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合集下载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电子版

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电子版

民族政策常识一、民族平等政策1.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各民族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1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论大小,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2民族平等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解决民族问题、处理好民族关系的一个总原则;3.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1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一律平等,具有同等地位,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②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③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平等权利给予更多保护;④各民族履行相应的义务4.我国民族平等的特征我国的民族平等具有权利的广泛性、权利的真实性、权利的彻底性、权利的完整性、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等特征;5.民族平等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民族团结政策1.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相互尊重、平等互助、友好合作、和谐相处;它是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另一个总原则;2.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团结作为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3.各民族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的意义1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础;2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3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不仅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 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原则之间的关系①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族平等,就不会实现民族团结;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促进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保障;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也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5、应当怎样维护民族团结政府方面: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公民青少年方面:①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②要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③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以实际行动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光荣义务:④积极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2.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3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根据人口的多少和分布范围的大小,设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民族自治地方,最大限度地保证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充分行使自治权,以实现民族平等;3.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的推行经历了实践、确立和发展完善三个阶段;1实践阶段;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成立了一些自治政权,进行了具体的实践;1947年5月1日,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2确立阶段;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义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宣布了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指导原则和法律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确定下来;3发展完善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44个少数民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共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占全国总面积的64.3%,总人口1.6亿人;4.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第一,有助于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第二,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和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行使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6.关键:培养少数民族干部7.核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四、少数民族干部政策1.大力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包括各类专门人才,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是做好民族工作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2.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1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人主要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2普遍且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3.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1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需要3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的需要五、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1.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1坚持自力更生与国家帮助相结合的原则;2组织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方针;3坚持因地制宜与优先照顾的政策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意义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根本途径;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有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互利共赢;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3.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政策与措施1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政策和措施①重点培训、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员;②在普通高等院校有计划地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或举办民族班;③在民族院校增设紧缺专业,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培训、提高现有的少数民族科技人员;④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和传统产品,提高经济效益;⑤建立和健全农村牧区的科技推广体系,加强实用科技的普及、培训和示范推广;⑥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在民族地区建功立业;⑦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支援;2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①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办学活力;②加快“两基”步伐,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③进一步增强对民族教育的扶持力度;④加大对民族教育的投入;⑤进一步加强对民族教育的支援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⑥大力推进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⑦积极推进民族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⑧大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德育工作;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政策和措施①抓住机遇,加快中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②采取措施,加强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③做好重点文化工程建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全面发展;④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丰富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⑤大力培养人才,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队伍建设;⑥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扶持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⑦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加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投入;4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和措施①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②从实际出发,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和妇幼卫生工作;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基层卫生组织建设;④大力扶持发展民族医药事业;⑤搞好对口支援工作,把帮助培养当地的卫生技术人员摆在首位;⑥为民族卫生工作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六、民族语言文字政策1.民族语言既是民族文化的构成工具之一,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我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数量达80种以上,分别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等五个语系;3.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持实行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的政策;4.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措施1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2设立专门的机构3为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条件5.国家在少数民族中推广普通话七、民族风俗习惯政策1.民族风俗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2.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1群众性;2民族性;3区域性3.党和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尊重和照顾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尊重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在大众传播媒介中,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尊重少数民族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八、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宗教;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形式;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宗教的含义和特性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2现实中的宗教,包括宗教行为、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组织等;宗教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长期存在;3宗教具有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性等特点;3.我国宗教的基本情况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现在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以及一些民间信仰;4.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宗教信仰自由2国家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5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民族专干制度

民族专干制度

民族专干制度一、引言民族专干制度是指在我国特定民族地区或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由党组织委派的专职干部,负责民族工作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旨在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地方民族事务的管理能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本文将深入探讨民族专干制度的背景、意义、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民族专干制度的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分布广泛。

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一些地区存在着民族团结不稳定、民族矛盾频发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并提高地方党委政府的民族工作能力,民族专干制度得以建立。

三、民族专干制度的意义1.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通过设立民族专干,党能够更加精确地了解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和措施,确保这些政策和措施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2. 提升地方民族事务的管理能力。

民族专干作为党组织委派的专职干部,能够专注于民族工作,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种民族关系,化解民族矛盾,推动地方民族事务的有序发展。

3.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民族专干能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需求和困难,通过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帮助,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推动各族群众共同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团结。

4.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在一些民族地区可能存在一些分离主义的思想和行动,而民族专干制度能够通过加强党的组织和领导,及时发现并化解潜在的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四、民族专干制度的特点1. 专职干部制度:民族专干是由党组织委派的专职干部,担负着民族工作的全职职责,具有一定的履职权力。

2. 基层工作重点:民族专干主要服务于基层,深入一线,了解民情民意,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民族工作的蓬勃发展。

3. 专业素养要求高:民族专干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民族地区的文化特点和民族事务的管理方式,以便更好地服务各族群众。

民族理论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判断辨析题

民族理论期末复习指导答案判断辨析题

第一章绪论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错、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正确的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间矛盾的问题2.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错、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

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必须有正确理论的指导3.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错、关于民族观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4.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正确、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第二章民族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包括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

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民族是在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心里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辩证的科学的运用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第三章民族发展1.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错、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的隔离而造成的。

2.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知识竞赛题库

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知识竞赛题库

51、()民族地区各族干部,O 少数民族干部,O 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C )A .大力选拔使用、大力培养、积极培养B .大力培养、积极培养、大力选拔使用C ,大力培养、大力选拔使用、积极培养D .大力选拔使用、积极培养、大力培养身建设和人才培养,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

(B )A.团结互助、B.团结合作、C.团结合作、D.团结互助、54、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善于用法律法规规范宗教52、防范和打击各种 会稳定。

(A )A.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教极端活动B.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教极端活动C.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教活动D.渗透颠覆破坏活动、 教活动53、坚持政治上()、 O,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暴力恐怖活动、恐怖组织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恐怖组织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民族分裂活动、信仰上(),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互相尊重 互相尊重 相互理解 相互理解事务管理、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妥善处理宗教领域的(),教育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 55、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八)A.独立自主自办 B .党的指挥 C .党的领导 D.宗教中国化方向5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支持和引导宗教界人士对宗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 代()的阐释。

(D )A.中国发展进步要求、B.中国经济发展要求、C.中国经济发展要求、D.中国发展进步要求、5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以()的态度对待宗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构建积极群众自觉维护A.社会关系、B.社会矛盾、 C .社会关系、 D.社会矛盾、O,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开展活动。

(A )矛盾和问题、 冲突和问题、 矛盾和问题、 冲突和问题、宪法法律权威 宪法法律权威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符合中华优秀文化 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符合中华优秀文化健康的宗教关系。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龚曲此里39年的军旅生涯中,担任的职务不少,走过 的地方也不少。特别是在云南迪庆工作的24年,和他 相识相处过的人,至今对他念念不忘,为他的事迹所 感动,为他的精神所激励,也为他的早逝而惋惜。 在迪庆,记者采访了数十位与龚曲此里相识的人, 包括部队官兵、地方干部群众和他的亲属,讲述他们 眼中的龚曲此里,采访常常被哽咽和抽泣所打断。 从这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里,不仅反映出龚曲 此里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所做的工作和贡献,更折射 出龚曲此里心系藏区促发展、践行宗旨为人民、胸怀 大局保稳定、勤奋敬业作表率的崇高精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亲属亲友: 热情、善良、有爱心 他太爱帮助人了 斯那拉姆(龚曲此里的妻子) 2003年5月,龚曲此里回老家和村里的老人尼布谈心时,老人说:‚年轻时, 我们最爱唱《北京的金山上》。北京天安门是啥样啊?要是能去北京看看,这辈子 就值了!‛ 看到满头银发的老人,了解到他们的渴望,龚曲此里记在心里了。聊天中,他 得知村里还有25个70岁以上的老人,都想到北京去看看。他对老人们说:‚我可以 资助一点,坐飞机的钱我出不起,你们自己也筹一点吧。‛ 回家后,他跟我商量,把家里仅有的8000元存款都拿出资助老人,又到县民政 局帮助协调了一笔经费,一起交给带头的老人尼布,让他带着村里的25个老人到北 京观光。 这些年,这种事太多了。他太爱帮助人了,不管修桥、修路的缺资金,只要找 到他,他都从家里拿钱去帮助。龚曲此里就是这么个人,总是那么善良、热心。 他在家里比较‚霸道‛,这些事基本他说了算。当然,他对我感情专一,对我 和娃都相当好,他拿家里的钱助人,我们都支持。
“我在这明媚的初春读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当我知道他的名字的时候,他却已离开了人世。 香格里拉的人民呼唤他,连远在千里之外的我 也忍不住呼唤他。‛一位署名‚iamlem on‛的网民在新浪网上留下了这些感言。这 个让他感伤的名字叫作龚曲此里,云南省迪庆 军分区原副司令员,一位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 藏族军人。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开放本科)——辅导讲义◆◆第一部分-------教学实施过程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电大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我国民族的历史与现状和我国的民族政策等,具体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民族发展、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介绍了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现状,着重讲述了我国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干部政策、民族经济发展政策、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与要求《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了解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自觉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进步,为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第一章绪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系统地讲授,使学生全面了解民族理论研究对象和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二节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方法第三节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第二章民族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民族的概念,系统了解民族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民族识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民族概念第二节民族基本特征第三节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与民族问题产生、发展、消亡的一般规律和途径;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的内容、性质和实质;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性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式等。

民族的形成:一、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和一般规律民族是从部落发展而来的,一般是经过血缘部落到地域部落的过程和部落联盟的阶段,部落联盟朝民族的形成跨出了第一步,是与民族最近似的东西。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第十章民族经济发展政策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创造优厚物质条件,才能从根本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加速发展各民族的经济,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也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

这是根据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和整个国家的情况采取的政策,是完全必要的:一、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少数民族由于遭受国内反动统治阶级、本民族剥削阶级、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的压迫,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束缚,使各民族都处于极度贫困和愚昧落后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解放,但是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同汉族地区发展比较起来,差距还很大。

少数民族地区不仅贫困面大,而且贫困程度最为严重。

从贫困面的分布看,列入“八七计划”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贫困县中,少数民族贫困县有257个,占43.4%。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地理环境封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育滞后,扶贫攻坚的难度较大。

以新疆为例,解放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当时的新疆交通运输相当落后,没有一寸铁路,公路也特别少,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新疆只有1 所大学,9 所中学,1355 所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9.8%,全疆文盲率高达90% 以上,人口平均命不到30岁。

新中国成立 60年来,新疆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各族群众得实惠的时期,但是,由于自身发展基础薄弱,再加上自然条件的制约,新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论述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述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们党和国家一贯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在唤醒少数民族人民的觉悟,组织少数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贯彻执行党的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民族解放,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我党最早期的党员有邓恩铭(水族)、马俊(回族)、张伯简(白族)等,他们早在1921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邓恩铭还参加了我党的创建工作,是党的一大代表之一。马俊曾和周恩来一起从事学生运动,张伯简同周恩来一起在法国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土家族的向警予也是我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是我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是通过自治机关中本民族的干部来实现当家作主、自主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的。因此,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条件。没有大批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没有少数民族干部的任用并带领本民族群众管理好本民族的事务,各少数民族就难以真正实现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无法实施、坚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丁龙召里李晶主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1651。
[3]:李晓喻,《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理论双月刊,2002.3(总第79期)。
论述国家与民族的关系
班级
建党初期,我党就非常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1923年秋冬,中共北方党组织深入北京的蒙藏学校与进步学生建立密切联系,他们经常向进步青年进步书刊,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道理,组织他们参加当时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和各种革命活动。1924年,从这批蒙古青年中发展了乌兰夫、吉雅泰、李裕智、奎璧等成为中国第一批蒙古族共产党员。到1925年,蒙藏学校120多名学生就有90多名党团员。1925年我党派乌兰夫、多松年、康根成和马俊等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派奎璧、赵诚等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第三国际国际主持的党校学习;派蒙古族青年勇夫、高博泽布、云里搓、乌云珠、朱古赛等10人到黄埔军校学习。1962年初,我党为了加强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农民运动的领导,从这三个地区选派了贾力更、李春荣、王建功等17名蒙古族青年到广州第6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了毛泽东同志的教诲。

中组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中组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中组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制度,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年轻优秀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以下简称后备干部队伍,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选拔后备干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党管干部的原则;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四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五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六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七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八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选拔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政领导班子,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省、市地两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第二章后备干部的条件和资格第四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第五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以下资格:一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同级副职;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正职,也可列为上一级正职的后备干部;二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下一级正副职;三国有重要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员,根据其从事领导工作的资历,可列为一定层次的后备干部;四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省部级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五有基层领导工作的经历;六身体健康;第三章后备干部的数量和结构第六条后备干部一般按领导班子职数正职1∶2、副职1∶1的数量确定;第七条后备干部队伍应形成合理结构:一省部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45岁至50岁的干部为主体,45岁以下的干部,部委要有1至2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有3至5名;市地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40岁至45岁的干部为主体,40岁以下的干部要有相应数量;县市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35岁至40岁的干部为主体,35岁以下的干部要有相应数量;二后备干部名单中,比较成熟、近期可进领导班子的人选,一般不少于同级后备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三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干部,应分别不少于10%、15%和20%;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中,也要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需要配备少数民族干部的党政领导班子,其后备干部中应有少数民族干部;民族自治地方后备干部队伍中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确定;政府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中,应有适当数量的非中共党员干部;四后备干部队伍应形成合理的专业和知识结构;第四章后备干部的选拔第八条选拔后备干部,应充分发扬民主,广开推荐渠道,扩大选人视野;不仅要从党政机关挑选,还应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挑选;不仅要从国内培养的各类人才中挑选,还要注意从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挑选;市地级以上党政机关各部门的后备干部,可以在全系统范围内选拔;第九条选拔后备干部的程序是: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委党组讨论提出建议人选名单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报上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考察认定;正职后备干部由上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在民主推荐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报党委党组讨论认定;第十条选拔后备干部要按照规定的资格条件严格把关,特别是把好政治关;第十一条选拔后备干部的工作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结合领导班子换届、届中考察、调整工作一并进行;对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在竞争上岗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一时不能提拔使用的,可按规定程序列入后备干部名单;第十二条县市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与市地级以上党政机关各部门的后备干部有的可以交叉;第十三条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积极探索选拔后备干部的新方法、新途径;第五章后备干部的培养第十四条后备干部选定后,要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第十五条培养后备干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的原则,有计划地加强对后备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特别是要加强对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增强党性,拓宽视野,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和理论素养;尤其要重视做好党政正职和比较成熟近期可进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第十六条对后备干部主要进行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党的基本知识和党规党法培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培训主要采取以下形式:选送到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组织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艰苦贫困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国外、境外考察和办班培训,组织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理论研讨;后备干部在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的理论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其他形式的培训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十七条必须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实行岗位轮换,安排分管常务工作或其他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选派到基层特别是艰苦贫困地区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任职、挂职,选调到上级党政机关挂职,交流任职等方式进行;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二年;第六章后备干部的管理第十八条后备干部的管理包括对后备干部的考察、调整、档案管理等内容;第十九条对后备干部要定期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思想品德、工作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政治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情况;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的提高情况;与培养目标的距离以及原有缺点、不足的改正情况等;要全面考察后备干部,不仅要了解他们工作思想方面的情况,而且要了解他们生活、社交等方面的有关情况;要特别注意考察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廉政情况和发展潜力;在定期考察的同时,应做好经常性的考察了解工作;考察结果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第二十条对后备干部要实行动态管理;在考察的基础上,应适时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调整充实近期可进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第十六条对后备干部主要进行较为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培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党的基本知识和党规党法培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以及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培训主要采取以下形式:选送到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学习深造,组织到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艰苦贫困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国外、境外考察和办班培训,组织对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或理论研讨;后备干部在党校、行政学院和高等院校或其他培训机构的理论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其他形式的培训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第十七条必须加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实践锻炼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实行岗位轮换,安排分管常务工作或其他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分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选派到基层特别是艰苦贫困地区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任职、挂职,选调到上级党政机关挂职,交流任职等方式进行;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时间一般为一至二年;第七章后备干部的任用第二十四条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后备干部,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任用;上级党委党组应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对后备干部统一调配使用;第二十五条提拔干部一般要从后备干部中挑选;需要从后备干部名单以外提拔的,呈报单位应在报告中说明情况;第二十六条鼓励和支持后备干部参与由组织批准进行的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等活动;第八章后备干部工作的组织领导第二十七条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任用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第二十八条建立后备干部工作责任制;党政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干部对后备干部工作负有主要责任,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也负有相应责任;党委党组每年要听取一至二次后备干部工作的汇报,研究解决后备干部工作中的问题;要把选拔培养后备干部工作的情况作为考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二十九条后备干部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督促检查由组织人事部门具体负责;第九章后备干部工作的纪律第三十条后备干部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的纪律规定;第三十一条后备干部工作必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各级党委党组及组织人事部门,对违反本规定选定后备干部的行为,应坚决予以制止和纠正;第十章附则第三十二条各地各部门可按照本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和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要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并参照本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017.doc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017.doc

篇一:《2017考研少数民族骨干计划》2017考研已经拉开序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中公考研为考生们提供相关2017考研复习资料、考研辅导、往年考研真题等。

希望2017考研学子金榜题名,考入自己理想院校。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指国家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人才培养计划。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简称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是五部委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科教兴国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举措。

计划从2006年起用五年时间为西部培养一批少数民族高学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为211以上重点大学,生源为西部省市区。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

毕业生一律按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到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硕士服务期限为5年,博士8年。

经费享受中央级高校研究生的拨款政策。

简介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称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又称“民族骨干”“少骨计划”“骨干计划”等,是一项由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委联合实施的人才培养计划。

主要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为西部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

报考就读该计划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必须回到原籍省份服务满规定年限,报考前为在职人员的研究生,原则上毕业后须回原单位继续工作;报考前为应届生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原籍省份工作(只定区域,不定行业、不定单位、不定工作岗位,培养高校统一发放就业推荐表,在原籍范围内与统分统招研究生相同待遇)。

研究生就读期间由财政部提供全额奖学金及一定比例的生活补贴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

培养详情招生生源招生生源范围为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阐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阐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阐述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题目: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法律分析: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化保护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化保护

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化保护中国拥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其余55个少数民族则占据了中国的少数派。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为了维护祖国的统一,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和谐发展,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实施少数民族政策和民族文化保护措施。

一、少数民族政策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少数民族政策。

1951年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地区都享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学校、机关、工厂、农村、部队等都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文字。

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自治权利受宪法保障。

”这一规定标志着新中国形成了一整套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

此外,中国政府还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共同探讨了少数民族政策的完善和实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政府深入推进“中国梦”研究战略,坚持不断深化开放政策,加快改善民生、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二、民族文化保护中国政府认为,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因而属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高度重视。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秉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开放战略,积极引进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文化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保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为少数民族团体提供文化保护,包括对民族文化保护法律的完善、文化交界地区的设立及文化事业的支持,主办具有民族特色、呈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节日等等。

同时,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状况和特点,政府启动了具体、详尽的保护、开发和传承计划。

如某些民族的民歌、民乐、民舞等,政府统一编写成唱本、曲本,成立民乐团和歌舞团,并在各地学校、文化中心、图书馆、电视、电影和文艺场所,广泛宣传推广,让这些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8.26•【字号】云办发[2009]21号•【施行日期】2009.08.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云办发〔2009〕21号)各州、市、县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各大专院校党委,省属各企事业单位党组(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省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贯彻落实情况、遇到的问题和相关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委。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2009年8月26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民族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云南科学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维护边疆稳定的坚强组织保障。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关于民族干部工作的有关部署,大力推进我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国土面积的70%,民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做好民族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基础还十分薄弱,贫困落后问题还比较突出,科学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解决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带头作用,切实把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好落实好。

民族宗教法律

民族宗教法律

民族宗教法律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2号<<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3号<<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4号<<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中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民族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有哪些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是什么?<<河北省宗教事务条例>>(2007年修订)河北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宗教事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6号《宗教事务条例》已经2004年7月7日国务院第5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二零零四年十一月三十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第三条国家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

第四条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在对外经济、文化等合作、交流活动中不得接受附加的宗教条件。

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方案一、前言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始终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为了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有效推进民族地区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供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参考和执行。

二、总体目标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适应民族地区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在少数民族地区取得全面胜利。

三、基本原则1.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忠诚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少数民族干部。

2. 坚持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各方面能力和领导才能。

3.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

4. 依法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强化法制教育和法治观念,提高干部的法律素养和遵纪守法意识。

5. 实施分类培养、个性化培训,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合适的培养方式和方法,使培养工作更加精准。

四、具体措施1.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纪律意识。

组织干部进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最新理论知识,加强党性的锤炼,增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

2. 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培训和管理能力培养。

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班,提高干部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

同时,加强管理培训,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良好服务意识的管理人才。

3. 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开展道德讲堂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干部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引导,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组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中组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

中组部《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制度,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能够担当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年轻优秀的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以下简称后备干部)队伍,加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和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选拔后备干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党管干部的原则;(二)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四)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五)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六)注重发展潜力、重视培养提高的原则;(七)备用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八)统一调配使用的原则。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选拔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政领导班子,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领导班子,省、市(地)两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

第二章后备干部的条件和资格第四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

第五条后备干部应当具备以下资格:(一)正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同级副职。

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下一级正职,也可列为上一级正职的后备干部;(二)副职后备干部,一般应是下一级正副职;(三)国有重要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员,根据其从事领导工作的资历,可列为一定层次的后备干部;(四)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省部级后备干部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五)有基层领导工作的经历;(六)身体健康。

第三章后备干部的数量和结构第六条后备干部一般按领导班子职数正职1∶2、"副职1∶1的数量确定。

第七条后备干部队伍应形成合理结构:(一)省部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45岁至50岁的干部为主体,45岁以下的干部,部委要有1至2名,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有3至5名;市(地)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40岁至45岁的干部为主体,40岁以下的干部要有相应数量;县(市)级后备干部一般应以35岁至40岁的干部为主体,35岁以下的干部要有相应数量。

10第十章 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和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10第十章 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和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第十章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和我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包括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作用,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及其历史经验等内容。

第一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培养和人员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1、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2、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各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标志,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作为党和国家整个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3、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1)大力培养、选拔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进一步加强党对各民族的领导,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深深扎根并取得不断胜利的根本保证。

(2)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真正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3)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才是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关键所在。

(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长治久安的中心环节。

(5)努力培养一支具有高度觉悟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可靠保证。

二、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新中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与实践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族干部政策与实践第二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方针政策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方针、原则1950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了“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

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

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民族地区干部是指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这些干部需要具备一些特别的素质和能力。

以下是对民族地区干部的四个特别要求。

一、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者,必须深入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尊重并保护其文化传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获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误解或偏见。

不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而应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

二、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时,语言、礼仪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

因此,作为民族地区干部必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

他们需要学习掌握当地语言,并且理解当地人们使用语言时的习惯用法和表达方式。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还需注意礼仪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当地群众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三、关注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作为民族地区干部,必须时刻关注少数民族发展问题。

他们需要了解当地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推动少数民族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具体措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他们在各领域中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四、具备政治敏感性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敏感性。

他们需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动态,并及时反映当地群众对政策的反应和意见。

在处理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审慎处理。

不能因为个人偏见或局限性而引起社会矛盾或影响政治稳定。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干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服务群众,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

少数民族干部规章制度

少数民族干部规章制度

少数民族干部规章制度一、规章制度的内容1.选拔和任免制度(1)选拔标准:根据担任的职务性质和工作需要,制定明确的选拔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公正公平、科学选配的原则,确保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合理、公平、透明。

(2)任免程序: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定程序进行任免,确保选人用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杜绝人事任性和任人唯亲现象。

2.培训和教育制度(1)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培训活动,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教育要求: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

3.考核评价制度(1)考核内容:按照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内容,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表现和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2)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指标和标准,建立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激励干部积极工作,督促其提高业绩。

4.激励和约束制度(1)激励措施:建立激励机制,采取薪酬激励、荣誉激励等形式,激发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2)约束措施:加强制约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规章制度的全面执行和有效落实。

二、执行情况及存在问题少数民族干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总体上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制度执行不到位:部分单位对规章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存在执行“打折扣”、敷衍塞责等现象,导致制度效果不佳。

2.激励机制不完善:少数民族干部普遍感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激励力度不够大,导致干部积极性不高。

3.培训教育不足:部分单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投入不足,导致干部业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议为了进一步规范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素质和能力,有必要完善规章制度,建议:1.强化执行力度: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干部的制度意识和执行力度。

2.加大激励措施: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激励力度和广度,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要按照党的民族干部和民族自治法规的规定,认 真选好、用好人才,既要从实际出发,不求全责 备,又要坚持标准,看本质,看主流,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任人唯贤。从长远来看,解决少数民 族干部和各类人才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的问题, 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民族教育。 5.最后,还要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 励机制,对重点技术带头人和党政干部实行竞争 上岗,使庸者下能者上,为民族地区选出出类拔 萃的顶尖人才,为民族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邓恩铭(水族)
马骏(回族)
张伯简(白族)
韦拔群(壮族)
龙大道(侗族)
关向应(满族)
乌兰夫(蒙古族)
李裕智(蒙古族) 向警予 (土家族 )
大革命时期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培养农民运动骨 干的学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由澎湃主持的第 一届到毛泽东主持的最后一届,先后举办6期,加 上各地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我党有目的、有计 划地培养了一批少数民族的农民运动干部,其中广 州农讲所就培养了大批蒙、回、满、壮、朝鲜等民 族的干部,广西东兰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也培养了壮、 瑶等民族干部500多人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
• 一、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 1.少数民族干部的特点和优点(掌握) • 2.少数民族干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1、在少数民族地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组织保证。 2、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充分行使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 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
1949年,毛泽东同志 《对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
这一著名论断成为新中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 要指导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
毛主席指出:“认真在各少数民族中进行工 作,推行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是 两项中心工作”。 1950年,决定创 立中央民族学院,先 后办起了中央、西北、 中南、西南、青海、 云南、广西、广东、 贵州等民族学院,至 1965年,少数民族在 校大学生达25096人。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 胡锦涛同志指出:‚做好培养 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善 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深受群众拥护的高素质的少 数民族干部队伍,对于加快民族地 区发展,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祖国 统一和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要求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对干部的德才 标准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 根据改革开放形势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对 干部的‚德才兼备‛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即: 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 准。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
(一)广开渠道,增加少数民族干部数量 (二)全面加强民族干部的素质教育 (三)建立并不断完善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制度 (四)明确少数民族干部的配备和使用 13所民族院校继续举办民族干部培训班; 还在各级党校、团校、干部院校、干训中心 等培训机构培训民族干部。
民族院校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
新设立了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方民族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湖北民族学院、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族学院、内蒙 古民族大学等一批民族院校。全国共有100多所学校 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和民族班学生;少数民族在校大 学生人数由1978年的3.6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07.55 万人 。
28
第三节 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建设(数量、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一、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少数民族干部从1950的1万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90多万人, 形成了包括党务、政务、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 等各方面人才的相当规模的队伍。到1999年底,全国少数 民族干部人数占全国干部总数的6.9%,是改革开放初期的 3.4倍。1993年以来少数民族干部增加了45.2万人,年平 均增长3%;7年间增长幅度高于同期全国干部增长7.7个百 分点。
西藏民族学院
第二节、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1950 年 11 月 24 日 , 中 央 人 民 政 府 颁 布 了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了‚普 遍而大量地培养各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确 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 专业与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 子以及‚既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 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 则。
思考及讨论:
少数民族大学生
如何回家乡就业与 创业?
一些大学生为留 在大城市,不惜‚零 工资‛就业。另有一 些大学生选择了回乡, 到故乡开创精彩事业 和人生。
思 考 题:
1.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何重大意义?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 “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 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 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 学校。请你们注意这一点,要彻底解决民 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 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 的” • 1949年11月,毛泽东《关于大量吸收和培 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电报》
二、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 践中,党和政府十分重 视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 部,一批批少数民族干 部茁壮成长,为民族解 放、国家建设和民族进 步、社会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 (二)抗日战争时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 (四)新中国成立后 (五)改革开放以来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干 部政策和选拔任用干部的基本路线,即:“德才 兼备”“任人唯贤”。
1. “德才兼备”和“任人唯 贤”
所谓‚德‛指的是干部的政治品质 和道德修养,也就是对党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忠实性和公仆意识。 所谓‚才‛是一个干部所具有的领 导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和业务 知识、业务能力。 ‚德才兼备‛就是要求政治素养 和业务素质的统一,不但政治素质要 高,同时业务素质也要高。 ‚任人唯贤‛就是要选拔和任用 德才兼备的干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 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上来。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也调整 为‚大力培养‘四化’所需要的、具 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 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 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各 种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充分发 挥他们的作用,并注意在少数民族妇女中培养各级干部 和各种专业人才。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可以采取特 殊措施,优待、鼓励各种专业人员参加自治地方各项建 设工作。‛
3、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 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维护祖国统一、 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 5、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 彻底解决民族问题的可靠保证
牛玉儒,男,蒙古 族,1952-2004
1978.2—1979.7 中央民族学院干 训班学习 在包头市工作期间,成功地推进了 稀土高科、明天科技、华资实业、钢联 股份、北方重汽等企业实现股票上市。 在自治区政府工作期间,2002年超 额完成了‚引进国内资金200亿元,进 出口总额20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2亿 美元‛的工作目标,实现了该区对外开 放的新突破。 在呼和浩特市工作期间,该市生产 总值增速跃居全区和全国27个省会(首 府)前列,提前实现了‚十五‛规划奋 斗目标。
长征时期
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云南、四川、甘肃等少 数民族地区时,我党曾吸收和培养了一批藏 族、彝族、苗族羌族、回族和其他少数民族 青年。藏族的杨东生、天宝,彝族的阿尔木 呷、陈占英都是这一时期培养的民族干部。 红军还在四川藏、彝区建立自治政府的过程 中,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干部,而且在甘孜还 举办了藏族干部学校培养从事翻译、宣传、 后勤和群众工作的民族干部
面临的主要问题 :
1.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不足 2.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3.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
解决办法:
1.要积极贯彻执行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和 政策。要以新的政策和良好的机制吸引人才。采 取各种措施,为民族人才施展才干提供舞台。 2.要建立健全吸引人才的制度。给予少数民族人才 在家庭、生活、工作、培训教育等方面优先照顾, 鼓励他们为民族经济建设做贡献; 3.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培养和使 用好现有的民族干部。还要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抗日战争时期
马本斋 (冀中回 民支队)
马本斋(1901~ 1944),原名马守清,回 族,河北献县人。抗日战 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 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 族英雄。
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在延安中 央党校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 于1941年在延安创办延安民族学院, 招收少数民族学员。
解放战争时期
中央民族大学
26
目前,各地、各部门在继续有计划地扩大 少数民族干部数量的同时,还采取了多种有效 途径和措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 多渠道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 (教育部) ‚天狮西部人才培养计划‛ (民委与企业合作)
三、坚持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
(一)继续做好少数 民族干部的选配工作 (二)全面提高少数 民族干部的素质 (三)改善少数民族 干部队伍的结构
第十章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第一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 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节 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 方针、政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