比建立在个别专利或某个出色的管理者或技术骨干基础之上的专长,具有更好的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一家企业所拥有的能够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优势和差异化优势的能力和资源。

它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内涵、重要性及形成方式等方面的理论,为企业管理和战略制定提供了指导。

以下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分析。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市场领域内所具有的卓越的竞争优势,它是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领先地位和高利润的根本保障。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企业资源的稀缺性;二是资源的独特性;三是资源的难以模仿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积极收益和长期发展的核心要素;其次,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从而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再次,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防范其他竞争者的进入和模仿,保护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企业结构和文化企业的结构和文化决定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从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建设。

2.技术研发和创新企业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以创造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提高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从而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人才和团队企业的人才和团队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该重视人才培养和组建高效团队。

4.品牌和信誉品牌和信誉是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品牌和信誉,企业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认可。

5.供应链和营销渠道供应链和营销渠道是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能力和资源。

通过供应链和营销渠道,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切实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在管理和战略制定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面对更激烈的市场竞争,构建并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应该成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首选,也是必然选择。

下面店铺准备了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的文章,欢迎大家参考!(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和内涵对于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和管理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答案:信用、信息、科技、专有技术、人才、品牌或者是管理。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西方最热门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顾客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技能和技术”,“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些不同的竞争力却有着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独特性。

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企业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二是整体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

三是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实现和创造顾客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也是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众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主要表现在“硬”和“软”两个方面:“硬”的一面是指企业所具有的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及体现这一核心技术的核心产品系列;“软”的一面是指企业所具有的领先于竞争对手统摄核心技术的组织管理及由此形成的可以识别特定企业的组织管理文化系统。

“硬件”和“软件”、有形部分和无形部分缺一不可,两者的统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力量。

所以,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为: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它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探讨其内涵和构成要素,希望能够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启迪和帮助。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

它包括多个维度,不仅包括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品质和创新性,还包括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管理机制和资源配置能力等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简单地依靠某一项优势所形成的,而是由多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市场地位:企业的市场地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企业如果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就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市场地位不仅仅是指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份额,还包括了企业所拥有的市场资源、渠道优势和客户关系网络等方面。

2.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不断进行产品、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创新,企业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持续的增长和发展。

创新能力不仅仅包括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还包括了企业管理和组织体系方面的创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了产品和服务、品牌影响力、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

这些构成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产品和服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企业如果能够提供具有独特性、品质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就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2.品牌影响力: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可度的品牌,就能够在市场中拥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通过品牌影响力的塑造和传播,企业能够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忠诚,从而保持市场地位的稳固和持续。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涌现出了相当多的论文、文章和著作,但是并未统一,不成体系。

这就说明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不成熟,有很多不足,有很多疑点,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理论不统一;质疑核心竞争力(Core Cometence )是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C.K.Prahalad)和哈默尔(G.Hamel)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后,管理学界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了广泛研究。

1核心竞争力产生的背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竞争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

1)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竞争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

通过综合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为企业制定战略,这类分析方法称为战略分析法。

2)以市场结构为中心的竞争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品的吸引力决定了企业盈利能力。

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无论是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为五种竞争的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和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见下图: 新入侵者的威胁供方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

波特的理论认为行业的吸引力是企业盈利竞争水平的决定因素,所以他将竞争力的重点放在企业外部环境上的分析,以分析市场结构来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因此被称为“以市场结构为中心的竞争理论。

3) 以企业素质为中心的竞争理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市场变化迅速,竞争更趋激烈,有很多多元化大型企业面临破产,而一些中小企业却能迎刃而上,现代管理理论无法解释“大死小活“的现象。

对此研究的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从对企业的短期资源优化配制能力的研究,延伸到对企业的长期资源优化配制能力的研究。

研究发现:企业保持领先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企业规模的大小。

2有关核心竞争力的论述1)基于整合观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演化.docx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演化.docx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演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演化1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1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界定在1990年5月至6月的HBR杂志上,Prahalad和HaMel 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这一概念。

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中特殊是关于如何协同不同生产技能及整合多种技术的集合学问,……它是沟通、包涵以及对跨越组织边界工作的高度承诺。

此后,人们对这一概念有多方面的扩展、理解和界定。

Mever和Utterback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是在产品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

Lenard-Barton则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学问体系。

Mckinsey&Company中国公司首席代表欧高敦先生认为:”所谓核心竞争力是这样一种思想,即:一个公司即使没有整体竞争优势,它也可以通过少数几个关键技术或几个学问领域而成为最好的获得成功的公司。

”国内很多刊物上也出现了对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见解,总的来说,"形不同而质同”,可归结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

本文把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理解为一个系统,将其界定为”是一个以学问、创新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某种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企业、行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

1.2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核心竞争力作为获取企业优势的”引擎”,必定有它自身的特点,现综述如下:(1)核心竞争力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独特性)。

一般来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对竞争对手而言越高的进入壁垒,核心竞争力结构中的智能化成份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便可凭借其核心竞争力获得越长期的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知识载体观
伦纳德-巴顿(Leonard-Barlon,2000):核心竞 争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的知识集合。它包括四个维度:知识系统、技 术系统、管理系统、价值规范系统。
可编辑ppt
4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创新平台观
Meger & Utterbark(1997):核心竞争力是指 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 能力,核心竞争力在更大的程度上就是在产品 族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基 于产品族与产品平台,核心竞争力可分部为四 个维度:产品技术能力、对用户需求理解能力、 分销渠道能力、制造能力。
第三讲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
可编辑ppt
1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可编辑ppt
2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整合协调观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ehalad & Hamel,1990):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 何协调各种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的技术 流的学识。
可编辑ppt
3
一、核心竞争力的认识论
取的一系列的监督、控制、保护等措 管理、技术标准的确立、
施和活动。
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
企业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和 其他辅助活动的正常展开而配置、开 发、应用适当技术和工具的活动。
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建 立专家系统、知识挖掘, 存储和传递技术的开发
企业以适当的方式领导组织,将知识转 制定知识管理战略、设置
可编辑ppt
26
五、核心竞争力构建:知识价值链模型
知识价值链作用
二是知识价值链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知识管 理的系统分析模型。知识价值链基本上涵盖了知 识管理的所有活动类型,用知识链模型作为分析 工具,企业可以评估本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甚 至可以通过知识价值链的比较,发现优势和劣势, 扬长避短,制定正确的知识管理战略。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如何生存发展并取得胜利很大程序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然而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怎么理解怎样提高是今天要探讨的问题.一直以来,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企业都有不同见解,并且各自有不同的方式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下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一、企业核心竞争心的内涵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使企业持续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例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对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有机结合与发挥,而能有效地获取、协调和配置各种资源和技术一体化的优势能力.也就是企业在所从事的行业中自身拥有的占优势地位的资源和能力.由此可见,企业应该先以求得生存和取得利润为目的建立一般能力,然后再以更好的生存和取得成功为目的尽力培养建立核心能力.随后企业可以分析了解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并通过各种战略方式的选择和实施,使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壮大起来,方可获得企业的发展能力.从本质上讲,企业是一系列资源和能力的集合体.因此,每一个企业都在其行业或板块市场上保持有自身一、两处较为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虽然这种能力不是行业中一流的,但有时在市场竞争板块中具有相对的竞争力,是本企业最擅长的能力,能使企业生存或有一定的发展,这样便可看作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又可分为两种子核心竞争力:企业所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所在行业竞争板块中的核心竞争力,即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板块核心竞争力.行业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所拥有的在所处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优势竞争能力.而板块核心竞争力指的是企业在行业的细分市场战略板块上进行竞争时所具有的数一数二的优势能力.板块是由一个行业中业务相近相同的企业群组成的.他们构成一组彼此在同一特定目标市场上竞争的企业,形成战略板块,包括企业自身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专利技术、政府许可、渠道控制、营销队伍和服务等管理与技能,形成不同于其他企业的竞争和行为特点.如果企业原有的行业核心竞争力或板块核心竞争力与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市场机会能力相一致,通过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得以可持续发展,企业便应获得相应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果企业在此情况下还能够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并随机调整战略适应性,该企业就能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假如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机会能力二者不一致,企业便应选择适当的战略方式,对原企业核心竞争力加以弥补和增强,使之逐渐形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产品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更详细地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拥有高素质人才的条件下,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并通过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交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企业不断产生的综合优势或某一方面的绝对优势,从而长期获利的竞争力.(一)核心竞争力是价值高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那些能增加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减少威胁的竞争能力,它能够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二)核心竞争力是稀有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没有被当前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所拥有的竞争能力.即使一种竞争能力很有价值,但是如果可以被许多竞争对手所拥有,那它产生的则只能是竞争均势而不是竞争优势.(三)核心竞争力是难以模仿和学习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是不易被其他企业模仿和学习的,并且模仿和学习的成本很高.在以下情况下形成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学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经历和条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其所表现的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不易被清楚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人文环境有关,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习俗传统等.例如日本企业中家族式的管理能创造极高的企业效率,但这种管理模式却很难为美国企业所模仿.(四)核心竞争力是难以被替代的竞争能力核心竞争力必须是难以被替代的,它应该没有战略性的等价物.所谓战略性等价物是指如果当两种不同的资源或竞争力可以分别用于实施同一种战略的话,那么这两种资源或竞争力在战略上讲就是等价的.通常来说,一项竞争力越是来源于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就越难找到战略上的替代物.企业要取得生存,发展,并获得成功,核心竞争力是关键所在,而且是独一无二,不易被别的企业模仿学习的,难以被替代的竞争能力,能使企业持续处于不败之地.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的企业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并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只有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保持长盛不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将更广泛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既有加快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找到不断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迫切.一创造良好环境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好基础我国曾经历过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意识根深蒂固,又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发展市场经济的土壤比较薄弱.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观念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在小农经济和传统计划经济下产生的思想意识、僵化体制和管理方式,对今天的经济运行仍有一定影响,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的任务还很重.我国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需要与国际规则、国际惯例接轨.这就要求企业做学习型的企业,吸收各国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经营理念的更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体制缺陷、市场机制不健全是束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外部障碍.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等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各类市场之间的匹配协调关系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不充分、无秩序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从而造成企业竞争力的残缺和扭曲.因此,必须全面、深入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体制成本,提高体制的运行效率和活力,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想的制度资源.改革的着力点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清理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规章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体制环境;杜绝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依法规范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主体,让各类企业展开公平的市场竞争;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把政府的主要职能转到培育规范、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和秩序上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壮大一批核心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是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经受住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的迫切需要.兼并、联合、重组是企业成长壮大之路.强强联手、强弱结合,能够迅速带动企业规模、实力的扩张,大大提高竞争力.因此,应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在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鼓励企业走联合之路,构建各产业的航空母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表明,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捷径.某一领域相关度高的产业适当集中,可以促进人才市场发育、技术交流、专业化生产,使集聚区内的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并使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得以放大和扩张.当前,我国钢铁、汽车、纺织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过低,布局不合理.因此,应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在结构调整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以创新精神推进企业自身建设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尝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并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此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培育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建立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和内在条件.企业制度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文化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创新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1、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合理的内在机制,当务之急是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运营机制和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应变能力,实现运营机制科学化、柔性化.虽然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仿效的能力,但由于市场竞争变化无常,今天不易仿效的,明天就可能不再是“独家专利”.因此,企业要有时刻适应新环境的准备,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使企业能根据市场需要对自身的战略定位、经营理念、营销手段等不断加以调整.2、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企业行为准则、企业目标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厚的底蕴,它通过蕴藏于企业活动背后的心理、伦理、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影响着企业行为.企业文化所涉及的领域和影响范围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因此,企业应注重吸纳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成果,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创造性地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智慧、活力、创造力,使企业不断实现更高的目标.3、企业必须拥有独创和领先的技术资源.领先于人的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核.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通过对最新技术的掌握运用,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提升企业核心力的关键途径是人力资源整合当今社会,不断有新的企业充斥市场,企业竞争面临着若干挑战.全球化经营、技术进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通过增长获取及应变能力等等.但在克服未来挑战的历程中,是关键所在.对于为提高竞争实力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通向未来成功的钥匙.所有的挑战都证实了为什么人力资源是关键,所有的挑战都需要各部门和人力资源人士的合作,所有的挑战都提出了关于人力资源行为和人士的议题及角色的问题,所有的挑战都需要用新的方式来运作人力资源.概括地说,这些挑战要求人力资源行为附加可衡量的价值,要求人力资源起到提供有效产出的作用,要求人力资源人士制定新行业的规则、扮演新的角色并展示新的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新的竞争现实需要对人力资源的行为及职能采取新的思考方式.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指支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企业内部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员工的这种能力和素质除了体力和智力以外,还包括员工的道德水平、和社会关系.人力资源整合,是的发展.人力资源整合是指引导组织内务成员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朝同一方向靠近,从而改善各成员行为规范、提高组织绩效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与企业者,日益认识到人力资源整合对提升企业的重大意义.通过明确地、有意识地、系统地提高企业组织工作的绩效,有目的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可以充分发挥的潜能,和谐处理企业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应的各种管理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从而促成企业革新、提高企业组织效率,增强企业.以下是某成功的经验:日本的模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复苏和高速发展的时期形成的.企业在中不注重市场调节,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程度比较低,企业注重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日本企业中独到的制度,为日本的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是无须怀疑的.近来关于改革这些模式的讨论也从未间断过.一般来说,日本企业模式的基本特点是:1、重视日本企业聘用员工时,不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其基本思想是,高素质的员工可以通过企业自己的培训,胜任所有的工作.为了保证获得高素质的员工,日本企业非常注重与学校的合作.在不同学校之间,企业认为好学校的学生比较好,更加愿意优先录用.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也是很愿意与企业合作,尽量向企业提供关于学生的准确信息.日本企业因为在时重个人素质轻特殊技能,因此在培训上要花更大的工夫.员工在培训中,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而且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上下左右关系和行为准则等很多“软知识”和“软技能”.这些软知识和软技能的一个特点是,只有员工继续在本企业就业时,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发挥作用,帮助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2、注重内部提拔日本企业里有新的工作时,会尽量培训已有的员工,通过内部调节来满足需要.在日本企业中,外部来的,无论其能力多强,没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熟悉企业内部的制度和体系,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密切的工作和个人关系,都是很难开展工作的.因此在日本企业中,员工的使用上有“有限人员”和“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特点.就是员工要从基层进入企业,然后在按部就班提拔的过程中熟悉情况,和上下左右建立起工作和个人关系,为以后从事管理工作创造条件.3、提倡终身就业从企业这方面来看,在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以后,一般也不愿意员工离开企业,因此,即使是经济不景气时,日本企业也不轻易解雇工人.这样员工在企业终身就业,其利益就和企业完全拴在一起了.另外,由于员工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及时了解和对企业的依赖,使员工更加愿意也更加容易与企业合作,这样就形成了日本企业中合作性的劳资关系.日本企业模式的独特及其在日本战后经济复苏和高度发展时期的巨大作用,引起了人们对这种管理模式的极大兴趣.日本企业独特模式的出现,固然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渊源,如强调合作和团体主义精神.但战败后的经济惨状,迫使日本企业寻求一种灵活的、大规模的生产方式,要使企业内部的必须相应的灵活.分工不能太细,规章制度也不能太多,这样才能随时根据生产的需要,把劳动力在不同的部门和工种之间来回的调动.灵活的大规模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在这种生产制度下,普通工人的素质和对企业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保证工人的利益,使工人忠于企业,愿意积极的掌握技术,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的高质量等等,都需要企业为工人提供如终身就业的保障等一系列的模式.以下是对企业的几点建议:1、以人为本实施人力资源战略:企业不仅要造就有成就的人才个体,而且应培育人才团队,发挥人力资源团队规模效应;不仅要发挥人力资源体力劳动密集型功能,而且更应发挥人才之智力密集型功能;不仅要发挥人才自身功能,而且要充分利用与其连带的社会关系网络功能:不仅要利用内脑、而且要利用外脑.企业通过吸纳成熟型人才、成长型人才,有效拓宽利用社会人才渠道.2、企业开辟三个人才渠道:1立足区域,充分发挥本地人才的主渠道作用;2面向全国,吸纳高层次人才;3注重与国际接轨,寻找留学生或外籍、专家的支持.在三个层面上开发人力资源:1企业高层形成职业精英团队;2企业内部实施全员培训;3企业外部正面影响客户、公众.持续开发人力资源,人尽其才,人人都是人才.将人才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倍增放大效应的资本.3、公平竞争的环境:1不拘一格、机会均等、任人唯贤;2没有性别、籍贯、身体特征的偏见;3没有校友派系、出身门户之见;4没有领导个人用人偏好.人才个体生涯成长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目标相互匹配,员工与企业一同成长.4、保持企业一定的员工流动性.1过于稳定,造成一潭死水,没有竞争压力;2流动过于频繁,造成队伍不稳、技术没有积累,反而流失.实施工作多样性和工作丰富性.打破员工岗位固定化和单一专长化模式,适时调换员工工作岗位和地点,或建立工作小组制,使职工做到一专多能或全能发展,保持员工工作热情、新鲜感和挑战性.5、建立员工正常晋升机制,使普通员工具有努力敬业而被提拔的权利和机会.大力开展制度化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从中发现、挖掘人才.对突破常规机制能够脱颖而出的尖子人才,要委以重任.一个企业要如何生存、发展、并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它是独一无二,不易被别的企业模仿学习的,难以被替代的,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创造良好环境,要有创新精神,以及善于人力资源整合,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重要问题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重要问题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个重要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Core Competence Theory Of The Firms)是一种最具生命力的企业战略范式,它揭开了现代企业成功的真实密码,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和价值增长的重要保证。

因此,核心竞争力问题便成了现代企业的基本问题。

考察跨国公司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以核心竞争力为支撑发展起来的。

虽然它们的主要领域各不相同,成长的途径千差万别,但它们经过长期累积和不懈努力,在各自的主营领域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之间竞争的本质,就是应用本企业特有的核心能力,去争取市场主导权的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即核心能力问题,是我国理论界、实业界近年来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更清晰地把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实质和方法,本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了深刻的研究,以使企业在实践中更好地识别、构建、保持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自身能力,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实现自主性地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起源与演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其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起源阶段:古代的分工理论。

就经济学涵义来说,能力概念的有效性在于通过劳动的分工所带来的财富的增加。

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可以回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劳动分工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劳动分工理论的重要意义并不来自于其对于自然才能的最佳使用,而是来自于其创造新增的、新颖的专业能力的力量。

[1]因此,福斯(Foss)认为,核心竞争力理论是斯密分工理论的再现。

斯密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2]换言之,分工意味着某些企业专门从事某一行业、某一产品的生产或销售,因而在此方面形成的能力比别人更强。

(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作用

(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作用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五花八门,几乎所有能成为战胜竞争对手的优势,都曾被定义为企业核心竞争力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一文,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较目前其他企业理论更好地解释了成功企业竞争优势长期存在的原因,因此它成为近年来企业理论研究的热点,并且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可行的方案。

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般理解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同时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经营不同的业务的战略。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巨人集团、广州太阳神、沈阳飞龙、韩国大宇等等,这些企业本来抱着拓展领域、分散风险、增加利润的愿望搞多元化经营,结果反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甚掘坟墓,其后果触目惊心。

于是,有的人开始怀疑或反对多元化经营。

还有的人则为多元化经营辩解,认为这些企业多元化经营失败是有原因的,如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人才;所拓展的领域竞争激烈,企业内部机制不灵活;新行业与主业相关性小,行业跨度大等等。

以上这些原因的分析尽管有一定道理,但存在着表面化,没有切中问题实质要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失败在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及企业没有完成核心竞争力的转移。

企业多元化经营不是不能搞,关键看有没有那份能力,即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根据首创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麦尔(GaryHamel)的定义应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点(1)核心竞争力的载体是企业整体,而不是企业的某个业务部门、某个行业领域;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过去的成长历程中积累而产生的,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可获得的;关键在于“协调”和“有机结合”,而不是某种可分散的技术和技能;存在形态基本上是结构性的、隐性的,而非要素性的、显性的。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哈佛商业评论》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认为“就短期来说,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此观点一提出,就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认可,并引起了企业家的高度重视。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

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就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水平。

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如由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而具有的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等等。

对具体企业来说,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如丰田公司与中间商打交道的经验和水平,就远不及它在汽车发动机方面的专长重要。

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核心克争力。

严格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水平。

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水平。

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新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营销过程和各种决策中形成的,具有白己独特优势的技术、文化或机制所决定的巨大的资本能量和经营实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水平、组织协调水平、对外影响水平和应变水平,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应具备的条件企业拥有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有很多,但这些竞争优势并不能都算是核心竞争力。

一项竞争优势要成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

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引导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能在市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而有的企业却在市场上畏畏缩缩,屡战屡败;有的企业长盛不衰,百年不老,而有的企业却只能风光一时,像流星一般,一闪而过,消失在茫茫商海之中。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目前在理论界尚无统一规范之说。

由于从不同的理论视角、基于不同的理论学派研究、在什么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上,差异很大,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根据现有资料,从其强调的重点不同来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持续性。

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使公司能持续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的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强调独特性。

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使企业在战略上与众不同”。

(三)强调综合性。

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上,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

(四)强调技能与知识的整合。

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整合而形成的能力,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

(五)强调提供产品和服务。

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面向市场和顾客,合理地运用企业内外部的经营资源,提供市场和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竞争优势的能力”。

“企业竞争力是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或赢得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较多的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应该有价值性、异质性和延展性三个特征。

(一)价值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方面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同时也应给企业的目标顾客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二)异质性。

企业不同,核心能力不同。

核心能力是特定企业的特定组织结构、特定企业文化、特定企业员工群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是在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企业个性化的产物。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概述.doc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概述.doc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概述.doc第一篇: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概述.doc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概述摘要:自美国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哈默尔(G.Hamel),在哈弗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正式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引起了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系统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起源、理论发展和本质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市场表现、技术实力或服务水平以及内部管理等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最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做了评价,具有切实可行的实际操作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金融经济;企业战略;市场0 引言二战之后,美国经济急剧膨胀,大公司实力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为跨国公司的扩张奠定了基础。

1950年,《克莱顿法》的修订使得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的环境变得不利,新的反托拉斯条款更加严厉,混合兼并成为主流兼并方式,企业呈现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混合购并所占比重急剧下降,并购开始转向与本行业相关的行业,多元化经营集团也纷纷将非核心产业剥离、出售(IBM出售PC业务),而通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竞争。

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也陷入陷阱。

这些统统表明培育、提升与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核心竞争力理论被认为是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在 90年代的最新发展。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地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它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在本行业独树一帜的、难以复制和模仿的能力,可实现用户看重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 可提供进入广泛多样市场的潜能,从而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源泉。

”。

通俗的讲,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迅速兴起源于主流企业战略理论的缺憾。

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企业竟争战略的“五性分析模型”,即在对企业竞争者、购买者、供应者、替代者和潜在竞争者(产业潜在进人者)五种力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以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将以结构一行为一绩效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理论引人企业战略管理,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获得持续超额利润。

但遗憾的是,迈克尔·波特没有真正站在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因而不能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实践。

20世纪9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 C.K. 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他们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与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独有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技术优势,通过产品竞争力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它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它根植于企业内部深层次,很难被移植和模仿。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首要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 )难以模仿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培育和积淀的结果,是企业员土共同拥有的,因此,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

(2}整体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科学地整合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的结果,它根植于企业内部,具有整体性,无法将其分解或带走。

尤其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基础上的互补性知识,是在企业良性的产权制度和激励制度保障下,企业员工基于工作岗位逐步积累和学习的结果。

这种互补性知识的价值依存于企业内部,离开特定的企业,这种互补性知识的价值将无法实现。

(3)连续创新性。

现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和技术更新速度快,频率高,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连续创新的能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特定领域中与竞争对手相比所具备的独特优势。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并保持市场领导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相对于竞争对手所具备的独特能力和资源。

它是企业战略的核心,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产品和技术的独特优势,更包括企业文化、品牌声誉、渠道优势、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差异化的体现,是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能力:企业通过不断投入研发资源,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水平,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技术创新能力包括技术研发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2.品牌声誉:企业通过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起良好的市场声誉,使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信任和认可,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3.供应链管理能力: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和服务水平,从而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4.成本管理能力: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手段,降低产品成本,使其具备价格竞争力。

5.协同能力:企业通过合理组织内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优势,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通过产品创新、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从而取得市场份额,并实现持续增长和发展。

1.优势地位: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能够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

万方数据对企业内部因素的研究,再加上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日益关注,企业能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应运而起,最终成为了第四代战略管理理论。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本内涵1.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两个核心问题一种理论的发展,大都是围绕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逐渐扩展后建立起来的。

正如经济学理论把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问题作为自己的根本使命一样,核心竞争力理论也有属于自己的核心问题。

纵观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各种表述,可以发现贯穿这一理论的两个核心问题:(1)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是如何产生的?(2)如何创造并发展这种持续竞争优势?2.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本概念企业能力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菲利普·萨尔尼科(Philipselznic)1957年的论述中,他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企业的能力或特殊能力[4j。

以潘罗斯和沃纳菲尔特(BingerWernerfelt)为代表的“企业资源基础论”则认为能力就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把企业看作是一个资源的集合体,每种资源有多种不同的用途,企业特有的资源则形成了企业的特殊能力。

同时,他们还认为,企业的资源(能力)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一种不确定的、难以预测的、其他企业难以仿制的,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连企业自身都不能复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5J。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开创者潘汉尔德和哈默在1990年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中,把核心竞争力定义为“能使公司为客户带来特别利益的一类独有的技能和技术。

”并指出,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知识是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L6J。

为了与已有的企业能力的概念相区分,潘汉尔德和哈默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标准:(1)核心竞争力必须为市场所认可,即能够提供进入相关潜在市场的机会;(2)核心竞争力必须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也就是说核心竞争力应当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帮助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或创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7期价值来扩大客户的利益;(3)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得以持续。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起源及内涵李正中;韩智勇【期刊名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年(卷),期】2001(000)007【摘要】企业能力理论在经济学历史上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中提出的劳动分工理论,根据这种理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从而决定了企业成长的规模界限,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得·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

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其追随者安蒂斯·潘罗斯(Edith Penrose)和理查德森(G.B.Richardson)通过各自独立的深入研究,分别从“企业内部知识积累”和“组织间协调”两个方面完善了这一理论。

在“企业内在成长论”的基础上,经济学家对企业理论的研究形成了互为补充的三个流派: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动力能力论和企业知识基础论。

虽然各派理论在研究的着眼点上有所区别,但它们的基本观点都认为,企业必须对能够扩展生产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断积累,这是企业成长的基础,正是以企业理论各流派的观点为基础,推动了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进而形成了现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总页数】3页(P54-56)【作者】李正中;韩智勇【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合肥,23006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商学院,合肥,23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相关文献】1.论人的天性与文学艺术的起源——对亚里士多德诗艺起源理论的另类阐发 [J], 帅盛2.国家起源和演变研究的学术创新与理论建树——《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与王权的形成》简介 [J], 无;3.近百年来汉字学通论性质著作中“汉字起源说”综述——兼谈“汉字起源于图画说”的内涵 [J], 王颖4.研究民族起源理论问题的指南——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有关民族理论的一些体会 [J], 侯新惠5.关于格罗塞艺术起源观的理论研究——对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思考 [J], 代修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