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100条养生法
道家清肠拍打养生法
---------------------------------------------------------------最新资料推荐------------------------------------------------------道家清肠拍打养生法道家清腸拍打養生法(蕭道長)人若勞於形,百病不能成。
飲酒忌大醉,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數將手摩肚。
睡不苦高枕,唾涕不遠顧。
寅丑日剪甲,理髮須百度。
飽則立小便,餓乃坐漩溺。
行坐莫當風,居處無小隙。
向北大小便,一生昏朦朦。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辟。
每夜洗腳臥,飽食終無益。
忍辱為上乘,讒言斷親戚。
思慮最傷神,喜怒傷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習不唾地。
平明欲起時,下床先左腳,一日免災咎,去邪兼辟惡。
但能七星步,令人長壽樂。
酸味傷於筋,辛味損正氣,苦則損於心,甘則傷其志,咸多促人壽,不得偏耽嗜。
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陽事。
獨臥是守真,慎精最為貴。
財帛生有分,知足將為利。
1 / 8強知是大患,少欲終無累。
神氣自然存,學道須終始。
書於壁戶間,將用傳君子。
《保生銘》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一動一靜謂之變。
故水冷為陰,水熱為陽,拍為陰打為陽,陽動陰靜,變化無常,真不可思議!經曰:欲得不死腸中無屎,欲得長生五藏當清,欲得不老還精補腦。
水清腸道為陰,拍打經絡為陽,清腸能吐陰痰,瀉陰宿,拍打能開通肢體關節經絡淤堵。
二法自古為道家內外養生法之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凡物無有不懼水火,若物鏽蝕,一種是水沖洗,一種是火燒化,身能水火既濟,陰陽平,百病自癒,簡而易明,人身如大小江河彎彎曲曲,綿綿不斷。
最易堵塞,拍打能深深振動經絡氣血速熱循環,使瘀寒濕熱速散,水性能滲透全身激活開通瘀堵,清腸拍打是唯一最直接之法。
經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守上也不中,守下也不中,前後左右內外皆不中,言多心也多,傷害精氣神,要人守心守神,不生妄想,實名守中,中乃空意,木不遇空不長,金不遇空不鳴,火不遇空不燃,水不遇空不流,土不遇空不載物。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中国道教养生秘诀目录:一、导引行气二、守静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四、回光返照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六、超人的养生法七、遗精与走八、睡功修炼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
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
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
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
”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养生术的范围。
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导引,又称“道引”。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
道家长寿秘方:十养-有来医生2017-05-12 17:10道家的养生之道源远流长,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因而成为道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道教的“十养”,即:养身、养神、养体、养气、养心、养智、养德、养品、养福、养寿十个方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
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
三、少食养体: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
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
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
四、寡言养气:道教修炼强调“三圆”。
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
一般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
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
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
六、诗词书画养性: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
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
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
七、劳作养德: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最全收录:道家食疗养生大全
最全收录:道家食疗养生大全中医不等同于中药,用药是在生病后不得已的情况下。
真正高明的中医是让人不生病的学问。
治神第一,养生第二,针灸第三,汤药第四。
在这里,一起学习不生病的知识。
《周礼·天官》将食医作为古代四医之一,这种药食同源的历史给中国医学奠定了注重食疗的传统。
道教服食派将食疗作为修道养生的方术之一,在道书中记载了大量药酒、药茶、道菜、药膳及用蔬菜、水果、调料、鱼肉、禽蛋、粮食等食品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实《黄帝内经素问》中早有以五味、五谷、五畜、五果、五菜治病之说及当食品性质与药性矛盾时,应遵守“食忌”之事。
《汉书·艺文志》载有《神农食禁》七卷,而后有《金匮要略》的食法、王叔和的《食论》,《隋书·经籍志》收集食疗著作四十余种,其中有《太官食经》、《崔氏食经》、《膳馐养疗》、刘休《食方》、马琬《食经》等。
孙思邈的弟子孟诜(621~713)撰有《补养方》,后经张鼎增补为《食疗本草》,把饮食疗法推进一步,是我国食品营养学和治疗学的专著。
此后食疗学续有发展,南唐陈士良又著有《食性本草》十卷。
明代还有《救荒本草》一书问世,是专门记述野生植物的食用价值的。
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中有“食治篇”一卷,他在这篇的绪论中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若能用食平,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食疗学的基本思想,是将各类食品按中医理论的药性学说分类,与人体腑脏的疾病相对应,从而提出治疗方案。
孙思邈的“食治篇”就是道家营养疗法的专篇。
他总结出肝病喜酸,宜食犬肉、麻、李、韭等;肾病喜咸,宜食豕肉、大豆、粟、藿等;脾病喜甘,宜食牛肉、稗米、枣、葵等;心病喜苦,宜食羊肉、麦、杏、薤等;肺病宜食辛,可用鸡肉、黄黍、桃、葱等。
以形补形,同气相求另外,以羊肝、牛肝等治“雀目”(夜盲症);以海藻、昆布、鹿靥、羊靥(靥即甲状腺)治“瘿”(甲状腺肿);以谷皮煎粥治疗脚气病等,皆是以食品治疗营养缺乏症的例子。
道家养生功法——采大药服食过大关大周天
道家养生功法——采大药服食过大关大周天
*导读:
法诀入静室,万念室,金光三现再用功。
六根震动产大药,五龙捧圣上离宫。
真宝遇阻动后引,侣搓髓解关自通。
羊鹿牛车各献力,吸舐撮……
法诀
入静室,万念室,金光三现再用功。
六根震动产大药,五龙捧圣上离宫。
真宝遇阻动后引,侣搓髓解关自通。
羊鹿牛车各献力,吸舐撮闭吸托升。
过三关,升泥丸,上下鹊桥要堵严。
阳火阴符化甘露,润吞金液入丹田。
从此已得天上宝,神炁合一了大还。
男子马阴女缩乳,返老还童寿延年。
功法详解
当法、财、侣、地四项备齐,即可入静室用大功。
此时此刻应万念皆空,入坐前用状如馒头的木底座,裹上丝棉,抵住谷道,以防鹊桥漏丹。
每日盘膝端坐,二目下视丹田,静久六景自现。
待眼前金光三现,正是采大药的火候已到,此时用六根震动的口诀,将舍利震出发动。
谷道已有木底座抵住,舌舐上腭,再用吸
舐撮闭、五龙捧圣、三车上牵之法,将舍利子升到泥丸宫,再用进阳火三十六,退阴符二十四,经金乌玉兔左旋右转地搅动,将祖窍内的真性炁与乐穴中的真命炁,阴阳二炁合一,化成真种子脱落,走鼻根玄膺穴,此刻上鹊桥漏丹处鼻窍已用木来年堵塞。
只有润吞,下降十二重楼,过绛宫下入丹田温养于中,这是采大药过大关的全过程。
道家养生方法的三种吞纳法
道家有很多种养生的方法,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一般常见的有很多,道家养生的方法可能大家一般都用不上,很多人知道的太少了,所以这就提醒大家,如果想采取道家养生的方法一定要好好了解相关的知识,这样对自己的身体很有帮助,下边介绍三种吞纳天气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道家养生吞纳法主要包括吞纳天气法、吞纳地气法、吞纳山气法这三种,对于这三种方法,很多朋友都接触过,但具体的含义却不太情况。
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了解下这三种吞纳法。
1、吞纳天气法——道教养生东、南、西、北任选一方,正面站立,双脚并拢,两脚尖在一直线上,垂肩坠肘,含胸拨背,手中指对腿裤缝,全身自然放松入静。
待静后,头向上抬起,使整个面部迎向天际,眼睛不闭,呼吸自然,口全张开,用意念将整个天际之气吸入口中,快速吞纳入腹,然后徐徐呼气,不加意念。
待静后,再吞纳下一口。
如果认为一口不能吞纳整个天际之气,可分数口吞纳,即将天际之气分为几块吞纳,但吞纳天际之气的面积,必须由练功者的意念控制,依次连续进行吞纳。
2、吞纳地气法——道教养生东、南、西、北任选一方,正面站立,双脚并拢,两脚尖在一直线上,垂肩坠肘,含胸拨背,手中指对腿裤缝,全身自然放松入静。
待静后,低头,面部朝地,眼睛可闭可不闭,呼吸自然,将口全张,用意念将整个大地之气吸纳入口,吸入后快速吞纳入腹,待静后,再作下次。
练功者如一口不能吞纳整个大地之气,可按东、南、西、北、中五方,依次将大地之气分片用意念进行吞纳。
吞纳大地之气必须连续进行。
注意:吞地气必须在田野草地清新、广阔、干净之处,切不可在污泥浊水、秽气之处吞纳。
3、吞纳山气法——道教养生当看到山水秀丽或山水气势磅礴的地方,便可空腹尽情吞纳。
山气属阴中之阳,可充实人体肝气。
练功者面向所要吞纳的山或整个山脉,正面站立,姿式如吞纳太阳法相同。
待静后,睁眼,将口全张,用意贪将要吞纳的山或山脉全部精华吸入口腔内,迅速吞纳入腹。
若身处群山怀抱之中,可面向四面八方,依次吞纳,可将所有群山精华吞纳腹内,也可只选各群山的主要山脉,进行吞纳。
揭示古代道家的11大养生秘诀
揭示古代道家的11大养生秘诀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至元代祖师创立道教龙门派,经十二代传到牛金宝。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
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
道家养生主要在于以下11个方面。
1、“大德必得其寿”:养生名言。
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
”意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可获得高寿。
其理在于,讲道德,重仁义,不谋私利,不患得患失,有利于心志安定,气血和调,使人体的生理活动按正常规律进行,从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
《素问·上古天真论》:”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2、“省嗜欲”:道家养生名言。
即节制欲念。
以为“省嗜欲”为老子“虚静恬愉”的核心。
《淮南子·精神训》“气血者,人之华也。
而五脏者,人之精也。
夫血气所专于五脏而有外越,则胸腹充而嗜欲省矣,胸复充而嗜欲省,则耳清,听视达矣。
”“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意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脏定宁充盛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所以修得生也”,必获高寿。
相反,耳目沉溺于五音六色,则神驰精耗损寿,“耳目淫于声色之乐,则五脏摇动而不定矣。
五脏摇动而不定,则气血滔荡而不休矣。
气血滔荡而不休,则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矣。
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则祸福之至,虽如丘山,无由识之矣。
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悟者,使人之心劳。
”3、“百药律”:道家戒律。
《玄都律文》载治“百病律”百病之百药。
如行宽心和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近德远色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尊奉老者是一药,恬淡宽舒是一药,恬淡无欲是一药,仁顺谦让是一药,好生恶杀是一药,廉洁忠信是一药,除情去爱是一药。
“百病律”、“百药律”皆以疾病医药为喻,举百种有害于养性者为病;列百种有助于养生者为药,并谓“人有一善,心定体安;人有十善,气力强壮;人有二十善,身无疾病;修积千善,则成仙人。
道家“五水养生法”养出健康体魄
道家“五水养生法”养出健康体魄*导读:1、早晨喝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来先喝一杯温开水,水会迅速进入血液,使黏稠的血液得以稀释,促进血液正常循环,这样能有效预防心脑血……1、早晨喝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来先喝一杯温开水,水会迅速进入血液,使黏稠的血液得以稀释,促进血液正常循环,这样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供血,还有利于肾代谢,可消毒和清洗肠胃,不得肠胃病,软化大便,不得便秘症,促进新陈代谢有序进行。
2、热水洗脸泡脚。
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捞出拧干迅速捂在脸上,用鼻子吸热气,凉了再放入热水中烫洗,这样反复烫洗几次,能起到熨眼、熨脸、熨鼻的作用。
鼻孔吸热气可防感冒,治鼻炎、鼻出血,熨眼可治眼疾,熨脸可治老年黑斑,使皮肤更富有弹性。
每天晚上倒一盆热水,水温一般在50℃左右,有时在热水里放点食醋或食盐,消毒杀菌。
3、温水漱口刷牙。
牙齿是保障营养供给的重要器官,用温水刷牙,就是使牙齿不受过冷过热的刺激而受损害。
4、冷水洗头洗脸。
用冷水洗头洗脸并边洗边搓,用手捧起冷水用鼻孔吸几次,可防感冒,用冷水洗好后,用毛巾搓头擦脸,以皮肤有微热感为止。
中医学称头上有百会、风池等14个穴位,洗头、搓脸起按摩作用,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真正做到养颜美容,头脑清醒,眼睛明亮。
5、每天喝几杯水。
为了保持体内有足够水分,每天至少要喝6-8杯水,不能怕夜尿多而不敢喝。
喝水要定时定量地喝,如早晨起床空腹喝1杯,两餐之间喝,晚上睡觉前喝,夜间1-2点钟喝,每杯水大约200克,冬天则可多喝稀粥。
多喝水还可补充人体丢失的体液,以免口腔干燥造成细菌大量繁衍,从而形成口臭。
水能使口腔处于细菌密度最低环境。
可此可见,水对人体是多么重要。
不喜欢喝水的人群,请从现在开始,养成天天喝水的好习惯,以利于身体健康。
养生秘诀养生之道经典100条(很实用)
养生秘诀养生之道经典100条(很实用)养生秘诀养生之道经典100条(很实用)1 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晚21点早3点。
这个时间是一天之中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第2天没精神,天天三更半夜还在网上的人,本身就是养生的大忌。
2睡觉要睡子午觉,子时为阴阳大会,命日合阴之时,水火交泰,则肾气盛,午时属心,日出阴尽,而阳受之,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故曰"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
睡时不可以吹风、吹冷风,因为睡觉时全身毛细孔都张开,很易受寒。
此风寒危害肾脏、肝脏。
卧房要小,聚气。
卧房大,精神、气完全散掉,不能聚集,对健康有问题。
房子一定要正方,正方形或长方形,角太多,人住满一百天就会心神散乱胡思乱想。
3.宇宙是个巨大无边而又和谐统一的全息能量场,人心跟这个宇宙息息相连,念念相通,刹那心念也会产生绵延久远的波动的力量,最终影响将反归彼身,此因果之道也.那么身体是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则完全相同相通,人生于天地之间,顺则生,逆则亡。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即规律。
「自然」指宇宙的大规律。
懂得顺其自然,才真正开始接近天地。
谁离天地越近,谁就能更多地吸取天地之间的精气,获得天地的滋养。
4 与自然保持和谐,就要注意四时的变化。
四季的变化,和人的身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一年 24个节气,身体好的人,懂得修炼的人,节气一变就有感应。
气候通过阴阳气化产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养人也能害人,《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季节万物生机勃勃,阳气往上升,人借着天力来养自己的阳气,秋冬季节天气开始收敛,开始藏,人也要借着这个大好时机来收敛、来储藏。
叫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要跟上四季变化的节拍。
老子道家养生十字诀
老子道家养生十字诀道家养生十字诀一、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
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
若能甘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二、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三、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
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四、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
五、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
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
佛家要求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诀,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佛道之最高造诣,归根结底,亦只此一无字诀而已。
六、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
七、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八、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九、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十、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道家养生理念“动而愈出”的运动观——秋养“动感”林间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强身健体,学学道家养生术
强身健体,学学道家养生术强身健体,学学道家养生术原创随糖诊疗室 2016-12-08 09:31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
不仅是老年人、中年人,很多青年人也开始打起了“地基”。
道家是我国古代古典哲学的一大体系,道家重视养生,探索追求使人长寿的方法,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养生经验。
道家养生中养气、修身的练习,不但可祛除疾病,恢复健康,使人转弱为强,而且能补脑养神,增长智慧。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1.拍打头颈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
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到后颈部,反复拍打5~8遍为一次。
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功效: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大脑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2.踮脚健身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距地面约1厘米,停留一会,然后用力着地,连续30下为1组,休息5~10秒钟,继续下一组。
每次3~5组,每天3~5次。
注意锻炼时脚后跟抬起不要超过1厘米,否则易引起脚掌的疲劳。
功效:此法可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人。
3.大呼大吸法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或鼻使劲地呼气,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且都发出较大的声音。
功效:这是古代的一种吐纳导引法,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4.太乙站桩功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曲,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坚持半小时。
功效: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可防治便秘、痔疮。
5.女性驻颜法双手对搓,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手搓热后捂在脸上,保持1分钟,想象皮肤变得光滑了,再自内而外画圆,感觉要好像抚摸在丝绸上一样。
同时以意念配合。
功效:使皮肤变得光滑、滋润。
教你简单易学的八种道家养生术
教你简单易学的八种道家养生术2010-01-13讯】中国古典哲学包括儒、释、道三大体系,唯有道家重视今生,认为人生在世是件快乐的事。
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试验,寻求、探索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养生之术。
这个理念也是最适合现代的。
道家养生中进行养气、修身的练习,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要求。
本文就为您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了解更多养生高招]拍打头颈法拍打头颈法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
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
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 遍为一次。
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踮脚健身法功效:这种方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 次,1 秒钟内不得多于1 次,30 次为1 组,休息5~10 秒钟。
每次锻炼1~2 分钟,每天锻炼3~5 次。
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 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大呼大吸法大呼大吸法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
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
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太乙站桩功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
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
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道家强调修炼养生,注重养精气神。
养精气神是指调养人体的精神和能量,使人保持身心健康、精力充沛、气血旺盛。
下面将介绍一些道家养精气神的方法。
一、修养心态道家认为心态的平和与安宁是养精气神的关键。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要学会放松自己,摆脱烦恼和压力。
可以通过冥想、静坐、打坐等方式,让思绪平静下来,保持内心的宁静。
此外,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不争不抗,遇事淡然处之,不给自己增添过多的负担和烦恼。
二、调节饮食道家注重饮食的调节,认为养生之道在于饮食节制。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与自然界的和谐。
饮食应符合自然规律,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避免过度加工和添加剂的食物。
道家还认为,饮食应有节制,不过饱、不过饥,保持适度的饥饱感,避免过度负担消化系统,影响精气神的调养。
三、适度运动道家主张“行气养生”,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增加体内能量的流动。
道家推崇太极拳、气功等柔和的运动方式,通过舒展身体、调整呼吸,达到调和阴阳、养精气神的效果。
此外,道家还主张与自然界的亲近,可以选择户外散步、登山、打太极等活动,享受大自然的气息,增加身心的愉悦感。
四、保持良好的作息道家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的节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调整身体的生物钟。
早睡早起、有规律的作息可以调整身体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增加精气神的储备和稳定。
此外,道家还主张午睡,午睡可以帮助身体恢复疲劳,提高精力和注意力。
五、修炼内功道家修炼内功是养精气神的核心方法。
道家内功修炼主要包括炼丹、炼精、炼神等修炼方法。
炼丹是指通过呼吸调节、运动锻炼等方式,将自身的能量转化为精华,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
炼精是指通过戒欲、戒烟酒等方式,保护和积累精华,增强身体的活力和抵抗力。
炼神是指通过冥想、静坐等方式,提升自身的意识和境界,达到心灵与精神的升华。
养精气神是道家养生的核心理念,通过修养心态、调节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和修炼内功等方法,可以达到养精气神的目的。
道家养生之保健养生八法
道家养生之保健养生八法*导读:武林人天天习武练功,如不明白养生之法,不但成不了高功夫,而且往往练出一身病来,所以养生非常重要。
武当派练功中有养生八法,也是武林人天天习武练功,如不明白养生之法,不但成不了高功夫,而且往往练出一身病来,所以养生非常重要。
武当派练功中有养生八法,也是道家常用的保健养生方法,坚持练习,会产生奇效,不但有助于成就武功,且可益寿延年。
*第一法:排毒法习武人日久身体内会积些毒素、毒气与浊气,应及时排出体外,以达到排浊留清、身心健康之目的。
其法是:每天练功之后,应静坐下来,面对正南,全身放松,高度入静,双腿盘坐,左腿在外,右腿在里。
双手放在双膝上,手心向下,双目微闭,舌抵上腭,呼吸自然,排除杂念,静坐十分钟左右,三十分钟更好。
然后,双目睁开,双腿伸开,双手心向上,放在双膝上。
双眼视双足尖,舌尖放下来,以意排浊,心想体内的毒气、病气、浊气从我双脚心流出去。
意守涌泉穴五至十分钟,体内病浊毒气即可排尽。
收功时,双手可以捂在脸上,上下搓动,或以双手拍打全身各部位,然后收式收功。
*第二法:忌凉法前辈师长们说:热成功,凉看病。
武功练习之后,全身出汗,自然发热,此为正常必然的现象。
而停动之后,切忌受凉。
热身突然受凉,身体生病。
练铁沙掌、铁臂功等硬功的人,停功后一小时内不可遇凉水、摸凉处(手掌不可碰冷水、石头、铁管等一切凉物),否则功夫退尽而成疾病。
所以练功人首先忌凉而知保暖才行。
*第三法:保肾法习武练功,以保肾壮阳为主,以长寿延年为目的。
壮阳保肾方法是多种的,现讲两种方法如下。
一是洗足法:每天练功后或睡前,用热水洗脚泡足十分钟左右,然后用剑指点揉足心三十六次。
左手指点揉右足涌泉穴,右点左同样。
二是搓肾俞穴。
此穴在腰眼部位。
面对南站立,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左右开步,全身放松。
双手掌五指合拢,插向腰后,掌心对外,手背向内。
用双手合谷穴突出部上下搓两侧肾俞穴各八十一次,一上一下为一次。
天天坚持以上三法,即可治愈肾虚病,有壮阳之奇效。
《道家养生功》
《道家养生功》专辑:《道家养生功》•《顾重石:武当道家专集》 17 206,614••陈式(养生功)太极拳分解 8 15,241•12 太极内功养生功 16 1,110,005•太极养生功第二阶段太极热身法 3 179,073收藏专辑万行上师莲花生动功-强身健体(前有小段讲解) 淮上清风40道家龙门功法--逍遥步淮上清风189武当三丰养生太极拳淮上清风565坐盘功-王子清演练淮上清风40八卦九功桩—王子清演练淮上清风29沙国政健身益气法淮上清风24太极拳坐式腰功(背面)淮上清风太极拳坐式腰功(正面)淮上清风30金蝉行功青龙太乙十三式-王子清淮上清风19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刘德义》淮上清风55凌尘道家养生太极拳淮上清风43武当玄武派陈理圣道长龙形养生功武当功夫,道家养生教学频道298太极内养功淮上清风43太极内养功(上)淮上清风43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八宝桩淮上清风413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1 淮上清风370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2 淮上清风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3淮上清风255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4淮上清风408道教全真龙门派《金刚功》、《长寿功》1不凡10392万行上师莲花生动功-强身健体(前有小段讲解) 道家龙门功法--逍遥步武当三丰养生太极拳坐盘功-王子清演练八卦九功桩—王子清演练沙国政健身益气法太极拳坐式腰功(背面)太极拳坐式腰功(正面)金蝉行功青龙太乙十三式-王子清武当道门五行养生秘功《刘德义》凌尘道家养生太极拳武当玄武派陈理圣道长龙形养生功太极内养功太极内养功(上)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八宝桩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1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2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3岳武武当养生筋经八法教学4道教全真龙门派《金刚功》、《长寿功》1道教全真龙门派《金刚功》、《长寿功》2道教全真龙门派《金刚功》、《长寿功》3华山派全真道教长寿术1势回春功(服气养肾悠功) 华山派全真道教长寿秘术 2 上元功〔挤阴功〕华山派全真道教长寿术3势龙游功(三环功)中国道家宫廷回春养生长寿秘术4蟾游功(小环功) 中国道家宫廷回春养生长寿秘术5龟缩功(复环功)中国道家宫廷回春养生长寿秘术6卧功华山派全真道教长寿秘术(1-6完整教学)少林坐式八段锦(文八段)少林消脂功少林益智功少林壮骨功少林养心功佛字功法国洋弟子热爱武当道家秘传五行养生功(1)法国洋弟子热爱武当道家秘传五行养生功(2)【梁惟朝大师】十二地支养生功法武当养生功法八段锦.flv武当纯阳养生十八掌演练灵珠子道家无极养生功养生功道家无极养生功道家无极养生功养生:太极拳武当道家传统武术馆太乙气功武当养生内功-颈椎练法武当道教养生功凌尘道家养生太极拳武当养生太极拳套路演练武当养生内功-功前热身练法道家秘传养生功梁惟朝大师《十二地支养生功法》龙门太极拳养生十八式三山五岳养生会大师张至顺教授长寿功第一部《窃吃昆仑长生酒》道家太和养生拳道家养生功法—平衡阴阳,延年益寿。
道家养生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100条不传之法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 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章节收起•1 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3 正确的观念•4 人的智慧不是学来的•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6 人大部分生病是正常生理现象•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8 足够的气血靠•9 畅通的经络需要•10 维持健康的身体•11 食物的数量须得到控制•12 适当的运动帮助气血运行•13 人想健康不老的方法•14 相信自己的感觉•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16 气血足,病情才显现•17 违背养生法则,得病机会增加•18 保持一定的饥渴•19 足够的气化食物•20 灵机一动,计上心来•21 没受过任何教育的人•22 人生最忌乱•23 适度•24 心虚弱,外邪乘入•25 欲长寿,先除病•26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27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28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29 心定神一•30 人病可分两种•31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32 治病以摄心为主•33 风寒阴阳暑湿,皆可使人致病•34 大病初愈有所忌•35 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36 曰放下、曰回头•37 心过劳就是心太满•38 静坐是息心法•39 人生病时最忌讳是嗔恚心起•40 子时失眠,肾水必亏•41 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42 闭目养神,则心气强•43 寅时切忌郁怒•44 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45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46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47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48 大病自救法•49 静养法•50 修行要诀•51 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52 知道自己有病的人有多少?•53 三更半夜还在网上就是养生的大忌•54 一个贪字就含着祸•55 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56 不能盲目补气•57 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58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59 运动有两点禁忌•60 运动的作用有二•61 什么是悟性?什么是智慧?•62 佛是心•63 一切病从心生,一切病从心治•64 竞争是什么•65 清与浊相互吸引•66 污浊之物的产生•67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68 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69 真正的科学是什么•70 能吃亏•71 不用担心疾病的自信•72 相随心转•73 名为五欲之最难破者•74 百病之始,起于风邪乘入•75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76 两心相合,统治百病•77 不能正面硬攻•78 中庸,是养生的根本原则•79 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80 什么是自然•81 简单和复杂是一对阴阳•82 因为太简单,所以不易遵守•83 什么是平衡•84 阴阳之道就是矛盾对立•85 什么叫人得意忘形•86 如何具有大智慧•87 活到老,学到老•88 五志能够致病亦能解病•89 养生有一条很重要,就是不能怕死•90 知其一,万事毕•91 养生的真谛•92 主明则下安•93 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94 用一生来培养一种好心态•95 拥有自信•96 人体是一个充满智能的机体•97 不要滥用药物•98 有解不开的恨,才有治不好的病图片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道家“五水养生法”养出健康体魄
道教在线:
1、早晨喝一杯温开水。
早晨起来先喝一杯温开水,水会迅速进入血液,使黏稠的血液得以稀释,促进血液正常循环,这样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供血,还有利于肾代谢,可消毒和清洗肠胃,不得肠胃病,软化大便,不得便秘症,促进新陈代谢有序进行。
2、热水洗脸泡脚。
将毛巾浸泡在热水中,捞出拧干迅速捂在脸上,用鼻子吸热气,凉了再放入热水中烫洗,这样反复烫洗几次,能起到熨眼、熨脸、熨鼻的作用。
鼻孔吸热气可防感冒,治鼻炎、鼻出血,熨眼可治眼疾,熨脸可治老年黑斑,使皮肤更富有弹性。
每天晚上倒一盆热水,水温一般在50℃左右,有时在热水里放点食醋或食盐,消毒杀菌。
3、温水漱口刷牙。
牙齿是保障营养供给的重要器官,用温水刷牙,就是使牙齿不受过冷过热的刺激而受损害。
4、冷水洗头洗脸。
用冷水洗头洗脸并边洗边搓,用手捧起冷水用鼻孔吸几次,可防感冒,用冷水洗好后,用毛巾搓头擦脸,以皮肤有微热感为止。
中医学称头上有百会、风池等14个穴位,洗头、搓脸起按摩作用,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真正做到养颜美容,头脑清醒,眼睛明亮。
5、每天喝几杯水。
为了保持体内有足够水分,每天至少要喝6-8杯水,不能怕夜尿多而不敢喝。
喝水要定时定量地喝,如早晨起床空腹喝1杯,两餐之间喝,晚上睡觉前喝,夜间1-2点钟喝,每杯水大约200克,冬天则可多喝稀粥。
多喝水还可补充人体丢失的体液,以免口腔干燥造成细菌大量繁衍,从而形成口臭。
水能使口腔处于细菌密度最低环境。
可此可见,水对人体是多么重要。
不喜欢喝水的人群,请从现在开始,养成天天喝水的好习惯,以利于身体健康。
道家是怎么养生调理方法
道家是怎么养生调理方法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不少人都出现了亚健康问题。
我们该如何养生,让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道家养生调理方法吧。
道家养生调理方法1、五行经络、道家气功点穴法,可调气血、通经络、祛血瘀、排宿便、消胖、祛病延年。
2、道家养生气功疗法,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的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然地运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气血流通,以达到强身保健的目的。
3、春夏秋冬养生法,讲究饮食养生,季节养人。
《黄帝内经》曰:“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4、食疗、食养法乃养生之本,《素问藏气法篇》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之,以补精气。
”如新世界养生馆创办以来,会员已累计有1000多人,既有追求养生与美容相结合的女士,也有追求健康的男士,目前年龄最小的会员只有2岁,最大的已有70多岁。
如新世界养生馆为了把健康送给千家万户,还经常到各社团、各单位长期免费举办养生讲座,大力推广养生学、普及养生学,努力提高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
道家养生饮食禁忌道家认为,人是秉天地之气而生的,应「先除欲以养精、后禁食以存命」。
在日常饮食中,须禁食鱼羊荤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素食为主,并尽量地少食谷物等粮食,以免使人的先天元气变得混浊污秽。
尤应多食水果,因为「日啖百果能成仙」。
道教有「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在饮食上全真道士食素,正一派在非斋日可饮酒茹荤。
历史上张天师世家还有「四不吃」的规矩,即不吃牛肉、狗肉、乌鱼和鸿雁,盖因牛辛劳、狗忠诚、乌鱼孝、雁坚贞之故。
道教是个重养生的宗教,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视。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既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学养生的饮食习惯。
这些饮食习俗,无论是对于保护动物,还是对于人们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道家在长期的生活修炼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有些食物对人体有害,食入后会发生食物中毒影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25 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虚气弱,每由心魂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此病之起因。
26 凡人欲求长寿,应先除病。欲求除病,当明用气。欲明用气,当先养性。养性之法,当先调心。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47 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百病无不先由气滞,气郁于内,肝先受伤。挽救之法,在化除得诀。而化除要诀有二:第一寻其根,其根在心,心空则一切自化。第二以药石、按摩助其化除,帮助血气之流通。
48 养病治病不可求速。因性急助火,火旺损气,反而不美。另不可贪多,贪则无恒而性急,况百病由贪而起,不可再贪以重增病苦也。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27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治其病,先治其气。
28 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
29 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肾犹亟焉。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
17 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18 人为什么必须保持一定的饥渴才是对养生有利呢?其实这就是“虚”的妙用。道家讲,虚则灵。这和谦虚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所以人必须经常保持“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主发谓之机。箭在弦上要发出去,必须拨动这个机。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有一个机,只有触动这个机,事情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其他的条件再多,也没办法引发事件。机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是事情发生的最关键因素。它是点,不是面。可是触动这个点,就能带动面。所以,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关键因素,(也可以讲,病机一开,人的病状就会显现出来,人就进入了“病” 的恶性循环当中。和病机相对的就是“生机”。生机一开,人就会进入康复这个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上病机和生机是一个东西的两个方面,是一对阴阳。病机开了,生机就关了,而生机开了,病机也就自然开始关闭了。这个就是辩证法。)
32、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33 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49 心属火、肾属水,心肾相连。火宜降下,水宜上升,水火相济,则蒸气内发。各部机体运动,可求得健康。此可于舌上察知。舌无水则不活,故活字以三点水加舌字。舌上可以报告内部各种病状深浅,以断生死。
50 大病自救法:一、不要怕死,决信我这个病,非但可以养好,并且身体可以格外健康,保证长寿。因为自己机体中本有特具的能力,不是空言的安慰。二、相信不用医药或靠何种营养食品,一定有自己除病延年的妙法。三、从今日起,我决定不许再去打扰我那病体,不许想著我那个病是如何病的,好坏都不许去计较它,只做个无事人。四、在这修理期内,不许想念工作,也不许悔恨丧失了时间和工作,专心一致,否则又迟误了。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42 子时失眠,肾水必亏,心肾相连,水亏则火旺,最易伤神。
43 睡时如有思想,不能安着,切勿在枕上转侧思虑,此最耗神。
44 午时属心,此时可静坐一刻钟,闭目养神,则心气强。
45 早起如在寅时三点至五点,此时切忌郁怒,不然必损肺伤肝,万望注意。
46 人生一切事业,皆以精神为根本,而精神之衰旺强弱,全赖心神之静定不乱,一个乱字,足以妨碍一切工作。
34 风寒阴阳暑湿,在在皆可使人致病。万一抵抗力薄弱,即可乘虚而入。身弱者多病,即是此理。富人有保卫力,如衣食住等等。贫人有抵抗力,如气足神旺,毛孔厚密,不易侵入等等。富人多食肥甘,伤胃伤齿。贫人多饿,所食不杂,故无肠病。富人多逸,故多气恼。贫人多劳,故少疾病。富人不造福而享福,只是消福,消尽则穷。穷人能勤俭,即是造福,果熟即富。凡衣食住之保卫力富,则精气神之抵抗力弱。保卫力弱,则抵抗力强。
15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为了你的健康,修道吧。修道得,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这里所介绍的补充气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定下心来多做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耗人的气血。人体的微循环主要应该靠松静来达到的,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35 大病初愈,切忌理发洗足沐浴
36 故求长寿无病,常强肉身。欲强肉身,当调伏精气神。欲调精气神,当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除此三毒,必学心戒。但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37 能静则仁,有仁则寿,有寿是真幸福。
40 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现在病可去,未来病可防,此其小者也。又心息则神明,神明则机灵,静者心多妙,观机辨证,格外敏捷,见理既正,料事益远,遇乱不惊,见境不惑,能一切通达,自无主观偏执之弊,而大机大用,由此开启矣。
51 静养法:安坐(卧)在床上,把身心一齐放下,自己浑身如融化,不许用一毫气力,好像没有这个身子相似。呼吸顺其自然,心也不许它用一点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脚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气血顺畅。
52 修行要诀:寂照照寂 切忌用力 成仙作祖 无他秘密。
具体要求:不许任何部分用一点气力,包括意念、呼吸、肢体,做到:眼不观,耳不闻,鼻不嗅,舌不尝,口不纳,心不想。此是唯一条件。若有所思所闻所觉,即是用气力,甚至乎使臂指即是用气力。呼吸稍粗亦即是用气力。不久那呼吸自然而平,似乎不由口鼻内出纳,而浑身八万四千毛孔中有了动作,或张或翕,此时无我无身无气无心,天然心归本位。所谓引火归元,又名水火既济,为治疗百病之总诀。
13 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减少体内的垃圾;2)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3)增加体内的气血。
14 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53 为了养生而死的,占十分之三。到底怎么回事?是因为太爱惜自己的身体了。为了这副臭皮囊,怕受辱,怕受宠,怕吃亏,怕上当,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他那颗心整天缩成核桃样,像是被狗反复啃过,怎么能不死。越怕死,越死得快。你要是养生,就得不怕死。只有不怕死,才能远离死。真正不怕死的人,走路不会遇上老虎,就是遇上老虎也不吃他。打仗遇不上刀枪,就是遇上,刀枪也不伤他。为什么?因为他不把死当回事,不怕死,死也就没法了。养生,并不是修道的目的,但是修道的人已经看透了生死,所以不再怕死,既然已经不再怕死,那么死也就不再是问题。生死这一关过去,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因此,修道的人能够长生。没想到长生,反倒能长生。一心想着长生,反而死得快。长生不是修道的目的,它只是修道的附带现象。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不仅告诉我们怎样拥有个好身体,而且告诉你一些做人之道,非常值得一看。
1、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8 一切修身修心法门,只有两字诀:曰放下、曰回头。{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浮生事,苦海舟,荡去漂来不自由。无边无岸难泊系,常在鱼龙险处游。肯回头,是岸头,莫待风波坏了舟。}只要一放下,一回头,病者顿愈,迷者顿觉。此真无量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