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统测理综生物(解析版)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C.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2.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EA或AFP含量远超正常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EA、AF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B.CEA或AFP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症C.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CEA、AFP含量升高D.控制CEA、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3.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5.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C.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D.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6.以下措施中,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的是A.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C.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不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

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Na+—定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B.中心体膜及其他生物膜都有选择透过性C.神经递质通过囊泡进入突触后膜内,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细胞膜表面的糖被由糖蛋白和糖脂组成【答案】A【考点定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完整地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的一组是①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②赫尔希、蔡斯证明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实验③沃森、克里克建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模型④斯他林、贝利斯证明在盐酸条件下,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不是神经调节的实验A.①B.①②C.①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运用了完整的假说-演绎法。
“假说”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演绎”是通过测交进行验证。
其他实验均无演绎的过程。
综上所述,A正确。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伴性遗传;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3.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场所是骨骼肌B.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散热C.下丘脑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D.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的分泌增多有关【答案】C【考点定位】体温调节【名师点睛】寒冷时的体温调节4.油菜素内酯(BR)是一种植物激素,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其生理作用是促使细胞壁松弛,进而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编号 1 2 3 4 5 6油菜素内酯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芹菜幼苗平均株高/(cm)16 20 38 51 42 20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BRB.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芹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C.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一定在0.2~0.4mg•L-1之间D.在调节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生理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脱落酸【答案】D【考点定位】其他植物激素5.如图所示为某陆地生态系统的部分营养结构(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该营养结构的影响),因某种原因导致吃虫的鸟大量减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吃虫的鸟大量减少,生物多样性没有降低B.当该生态系统再次恢复稳定时,由于鹰的食物减少,其数量也减少C.图中生物间存在的单方向的捕食关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如果所有动物全部死亡,该生态系统就会随之崩溃【答案】C【解析】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017年云南省第一次省统测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信息分子是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C.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2.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EA或AFP含量远超正常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EA、AF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B.CEA或AFP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症C.体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CEA、AFP含量升高D.控制CEA、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3.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5.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患此病B.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C.祖母患病,女一定患此病D.外祖父患病,外一定患此病6.以下措施中,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的是A.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在多个患者家系中调查C.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不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检测理综生物(解析版)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只以DNA作为遗传物质B.核糖体只分布于真核细胞中C.高尔基体是性激素合成的“车间”D.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说明蛋白质具有催化的功能【答案】A【考点定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大肠杆菌的某生理活动中,核酸分子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互补配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理活动是DNA的复制B.甲链和乙链的“G”代表同一种核苷酸C.若甲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密码子一定改变D.若乙链中碱基改变,则对应的氨基酸一定改变【答案】C【解析】由图中碱基可知,甲链为DNA链,乙链为mRNA链,图示为转录过程,故A错误;甲链中的“G”代表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乙链中的“G”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故B错误;若甲链中碱基改变,则转录出的mRNA一定改变,密码子一定改变,故C正确;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若乙链中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不一定改变,故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名师点睛】DNA与RNA的判定方法:(1)若核酸分子中有脱氧核糖,一定为DNA;有核糖一定为RNA.(2)若含“T”,一定为DNA或其单位;若含“U”,一定为RNA或其单位.因而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T”或“U”可探知DNA或RNA,若细胞中大量利用“T”,可认为进行DNA的复制;若大量利用“U”,可认为进行RNA的合成.(3)但T不等于A或嘌呤不等于嘧啶,则为单链DNA,因双链DNA分子中A=T、G=C、嘌呤(A+G)=嘧啶(C+T).(4)若嘌呤不等于嘧啶,则肯定不是双链DNA(可能为单链DNA,也可能为RNA).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特定的颜色反应可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B.黑藻叶是观察线粒体的理想材料C.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酵母菌计数时,要盖上盖玻片后再滴加培养液D.在分离绿叶中色素的实验中,滤纸条上呈黄绿色的色素带最靠近滤液细线【答案】B【考点定位】脂肪的鉴定、观察线粒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4.若I中包括II、III和IV,则下列各项符合这一关系的是A.I非特异性免疫 II吞噬细胞 III皮肤、黏膜 IV记忆细胞B.I免疫活性物质 II抗体 III淋巴因子 IV溶酶体C.I免疫系统的功能 II防卫 III监控 IV消除D.I具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 II B细胞 III 效应T细胞 IV浆细胞【答案】C【解析】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三道防线中,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淋巴细胞,包括记忆细胞,故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而不是溶酶体,故B错误;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故C正确;具有识别功能的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只能分泌抗体,没有识别功能,故D错误。
昆明市高三统测2017届(理综)

A. 都具有细胞周期
B.表达的基因都不相同
C.都含有 RNA 聚合酶
D.都不存在与癌有关的基因 :
2.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 ,每天 K 和 Mg 2 初始状态均为 500mg/L, 定时测定培养
液中 K 和 Mg 2 的剩余量 ,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离子种类和甜瓜生长发育时期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 : 3 月 28 日 9:00-11:30】
昆明市 2017 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 I 卷 (选择题 )和第 lI 卷 ( 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 I 卷 l 至 5 页,第 1I 卷 6 至 16 页。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 300 分 ,考试用时 l50 分钟。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酸的分子模型可表示为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 2 页(共 16 页)
C.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D.炒菜时加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 ,原因是有酯类物质生成
9. X、 Y、 Z、 R、 W 是原子序数递增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周期数之和为 1l, 其中 Y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第 6 页(共 16 页)
第 I 卷(选择题 ,共 126 分 )
注意事项 : 1.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 答題卡上 :l 真写清楚 ,井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 号及科目 ,,在规定的位 i 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器改 动,,用橡皮擦擦干 ,事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高三第二次市统测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市统测试卷理综生物一、选择题:1.比较人的正常心肌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周期B.表达的基因都不相同C.都含有RNA聚合酶D.都不存在与癌有关的基因2.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离子种类和甜瓜生长发育时期B.甜瓜对Mg2+的吸收量大于对K+的吸收量C.甜瓜对K+和Mg2+的吸收速率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有关D.该实验不能说明甜瓜对必需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3.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用紫色的牵牛花瓣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B.用H202溶液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C.用马蛔虫受精卵观察有丝分裂D.用念珠藻观察叶绿体4.近年来自闭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症与遗传物质改变有关。
基于下列病因假设的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5.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6.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C.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稳态被破坏D.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三、非选择题29.(10分)正常土壤盐分含量约为2g/kg,土地盐碱化已成为全球性危害,选育耐盐作物有重要意义。
某研究小组将粒重相同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植株各均分为3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各植株生长状况良好且一致,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请分析回答:(1)土壤盐分含量为2g/kg时, (填“能”或“不能”)判断B品种小麦的总光合速率大于A品种,原因是。
云南省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测试理综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昆明市2017-2018学年高三摸底调研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蓝藻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叶绿体中B.性激素合成的场所不是核糖体C.在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才能被利用D.有中心体的活细胞都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夏季晴天,将密闭在玻璃罩中的某绿色植物置于室外,从凌晨0时开始,定期测定玻璃罩中某种气体含量,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本实验测定的气体是CO2B.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起始时间是6时C.若9时和12时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等,则9时的呼吸速率小于12时D.与0时相比较,24时该植物的干重减少3.下列有关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需要消耗ATPB.有氧呼吸过程中,细胞质基质中的氧浓度大于线粒体内的氧浓度C.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无机盐离子运输速率的因素D.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作用4.研究表明,导致白血病的原因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失控等,患者体内常出现大量肿瘤白细胞。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B.肿瘤白细胞与正常白细胞相比,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C.造血干细胞增殖失控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D.造血干细胞凋亡失控与基因的表达无关5.下列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B.该病是由染色体数量变化引起的C.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该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6.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B.刺激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C.垂体可作为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D.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钠着火可用干燥沙土扑灭B.地沟油经处理后可用作生物柴油C.糖类、油脂、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D.氢氧化铁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通过滤纸孔隙8.反应中,W为A.CH3CHO B.CH3CH20HC.CH3COOH D.H209.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其氢化物中甲、乙、丙、丁的化合价如右表所示。
(新课标)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摸底测试试题(pdf,)

!6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
9#6#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1#3:#一#定#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6中心体膜及其他生物膜都有选择透过性
06神经递质通过囊泡进入突触后膜内 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6细胞膜表面的糖被由糖蛋白和糖脂组成
##命题人 张晓航#杨习志#王#宏#杜德祥#刘德忠#周#敏#李#勤#华#琛 沈#涛#尚渤程#何#若#李#俊#王玉清
审题人 孙#彪#王#宏#丁跃坤#沈#涛#廉莹玉#高#升#茶玉和 任陈晨
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 和第"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卷 ! 至 - 页 第"卷 , 至 !" 页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 '&& 分 考试用时 !,& 分钟 注意事项"
'6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 错误的是 96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场所是骨骼肌
.6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散热
06下丘脑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是形成冷觉 热觉的部位
;6寒冷环境中 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多种激素的分泌增多有关
理科综合第 ! 页 共 !" 页
-6油菜素内酯 .< 是一种植物激素 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其生理作用是促使细胞壁松 弛 进而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 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96吃虫的鸟大量减少 生物多样性没有降低 .6当该生态系统再次恢复稳定时 由于鹰的食物减少 其数量也减少 06图中生物间存在的单方向的捕食关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如果所有动物全部死亡 该生态系统就会随之崩溃 +6某高等动物耳朵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 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不考虑交叉互换 让一对长耳朵 动物繁殖多次 子代统计结果为长耳朵%短耳朵 C)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96让短耳朵个体相互交配 子代都是短耳朵 .6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06子代中 长耳朵的基因型有 , 种 ;6若用亲代个体与子代短耳朵个体交配 后代不可能出现 ' %! 的比例 )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9642" 具有氧化性 可用于漂白纸浆 .602具有还原性 可用于冶炼铁等金属 064D2" 熔点高 可用作光导纤维 ;695" 2' 具有两性 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96分子式分别为 0" /+ 2 0' /( 2的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6若有机物甲和乙是同分异构体 则甲和乙的化学性质相似 06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 ! %" 的 02" 和 /" 2 说明其最简式为 0/;6丙烯 0/" #0/0/' 易发生加成反应 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发生取代反应 $6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云南省2017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含答案解析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03月16日09:00—11:30】云南省2017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As:75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信息分子是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突触后膜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C.信息分子需要经过体液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发挥作用D.高等植物细胞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信息交流2.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是人胚胎时期机体合成的两种糖蛋白,出生后其含量很快下降,但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的CEA或AFP含量远超正常值。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EA、AFP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B.CEA或AFP含量超过正常值时,可确诊为癌症C.体内某些细胞的大量增殖会使CEA、AFP含量升高D.控制CEA、AFP合成的基因,碱基排列顺序有差异3.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C.生长素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D.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一定抑制根的生长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相互影响,共同进化B.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采食的物理信息D.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5.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出现A.父亲患病,女儿一定惠此病B.母亲患病,几子一定患此病C.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D.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6.以下措施中,能有效控制实验误差的是A.探索2,4-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先开展预实验B.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时,在多个思者家系中调查C.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随机选取多个样方计数并求平均值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样数量的变化时,连续七天,每天在不同培养时间抽样检测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 2O 2可用作供氧剂 B.Al 2O 3可用作耐火材料C.地沟油经处理后可用作燃料油D.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8.下列有关丙烯酸(CH 2= CH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酸使溴水褪色属于氧化反应B.丙烯酸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C.丙烯酸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D.反应CH 2=CHCOOH+H 2 △iNCH 3CH 2COOH 的原子利用率为100%9.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部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全国市级联考】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第二次市统测试卷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全国市级联考】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第二次市统测试卷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从细胞到生物圈,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都离不开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人体内检测到病毒说明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C .某种群数量在K 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稳态被破坏D .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温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吲哚乙酸引起的B .植物茎的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 .生长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D .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获得四倍体番茄3、近年来自闭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症与遗传物质改变有关。
基于下列病因假设的相关推断,不合理的是A. AB. BC. CD. D4、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A .用紫色的牵牛花瓣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 B .用H 202溶液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C .用马蛔虫受精卵观察有丝分裂 D .用念珠藻观察叶绿体5、科学家用水培法培养甜瓜幼苗,每天K +和Mg 2+初始状态均为500mg/L ,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 +和Mg 2+的剩余量,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离子种类和甜瓜生长发育时期B .甜瓜对Mg 2+的吸收量大于对K +的吸收量C .甜瓜对K +和Mg 2+的吸收速率差异可能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数量有关D .该实验不能说明甜瓜对必需无机盐的吸收速率在授粉期均大于营养生长期6、比较人的正常心肌细胞和造血干细胞,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周期B.表达的基因都不相同C.都含有RNA聚合酶D.都不存在与癌有关的基因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题型注释)7、【生物一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艾滋病病毒(HIV)外壳的包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包膜糖蛋白(env)基因编码gpl60蛋白,进一步加工成gpl20蛋白,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全国市级联考】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复习适应性检测理综试题生物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全国市级联考】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复习适应性检测理综试题生物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学基本观点之一。
根据这一观点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喜光的桉树下栽种半阴性植物菠萝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B .发生在裸岩上的初生演替一定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 .某有翅昆虫种群中出现的无翅类型一定不利于其生存D .森林中狼和兔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肌细胞不是胰岛素的靶细胞B .下丘脑在反射活动中只作为神经中枢发挥作用C .HIV 浸入人体后会导致T 细胞的数量一直下降D .外来病原微生物也能引起内环境的波动3、某昆虫的种群非常大,第一年AA 占10%,Aa 占20%,aa 占70%,种群内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
假设由于环境条件改变,种群中显性个体每年增加10%,隐形个体每年减少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环境条件的改变一定会影响隐性个体的出生率 B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个体的表现型 C .第二年隐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60%D .若环境条件不变,该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不会发生改变4、下列实验中,不符合“将各种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研究其在遗传中的作用”这一实验思路的是A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C .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D .烟草花叶病毒浸染烟草实验5、某科研小组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培养液中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云南省昆明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调研统测理综生物试题 含解析

1.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
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
2。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甘油进出细胞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B.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仍然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D。
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通过胞吐排出细胞【答案】D【解析】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A正确;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保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B正确;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不一定通过胞吐排出细胞,如性激素,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名师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3. 下列科学史中,采用相似核心技术的是①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②郝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特定物质分子与基因结合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④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可以发光的转基因鼠A.①③B。
②④C。
①② D.③④【答案】A【考点定位】荧光分子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名师点睛】荧光标记法(Fluorescent Labeling)是利用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标志物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荧光蛋白为绿色和红色两种:(1)绿色荧光蛋白(GFP)常用的是来源于发光水母的一种功能独特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7kD,具有238个氨基酸,蓝光或近紫外光照射,发射绿色荧光。
【全国省级联考】2017届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全国省级联考】2017届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健康人受到寒冷刺激后,产热量增加 B .健康人口渴时,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 C .落叶植物发芽时,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减少 D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上升2、关于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双链DNA 解旋后才能进行遗传信息的复制 B .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必然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C .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高度螺旋,不利于核基因的表达 D .核糖体与mRNA 结合的部位会形成2个tRNA 的结合位点3、科学家发现,溶酶体参与的自噬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下图表示某种自噬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线………A.自噬体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膜的流动.B.自噬作用的产物有的可再利用C.自噬作用可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D.肺炎双球菌可通过形成自噬体更新细胞结构4、关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B.细胞形态的维持与细胞骨架有关C.该细胞与淋巴细胞的生成场所不同D.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5、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后,仍具生物活性,且可再次利用的是A.tRNA B.神经递质C.激素D.抗体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题型注释)6、【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转基因猪在异种器官移植、生物反应器和疾病模型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下图为转基因猪的培育过程,请分析回答:(1)体外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需定期更换培养液,防止___________对细胞自身造成伤害。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理

昆明第一中学2017届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答案一、选择题:选对的给6分,选错或未选的给0分。
【解析】细胞内凡是逆浓度的跨膜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故A对;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故B错;神经递质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接触而传递信息,不能进入突触后膜,故C错;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就是糖蛋白,不包含糖脂,故D错。
2.【答案】A【解析】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运用了完整的假说演绎法,假说是控制果蝇颜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演绎是通过测交进行验证。
其他实验均无演绎的过程,故选A。
3.【答案】C【解析】人在平静状态下产热场所是肝脏和骨骼肌,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场所是骨骼肌,故A 对;人在炎热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散热,故B对;下丘脑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但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故C错;寒冷环境中,人体代谢增强产热增多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增多有关,故D对。
4.【答案】D【解析】因为油菜素内酯(BR)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其生理作用是进而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所以在与BR生理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赤霉素、生长素等而不是脱落酸,D错。
5.【答案】C【解析】吃虫的鸟大量减少,基因的多样性也会随之减少,故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故A错;当生态系统再次恢复稳定时,由于吃虫的鸟减少,更多的能量将通过鼠流向鹰,而这条食物链更短,能量的损耗更少,鹰可获得更多的能量,故B错;食物网中的能量只能单向传递,这是由于长期进化形成了单方向的捕食关系导致的,故C对;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全部动物死亡后,还存在生产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不会崩溃,故D错。
6.【答案】D【解析】由题目信息分析,不可能是双杂合子的相互杂交,那样不可能得到7:1的比例。
想要得到7:1的比例,这对长耳动物的基因型应是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有显性基因就是长耳,无显性基因就是短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原核生物B.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溶酶体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核膜具有四层磷脂双分子层【答案】B【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名师点睛】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
2.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甘油进出细胞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B.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仍然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C.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D.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通过胞吐排出细胞【答案】D【解析】甘油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的速率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A正确;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保持细胞内外的离子平衡,B正确;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不一定通过胞吐排出细胞,如性激素,D错误。
【考点定位】物质的跨膜运输【名师点睛】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3. 下列科学史中,采用相似核心技术的是①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②郝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利用特定物质分子与基因结合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④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可以发光的转基因鼠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A【考点定位】荧光分子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名师点睛】荧光标记法(Fluorescent Labeling)是利用荧光蛋白或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标志物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荧光蛋白为绿色和红色两种:(1)绿色荧光蛋白(GFP)常用的是来源于发光水母的一种功能独特的蛋白质,分子量为27kD,具有238个氨基酸,蓝光或近紫外光照射,发射绿色荧光。
(2)红色荧光蛋白来源于珊瑚虫,是一种与绿色荧光蛋白同源的荧光蛋白,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发射红色荧光,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 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光照、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些植物茎段生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注:表中“-”表示不添加,“+”表示添加A.对比I和IV、III和VI均可说明植物近段时间常与光照时间有关B.据I、IV、V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延长工作时间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C.若在第V组实验中施加赤霉素,茎段可再伸长D.证明“赤霉素合成制剂能抑制茎段伸长”的最佳证据是II和III得实验结果【答案】D【考点定位】植物的激素调节5.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常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B.七星瓢虫在同一棵树上的集群分布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碳循环是指在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D.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答案】C【解析】建立数学模型“S”和“J”型曲线,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A正确;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而同一棵树上的集群分布的七星瓢虫只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碳循环是指在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C正确;各个营养极同化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6. 关于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A.肌肉细胞中编码RNA聚合酶的基因不表达B.一个tRNA上的反密码子只能与mRNA上的一种密码子配对C.线粒体、叶绿体中可发生DNA复制,但不进行基因的表达D.一条mRNA上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生成多种肽链【答案】B【考点定位】基因的表达【名师点睛】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在真核细胞中,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需要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酶(RNA聚合酶)和能量。
29. (10分)为探究光照强度,施氮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黄土高原上一种典型的草本植物——白羊草进行实验(除探究因素外,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时,白羊草根尖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________________;与A点相比,B点C3化合物的合成速率_____________(填“较快”、“较慢”或“不变”)。
(2)C点后白羊草的净光和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
(3)若长时间处于光照强度500μmol•m-2•s-1、施氮量2.5gN•m-2•a-1的实验条件下,白羊草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量施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加剧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
为减少氮肥的使用,科研小组提出让白羊草与豆科植物间作,利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来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
【答案】(1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分)较快(2)施氮量据图可知,增加施氮量白羊草净光合速率增强(2分)(3)能该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能积累有机物(2分)(4)互利共生【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30. (9分)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在T1和T2两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利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编组为A、B。
反应结束后使淀粉酶失活。
第二步:从A、B两组装置中取出等量溶液,分别倒入U形管的甲、乙两侧,此时两侧液面高度相同,一段时间后观察U型管两侧面高度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选用淀粉酶,而不用H2O2酶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至少需写两个)。
(3)若甲测液面高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活性在T1温度下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温度下。
(4)为确定T1温度和该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关系,利用T3温度(T3>T1)替代T2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若甲测液面低于乙侧,则说明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大于T1温度。
【答案】(9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分解而影响实验结果淀粉酶溶液的浓度、用量(淀粉溶液的浓度、用量、pH 等其他合理答案)(3)大于(1分)(4)一定【考点定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名师点睛】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
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实验变量、反应变量和无关变量。
(1)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
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性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2)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
显然,无关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例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PH、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度,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干扰,造成误差。
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以减少误差。
31. (8分)在极地工作的人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会发生适应性变化,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与炎热环境相比,在寒冷环境中,机体更容易产生饥饿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冷环境中尿量有所增加,可能的原因是排汗量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刺激了位于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___________,减少水的重吸收,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3)因工伤造成脊髓胸段横断的某患者,仍可完成排尿反射活动,但会出现小便失禁现象,原因是________。
(4)寒冷环境中,鼻腔内的温度降低,便有利于鼻病毒(普通感冒的病原体)繁殖,人体免疫系统可通过发挥防卫功能抵抗鼻病毒,参与此过程的特异性免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1)寒冷环境中,机体需要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因此细胞代谢旺盛,消耗的血糖量增加,容易产生饥饿感,而炎热环境中,血糖消耗量患者可以排尿,但是不受大脑控制,出现较少(3分)(2)下丘脑通透性(3)脊髓中的排尿反射中枢失去脑(大脑皮层)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2分)(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考点定位】体温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32. (12分)节瓜的花性由常染色体上2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全雌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全雄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他基因型均表现为正常株(雌雄同株)。
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其中F2由F1中的正常株自交获得。
回答下列问题:(1)节瓜的花性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
(2)用遗传图解表示实验一中由F1得到F2的过程。
(3)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4)节瓜果实中含具有消炎、利尿、消肿等功效的有效成分,选择上述实验_____________可获得更多的雌株以提高结实率,从而提取更多该成分。
(5)在重复实验一过程中,发现F1正常株中每一植株发生了隐性突变,突变基因与原基因在结构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1)基因的自由组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2)(4分)(3)AABb(4)二(5)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解析】(1)实验一:全雌株与全雄株杂交,F1全正常株,F2代的分离比接近10:3:3,共16个组合,可见该节瓜的性别决定是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