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MainSoft试用规定示例

合集下载

研发平台管理制度

研发平台管理制度

研发平台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发工作在企业中变得愈发重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研发平台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研发平台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提高研发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研发活动,保证项目进度和成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达到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研发工作而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研发平台的组织管理、研发项目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二、研发平台组织管理1. 组织架构(1)科研部门:包括研发策划部、研发设计部、研发测试部、研发运维部等,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测试和运维工作。

(2)项目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时间、成本、资源的有效管理,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项目最终的质量。

(4)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

2. 岗位设置根据科研需求和研发任务,设立项目经理、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各种不同的岗位,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3. 职责分工科研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制定研发计划,并将整个研发过程分解成各个小任务交给具体的研发人员;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并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督促各个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研发工作,确保项目的质量;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则负责确保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三、研发项目管理1. 项目立项(1)项目规划: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表、资源需求等。

(2)项目评估:评估项目的风险、成本、周期等。

(3)项目启动:完成项目的立项手续,准备开展研发工作。

2. 研发过程管理(1)研发计划:制定合理的研发计划,明确任务分工、时间安排和里程碑节点。

(2)资源分配:合理配置研发人员和物质资源。

(3)进度控制:根据研发计划,及时掌握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4)成本控制:合理控制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支出。

3. 项目验收(1)内部验收: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进行内部验收,确保项目成果符合预期。

软件技术研发规章制度

软件技术研发规章制度

软件技术研发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指导软件技术研发工作,提高研发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从事软件技术研发工作的员工。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包括软件项目管理、代码规范、测试流程、质量保障等内容。

第四条:公司软件技术研发部门负责执行和监督本规章制度的实施。

第五条:公司将定期对本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确保其与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相适应。

第六条:公司软件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为员工提供相关规章制度的培训和指导。

第七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员工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八条:公司软件技术研发部门将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员工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二章软件项目管理第九条:所有软件项目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研发流程进行管理。

第十条:软件项目负责人必须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安排,并及时向上级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第十一条:软件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项目需求和风险评估,确定合适的开发方法和工具。

第十二条:软件项目负责人必须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避免出现沟通断裂导致项目延期或质量下降。

第十三条:软件项目负责人必须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四条:软件项目负责人必须确保项目交付时符合客户需求和公司标准。

第三章代码规范第十五条:所有软件研发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代码规范,编写结构清晰、注释完整、易于维护的代码。

第十六条:软件研发人员必须遵守代码风格规范和命名规范,保持代码的统一性和可读性。

第十七条:软件研发人员必须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避免使用不安全或不推荐的编码方式。

第十八条:软件研发人员必须经常进行代码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代码中的问题。

第十九条:软件研发人员必须定期整理和更新代码库,确保代码的版本管理和同步。

第四章测试流程第二十条:所有软件项目必须经过严格的测试流程,确保软件质量符合公司标准。

第二十一条:软件测试人员必须编写详细的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覆盖所有功能和场景。

第二十二条:软件测试人员必须测试不同环境和平台上的软件版本,确保其稳定性和兼容性。

某集成产品研发管理平台介绍

某集成产品研发管理平台介绍

某集成产品研发管理平台介绍1. 简介某集成产品研发管理平台是一款用于协助企业进行集成产品的研发管理的工具。

该平台提供了全面的功能和工具,帮助企业实现研发流程的自动化、团队协作的高效性和项目管理的可视化。

2. 功能特点2.1 研发流程自动化•项目创建:平台提供了项目创建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建不同类型的项目,并进行项目基本信息的配置。

•任务分配:平台可以自动将项目的任务分配给各个成员,并根据系统配置的规则进行任务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排序。

•进度管理:用户可以实时查看项目的进度,了解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并可以随时调整任务的分配和优先级。

•问题跟踪:平台集成了问题跟踪系统,用于记录和追踪项目中的问题,并进行优化和改进。

2.2 团队协作高效性•文档管理:平台提供了文档管理的功能,团队成员可以在平台上创建和编辑文档,并进行版本控制和协作编辑。

•文件共享:平台支持文件的上传和共享,团队成员可以轻松地共享项目相关的文件和文档。

•实时通讯:平台集成了实时通讯工具,团队成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即时聊天和交流,提高工作效率。

•日程安排:平台提供了日程管理的功能,团队成员可以记录和共享自己的日程安排,保持团队的整体协调性。

2.3 项目管理可视化•项目看板:平台提供了项目看板的功能,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到项目的整体情况,包括任务的状态、进度和优先级。

•报表统计:平台可以生成各种报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报表进行查看和导出,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项目的状况和趋势。

•邮件提醒:平台支持邮件的提醒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提醒方式和频率,及时获取项目的最新信息。

3. 系统架构某集成产品研发管理平台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包括前端、后端和数据库三个部分。

•前端:采用现代化的前端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等,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体验。

•后端:基于Java语言开发,采用Spring框架和Maven构建工具,提供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的支持。

MainSoft个人工作台使用指南

MainSoft个人工作台使用指南
7.3
树形表字段设置是根据用户自己的关注点对个人工作台视图中的某些菜单的树形表页面所显示的默认字段进行的设置,其中包括:任务、测试管理、项目需求和质量保证。需要注意的是本设置对项目视图的对应列表同样有效。
图19我的会议导航页面
5.5
用户可以在个人视图中查看和处理自己相关的绩效评估,可以在这里根据公司的实际评判标准填写自己的绩效评估,还可以在这里对需要自己审批的绩效评估进行审批,为其评估出自己的认为合适的绩效分数。这样便直接准确的把绩效评估数据录入到系统中,方便公司对员工做出全面的真实评估。
6.
6.1
图22待办工作列表
7.
7.1
默认页设置是根据用户自己的需求对个人工作台视图中的某些菜单的初始显示页进行设置,其中包括:我的任务、项目评审、缺陷跟踪、问题跟踪、风险跟踪等菜单。
7.2
列表字段设置是根据用户自己的关注点对个人工作台视图中的某些菜单的列表页面所显示的默认字段进行的设置,其中包括:缺陷、任务、测试管理、项目需求、客户问题需求、员工信息和合同。需要注意的是本设置对项目视图的对应列表同样有效。
图13我申请的文档列表
4.2
我审批的是显示所有审批人包含自己的文档申请。右键中的审批功能是审批人包含自己的才可以审批,审批改为串行审批,也就是按审批人的选择顺序,前一个审批人审批同意后,下一个审批人才能继续审批。另外,审批页面审批人可以增加审批文件和接受人,这两项都是可选项,注意只能追加,不能减少。如图14为我审批的列表。
图10我创建的加班申请单列表
3.4
用户可以在个人视图中处理自己相关的请假单,分为两个列表:我创建的,我审批的。审批人可以选择多人,审批为线性审批,按用户选择的审批人顺序,前面的人审批通过后后面的人才可以审批。用户不必进入行政办公视图,即可在个人视图中查看、处理请假单。右键菜单和对话框的使用方式,与行政办公视图的对应功能一致。图12为我创建的请假单申请列表。

研发管理平台实施方案

研发管理平台实施方案

研发管理平台实施方案北京群英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谨呈2013-31、产品及服务介绍产品名称:群英汇研发管理平台主要功能:采用开源技术、面向软件研发团队的管理平台,为项目提供完整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与控制。

包括项目的需求管理、代码的版本控制、管理研发工作流的缺陷跟踪,以及团队的沟通管理和知识积累。

产品包含以下五大模块:版本控制系统针对客户特点提供两套版本控制解决方案。

包括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SVN,和强大的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

结合开源社区最佳实践为企业提供最优的版本控制解决方案。

l●开发中代码协同和授权问题。

l●团队新成员的代码审核问题。

l●软件受控发布问题。

l●异地团队协同开发问题。

l●版本库单点故障问题。

项目管理平台提供包括需求分析、工作任务指派、缺陷跟踪的软件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软件。

还在项目管理平台集成了版本控制系统的管理功能。

l●开发、测试工作流管理。

l●需求管理。

l●项目进度管理。

l●个人计划任务管理。

邮件列表系统通过可订阅、可存档的邮件列表系统实现团队的沟通管理和知识积累。

l●邮件讨论的知识流失问题。

l●邮件存档的授权访问。

l●自主订阅/退订和强制订阅。

用户管理系统实现各个子系统的用户账号整合和统一的图形化用户管理。

l●系统间用户账号整合。

l●用户口令自维护。

单点登录平台只需登录一次便可无缝访l●减少口令泄露风险。

问各个系统,提高易用性和系统安全性。

l●单点登录。

l●单点登出。

2、软硬件资源需求软硬件资源如下表:内存l●512MB(并发用户小于5人)。

l●1GB(并发用户小于10人)。

l●每增加一并发用户,内存增加80-100MB。

硬盘空间l●软件安装:需要4GB可用磁盘空间(含交换内存空间)。

l●版本控制系统:几百兆到几GB空间,视版本库实际需要而定。

l●缺陷跟踪系统:几兆到几GB空间,视用户文档占用而定。

l●邮件列表:几兆到几GB空间,视邮件归档空间占用而定。

服务器l●PC机、机架式服务器、虚拟机均可。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使用说明1.系统简介为规范系统公司的项目管理,实现公司各部门对工作量和进度的反馈,特开发《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系统。

该系统依托于公司的Notes平台,用于系统公司各项目的监控。

系统将项目分为立项、提案、投标、开发、工程、结项、维护这几个阶段,项目可以从立项、提案、投标、开发、工程中的任一阶段开始。

项目开始后,系统会自动为其建立主项目单,在这个主单上关联项目的各个阶段。

一个项目可以包括经历多次提案、投标、开发、工程过程申请,结项后可以有多次维护。

项目的售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工程负责人可以给项目成员建立任务单。

项目中需要提供业主信息、合作伙伴信息,如需施工还需提供工程商信息。

这些信息以分公司为单位归类,新信息可以使用特定的按钮创建,也可以在项目开始时在申请信息中直接填写来创建。

2.立项2.1输入和输出2.1.1输入序号名称描述模板1业主信息无2合作伙伴信息无3立项阶段需求描述项目立项阶段的基本需求、要点难点、要求输出成果物和要求完成日期等无2.1.2输出序号名称描述模板1初步解决方案无2概算清单无3PPT演讲稿无2.2角色与职责角色职责直接主管1、审核概算清单售前负责人1、分派立项阶段的任务2、提交初步解决方案、概算清单、PPT演讲稿等输出成果物3、移交审核过的初步解决方案、概算清单、PPT演讲稿等输出成果物受理人1、审核立项申请2、指定售前负责人申请人1、提出需求,提交立项申请2、确认立项结束2.3流程图2.4流程描述提出需求,提交立项申请责任角色:申请人1.申请人根据所属分公司,选择相应的业主信息、合作伙伴信息。

2.申请人整理立项阶段需求,提交立项申请。

补充说明:1.业主信息、合作伙伴信息与各分公司关联,先选择所属分公司,才能显示与之对应的业主、合作伙伴。

2.对于没有入库的业主、合作伙伴信息,需要先创建。

创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使用表单上方的“创建业主信息”“创建伙伴信息”按钮,如下图;一种是选择了所属分公司后,直接在申请表单填写新的业主、合作伙伴信息,提交后新信息将自动入库。

研发管理平台Future使用指南精编

研发管理平台Future使用指南精编

研发管理平台F u t u r e使用指南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M a i n S o f t项目管理系统F u t u r e使用指南上海漫索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1. Future概述Future是基于Web的项目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立项和结项,项目规划与监控,风险跟踪,变更控制,需求管理,测试管理,缺陷跟踪,质量保证,问题跟踪等。

Future适合于管理中大型IT研发项目(达CMMI3级要求),目标是“让项目管理变得简单有效”。

主要客户是国内IT企业,主要最终用户是IT企业的研发主管、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等等。

Future的功能清单见表1。

功能说明项目规划与监控项目综述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成员添加项目成员,分配角色。

任务进度项目经理制定任务进度计划,任务执行人填写执行信息。

可以绘制Gantt图,对比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可以导入导出MS Project的任务进度文件。

项目评审按照“发起-评审”的流程进行项目评审,可以和里程碑关联。

项目成本记录项目预算和项目实际开支,可以绘制对比图。

设备资源记录本项目的设备资源使用记录。

功能说明风险与变更风险跟踪跟踪本项目的所有风险。

变更控制按照“创建-审核”的流程进行变更控制。

开发过程功能说明客户需求记录显示所有与本项目相关的客户需求记录。

项目需求管理创建本项目的需求树形表,跟踪需求,导出需求文件。

版本管理创建本项目的所有版本(树形表)。

测试管理创建测试用例(树形表),记录测试结果。

缺陷跟踪处理本项目的所有缺陷,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绘制饼图和趋势图。

维护记录填写本项目的维护服务记录。

其它工作说明质量保证记录质量保证活动(含过程域和检查点)。

问题跟踪处理本项目的所有问题。

工作日志汇总本项目的所有工作日志。

工作汇报汇总本项目的所有工作汇报(例如周报、月报)。

项目会议填写本项目的会议通知和记录。

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与研发项目管理

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与研发项目管理

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与研发项目管理集成产品开发(IPD)流程与研发项目管理培训背景集成产品开发(IPD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来源于PACE(Product And Cycle Excellence,即产品周期优化法,系全球领先的研发咨询机构PRTM公司提出的研发管理模式),是经过IBM 公司五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先进、成熟的研发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

在美国,众多著名企业纷纷实施IPD,以提升创新能力。

产品开发是21世纪的工业战场,正如制造业曾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工业战场一样。

如今在产品开发管理中所发生的变革与几十年前制造业方面所发生的变革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研发项目管理是极具挑战性的一项工作:研发面临市场、客户的压力,需要与内外部的各大部门协调,如:内部的测试、工艺工装、生产、采购等相关职能部门,外部的供应商、认证机构等;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又要降低产品研发费用和成本;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技术和管理的经验以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大纲一、产品研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1、中国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面临的挑战2、中国企业研发管理的十大典型问题3、企业研发管理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二、IPD(集成产品开发)体系的整体框架1、IPD的核心思想2、IPD的框架3、IPD的方法论体系4、研发管理体系的水平等级划分及演进5、各级别的特征研讨:贵公司产品研发处于何级别?存在的典型问题是什么?三、产品战略与产品平台1、产品战略的层次:核心战略愿景、产品平台战略、产品线战略、产品战略。

2、核心战略愿景的意义、示例3、产品平台战略是决定产品竞争力和公司长期成功的关键4、产品平台与技术、产品线、产品之间的关系5、不同产品类型的产品平台示例6、产品平台战略规划的方法、步骤、示例四、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1、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是落实产品战略目标的重要方法2、缺乏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的危害及后果,示例3、缺乏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是产品开发不成功的重要原因4、市场管理与产品规划的流程、步骤5、市场评估,了解市场环境、分析市场机会,方法、工具、示例6、市场细分,理解细分市场客户需求,挖掘产品开发机会,方法、工具、示例7、组织分析,评估细分市场竞争力,评估产品开发优先级,方法、工具、示例8、制定业务计划,制定产品线业务计划、产品开发路标规划,示例9、企业如何建立市场管理和产品规划机制,示例五、IPD的产品开发决策评审1、缺乏产品开发决策评审的危害及后果,示例2、新产品开发的风险特征,分阶段进行产品开发决策评审的意义、目的3、产品开发决策评审的内容和依据——决策要素、各阶段业务成果4、各决策评审点的内容和决策依据介绍、示例5、产品开发决策团队的组成、职责6、产品开发决策低效的原因7、企业如何建立高效的决策评审机制六、IPD结构化流程1、产品开发流程缺乏结构化的危害、示例2、IPD结构化流程的思路:划分阶段、划分层次3、IPD结构化流程的层次结构4、集成产品开发(IPD)主流程及阶段流程5、IPD各阶段流程介绍概念阶段流程计划阶段流程开发阶段流程验证阶段流程生命周期阶段流程6、IPD流程的要素:活动说明、模板、检查单、作业指导书,举例7、IPD支撑性流程简介技术评审流程项目管理流程需求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文档管理流程新器件选购流程质量管理流程8、IPD关键支撑性流程之一——技术评审1)缺乏技术评审的危害与后果,示例2)技术评审点的设置、各技术评审点的内容3)技术评审的过程4)技术评审原则9、如何建立高效的技术评审机制10、IPD关键支撑性流程之二——项目管理11、项目管理与IPD主流程的关系12、IPD项目管理的特点13、如何做好IPD项目管理14、IPD关键支撑性流程之三——需求管理1)IPD需求管理的重要作用2)IPD需求管理方法、流程、示例3)如何做好IPD需求管理15、产品开发流程结构化的几个常见问题16、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产品开发流程有何不同17、企业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IPD流程七、IPD组织平台1、产品开发组织结构的多种形式:职能制、项目制、矩阵制2、职能制产品开发组织的特点、示例3、项目制产品开发组织的特点、示例4、矩阵制产品开发组织的特点、示例5、产品开发组织常见问题及影响6、IPD组织结构的特点7、IPD跨部门产品开发团队(PDT)的组织形式8、PDT在产品开发组织中的位置,示例9、PDT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10、PDT中的角色构成,各主要角色的职责,PDT运作机制11、优秀的PDT经理是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12、IPD对PDT经理的要求13、如何培养PDT经理14、不同企业如何建立适合IPD运作的组织平台八、国内企业如何成功实施IPD1、怎样根据企业研发管理现状采用不同的IPD实施策略2、实施IPD变革的风险、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3、实施IPD变革的过程4、IPD变革的关键成功因素5、运用变革管理思想保障实施效果案例:W公司实施研发管理体系的实践九、IPD如何解决贵公司产品开发中的问题贵公司产品开发中的核心问题归纳探讨:IPD可以提供的解决方案讲师介绍Richard 资深顾问专业背景:长期从事高科技企业开发管理工作,先后担任过软件开发工程师、项目小组长、系统分析师及项目经理等职位。

软件公司集成测试规范制度

软件公司集成测试规范制度

软件公司集成测试规范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软件系统各模块之间能够有效集成,发现并解决模块集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整体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特制定本集成测试规范制度。

(一)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软件项目在模块集成阶段的测试活动。

二、测试计划(一)集成策略确定1. 根据软件系统架构和模块特点,确定集成测试的策略。

常见的集成策略有大爆炸集成、自顶向下集成、自底向上集成和三明治集成等。

选择集成策略时需考虑项目的进度、风险、资源以及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等因素。

- 例如,对于层次结构清晰、上层模块依赖于下层模块的系统,可以先采用自底向上的集成策略,先对底层模块进行集成测试,逐步向上集成;对于需求明确、模块相对独立的系统,可以考虑大爆炸集成策略,一次性将所有模块集成起来进行测试,但这种方式风险较高,需要有完善的测试用例和应急措施。

(二)测试计划编制1. 制定详细的集成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目标、范围、环境、进度、资源以及风险等方面的内容。

- 测试目标明确集成测试要达到的功能和性能指标,确保系统各模块集成后能够稳定运行,满足业务需求。

- 测试范围确定需要参与集成测试的模块、接口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明确测试的重点和边界。

- 测试环境规划集成测试所需的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保证测试环境与实际生产环境的相似性,同时考虑环境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 测试进度安排根据项目开发计划和模块集成的顺序,制定详细的测试时间表,明确各个阶段的测试任务和时间节点,包括模块集成顺序、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以及缺陷修复等环节的时间安排。

- 测试资源确定参与集成测试的人员、设备和工具等资源,明确人员的职责分工和技能要求,合理分配测试设备和工具资源,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 风险评估识别集成测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如模块接口不兼容、集成顺序不合理、环境搭建问题以及缺陷修复困难等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三、测试用例设计(一)用例设计依据1. 依据软件系统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架构设计文档、模块详细设计文档以及接口规范等资料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度量体系和统计方法-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登录页面

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度量体系和统计方法-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登录页面
项目经理
统计每位“项目经理”所占项目数量和百分比。
异常数据
统计每个项目的下列异常数字:
(1)延期里程碑数量x,延期完成任务数量x,延期未完成任务数量x,未关闭项目问题数量x,未关闭项目缺陷数量x。如果x>0,表示异常。
(2)项目需求数量y,设计方案数量y,版本数量y,测试用例数量y,项目评审数量y,项目文档数量y。如果y=0,表示异常。
任务实际进度
统计某组织内所有人员在所有项目的任务进度,绘制计划进度表(蓝色)和实际进度表(红色),直观地了解每个人的任务进展情况。
人员统计分析→人员进度表
人员任务饱和度
任务计划饱和度
(每日任务计划的工作量/8)*100%
人员统计分析→任务饱和度
任务执行饱和度
(每日任务执行的工作量/8)*100%
工作日志饱和度(含非任务工时)
统计每个项目全部任务总数和完成数
项目统计分析→过程数据统计→项目任务
计划工作量/实际工作量
统计每个项目全部任务的计划工作量和实际工作量
任务类型
统计每个项目、每种任务类型的工作量和百分比
项目缺陷
缺陷类型(枚举类型)
统计每个项目、每种缺陷类型的数量
项目统计分析→过程数据统计→项目缺陷
缺陷状态(枚举类型)
评审
评审状态
统计每个项目、每种评审状态的数量
项目统计分析→过程数据统计→评审
评审工作量
统计每个项目、所有评审花费的工作量
变更
变更类型(枚举类型)
统计每个项目、每种变更类型的数量
项目统计分析→过程数据统计→变更
变更审批状态
统计每个项目、每种变更审批状态(待审批,审批中,同意,不同意)的数量

ProductLine使用指南

ProductLine使用指南

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M a i n S o f t产品线管理系统P r o d u c t L i n e使用指南上海漫索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1.P RODUCT L INE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我的产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产品规划与跟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产品需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测试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关联项目缺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关联项目问题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ProductLine概述ProductLine是基于Web的产品线管理系统。

软件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应用与管理

软件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应用与管理

摘要在新的软件构建过程中,软件产品的功能漏洞不断的被揭示,软件产品的质量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

目前,计算机软件专家普遍认为,许多软件项目开发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测试,因为没有测试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

低质量的产品软件无法控制成本以及预算,我们必须开始重视开发测试,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新方法。

IT部门必须采用全新的开发测试方法来构建应用,即满足传统应用的提升以及变更需求,节约成本,又能够支撑高速变化的新型应用的敏捷式开发[1]。

本项目整合市场上现有的开源工具作为平台底层建设,开源工具包括集成工具JENKINS、版本管理工具SVN、GITLIB,项目管理工具REDMINE,质量管理工具SONAR和测试工具TESTLINK,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流程管理,代码管理,文档管理,构建管理,质量管理,测试管理,集群部署等。

从而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提高了软件开发质量,集成了开发和测试。

本项目最终目的是,基于linux系统,windows系统,以及各大开源工具的部署与集成,以jenkins作为底层调度,与svn、maven、sonar等工具集成。

基于Python语言,依托Django框架开发的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可以很大的提升软件开发的质量,提升项目可控性,节约购买商业工具成本,使软件开发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满足公司的需求。

关键词:持续集成;持续部署;自动化构建;测试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new software construction, software functional vulnerabilities are constantly exposed, software quality problems have become a new concern. At present, experts in the software field generally believ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many software projects is that there is no code testing, so no testing will lead to serious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The low quality of software, the uncontrollable cos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the excess of budget make people have to find some new 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T departments must adopt new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methods to build application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traditional applications to enhance change, save costs, and support agile development of new applications that change rapidly.This project integrates the existing open source tools in the market as the underly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The open source tools include the integration tools JENKINS, version management tools SVN, GITLIB, project management tools REDMINE, quality management tools SONAR and testing tools TESTLINK to achieve process management, code management, document management in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test management, cluster deployment and other func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testing[34].The ultimate goal of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deployment and integration of Linux system, windows system, and various open source tools, using Jenkins as the underlying scheduling, and integrating with svn, maven, sonar and other tools. Based on Python language and Django framework, th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integration platform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enhance project controllability, save the cost of purchasing commercial tools, make software development more competitive, and als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pany.Keywords:Continuous integration; continuous deployment; automated construction; testing.目录目录摘要 (1)Abstract (1)第1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3研究课题来源 (3)1.4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3)1.4.1本课题研究意义 (3)1.4.2本课题研究内容 (4)第2章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需求分析 (7)2.1持续集成 (7)2.1.1源代码管理 (7)2.1.2构件管理流程 (8)2.1.3版本分支管理流程 (9)2.1.4构建管理流程 (10)2.2持续部署 (11)2.2.1发布部署流程(测试环境) (12)2.3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工具研究与分析 (13)1.4.3开源工具SVN的研究与分析 (13)1.4.4开源工具Git的研究与分析 (14)1.4.5开源工具Nexus的研究与分析 (15)1.4.6开源工具Maven的研究与分析 (18)1.4.7开源工具Ant的研究与分析 (21)1.4.8开源工具Jenkins的研究与分析 (22)1.4.9开源工具FTP的研究与分析 (23)2.4本章小结 (23)第3章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总体设计 (25)3.1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封装技术论证 (25)3.2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软件技术架构设计与硬件需求研究 (29)3.2.1开源工具与jenkins集成硬件拓扑方案的设计论证 (29)3.2.2jenkins与开源工具集成后的工作流程 (30)北京工业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3.3本章小结 (31)第4章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详细设计 (33)4.1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的总体架构 (33)4.2开发测试一体化工作流程与jenkins的集成流程 (34)4.3开发测试一体化投产管理流程设计与分析 (36)4.4本章小结 (36)第5章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实现与试点项目测试 (37)5.1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测试环境部署 (37)5.1.1部署环境准备 (37)5.2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测试 (37)5.2.1测试目的 (37)5.2.2测试用例 (37)5.3验证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功能调试 (43)5.3.1用户登录 (43)5.3.2产品管理 (44)5.3.3应用包管理 (44)5.3.4打包申请 (45)5.3.5申请审批 (45)5.3.6审批批量 (45)5.3.7打包部署管理 (46)5.3.8分支管理 (47)5.3.9环境与版本 (48)5.4验证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投产包上传功能调试 (48)5.4.1投产包上传 (48)5.4.2投产任务管理 (49)5.4.3投产批次设置 (50)5.5本章小结 (51)第6章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备份与还原 (53)6.1软件数据备份介绍 (53)6.1.1完整备份 (53)6.1.2增量备份 (53)6.1.3差异备份 (54)II目录6.1.4实时备份 (55)6.2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备份与还原 (55)6.2.1开发测试一体化平台的备份 (55)6.2.2SVN备份 (55)6.2.3Jenkins数据备份与还原 (59)6.2.4Nexus数据备份与还原 (60)6.3本章小结 (61)结论 (63)参考文献 (65)致谢 (67)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在新的软件构建过程中,软件产品的功能漏洞不断被揭示,软件产品的质量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

经典集成化软件研发流程IDP

经典集成化软件研发流程IDP

集成化软件研发流程IDP 7.0上海漫索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目录A.集成化软件研发流程图 0B.过程域和主要成果清单 0C.研发组织结构模型 (1)D.角色职责表 (2)第1章营销客服过程 (4)1.1产品管理 (4)1.1.1 产品策划 (4)1.1.2 调研分析 (5)1.1.3 产品立项与开发 (6)1.1.4 产品销售与服务 (7)1.2销售管理 (7)1.2.1 营销策划 (8)1.2.2 销售跟踪 (8)1.2.3 合同管理 (10)1.3客户服务 (10)1.3.1 受理 (11)1.3.2 处理 (11)1.3.3 审核关闭 (11)1.3.4 客户反馈 (12)1.4客户信息管理 (12)第2章项目管理过程 (14)2.1立项管理 (14)2.1.1 立项申请 (14)2.1.2 PMO受理 (15)2.1.3 立项评审 (16)2.2结项管理 (18)2.2.1 结项申请 (19)2.2.2 PMO受理 (19)2.2.3 结项评审 (20)2.2.4 遗留问题跟踪 (21)2.2.5 项目工作总结 (21)2.3项目规划与监控 (21)2.3.1 项目人员角色 (22)2.3.2 任务进度管理 (22)2.3.3 项目成本管理 (23)2.3.4 项目评审(决策评审和技术评审) (24)2.4变更控制 (24)2.5沟通管理 (26)2.6问题跟踪 (28)第3章项目研发过程 (30)3.1需求开发与管理 (30)3.1.1 需求调研 (30)3.1.2 需求分析 (31)3.1.3 需求定义 (31)3.1.4 需求评审 (32)3.1.5 需求跟踪 (32)3.2系统设计 (32)3.2.1 软件系统设计 (32)3.2.2 设计评审 (33)3.3模块开发与集成 (33)3.4.1 提交测试 (35)3.4.2 测试准备 (35)3.4.3 执行测试 (36)3.4.4 缺陷跟踪 (36)3.4.5 消除缺陷 (37)3.5交付与验收 (38)3.5.1 撰写文档 (38)3.5.2 软件部署 (38)3.5.3 用户培训 (39)3.5.4 试用和验收 (39)3.6软件维护 (40)3.6.1 接受维护请求 (41)3.6.2 分析维护请求 (41)3.6.3 执行维护 (41)第4章支持过程 (42)4.1软件配置管理 (42)4.1.1 软件配置管理的概念 (42)4.1.2 软件代码管理的一般规则 (42)4.2文档管理 (43)4.2.1 文档管理的特征 (43)4.2.2 项目文档管理的一般规则 (44)4.3质量保证 (44)9.4日志和周报 (45)4.5绩效评估 (46)4.5.1 定义绩效体系 (46)4.6知识库管理 (47)A. 集成化软件研发流程图B. 过程域和主要成果清单C. 研发组织结构模型D. 角色职责表第1章营销客服过程1.1 产品管理产品管理流程如图6-1所示,主要活动有:产品策划,调研分析,产品立项与开发,产品销售与服务。

集成产品开发管理体系(forST).pptx

集成产品开发管理体系(forST).pptx

成功的产品
制定市 组合分 场细分
析 策略及 计划
调整 &优 化业务计

产品路标规划 IPD
候选项目
概念
管理市场细分并评估绩效
计划 开发 验证 发布
生命 周期
$- 价格 A-可获得性 P-包装 P-性能
E-易用性 A-保证 L-生命周期成本 S-社会接受程度
市场划-分的- 吸引力 + 结构化流程
方案的竞争位置
P性 能
需要什么样的功 能和性能?
$价 格
客户希望为他们寻求的 价值支付多少钱?
价格
w t: .1 7 2
易用
w t: .0 7 9
E易 用
易用性的构成,象 安装、管理等。
社会接受程度
w t: .0 5 3
保证
w t: .2 8 9
S社 会 接 受 程 度
什么“ 形象” 可以促进客 户购买我们的产品?客户 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
22 23 24
25 26 27 28
产品线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产品线C
1
2 3 4
产品线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产品线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组合分析
客户$APPEALS
产品开发团队(PDT)
Platforms Applications
Subsystem1 SubsystemN

与研发管理平台集成的自动质量检查解决方案

与研发管理平台集成的自动质量检查解决方案

与研发管理平台集成的自动质量检查解决方案作者:暂无来源:《智能制造》 2014年第11期撰文 / Dassault Systems 刘红政陈皓一、概述约瑟夫·朱兰是20世纪著名的品质管理学者,他在1951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品质控制手册》,论述了“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这一观点。

美国被称为商界教皇的汤姆·彼得斯也喊出了“质量等于利润”的口号。

由此可见,质量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产品而言是多么重要。

制造出来的产品在出厂之前,必须经过质量检查部门的首件检验(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检验也称为“首检制”,是指在生产开始时或工序因素调整后,对制造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即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长期实践经验证明,首检制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通过首件检验,可以发现诸如工夹具严重磨损或安装定位错误、测量仪器精度变差、看错图纸、投料或配方错误等系统性原因存在,从而采取纠正或改进措施,以防止批次性不合格品发生。

对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而言,“首件”并不限于一件,而是要检验一定数量的样品。

特别是以工装为主导影响因素(如冲压)的工序,首件检验更为重要,模具的定位精度必须反复校正。

为了使工装定位准确,一般采用定位精度公差预控法,即反复调整工装,使定位尺寸控制在1/2公差范围的预控线内。

这种预控符合正态分布的原理,美国开展无缺陷运动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国际上,质量检测部门经常参考的标准有DOD-STD-2101、ASME Y14.5、ANSI Z1.4、SAE-AS9102、ISO1101、MIL-T-31000、QS9000、ISO 9001和ISO/TS 16949。

目前国内的质检体系还不够健全和成熟,但很多行业也参照上面提及的国际标准,推出了面向自身行业特点的检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MainSoft试用规定
集成化研发管理平台MainSoft,用于管理本部门所有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目的使所有研发项目的过程受控,使与项目相关的人员及时了解进度、质量等情况,建立完备的研发过程管理信息,使本部门的研发管理不断积累知识财富,长期受益。

一、平台问题和建议
部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平台中的问题或者有改进建议,请及时告知接口人。

二、接口人使用规定
1.接口人受理本部门所有研发项目的立项申请,在MainSoft中创建项目。

注意事项:遵照项目命名规则;填写项目介绍;存放立项相关文档。

2.每周检查部门项目,重点检查“任务进度、项目评审、缺陷跟踪”是否正常,如果发现问题,使用问题跟踪功能。

3.接口人每周写“接口人工作周报”和领导沟通试用情况。

三、项目经理或项目人员使用规定
注:以下各窗口中带“*”处必填。

注意各窗口中红色标识处的要求。

1.添加所有项目成员,即项目经理提交项目人员的名字、角色和工作描述给
接口人,由接口人统一加入“项目成员”中管理,其他人员不得单独建立项目成员,如下图所示:
2.任务进度管理
1)项目经理用PROJECT制定任务进度计划,项目经理必须先和任务执行
人沟通,逐一细化确定进度计划,通过部门内部评审后,然后创建任
务,阶段可以按时间和功能两种方式划分。

2)创建新阶段或任务时,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按下图所示,填写各任务阶段的相关内容:
✧右键点击当前建立的阶段名称,可以在这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
新的任务,即如下图所示:
注:
✧在填写阶段任务时,一定要发布后才可以继续增加新任务。

✧若不选择发布任务,等待任务建好后,右键点击也可发布此任
务。

3)“里程碑”的管理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一个阶段或收尾结束性标志,以便后期发起评审,因此,由项目经理新建某一任务为“里程碑”标志,即右键点击某一任务新建一个“里程碑”任务即可:
4)提交任务管理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项目经理或项目执行人员每天都要及时填写任务执行情况,以便对整个任务的及时监控,如下图所示:
注:任务的进度百分比是根据当前执行工作量与总工作量的比值来计算的。

5)任务审核管理
任何一个任务是否完成,还需布置任务的人员根据计划审阅后才能确定,因此,当某个任务结束后,需将此任务及时提交至布置任务的人员进行审阅,即右键点击某一任务提交审核,由布置人员确定任务完成是否满足,即如下图所示:
6)延期管理
若某一任务不能按期完成,延期时间短,不影响其它任务的开展,以及整个任务的执行,只需做如下操作:
注:延期说明必填,以便其他人员了解当前延期的理由。

7)任务变更管理
任何一个任务因某种原因不能按时开工或完成,影响其它任务的开展,或者整个任务的执行,需要做变更处理,但在平台中实际任务变更是如下操作,即:
(1)在变更控制菜单中发起一个变更,形成一个变更请求单,让相关人员审批,即如下图所示:
(2)如果审批通过,在任务中右键变更页面中选择,对上面刚才通过的变更控制编号,在任务上右键点击进行实际任务的变更,即如下图所示:
(3)在变更页面,有个对应的变更控制。

可以设置为必选项。

(设
置在系统视图 --》个性化设置- 必填项设置 -》任务-》对应变更控
制)(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限操作)
3.项目评审管理
项目评审。

任务树形表上必须有“里程碑”,项目经理在“里程碑”预定时间发起“项目评审会议”,主要活动有:申请,受理,评审,审批。

提示:对于项目内部的技术评审,一般只需“申请和评审”,无需“受理和审批”。

对于重要里程碑的项目评审,需要完整的“申请、受理、评审、审批”流程。

即如下图所示:
4.问题跟踪
注:问题跟踪是指针对产品的管理性问题,缺陷是指产品的功能性问题,两者是有区别的。

问题跟踪的目的是把“项目评审”、“质量保证”等活动发现的问题进行条目化管理,避免遗漏,并且及时解决问题。

问题跟踪的流程见图所示,主要活动有:报告问题、处理问题、审核关闭。

该流程的主要工作成果和责任人见图所示:
5.测试管理
项目经理(或开发负责人)把待测试物品(如软件包)交付给测试组之前,每个开发人员必须先测试自己开发的功能,通过后才可以交付给测试人员(避免低级错误太多而影响测试效率)。

设计测试用例的目的是找出需求、设计、代码中的毛病,应尽可能早地设计测试用例,因此,测试人员根据模块的需求和设计说明书,撰写《测试用例》,测试人员执行测试,一条用例可以多次填写测试记录。

如果测试发现Bug,则使用缺陷跟踪工具来管理缺陷。

因此,建立测试用例时,打开如下表填写相关信息:
通过审阅人审核后,即可进入测试过程的跟踪管理,若存在缺陷,需转入缺陷跟踪管理中处理。

6.缺陷跟踪管理
注:缺陷是指产品的功能性问题,是指软硬件缺陷类的,问题跟踪是指针对产品的管理性问题,与问题跟踪有区别。

缺陷跟踪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一般步骤如下:
第1步。

测试人员(报告者)如果发现缺陷,则记录缺陷的详细信息,报告给开发人员(接受者)。

此时缺陷的状态是“新的”。

第2步。

开发人员处理缺陷,此时缺陷的状态是“正在处理”。

如果开发人员消除了缺陷,则把缺陷的状态设置为“解决待关闭”。

提示:如果开发人员把缺陷状态设置为“不做处理或延后处理”,则项目经理召集相关人员评审那些“不做处理或延后处理”的缺陷,给出“处理”还是“不处理”决定。

第3步。

测试人员重新测试该缺陷对应的功能,如果确定缺陷已经消除,则把状态设置为“关闭”。

如果发现该缺陷没有解决,则可以“重新打开”缺陷,回到第2步。

注:项目人员在填写缺陷时,先从缺陷生成任务,处理完任务就可以生成工作日志了,或者也可以从工作日志控制界面新建或导入自己的工作日志。

上表创建好后,将形成如下所示的缺陷列表:
在上述列表中,右键点击某一缺陷记录,可对未关闭的缺陷记录进行相关
操作。

7.版本管理
请项目经理指定人员使用“版本管理”功能,维护本项目的版本信息。

8.工作日志管理
由于工作日志是考察工时的依据,填写工作日志情况:任务、缺陷、填写执行信息时候,可以自动生成工作日志。

执行其它的工作,可以单独在工作日志菜单中填写。

因此,建议开发人员,每人每天习惯写工作日志,以便后期对每个的人工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也有利于每人每周输出各自的“个人周报”,使部门项目管理人员如实填报部门的一周工作情况。

9.个人工作台管理
如下图所示:
在个人工作台中,有两大块可能关系到开发人员的一些日常事务管理,
若各人充分利用这两块,可以记录与开发人员开发工作相关的日常记录,可减少
开发人员日常事务管理的工作量,如出差、请假、加班等模块,可以与现在公司考勤关联,这样习惯记录各人的日常记录,可以避免开发人员日常管理的不规范、不及时等现象的出现。

四、营销客服人员使用规定
营销客服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涉及到客户的信息管理以及客户的跟踪管理,合同、收款以及新的问题需求的处理,后期的实施与维护。

1、客户信息管理
2、创建客户信息后,可对客户添加联系人,填写跟踪记录,实施与维护记录
3、合同与收款记录
4、客户问题需求管理
项目开发过程中或后期维护中会有一些客户新提出的问题,这种问题需要进行受理,分辨是新的需求还是对产品不熟悉产生的问题
五、行政人事人员使用规定
1、考勤管理
考勤管理中包含了请假、出差、加班等
出差有出差申请和出差登记,两者区别如下:
申请是事前的申请,审批通过后进行的出差
登记是事后的登记,出差回来后进行登记记录
2、协调单管理
协调单管理是解决跨部门工作协调管理的一个功能
跨部门协调的一般流程:申请人填写协调单;评审人填写审批结论和意见;处理人填写处理说明。

六、供应管理人员使用规定
1、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流程如下图所示,主要活动有:采购申请,审批,签订采购合同,验收,付款。

2、物料管理
供应商管理流程如图所示,主要活动:输入供应商基本信息,输入联系人信息,输入供应商评价。

物料管理流程如图,主要活动有:输入物料制造信息,输入物料供货信息,物料
库存管理(入库和领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