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生产的客观要求;2、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发展,问时也包括道德、思想、情感和意向的发展。

2.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般趋势。

1、重视学前教育;2、加强基础教育,逐步延长普通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与结合;4、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综合化;5、成人继续教育的迅猛发展。

3.当代中外教育内容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1、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2、体系的综合化;3、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体差异。

4.试述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

1、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2、塑造与改造的统;3、言教与身教的统一。

5.在实施复试教学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1)在编班时,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人数多少、教室大小以及教师的水平等情况灵活掌握。

在编班时,要以尽可能地减少各年级之间的相互干扰为原则。

(2)在编排复式班的课表时,要注意安排好直接教学和自学、作业,尽可能使异科目搭配。

(3)培养学生小助手,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例如,协助教师检查课前准备情况、组织班上学生复习、做作业,以及维持课堂秩序等。

(4)注意培养学生从事自动作业的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6.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能的否定。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7.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8.简述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9.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1)道德品质教育;(2)政治教育;(3)思想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1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主要内容


再次,作者的研究目的是要弄清楚社会环境和制度的哪些 方面在改变着个人,又有哪些方面在改变哪一种个人,个 人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变,以什么样的速度改变。以及揭 示和详细阐明促成人现代化的各种因素与过程,解释造成 这种转变的原因,衡量改变所达到的程度,并对这种改变 的未来后果作出展望。 最后,作者根据调查的研究结果,向当代社会科学的传统 智慧中的某些观念挑战,并对某些虽尚未成熟却需进一步 研究的课题加以讨论,以期激发出新的思想。第一,要重 新调整以往研完国家发展的重点,把人作为注意的中心, 特别是普通人,而不是那些杰出人物。第二,已经进入稳 定的成年期的人们,其人格的基本性质会表现出稳定性。 但同样地,处在剧烈迅速变动的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他们 的人格中的基本性质也会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改变。这挑 战了以往的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人格中所有重要的东西, 在六岁前已经发生并且在十六岁前便已定型。
主要贡献
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提供了衡量现 代人格标准与尺度。 开创性地探讨了“现代人”的人格特征(十二个方 面)及其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指出人的现代化对社 会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 根据调查的研究结果,向当代社会科学的传统智慧 中的某些观念挑战,并对某些虽尚未成熟却需进一 步研究的课题加以讨论,以期激发出新的思想。
人的现代化—— 心理· 思想· 态度· 行为
作者: 阿历克斯· 英格尔斯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译者: பைடு நூலகம்陆君 出版年: 1985 页数: 336页 丛书: 走向未来丛书 统一书号: 17118-114
作者简介
阿历克斯· 英格尔斯(Alex Inkeles,1920— ),美国社 会学家,1949年获哥伦比亚 大学博士学位,其后在斯坦福 大学及哈佛大学任教 。 研究社会心理学,比较社会学 及社会变迁,其中对现代化的 研究最为著名。 代表作品:《人的现代化》、 《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等。

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现路径

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现路径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二年 第四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常常把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提,明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也就是说,促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归宿和目的。

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前沿性问题。

这里,笔者结合促进共同富裕,着重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的“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系统谋划”历史逻辑的必然要求。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初,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践上相对注重“重点突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

200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突出出来,注重“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把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了出来,开启由相对注重“物”的发展到相对注重“人”的发展的过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现路径韩庆祥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21&ZD0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常常把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提,明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迄今为止,党的文献尚未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作出全面系统的界定,需要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和理论上更加重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作出全面明确的界定。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断、新要求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论断、新要求

人口是国家的基本资源,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人口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我国式现代化”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使人口问题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含义1.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指通过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增强人口的创造力和创新力,使人口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

2.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3. 人口高质量发展既关注人口数量的增长,更注重提高人口素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协调发展。

二、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我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性1. 人口是国家和民族的基础,人口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对于推进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1. 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通过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可以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家人力资源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实的支撑。

2.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国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3. 推进社会发展进步。

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可以促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4. 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可以降低人口增长的压力,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二

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二

论述题: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和理解?参考答案: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形成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过程中。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1949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是在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进入到“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开启工业化进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01.“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最初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全部理论与实践,都是围绕“四个现代化”这个主题来展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对极为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连一辆拖拉机都制造不出来”的工业底子,必须将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迈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在1954年9月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要把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在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后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的宏伟设想,工业化正式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首要目标。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关于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等四个方面现代化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最初表述。

后来,随着实践形势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调整、发展和完善了对国家建设现代化战略性目标的提法。

根据毛泽东建议,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首次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规范表述,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

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

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摘要]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都是关于人的学说,在社会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两者应该是相互统一、并驾齐驱的。

然而,当代社会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呈现出相互分离甚至南辕北辙的情形。

要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必然要转变传统现代化的思维方式,重新回归到“人”本身,提升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改善人的交往关系等,从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一、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辩证法“现代化”,从狭义来讲,原指不发达社会通过社会变革,获得较发达社会共有特征的一个社会变革过程。

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她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显而易见,从其内涵来看,现代化不仅包括了社会现代化,也包含了人的现代化过程,两者相互依存并不断发展。

现代化研究专家英克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就是“人们在精神上形成现代的态度、思想、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并把这些熔铸在他们的基本人格中。

是人们从具有传统的人格转变为具有现代人格的过程。

”〔1〕大多数中国学者也普遍认为:实现人的现代化,也就是由与传统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传统人’转变为与现代社会文化相适应的‘现代人’。

这种转变应该是全方面的,是民族性格和文化精神的根本性改造,是从社会心理、意义信念、价值观念、伦理精神、思考方式到人格等各个层面的完全的、整体的转变,形成与新的社会条件、新的社会生活相一致的一代新人。

与“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及其背景不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重要思想。

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资料

人的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资料

响他人人的生活与社区的发展进程;他 积极努力地改善他自己和家庭的状况; 他拒绝对生活中一切事件采取被动、顺 从的和宿命论的观点。他之独立于传统 权威,对公共问题,表现在他听从政府 官员和工会领袖的劝告而不是乡村中长 者的劝告;对他个人的事务,表现他在
选择职业和妻子时是凭他自己选择而不 是由父母包办。现代人之乐于接受新经 验,表现在他对技术革新的兴趣,他乐 于同陌生人交往,他乐于允许妇女们利 用家庭限制以外的机会。
2. 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此指标反映目前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状 况和教育成就。中等收入国家的15岁以 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一般在7~9年, 但是国家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有的国家 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2.42年,最高的国 家为9.84年。2019年中国的人均受教育 年限为8.3年,已经达到中上等收入国家 的高水平。
(3)具有现代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 现代法制社会不仅要有完备的立法和确 立法理的权威,更重要的是要求公民在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能逐步形成现代的 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只有法律意识真 正深入人心,才能自觉依法行事,理性 地处理各种问题。
(4)具有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时空 观念。处在信息社会,空间视野应当开 阔,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尽可能吸收 人类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精神文化财富, 并注重信息和知识的更新,注重实证, 珍惜时间,注重效率。
2.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 条件
教育中的人就是教师和其他教育工 作者,他们必须率先实现自己的现代化, 才能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因为他们是 先进教育理念、制度、体制、机制、方 式方法的主体,是创造者,是承载者, 是执行者。所以,实现教育现代
化,最要紧的、第一位的是“教育者” 的现代化。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现代 化的差距主要在人上,从事教育工作 的人,在观念、行动和精神、方式方 法等方面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

人的现代化——精选推荐

人的现代化——精选推荐

⼈的现代化 2012年10⽉12⽇14:50 来源:新疆经济报⼈的现代化是⼴义⽂化现代化的核⼼。

⼈的现代化的实质和核⼼是指从传统农牧社会⼈们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式、⾏为⽅式到⼯业社会、信息社会的⼈们共享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考⽅式和⾏为⽅式的转换。

⼈的现代化分“内部精神现代化”和“外部现代化”两个⽅⾯。

内部精神现代化包括三项基本内容:⼀是知识现代化。

如现在⼩学、初中、⾼中、⼤学学的⾃然科学知识都是现代科学知识,区别只是现代化的程度不⼀样,当然还包括现代⼈⽂知识,掌握现代知识的程度是⼈的精神现代化的基础。

⼆是价值观念的现代化。

包括命运观、劳动观、财富观、⼈际观的现代化,当然还包括如⾃然观、知识观、学习观、时间观、消费观等等。

其⼀是命运观的现代化,这是⼀个⽆形的东西,包括神秘主义的命运观、理性主义的命运观等发展阶段。

什么是神秘主义的命运观呢?如,把⾃⼰的命运⽤祖先、风⽔、命相、⽣⾠⼋字来解释,这是古代和现在仍有⼀些汉族⼈⽐较突出的特点,汉族⼈很多⼈不信上帝,信也是半信,他信祖宗、信⽣⾠⼋字、信命相、信风⽔,这就是神秘主义的命运观,就是⽤外部的神秘的不可认知的东西来解释⾃⼰的命运。

整个古代社会,神秘主义的命运观起⽀配作⽤。

世界上多数民族在古代把神秘主义的命运观宗教化、神化了。

尽管⼯业⾰命以来已经⼆百多年了,尽管我们已经⽣活在⼆⼗⼀世纪,但神秘主义命运观在现实⽣活中的影响仍然程度不同带有普遍性,这当然与社会⽣活的偶然性、难以把握性也有关。

有些⼈看起来学了科学,神秘主义的命运观有所减淡,但潜意识深处仍在起作⽤。

就连⼀些⼤学教授、领导⼲部等,在潜意识⾥、⽆意识⾥,或多或少往往有⼀点神秘主义命运观的影⼦,只是程度不⼀样。

你彻底放弃神秘主义的命运观,探求规律的动⼒就会最⼤化,只要有神秘主义的痕迹存在,你探求规律的动⼒就会⼩,这有普遍性。

宗教必然是带有神秘主义的东西,其命运观不可能不是神秘主义的。

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

关于人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

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综述摘要: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的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应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

鉴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此重要,围绕此中心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教育、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因而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展开的研究也就变得尤其多,今天我就来做一下关于这方面的综述。

先介绍什么是个人全面发展,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个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它的本来涵义指每一个人的智力、体力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地、自由地和和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个人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人们成为各方面有能力的人,即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

具体来讲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人的智力和体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生命体存在和人从事一切活动的身心基础。

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低级形式还是高级形式的活动都是对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发展。

二、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展。

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三、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发展。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主体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制于他所生活的社会关系,作为人全面发展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必然要求社会关系高度丰富和发展。

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为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准备了物质前提。

二是自由时间的增加。

马克思用大量论述表明,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依赖与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给所有人增加自由时间,充分的自由时间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是社会关系的丰富,这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全面系统阐述和深入研究的重要教材。

其中,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理论是这一学科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探讨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人民民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民主制度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指导。

它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制度。

与资产阶级民主相比,人民民主更加全面、深入和持久。

人民民主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广泛的民主参与:人民民主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过程,通过选举、表决、协商等形式,保证人民在决策中有平等参与权。

2. 充分的民主表达:人民民主强调人民有充分自由表达意见和批评的权利,保障人民的言论自由和新闻媒体的独立性,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舆论监督。

3. 高效的民主运作:人民民主要求国家机构高效运作,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的执行力,保证人民民主制度的顺利运行和稳定发展。

二、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人民民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而现代化建设则为人民民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

首先,人民民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人民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保证了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现代化建设的权利和机会,有效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人民民主制度的普遍参与和广泛民主决策,减少了不合理和错误决策的发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其次,现代化建设为人民民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条件。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科学技术、经济资源等各种要素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为人民民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础。

现代化建设的进步,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文化发展空间,为人民民主的深入实践提供了条件。

三、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应用人民民主与现代化建设理论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现代化维度与向度

人现代化维度与向度
• 讲究环境伦理、生态伦理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 体课件 PPT文档
• 美国社会学家费洛姆,提出了“新人”的 21种人格特征。
可取之处在于在科技作用强大深远的历 史条件下,强调了人文的重要和人的主体 性作用。
但是多数内容是伦理的,人道的,良心 的,偏执于主观意愿一段,带有主观性和 片面性。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 体课件 PPT文档
(二)人的现代化发展向度
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 人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前提 • 人对现实社会的能动性——对现代
化的推动与促进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 体课件 PPT文档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 确立人与社会、自然协调统一发展与 可持续发展观念
• 提高科学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 力
• 增强合理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价 值目标
内在维度——人自身协调发展
• 人的本质——人的自然性、实践性、精 神性的统一
• 人的自然性、实践性本质的发展,是人 精神性本质发展的基础,同时又需要人 的精神性发展的指导与支撑——思想观 念现代化
• 人的自然性、实践性、精神性本质在当 代社会的发展即人的身体素质、科学文 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程序设计 网络课件 教学设计 多媒 体课件 PPT文档
2、英克尔斯等人关于现代人特征与指 标体系的研究
• 确立了研究人的现代化的3个层面: 1、对待个人事务的态度 2、对待他人的态度 3、对周围环境的看法 • 现代人的四个特点 1、见闻广阔的、积极参与的公民 2、有明显的个人效能感 3、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自立性 4、乐意接受新经验以及新的观念
•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的发展目 标,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未 来社会的目标,从而为人的现代 化提供了明确向度。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有什么作用?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空间越来越大。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作用:①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②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③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还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的技能;④还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类所用的。

(2)教学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作用。

人的身体力量发展有多种途径,教育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3)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1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与人自身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而且社会的发展总是历史地、具体地体现在人自身的发展上。

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自身的发展是发展的核心内涵。

1994年3月25日中国政府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的观点;《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

这表明,人的发展问题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社会进步说到底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进步,社会发展说到底是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及其现实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出发点,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不断重复的论断。

他认为共产主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

)由马克思的这一表述,可以看出入的全面发展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中所占据的地位。

马克思、思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产生,在其现实性上一开始就是针对私有制社会下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而提出的,是为了寻找一条解决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的途径而产生的。

早在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并且指出这"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第330页)1865年6月,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写的纲领性文献《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73页)。

同年10月恩格斯又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草案》中设想,在彻底废除私有制的基础上,"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的新的社会制度,"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这就是要"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及如何实现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及如何实现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及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实现人的现代化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努力,包括提高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保障、推动科技创新、营造公平法治环境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探讨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及实现方法。

首先,人的现代化的内涵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这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的提升,以及人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现代化的人应当具备对自己生活和未来的规划能力,并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和技术进步。

此外,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质。

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特长,并培养他们在团队中合作的能力。

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可以为人们提供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在内的基本生活保障,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福利,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

科技创新也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科技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政府应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培养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并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

同时,通过推广科技知识,提升全民的科学素质和科技创新意识,让更多的人能够从科技发展中受益。

实现人的现代化还需要营造公平法治环境。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只有在法治的保护下,人们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社会秩序才能得到维护。

政府应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司法体系,保护公民的法律权益,并加强反腐败工作,提高社会公信力。

浅述人的社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浅述人的社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浅述人的社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内容提要:人的社会化是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深化和发展,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进一步完善。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社会化的历史推进,它依赖更高的社会环境条件和个人主体条件。

人的现代化源于人和社会高层次发展的需要,它具有更明显的能动性特征。

“现代人”优于一般“社会人”,它能有效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社会化;人的社会化;现代社会化一、什么是社会化1、社会化的定义: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2、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化包括五种基本的类型:(1)初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发证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主要发生在儿童时期。

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anticipatorysocialization)是这样一种社会化形式: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

比如,学生在大学里进行的大量学习都是为将来在工作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做准备,这种学习过程就是预期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大量地发生在青年时期。

(3)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alsocialization)是相对初级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比如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官员都要重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这就是发展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亦称继续社会化。

(4)逆向社会化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文化规范和知识传授给晚辈。

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论略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论略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论略
易卜生英格尔斯(1720-1799)是一位著名的古典政治理论家,他属於德国古典理性思潮,肩负着“政治思想家”的称号,尤其以“智慧的立法家”而著称。

其学术思想对现今的政治思想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英格尔斯把法律体系看作是自然公正的调和者,认为法律的建立不应该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他以其独特的新古典政治学的“公正完美”理论而闻名,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人们在立法与政治行为中应当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与法律。

必须维护公正平等,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人身自由,严格执行法律并严格把关责任和权利,以免蒙受不公正及失控的待遇。

英格尔斯的“现代化”理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他主张现代政治应该体现一定的新意,采用科学的运作机制,改进法制,跨越古典的有效性运作的局限。

他主张政治活动阐释新的实践原则,改善传统的立法和政治机构,采用科学化的决策机制。

现代政治的研究和实践,从决策的过程到实施的效果,都应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s决,以实现更高效率和更加成功的政治形态。

英格尔斯主张,政治应该以人民为中心,承认人民的权利,尊重人民的意见,把政治形态改善,赋予人民平等的权力。

他认为,政治活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进步”和“和平”,因此,“现代化”理论可以有效地加强政治体制的健全性和统一性,促使政治社会管理日益科学化和全面化,使之受到人民的热爱和拥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含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含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含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含义1. 介绍自然是人类的生命基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之一,它不仅涉及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含义,旨在提供对这一主题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2. 基本概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使其得以共生共存和相互促进的状态。

它不仅体现在环境方面,也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层面。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现意味着追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平衡,以及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文化观念。

3.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的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资源的过度开采、污染物的排放等现象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重问题。

现代化的含义在于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既能实现经济发展,又能保护环境。

这需要从政策层面上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促使企业和个人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还需要倡导节约资源的理念,并重视绿色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现代化的含义在于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的机制。

这涉及到制定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政策,加强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破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

现代化的含义在于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到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尊重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需要我们放弃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转变为以人类为中心、关注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思维方式。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论略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论略

On Ingles' Human Modern Theory 作者: 张华[1];黄修卓[2]
作者机构: [1]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湖南湘潭411105;[2]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版物刊名: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页码: 8-11页
主题词: 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
摘要: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揭示了人的现代化在国家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目标与价值、方法与载体、特征与原因,对发展中国家的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从定量角度进行一系列测量试验,以传统与现代”二分法”,选取工厂与合作社为主要研究领域,将现代性看作是人的现代化基本属性,视现代人为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等,反映出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注明来源。 .
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人的现代化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深入。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现代化必然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简要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西方学者关于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和最高目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个学说内在地包含两层含义 其一,从人的价值尺度上来说,就是要实现人的关系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其二,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来说,马恩的这种人学思想不同于神学思想对人的认识,神学把人看成一种抽象的存在物,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则认为人是现实性的存在物,他需要依存于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去发展自己,因而是具体的、历史的。我们今天探讨人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些宝贵学说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分析人的科学方法论和思想基础。 二、西方学者关于人的现代化的思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追求人性回归,渴望世界和平,于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热潮。经济危机过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物质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人们开始追求自身的提高,逐步重视人的现代化。西方学者对人的现代化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中叶,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20世纪中叶是西方学者对人的现代化进行理论准备和目标预设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他运用比较的和历史的方法,研究了经济发展与人的素质之间的紧密关系。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著作中论及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文化产生的关系,他认为这种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经济等方面起到决定作用。韦伯认为具有资本主义精神的人既精打细算又敢想敢为。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人都节制有度,讲究信用,精明能干,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事业中,并且固守着严格的资产阶级观点和原则。这种精神使得资本主义获得了伦理支持,人们不再认为追名逐利是不道德的,而是使社会充满了活力,韦伯的理论研究为人的现代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倡导的主题,人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只有和平的国际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在现代化主题推进的同时,世界各国的经济与科技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人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的现代化问题凸显出来,这一时期人的现代化研究逐渐细化。 美国在这一阶段开展人的现代化研究的学科和学者较多,取得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以心理行为学派的阿列克斯英克尔斯为代表,他对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使人的现代化的含义具体化,他将人的现代性归结为人的态度、价值和行为的一系列素质的综合体,英克尔斯对人的现代化进行充分探讨,详细考察了影响人的现代化的因素和条件,并分析了人的现代化的具体特征。上世纪60年代初期,英格尔斯带领众多学者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在调研报告中,详细回答了人类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特点和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行动促使人的现代化的研究热潮不断上升。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从政治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适应性和人的问题研究,他指出现代化是包含了人类思想和行为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从制度化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的现代化道路。 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西方国家人的现代化明显滞后于经济、科技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人与现代社会不相容的问题逐渐暴露,并且制约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的现代化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这一时期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各个学科相互结合渗透,形成了以人的研究为中心的综合学科。 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人们在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料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的发展面临新的问题。伴隨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微观领域发展,一些科学家建立了分子人类学,在分子层面研究人的进化问题 也有一些科学家基于基因图谱,提出了人的本质与基因的关系问题,把对本文由毕飞速发展,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人类新的思维和活动空间。因此,如何处理人的发展与虚拟世界的关系已成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问题。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诸多满足人自身发展和需要的理论与学科在这一时期得到极大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创造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等,这些理论在帮助人自身的提高以及实现人的现代化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同时人的社会化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满足人的社会化发展需要的社会交往理论、职业道德理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