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九色鹿》教案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a)播放《九色鹿》的动画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动画片好看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c)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师边板书边问:九色鹿,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美)
3.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板书:调达)一读到这个名字,你又想用什么字来概括他呢?(丑)
【设计意图:动画片导入,并播放一小片段作为引子,这样就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课文积极性。
】
二、教学新课。
(一)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和段落多读几遍,不会读的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二)检查自读情况,并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2、出示多音字。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是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做到既扎实有效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如:把多音字放在具体的句子中能正确选择并读准字音;把词语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区分形近字,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字词展开教学。
此环节的设计具有针对性,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还重在关注字源文化的渗透性。
】
(三)这是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
在读这个故事时,我们应走进字里行间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这就叫用心读书,也只有这样用心方能读出“味儿”。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课文中体现美与丑的句子,并想一想美在哪里,丑在何处?(四)划完的同学可以小组交流一下。
(五)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那我们先来汇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
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1.出示图。
九色鹿的外表很美。
(外表美)
2.那你能读出他的外表美吗?指名读、齐读。
△读得真好。
这一段写出了九色鹿的外表美。
接着我们继续交流,你还发现了哪些美?
●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板书:勇敢)
2.这个“立即”可以换一个什么词?说明什么?
3.九色鹿看到调达在汹涌的波涛中挣扎时,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多么勇敢啊!你会怎么读?激情感读:调达万分危急,生死之间。
读——
九色鹿毫不犹豫,勇敢救人。
读——
△勇敢的力量来自善良的心灵!还能从九色鹿身上找到美吗?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
快回家吧。
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
1. 从这段话中你看出了九色鹿美在哪里?(板书:无私)
2.你来读出他的无私。
△还有吗?你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刚才我们读出了九色鹿的外形美、勇敢无私的美,还划了哪些句子?请你说说。
●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
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1.读了这一段话,你认为这又是一只怎样的鹿呢?
如生答不出,师可提示:1)看看当时所处的情境?(冷静)2)他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说的?
2.圈点“陛下、您”
提问:面对前来捕杀它的国王,值得九色鹿这样客气吗?
(为了保住自己;国王是出于无奈才捉拿九色鹿的;国王本来是受小人蒙骗——告密时”那个人”没有告诉国王九色鹿救人的事。
)
3. “您与一个灵魂肮脏的小人来滥杀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将这句话点红,想一想,当时国王听了九色鹿说这样的话,心里会怎样想?(板书:机智)】
4.指导朗读。
a) 感情朗读:她的痛斥字字千钧,句句掷地有声。
请自己读一读,(点红:竟然、难道)注意加点词的语气,读出气愤的感觉。
b) ▲九色鹿说给你个扬眉吐气的机会,你来痛斥调达。
(评:表达气愤并不是一定在于声高,而在于发字内心。
“你读得很激动,和九色鹿当时的心情一样,不过九色鹿当时更多的是愤怒,你能愤怒地来读一读吗?”
▲九色鹿说给你辩驳的机会,快点让国王醒悟吧!(评:“读得真好,不过,对国王的语气和对调达的语气都一样吗?肯定不一样,再读读,有变化才有精彩。
”)
▲师渲染气氛(指板书)
教师: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见利忘义!让人伤心!(全体女生齐读)教师: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背信弃义!让人痛心!(全体男生齐读)教师:自己见义勇为救起的人竟然恩将仇报!让人愤怒!(全体学生齐读)△课文里除了写了九色鹿的外形美,还写了谁的美?这需要同学们细心去找,去读,请你说说。
●国王非常惭愧。
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1.能说说国王美在哪儿吗?
2.我们看看前面的国王是怎么做的?男同学读上面这一段话(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女同学读下面一段话,体会一下。
3.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改错)
4.国王说的话分三个内容,一是斥责,二是惩罚,三是下令。
让我们展开想象:做一回国王,想想他会怎样斥责,惩罚,下令?
(出示:国王低下头对九色鹿说:“我真惭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王转身斥责调达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他郑重地向全国人民宣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文里除了国王的美,你还发现了谁的美?再看课文。
●山林之中,春光明媚。
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
大自然的美。
●突然,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
1. 可以看出它是什么美?(板书:助人)
2. 能找出乌鸦的美,了不起,我们要把乌鸦的美读出来。
(着急、关切)
3. △好,刚才我们找出了这么多美,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丑?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了啦,就进宫告密。
1. 说说你的理解。
2.回头看看得救后的调达,面对救命恩人,他是怎么郑重起誓的呢?
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练练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
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3.通过调达一前一后两种态度截然不同的变化,你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怎样的调达?(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4.达是见了什么“利”?
5.达见到重金,心里会怎么想?指导读。
6.忘了什么“义”?
7.接着用三个句式引领学生接读:一个受过九色鹿救命之恩的人竟然见利忘义!一个口口声声要报恩的人竟然忘恩负义!一个郑重起誓的人竟然背信弃义!
8.小结。
△我们读出了调达的丑,还有谁的丑?
●有一天,这个国家的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鲜艳毛色的鹿。
她突发奇想: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做件衣服穿上,我一定会显得更加漂亮!
1.说说你的理解。
(板书:残忍)
2.小结。
【设计意图: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来品味人物的性格,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巧妙的设计不但指导了学生朗读,而且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3、用三个层面的读来提升学生对九色鹿斥责调达这段话的认识,教师的教学机智在课堂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学生的自主感悟得到了落实。
】
(六)1、通过读课文,我们对这个故事中的各个人物的认识更加深刻了,选择一个人物,对他说一说?
调达:让我们用这些句子来告戒他!
[例如: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
]
2、写一写:角色体验感悟事理。
(说一说)
(七)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体会到了九色鹿的美,国王改错的美,乌鸦助人的美,也发现了调达见利忘义的丑、王妃的丑。
同学们,如果这块黑板
就是整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你最不想看到的是什么?(相机擦去不想看到的,那么,大家看看现在这个世界上剩下的是什么?这其实呢就是民间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斥责。
(板书:颂、斥)记住:美丽的外表和美的心灵结合,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多读民间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辨别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使我们成为一个“美”的人。
最后老师想向大家推荐一些民间故事民间故事:1.《梁山伯与祝英台》 2、《白蛇传》
3、《孟姜女哭长城》
4、《鲁班造木》
四、教学反思。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7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
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
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
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着重抓住文中描写“美”和“丑”的句子和片段,从而感知九色鹿和调达的形象,概括人物个性特征。
我又逐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老师、同学进行全身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文中的关键、重点词句,从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在课堂上,我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潜心读书,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然后让孩子们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自学过程中的收获,提出自学过程中的疑问,同学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
生都能在自学过程中有不同的收获。
在教学中,我们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如:看着画面想一想,当调达被九色鹿救起,面对九色鹿是如何的感激?又是如何的起誓?如何做?可是,调达信守诺言了吗?面对重金悬赏的皇榜,调达眼前出现的是什么?此时,他忘记了?忘记了?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通过调达一前一后两种态度截然不同的变化,让学生体会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当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的时候,学生与文本也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我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与文本、同学的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课堂上我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全心的对话,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课问中的重点词句,从而明白道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课堂上,在重点词句的理解这一环节,我还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对学生的引导还不够到位,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同时我还有两点体会:一是教学的过程不再是教师备好教案,然后“按图索骥”的过程,而是开放多元、动态生成的多向对话过程。
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新的生成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任,才能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留足够的时间
给学生潜心读书。
在教学中,老师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语言,如:看着画面想一想,当时调达会怎样向九色鹿起誓,会怎样说,怎样做?这样,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心灵对话,才能更好感悟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