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9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e360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c.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分享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第二章:科学探索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风和雨的产生。
2.2 教学内容讲解风的产生和影响因素。
讲解雨的形成过程。
2.3 教学活动教师演示风的产生实验。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风的产生实验。
教师演示雨的形成过程实验。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雨的形成过程实验。
第三章:科学思维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探索呼风唤雨的原理。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探索呼风唤雨的原理。
3.3 教学活动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分享对呼风唤雨原理的推理。
第四章:科学应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科学知识呼风唤雨。
4.2 教学内容讲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科学知识呼风唤雨。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享对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思考。
学生分享对如何利用科学知识呼风唤雨的想法。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5.3 教学活动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科学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第六章:科学探究技巧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技巧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呼风唤雨的原理。
6.2 教学内容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技巧进行实验。
6.3 教学活动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精选12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92b6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6.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精选12篇)《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篇1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3、解题释题: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1)纠正不良读音(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五、布置作业1、写生字、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31457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6.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含义;(2)能够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如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等;(3)能够了解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2)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相关科学知识,如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等;了解我国在这方面的成就。
难点: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2)学生分享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含义;(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课堂讲解;(2)教师通过举例、实验等方式,阐述相关科学知识。
5. 课后作业:(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呼风唤雨的世纪”的理解程度;2. 学生掌握相关科学知识的程度;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呼风唤雨的世纪》;2. 辅助材料:PPT、实验器材、课外读物等;3. 网络资源:相关科学知识网站、视频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等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互动教学:采用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fa7e8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0.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 学生活动:学生倾听教师讲解,思考人类如何利用科技改变世界。
第二章:回顾科技发展史2.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20世纪的科技发展历程,强调科学家们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
2.2 学生活动:学生跟随教师回顾科技发展史,了解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第三章:探讨科技对生活的影响3.1 教师活动:展示20世纪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如互联网、移动通信、航天等。
3.2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分享自己的体验。
第四章:案例分析4.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科技领域的成功案例,如乔布斯、比尔·盖茨等。
4.2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成功要素,思考自己未来在科技领域的发展方向。
第五章:展望未来科技5.1 教师活动:向学生介绍当前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如、虚拟现实等。
5.2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科技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分享研究成果。
第六章:互动讨论科技与伦理6.1 教师活动:提出关于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如隐私权、的道德决策等。
6.2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并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第七章:创新思维训练7.1 教师活动:通过思维导图、头脑风暴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7.2 学生活动: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方法,针对某个科技问题或产品进行创意设计。
第八章:科技实验体验8.1 教师活动:安排一次科技实验体验,如编程、制作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8.2 学生活动: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和挑战。
第九章:项目式学习9.1 教师活动:布置一个与科技相关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进行调研、设计、实施和展示。
9.2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式学习,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并展示项目成果。
第十章:总结与反思10.1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精选9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238aa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6.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
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3、交流感受: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⑴读读写写: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dc5a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4.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20世纪呼风唤雨的科技成就。
(2)学会查找资料,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对比分析,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2)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提高对科技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掌握20世纪的科技成就。
(2)学会对比分析,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科技成就的原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如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20世纪的科技成就。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20世纪被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对比分析。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科技成就的原理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科技发展对日常生活的改变。
5.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科技项目调研,搜集、整理、运用相关信息。
(2)各组汇报调研成果,进行分享与交流。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总结20世纪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选择一个科技项目,深入了解其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2. 在合作学习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分析能力。
3. 实践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信息搜集、整理、运用能力。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73f5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6.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c734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c.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科学发展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简要介绍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强调文章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1.3 教学步骤:1.3.1 开场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对20世纪科技发展的了解。
1.3.2 引入文章:简要介绍文章主题,引出“呼风唤雨的世纪”。
1.3.3 学生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第一段,了解文章背景。
1.3.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20世纪科技发展情况。
第二章:分析文章结构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的引言、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如何通过举例、阐述观点等方式展开论述。
2.3 教学步骤:2.3.1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让学生阅读文章,关注文章的引言、主体和结论部分。
2.3.2 分析文章结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2.3.3 分享成果: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析成果,总结文章结构。
第三章:探讨文章主题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支持主题的论据。
帮助学生理解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3 教学步骤:3.3.1 提问引导: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主题的理解。
3.3.2 寻找论据:让学生阅读文章,找出支持主题的论据。
3.3.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论据,深入理解主题。
3.3.4 总结提升:让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总结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章:学习写作技巧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习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举例、阐述观点等。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
4.2 教学内容: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如举例、阐述观点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bf086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b.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呼风唤雨”的含义,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学会使用相关的动词和形容词描述风和雨的现象。
(3)能够用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珍惜现代科技,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呼风唤雨”的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2)用准确的词汇描述风和雨的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提前阅读文章,熟悉文章内容。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资源。
2. 学生准备:(1)提前阅读文章,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准备好笔记本和笔,做好笔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与风和雨相关的话题。
(2)提问学生对“呼风唤雨”的理解,引出文章的主题。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词汇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与风和雨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准确的词汇描述风和雨的现象。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风和雨的实验或游戏。
(2)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或游戏,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写一篇关于风和雨的短文,要求用上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文章的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阅读理解评价:通过回答阅读理解问题,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优秀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2c321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e.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优秀教学设计关于《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20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说明】这是一篇介绍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长仅用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本课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不仅层次明晰,同时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变得条理清楚,有条不紊。
在说明方法上,作者运用了比较、举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将科学技术发展的百年历史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幅短小,说用力极强,给读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淡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纪,即1900年到2000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读时既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们读得是否准确?3、检查生字词:这些生字词离开了课文,看你是否还记得?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等。
2023最新-《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7篇)
![2023最新-《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2648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3.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7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9课,和作者路甬祥爷爷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去感受生活的精彩。
请大家齐读课题,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出示大屏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
1、学习第四自然段a指名说说自己画出的句子。
b这么多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舒适了?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是什么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齐读。
(引导读整段,读出高兴、激动或者自豪、幸福的语气)c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在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举例、对比)有什么好处吗?d还知道哪些20世纪的高科技成就?(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小组交流。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渡:我们能感受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习第三自然段a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从句子来看,他们有哪些美好愿望?(理解“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现在能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吗?b文中有一句诗科学技术进行了称颂,在哪儿?【点击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优秀6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fe2a1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0d.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优秀6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和初读,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采用查词典、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作者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初步学习用这两种方法写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发明、发现或者其他改观。
4、围绕第二自然段自主提问,并解决问题。
通过发现和发明的对比学习,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改观。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学生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的姓名,说说自己的老家在哪里,用家乡话说一句欢迎词。
一、理解课题,检查预习。
1、理解呼风唤雨。
师:请同学们看录像,看到什么说什么。
生:看到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移动电话、高速火车、潜艇、飞机、火箭、互联网、机器人、视频聊天师:这些新事物都是20世纪涌现出来的,一个世纪有多少年?生:100年。
师:20世纪是从几几年到几几年?生1:1900年到1999年。
生2:1901年到2000年。
师:2种记法都可以。
我们现在是什么世纪?生:21世纪。
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生1:2000年到2099年生2:2001年到2100年。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生:自读词语。
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生1:读词。
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生1:2000年到2099年生2:2001年到2100年。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生:自读词语。
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秀9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93f88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d.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秀9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师写词“呼风唤雨”:呼风唤雨问:谁认识,读一读。
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
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完成课题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3、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⑴是谁呼风唤雨?(随机板书)⑴*什么呼风唤雨?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自然段序号及生字词,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找到黑板上问题的答案吗?2、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认读)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找到刚才所提问题的答案了吗?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把刚才提的问题的答案找出来了。
出示1、2自然段内容。
(问题的答案用红笔写出)自由地读一读。
点红“发现”、“发明”。
你们看,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借助字典来帮忙。
指导朗读1、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3、4自然段是呀,*现代科学技术,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汇报:生:以前的生活很不好,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现在就很好,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有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地球村”。
师:真会读书!把问题的前后相比较找出了答案。
是呀,人类在上百年的历史中……(引读至“美好愿望”)“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生1:只能*种田来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2cb2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e.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7218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b.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课程的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强调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1.4 教学资源:PPT课件1.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表现。
第二章:20世纪的科学突破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20世纪的科学突破。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20世纪的科学突破,如原子能、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等。
探讨这些突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4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科学突破的案例资料2.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计算机到现代的个人电脑。
探讨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3.4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计算机技术的图片资料3.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程度。
第四章:航天技术的突破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对航天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代的太空探索。
探讨航天技术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探索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
4.4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航天技术的图片资料4.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对航天技术的认识程度。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
激发学生对未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思考。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秀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0493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9.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秀5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精选篇1)【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小游戏:比眼力、比嘴力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
看录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索奥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2、导入课题: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
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2、交流:⑴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
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生:谁来呼风唤雨?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X什么来呼风唤雨?生答:X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评、小结: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刚才同学们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
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71f7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d.png)
《呼风唤雨的世纪》公开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20世纪呼风唤雨的科技成就;(2)学会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提高信息素养;(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相关资料;(2)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20世纪的科技发展;(3)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质;(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20世纪的科技奇迹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科技发展的基本情况,认识几位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
2. 教学方法:资料搜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1)引回顾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让你印象深刻?(2)科学家介绍:爱因斯坦、牛顿、贝尔、图灵等;(3)科技发展:原子能、计算机、互联网、航天等;(4)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分享搜集到的资料。
第2课:改变世界的发明1. 教学目标:了解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教学方法:资料搜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1)引20世纪的哪些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科技发明:汽车、飞机、电话、电视、电脑、手机等;(3)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分享搜集到的资料。
第3课:探索未来科技1.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科技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探索。
2. 教学方法:资料搜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1)引未来科技将会如何发展?(2)科技发展趋势:、生物技术、新能源、虚拟现实等;(3)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分享搜集到的资料。
第4课:科技与人类生活1. 教学目标:分析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科技的发展。
2. 教学方法:资料搜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 教学内容:(1)引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2)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活便利、环境污染、隐私泄露等;(3)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分享搜集到的资料。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5篇)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28cf4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3.png)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5篇)第一篇: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用型教学”是对当下语文教学的救赎与重构,它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学生言语智能发展的基本途径。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所说:“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基于此,本课在设计时引导学生围绕“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展开,首先整体阅读,把握课文说明要点;接着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切实感受科技带来的变化。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独特的“语用”现象,找寻学生言语的生长点,依托阅读情境,通过片段式的仿说、仿写等,达成对文本的解释、说明、理解、评价等,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以及表达能力的提升。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
(2)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和发现的图片、文字资料。
(3)调查、访谈今天人们的愿望和梦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期待1.谈话: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想不想看看是什么?(课件出示一组镜头:数字电视、手机、电脑、高速列车、航天飞机等。
)2.说说这些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3.你想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课题)4.理解“呼风唤雨”。
当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在这里又作何解释呢?设计意图:有了阅读的兴趣,就有了良好阅读的开始。
通过让学生看课件、谈好处,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感受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也满足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生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人教部编版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单元第二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唤、纪”等13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唤、技”等15个生字。
正确理解“呼风唤雨”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重点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了谁?神仙、孙悟空2、大家的联想很丰富!那,我们这篇课文中是谁来呼风唤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吧!3、板书课题:7、呼风唤雨的世纪指名说齐读课题本节课通过《西游记》中的人物引导出呼风唤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自读课文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huàn jìhuò lài qián yì唤技获赖潜亿suǒ ào bó zhìzhé lán索奥舶质哲兰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开火车读(4)图片认读生字潜水船舶(5)古文识字获,(隹,鸟雀)(又,抓持)造字本义:动词,猎人猎得猎物。
索,甲骨文(“屮”形表示草料,“口”形表示绳股)(相对的两只手,用双手搓),造字本义:动词,双手将草茎拧搓成绳。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
世纪:是计算年代的单位,连续的一百年为一个世纪,1900-1999年是20世纪。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
依赖: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
指名读要求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组词开火车读根据图片理解生字及词语生了解古文学生理解词意字解词方法,结合认读游戏及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生字书写,通过送字回家游戏、加一加、换一换等多种形式了解字的结构,借助动画感受字的行笔顺序;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
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
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三、生字书写出示生字: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生了解相关资料分自然段读开火车读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生字归类游戏:送字宝宝回家左右结构:唤纪技改程亿核联任上下结构:奥益哲善半包围结构:超质(2)加一加:熟字加偏旁禾+呈=程耳+关=联走+召=超(3)换一换:熟字换偏旁唤-口+扌=换忆-亻+忄=忆纪-纟+讠=记2、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善”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出示生字: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口”不要写太大。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纪:右边“己”的起笔略低于左边。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技:左右结构,最后一笔捺要写舒展。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改:左右结构,最右边为“攵”,不要写成“夊”。
组词、造句出示生字:程:“禾”做部首时变捺为点,“口”生完成游戏多种方式识记生字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hū huàn shì jì kē jì gōng chéng(呼唤)(世纪)(科技)(工程)tàn suǒ ào mì lián xìzhìliàng(探索)(奥秘)(联系)(质量)(二)比一比,组词语。
唤(呼唤)纪(世纪)益(日益)超(超越)换(交换)记(记录)溢(洋溢)越(超越)学生描红、临写生字指名说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课堂小结《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7、呼风唤雨的世纪路甬祥唤技获赖潜亿索奥舶质哲兰唤纪技程超忆索奥益联质任善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9和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遂昌县实验小学杜淑婷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重点字词。
2.梳理文章结构,学习“我”为什么和时间赛跑的原因。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间的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1.了解作者——林清玄。
同学们,今天在学习的课文之前,老师要带你们认识一位作家。
(ppt),他是谁呢?(林清玄)自由读一读他的介绍,读了关于他的介绍,你想说什么?(他真勤奋、他真伟大、真有坚持的精神,他成就真大)2.同学们,林清玄有如此大的成就,和他从小树立的一种意识是分不开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笔下的文章。
——和时间赛跑。
(板书课题,强调“赛”字的书写)3.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你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引出为什么、怎么样(板书)(这是个很有价值问题,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激发我们阅读的兴趣)过渡:能质疑、能提问、能有自己的想法你就是个会阅读的孩子!接下来就带着让我们这两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1.自由大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读完后想一想:课文哪一部分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原因;哪一部分写了“我”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2. 字词教学(个人读,强调:狂“奔”是个多音字;领读,齐读)3.问题反馈:梳理文章结构。
(1—5:原因;6—8:怎样和时间赛跑)追问:那你觉得剩下的两个自然段在写什么?(9—10:获得的启示)4.总结:同学们你看,作者写作思路是很清晰的,从为什么和时间才跑到怎么样和时间赛跑最后从中获得成功和启示,这就是写作上我们要学习结构。
接下来我们就去感受课文的第一部分。
(三)深入学习:1.默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引发“我”和时间赛跑的原因有哪些?(1)外祖母去世a.理解去世——什么是去世?课文中是怎么解释的,找出第一处出现“永远不会回来的”这个句子。
(请学生读)引出:他们知道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还不如对我说实话: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
——齐读。
同学们,这句话中出现了一个关联词。
(与其……不如…….),这事一个表示选择的关联词。
你看这个句子中有两项选择——第一个选项是(欺骗我),第二个选项是(说实话),像这样在两个选择中,选那个自己觉得更好更有意义的就可以用到这个关联词。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选择性的事情,能用这个关联词说一说吗?过渡:带着这个理解,再读。
b.理解我的心情——忧伤、哀痛外祖母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我的这种心情?(划出相应句子)——引出:(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扑在草坪上痛苦;那哀痛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
)—齐读。
—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到了他的这种悲伤?(无法排除、一圈一圈、扑、痛苦、每天)这是普通的悲伤吗?显然不是!c.指导朗读:个人读——谁能抓住关键字读出他的极度忧伤。
齐读——突出关键字眼。
语气低沉。
总结过渡:外祖母的去世,这是作者人生当中的一场经历(板书:经历)除了这个经历,还有什么原因引发“我”和时间赛跑?(2)父亲的开导a.请学生朗读。
一起读父亲的这段话,父亲的开导围绕那句话展开的?b.父亲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告诉我,所有时间里的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了?(“我”的昨天;爸爸的童年;所有的时间),你觉得这父亲说的这三方面有什么关系?(昨天指的是一天;童年是一个阶段,所有时间是一辈子!从时间的规律上说,层层递进)——(读)c.读着父亲的这番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就是生命、要珍惜时间)e.爸爸的话中,字里行间其实都在反复强调着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是哪些字眼?(永远不会;再也不能;再也不能;永远不能)——读,强调出这样的特点。
f.(出示看图片)接下来老师要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请同学们静静地看,你觉得这幅图在表达什么(表达着人的一生)有什么感受?——(人永远回不到过去;人最终是走向死亡,时间是回不去的)带着这份理解,再读这段话。
g. 再看这幅图图片:这幅图讲述了我们人的一生,找一找你处在那一幅图?——你的什么回不去了?(婴儿期、幼儿期)找一找,父亲此时此刻应该在第几幅图?他的什么回不去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读书时期都不回去了)那我再问,此刻,他的外祖母在哪里?(最后一幅图)他的所有的一切都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