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3课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法。
2.能够灵活运用补数算法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
3.能够借位、退位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采用直观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
2.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法掌握。
2.补数算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1.加法和减法的借位、退位运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引出问题:如何在解决加法和减法问题时,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第二步:理论学习1.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法,重点讲解借位、退位的计算方法。
2.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掌握补数算法的使用方法。
第三步:练习巩固1.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决他们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步:拓展应用1.设置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法,能够运用补数算法解决问题,提高了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中的练习题。
2.思考并解答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法•借位、退位的计算方法•补数算法的运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直观教学方法,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 (2)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 (2)一、教材内容概述第2单元主要围绕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展开,该部分内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和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2.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及运用。
难点:1.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2.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分析导入:通过简单的故事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主体内容:1.通过具体例子,介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讲解进位和退位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3.练习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方法。
拓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问题,并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检验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情况。
2.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不只是结果。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以上是本单元教材内容的分析,希望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不进位加》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不进位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个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算法进行计算;–能够正确理解加法不进位的含义;–锤炼计算能力,培养耐心和细心的品质;2.过程与方法:–采用示例演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思考,敢于尝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品质,克服困难;二、教学重点•加法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加法不进位的概念;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电子白板或黑板;–课件PPT;–教学实例;–计算卡片;2.学生准备:–学生学习笔记本;–学生课外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设计示例演示1.教师通过演示计算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不进位的概念;2.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进行加法不进位的计算;3. 学生练习1.分发计算卡片,让学生独立完成加法不进位的计算;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操作错误;4. 拓展应用设置多种类型的加法不进位的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加法不进位的算法,通过示例演示和学生练习,让学生掌握了这一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外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好笔记。
以上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不进位加》教案的具体内容。
在今后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精选2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篇1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它位于新课标试验教材人教版第三册其次单元。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点单元之一,约占教学总时间的30%,因此,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单元的教学工作将有利于顺当达成学段和学期育人目标。
本单元在教材编写上凸现如下四个特点:1、以同学已把握的学问作为本单元学问的生长点;2、教材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3、各小节的教学也是由直观操作等依*实物思索到脱离实物思索进行编排4、“用数学”是结合计算来消失的。
教材遵循了由详细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同学抽象思维的培育,为进一步提高计算速度、培育计算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总的教学设想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同学开展观看、猜想、操作、争论、沟通、归纳、分析等活动进行探究和实现问题的解决。
本节内容是在同学已把握了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计算方法与已学的计算方法有相通之处,因此,我引导他们运用已有学问,通过实践、体悟等把握新学问。
在本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同学进行讨论型学习是我的基本动身点,我注意渗透“转化”思想,坚持以“同学的进展为本”,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同学供应生动、形象的观看材料,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由于爱好才是最好的老师!增加同学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完成新学问的建构,达到培育同学力量的目的。
因此,我认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发觉、理解和应用100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难点是竖式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我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学问背景动身,已“问题情景——操作探究——解释与沟通——应用与进展”为基本模式支配教学。
教学中,“以操作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纳现代教学媒体,努力为同学供应一个“数学试验”、“做数学”的环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难点:加法和减法的思维转换以及多步运算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1.掌握100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
2.掌握100以内的减法运算方法。
3.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00以内的加法运算1.导入新课: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回顾加法的基本概念。
2.课堂教学:讲解100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
3.练习环节: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归纳:要求学生总结100以内的加法规律,并展示解题思路。
第二课时:100以内的减法运算1.复习加法:通过口算练习巩固加法知识。
2.引入减法:介绍100以内的减法概念,强调退位的方法。
3.操练环节: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练习,加深对减法的理解。
4.拓展思维: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思考不同情境下的减法运算。
第三课时:应用实践1.实际问题: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2.分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加减法问题。
3.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五、教学评估1.日常练习: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检查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加减法的掌握情况。
2.个人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动、解题思路等评估个人能力。
3.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团队合作程度等。
六、教学反思在本单元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加减法运算。
同时,重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促进他们持续进步。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4、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方法,包括退位减法。
2.能够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题目。
二、教学准备
1.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
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算数卡片等。
3.教辅资料:练习册、解题思路示范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2. 学习新知识
•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如何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计算,重点讲解退位减法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通过布置口算题目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巩固练习
•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进行同学之间的互相点评。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题目。
四、教学反馈
•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收集学生作业,批改并针对性地指出错误,帮助学生及时纠正。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利用闲余时间继续练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提供更多相关的挑战题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相关内容,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老师会尽最大努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运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掌握计算策略。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心、认真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快速计算的能力。
2.难点: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策略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数学教辅书籍、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2.教学资源:练习题、教学课件等。
3.教学环境:保持教室安静整洁,保障学生集中精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出示几道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解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讲解新知识•结合教材内容,依次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讲解数字进位的概念,以及借位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计算过程。
3. 操练与训练•设计一系列加法和减法计算训练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计算策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探讨一些实际问题,并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总结,强化学生记忆。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加强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和同学一起练习,相互学习。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操练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下节课继续加强练习和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6课时 退位减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6课时退位减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在100以内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在100以内进行退位减法运算。
难点1.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
2.掌握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教案、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草稿。
2.学生:课前预习教材,完成相关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道退位减法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道题目。
2. 讲解退位减法(15分钟)•教师讲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并示范如何进行计算。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几道例题,加深理解。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师巡视辅导,指导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
4. 拓展应用(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退位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巩固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概念理解不深入,下次可以通过更生动的例子来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板书设计•退位减法的概念•100以内的退位减法计算方法八、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退位减法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能够熟练运用这一技巧解决问题。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巩固和应用,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这一知识点。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朩同学们认真学习,努力提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一)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以后研究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小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因此引领学生学好加减法至关重要,为了突破重难点,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突出了以下几点:1.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研究加减法的动机和兴趣,同时借助具体情境较直观地理解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记忆、理解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计算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会正确地算出结果,更重要的是运用计算解决问题;反过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巩固了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借助小棒、圆片等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探索并发现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试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建议: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在教学设计上要面对这些差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倡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建立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多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不断丰富其直观经验,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练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
课时安排:1.加法:4课时。
2.减法: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
4.整理与温:2课时。
加法第1课时讲授内容:教材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2.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一、复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36—37页练习。
本单元通过学生熟悉的外出参观活动和奥运金牌榜为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直观图展开两位数加法和两位数减法的笔算教学,例题的呈现层次清晰,循序渐进。
例4安排了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材呈现了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主要解决了两步计算式题竖式如何简写的问题。
例5呈现的连续两问问题为后续学习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打好基础。
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顾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整理的同时,也便于学生对比辨析。
第2题呈现了三组式题引导学生回忆两步式题的计算和计算顺序与结果的关系,引导学生有步骤解决这类题目。
二、复习目标1.结合具体题目,通过课前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回顾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并对比二者的异同,能正确较熟练地计算相关题目。
2.通过计算、观察、对比,总结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的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能用简便的竖式帮助计算。
3.进一步借助画图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两问的实际问题,能自觉反思解答是否正确。
三、复习重难点重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难点:正确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和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四、配套资源实施资源:《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教学课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课时作业。
五、复习设计(一)课前设计复习任务:1.第二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请阅读课本第11—34页,像第一单元那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内容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把这个单元的内容整理为几个方面?为什么这样分?(2)你能为每个内容补充上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吗?(3)每个要点你有什么好的经验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2.完成课本第35页第2题和第36页第4、5题。
人教版数学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2.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3.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
二、课前准备
1.温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准备纸笔,方便做题练习。
3.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诀。
三、学习内容
1. 不进位加法
在100以内的加法中,如果相加的两个数的十位数字之和不超过9,则可以直接相加得到结果。
例如:
23 + 45 = 68
37 + 28 = 65
2. 不退位减法
在100以内的减法中,如果被减数的个位数字大于减数的个位数字,则可以直接相减得到结果。
例如:
74 - 38 = 36
59 - 23 = 36
四、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以下题目: 1. 46 + 28 = 2. 87 - 35 = 3. 52 + 39 = 4. 75 - 28 = 5. 如果小明有78颗糖果,他分给小红32颗后,还剩多少颗?
五、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 自己出一个100以内的加法算式。
2. 用不退位减法算式解决以下问题:57颗橘子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颗橘子?
六、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和拓展练习,并写下你的学习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已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加油,继续努力学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单元备课方案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将对以后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影响。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是对已学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巩固和应用,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备内容
解决问题(1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
两位数减两位数(2课时) →不退位减;退位减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加两位数(2课时) →不进位加;进位加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2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1课时) →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8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8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数字线功能2.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应用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1. 运用数字线解决问题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难点: 1. 理解数字线功能 2. 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三、教学准备1.课件2.板书3.教学卡片4.数字线示意图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引出本课的主题。
2. 学习数字线功能讲解数字线的作用和使用方法,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理解数字线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 解决问题1.问题一:根据数字线上的编码找出缺失的数字,并完成加法和减法运算。
2.问题二:利用数字线上的提示信息,按照要求完成计算。
3.问题三:针对实际生活中的情景问题,让学生设计符合条件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并用数字线验证。
4.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数字线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并鼓励他们勤加练习。
五、课堂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用数字线验证答案的正确性。
2.思考平时生活中如何利用数字线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记录。
六、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数字线的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加训练和巩固。
同时,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在课后多加练习,不断提高在100以内加法和减法运算中的表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两位数加法(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两位数加法(进位加)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相关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材:教材中有关两位数加法的内容。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纸和铅笔等。
3.教学环境:教室整洁明亮,学生坐姿整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两位数加法的算式。
2.让学生观察算式,了解进位的概念。
第二步:讲解(15分钟)1.通过实例引入两位数加法的进位计算方法。
2.讲解进位的概念和原理。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两位数加法的练习。
第三步:练习(20分钟)1.让学生自行完成一些两位数加法的进位计算题目。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并及时纠正错误。
3.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第四步:拓展(10分钟)1.设计一些思维拓展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讨论其优缺点。
第五步:总结(5分钟)1.让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堂互动1.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2.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
六、作业布置1.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实践进位加法的计算。
七、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在课堂上解题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
2.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正确引导,及时纠正错误。
八、教学延伸1.可以设计一些拓展练习或游戏,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加法的理解。
2.可以引导学生用图形等方式展示加法计算过程,增强记忆和理解。
九、教学结束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复习,扎实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学问,是生活数学的表达,它的学习对同学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根底,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苏教版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情景教学感受社会学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培育同学数感,并提高同学的心酸力量,3、通过计算培育同学思维的机敏性及逆向思维。
教学重点:机敏解题的力量。
教学预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口算120+6080+1020+5070-2060-3090-602、连加连减口算3+2+41+3+47+2+1010-5-26-2-315-5-2指明同学说出计算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上学期我们还学过连加连减。
那你会算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吗今日我们就来试着解答这样的题目。
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第五题,小猴分花生图要求:(1)看图说出图意,要求还剩多少个花生怎么计算(2)列出算式并独立解答(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在算什么2、根底练习。
出示第四题根底练习要求:(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2)比拟上下两题,你发觉了什么(3)小组争辩,整十数的连加连减怎么计算(4)师总结算法:整十数的连加连减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一样,只是要加在在十位上。
3、情景模拟,出示第6题师仿照售货员一个同学上来仿照买东西的人,先示范给其他同学看,后要求同学分组模拟。
要求:(1)说清楚自己要买的东西,训练同学的口头表达力量。
(2)依据自己的要求买东西并算出要用去多少钱,付出钱后还要找回多少(3)口头列式,并答复。
(4)全班反应,说一说,你想怎么买,是怎么计算的三、稳固练习课件出示第7题,师:看小熊想邀请大家到它家里玩,可是只有算的又对又快的孩子才能进它的家,你有信念和它交上好伴侣吗要求:独立解答。
三、回家帮妈妈算酸她今日买菜用了多少钱,并说出一些整十数连加连减的算式,你是怎么计算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
3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之上的。
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减法的算法。
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1.读懂情境图。
(1)2019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呢?
(2)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中国)
2.交流情境图。
(二)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图中信息,根据图中信息提出减法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将其中三个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梳理出来,作为学生探究的基点。
同时在信息的对比中,发现中国金牌数第一,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
二、探究算法,明确算理
(一)自选问题,分组探究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
(选三名学生上台板演)
36—23= 36—16= 19—16=
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1)回忆加法笔算方法。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尝试列出竖式。
3.利用圆片,探究算理
(1)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
例如:在个位和十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几?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片、十位划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
(2)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1)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
(2)上台板演,交流做法。
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1)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3)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二)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了之前学习列竖式计算加法的基础,因此,本课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做好
充分引导。
尤其对圆片在数位上的含义做出指点,以帮助学生突破理解笔算减法算理这一难点。
在分组合作的同时,设计分组比赛的环节,活跃课堂,让计算不再枯燥。
】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二)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练习三的第3题。
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
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二)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