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原理结课论文设计

合集下载

电视原理论文1

电视原理论文1

数字电视接收机和电视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摘要:目前市场上所宣传的数字电视接收机是指在不改变现行广播电视传输体制的前提下,将经过图像检波的视频基带信号和经过伴音鉴频的音频基带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其它部分也尽量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接收机。

该种接收机还同时添加了数字特性象画中画、帧冻结、图像放大或缩小等,以及图像性能的改进,如逐行扫描、动态补偿噪音降低等。

电视显示器有多种类型,目前市场上主要有CRT电视、LCD电视、PDP电视。

不同类型的电视关于信号电路的处理是相同的,主要是显示技术的不同。

其中CRT显示技术人们都很熟悉,以下将对LCD、PDP及未来的显示技术进行介绍。

关键词:数字电视接收机;电视显示技术Abstract:at present, the market by the propaganda digital TV receiver is to point to in no change current radio &tv transmission system, under the prerequisite of the video will be after the image detection baseband signal and sound after the audio baseband signal is popularly used digital processing, other part also try to the digital TV receiver of technology. The receiver also add digital characteristics like the paint of paint, frame of freezing, image, and larger or smaller imag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uch as manufacture progre ive-scan, dynamic compensation noise is reduced, etc.Have many type TV monitor, mainly on the market at present CRT television, LCD TV, PDP television. Different types of TV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is about the same, mainly is the display technology is different. Which CRT display technology people are familiar with, the following will to LCD, PDP and the future of display technology was introducedKeywords: digital TV receiver; TV display technology一、数字电视接收机1.1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参数[1]1.1.1 电视信号的数字化与“模拟音频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一样,模拟电视信号的数字化过程也包括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骤,每一个步骤的过程机制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电视信号带宽宽,音频信号带宽窄。

彩电原理论文

彩电原理论文
(3)MPEG-4标准
此标准打破了基于像素编码的概念,采用基于音频和视频对象的编码技术,数据压缩率达到100倍,适用于视频会议、交互电视、多媒体通信、远程教育、环球移动通信、Internet实时图像传输等。
附带说明一下,MPEG-3标准目前已经被弃用;另外还有MPEG-7标准,这个标准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它定义的符号、语言、方案的描述,目的是对日益庞大的图像、声音等进行有效管理和快速搜索;MPEG-21标准称为多媒体框架或称为数字视听框架,目的是将标准集成、相互支持、相互协调。
(2)按照图像清晰度可分为三类: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数字标准清晰度电视(SDTV)、数字普通清晰度电视(LDTV)。
(3)按屏幕幅型比分为:4-3比例、16-9比例两种。
总的来说,数字电视是数字传输系统,是原有电视系统的数字化,由于经过数字化后,信号的传输速率得到提高,电视的性能也得到改善。
(1)视频编解码技术
数字电视,尤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在实现的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是对视频部分的压缩,视频编码技术主要功能是完成图像的压缩,使数字电视的信号传输量由995Mbit/s减少到20-30Mbit/s。
(2)音频编解码技术
音编解码技术主要是完成声音信息的压缩。声音信号数字化后,信息量比模拟传输信息量要大的多,因而数字电视的声音不能像模拟电视的声音那样传输,而是要多一道压缩编码工序。
A(t) S(t)
一个采样值
t
(1 111 101
t
(c)量化信号(d) PCM信号
幅度
重现的模拟信号
阶梯信号
t
(e)重现的模拟信号
以上主要介绍的是模拟信号如何转变为数字信号以及如何重现模拟信号的,这些只是侧重信号的采样、量化与编码部分。

数字电视技术原理论文

数字电视技术原理论文

数字电视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MPEG - 2视频编码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关键技术, 阐述了数字电视信源编码技术、多路复用和解复用原理、节目复用器构成、信号复用系统及调制解调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MPEG-2 多路复用复用器复用系统。

1 MPEG-2编码技术DVB-T采用的是MPEG-2编码技术,MPEG-2是MPEG制定的国际标准,于1994年11月正式发行。

它主要包括系统、视频、音频、一致性、参考软件、数字存储媒体的命令与控制、高级音频编码、lob视频编码和实时接口等9个部分组成。

由于图像信号中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主要包括有空间相关冗余、时间相关冗余、结构相关冗余、人眼视觉冗余和熵冗余等,使得图像的压缩具有可能性。

MPEG-2采用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统计编码技术等,减少传输信号的冗余。

MPEG-2系统编码是将视频、音频和其它数据基本流合成一个或多个适宜于存储或传输的数据流,MPEG-2系统层框图如图2-1所示。

在MPEG-2中定义了三种码流,基本码流ES (Elementary Stream)、节目码流PS (Program Stream)和传输码流TS( Transport Stream)。

图1 MPEG-2系统层框图节目码流(PS)由一个或多个PES 包组成,是一组视频、音频和数据基本分量。

节目码流中的各个包具有相同的时间基准,具有长度可变的数据包和包头。

节目流通常用于基本无误码或误码比较小的环境下,用在光盘和硬盘间的数据传输。

基本码流ES 是在MPEG-2中,按照像块层、宏块层、像条层、图像层、图像组层和图像序列层的顺序依次编码,并在除像块和宏块外的每一层的开始处加上起始码和头标志,就形成了ES 。

其中打包的基本码流PES(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s)是对压缩的基本码流ES 进行打包后形成的码流。

传输码流(TS)是将具有共同时间基准或具有独立时间基准的一个或多个PES 组合而成的单一的数据流,TS 是节目码流或和基本码流的集合,他们可以以非特定关系复接在一起。

电视机原理讲解范文

电视机原理讲解范文

电视机原理讲解范文电视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采集部分、传输部分和显示部分。

采集部分负责将图像和声音转化为电子信号,传输部分负责将电子信号传输到显示部分并进行处理,显示部分负责将电子信号转化为可视的图像和声音。

采集部分包括摄像头和麦克风。

摄像头通过镜头将光线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通过图像传感器将电子信号转化为模拟视频信号。

麦克风通过麦克风元件将声音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通过模拟音频信号输出。

传输部分包括信号处理器、调制器和发送器。

信号处理器首先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增强和滤波等处理,然后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数字视频信号。

调制器将数字视频信号调制成高频信号,以便传输。

发送器将调制后的高频信号发送出去。

显示部分包括接收器、解调器和显像器。

接收器接收到传输部分发送的高频信号,并将其解调成数字视频信号。

解调器将数字视频信号解调成模拟视频信号。

显像器通过光栅扫描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视的图像,并通过扬声器将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

电视机的原理主要涉及到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采集、传输和显示。

在图像信号的采集中,摄像头将光线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通过图像传感器将电子信号转化为模拟视频信号。

在声音信号的采集中,麦克风将声音转化为电子信号,并输出模拟音频信号。

在图像信号的传输中,信号处理器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放大、增强和滤波等处理,并将其转化为数字视频信号。

调制器将数字视频信号调制成高频信号,以便传输。

发送器将高频信号发送出去。

在声音信号的传输中,声音信号经过放大处理,并通过调制器将其调制成高频信号,与图像信号一起传输。

在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的显示中,接收器接收到传输部分发送的高频信号,将其解调成数字视频信号。

解调器将数字视频信号解调成模拟视频信号。

显像器通过光栅扫描将模拟视频信号转化为可视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

同时,扬声器将模拟音频信号转化为声音,播放出来。

总之,电视机的原理是将图像和声音转化为电子信号,并通过传输和显示部分将其转化为可视的图像和可听的声音。

彩色电视机的解析毕业生设计论文格式

彩色电视机的解析毕业生设计论文格式

彩色电视机的解析毕业生设计论文格式引言在当代社会,电视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彩色电视机已经取代了黑白电视机成为人们主要使用的电视机类型之一。

本文将对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各种技术特点进行解析。

通过学习彩色电视机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彩色电视机的发展趋势,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基础。

一、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彩色电视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图像获取、图像传输、图像处理和图像显示四个主要过程。

1.图像获取:彩色电视机通过镜头或传感器获取外界的光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2.图像传输:彩色电视机使用视频信号线将产生的电信号传输到主控制电路。

3.图像处理:主控制电路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色彩分解、色彩校正和信号解码等操作。

4.图像显示:处理后的信号通过电视机的显示屏,将图像还原为人眼可以识别的彩色图像。

二、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彩色电视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以下是彩色电视机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1953年:美国发明家西蒙斯首次展示了一台彩色电视机的原型。

这台原型电视机使用了红、绿、蓝三原色荧光屏,但存在亮度不均衡等问题。

•1961年:美国CBS广播系统通过电视广播方式首次公开展示了一台完全彩色的电视机。

•1967年:日本制造商索尼发布了第一台商用彩色电视机,该电视机采用了新的彩色电视制式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

•1980年代:欧洲国家开始提出新的彩色电视制式PAL(Phase Alternation by Line)和SECAM(Séquentiel couleur à mémoire)。

•1990年代:数字彩色电视技术开始兴起,为电视画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彩色电视机的技术特点彩色电视机的技术特点有很多,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1.色彩还原度高:彩色电视机通过三基色荧光屏的配合,能够还原真实的彩色图像。

电视制作技术论文

电视制作技术论文

2014年秋季《电视制作技术》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电视制作技术任课老师:班级: 161131姓名: HELEN学号:目录摘要关键字一、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以彩色电视机为例1.1 光学系统1.1.1变焦镜头1.1.2分色装置1.1.3色温变换滤色镜1.2 CCD摄像器件1.3 摄像机的电路处理系统1.3.1 预放器1.3.2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1.3.3 编码器1.3.4 辅助电路系统二、摄像机的发展及使用2.1 摄像简史2.2 按质量分类2.2.1 广播级2.2.2 业务级(专业级)2.2.3 家用级2.3 按制作方式分2.3.1 ESP用摄像机2.3.2 EFP用摄像机2.3.3 ENG用摄像机2.4 按摄像机成像器件分类2.4.1 摄像管摄像机2.4.2 CCD摄像机2.5 按产生的信号性质分类2.5.1 模拟摄像机2.5.2 数字摄像机2.6 按摄像机录像机的结构分类2.7 按扫描线数分类2.8 按记录媒体分类小结参考文献摄像机的原理、发展与使用【摘要】自从第一台用磁带记录图像的摄像机、录像机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诞生后,短短50余年时间,摄像机、录像机已经走过了信号性质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图像清晰度由标清、高清再到超高清的发展过程,并在今天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笔者欲从摄像机的原理、发展、使用等方面对摄像机的基本知识进行大致梳理,掌握摄像机入门的基本知识。

【关键字】工作原理发展使用一、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以彩色电视摄像机为例彩色电视摄像机位于电视系统的最前段,是电视系统的主要信号源,是彩色电视系统最关键的设备之一。

彩色电视摄像机既是光的分解设备,又是光电的转化设备。

它利用三基色原理把彩色景物的光像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基本光像,由摄像管或CCD电子耦合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然后通过各种电路对信号进行放大、加工、处理,最后编码形成符合一定规范的全电视信号(或视频信号)。

电视机论文.

电视机论文.

摘要本课程设计是根据常规电视的缺陷,对提高NC-2T型彩色电视机清晰度的研究。

电视机是利用的视觉残留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

电视系统的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同时传送声音同步信号,使人能够有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本次设计中,主要对彩色电视机的梳状滤波器---亮/色分离电路进行设计以及简要阐述梳状滤波器电路组成和亮/色分离工作原理关键字:整机原理、梳状滤波器、亮/色分离电路绪论电视是用电子方法传送活动图像的技术。

用电视摄像机把景物图象变成相应的电信号,从发送端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线路)传输出去,在接收端再把它还原成景物图像供人们观看。

1875年,乔治.卡瑞(George Carey)在波士顿提出了一套将图像分为栅格形式的电视系统。

1884年,德国电气工程师尼普柯夫(P.Nipkow)用他发明的“尼普柯夫圆盘”使用机械扫描方法,作了首次发射图像传送的实验。

每幅画面有24 行扫描线,图像相当模糊。

1897年德国人K.F.布劳恩发明了阴极射线管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

1907 Boris Rosing (Russia)设计了机械扫描电视1908 年,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无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5年,苏格兰的贝尔德公开展示了他制造的一台机器,画面本身仅2 英寸高,一英寸宽。

从此,电视开始了它神奇的发展历程。

他被被称为”电视之父” 1926 年,贝尔德向英国报界作了一次播发和接收电视的表演,开创了电视技术研究的先河。

1931年发明电子扫描显像管,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

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

电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论文

电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论文

电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论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视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论文将探讨电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介绍其背后的原理,以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具体案例。

二、电视技术的原理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图像和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和显示。

以下是电视技术的基本原理:1.图像信号的传输和显示–图像信号采用模拟或数字形式进行传输。

模拟信号通过调制和解调的过程来传输,而数字信号则经过采样和编码处理后传输。

–在传输过程中,图像信号被分为若干行和列,通过电子束在屏幕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扫描并显示。

–图像信号的质量取决于分辨率、刷新率和色彩深度等因素。

2.声音信号的传输和播放–声音信号通常采用模拟形式进行传输。

传输过程中,声音信号经过调制和解调处理,并通过扬声器进行放大和播放。

–声音信号的质量受到采样率、声道数和动态范围等因素的影响。

3.传输媒介–电视信号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媒介进行传输。

有线传输主要通过电缆或光缆实现,而无线传输则使用无线电频谱传输信号。

4.数据压缩和解压缩–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省带宽,电视信号通常需要进行数据压缩。

–常用的压缩技术包括JPEG、MPEG和H.264等。

解压缩时,压缩的数据被还原为原始的图像和声音信号。

三、电视技术的应用电视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1.电视广播–电视广播是电视技术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通过电视广播,用户可以观看到各种各样的节目,如新闻、电视剧、电影、体育比赛等。

–电视广播不仅提供视觉娱乐,还扮演着传递信息、宣传推广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角色。

2.远程教育–电视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电视观看远程教育节目,接受来自不同地区的教学资源和知识。

–远程教育通过电视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地域限制,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3.医学影像显示–电视技术在医学影像显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生可以通过电视屏幕观察和分析各种医学影像,如X光片、CT扫描、MRI等。

数字电视原理课程设计

数字电视原理课程设计

数字电视原理课程设计简介数字电视是数字技术和电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其高清晰度、良好的音画质量和丰富的交互功能,逐渐成为主流的电视娱乐方式。

而数字电视原理则是数字电视技术的基石,涉及众多的信号处理、传输、解码等问题。

本文将利用数字电视原理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课程设计。

设计内容设计一个数字电视信号的前端调制与传输系统。

具体来说,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信号源与处理•调制与解调•调频与传输信号源与处理首先,需要确定信号来源。

这里我们选用一个标准的数字电视节目源,例如一部高清电影。

如果没有现成素材,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视频文件。

接着,需要将信号进行处理,以满足数字电视传输的要求。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解码与编码:将节目源的编码格式转换为数字电视所需的编码格式。

如将H.264视频编码转换为MPEG-2编码。

•压缩:由于数字电视信号巨大,需要进行压缩,以减小存储和传输成本。

压缩算法是数字电视技术的核心,有多种算法可供选择,如MPEG-2、H.264等。

•加扰:为防止篡改和非法传播,数字电视信号需要进行加扰,即对信号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难以被非法获取和利用。

加扰算法较为复杂,这里不做详细介绍。

调制与解调经过信号处理,数字电视信号已经满足了传输规范,但仍需与载波进行调制,以便通过天线传输。

常用的数字电视调制方式有两种:OFDM调制和8VSB调制。

OFDM调制适用于欧洲、亚洲等地区,8VSB调制适用于美洲地区。

具体来说,OFDM调制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多个子载波,由每个子载波分别调制发送。

而8VSB调制则将数字信号转换为8个相邻的信号,分别对应1、2、3等三个数据流。

两种调制方式各有优缺点,应选择适合当前区域的调制方式。

发送端调制后,数字电视信号需要通过天线传输到接收端,再由接收端的解调器进行解调,并进行诸多补偿,如频率补偿、时间同步、软解扰等,最终得到原始的数字电视信号。

调频与传输解调器输出的数字电视信号是基于地面接收的,需要进行频率转换和放大,以适应卫星或有线网络的传输。

电视原理论文

电视原理论文

电视原理大作业电视原理-----我认识的电视以及电视以后的发展一学期的电视原理课结束了,虽然是短短的几周的时间,没有太多的接触电视原理中更加复杂与深奥的东西,我还是对于电视原理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的。

以前看过有些人拿着一叠图片快速的翻页便可以成像,就像是看电视似的,一个个静态图片也活动起来了,那是总觉得好神奇,也不晓得是什么原因,不过现在,也已经觉得这个就像常识一样,其实在电视原理中,也会简单涉及涉及这个知识的应用的。

谈到电视,大家都非常了解和熟悉,但是谈到原理,知道的人却少之又少。

的确,电视原理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并且如今的电视已经经历的复杂的发展历程,经历的普通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数字电视。

每一个发展都代表着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尤其是数字电视的产生,更是代表着社会一大进步。

这些进步带来的,也是电力原理上的更加复杂化,不过也还是有一些基础不变的东西的。

笼统的说电视接收机(简称电视机)的工作原理都是是一样的。

是广播电视系统的中端设备,它的主要作用是把电视台发出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并将放大的图像信号加至显像管栅机极或阴极间,使图像在屏幕上重现,将伴音信号放大,推动扬声器放出声音。

另外,在同步信号作用下产生与发送端同步的行、场扫描电流,供给显像管偏转线圈,使屏幕重现图像。

目前电视机大都采用超外差内载波方式。

电视信号的接收,主要分为地面广播电视接收、电缆电视技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接收三种方式。

普通电视机能直接接收地面广播电视和电缆电视,附加一定设备就可接收卫星直播电视。

电视接收机的任务就是将接收到的电视信号转变成黑白或者彩色图像。

它对电视信号可采用模拟或者数字处理方式。

目前电视机正处在从模拟信号处理向数字信号处理过渡的阶段,电视信号的接收正朝着数字处理和多种视听信息综合接收的方向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之飞跃,引起了电视接收技术的变革。

电视的构造与一般大多都有相似之处,这儿只做简单介绍:黑白电视接收机主要由信号通道(包括高频头,中放,视放和伴音通),扫描电路(包括同步分离,场、行扫描电路)和电源三部分组成。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

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电视机作为家庭娱乐装置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掌握电视机的原理和技术对于电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本课程设计以普及电视机基础原理、了解数字电视技术、掌握电视机维修技巧等为目标,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第1章电视机基本原理1.1 电视信号的产生与传输1.2 电视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电视机色彩原理1.4 电视机音频信号处理原理第2章数字电视技术2.1 数字电视的概念与发展2.2 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与解码2.3 数字电视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3章电视机维修技巧3.1 电视机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3.2 电视机维修工具的使用3.3 电视机维修技巧与实践操作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通过教师在线授课或课堂讲授,将第一章、第二章的基本原理以理论分析的方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电视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实验操作在实验室或工作室内进行电路调试和实际维修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电视机的工作原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根据本课程的目标,将第三章的维修技巧通过课程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实际维修经验。

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工作室内,通过模拟电视机常见故障的方式进行实际维修操作,包括:1.插头出现松动或损坏的情况下,如何修复电视机视频信号。

2.如何排除电视机视频信号出现的不良干扰。

3.在电视机中发现电池漏电造成的问题,如何提高维修效率。

4.修复因为对电视机线路错误连接导致的故障。

课程设计工具PSpice作为一款专业电路模拟软件,PSpice可以模拟电路的各种特性、热效应等,并可以对电路的工作性能进行准确的预测。

本课程将通过PSpice软件借助电路理论计算,预测故障原因以及使用的维修工具。

Multisim作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可以模拟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工作状态等,并在软件中直接设计原理图进行仿真验证。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教育论文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教育论文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教育论文《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教育论文摘要:普通型彩色电视机发展到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其电路原理及电路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而且应用了很多的新技术、新工艺电路。

但现在山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较差,要达到《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的教学目的,在电路原理及电路结构的讲授、指导学生进行故障维修等,老师都应以“浅”、“新”、“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彩色电视机调试与维修新技术新工艺《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彩色电视机也从普通型(屏幕在21寸以下的电视机)发展到新型大屏幕(屏幕在25寸以上)彩色电视,它已成为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这类电视机包括了采用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板(LCD)、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和高清晰度的大屏幕彩色电视机,这就增加了彩色电视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难度。

而且当前山区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因此,在讲授这门课程时要突出以下特点:在原理阐述上贯彻一个“浅”字,化繁为简,定性叙述,化抽象为具体,侧重应用;在内容上要体现一个“新”字,讲述彩色电视机的新技术及新工艺电路;在调试、维修方面注重一个“用”字,即着重于实际维修的训练。

一、以“浅”字为原则,定性分析彩色电视机原理彩色电视机原理的阐述是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展开的,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接受能力不强,面对复杂的彩色电视机原理的定量分析,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

这就要求老师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定性地讲授彩色电视机原理。

1、化繁为简,定性叙述在“彩色电视机的解码器电路”这章内容中,有很多概念、原理是通过数学和物理相关公式运算过程进行定量讲述的。

在授课时,要根据各个概念、原理的特点,尽量减少有关的数理运算,以定性叙述为主。

比如在“同步检波器的基本原理”这部分内容,课文是通过色度信号uF=UsinωSCt+VcosωSCt和本机色副载波信号UFO=sin(ωSCt+φ)在同步检波器的模拟乘法器里数学运算的过程来定量讲述同步检波器基本原理的,运算的过程复杂,学生很难理解。

毕业设计(论文)电视机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电视机设计

目录引言第1章设计项目分析及市场调研 (1)1.1 电视机的基本了解及分析 (1)电视机市场调研报告 (5)市场调研分析总结——电视机的设计方向 (20)第2章方案构思 (21)2.1 设计方案构思 (21)方案的筛选及确定 (25)第3章设计展开 (26)3.1 形态设计 (26)功能设计 (27)3.3 结构设计 (27) (30)3.5 材料设计 (33)3.6 色彩设计 (34)3.7 三视图、效果图 (37)3.8 展板效果图 (37)3.9实体模型展示图 (37)第4章设计说明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附录:1 外文资料译文……………………………………………………………………2 外文资料原文……………………………………………………………………引言欣赏电视栏目已经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一台电视机面世于1924年,由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发明。

电视机的原理即为:用电的方法即时传送活动的视觉图像。

同电影相似,电视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显现一帧帧渐变的静止图像,形成视觉上的活动图像。

电视系统的发送端把景物的各个微细部分按亮度和色度转换为电信号后,顺序传送。

在接收端按相应的几何位置显现各微细部分的亮度和色度来重现整幅原始图像。

绿色设计是现代电视系列产品应该考虑的设计方向,应当考虑减少电视机对人体的辐射,减少电视机屏幕对人眼睛的伤害,要减小电视机的占地体积,电视机的操作方式要更加人性化、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同时电视机的材料也应向着便于回收利用的方向发展并且趋向于把所有配套产品系列化设计。

电视遥控器的整体造型和人手的构造息息相关,一方面需要确保人手可以稳固的握住,另一方面还需要保证其形状与手的生理特点相适应。

根据上述的要求与特点,我决定设计一款适合人们生活中使用的电视机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主要设计方向是从电视机的外部造型,内部功能、画质、以及观看时的方便度。

电视原理论文

电视原理论文

数字电视中信号的处理摘要:数字电视的信号从发送、传输到接收的全过程都为数字化。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A/D 转化,数据压缩,MPGE —2的视频音频的压缩标准。

以及信号调制的过程。

关键字:A/D 转化 数据压缩 MPGE —2 信号调制数字电视是指电视的图像和音频用数字化信号发送。

所以准确定义的数字电视除了指我们平时所说的数字电视接收机外,还包含了从发送、传输到接收的全过程。

由电视台送出的图像及声音信号,经数字压缩和数字调制后,形成数字电视信号,经过无线介质或有线介质传送到数字电视接收机,然后通过数字解调和数字视音频解码处理还原出图像及伴音。

一、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是数字电视信号采集的必要步骤。

在实际工作中,信号的取样是通过A/D 转换芯片来完成的。

通过A/D 转换,将模拟信号x(t)变成数字信号x(nTs),电视信号的A/D 转换一般采用脉码调制方式。

为了保证数字化后的信号数据不丧失原信号的特性,采样频率应大于或至少等于信号截止频率的2倍。

这就是著名的奈奎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 对于二维图像信号,必须保证水平采样频率和垂直采样频率应分别大于图像在水平和在垂直方向上最高频率的2倍。

而对于音频信号,采用的频率应大于音频信号的最大频率的2倍。

一般质量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被限制在15kHz ,所以目前有四种不同的采样频率:48kHz ;44.1kHz ;44.056kHz ;32kHz 。

采样结束后对采样信号进行量化使得幅度连续的抽样值进一步在幅度上离散化。

便于利用有限长的数码来表示每个抽样点的幅度。

量化所产生的误差会影响信号的质量,分析时,一般将它等效于随机杂波,称为量化噪波。

当量化的位数n 越大,量化的信噪比就越大,再生的图片质量就越高。

对于音频信号的量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为了使量化噪声转变为与输入不相关的白噪声,就要在输入的音频信号上加上一称为高频脉动信号的噪声再进行量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原理结课论文学院:专业:班级::学号:一简述彩色LCD、LED、PDP平板显示原理1LCDLCD为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数字显示技术,可以通过液晶和彩色过滤器过滤光源,在平面面板上产生图像。

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相比,LCD占用空间小,低功耗,低辐射,无闪烁,降低视觉疲劳。

不足:与同大小的CRT相比,价格更加昂贵。

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据多年的领先地位之后,基于液晶显示技术的光滑显示屏幕正逐步地进入桌面系统市场。

LCD拥有许多传统的CRT显示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文本显示,而且屏幕无闪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长时间注视屏幕所产生的视觉疲劳。

LCD显示器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英寸,因此,如果桌面系统采用LCD技术的话将会节省更大空间。

尽管LCD显示器有其诱人的独到之处,但不可否认,与主要的竞争对手CRT显示器相比,LCD在高质量的色彩显示方面仍存在不足,此外,悬殊的价格差异使LCD仍然是仅被少数人享用的奢侈产品。

早在1888年,人们就发现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化学物质,象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

如果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越。

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桌面系统,采用的LCD显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

位于最后面的一层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的背光层。

背光层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水晶液滴的液晶层。

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

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对于简单的单色LCD显示器,如掌上电脑所使用的显示屏,上述结构已经足够了。

但是对于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更加复杂的彩色显示器来说,还需要有专门处理彩色显示的色彩过滤层。

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个像素都是由三个液晶单元格构成,其中每一个单元格前面都分别有红色,绿色,或蓝色的过滤器。

这样,通过不同单元格的光线就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现在,几乎所有的应用于笔记本或桌面系统的LCD都使用薄膜晶体管(TFT)激活液晶层中的单元格。

TFT LCD技术能够显示更加清晰,明亮的图像。

早期的LCD由于是非主动发光器件,速度低,效率差,对比度小,虽然能够显示清晰的文字,但是在快速显示图象时往往会产生阴影,影响视频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今只被应用于需要黑白显示的掌上电脑,呼机或手机中。

受LCD液晶层中实际单元格数量的影响,LCD显示器一般只能提供固定的显示分辨率。

如果用户需要将800X600的分辨率提升到1024X768的话,只能借助于特定软件的帮助实现模拟分辨率。

与传统的CRT显示器一样,应用于桌面系统的LCD也被设计成接收波形模拟信号,而非直接由PC产生的数字脉冲信号。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桌面系统中的绝大多数标准显卡仍然是在将视频信息由最初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之后再传送给显示器显示。

虽然桌面系统的LCD被设计成可以接收模拟信号,但是LCD本身仍然只能处理数字信息,因此当从显卡接收到模拟信号之后,LCD需要将模拟信号再还原为数字信号后进行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带来的显示上的不足,最新的桌面LCD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带有数字连接器图形卡直接向LCD显示器传送数字信号。

随着LCD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显示屏幕的大小正在逐步增加。

以往的笔记本电脑中都是采用8英寸(对角线)固定大小的LCD显示器,现在,基于TFT技术的桌面系统LCD能够支持14到18英寸的显示面板。

因为生产厂商是按照实际可视区域的大小来测定LCD的尺寸,而非向CRT那样由显像管的大小决定,所以一般情况下,15英寸LCD的大小就相当于传统的17英寸彩显的大小。

2LED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

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个支架上,一端是负极,另一端连接电源的正极使整个晶片被环氧树脂封装起来。

半导体晶片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P 型半导体,在它里面空穴占主导地位,另一端是N型半导体,在这边主要是电子。

但这两种半导体连接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就形成一个“P-N结”。

当电流通过导线作用于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发光的原理。

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的。

它是一种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用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的显示屏幕。

由于具有容易控制、低压直流驱动、组合后色彩表现丰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各工程中、大屏幕显示系统。

LED可以作为显示屏,在计算机控制下,显示色彩变化万千的视频和图片。

LED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

LED显示屏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点阵模块或像素单元组成的平面式显示屏幕。

由于它具有发光率高、使用寿命长、组态灵活、色彩丰富以及对室外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LED制造技术的不断完善,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对公众场合发布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LED显示屏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一市场形势,因而在LED显示屏的设计制造技术与应用水平上都得到了迅速的提高。

LED显示屏经历了从单色、双色图文显示屏,到图象显示屏,一直到今天的全彩色视频显示屏的发展过程。

无论在期间的性能(提高亮度LED显示器及蓝色发光灯等)和系统的组成(计算机化的全动态显示系统)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已经达到的超高亮度全彩色视频显示的水平,可以说能够满足各种应用条件的要求。

其应用领域已经遍及交通、证券、电信、广告、宣传等各个方面。

我国LED显示屏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与世界水平同步,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产业。

应该指出的是,我国LED产业不但在应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创新能力上有出色的表现,例如中庆数据设备公司研制的ZQL9701超大规模芯片,就代表了当前LED显示屏控制电路的国际水平。

与国LED显示屏产业的迅速发展相比,目前关于LED显示屏的图书资料显得太少,不便于设计制造人员及运用维护人员的工作,由此萌发了编写一本LED 显示屏技术用书的想法,适逢电子科技大学之邀,斗胆动笔草就本书。

书中分别就LED显示屏的概况、LED显示器件、图文显示屏、图象显示屏、视频显示屏等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叙述,以期使从事各类LED显示屏工作的读者能够从本书中得到一些有用的材料。

由于LED显示屏是多种综合应用的产品,涉及光电子学、半导体器件、数字电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单片机及微机等各个方路及方法还要花较大篇幅进行介绍,容易冲淡主题。

反过来采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等简单普及的刻与LED 显述硬件又有软件。

上述各个领域都自成体系,在本书中无法一一尽述,只能以显示意直接有关的部分,而不追求各相关技术自身的完成性;二、尽量采用简单普及的方案进步方案,可以追求相关技术的先进性。

例如在一些控制电路中,能用常规集成电路实现,而又面,既是避免各个相关技术“从头说起”的麻烦,从而达到精简容突出重点的目的。

而不行描屏有进行讨论。

书中在处理相关领域技术方面采取了以下两条对策:一、侧重叙述屏为主线,介绍相关技术在LED显示屏中的应用,不采器件的方案。

3 PDP3.1 什么是等离子等离子体是由自由流动的离子(带电的原子)和电子(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气体。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个分子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原子,而一个原子则是由原子核和若干个电子组成。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呈电中性。

气态时,电子在电场束缚下围绕原子核旋转。

如果气体被加热、加电场磁场或照射(紫外线、放射性射线等),其电子的热运动动能就会增加。

一旦电子的热运动动能超过原子核对它的束缚,电子就成为自由电子,这种过程称之为电离。

如果气体中的所有原子都被电离,就称为完全电离,如果只有部分原子被电离,则称为部分电离。

被电离的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称为电离度。

电离度为100%时,即气体被完全电离,就成为等离子态,也称为等离子体。

这是最严格定义的等离子体,在实际应用中,部分电离的气体,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也通称为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中,失去电子的原子称为离子。

3.2 等离子是如何发光的在稳定等离子体中如果有电流穿行其中,那么带负电的粒子就会冲向那些带正电粒子的区域,而带正电的粒子也会杀向那些带负电粒子的区域,双方的粒子不断地进行着撞击。

这些撞击激发了等离子体中的气体原子,促使它们发出了光。

这个工作原理很类似于普通日光灯。

在等离子体状态时,离子与电子的结合会发出紫外线。

3.3 等离子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

等离子显示器是利用气体放电原理实现的一种发光平板显示技术,故又称气体放电显示(Gas Discharge Discharge Display)。

这种屏幕采用了等离子管作为发光元件。

大量的等离子管排列在一起构成屏幕。

每个等离子对应的每个小室部充有氖氙气体。

在等离子管电极间加上高压后,封在两层玻璃之间的等离子管小室中的气体会产生紫外光,从而激励平板显示器上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每个离子管作为一个像素,由这些像素的明暗和颜色变化组合,产生各种灰度和色彩的图像,与显像管发光相似。

等离子显示器的分类PDP分为直流(DC)驱动型和交流(AC)驱动型两种不同方式。

直流型电极与放电气体直接接触,紫外线的产生效率高,但显示屏的结构比较复杂,在目前商用彩色PDP中已很少用。

直流型PDP交流型的电极表面涂敷一层介质层,使其结构类似于一个电容器。

交流型PDP又分对向放电和表面放电两种。

图交流(AC)驱动型目前的主流彩色PDP为三电极表面交流放电型。

下面容以此类型为例进行讲解。

3.4 等离子显示器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表面放电型AC-PDP的扫描电极Y和维持电极Z(统称显示电极)位于放电介质的同一侧(图1中前面板上得2个透明电极),使放电在前表面进行,减少了带电粒子对荧光粉的轰击;地址电极D位于放电介质和惰性气体的另一侧,显示电极的对面;在显示驱动时,首先在D和Y之间产生一个较高的电压,击穿惰性气体产生放电,然后在Y和Z之间产生一个较低的电压维持气体放电。

图1 三电极表面交流放电型PDP面板结构彩色PDP显示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给电极间施加电压,气体放电、紫外线产生、可见三基色光的产生等环节,最后经空间混色得到显示的图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