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常识》第三单元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
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辩证关系,矛盾的存在推动事物朝着新的状态和形态发展。
矛盾的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对矛盾进行深入分析,揭示矛盾的本质和规律,以指导实践和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以更好地解决问题、推动进步。
首先,矛盾的分析方法要注重对矛盾的全面分析。
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因素和矛盾,一个方面的矛盾常常与其他方面的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在进行矛盾分析时,不能仅仅关注表面上的矛盾现象,还要深入挖掘产生矛盾的各种深层次因素。
通过对各个矛盾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其次,矛盾的分析方法要注重对矛盾的历史分析。
矛盾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
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矛盾的表面现象和直接矛盾的分析上,还要深入了解矛盾的历史根源和发展演化,以更好地把握矛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只有通过对矛盾历史分析的深入研究,我们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当前矛盾和预测未来矛盾的发展趋势。
再次,矛盾的分析方法要注重对矛盾的阶段性分析。
矛盾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它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和变化过程。
因此,我们在进行矛盾分析时,不能忽略矛盾的阶段性特征,要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来把握矛盾的发展动态。
只有通过对矛盾的阶段性分析,我们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决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矛盾。
此外,矛盾的分析方法要注重对矛盾的辩证性分析。
矛盾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辩证关系,它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因此,我们在进行矛盾分析时,不能片面地看待矛盾的一方面,而是要全面把握矛盾的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只有通过对矛盾辩证性的深入分析,我们才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推动事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最后,矛盾的分析方法要注重对矛盾的解决方法分析。
矛盾既是问题的根源,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因此,我们在进行矛盾分析时,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哲学常识》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案
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理解矛盾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
•掌握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矛盾分析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矛盾的产生和发展规律–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区别–矛盾的主要特点和作用–矛盾的发展历程和解决方法2.矛盾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法–矛盾的辩证法思维方法–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转化和发展第二部分: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和技巧1.矛盾分析的基本步骤–定位矛盾问题–分析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找出矛盾的主要矛盾侧面–分析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和矛盾侧面的矛盾关系–寻求矛盾的解决方法2.矛盾分析的技巧–对矛盾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寻找矛盾的内在联系–善于发现矛盾的新方面和新特点–善于价值观分析和利益分析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引出矛盾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2.知识讲解:讲解矛盾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具体步骤和技巧。
3.示例分析: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矛盾分析的示范讲解。
4.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矛盾分析的练习,并提出解决方案。
5.总结:总结矛盾分析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6.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矛盾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表现。
2.学生在练习环节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分析过程和解决方案。
五、教学资源•矛盾分析的相关教材和文献•白板、黑板、彩色笔等教学用具•实际问题的案例六、教学延伸1.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进行实际问题的矛盾分析。
2.引导学生将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和领域中。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不同问题的矛盾分析和解决方案。
4.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哲学和思维方法的专业著作,深入理解矛盾分析的理论基础。
03.第三单元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第三单元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考纲要求说明本课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矛盾及其特点、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本课的内容是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本质的揭示。
可以这样理解,矛盾的观点是哲学中高层次的理论,联系和发展是哲学中低层次理论。
这正如列宁所说:"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
"这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遍联系的内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或源泉。
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或源泉的理论在第四课里阐述。
矛盾分析方法是哲学的精华,我们要着力学好。
关于这部分知识,这几年高考试题主要通过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论述题三种题型,考查了我们从识记到分析问题和准确应用哲学概念、术语的全部政治科考试要考查的全部能力。
二、考点概要分析1 矛盾及其特点(世界观理论)(1)正确理解哲学上的矛盾概念分析1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叫做矛盾。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分析2对立和统一或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分析3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倾向,即矛盾的斗争性。
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抽象和概括。
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
我们不可以将其同具体矛盾的具有自己特点的斗争形式等同,更不可以将共同政治上的"斗争"混为一谈。
政治上的"斗争"只是矛盾斗争中的一种具体形式。
分析4所谓统一是指如下的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这一点是我们实际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要特别注意的,矛盾分析方法的根本就在于此。
)分析5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考点展示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理解矛盾的含义✧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学会用矛盾普遍性原理看问题、办事情二、考点解析✧理解矛盾的含义(一)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1.矛盾⑴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无论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⑵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存在的这种关系,也指存在的这种关系。
注意: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同逻辑矛盾混为—谈。
前者是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后者是由于人的思维错误制造出来的;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可以而且应该避免的。
例题1:图6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
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
回答:在画面情境中,烟斗的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 AA、自相矛盾的关系B、辩证法的矛盾关系C、诡辩的关系D、辩证否定的关系例题2: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C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2.正确理解矛盾双方的对立⑴“对立”又称“斗争性”,是指。
哲学上所讲的“对立”或“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抽象和概括,是对—切具体斗争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
⑵“统一”有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第二,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
3.坚持两点论、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⑴两分法,就是。
⑵一点论,就是片面的看问题的观点,即看问题只看一面,而不看另一面,或看了这一面又丢了那一面。
注意:两分法是多方面的,把任何事物都分成“好”和“坏”两个方面是对一分为二的庸俗化。
例题3: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之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地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3课矛盾分析法复习课件 旧人教版
A
解析:画面情境中明明是一只逼真的烟斗,而文字却说“这不 是一只烟斗”。画面中的形象和文字所表述的意思刚好相反, 所以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自相矛盾。其他关系都不 成立,故A正确。
29.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 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 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①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 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 ④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D
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政治(京皖蒙 卷)) 题目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这样的一个哲学道理(不定项选择)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 C、事物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C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政治广东卷) 12.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骄。从哲学上 看,这表明……( ) A.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处不有 B.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知识,考核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材 料中的观点说明想到了不利因素产生了有利的结果,这是矛 盾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选D。观点中没有说明转化 的原因,AB不能体现,C观点错误,人不能改变规律。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政治广东卷(新课 程)) 23.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 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 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 的主要矛盾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 的条件相互转化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正式版本)
例题5: (09年天津4)4.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 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 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 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提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④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 第三,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 第四,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
两个不同方面。 第五,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
(2)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 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
(3)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 是错误的。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 止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并贯穿于每一事
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 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 和个性的关系
条件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 系 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
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外因)
• 例题1:“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 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 说明事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例题4:09北京卷
• 丙组同学讨论图时发生了争论:部分同学认为“经济建设 更重要,国家应该把有限的财力投入到经济建设上来”; 部分同学则提出“社会建设更重要,应该加大社会建设投 入”。
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
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1、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3、矛盾同一性的两种情形:(1)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4、矛盾普遍性的含义:(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存在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5、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树立矛盾观点,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问题,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6、矛盾特殊性的含义:(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特点。
(3)同一事物的双方也有不同的特点。
7、把握矛盾特殊性的意义:特殊性规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这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和特殊根据。
8、矛盾特殊性要求的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普遍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正确法。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灵魂。
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或重要性:(1)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的和特殊性的统一,认识事物必段分析事物的矛盾,并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认识事物的特殊性。
(2)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3)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10、普遍性的特殊性的关系:(1)区别:特殊性比普遍性生动深刻,共性比个性更深刻。
(2)联系: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同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同性。
(3)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0、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2)坚持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是科学的认识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顺序。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
(4)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哲学常识》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案
《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案《哲学常识》第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本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矛盾双方的联系,初步把握对立统一规律的最基本的内容;提高学生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的能力;更深入地进行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教育,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社会与自己。
【素质要求】(一)知识教学点1、识记(1)”对立”的基本含义。
(2)”统一”的基本含义。
(3)矛盾特殊性的含义。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2、理解(1)以多种实例阐释矛盾的概念。
(2)分析说明”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3)各举一例,说明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别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
(4)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对具体问题要进行具体分析。
()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道理。
(6)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
3、运用(1)以切身感受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对待矛盾的科学态度。
(2)用“两分法”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
(3)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个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4)根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谈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对当前某一领域的形势发表见解。
(6)试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迸步。
(二)能力训练点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
1、从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人手,初步树立“一分为二”的观点,学会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和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分析和思考学校生活及个人成长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
哲学常识第三课复习: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人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含义
原因
1)理论依据 2)重要性: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一、两者是相互联结的; 第二、两者不是凝固不变的, 在不同的 场合又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2、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二)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对立统一关系。相互排斥、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矛盾 主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矛盾主要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具体看《导与练》125页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原理内容〗
两点论
重点论
关系
知识回顾
1、矛盾的含义: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就叫做矛盾。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又称为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关系。是一切具体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抽象和概括,是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对立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区别等等都是对立。 矛盾的“统一”(或称同一性),①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一定的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同时存在、不可分割的。应该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的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是一种用于解决问题和推动发展的方法,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
矛盾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和处理问题中存在的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发展的提升。
下面是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的一些重要方面。
首先,坚持抓主要矛盾。
在矛盾分析中,最重要的是抓住主要矛盾,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主要矛盾是指影响问题解决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只有抓住了主要矛盾,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要抓住主要矛盾,首先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因素,然后通过辨析和优化这些关键因素,找到主要矛盾。
其次,坚持问题导向。
在矛盾分析中,问题导向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确立明确的问题导向,才能更好地找出问题所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问题导向是指将问题作为矛盾分析的出发点和主线,通过分析问题的矛盾,找出问题的矛盾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善于从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明确解决问题的目标和路径,坚决避免在矛盾分析中偏离问题导向。
再次,坚持分析矛盾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分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矛盾是在发展变化中产生和发展的。
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分析矛盾的发展和变化时,需要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以了解问题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做好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要坚持分析矛盾的发展和变化,就要善于观察和收集信息,掌握问题的全局和趋势,及时调整和改进矛盾分析的方法和策略。
哲学常识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人教版
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 本周教学内容:哲学常识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二. 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 矛盾的含义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这是因为,第一,矛盾概念是本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矛盾,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方法。
第二,对立统一观点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起点,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概念,对培养该能力具有奠基和启蒙的意义。
2. 矛盾特殊性原理是本课又一重点,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这一原理指导下在中国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及改革的实践中产生的。
3.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这是因为,第一,从理论上看,这一问题是矛盾理论的精髓,是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第二,从实践上看,这一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哲学依据。
第三,从认识论上看,这一问题既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也是科学的工作方法。
4.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这一问题也是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是对唯物辩证法全部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二)难点:1. 矛盾概念的把握也是本课的难点,因为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这一概念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学生往往容易把生活中所说的矛盾,逻辑思维中的矛盾混同于哲学上讲的矛盾,这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
2.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共性同个性的关系,学生往往把其混同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因而理解相去甚远,这是需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3. 主次矛盾与矛盾主次方面之间的关系,对此学生往往分辨不清,需要教师在其中予以点拔。
三. 具体分析:(一)知识点:1. 基本概念: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
2. 基本原理:(1)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必须注意的问题。
哲学常识第三课第一节
二者的联系表现为“对立”与“统一”始 终不可分割:第一,统一离不开对立,无论是 “依存”还是“转化”,都以对立面的存在为条 件,是与对立面的“依存”,向对立面的“转 化”。第二,对立离不开统一,只有具有某种共 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排斥” 的倾向,“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是 谈不上“排斥”的。 (3)哲学上讲的矛盾不同于逻辑矛盾。逻辑 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某一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 相互“打架”的现象,是违背“同一律”的表现; 而辩证矛盾是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包含的既对立又 统一的关系,也不能把哲学上讲的矛盾同日常生 活中具体矛盾相混淆。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1)概念: ①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 矛盾。简单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 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两分法和一点论: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相反,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或看了那一面又丢 了这一面,叫一点论。一点论是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④“两分法”具有广泛的哲学意义,不能把两点仅 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应根据不同的事物去 具体考察各自的两点是什么。 ⑤“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全面的观点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全面看问题的 方法。
A
6、2008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 就业能不能保持增长势头,失业率能否持续下降, 是美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复苏的关键。根据相关 知识,回答: (1)美国政府通过巨额财政赤字扩大了公共 开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 同时也造成了美国经济复苏中的一对矛盾:就业 之喜,财政之忧。这说明( ) A、矛盾即对立统一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矛盾是无法克服的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科目] 政治[文件]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doc[标题]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关键词] 重点难点剖析[内容]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二、重点难点剖析(一)矛盾的概念矛盾概念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矛盾概念是本课最基本的概念,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才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
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搞懂矛盾概念,对于准确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矛盾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哲学中所讲的矛盾是讲的一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关系。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
研究矛盾,实质就是研究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关系。
1 “对立”关系。
任何事物内部矛盾双方都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无论是自然界中的物理运动的矛盾——吸引与排斥;生命运动的矛盾——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
还是社会领域中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思维领域中的矛盾——真理与谬误等。
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矛盾关系。
哲学中所讲的斗争、排斥是对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对立关系的共性反映,它高度抽象地概括了矛盾事物的共同特征,它具有广泛性,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因此,不能将哲学中所讲的对立斗争与日常生活中的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
2 “统一”关系。
(1)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其含义中:①矛盾双方一定是在一个特定的事物内部,而决不是在规定的事物之外。
②矛盾双方一存在于某一事物之中是有条件的,并非任何事物都可以随意组合构成一个新的事物,任何一个事物矛盾的构成有其固有的规律性,这个构成事物矛盾双方的条件是客观的,并有其必然性,例如生物这个事物,在其运动过程中由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构成生物这个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这是客观世界,具体物质运动,从无机物发展到有机物后逐步发展到生命运动这个条件下,才形成的生物内部矛盾的双方。
第三课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重点论
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联系
两点是重点中的两点, 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
6. 正确理解与把握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1)矛盾的主、次方面,在地位和作用上是不相同的。(略) (2)复杂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复杂的事物包括许多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其 中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双方对规定事物 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我们在分析事物的性质时既要注意区分简单事物和复杂事物,又要认清主次矛 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7. 正确理解矛盾分析的方法。 (1)全面掌握矛盾分析方法的内容。(略) (2)弄清矛盾分析方法的哲学依据。 矛盾及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矛盾特殊性原理 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不平衡性即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认识“矛盾分析方法”的重要性。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第三课 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考点剖析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及其属性。(略) (2)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①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 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处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 ②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要敢 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 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承认矛盾的普 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 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面,又要看到矛 盾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 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两分法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 就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常识》第三单元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一、选择题1.(2004年天津,33)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实施这一战略的哲学依据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④2.(2004年广东,17)为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人们常常引进一些外来物种,但有些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②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③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④改造自然必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根据下图回答3---4题。
3.(2004年广东,21)本图所讽刺对象的错误在于 ( )A.对人冷漠,袖手旁观 B.安于现状,不思进取c.只顾个人,不顾集体 D.回避矛盾,明哲保身4.(2004年广东,22)针对上述问题,应对所讽刺的对象加强的教育。
( )A.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B.积极进取,奋发图强c.关心集体,奉献社会 D.是非分明,直言不讳5.(2004年江苏,19)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一--9’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6.(2004年江苏,2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之所以要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 )A.任何事物都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B.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D.事物的发展是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问题。
除了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的观点之外,更多的人主张全面地看待这两方面的关系。
回答7—8题。
7.(全国I·32)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 ( )①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②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伺一事物的两个对立的方面③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④互联网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全国I·33)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
这是由于 (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发生了转化②外因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特殊性决定的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发生转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9.(北京·25)北京农业在借鉴全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依靠大城市辐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从而走在全国前列。
这说明 ( )A.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外因通过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10.(辽宁·18)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1.(江苏·14)下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12.(江苏·29,不定项选择)“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成良机。
”这句话说明 (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是可有可无的c.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下图是一幅题为“招商热”的漫画。
回答13--14题。
13.(全国卷Ⅱ·27)漫画“招商热”除了讽刺某些人办事不从实际出发,还批评了他们没有A.抓主要矛盾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D.发挥主观能动性14.(全国卷Ⅱ·28)从上图所显示的信息来看,建设水电站还缺乏基本的自然资源。
一般说来,资源配置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要 ( )A.消费既有的资源 B.生产出过去没有的物资c.相互交换自己多余的物资 D.对资源作出一定的安排15.(南京·29,不定项选择)下列俗语中与“牵牛要牵牛鼻子”所体现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 )A.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c.春江水暖鸭先知 D.好钢要用在刀刃上16.(南京·30)“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这表明 (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B.事物的变化发展最终通过质变来实现C.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D.矛盾分析法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7.(汕头·17)最近,中央将浙江、广东两省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
这次文化体制改革总的思路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点后面,分布实施。
这一思路与做法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B.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前提 D. 政府应该重视精神文明建设18.(汕头·19)中国古代思想家苟子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他还提出“制天命以用之”的思想。
这两句话分别体现了()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与前进性、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B.内外因关系与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哲理C.对立统一思想与唯物主义立场D.静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19.(广州·26,不定选择)“现在,党的作风总的是好的,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是危险的。
”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B.要正确认清形势,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20.(广州·3l,不定项选择)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两国元首进行了互访。
胡锦涛主席访法期间,与法国元首希拉克签署了主题为《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更加安全、更加尊重多样性和更加团结的世界》的联合声明。
这里“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哲学依据是 ( )A.事物的联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会停滞的C.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D.事物的矛盾贯穿事物发展的始终.据报道,名闻世界的高科技工程——上海磁悬浮铁路,虽然下浮了票价,但乘客流量还是不如人意,每年的收入低于1.3亿元.,远远不够支付这一上百亿元造价工程的巨额贷款及高额的运营成本。
据此回答21—22题。
21.(苏锡常镇·16)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包括磁悬浮技术的发明国,由于巨额成本,都未能建立起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铁路。
这主要说明 ( )A.科学技术必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B.追求经济效益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c.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活动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D.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具有自发性22.(苏锡常镇·17)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办事情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②要用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③应该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④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23.(苏锡常镇·19)春秋时期齐相晏子的下属高纠尽心尽力办事,没有过失,但宴子却把他辞退了。
晏子说:高纠从未指出过我的过失,我辞退他,是想找一个直言敢谏的人在我身边,能及时指出我为人处事的不足之处,让我少犯错误。
“宴子辞纠”的做法启示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B.外因能够通过内因起作用c.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D.外部条件有时起决定作用24.(苏锡常镇·20)某市一位下岗女工敢创业、能创业、善创业,获得成功。
当人们问她成功的秘诀时,她说:“把‘失业’改一个字,变成‘转业’,就会发现一片新天地。
”这表明 ( ) 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基础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把握事物的本质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25.(海淀·五月·30)加入wro三年以来,我国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
面对万亿美元,我们兴奋自豪。
同时也应该看到差距:我国人均外贸额不足850美元,大大低于世界人均2 400美元的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例也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
上述材料体现了 ( )A,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B.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D.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的观点看问题26.(合肥·34)温家宝总理在回答欧洲专家“中欧是同在一条船上还是同在一座桥上?”时说,中欧共同利益广泛,双方又有合作的需要,是同在一条船上。
但中欧历史、社会、文化传统不同,在某些问题上有分歧,又同在一座沟通友谊、加强磋商、解决分歧的桥上。
“既在船上又在桥上”的说法符合下列哲理中的哪一个( ’)A.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前提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27.(滨州·26)温家宝总理在哈佛演讲中,引用《论语》“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阐述了中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主张。
他将“和而不同”阐释为:“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又不相互冲突”思想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相互转化C.矛盾就是对立D.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回答28—30题。
28.(济南·24)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这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A.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B.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c.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D.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29.(济南·2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充分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我国的国家政治统治职能④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0.(济南·26)2005年3月4日,胡锦涛主席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