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复习重点 全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外科复习(完结版)重点知识总结

临床医学外科复习(完结版)重点知识总结

第二章、水电代谢失调的护理一、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血浆5%、组织间液15%电解质:细胞外液:主要阳离子: Na+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 K+渗透压:290~310mmol/L二、水与电解质平衡及调节1.电解质平衡:Na+代谢--主要经尿液排出,一部分可经汗液排出,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K+代谢--80%经肾排出,血清中钾的浓度为3.5~5.5mmol/L2.渗透压、体液容量的调节1)ADH的调节(ADH-保水或排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水潴留)渗透压升高→ADH分泌增加渗透压下降,使肾脏重吸收水增加,血容量增加(水增加为主),血容量下降→ADH分泌增加2)肾素-醛固酮的调节(醛固酮—保钠或排钠)血容量下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分泌增加→肾脏重吸收钠、水增加→细胞外液容量增多。

(醛固酮增多症---钠水潴留---高血压)第二节水和钠代谢紊乱一、等渗性缺水1.等渗性缺水:钠水按正常比例丢失,血钠浓度和渗透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2. 原因:(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大量呕吐、肠外瘘等(2)皮肤丢失:如急性腹膜炎、肠梗阻、大面积烧伤早期等3.临床表现:恶心、畏食、乏力、不感觉口渴、眼窝凹陷、尿少、口唇干、皮肤弹性低体液丧失达体重5% 血容量不足表现:心率增快、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降低、肢端湿冷体液丧失达体重6%~7% 休克表现明显4. 处理原则:处理病因,防止水、钠继续丧失。

一般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尽快补充血容量5. 护理措施:维持充足的体液量:去除病因实施液体疗法准确记录液体输入量疗效观察减少受伤害的危险:监测血压;建立安全的活动模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二、低渗性缺水1. 低渗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

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2. 病因:消化液持续性丢失致钠盐丢失过多大创面的慢性渗液治疗性原因输入、排出3. 临床表现:细胞外液减少所致血容量下降是本型的主要特点。

外科知识点重点总结

外科知识点重点总结

外科知识点重点总结外科知识点:一、人体解剖学1.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1.2 人体器官的解剖结构1.3 人体组织的解剖结构1.4 生理解剖学知识1.5 影像学在外科学中的应用二、外科病理学2.1 外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2 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2.3 一般性感染疾病在外科学中的应用2.4 外科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三、外科手术学3.1 外科手术学理论基础3.2 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3.3 术前准备和麻醉3.4 术中安全和局部止血3.5 术后处理和并发症的处理四、外科学常见疾病及处理4.1 外科急重症处理4.2 外伤及意外伤害处理4.3 心血管外科疾病及处理4.4 消化系统外科疾病及处理4.5 呼吸系统外科疾病及处理4.6 泌尿生殖系统外科疾病及处理4.7 骨科疾病及处理五、外科手术新技术5.1 微创手术技术5.2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5.3 三维打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六、外科手术并发症及处理6.1 术后感染6.2 出血及血栓形成6.3 术后疼痛6.4 术后肺部并发症6.5 术后肠胃并发症七、外科护理知识7.1 外科患者的护理要点7.2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7.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八、外科医学伦理8.1 外科手术的伦理原则8.2 外科医生的职业操守8.3 外科疾病的伦理治疗总结:外科医学是一门高度技术和实践性的医学学科,涉及到广泛的医学知识和手术技能。

外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临床诊断能力和娴熟的手术技能,同时需关注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患者的术后恢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外科医学在外科手术技术、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护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外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作为一名医学生或外科从业者,外科笔记是我们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记录了丰富的外科知识和临床经验,也是我们复习备考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宝贵资料。

下面,我将为大家梳理一份外科笔记的重点内容。

一、外科手术基本操作1、切开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方向,以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同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切口应遵循局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避免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和器官。

在切开时,手术刀的握持和用力要稳定、均匀,确保切口整齐、平滑。

2、止血止血是手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止血可以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减少出血引起的并发症。

常见的止血方法包括压迫止血、结扎止血、电凝止血等。

在处理较大的血管时,要准确结扎或缝扎,避免结扎不牢固导致术后出血。

3、缝合缝合是将切开或分离的组织重新连接起来,促进伤口愈合。

缝合时要选择合适的缝线和缝合方法,根据组织的特点和张力确定缝合的间距和深度。

常见的缝合方法有单纯缝合、内翻缝合、外翻缝合等。

4、打结打结是缝合过程中的重要操作,牢固的结可以保证缝合的稳定性。

常用的结有方结、三重结等,打结时要注意双手的协调配合,避免结松脱或过紧。

二、外科感染1、病因外科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伤口污染、血液循环传播、淋巴系统传播等。

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异物存留等因素也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

2、临床表现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因感染的部位、病原体的种类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局部表现为红肿、疼痛、发热、功能障碍等,全身表现可能有发热、寒战、乏力、食欲不振等。

3、治疗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病因,控制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治疗方法包括局部处理(如切开引流、湿敷等)、抗生素应用、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

三、创伤1、分类创伤可以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

闭合性创伤如挫伤、扭伤、挤压伤等,皮肤表面完整,但内部组织可能受到损伤;开放性创伤如切割伤、刺伤、撕裂伤等,皮肤和黏膜有破损,容易发生感染。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外科总论。

1. 无菌术。

- 概念: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

- 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消毒法。

- 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如高压蒸汽灭菌法,这是应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灭菌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医用物品,如手术器械、敷料等,压力104.0 - 137.3kPa,温度121 - 126℃,维持30分钟。

- 消毒: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

如化学消毒法中的浸泡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2%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精密仪器等的消毒。

- 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

- 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一般先更换手术室专用的清洁鞋和衣裤,戴好帽子和口罩。

手臂消毒法常用肥皂刷手法和碘伏洗手法等。

- 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目的是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一般手术区域皮肤的毛发应剃除,用2.5% - 3%碘酊涂擦皮肤,待碘酊干后,以70%酒精涂擦2 - 3遍脱碘。

2.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 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浓度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仍在正常范围。

常见病因有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肠瘘等)。

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补充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补充量为丧失量加上每日生理需要量(一般为2000 - 2500ml)。

- 低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病因如胃肠道消化液持续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轻度缺钠者给予等渗盐水补充;重度缺钠者可补充高渗盐水。

- 高渗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常见于水分摄入不足(如食管癌患者不能进水)或水分丧失过多(如高热大量出汗)。

治疗除病因治疗外,应补充低渗溶液,如0.45%氯化钠溶液。

- 钾的异常。

- 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外科按章节复习重点

外科按章节复习重点

外科第一章绪论1、外科护理学是以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内分泌功能失调、寄生虫病、其他(器官梗阻、血液循环障碍、结石形成)。

2、现代外科学奠基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3、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a、高尚的职业道德。

b、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c、健康的身心状态。

d、厚实的人文修养。

e、良好的法律意识。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体液分为细胞内液(男40%、女35%)和细胞外液20%(血浆5%、组织间液15%)生理需要量为2000~2500ml。

细胞内液中蛀牙是内钾离子外钠离子。

钠离子日需要量为5~9g,正常钠离子浓度为135~145mmol/L钾离子日需要量为2~3g,正常钾离子浓度为3.5~5.5mmol/L4、血浆的PH正常值在7.35~7.45.机体主要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肺、肾三跳途径来完成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肾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

5、缓冲系统是调节酸碱平衡最迅速的途径。

碳酸氢根/碳酸=20:1。

6、等渗性缺水:因水、钠等比例丢失。

是外科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尽快补充血容量。

7、定量:生理需要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

第1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1/2累计损失量。

第2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1/2累计损失量+前1天继续损失量。

第3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前1天继续损失量。

8、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畅补钾、液种交替。

9、低渗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失水少于失钠,血清钠离子低于135mmol/L。

病因:消化液持续丢失、大创面的慢性渗液。

低渗性缺水分度:a、轻度缺钠钠离子低于135mmol/L.b、中度缺钠钠离子低于130mmol/L.c、重度缺钠钠离子低于120mmol/L.处理原则:补充5%葡萄糖溶液,重度缺钠冰热,先输晶体溶液。

10、高渗性缺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离子高于150mmol/L。

病因:水分摄入不足、水分丧失过多。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外科学重点知识点大全第一章水电解质平衡人体细胞外液中常见离子的正常值: 钠135-145mmol/l, 钾3.5-5.5mmol/l, 钙2.25-2.75mmol/l: 镁: 0.96-1.62mmol/l;磷:水钠代谢紊乱常见类型:一、等渗性缺水: 又称混合性缺水, 急性缺水;细胞外液按比例丢失, 渗透压正常;是外科最常见的缺水病因: ①急性体外丢失: 大量呕吐、肠瘘②急性体内丧失, 无功能性ECF↑: 炎症渗出、肠梗阻肠腔积液二、低渗性缺水:慢性缺水, 继发性缺水;缺钠多于缺水;血清钠低于135mmol/L, 细胞外液低渗病因: ①慢性丢失⑴消化液持续丢失: 反复呕吐、胃肠减压、慢性肠梗阻⑵大面积慢性渗液⑶肾排钠过多: 用利尿剂未补钠②等渗缺水补水过多三、高渗性缺水: 血钠高于150mmol/L, 细胞外液高渗;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病因:①摄入水份不足:吞咽困难, 缺少水源②水分丧失过多——肾:糖尿病、尿崩症、多尿期肾衰;皮肤: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四、水中毒: 又称水过多或稀释性低血钠病因:摄入水过多, 输液过多(前列腺电切术);肾功不全(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的疾病有: (特别注意低钾血症的代谢性碱中毒和高钾血症的代谢性酸中毒)急性: 呼衰、气管阻塞、气胸、麻醉意外慢性: 肺功能障碍、肺器质性病变钾紊乱的表现(主要是心脏的表现和心电图的表现)补钾的原则(根据尿量补40ml/h)低钾血症表现: ①最早表现是肌无力: 四肢→躯干→呼吸肌②神经反射减退, 软瘫③肠麻痹: 厌食、呕吐和腹胀④心脏受累: 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检查: ①血清钾<3.5mmol/L②代碱: K 移出细胞外, H 移入细胞内③多尿、尿比重↓: 阻碍抗利尿激素④反常性酸性尿⑤T波低平或倒置, QT延长, ST段降低, 出现U波治疗:每升输液中含钾量不超过40mmol, 输钾量应该控制在20mmol/h以下, 如伴有休克, 待尿量超过40ml/h再静脉补钾高钾血症临床表现: 可有神志淡漠, 感觉异常, 肢体软弱;微循环障碍表现: 皮肤苍白、紫绀, BP↓;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与低钾相似);心跳骤停是高钾死亡的主要原因;T波高尖检查:血钾>5.5mmol/L;心电图表现是T波高尖、P波波幅下降, 随后出现QRS增宽治疗: ①治疗原发病②停止一切钾摄入③降低血钾④对抗心律失常: 10%葡萄糖酸钙iv酸碱紊乱的疾病种类: 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外科学备考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

外科学备考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

外科学备考指南重点知识点整理外科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涵盖了众多外科手术和治疗技术。

对于准备参加外科学考试的学生或医学从业者来说,了解并掌握外科学的重点知识点非常关键。

本文将从不同的外科学领域中整理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以供备考参考。

一、普外科学1. 体表解剖学: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

此外,还应掌握常见体表标志点以及皮肤病学的基本知识。

2. 腹壁和腹腔解剖学:腹膜后解剖结构、器官间隙与血管分布等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3. 普通外科手术:对各类常见外科手术的理论知识应有所了解,如阑尾炎、胆囊炎、肠梗阻等。

4. 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道溃疡、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应掌握。

5. 心血管系统疾病:了解与外科手术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动脉瘤等,并掌握相应的手术技术。

6. 泌尿系统疾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手术治疗方面的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

7. 外科感染与创伤:了解外科感染的病原学、预防与治疗措施,以及外科创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二、骨科学1. 骨生物学:了解骨的组成、生长发育和病理生理学,包括骨折愈合、骨肿瘤等。

2. 骨外科常见疾病:了解骨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疾病等常见骨科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3. 骨折与骨创伤:掌握骨折分类、诊断和治疗,了解肢体创伤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4. 骨盆与髋关节疾病:包括骨盆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等,需要掌握相应的手术技巧与后续处理。

5. 脊柱外科:了解脊柱解剖学、脊柱手术手段以及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三、神经外科学1. 颅内损伤与脑外伤:了解颅骨骨折分类与治疗、脑震荡等颅内损伤的处理。

2. 颅内占位性病变:包括脑肿瘤、脑脓肿等重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 脊柱与神经亚专科:掌握脊柱手术与神经外科手术的常用技术和处理原则。

四、血管外科学1. 血管解剖学:掌握全身的血管系统与淋巴系统的解剖学,包括主要血管和淋巴结的分布情况。

(完整版)外科学总论复习重点

(完整版)外科学总论复习重点

外科学重点,此在考试备用,望学弟学妹们,加紧看吧,灰常有用是研究外科大致五大类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此外,还涉及到实验外科和自然科学基础。

试述我国外科的发展与成就我国外科的发展与成就:在旧中国外科发展很慢,建国后外科建立了较完整的体系,成立了众多高等医学院校,外科各专科先后建立,外科技术不但有普及而且有显著提高。

中西医结合在外科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

大面积烧伤治疗、多处断肢再植,同体异肢移植诸方面在国际上领先水平。

对血吸虫病例的巨脾切除、肿瘤的防治、普查作出了巨大贡献,还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灭菌法指用物理方法彻底消灭与手术区域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

消毒法即应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几种有5种: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10%甲醛溶液、70%酒精、1:1000新洁尔灭和1:1000洗必泰溶液常用的刷手法有几种有4种:肥皂水刷手法、碘尔康刷手法、灭菌王刷手法和碘伏(或碘复)刷手法容量失调等渗体液的减少或增加,只引起细胞外液的变化,细胞内液容量无明显改变。

浓度失调细胞外液中的水分有增加或减少,以及渗透微粒的浓度发生改变。

成分失调细胞外液中其他离子浓度改变,但因渗透微粒的数量小,不会造成对渗透压的明显改变,仅造成成分失调。

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向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另一部分组织向液仅有缓慢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作用甚小,但胃肠消失液的大量丢失、可造成体液及成分的明显改变。

*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病因: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2) 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2)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3)脉搏细速、血压不稳、休克诊断: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血液浓缩,尿比重高。

治疗:1)原发病治疗;2)静脉滴注平衡盐或等渗盐水;3)尿量达40ml/h后补钾低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外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外科知识点总结大全

外科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外科疾病的分类1. 普通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各种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烧伤、腹部外科疾病等。

2. 胸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胸腔内脏器疾病、肺部疾病、纵隔疾病等。

3. 心血管外科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动脉瘤、先心病等。

4. 泌尿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肾脏疾病、膀胱疾病、前列腺疾病、泌尿道结石等。

5. 神经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脑部疾病、脊柱疾病、外周神经疾病等。

二、外科常见症状1. 创伤:包括外伤性出血、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2. 肿块:体表或内脏出现肿块,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鉴别诊断。

3. 疼痛:不同部位的疼痛可能是不同疾病的表现,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

4. 出血:包括内出血和体表出血,需要明确出血原因和进行相应处理。

5. 感染:包括手术感染、创伤感染等,需要及时处理和预防。

三、外科诊断技术1.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用于判断各种疾病的位置、范围和性质。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病理检查等,用于判断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

3. 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观察、询问、叩诊、触诊等手段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对疾病进行初步判断。

四、外科治疗技术1. 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手术、腔镜手术、微创手术等,用于治疗各种外科疾病。

2. 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激素等,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和疼痛。

3. 介入治疗:包括动脉介入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等,用于治疗各种血管疾病和肿瘤。

4. 康复治疗:包括理疗、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用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五、常见外科疾病和治疗原则1. 骨折:主要通过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来治疗,严重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2. 腹部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炎、阑尾炎、胃溃疡等,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3. 肿瘤: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进行综合治疗。

4. 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

5. 神经外科疾病:主要包括脑卒中、脑瘫、脑肿瘤等,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外科100个知识点总结

外科100个知识点总结

外科100个知识点总结外科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各种外科病、外伤进行手术治疗的科目。

外科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关于外科的100个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点:1. 人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的结构与位置2. 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3.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5. 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6. 人体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7. 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8. 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9. 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生理学知识点:10. 人体代谢的基本原理11. 人体循环系统的生理机制12. 人体呼吸系统的生理机制13. 人体消化系统的生理机制14. 人体泌尿系统的生理机制15. 人体神经系统的生理机制16. 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生理机制17. 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机制18. 人体运动系统的生理机制三、外伤学知识点:19. 外伤的种类和分类20. 穿刺伤的处理方法21. 切割伤的处理方法22. 擦伤的处理方法23. 凹陷伤的处理方法24. 撕裂伤的处理方法25. 穿透伤的处理方法26. 挤压伤的处理方法27. 挤碎伤的处理方法28. 挤扁伤的处理方法29. 挤裂伤的处理方法30. 挤撕伤的处理方法31. 拉伤的处理方法32. 擦伤的处理方法四、外科感染与消毒知识点:33. 外科手术的感染与预防34. 外科手术室的清洁与消毒35. 外科手术器械的清洁与消毒36. 外科手术床的清洁与消毒37. 外科手术用药的选择与使用五、外科手术技术知识点:38. 开放手术的原理和方法39. 腔镜手术的原理和方法40. 腹腔镜手术的原理和方法41. 胸腔镜手术的原理和方法42. 骨科手术的原理和方法43. 神经外科手术的原理和方法44. 血管外科手术的原理和方法45. 外科手术的麻醉和复苏六、外科创面处理知识点:46. 刀口的处理方法47. 切口的处理方法48. 擦伤的处理方法49.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方法50. 动脉损伤的处理方法51. 静脉损伤的处理方法52. 神经损伤的处理方法53. 肌肉损伤的处理方法54. 骨折的处理方法55. 脱位的处理方法56. 腱和韧带损伤的处理方法七、外科疾病治疗知识点:57. 心脏外科疾病的治疗58. 肺部外科疾病的治疗59. 腹部外科疾病的治疗60. 胸部外科疾病的治疗61. 骨科疾病的治疗62. 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63. 血管外科疾病的治疗64. 外科肿瘤的治疗八、外科并发症防治知识点:65. 手术后出血的预防和处理66. 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67. 手术后血栓的预防和处理68. 手术后皮肤损伤的预防和处理69.手术后神经损伤的预防和处理70. 手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71.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九、外科药物应用知识点:72. 外科用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73. 外科用止血药的选择和使用74. 外科用麻醉药的选择和使用75. 外科用抗病毒药的选择和使用76. 外科用抗真菌药的选择和使用77. 外科用消炎药的选择和使用78. 外科用止痛药的选择和使用79. 外科用抗肿瘤药的选择和使用80. 外科用抗凝血药的选择和使用十、外科实验室检查知识点:81. 血液常规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2. 血液生化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3. 免疫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4. 细胞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5. 微生物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6. 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7. 微生物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8. 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89. 病理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90. 遗传学检查的意义和方法十一、外科社会医学知识点:91. 外科安全与职业危害防护92. 外科医疗事故处理与纠纷调解93. 外科医疗质量管理与评价94. 外科医疗资源配置与利用95. 外科医生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96. 外科医生的学术研究和科学道德97. 外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98. 外科医生的卫生民生宣教和健康促进99. 外科医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00. 外科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分析外科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外科各论期末重点总结

外科各论期末重点总结

外科各论期末重点总结一、外科学基本概念1. 外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外科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3. 外科学的分类和研究方法4. 外科手术的必备要素5. 外科器械和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二、外科学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1. 消化系统疾病(1)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2) 胆囊疾病和胆结石(3) 肠梗阻和肠穿孔(4) 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肿瘤(5) 胰腺疾病和胰腺炎2. 呼吸系统疾病(1) 肺部感染和肺炎(2) 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3) 胸腔积液和胸腔肿瘤(4) 结核病和胸腺疾病(5) 肺部损伤和肺创伤3. 心血管系统疾病(1) 冠心病和心肌梗死(2) 心脏瓣膜病和心脏衰竭(3) 动脉瘤和血管病变(4) 先天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5) 心包疾病和心包积液4. 泌尿系统疾病(1) 肾脏疾病和肾结石(2) 膀胱炎和膀胱肿瘤(3) 前列腺疾病和前列腺增生(4) 泌尿系统感染和尿路结石(5) 尿失禁和尿道狭窄5. 妇产科疾病(1) 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2)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脱垂(3) 妇科感染和宫颈疾病(4) 妊娠并发症和产后出血(5) 不孕症和避孕措施6. 骨科疾病(1) 骨折和脱位(2) 骨肿瘤和骨炎(3) 关节病变和关节置换(4) 脊柱疾病和脊柱手术(5) 运动损伤和劳损病三、外科手术技术和操作要点1. 术前准备和手术室管理2. 麻醉方法和麻醉药物3. 切口选择和皮肤消毒4. 手术器械和缝合材料的选择5. 手术围巾和手术台的使用6. 消毒与无菌操作7. 手术切开和解剖8. 出血控制和止血技术9. 脏器重建和缝合技术10. 伤口愈合与术后护理四、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1. 感染和切口裂开2. 出血和血管损伤3. 内脏损伤和脏器功能障碍4. 麻醉并发症和术后疼痛5. 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6. 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7. 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8.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护理五、外科学的研究和发展趋势1. 微创与介入外科技术的发展2. 精准外科和个体化治疗的进展3. 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在外科学中的应用4. 智能手术机器人和虚拟现实技术5. 电刺激和光疗在外科治疗中的应用6. 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以上是对于外科各论期末考试的重点总结。

(完整版)外科学(普通外科)考试重点超级详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外科学(普通外科)考试重点超级详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外科考试必备外科学(普通外科)复习题1.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指征:答:1、因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受压引起临床症状者;2、胸骨后甲状腺肿;3、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和工作者;4、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者;5、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2.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特征:答:多数表现为甲状腺突然肿胀、发硬、吞咽困难及疼痛,并向患侧耳颈处放射。

常始于甲状腺的一侧,很快向腺体其他部位扩展。

病人可有发热,血沉增快。

病程约为3 个月,愈后甲状腺功能多不减退。

3.何谓BMR及其计算方法:答:基础代谢率测定可根据脉压和脉率计算常用计算公式为:基础代谢率=(脉率十脉压)-lll。

4.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指征为:答:1、继发性甲亢或高功能腺瘤;2、中度以上的原发性甲;3、腺体较大,伴有压迫症或胸骨后甲状腺肿等类型甲亢;5、抗甲状腺药物或131I 治疗后复发者或坚持长期用药有困难者。

5.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术前准备方法:答:有两种方法:①硫脲类药物,如甲基或丙基硫氧嘧啶,或甲琉咪唑(他巴唑)、卡比马唑(甲亢平),待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即改服l-2 周的碘剂,再行手术。

②也可开始即用碘剂,2—3 周后甲亢症状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 次/ 分以下,基础代谢率<十20%,便可进行手术。

6.甲亢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如下:答:l.、基础代谢率测定;2.、甲状腺摄131 碘率的测定;3、血清中T3 和T4 含量的测定。

7.手术的主要并发症:答:1、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2、喉返神经损伤;3、喉上神经损伤;4、手足抽搐;5、甲状腺危象。

8.甲状腺危象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答:危象发生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

危象时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39℃)、脉快(>120 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等反映,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约20%-30%。

外科学知识点复习重点

外科学知识点复习重点

外科学知识点复习重点外科学是一门涉及外科手术的医学学科。

它涵盖了各种外科手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手术技巧、手术前后护理、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

以下是一些外科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复习重点。

1.解剖学:外科学的基础是深入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

复习的重点包括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关键器官的位置和相互关系,以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网络等。

2.外科手术技术:复习外科手术技术是外科学的核心。

重点包括手术切口的选择和制作,术式的选择,器械和设备的使用,以及手术步骤和技巧的掌握。

3.手术前准备:复习手术前准备的重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手术同意书的签署等。

此外,还需了解术前床边评估和术前准备的各种常用药物。

4.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复习的重点包括手术室的准备、手术间的环境和设备的使用,术中感染控制和无菌操作的原则,以及术中的协助和监测等。

5.术后护理:术后护理对于手术的恢复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复习的重点包括手术后观察和监测,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和感染控制,以及患者的恢复计划和康复指导等。

6.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外科学涉及各种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复习的重点包括外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诊断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指征。

7.术后并发症和处理:复习术后并发症和处理是外科学复习的重点之一、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伤口裂开等。

复习的重点包括并发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以及预防并发症的措施和常用药物的使用。

8.外科伦理和法律:复习外科学还要关注外科伦理和法律。

重点包括手术同意的法律要求,患者权益和隐私的保护,以及医疗责任和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

9.新技术和新进展:外科学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学科,复习新技术和新进展是不可或缺的。

重点包括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治疗和再生医学在外科学中的应用。

总之,复习外科学的重点包括解剖学、外科手术技术、手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术后并发症和处理、外科伦理和法律、新技术和新进展,以及外科病历和文献的阅读。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

外科笔记重点总结外科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涵盖了众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以下是对外科笔记重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外科手术基本操作(一)切开切开是外科手术的第一步,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方向,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手术视野暴露。

切口应避开重要的神经、血管和器官,同时要考虑到术后的美观和功能恢复。

切开时,手术刀要与皮肤垂直,用力均匀,一次性切开皮肤全层,避免多次切割造成组织损伤。

(二)止血手术中的止血至关重要,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压迫止血、结扎止血、电凝止血和药物止血等。

压迫止血适用于小血管的出血,通过纱布按压一段时间即可止血。

结扎止血是最常用的方法,用丝线将出血的血管结扎。

电凝止血适用于小的出血点,通过高频电流使组织凝固止血。

药物止血则常用于渗血,如使用止血纱布、止血粉等。

(三)分离分离是指将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开来,常用的分离方法有锐性分离和钝性分离。

锐性分离使用手术刀、手术剪等器械进行,对组织损伤小,但操作要求精细。

钝性分离则使用手指、纱布球等进行,适用于疏松组织的分离,但容易造成组织损伤。

(四)缝合缝合是手术结束时的重要操作,其目的是使切口闭合,促进愈合。

缝合的方法有多种,如单纯缝合、内翻缝合、外翻缝合等。

选择合适的缝合方法取决于切口的部位、张力和组织的特性。

缝合时要注意针距和线距均匀,缝线的拉力适中,避免过紧或过松。

二、外科感染(一)病因外科感染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感染的发生还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局部组织损伤、异物存留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因感染的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功能障碍等。

严重的感染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乏力、食欲不振等。

(三)治疗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病因,控制感染扩散,促进炎症消退和组织修复。

外科期末重点总结

外科期末重点总结

外科期末重点总结外科学是一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临床学科,研究人体各种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断、治疗方法。

外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在外科学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手术技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对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内容。

在期末复习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复习。

1. 外科基础知识外科基础知识包括外科常用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解剖学是外科学习的基础,掌握人体各个器官的结构、位置和相互关系对于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生理学和病理学则是了解人体器官功能和病变机制的基础,对于术前及术后的病人管理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而影像学则是外科病变的检查手段,包括X线、CT、MRI等各种影像学技术,对于病变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外科手术技巧外科手术技巧是外科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各种手术操作的技巧对于手术的安全和成功至关重要。

外科手术包括开放手术和镜下手术两大类,开放手术是通过切开进行手术操作,而镜下手术则是通过镜子引导下的操作。

在手术操作中,我们需要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手术切口的选择和缝合技巧、内窥镜的使用方法等,这些都是外科手术技巧的基本内容。

此外,还需要掌握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以及手术后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方法。

3. 外科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外科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在外科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改变等,以便准确地诊断和鉴别疾病。

同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等。

在学习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疗效和并发症等。

4. 术前及术后管理和护理在手术前后的管理和护理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全面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在术前管理中,我们需要进行患者的详细病史采集、身体检查和各种必要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完整版)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将坏死组织和异物清除干净,预防感染。

随后进行颅内压监测,必要时进行颅内压控制。

同时,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对于颅骨缺损,应进行修补或移植颅骨。

对于脑组织损伤,应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术后应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监测等。

8、脑出血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答:脑出血分为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内出血常见于高血压、动脉瘤破裂等,临床表现为急性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于颅底骨折、动脉瘤破裂等,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意识障碍、颈项强直等。

9、脑室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和处理?答:脑室内出血常见于脑出血、脑梗死等,临床表现为急性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处理时应进行颅内压监测,必要时进行颅内压控制。

同时,进行抗生素预防治疗和抗病毒治疗。

对于脑室内出血,应进行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

术后应进行综合治疗,包括抗感染、营养支持、生命体征监测等。

10、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答: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定期进行体检等。

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测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风险因素。

在受伤后72小时以上,即使没有明显感染,也应该进行清创,视情况全面或部分缝合伤口,等到后期再进行处理。

对于颅脑损伤的病人,主要观察的项目包括:1.意识状态,这是判断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可以通过呼喊病人的名字、压迫眶上神经和疼痛刺激等方式观察病人的反应,将意识分为嗜睡、昏睡、浅昏迷和深昏迷。

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记分法可以根据总分来判断意识障碍或脑损伤的严重程度。

2.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的定时测量。

3.瞳孔变化,在判断伤情时起到决定性作用,必须密切连续观察瞳孔的大小、对称性、对光反应是否存在以及敏感度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科感染: 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外科感染有以下特点:常为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局部症状明显;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化脓坏死,而需外科处理。

连枷胸:严重的闭合性胸部损伤导致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撑而软化,并出现反常呼吸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称为连枷胸。

◆骨筋膜室综合症: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挤压综合症: 是指四肢或躯干等肌肉丰富的部位遭受重物长时间(>1h)压榨或挤压,当压迫解除后,出现的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和高钾血症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清创术:是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清除开放伤口内的异物,切除坏死、失活或严重污染的组织、缝合伤口,使之尽量减少污染,甚至变成清洁伤口,达到一期愈合,有利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形态的恢复。

◆继发性腹膜炎: 是腹腔内脏器的炎症、穿孔、外伤血运障碍以及医源性创伤等所引致的腹膜急性化脓性炎症,是严重的腹膜腔感染,如火罐网不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病死率极高。

外科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一般均为继发性腹膜炎鶒。

库欣(Cushing)反应: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即称为库欣反应。

这种危象多见于急性颅内压增高病例,慢性者则不明显。

张力性气胸: 为气管、支气管或肺损伤处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吸气进人胸膜腔并积累增多,导致胸膜腔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为高压性气胸。

伤侧肺严重萎陷,纵隔显著向健侧移位,健侧肺受压,腔静脉回流障碍。

高于大气压的胸内压,驱使气体经支气管、气管周围疏松结缔组织或壁胸膜裂伤处,进人纵隔或胸壁软组织,形成纵隔气肿或面、颈、胸部的皮下气肿。

骨折不愈合: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关节,主要表现为肢体活动时骨折部有明显的异常活动,而疼痛不明显的疾病。

真性尿失禁:由于膀胱或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等疾患使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尿道括约肌过度松弛,以致尿液不能控制从膀胱流出。

CVP:中心静脉压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腔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

它可判断病人血容量、心功能与血管张力的综合情况,有别于周围静脉压力。

CVP的正常值为0.49- 0.98 kPa(5-10cmH2O)。

◆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辅助诊断体征实验方法有哪些?各代表什么意义? 468①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病人取仰卧位时,用右手压迫左下腹,再用左手挤压近侧结肠,结肠内气体可传至盲肠和阑尾,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

②腰大肌试验(Psoas征):病人取左侧卧位,使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说明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盲肠后位或腹膜后位。

③闭孔内肌试验(obturator征):病人取仰卧位,使右髋和右大腿屈曲,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

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④经肛门直肠指检:引起炎症阑尾所在位置压痛。

压痛常在直肠右前方。

当阑尾穿孔时直肠前壁压痛广泛。

当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时,有时可触及痛性肿块。

◆列举直疝与斜疝的区别 392①发病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年人;②疝突出途径:斜疝是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直疝是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③疝块外形:斜疝的疝块为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状;直疝的疝块为半球形,基底较宽;④回纳疝块后压住疝环:斜疝可不再突出;直疝的疝块仍可突出;⑤精索与疝囊的关系:斜疝发生时,精索在疝囊后方;直疝者精索是在疝囊的前外方;⑥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斜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直疝的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⑦嵌顿机会:斜疝较多;直疝极少。

◆简述骨折的临床愈合指标 728①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②局部无异常活动;③X线照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④功能测定,在解除外固定情况下,上肢能平举lkg达分钟,下肢能连续徒手步行3分钟,并不少十30步;⑤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则观察的第l天即为临床愈合日期,2、4两项的测定必须慎重,以不发生变形或再骨折为原则。

◆简述术后活动的好处132①离床活动能保持全身肌肉的正常张力,从而促进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良好的血运能有效地将氧、营养物质、激素、电解质等带给组织细胞,并携走细胞的代谢产物,保证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②早期离床活动可以增加肺的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以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③术后早日离床,多作下肢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

④手术后腹胀是由于肠道功能受到抑制,肠腔内积气过多所致。

故而,早期离床活动能促使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促进排便通畅。

⑤尿潴留是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病人排尿,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⑥可避免肢体肌肉废用性萎缩。

⑦从精神与心理方面上看,早期离床活动,尽管会出现一些软弱无力,或切口疼痛,但“站起来了”、“下床走了几步”的实践,能增强病人建立手术后可以恢复正常的信念,加之离床活动后的轻度疲倦,可以解除紧张,焦虚、精神集中于疼痛的状态,上床后一般能安稳的休息或入睡。

◆简述破伤风的预防治疗原则 161预防:①凡开放性伤口均需进行早期彻底的清创。

提倡新法接生,正确处理脐带。

②被动免疫:伤后应及早肌肉注射1500U~3000U破伤风抗毒素,创伤严重者,1周后可重复肌肉注射1次。

注射前均应作皮内过敏试验,阳性者脱敏后方能应用。

③主动免疫:为最可靠的方法。

分3次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每次0.5~1ml,间隔为6~8周,以后每年再强化注射一次效果更佳。

治疗:①凡能找到伤口,伤口内存留坏死组织、引流不畅者,应在抗毒血清治疗后,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

②抗毒素的应用,目的是中和游离的毒素。

所以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

③病人人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病人。

据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病人的痉挛和痛苦。

④注意防治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防止发作时掉下床、骨折、咬伤舌等。

⑤由于病人不断阵发痉挛,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热量和水分丢失较多。

因此要十分注意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整。

必要时可采用中心静脉肠外营养。

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手术治疗原则 685①双侧输尿管结石时,一般先处理梗阻严重侧。

条件允许时,可同时行双侧输尿管取石;②一侧肾结石,另一侧输尿管结石时,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③双侧肾结石时,应在尽可能保留肾的前提下,一般先处理容易取出且安全的一侧。

若肾功能极差,梗阻严重,全身情况不良,宜先行经皮肾造瘘。

待病人情况改善后在处理结石;④孤立肾上尿路结石或双侧上尿路结石引起急性完全性梗阻无尿时,一旦诊断明确,只要病人全身情况许可,应及时实施手术。

若病情严重不能耐受手术,亦应试行输尿管插管,通过结石后留置导管引流;不能通过结石时,则改行经皮肾造瘘。

所有这些措施目的是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待病情好转后在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骨折切开复位的指征 732①骨折端间有肌肉,骨膜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

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

③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将严重影响功能者。

④骨折并发主要的血管、神经损伤,在修复血管、神经时,宜同时开放复位与内固定手术。

⑤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并发生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⑥局部血运不佳,如股骨颈骨折。

⑦陈旧性骨折,骨折已畸形愈合。

试述胆总管探查的指征 545①术前:B超、MRCP等提示胆总管内有超过1cm多发结石或肝内胆管有结石,胆总管扩张怀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但不能明确着,有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和病史,反复发作胆绞痛、胆管炎,有胰腺炎病史。

②术中:术中胆道造影证实有结石,胆道梗阻或胆管扩张,术中扪及胆总管内有结石、蛔虫或肿块,或发现胆总管扩张,直径1cm以上,管壁明显增厚,或发现有胰腺炎表现,或行胆总管穿刺抽出脓性、血性胆汁或泥沙样胆色素颗粒。

③胆囊结石小,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

也有可能在LC手术中将小的胆囊结石挤进胆总管中。

简述输血的适应症 27①大量失血主要是补充血容量,用于治疗因手术、严重创伤或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容量休克;②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常因慢性失血、烧伤、红细胞破坏增加或白蛋白合成不足所致;③重症感染全身性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恶性肿瘤化疗后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当其中性粒细胞低下和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输人浓缩粒细胞以助控制感染;④凝血异常输人新鲜冰冻血浆以预防和治疗因凝血异常所致的出血。

腹部外伤时手术探查的指征有哪些 403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②肠蠕动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者;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及白细计数上升者;④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⑤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⑥胃肠出血者;⑦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者。

尽管可能会有少数伤者的探查结果为阴性,但腹内脏器损伤被漏诊,有导致死亡的可能。

所以,只要严格掌握指征,剖腹探查术所付出的代价是值得的。

病例男 25岁,腹痛2天急诊入院患者于48小时前突然发作全腹痛,以右下腹更明显为阵发性绞痛,伴肠鸣音多次呕吐。

开始为绿色,后伴有粪臭,两天未进食,亦未排便排气,尿少。

不见发烧。

三年前作阑尾切除术。

查体:急性病容,神志清楚,血压100/60,脉搏132,体温37.5,皮肤无黄染,干燥,弹性差,心肺正常。

腹膨隆未见肠型,触诊柔软,广泛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肿块,肝脾不大,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音。

辅助检查:血红蛋白160g/l 白细胞10.6×10^9/l 尿常规阴性,腹透视有多个液平面。

1.请列出诊断及依据诊断急性肠梗阻(机械性,粘连性,低位) 诊断依据:①急性阵发性腹痛,伴肠鸣音亢进;②腹胀,呕吐;停止排便与排气;③有腹部手术史;④腹透有多个液平面。

2.需与哪些疾病鉴别:①急性胃肠炎:有腹痛,呕吐,腹胀,但无腹泻;②输尿管结石: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尿(-)等;③其他外科急腹症:消化道穿孔、胆囊炎等。

3.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①尿常规及沉渣镜检;②B 超;③血酸碱度及电解质。

4.治疗原则:①禁食,胃肠减压,抗生素;②输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③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