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纲要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纲要第一篇: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纲要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在人类跨入崭新的21世纪之际,新课程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走进了中小学校园,走入了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中小学师生的生活方式。
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又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最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因而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此,依据新语文课程理念,在对取得显著教育效果的“亲近古诗文经典”的基础上,我们一中语文组开发了一中《书相伴我成长》校本课程。
本课程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为根本目的,结合我市的历史和人文资料,立足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情感熏陶、明理启智,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境界。
为保证我校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实施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坚持同志“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的重要思想,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区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区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6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范文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所以我校要依据____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西安丰镇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实践,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学习单元分别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目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校本课程是为了指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人文情怀的发展而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本校实际的以教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中介的学生主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土实际,我校校本课程建设力求突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课程内容的乡土性。
教材植根于现实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使用过程中,以本地的生产、生活和环境为学习研究对象。
因为学生生活在进化,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便于学习操作。
高中数学思维校本课程
肥城市第六中学校本研修评估考核材料二 0 一五年十一月目录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第一部分数学思维的变通性(1)善于观察(2)善于联想(3)善于将问题进行转化第二部分数学思维的反思性(1) 检查思路是否正确,注意发现其中的错误(2) 验算的训练(3) 独立思考,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安排表《数学思维》校本课程纲要一、基本项目课程名称:《数学思维》授课老师:授课对象:高一、高二年级部分学生教学材料:相关网站、资料二、课程目标以全面贯彻落实课改精神为宗旨,以数学思维为主线,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3、通过数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数学思维的变通性第二部分数学思维的反思性第三部分数学思维的严密性第四部分数学思维的开拓性四、课程实施建议基础知识教学、实物演示、电教配合、图上作业、小组研讨、模拟训练、考查等。
五、课程评价评价指标(一):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课堂纪律情况、参与练习情况、团结协作情况;评价指标(二):平时模拟训练与考查相结合;评价指标(三):教师综合评定给与相应等级;评价等级均为:优秀、良好、中等、须努力四档第一讲数学思维的变通性一、概念数学问题千变万化,要想既快又准的解题,总用一套固定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必须具有思维的变通性——善于根据题设的相关知识,提出灵活的设想和解题方案。
根据数学思维变通性的主要体现,本讲将着重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善于观察(2)善于联想(3)善于将问题进行转化(1)观察能力的训练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
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题目的具体特征,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细致的、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思考,透过表面现象看其本质,这样才能确定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
虽然观察看起来是一种表面现象,但它是认识事物内部规律的基础。
校本课程纲要
<<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纲要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语文组刘振华第一部分前言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在特色学校创建过程中,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积淀、优厚的学校资源以及社会丰富的资源与社区文化资源,引导读书时尚,全面构建儿童的阅读体系和精神世界,打造“书香校园”,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实验工作。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内容是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经典、阅读优秀文本、扎实有效地开展新世纪的读书活动。
在阅读教学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神,兴起读书学习热潮,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文化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进步、成长、成材,让祖国母语美丽学生的人生。
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实施,促进书香校园的营造,推进文化校园的建设,打造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型学校。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与创建“特色学校”相结合,传承读书文化,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实现学校课改总目标。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本着“塑造完美心灵,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丰富学生文化底蕴”为宗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亲近书籍、亲近文化,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爱上阅读,让班级融为一个书香蕴籍的整体。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领略到读书的价值与意义,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拓展知识界限,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掌握美文材料,培养阅读、表达、作文能力。
3、让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景,提供知识信息源,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经典读本与人生的关系。
2、在欣赏朗读经历中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感悟阅读学习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在阅读经历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品味经典、提成阅读感悟。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拓展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的能力为宗旨,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它着眼于激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它也是基础性课程的拓宽与延伸,是为学生学习研究型课程积累更宽泛的知识与经验、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共同为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会观察和思考、探究和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感受生活中的美和快乐。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学会交往、合作,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加强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拓展型课程,推进二期课改的实施,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精于探究的教学骨干,使学校拓展型课程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三、课程原则:1、基础性: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和生存发展发展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2、多样性: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发展需要。
3、开放性:强调学习与生活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加强知识系统的开放性、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开放性、知识的****的开放性。
4、时代性: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利用最新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国内外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程内容的编制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根据现代科学及学科发展的新变化,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不断加强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综合性:加强课程学科知识的再组合,重视学科内知识的的相互渗透和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重视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整合;重视民族性和国际性的整合;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纲要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纲要一、指导思想人类从古至今永恒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真、善、美,而历来的哲学家、思想家们特别是美育理论的创始人席勒指出:真、善、美是互相渗透、和谐统一的。
在任何一个民族中审美文化的高度与政治的自由和公民的道德、美的习俗与善的道德、行为的光辉以及行为的真理都是携手并肩而行的。
从这一点来说,在人类前进的脚步中,文艺始终是人类的精神追求。
“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日常生活的文艺需求以及对提高自身审美素养的愿望日益强烈,这正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大大提高了对文艺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音乐美术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内,文艺课堂强调文艺课程要生活化,激励和指导学生形成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所以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开展文艺教育,使学生系统地接受文艺作品的熏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文艺》校本课程的总目标:通过文艺教学及各种生动的文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文艺的情趣,发展学生的文艺作品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提高艺术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端正生活态度通过《文艺》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提高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对文艺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3)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文艺作品中所表现的对国家、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歌颂与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文艺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
(4)尊重艺术作品,理解多元文化尊重艺术家的创作行为,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艺术欣赏习惯。
初中语文校本教材实施纲要
初中语文校本教材实施纲要初中语文校本教材实施纲要一、校本教材开发的背景和意义校本课程是20 世纪70 年代在英、美、澳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以学校、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
其特点有: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决策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了学校师生的个体差异; ?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丰富和完善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的主人公意识和拓展师生的创造空间等。
在而新一轮课程改革,更是首次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不仅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大的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也给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机遇和挑战,其意义是深远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这些思想都为我校初中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依据。
二、三、育新学校初中语文校本教材的构想 (一)指导思想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教育力?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结合我校所在社区环境为高校社区,文化氛围浓厚,家庭文化素养较高的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贯彻我校“先成人后成才,既成人又成才”的办学理念。
3(体现21 世纪对人才的要求,突出时代特点,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奠定基础的思想。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共五篇1(2469)字一、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利用我校国家级课题《学校文明礼仪普及教育与提高学生素质》的研究成果,全面推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真正突出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切实改变目前师生存在的一些言行不文明、仪表不端正的不良行为习惯,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中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华杰双语学校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现制定我校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二、活动意义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遵从德育教育从认知、自觉规范到行为自律的教育过陈,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内容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相处”,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
我们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礼仪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学我校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二)实践礼仪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
各班级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礼仪学习,评选文明礼仪标兵。
(三)展示礼仪通过开展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班级各项“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完整版)威海九中《走四季知节气》校本课程纲要
《走四季知节气》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威海市第九中学[课程设计背景]21世纪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我国也开始了具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深入,课程模式也日趋多样化、自主化、特色化,课程结构日趋合理,为学校实施自主办学创设了广阔的空间,为教师教育教学更加自由开放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以供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完善和补充,是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老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
我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学生需要开发了《走四季知节气》的校本课程,既具有地方特色,又是对地理课程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扩展,因为是生活中的地理知识,以及风俗、农事、诗歌谚语等,既能够体现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更能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二十四节气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二十四节气”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举国上下遵循传统的风俗等活动更加兴起以发扬。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走四季知节气》的校本课程,努力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加之讨论、调研、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以课程自开设以来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课程目标]1、开发目标①主体性:课程编制以学校为主体,充分体现本校特色。
课程编制充分尊重教师意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并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
②基础性:课程编制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每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③发展性:课程编制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④全面性:课程编制以全面的、互补的课程设置来促进学生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篇一: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方案一: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目标以课改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消除畏难心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师生与课改同成长。
三、校本课程组织机构1、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初步审议)组长:***(校长)副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2、课程开发研究小组(负责课程的具体开发)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副组长:学科组长音乐、美术、体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等相关教师3、课程实施督察小组(负责课程实施的督察)组长:***(校长)组员:班主任、物理、化学、地理、综合实践课程副组长:政教主任、年级主任组员:班主任、学科组长四、课程内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校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拟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1、认知类:认识自身以及身边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龄、生日等)2、欣赏制作类(摄影、剪纸、折纸、面食制作、绘画、图片当地名胜风景)3、音乐类(民歌、小曲调、乐曲、舞蹈等)4、体育类(球类、跳绳、毽子等规则、技能)5、礼仪教育(道德规范、文明用语、语言艺术、常用交际用语、英语常用交际口语等。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一、课程开发的依据1、学生需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学生,培养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动员,提高师生参与率,采取问卷形式调查学生需求及兴趣爱好。
课程开发主体性及选择性决定了课程开发的方式及内容,学校必须发挥引导和管理职能,必须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的需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的实践、动手能力。
2、社会要求开设校本课程我校作为本县一所重点少数民族学校,承担着传承、弘扬满族文化的重任。
近几年由于各校都在走升学之路,忽视了民族文化的开发,长此下去,满族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在我县消失,作为重点中学的满族中学,有担当重任的义务。
特开设此课题。
3、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具体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4、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每个教师都有一定的专长,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来,校本课程的开发正是给教师一个专业成长的理想空间。
二、课程结构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根据新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结构:体育活动、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科学,将这些校本课程分解为符合学生特点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具体类别、课程目标、涉及主要学科及课程方向如下:(一)、体育活动1、拟开课程:陀螺、蹴球(必修课)2、课程目标:(1)弘扬和传承满族文化(2)为我县培养陀螺、蹴球运动员、教练员(3)增强学生能够体质、发展学生能够个性3、开发教师:王会东、马志刚、王鹏、郭冰凌4、授课时间:七八年级每周一节,九年级非专业发展的可以自由选择。
(二)、综合实践活动(选修课)1、拟开课程:科学设计乐园、标本制作、博客网页制作2、课程目标:(1)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2)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
校本课程规划纲要
华峰初中校本课程规划与实施纲要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加强课程执行力的建设来不断提高学校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加快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特制定“华峰初中校本课程规划与实施纲要” 。
一、课程规划的涵义华峰初中校本课程规划,是指对华峰初中本校的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内容进行的全面规划。
这项规划必须基于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既要重视学校已有的课程传统或创新改革,又要认真考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和声音。
实施纲要是关于这项规划执行的纲领性文件。
其主要内容除了课程方案之外,还包括课程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开发、课程管理机构的运行等。
二、课程规划与实施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学校的长远规划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学校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实。
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学校是事实层面上的课程的最重要、最关键的管理者。
而在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中,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学校课程规划的制定。
因此,学校课程规划既是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课程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应该享有的课程权利。
在充分享受权利的同时,课程规划,必须基于学校实际。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形成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蕴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但根据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我们树立了“以爱育爱,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全面发展、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坚持“和气、大气、正气、灵气”的校风,“为人、为学、为师、为友”的教风,“尚德、尚文、尚真、尚美”的学风。
要实现这些目标,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的科学规划并组织有效实施便是其中一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2、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要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尤其要帮助那些学有特长或学有困难的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
我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合格+特长”。
我们不仅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在拥有比较扎实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兼具有一定的特长。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5篇)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5篇)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5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一七五中学也由课程改革的试点年级进入全面课程改革阶段。
新的课程改革给本xxx学校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方针,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以创新教育为方向,形成了“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宗旨。
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课程改刻的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师培训,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发校本课程的新路子,特别是在艺术、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引领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教师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
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
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本课程内容学校目前安排如下内容作为校本课程:1、音乐:声乐的基本常识通俗歌曲2、体育:篮球技能训练校园健美操3、美术:版画装饰画四、培养目标1、总体目标以课程为载体,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做到以师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
校本课程实施纲要
校本课程开发纲要一、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以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强化为目标,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我校教师综合素质,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
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课程目标的设定和课程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同时,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的有效指导下进行的构建知识、展现个性、发展能力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课程的目标,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整体规划,实行目标递进。
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的有机衔接。
同时,各册教材,在目标渐进的基础上,风格各不相同,保证了课程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三)用实践活动,倡导体验探究本课程是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为要目标。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目标,在活动过程中,掌握方法和情感的教育,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参与研究兴趣和促进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生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重视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
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五)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空间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发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目标按照学生的能力分成三个等级。
设计遵循了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特点,也考虑到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
课程中对低年级的学生的要求为基本要求,对中年级和高年级的要求突出以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目标为基点,循序渐进。
中学课程纲要实施方案
中学课程纲要实施方案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2011
年版)》,我校制定了中学课程纲要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高中学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将根据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合理安排中学课程结构。
在保证基础学
科教学的同时,注重拓展学科,开设一些新的选修课程,如科技创新、艺术设计等,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其次,我们将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针对不同年级和学科,我们将
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相适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探索和学习知识。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课程实施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
我们将建立健全的
课程质量监控体系,定期对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最后,我们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我们将通
过举办各类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综上所述,中学课程纲要实施方案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将不断完善这一方案,努力使之更加贴近学生需求,更加符合时代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校园植物探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校园植物探秘》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一、指导思想:在校本课程开发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在逐步明晰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意义下,在清晰的“分享教育课程化”的思路下,建立课程即经验、课程即过程、教师即课程等思想。
“发现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分享教育的重要内涵,也是新课程的重要思想。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领略“分享教育思想是学校的教育哲学,它不是游离于新课程之外的东西”的思想精髓,并将分享教育思想有机转化为课程实践,使分享教育呈现出迷人的魅力,建立出具有分享教育理念的校本课程体系。
二、校本课程设置的原则:1.独特性:校本课程首先要体现以校为本的原则,这也是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本校特定的规模办学条件下,体现山区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山区学生成长的需要,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兴趣、爱好及本校的课程资源等要素,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贯穿本校办学理念和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具有延续性的课程体系。
2.补充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的优势,探寻本校学生所具有的不同于他校的特点,把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研究国家课程与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差异,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促进全面发展、充分发展,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这正是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与研究空间所在。
3.整合性:以往的国家课程主要以学科课程的形态设置。
学科课程具有体系明晰、自成系统,有利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却在相当程度上割裂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识。
针对这一缺陷,校本课程可开设具有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等整合化的课程形态。
对学科课程进行整合,对学科与学科之间、科学与人文之间、知识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强化与整合,解决现存的科间分隔、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背离,知识与社会脱节的状况。
南墅中学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纲要9703
《书法》学校课程选修课实施纲要莱西市南墅镇中心中学中学杨虎堂课程名称:《书法》授课教师:杨虎堂学习对象:初一、二、三年级学生学习时间:每活动课(共13课时,另根据安排)一、课程名称:书法(软、硬笔通用)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
历代的书体发展有甲骨文、大篆、小篆、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代表性字体。
中国书法是汉字书写的一种独特艺术,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大书法家沈伊墨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他能显示出惊人奇迹。
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悒。
”因此,宏扬中国的书法艺术,让学生继承传统中国文化是我们教育者的又一重要使命。
二、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意义:课程改革正在使课程资源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化,学校开始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
虽然有教科书,但是,校本课程开发还是应该成为当代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路走来,我们在中国教育的历史巨变中,变革我们的教育思想,变革我们的教育行为,变革我们的教育实践,力求创新学校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实现“人人有才艺,人人有成就”的校本目标而不懈努力。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自主开发与实施的,反映学校办学特色的,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差异性的课程类型。
我校的书法教育校本课程正是在这样的理念背景下和学校拥有的资源优势基础上开发的,现已成为学校课程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征:(一)主体性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它是根据学校要“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这样一个办学思想和“人人有才艺,人人有成就”的办学理念基础上,学校自主开发和发展的课程,做大做强我校“书法教育特色品牌”,抢占时代教育的制高点。
——它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的肯定与认可,充分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加上教师的书法基本功和强有力的教师队伍,保证了该校本课程的计划实施。
2024年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9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
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可以对国家课程进行部分改造,可以自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
随着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学校自主权的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将是今后我国课程革新的焦点。
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如下:一、开发背景我校位于河山镇文化区,河山镇有丰富的人文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
如:“江北第一苹果之乡”之美誉,有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有一定规模的蔬菜大棚种植,有日照巨书摩崖石刻,有全国重点建设工业镇之称。
辖区居民文化层次高,关心和重视教育,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二、指导思想:(一)确立一个中心: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对校本课程的需要评估,我们决定以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要求为前提,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二)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
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在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师生的自我发展、自我体验,正视学生的个人知识。
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选择,张扬学生知识中的个性化,使之共同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
(三)明确一个原则: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ZZ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休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
一、涵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究、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实现课程的根本宗旨,表现为六个方面。
1、完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
2、教育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广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3、实施素质教育
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
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事例,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4、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第一,校本课程给学生留下空间。
第二,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
5、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
首先有利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拓宽了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
其次,有利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获得。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
再次,有利于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
6、学校特色建设
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
下吉高中的校风是纯朴、求实、爱国、进取,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
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然鲜明地带有学校的特色。
三、开发依据
(一)国家课程改革纲要
1、课程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与教师处的地方。
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纲要。
2、制定校本课程标准,应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素质;要结合各个领域课程的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
(二)学校的发展要求
下吉高中的发展目标在于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争创有一定特色的省示范学校。
特色教育是学校的发展之路。
(三)学生的发展需求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有益,学生普遍喜欢亲身实践、讨论交流、试验探究等教学方式,目前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制度,学生普遍认为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其发展状况。
(四)教师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需要一批骨干教师,需要青年教师的成长。
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育教学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四、开发目标
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
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并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娱乐技能,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
五、课程结构
我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结构:语言与艺术、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将校本课程分解为符合学生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
具体类别、课程目标、涉及主要学科及课程方向如下:
(一)、语言与艺术
课程目标:
1、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
2、结合英语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常识,提高分析和认识西方文明的能力。
3、能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提高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汉语、英语、哲学、历史、、音乐、美术、影像、社会学等。
拟开课程:古诗文名作鉴赏,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传略,英文表达,现代西方文明介绍,演讲,文学创作、绘画,书法,,器乐,声乐,合唱队与乐队,摄影与摄像,古典音乐欣赏等。
(二)、数学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力。
2、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涉及学科:数学
拟开课程:数学史话,数学家介绍,数学思维,趣味数学,生活与数学,竞赛数学。
(三)、人文与社会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