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养生十法

合集下载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古人十大养生法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就注重养生。

养生方法很多,但十大养生法是由古人总结出来的最常用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一、饮食养生法古人认为饮食对养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他们认为,只有合理调配饮食,才能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和脏腑的功能。

古人提倡饮食宜清淡,以素食为主,合理搭配荤素,避免过于油腻,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数量和时刻。

有些食物还有特定的养生功效,比如燕窝具有补肺养颜的功效,枸杞有明目滋阴的作用。

二、运动养生法古人认为“动之则通,不动则滞”。

因此,他们提倡运动养生。

古人把运动分为内运和外运两类。

内运指的是气功,包括吐纳、太极、五禽戏等,外运则是指体育运动,比如跳绳、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

运动的好处在于可以增强体质、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消除疲劳和调整情绪。

三、寻常养生法古人认为,养生也要注重日常的生活习惯。

他们提倡“寻常养生”。

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应该及时空窗户换气,晒太阳;中午午休时要充分休息,保持心情愉悦,晚上要按时上床睡觉,保证睡眠质量;同时要注重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和卫生,以预防疾病。

四、水疗养生法水疗是古人很受推崇的养生法之一,更是现代人追求健康的方法之一。

古人认为水能够清洁身体,同时也可以舒缓肌肉,消除疲劳。

他们的水疗方法很多,比如盐浴、水晶浴、足浴等。

不同的水疗方法有着不同的功效。

比如盐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水晶浴可以舒缓神经,足浴则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和调节内分泌。

五、针灸养生法针灸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术语,在现代仍被广泛应用。

古人认为,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能够调节人体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保持健康。

现代科学也证明针灸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自律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六、草药养生法草药治疗在古代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保健十法

古人保健十法

一、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

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食衣增加。

由此可见,勤梳头的确是一种保养人体精、气、神的最简单经济的长寿保健方法。

二、脚称第二心脏,常搓涌泉保健康。

祖国医学认为:脚上的60多个穴位与五脏六腑的12条经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布满了相关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但由于脚部离心脏甚远,抵抗力低下,是人体的主要薄弱环节,容易遭受寒湿邪气的侵袭,可见人体健康与否,和脚部健康关系极大,所以脚部的保健就比其它部位显得尤为重要。

三、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软化收缩血管,溶解细菌,灭杀微生物,健齿强肾,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

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皮肤表皮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日本食品研究所发现“唾液可以消除从氧气和食物中产生的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最为可贵的是,唾液还有很强的防癌效果。

四、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现代医学也认为,经常叩齿,不仅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局部气血运行和经络畅通,保持并增强咬肌和牙齿根基部的整体机能,还能延缓老年性机体萎缩带来的凹脸瘪嘴状。

最为可贵的是,经常叩齿还能十分有效地增强牙周粘膜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提高牙齿抗龋能力和咀嚼功能,促进口腔、牙床、牙龈和整个牙齿的血液循环,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改善并及时充盈其中组织营养,增强牙齿的抗病抗菌能力,从而使牙齿变得更加坚固,整齐洁白,丰润光泽。

五、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是:以右手从头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从头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绕过头顶向上拉右耳)。

六、夫妻之间互捶背,解疲强身又防癌拍法,即用虚掌拍打;击法,即用虚拳拍打。

虚,意即轻。

手法要协调均匀,着力富有弹性,每天一次即可,每次捶背50-60下。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春分 保持阴阳平衡
常练“春分二月中坐功”
Part.01 春生养肝防 春困
清明 贵在与自然同气相 求
01
多雨的清明
06
其他养生之道
02
清明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5
清明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3
清明时节养生 原则
04 清明时节饮 食进补方案
Part.01 春生养肝防春困
清明 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
常练“清明三月节坐功”
小雪时节饮食 进补ຫໍສະໝຸດ 案0 2小雪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5
小雪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 3
小雪时节养生 原则
0 6
常练“小雪十 月中坐功”
Part.04 冬 藏敛阳又护 阴
大雪 大雪藏热,防寒保暖
0 1
大雪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4
日常起居指南
0 2
大雪时节养生 原则
0 5
其他养生之道
0 3
饮食进补方案
0 6
0 2
雨水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5
雨水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 3
雨水时节养生 原则
0 6
常练“雨水正 月中坐功”
Part.01 春 生养肝防春 困
惊蛰 警惕肝脏疾病的侵袭
0 1
惊蛰回暖,新 生命的诞生
0 4
惊蛰时节饮食 进补方案
0 2
惊蛰时节人体 生理反应
0 5
惊蛰时节日常 起居指南
0 3
惊蛰时节养生 原则
大寒 大寒,防风 御寒
Part.04 冬藏敛阳又护阴
立冬 养藏补阳不可少
0 1
养精蓄锐,气 温还不太低
0 4
饮食进补方案

养生十要 十忌 与护心方法

养生十要 十忌 与护心方法

养生十要十忌与护心方法中医养生有着很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养生也成为一种时尚风, 刮进千家万户当中, 当然养生也是有方法可依的, 下面就是古人养生的十要十忌和四大护心法。

十要目要常揩:每静时能常闭目,用两大指背,两相磨擦,揩眼使去火,永无目疾,故要常揩。

齿要常叩:齿喜动,故要常叩。

津要常咽:如前舌功,常取津液满口,汩声咽之,能宣通百脉,故要常咽。

面要常擦:如前擦面之功,能使容颜光泽,故要常擦。

道家谓之修神庭。

耳要常弹:即鸣天鼓。

可免耳患,故要常弹。

胸要常护:胸即心窝,故要常护。

腹要常摩:歌云:食后徐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

故要常擦。

背要常暖:肺系近背,暖则不受风寒,故要常暖。

足要常搓:如前足功,搓脚底涌泉穴,能去风湿,健步履,故要常搓。

睡要常曲:仰面伸足睡,恐失精,故宜侧曲。

又曰:睡则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定缩,觉宜伸。

十忌忌湿地久坐:潮湿气主生疮毒,故忌之。

忌早起科头:早多风露之气,科头则寒邪入脑,故忌之。

(科头,谓不戴帽子忌阴室贪凉:无阳照之室,阴气重,伤人,故忌之。

忌出汗扇风:汗出时毛窍俱开,扇则风邪侵入,故忌之。

忌冷着汗衣:汗衣湿后必冷,着之则侵背伤肺,故忌之。

忌热着晒衣:久晒之衣,有热毒,未经退热即着在身,必受毒,故忌之。

忌灯烛照睡:神不安,故忌之。

忌子时房事:阳初生而顿灭,一度胜十度,故忌之。

忌久观场演剧:目得血能视, 精由血化, 故伤精。

久视久听, 则神与精俱伤, 故忌之。

忌夏月凉水抹簟,冬月热火烘衣 :冷水受湿,热火受毒,取快一时,久必生病,故忌之。

中医四大护心法养生第一大法:以德养心养生始于养德, 那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 随时随地都乐于做好事, 肯牺牲自己利益, 肯于助人为乐者, 比那些为蝇头小利而争吵不休, 为人固执、性格孤僻, 斤斤计较的人,死亡率低 2.5倍。

专家说, 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 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 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 使心脏和血管保持良好的功能。

养生经典十六法

养生经典十六法

养生经典十六法养生经典十六法,也叫养生十六宜,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套养生方法,源于古代“修昆仑法五宜”、“祛病延年一十六句之述”及“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等古人的养生著述。

该十六法首先见于明代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

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限制,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养生十六法的具体内容及操练方法如下:1.发宜常梳方法: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

早晚各梳一次。

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脑部的生理机能。

因此,常梳发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乌发等作用。

2.面宜多擦方法:站立或取坐位,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五指并拢,手小指贴于鼻侧,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推至额部发际,然后向两侧擦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向下搓擦,经面颊(十指沿耳根进行)至腮部、下颌。

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

早晚各搓擦面部一次。

功效: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常搓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有利于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的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3.目宜常运方法:取坐位,两眼微闭,缓缓转动眼球。

先按左、上、右、下方向连续转动9圈,再向右、上、左、下反方向转动9圈。

然后,将眼睛缓缓睁开。

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或在用眼疲劳时进行。

功效:运动眼球可以锻炼眼外肌,增进睫状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能力,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推迟眼的老花。

另外,运动眼球还能促进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动眼神经及眼肌的功能,对眼球能起到保护、滑润作用,而不易发生眼疾。

4.耳宜常弹方法: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古人十大养生法养生是古人一直非常重视的一项活动,他们将养生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通过调养身体和精神,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在古代,人们根据自身的体质和环境,总结出了许多养生的方法,这些方法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古人十大养生法。

第一、饮食调养。

古人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他们强调饮食的清淡,主张以粗粮、蔬菜、水果为主食,少食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古人还注重饮食的规律,提倡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第二、运动保健。

古人非常注重运动对养生的作用,他们认为运动可以调节气血,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古人的运动方式多样,如太极拳、气功、游泳等,都是他们独特的养生方式。

第三、睡眠养生。

古人认为充足的睡眠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他们注重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古人还提倡午睡,认为午睡可以补充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情志调养。

古人认为情志与健康密切相关,他们主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的悲喜之情。

古人通过修身养性、读书写字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境的平和。

第五、养生保健。

古人注重养生保健的方法多样,如按摩、针灸、拔火罐等,都是他们独特的养生方式。

古人还喜欢喝茶,认为茶可以清热解毒、提神醒脑,对身体有益。

第六、文化修养。

古人认为文化修养对于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他们注重修身养性,提倡读书写字,培养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古人还注重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修养,认为这些活动可以舒缓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第七、精神寄托。

古人认为精神寄托对于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注重信仰和宗教活动,通过参加祭祀、祈福等仪式,寻求心灵的宁静和安慰。

第八、环境调节。

古人认为环境对于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注重居住环境的整洁和舒适,避免噪音和污染。

古人还注重与大自然的联系,喜欢户外活动,享受自然的美景。

第九、适度劳动。

古人认为适度的劳动对于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他们主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劳累和懒散。

养生十三法

养生十三法

药王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孙天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生,亦是气功养生的实践家。

他在西魏时代出生,相传他活到141岁才仙游,可见他的长寿心得实在值得学习。

孙思邈少时因病学医,博通经史百家学说,隋唐时曾推拒当官,唐太宗更亲自上山拜会,名噪一时。

不过,更为出名的,是他总结了唐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编成两部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1. 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头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2. 目常运(a)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b)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4.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从现代科学角度分析,口水含有大量酵素,能调和荷尔蒙分泌,因此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5. 耳常鼓(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复做10下。

(b)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6. 面常洗(a) 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第一步气——风(大寒,立春,雨水,惊蛰),第二步气——热(春分,清明,谷雨,立夏),第三步气——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第四步气——湿(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第五步气——燥(秋分,寒露,霜降,立冬),第六步气——寒(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一立春助阳生发(2月3-5日)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宜:多梳头,清热解毒,补阳气;忌:吹风,刺激性食物阳气郁积易上火,立春养阳助生发。

补阳气的葱,蒜,芽菜(豆芽,香椿,姜芽),韭菜(补肝阳)等生发性食物。

立春吃芽菜少放醋或不放醋,少放肉或不放肉。

果汁等酸味具有抑制收敛作用的少吃。

芽菜中可放一些姜丝中和其寒性,宜凉拌,煮汤为佳。

猪血是养血的,韭菜炒鸡蛋是补肝肾,益气血的美食。

韭菜炒猪肝,气血不足,健忘失眠的人宜多吃。

阴虚有热,患疮疡的人最好不要吃。

还可以多吃芥菜,鸡肝,鸭血,红枣等温性食物。

青色主肝,可以多吃菠菜,芹菜。

酸味入肝,会导致肝功能偏亢,损伤脾胃。

不吃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适量运动有好处。

头痛发热伤于风,按摩食疗得健康。

在六淫病邪中,风是致病的首要因素。

防风食物——天麻,可制作天麻(20克)炖鱼头。

梳头也将风邪拒之门外。

风池穴,风府穴。

春来痔不来,春去痔无踪。

痔疮是肠胃内热蓄积而成。

多吃时令菜。

菠菜泡红酒,田螺水汁,提肛运动三法可治痔疮。

立春水痘发病高,清热解毒是关键。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

可选用金银花甘蔗汁。

甘蔗,入肺经,胃经,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能。

解毒祛湿方:新鲜马齿苋30克捣烂成汁,荸荠粉20克,加入适量冰糖,倒入开水搅拌均匀。

荸荠,性寒味甘,入脾,胃经,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生津止渴,利尿化湿的功效。

多吃稀粥,米汤,面条,白菜,芹菜,菠菜,胡萝卜汁,绿豆海带汤,新鲜水果。

是月食地黄粥以补虚。

正月肾气受病,肺脏气微。

宜减咸酸增辛味,助肾补肺,安养胃气。

勿冒冰冻,勿极温暖。

早起夜卧,以缓形神。

勿食生葱,损人津血。

古代老人养生十法

古代老人养生十法

40益 寿康寿之道2015.02古代老人我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当中,有许多适合老人锻炼保养身体与延年益寿的方法。

这些方法都是历代养生长寿实践经验的总结,直到今日仍然值得人们借鉴。

宋代有位叫陈直的养生家,他写了一本养生学名著《养老奉亲书》,书中搜集了宋代以前许多长寿经验和养生方法。

其中一篇叫《述齐斋十乐》的文章,说的就是老人10种养生保健方法: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

这说明早在宋代以前,我国对老人保健养生已有很丰富的经验。

现将10种方法介绍如下。

1.读义理书:用现代的说法就是读书看报。

老人经常读书看报,不仅增加知识,还可以使思维敏捷,防止和延迟大脑衰退。

俗话说,勤用脑,防衰老就是这个意思。

2.学法帖字:就是练习书法。

书法是一种艺术,练习书法可以提高艺术素养,还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法。

人在写字时全神贯注,身体正直,虽然主要用的是手,但是包括肩膀在内的整个上肢,甚至腰腿都会自动配合协调用力。

这样才能使气与神贯注到手上,力量运用到笔尖上,好像气功导引一样,使身体气血流通顺畅。

如果站着写字,腕部离开纸面,锻炼效果会更好。

3.澄心静坐:就是定下心来,排除各种杂念,静坐养神。

如果每天有一两次澄心静坐,每次半小时左右,对老人健康十分有益。

这是我国传统调息养神方法,脑子里什么都不想,静下心来,轻松自然端坐在那儿,思想、呼吸和血液循环会达到和谐统一。

心静则神安,气调则血液周流,这样不仅使头脑清醒、精神旺盛,还可以使全身气血通畅,得到充分休息。

4.益友清谈:经常找几位知己在一起促膝谈心,海阔天空,谈天说地,可以舒展情怀,增广见识,交流感情,对老人健康有益。

不过要注意谈话时间不可过长,次数不要过多,要适可而止。

5.小酌半醺:就是说适当喝点酒,在中医看来,稍微喝点酒对身体有益。

老人每天喝一两杯酒,分量不超过一两,可舒筋活血、通络防病。

如果在医生指导下,针对身体状况适量喝点药酒,对身体会更有好处。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孙思邈的十个养生方法》
1. 饮食调理:孙思邈强调饮食调理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建议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食油腻及高热量食物。

2. 调节作息:孙思邈主张早睡早起,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3. 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孙思邈建议每天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4. 气功养生:孙思邈提倡练习气功,对于调节呼吸、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帮助。

5. 精神调节: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养生同样至关重要,孙思邈建议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来调节心情。

6. 中草药调理:孙思邈主张食疗和草药调理,他认为中草药对于强身健体有很大作用。

7. 养生按摩:孙思邈倡导定时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

8. 精神养生:孙思邈认为精神修养同样重要,他推崇读书、诗词、绘画等方式来养护心灵。

9. 常题万愈方:孙思邈认为预防胜于治疗,他主张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过度劳累。

10. 定期体检:孙思邈主张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进行调理和治疗。

孔子养生保健十法

孔子养生保健十法

孔子养生保健十法(上)一、性生活养生——人之大欲,适可而行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砍存焉。

(一)欲不可禁,思无邪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南怀瑾先生解曰:“所谓饮食,等于民间生问题。

男女属于康乐问题。

”(《论语别裁》)《孟子》告之曰:“食色,性也。

”孔门大儒公开承认“性”的合理性在其当时是极难能可贵的。

人的性欲乃本性使然,是正常的生理需要,“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阳之偏之谓疾”,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圣人不绝和合之道”。

南怀瑾先生更能通圣人之心:“读《诗经》的第一篇,大家都知道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那么他(孔子)把文王——周朝所领导的帝王国度中,男女相爱的诗列作第一篇,为什么呢?人生:饮食男女。

形而下的开始,就是这个样子。

人一生来就要吃,长大了男人要女人,女人要男人,除了这个以外,几乎没有大事。

所以西方文化某些性心理学的观念,强调世界进步,乃至整部人类历史都是性心理推动的……譬如男女之爱,如果作学问的人,男女之爱都不能要,世界上没有这种人。

我所接近的,社会上普遍各界的人不少,例如出家的和尚、尼姑、神父、修女,各色各样都有,常常听他们诉说内心的痛苦。

我跟他讲,你是人,不是神,不是佛,人有人的问题,硬想用思想把它割断,是不可能的。

”孙思邈直曰:“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

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

”又曰:“不可抑忍,久而不泻,至生痈疽。

”(《千金要方养性》)故性生活属正常生理要求,不可抑制,否则会导致生理及心理上的疾患。

孔子在整理《诗经》时,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置于卷首,圣人之意今人知否?《礼记礼运》孔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告子上》告子曰:“食色,性也。

”“性”之于人类,是一种天性的生理需求,是合理正当的行为。

《素女经》又明确指出,合理的性生活可“男(女)致不衰,去除百病。

道家文化与养生(彭祖导引十法)

道家文化与养生(彭祖导引十法)
道家文化与养生
乔得径
第六部分 彭祖导引十法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的《庄子·刻意》 记载:“吹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 而巳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 所好也。”
后人称叫气功。实际就是古时彭祖之导引之 法,气功与导引是同出一门,不宜对立视之。导 引十法乃是彭祖长寿秘诀的首要成份。
3、实下闭精法。彭祖认为:“天地得交接之 道故,无终竟之限。”“人能则之,可以长存。” 孙思邈《房中补益》就极其推崇彭祖“以人疗 人”、“心制”、“闭固”等实下闭精之微旨。
4、采气吞津法。此法为彭祖诸多导引功中的 重要环节。吞津就是舌撩津液而咽之,又名漱醴 泉,即咽唾液。唾液有玉液、玉泉、灵液、玉浆 等美称。《神仙传》说彭祖常“舐唇咽唾”。
7、存想内视法。此法彭祖目的是,收心复性, 亦是久视长生之术。彭祖的闭目存想是:“想见 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 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 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 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汩汩然,意专思 存,不得外缘”。
8、叩齿握固法。叩齿是闭口缓颊,上下齿频 相叩,击使声虚而深响,此法能加强齿龈血液循 环,从而起到坚固牙齿杀虫治龋的作用。平素时 时叩之,对防止牙齿松动,疼痛有较好作用。符 合“治齿如治军”的原则。这是彭祖导引法中一 个常见内容。
“人中之有老彭,犹木十之有松柏,何可学得 乎?”
抱朴子曰: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故达其 浅者,则能役用万物;得其深者,则能长生久视。 知上药之延年,故服其药以求仙,知龟鹤之返寿, 故效其道引以增年,且夫松柏枝叶,与众木则别, 龟鹤体貌,与众虫则殊,至于老彭,犹是人耳,非 异类而寿独长者,由于得道,非自然也,众木不能 法松柏,诸虫不能学龟鹤,以以短折耳,人有明哲, 能修老彭之道,则可与之同功矣。

“十常”养生法

“十常”养生法

乾隆"十常"养生法1、齿常扣扣齿方法:口唇轻闭,有节奏地扣击上下齿,先扣两侧大牙60次,再扣门牙60次,每日2~4遍。

力度要适当,略闻声响即可。

2、津常咽咽津方法:盘坐床上,或闲时端坐,自然放松肢体,排除杂念,宁心静气,闭目、合口、用舌舐上腭,将口中生出的唾液缓缓咽下,重复九次。

每日早、中、晚各做咽津功一次。

3、耳常掸掸耳方法:耳操第一节提耳右手经头顶以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上耳廓,向上轻滑提20下;左手经头顶以拇指和食指捏着右耳上耳廓,向上轻滑提20下。

(滑提:即手指与耳廓在提的时候有相对的移动,尽头时再脱手。

下提到的滑揪也是同样的概念。

)按上述重复一遍。

第二节拨耳双手掌心从耳后轻按着耳廓向前拨动至脸前离开,重复20下。

第三节揪耳双手在胸前交叉,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左耳垂,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着右耳垂,同时向下轻轻滑揪,重复20下。

第四节鸣天鼓(掸耳)双手掌心捂耳,手指贴放在脑后。

以左手的无名指轻敲右手中指20下,再以右手的无名指轻敲左手中指20下,自闻隆隆如鼓声响。

然后,捂耳的双手掌心以突然的速度离开耳朵,重复20下。

4、鼻常揉揉鼻方法:首先是揉鼻,双手快速对掌搓擦20次,以右手掌心捂鼻子并旋转揉摩20次,反复3遍。

接着是擦鼻,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以双手鱼际按于鼻两侧,沿鼻跟至迎香,往返摩擦100下。

5、眼常润转睛方法:双手拇指和食指,分别捻压耳垂。

同时,转动眼球四个八拍。

第一、二个八拍眼球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左、下、右。

第三、四个八拍眼球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其转动顺序为上、右、下、左。

每拍转动一个方向。

耳垂上有两个主治眼病的穴位,手法是捻压,不是挤压。

转动眼球时,头部不动。

6、面常搓搓面方法:两手掌搓热后,立即改搓揉面部。

双手掌从两颊开始,由左侧经额到右侧,再经下颔搓回左侧,如此为一周。

从左到右顺时针轻轻搓揉20周,再从右到左逆时针20周。

每天早晚各一次。

中国传统养生学主要的养生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学主要的养生方法

中国传统养生学主要的养生方法传统养生学内容全面,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尚古顺俗,从而保留了大量的有价值的古代养生理论与方法,求实致用的民族文化特点又保证了所传承的养生文化的实效性。

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包含了诸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传统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静(行气)为主的,如静坐、养气功等;以动(导引)为主的,如五禽戏、八段锦等各种导引术;以呼吸为主的,如彭祖闭气术;以特殊食物为主的,如药饵养生术;以男女阴阳修炼为主的,主要包括历代房中术;注重生活常识的,如研究居住环境的风水术中符合科学知识的内容;其他还有四时起居、四时调摄法,等等。

一、行气术行气,又称吐纳、调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气血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是一种自我控制的内循环运动。

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有行气活动的记载及具体要求的描述。

战国初年的“行气玉佩铭”也记述了具体的行气路线,表明当时行气术已较为成熟。

行气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练习者以“意守”为主要特征,通过意念固守身体的某一部位,达到以神养气、以气养形的目的。

这种行气方法重视呼吸与内在行气感受的配合,对练习者的综合要求不是很高,而锻炼效果又比较明显。

第二类是源于“行气玉佩铭”所述之法,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周天行气法”,即气沉丹田,进而循人体前后的任、督两条主要经脉循行,在高级阶段后可以促使内气沿人体全身的各大经脉循行,在这种行气过程中增强生命力。

这种行气方法以《周易》阴阳运动原理为框架,以“黄老”精气学说为内核,借用炼丹术语,构筑了行气炼养术的理论模式,最终形成著名的内丹养生术。

行气术的练习方法主要讲究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等。

松——在练习中要求达到整体生命的放松状态,即在身心高度放松状态中,达到自我生命的调整。

松是全面的,不但要做到肢体的放松,而且还要做到精神的放松。

静——要达到身心完全放松,就必须做到身心的安静。

因为处于“动”的状态,就必然导致身心的用力和紧张。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

古人十大养生法养生是古人一直关注的话题,他们认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他们总结了许多养生方法,其中最为经典的就是古人十大养生法。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了解这些方法。

一、饮食养生古人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因此他们非常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

他们主张少吃肉类,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人参、枸杞、黄芪等。

此外,他们还强调饮食的规律和节制,不过饱、不过饥,不暴饮暴食,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二、运动养生古人认为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因此他们非常注重运动养生。

他们主张适度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练气功等,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此外,他们还强调运动的时间和方式,不要过度运动,也不要在太阳暴晒下运动。

三、睡眠养生古人认为睡眠是身体恢复的重要时间,因此他们非常注重睡眠养生。

他们主张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熬夜等。

此外,他们还强调睡眠的环境和方式,如保持室内的安静和舒适,不要在床上看电视或使用手机等。

四、情志养生古人认为情志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们非常注重情志养生。

他们主张保持良好的情绪,如乐观、开朗、豁达等,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此外,他们还强调情志的调节和处理方式,如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过于悲观和消极。

五、气功养生古人认为气功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和精神,因此他们非常注重气功养生。

他们主张练习一些简单的气功功法,如深呼吸、腹式呼吸、闭目养神等,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此外,他们还强调气功的时间和方式,如在室内或室外练习,不要在过于寒冷或过于炎热的环境下练习。

六、按摩养生古人认为按摩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因此他们非常注重按摩养生。

他们主张经常按摩身体的关键部位,如头部、颈部、肩部、背部等,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

此外,他们还强调按摩的方式和力度,不要过于用力或过于轻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养生十法
宋代养生家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病学专著。

其中一篇文章名为《述齐斋十乐》,简述了老年人的10种保健方法。

虽然其中一些方法不一定适用于现代人,但基本精神仍具有指导意义。

1.读义理书。

宋朝讲求儒家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

放在当今,就是要读给人启迪、有指导意义的书,心中有正确的方向,才不会被错误的事情迷惑。

比如,读高质量的医学、养生书报,才不会“病急乱投医”。

老人经常读书、看报,不仅增加知识,还可使思维敏捷,延迟大脑衰老。

2.学法帖子。

即学习书法,临摹名帖。

写书法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从汉代至清代,人类平均寿命25~40岁,而著名书法家平均寿命都在80岁左右,比如柳公权87岁、欧阳询84岁……写书法时,人全神贯注、身体正直,整个上肢及腰腿都会自然配合协调用力,使精气神都贯注到手上,力量运用到笔尖,就像气功导引,能使气血顺畅。

3.澄心静坐。

俗话说“心静则神安,气调则血流”,老人每天静坐半小时,能使头脑清醒,身体得到充分休息,精神得到有效放松。

具体方法是:取盘腿姿势(单盘或散盘均可),闭上眼睛静坐,进行深呼吸练习,帮助增加肺部含氧量,提
升人体活力。

一般以30分钟为宜,若感到体力不支,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不必勉强。

4.益友清谈。

茶余饭后,找几位知己促膝谈心,可以增长见识、交流感情,有益身心健康。

哲学家培根说得好:“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

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

”由此看来,解除孤独心理,增进身心健康,“益友清谈”是良策。

5.小酌半醺。

中医认为,稍微喝点酒可舒筋活血、通络防病。

建议老人喝酒时,每次不超过1两,过多喝酒或酗酒,特别是烈性酒,对身体有害。

6.浇花种竹。

即园艺劳动,既增加了身体活动量,运动四肢筋骨关节,还能调节情绪,给精神带来寄托和安慰。

清代袁枚享有“一代文星兼寿星”美誉,据说,他官场失意时才40多岁,后辞官归乡,客居江宁(今南宁),筑园林于小苍山,取名“随园”,从此爱上花木,“或栽雨后花,或铲风中草”,晚年仍“八十精神胜少年”。

英国新研究也表明,老人每天坚持做园艺,能降低心脏病、中风等疾病风险,甚至可以起到降低癌症发病和恶化作用。

7.听琴玩鹤。

音乐养生,我国古已有之,国外也有研究证实音乐的养生益处,如止痛、降压、防止大脑衰老等。

老人听音乐,一般应选择节奏稍慢、旋律悠扬的,如果听的过程中身体有不适感,应立即更换音乐或停止播放。

养鹤在今天已
经不易办到,可改为养鸟喂鱼,对调节生活节奏、舒缓负面情绪、改善视力很有帮助。

8.焚香煎茶。

闻香怡情添意趣,品茶养性可长寿。

闻檀香可宽胸理气,闻沉香可使心情不浮躁,闻茉莉花、玫瑰花香可开胃醒脾,但不宜闻太过浓烈的香味,以天然树木、花草香味为宜。

历代养生家大都钟情于茶,《神农本草经》记载,茶叶饮之使人益思,少郁轻身;能利小便,去痰热,令人少眠,有力、悦志。

9.登高观山。

老人每隔一段时间爬爬山,登高远望,既可活动筋骨,又能开阔胸怀。

10.玩牌弈棋。

老人适当打牌下棋,可活跃大脑,提高反应能力,也是丰富生活的好办法。

(生命时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