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辩证方剂
治疗胃炎的中药方
治疗胃炎的中药方胃炎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平时的生活中没有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出现暴饮暴食或者吸食大量香烟导致。
下面小编为你介绍治疗胃炎的中药方,希望对你有帮助!治疗胃炎的中药方1、人参半夏饺【组成】半夏、人参(或党参)各12克,蜂蜜15克。
【制作】上药加水适量煎煮,连煎2次,取药汁300毫升。
【用法】每日1剂,早、晚温服。
【功效】补气降逆止呕。
适用于胃气虚弱之慢性浅表性胃炎反胃者。
2、姜蔻丁香散【组成】炮姜、白豆蔻、丁香各9克。
【制作】将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呕。
适用于脾胃虚寒之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疼痛、呕吐、呃逆者。
3、附子干姜散【组成】附子、干姜各9克。
【制作】上药共研细末备用。
【用法】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温中散寒。
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寒疼痛者。
治疗胃炎的方法1、药物调理是基础。
但不等于说是要去药店拿药,即使是成片中药,因其加工过,效力已减半,不如原汁原味的“至宝和胃汤”汤药类方子。
2、饮食调理最关键。
饮食清淡、温热软食易消化的才行。
养胃食物多多益善。
如面条、粥类、面食、山药、木瓜等。
3、不吃辛辣刺激食物,过热、凉、硬、干的都不行,任何刺激胃的东西能不吃就不吃。
4、戒烟戒酒。
不熬夜,不过度劳累。
不经常生气情绪抑郁。
5、注意保暖,生活规律。
心态积极,锻炼身体。
胃炎的临床表现1、上腹痛大多数胃炎患者有上腹痛。
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
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
2、腹胀部分患者会感腹胀。
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有嗳气。
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3、反复出血出血是在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
4、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5、体征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胃炎对身体的影响1、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并不少见:粘膜萎缩变薄、血管显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烂出血,以黑便为主要表现,若出血量大时可突然吐血,重者头晕,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治疗慢性胃炎的三种经典方
治疗慢性胃炎的三种经典方
慢性胃炎十分常见,且缠绵难愈,治疗起来得长期服药。
不过庆幸的是中药对这类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效果非常好。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部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
上要症状特征有上腹部疼痛、院腹胀问、饱胀、烧心、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
本病十分常见,且缠绵难愈,治疗起来得长期服药。
不过庆幸的是中药对这类慢性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效果非常好。
以下就是三种治疗慢性胃炎的经典方:
归脾汤
功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虚,食少不眠,或脾虚不能统血,致血妄行。
药方:人参、白术、茯神、枣仁、龙眼肉、黄芪、当归、远志、木香、甘草。
补中益气汤
功用:升阳补中。
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或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药方: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干姜、大枣。
黄芪建中汤
功用:具有温中补虚、和里缓急之功。
药方:黄芪、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慢性胃炎中医治疗妙方三十四方
慢性胃炎中医治疗妙方三十四方1,平萎汤Ⅰ号【方药】藿香梗10g,紫苏梗10g,白术10g,枳壳10g,生姜3片,黄芩10g,蒲公英15g,川芎10g,香附10g,延胡索10g,莪术10g,薏苡仁15g,露蜂房10g,党参15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日1剂,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理气和胃。
【案例】周某,男,29岁。
1987年12月19日胃镜病理(03418)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腺化生。
症见胃脘疼痛、胀满3年余,痛无规则,食少胸脘痞闷,大便不实,口苦,嗳气。
脉小弦,苔薄腻。
服上方4个月余,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1988年5月30日胃镜复查:肉眼下见胃黏膜显示正常;病理示:窦部黏膜浅表性炎。
【按语】青年人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多为生活环境因素、情志因素等引起,饮食不节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精神活动对脾胃的“纳”与“化”功能有很大影响,故治疗时以肝脾为中心,用药以肝以散为补、胃以通为补的原则用药,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附:朱生梁平萎汤Ⅱ号,药用苏梗10g,藿梗10g,白术10g,枳壳10g,桂枝10g,黄连6g,黄芩10g,川芎10g,莪术10g,白蔻15g,党参12g,黄芪15g,大枣3枚,生姜3片,地榆10g,甘草3g,以活血祛淤,理气和胃。
,2,加味金佛止痛方【方药】太子参30g,白芍30g,蒲公英30g,沙参15g,麦门冬15g,山楂15g,郁金15g,佛手15g,延胡索15g,五灵脂15g,血竭3g,三七末3g(另冲),人工牛黄1g(另包)。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功效】行气祛淤,养阴清热。
【案例】黄某,女,62岁,退休干部。
因胃脘疼痛反复10年,于1993年3月1日初诊。
患者10年前因情绪不畅而经常胃脘疼痛,餐后明显,呈顶痛感,时伴嗳气,曾经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常服西药胃酶素、胃加强及中药煎剂治疗,但症状无减轻。
近来胃脘疼痛加重,时有灼热感,口干。
经纤维胃镜与病理活检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大家都知道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首先要从饮食方面和生活方面的调理开始,除此这些下面就来介绍几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医偏方,希望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提供一些帮助。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一)【辨证】气滞食阻,胃失和降。
【治法】理气和血通降。
【方名】加味香苏饮。
【组成】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5克,香橼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二)【辨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治法】理气化瘀通络。
【方名】金延香附汤加减。
【组成】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董建华方。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三)【辨证】中焦湿热互阻。
【治法】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
【方名】清胃健中汤。
【组成】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慢性胃炎的治疗偏方介绍:以上介绍了三种治疗慢性胃炎的偏方,希望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有所帮助,如果患者对以上的偏方不够了解或者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复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以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几种药方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几种药方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病,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面有着
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
药方。
1. 保和丸
组成:陈皮、苍术、白术、茯苓、厚朴、白芍、炙甘草、枳壳等。
功效:保和丸主要调和胃气,健脾止泻,适用于慢性胃炎伴有
食欲减退、脘腹胀满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5-10克。
2. 平胃散
组成:黄连、黄芩、栀子、陈皮、桔梗、山楂、半夏、茯苓等。
功效:平胃散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和胃的作用,对慢性胃炎合
并肝胆湿热、脘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有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3. 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黄连、黄芩、法半夏、生姜、大枣等。
功效: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慢性胃炎伴有心气不足和脘腹胀满的症状,具有理气、和胃的功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4. 枳术汤
组成:枳实、白术、干姜、黄连、黄芩等。
功效:枳术汤具有燥湿平肝、健脾燥湿的作用,适用于慢性胃炎合并湿热胃证的患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服用10-15克。
请在使用这些药方前,先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以上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几种常用药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志杰,韩玉武. 中医药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
2.
2.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华中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慢性胃炎诊疗专家共识[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与效果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与效果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
在传统中医理论中,慢性胃炎属于中焦湿热的范畴。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整体调理,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疗效显著。
本文将探讨和介绍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及其效果。
一、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香砂养胃汤”、“四君子汤”、“白术健脾汤”等。
这些方剂通常由多种中药组成,具有止痛、保护胃黏膜、调和胃气等功效。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舌诊、脉诊等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中医医生会调整剂量和组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中脘”等。
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节消化系统功能,改善胃肠蠕动,增强胃肠蠕动,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3.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也是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
通过按摩腹部、胃部和背部的相关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调节脏腑功能,舒缓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二、中医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效果,其主要表现如下:1. 缓解症状:中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胃痛、胃灼热、胃胀等症状。
针灸和推拿按摩也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感,促进胃肠道的正常运动,提高消化功能。
2. 改善胃黏膜炎症: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炎症程度。
同时,针灸和推拿按摩疗法也可以通过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加速胃黏膜的愈合进程。
3. 调整整体身体状况:中医治疗强调调整整体身体的平衡,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增强脾胃吸收能力和消化能力,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减少慢性胃炎反复发作的可能性。
总之,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有着较好的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治疗效果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接受中医治疗前,一定要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医生,进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指胃黏膜的炎症。
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疼、恶心、呕吐、胃酸倒流、食欲不振等。
胃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饮食不规律、饮食过量、长期吸烟、饮酒过多、精神压力大等。
一些中药方剂可以有效缓解胃炎的症状。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剂,具有补益脾胃、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作用。
四君子汤的组方包括白术、半夏、人参、甘草。
这个汤剂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见的胃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四君子汤。
2. 黄连汤黄连汤是一种清热解毒的方剂,适用于肝胆汁滞、湿热之疾、胃肠炎症等。
黄连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栀子、丹皮、茯苓等中药材。
黄连汤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肠胃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发作时,黄连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3. 苏合汤苏合汤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中药方剂。
苏合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苏叶、茯苓、法半夏、甘草、薄荷、炙甘草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具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毒、解热、镇静、止吐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胃炎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4. 天王补心丸天王补心丸是一种益气养胃、壮心安神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天王补心丸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三七、太子参、当归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改善胃肠消化不良、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
天王补心丸是一种非常好的胃炎中药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胃炎时应认真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剂量控制。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油炸、辛辣、腌制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胃病症状。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药膳食疗方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药膳食疗方脾胃虚弱胃脘绵绵作痛, 脘闷呕吐, 不思饮食, 消瘦倦怠, 或伴见便溏, 舌体胖大, 边多有齿痕, 苔白, 脉细弱。
可选用薏苡仁猪肚汤:薏苡仁50g, 莲子肉、党参各10g, 猪肚1个, 姜、盐、黄酒、味精各适量。
先将薏苡仁、莲子肉用清水浸透, 猪肚洗净, 把薏苡仁、莲子肉、党参均放入猪肚中, 同时加入姜、盐、黄酒适量。
文火炖至熟后, 加入适量味精调和, 可分2天服用, 1日2次。
脾胃虚寒上腹部隐隐作痛, 胃脘部自觉发冷, 喜温喜按, 或泛吐清水, 神疲乏力, 四肢不温, 舌淡苔薄白, 脉缓或细而无力, 或见脘腹胀满或疼痛, 不思饮食, 肠鸣, 腹泻, 舌苔白腻, 脉沉弦。
可用当归羊肉汤, 药用当归10g, 砂仁6g, 花椒6g, 葱白10g, 羊肉100g, 生姜3片, 植物油、料酒、盐少许, 方法是将以上羊肉和药物同放在砂锅里熬, 先用急火煮开, 后慢慢熬熟烂, 倒出药汤, 羊肉直接吃, 1日分3次。
肝胃不和胃院胀闷, 攻撑作痛, 连及胁下或左或右, 泛酸嘈杂, 嗳气频多, 吞酸嘈杂, 口干口苦, 性情抑郁, 善太息, 神疲食少, 舌质淡红或红, 舌苔薄白脉沉弦或弦细。
可选廋肉陈皮汤:瘦肉50g, 白萝卜50g, 陈皮6g, 白芍10g, 植物油、盐、黄酒、葱适量, 煮开后, 炖烂, 吃肉喝汤, 1日1次, 胡萝卜性味甘、平, 有健脾化滞宽胸的功用。
陈皮辛温, 有理气调中作用。
瘦猪肉性味甘、咸、平, 入脾胃经, 可滋阴、润燥、益气。
白芍酸甘养肝阴, 三者配伍, 达到利胸膈、养脾胃、疏肝柔肝调气目的。
【文中药方介绍是用于专业人员交流参考的,患者或者家属不可擅自使用】------------------------------------。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项重要疗法,在治疗胃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胃炎中药方剂。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生姜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气不足、脾虚导致的胃痛、纳差、嗳气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白术能健脾益胃、散湿化痰,茯苓能利水消肿、清热除烦,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
二、保和丸保和丸是由黄连、黄柏、栀子、半夏、生姜、陈皮等多种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降逆止呕、理气健脾的功效,常用于胃炎、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保和丸中的黄连和黄柏有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的作用,栀子能促进胃肠蠕动、消除积滞,半夏有平喘、止呕的功效,生姜有温中散寒、理气止呕作用,陈皮能行气化湿、开胃健脾。
三、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橘红、半夏、陈皮等共九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胃炎、消化不良、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其中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能调和脾胃、健脾益气、化湿开胃,半夏、陈皮有宽中化滞、止痛的作用,橘红具有活血化瘀、解毒的功效。
四、白虎汤白虎汤是由炙甘草、生姜、石膏、桂枝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炎、胃痛、口渴、口干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石膏能清热解毒、降火生津,桂枝能温通经气、行血活络。
以上几种胃炎中药方剂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病人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剂,遵医嘱规定服用。
同时,中药方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医嘱,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
属中医'胃脘痛','胃痞'范畴,本病多因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或因饮食所伤,胃失和降,或脾胃虚弱,纳运失常而发病,或因久病血液运行不畅,络脉不通而发病。
一、一般治疗1、精神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精神情绪,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饮食治疗:选择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避免吸烟、酗酒、咖啡、浓茶,进食细嚼慢咽。
二、中医辩证治疗(1)肝胃不和: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g、白芍20g、枳壳10g、川芎6g、香附10g、陈皮10g、佛手10g、苏梗10g、延胡索10g、甘草6g。
中成药:气滞胃痛颗粒,一次6g,一日3次。
(2)脾胃虚弱:温中健脾,益气和胃。
代表方剂:香沙六君子汤和黄芪建中汤加减党参20g、茯苓10g、炒白术10g、陈皮6g、广木香6g、砂仁3g、黄芪20g、桂枝10g、白芍30g、生姜6g、炙甘草10g。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3g,3次/日。
(3)脾胃湿热:清热化湿,和胃醒脾。
代表方剂: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6g、黄芩10g、白寇仁6g、蒲公英30g、生苡仁30、法半夏12g、茯苓10g、厚朴12g、、陈皮12g 、枳实10g、竹茹6g、栀子10g、苍术10g、甘草6g。
中成药:摩罗丹 9g 3次/日。
(4)胃阴不足:养阴益胃,和络止痛。
代表方剂:一贯煎和芍药甘草汤加减。
北沙参12g,太子参15g、麦冬15g、生地10g、栀子10g、当归10g、金铃子10g、白芍20g、甘草6g、鸡内金10g 、玉竹15g、蛇舌草15g、半枝莲15g。
中成药:养胃冲剂5克,3次/日(5克/袋) (5)胃络瘀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失笑散和丹参饮加减。
五灵脂10g、檀香10g(后下)、丹参20g、砂仁6g、三七粉5g(冲服)、延胡索12g、蒲黄6g、郁金10g、枳壳10g、炒莪术10g。
慢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慢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引言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常常感到胃痛、消化不良和恶心等症状。
中药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并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供参考。
中药处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处方,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
- 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调理胃肠功能。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2. 六君子汤六君子汤
- 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调理胃肠功能,解痉止呕。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3.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 组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生姜、甘草。
- 功能:疏肝解郁,调理脾胃功能,消炎止痛。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4. 益胃汤益胃汤
- 组方:砂仁、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 功能:健脾开胃,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胃痛。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5. 大建中汤大建中汤
- 组方:黄芩、黄连、人参、白术。
- 功能:清热解毒,健脾胃,改善胃肠不适。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结论
中药处方在治疗慢性胃炎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使用中药
前应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此处所述中药处方仅供参考,请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论治中医证型及药方1、肝胃不和证(1)主要症候:①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②嗳气频繁③嘈杂泛酸④脉弦。
(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②胆汁反流③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解郁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陈皮、佛手、苏梗、延胡索、甘草)加减:偏寒者加高良姜或乌药;偏热者加川黄连或山栀子;胀甚者加广木香、砂仁;吞酸者加锻乌贼骨、瓦楞子、浙贝母;痛甚者加川楝子。
2、脾胃虚弱(含虚寒)证(1)主要症候:①胃脘隐痛②喜按喜暖③食后脘闷④纳呆少食⑤便溏腹泻⑥四肢乏力⑦舌质淡红,有齿印,苔薄白或白。
(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可见红斑或粗糙不平②粘液稀薄而多③胃酸偏低④脉沉细。
治则:温中健脾,益气和胃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减(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广木香、砂仁、黄芪、桂枝、白芍、生姜、甘草)加减:腹胀便溏者加炒扁豆、薏苡仁、莲子肉;食后腹胀、嗳气者加香椽、佛手、炒三仙;泛吐清水者加姜半夏、草豆蔻;寒气盛者加良附丸或干姜、肉桂。
3、脾胃湿热证(1)主要症候:①胃脘灼热胀痛②口苦口臭③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④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
(2)次要症候:①胃黏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②小便黄③脉滑或濡数。
治则:清热化湿,和中醒脾方药:三仁汤合连朴饮加减(黄连、黄芩、白蔻仁、蒲公英、生薏苡仁、法半夏、茯芩、厚朴、甘草)加减:胃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郁金;大便不爽者加大黄、枳实;恶心、呕吐者加竹茹、生姜、佩兰;纳呆者加鸡内金、谷芽、麦芽。
慢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其病位皆在于胃脘以下,始则与脾胃有关,继而损及肝、肾。
其病机多由脾胃素虚,内外之邪乘而袭之,使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所致,故中医对此辨证治疗,以上药方纯属分享借鉴,具体需找专业医师进行诊治。
治疗慢性胃炎的民间三验方
治疗慢性胃炎的十大中成药:(1)温胃舒胶囊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2)阴虚胃痛冲剂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五味子、甘草等。
功用: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干舌燥,纳呆干呕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治疗。
(3)养胃舒胶囊药物组成:党参、黄精、玄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用: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热胀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4)虚寒胃痛冲剂药物组成:白芍、干姜、党参、甘草、大枣等。
功用:温胃止痛,健脾益气。
主治:用于脾虚胃弱,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
(5)三九胃泰药物组成: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木香。
功用:消炎止痛,理气健胃。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6)猴菇菌片药物组成:猴头菌。
功用:消炎止痛,扶助正气。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等。
(7)胃乃安胶囊药物组成: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用: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8)胃康灵胶囊药物组成: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用: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出血等症。
(9)养胃冲剂药物组成:黄芪、白芍、淮山药、香附、党参、甘草、陈皮等。
功用:养胃健脾,理气和中。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10)复方胃乐舒口服液药物组成:猴头菌浓缩液、蜂王浆、蜂蜜等。
功用:利五脏,助消化,提高机体免疫力。
慢性胃炎中医辨治专方四则
慢性胃炎中医辨治专方四则作者:来源:《老友》2010年第04期慢性胃炎以中上腹部隐痛或胀痛,伴嗳气泛酸、食欲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学的胃脘、嘈杂、痞满等病范畴。
病因多为寒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不畅,过度劳逸,体虚久病等所引起。
病位在胃,但与肝、脾密切相关。
现介绍中医辨治专方四则。
1.芪连合剂。
组成:黄芪、蒲公英各15克,桂枝9克,白芍24克,白术、薏仁米、连翘、乌贼骨各12克,茯苓、川厚朴、白芨、炙甘草各10克,丁香3克,水煎至200毫升,每天服两次,每次100毫升,饭前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
功用:健脾益气,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方中以薏仁米、茯苓、白芨、乌贼骨消浊除湿,祛腐生肌;借桂枝、川厚朴、丁香温运之性以行气宽中,散瘀通滞;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痛散结。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能力;白芨含白芨胶质,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乌贼骨能中和胃酸;连翘、蒲公英能抑杀幽门螺杆菌;厚朴、茯苓能调整胃肠功能。
2.养胃汤。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蒲公英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乌梅10克,桂枝10克,瓦楞子20克,丹参10克,赤芍10克,鱼腥草20克,大枣20克,甘草10克。
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功用:益气、活血、清热。
党参、乌梅、桂枝、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可抑制幽门螺杆菌,有助于阻断其致病的作用;鱼腥草可调节自主神经和体内乙酰胆碱,缓解平滑肌的紧张状态,促进胃排空,改善消化道症状;丹参、赤芍可改善微循环和胃黏膜血流;桂枝、乌梅可兴奋涎腺,促进多种抗菌物质和生长因子分泌;黄芪、丹参、大枣、甘草可提高血浆或胃壁组织的血浆环一磷酸腺苷含量,以疏通微循环,发挥抗缺氧、抗疲劳、抗胃黏膜损伤作用。
本方对慢性胃炎属脾虚(气阴虚)夹湿热者有显效。
3.木瓜二粉汤。
组成:木瓜、赤芍各20克,白芨粉、三七粉各3克(冲服),浙贝母、白芷、百合、草蔻、乌贼骨各15克,薏仁米30克,甘草10克。
老中医:推荐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
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1.慢性胃炎方李恩复经验方【处方】当归9g,白芍 20g,川芎 9g,茯苓 12g,百合 12g,乌药 9g,石斛 12g,蒲公英 15g,菖蒲 12g,瓜萎 9g,薤白 6g,鸡内金 9g,三七粉 2g(冲服)。
加减:疼痛为主者加香附12g,延胡索12g;胀满为主者加姜黄9g,厚朴12g;嘈杂为主者加栀子6g,淡豆豉6g;痞塞为主者加枳实15g,橘红9g;恶心呕吐者加苏叶6g,黄连6g;背沉、痛者加沙参15g,葛根20g。
【功效】凉润通降。
【用法】水煎服。
3个月为1 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服药期间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刺激及黏、硬、凉的食品,应食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胃酸偏低的患者,牛奶亦应少饮为佳。
2.巧用大柴胡汤治胃溃疡刘渡舟经验【处方】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大黄6g,白芍9g,枳实6g,生姜12g,大枣4 枚。
【功效】清热散郁。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胃溃疡,证属火结气郁、腑气不通者。
临床用之,效果较好。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刘耀三经验方【处方】白及 120g,丹参 60g,制香附 60g,白术 100g,枳壳 60g,砂仁 30g(去壳),鸡内金30g。
【功效】保胃健脾,理气和中,散瘀止痛。
【用法】上药烘脆,研极细粉末。
每次3g,每日服3 次。
饭前1 小时温开水送下。
【说明】本方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症,用本方治疗,一般都能防止出血,缓和疼痛,渐次取得根治良效。
对其他类型的慢性胃痛,其效亦佳。
本方宜于粉剂进服,如制丸剂,疗效则不佳。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导言慢性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西药治疗慢性胃炎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长期使用西药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
中药作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方剂一:四君子汤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二:六君子汤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大枣5枚,生姜3片。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理气止痛。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痛。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三:金匮肾气丸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炙草10克,山药12克,熟地黄10克,牡蛎10克,泽漆10克,鹿茸10克,黄疸羊肉15克。
功效:补肾益气,健脾胃。
适应症:慢性胃炎伴肾气不足,腹胀,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四:小柴胡汤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白术10克,人参6克,栀子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6克。
功效:和胃理气,消食导滞。
适应症:脾胃虚弱,气滞胃脘痛,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五:四逆散组成:人参9克,干姜6克,黄芩6克,陈皮6克,甘草6克,大枣3枚。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和胃。
适应症:脾胃虚寒,腹痛寒胀。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六:干姜救心汤组成:干姜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温中散寒,安抚气机,止呕止纳。
适应症:胃气上逆,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1.方剂疗程一般为2-4周,具体视病情而定。
2.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时,应先到正规的中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忌口禁忌,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酸性食物等。
中医辩证治慢性胃炎
中医辩证治慢性胃炎看中医的很大一部分人是胃病,这些年接受胃镜检查的人越来越多,对胃的养护也比较重视了。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常用方药有哪些?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主要是改善症状,古代没有胃镜,就是把不舒服的症状治好就是好了。
现代中医还需要治好检查出来的胃黏膜糜烂、萎缩、肠上皮化生、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等病理征象。
整理出来的治疗胃病的专题也不少了,这么多中医、这么多方剂要说治胃病的核心还是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对病程长、萎缩、肠上皮化生者,在辨证基础上守方治疗。
常用方一、肝胃不和证1、肝胃气滞证治法:疏肝理气和胃。
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药物:柴胡、陈皮各6克,枳壳、芍药、香附、川芎各4.5克,炙甘草1.5克。
随证加减:胃脘疼痛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嗳气明显者,可加沉香、旋覆花。
2、肝胃郁热证治法:清肝和胃。
主方:化肝煎(《景岳全书》)合左金丸(《丹溪心法》)。
药物:青皮、陈皮、白芍各6克,牡丹皮、栀子、泽泻各4.5克,浙贝母6克,黄连6克,吴茱萸1克。
随证加减:反酸明显者可加乌贼骨、瓦楞子;胸闷胁胀者,可加柴胡、郁金。
二、脾胃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
主方: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
药物:半夏6克,陈皮6克,茯苓10克,枳实6克,竹茹12克,黄连6克、大枣3枚,甘草3克。
随证加减:腹胀者可加厚朴、槟榔;嗳食酸腐者可加莱菔子、神曲、山楂。
三、脾胃虚弱证1、脾胃气虚证治法:益气健脾。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药物:木香2克,砂仁2.5克,陈皮2.5克,半夏3克,党参3克,白术6克,茯苓6克,甘草2克。
随证加减:痞满者可加佛手、香橼;气短、汗出者可加炙黄芪;四肢不温者可加桂枝、当归。
2、脾胃虚寒证治法:温中健脾。
主方: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合理中汤(《伤寒论》)。
药物:黄芪5克,芍药18克,桂枝9克,生姜9克,大枣6枚,饴糖30克,党参、白术、干姜、甘草各9克。
(根据原方调整剂量)随证加减:便溏者可加炮姜炭、炒薏苡仁;畏寒明显者可加炮附子。
中医治疗胃炎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胃炎中药处方
中医治疗胃炎的历史悠久,其治疗方法多样,其中中药治疗是中医治
疗胃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治疗胃炎的中药处方:
1. 健脾和胃汤: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党参、白术、
茯苓、甘草、陈皮、木香等。
这些药材合用,可以健脾和胃,缓解消
化不良等症状。
2. 疏肝理气汤:适用于肝气郁结型胃炎。
主要药材有柴胡、郁金、川
楝子、枳壳、白芍等。
这些药材能够疏肝解郁,理气和胃,减轻胃部
不适。
3. 清热化湿汤: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黄连、黄芩、
黄柏、苍术、厚朴等。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适用于胃热引
起的胃炎症状。
4. 温中散寒汤:适用于胃寒型胃炎。
主要药材有干姜、肉桂、吴茱萸、附子等。
这些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寒引起的疼
痛和不适。
5. 养阴清热汤:适用于阴虚内热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生地黄、麦冬、玉竹、石斛、知母等。
这些药材能够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引起的胃
部灼热感。
6. 活血化瘀汤:适用于血瘀型胃炎。
主要药材包括红花、桃仁、丹参、川芎、赤芍等。
这些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适用于胃黏膜受损引
起的疼痛。
在使用中药治疗胃炎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由有经验
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助于病情的恢复。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也是治疗胃炎不可忽视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慢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辩证方剂
治疗慢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辩证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气滞食阻,胃失和降。
【治法】理气和血通降。
【方名】加味香苏饮。
【组成】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5克,香橼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董建华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久病入络。
【治法】理气化瘀通络。
【方名】金延香附汤加减。
【组成】金铃子10克,香附10克,元胡5克,枳实10克,大腹皮10克,黄连3克,吴萸1.5克,白芍10克,柴胡10克,良姜10克,香缘皮10克,煅瓦楞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出处】董建华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中焦湿热互阻。
【治法】益气健中,理气除满,清热燥湿。
【方名】清胃健中汤。
【组成】党参9克,制半夏9克,黄芩9克,黄连3克,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陈皮9克,六曲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毛如宝方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