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耿昭忠与安岐的两方_珍秘_印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
正宗心印后续联芳僧果增法号秀冈。
是闽中方氏子也。
髫年出家。
性有聪慧。
学不加思。
待众以恭。
事师有礼。
一日师见。
问曰。
前日你病。
大众说将死。
你意下如何。
答曰。
本来无生。
岂有死耶。
师曰。
既知无生。
从何处来。
(果增)扬声念佛。
师曰。
从何处而去。
(增)叉手当胸。
默然良久。
师曰。
其中事若何。
即答偈曰。
本来清净体如然。
随机应现善方圆。
回光返照超今古。
真妙融通离语言。
师曰。
如是如是。
宜自至淳。
遂嘱一偈。
当机直指示秀冈。
体露真常不覆藏。
吾今嘱汝宜珍重。
时至须当效祖传。
僧德圆法号明镜。
是福清县石氏子也。
预诚往参求乞真要。
师曰。
我佛大慈平等。
敷演三乘五教。
随机济度。
末后拈花示众。
教外别传。
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
付典摩诃迦叶。
递代相传。
至达磨大师而来东土。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汝自回光返照。
明自本心。
见自本性。
非色非空。
非中非外。
洞彻十方。
融通三际。
百千三昧恒沙妙用。
不离当处。
(德圆)有省。
即说偈。
本来清净不思议。
随方就圆在当机。
三昧现前通大道。
放光现瑞妙希奇。
师曰。
自当护持。
圆明种智。
付嘱一偈。
单传直指心印心。
真如无相现精明。
叮嘱东君宜保守。
时当悲运接后人。
僧果涧法号天洞。
是三山潘氏子也。
求师究竟真常之道。
师竖起一指示之曰。
会么。
(果涧)礼一拜。
师曰。
吾无法与人。
汝若并息诸缘。
莫着空见。
回光返照。
见自心性。
的要明白。
(果涧)忽然有省。
即说偈曰。
本来无碍。
清净常自在。
如如不动尊。
光眼现沙界。
师曰。
如然保守。
至淳真妙。
复嘱一偈。
默默全持正令亲。
一枝五叶付知音。
联芳绍至贤才处。
嘱汝时当耀祖庭。
僧德法法号月江。
是闽县陈氏之子。
求示法报化三身佛事。
师曰。
莫向外寻。
汝自具足觉性圆明。
妙用现前。
体用不偏。
花果同彰。
三观融通。
十方廓彻。
亘古亘今。
无欠无余。
(德洪)忽然有省。
即说偈曰。
本来湛寂体如如。
妙用纵横任卷舒。
觉性虚玄元无相。
权实双融应无穷。
师即印可。
善自扶持。
复嘱一偈。
一枝拈起现堂堂。
夙缘会遇付月江。
嘱汝贤才宜珍重。
时至绍隆报祖恩。
南宋时期刘松年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
南宋时期刘松年十九幅精品绘画赏析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待诏画院,历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1163—1224)为御前画师,宁宗时因进献《耕织图》,得到奖赏,赐予金带。
擅画人物、山水,师从宋英宗女祁国长公主驸马张训礼(本名张敦礼),而名声盖世,被誉为画院人中“绝品”。
刘松年也是位爱国画家,曾苦心孤诣画《便桥会盟图》,希望朝廷效法唐太宗战胜强敌,而不要效法唐高祖之逃跑投降政策;他还画《中兴四将图》,表彰岳飞、韩世忠等民族英雄之伟绩。
后人把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合称为“南宋四大家”。
这里介绍刘松年绘画,他的主要作品有《四景山水》《天女献花图》《罗汉图》《中兴四将图》《醉僧图》《雪山行旅图》《青绿山水》《斗茶图》《瑶池献寿图》《秋窗读书图》《雪溪举网图》《博古图》《秋林纵牧图》《唐五学士图》《补衲图》《十八学士图》《溪亭客话图》《花园村图卷》《九老图》等。
刘松年(约1131-1218),号清波,南宋画家,历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镇宅口人。
刘松年与刘龟年兄弟随父亲宦居钱塘清波门,以住地自号刘清波,因清波门又称南“暗门”,故外号宋“暗门刘”。
刘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响,画风笔精墨妙,变雄健为典雅,水墨青绿兼工,着色妍丽典雅,常画西湖,多写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胜景,因题材多园林小景,人称“小景山水”。
南宋时期刘松年《四景山水图》赏析南宋刘松年《四景山水图》绢本设色共四段,每段均纵41.3厘米横69.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四景山水图》为四段,分别绘有当时杭州春、夏、秋、冬四时景象,画面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结合界画技法,精心勾描庭院台榭,4段均无款印。
全卷书风精巧,彩绘清润,季节渲染十分得体,笔墨苍逸劲健。
春景画堤边庄院。
桃李争妍,嫩柳成荫,远山迷朦不清,杂树小草很有生机,给人以春意盎然、心情舒展的审美感受;夏景画湖边之水阁凉亭。
庭前点缀以湖石,四周花木丛生,水阁伸向湖中,扶衬以木桩梁架,有点像西湖十景中白堤上的“平湖秋月”;秋景画老树经霜,朱紫斑烂。
宋高清团扇辑录鉴赏——山水卷
宋高清团扇辑录鉴赏——山水卷宋画之美,美在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宋画散落在哪里?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散布在中国、美国、日本的博物馆美术馆私人等200多个收藏机构。
艺术史学家高居翰(James Cahill)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纯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容流于滥情。
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
他们视界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北宋王诜玉楼春思图此图画水殿楼阁、渔舟、古松和江亭,本幅无名款,清代梁清标题签为王诜之作,然而将此作与王氏传世作品对照,并无多少相同之处。
惟据图上小楷书“鱼游春水”一阕,词意与画意吻合,从书法风格考察,可能为宋高宗赵构以后宫廷常见的书体,故推测此画系同时代所绘,是宋代画院的佳作。
画上钤有“宣统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
▲北宋夏明远楼阁图▲宋佚名长桥卧波图图中高架平湖的木桥刻画精微,与波澜不兴的水纹相映成趣。
画面大片的空白使得作品兼具坚实与空灵之美,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给观者以“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想象空间。
▲北宋燕文贵江邨图▲南宋夏圭烟岫林居图该图为《宋元集锦册》之一,左下方署有“夏圭”二字款,钤有明清收藏家项元汴、高士奇等藏印共五方,曾经《书画鉴影》著录。
全图笔墨苍润,水墨淋漓,构图洗练,层次分明,为夏圭小景画精作。
▲北宋王诜莲塘泛舟图水阁以细笔勾勒,刻画精微,设色淡雅,虽大不盈尺却美仑美奂。
此图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继承了北宋画院的传统,而莲塘的迷濛与空灵增添了画面亦真亦幻的抒情效果。
▲南宋李嵩水末孤亭图▲北宋许道宁云关雪栈图图绘山野雪景,天色阴沉,近景危岩寒林,一人赶着牲口,走在山涧的栈道上。
山腰有几间茅屋点缀。
栈道虬曲伸进山中,给人以深远之感。
宋刘松年无上神品《雪溪举网图》
宋刘松年无上神品《雪溪举网图》宋刘松年雪溪举网图册页设色绢本25.4×29.3cm 保利2010春拍成交价1792万元【作品鉴赏】刘松年为钱塘人,居清波门,山水人物师张敦礼,而神气过之。
与马远、夏珪、李唐并称南宋四大家,但传世的作品最少。
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为画院学生,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晋画院待诏,宁宗时(1195-1210)因绘《耕织图》获赐金带,是画院的最高荣誉。
他的笔力沈厚,笔法细致,雄浑中兼得雅丽之美。
而且他绘画的题材甚广,据《南宋院画录》所记,人物故实、罗汉佛像、耕织宫蚕,皆能融景入情,使观者惊叹。
台北故宫的《醉僧图》及三幅《罗汉图》皆有署款,北京故宫所藏的《四景山水图卷》虽无款识,但都公认是刘松年的真迹。
这幅《雪溪举网图》构图严谨,点染精妙,人物虽小不盈寸,但神态生动。
树石楼舍的写法与《四景山水图》的《冬景》相似,岩上积雪皑皑,天冷山孤,寒气袭人,更可与《冬景》相映发。
图左边有小楷书署款,瘦硬刚健,与传世所见的款书笔法相同,且画绢洁密,保存完好,兼有明内府及耿信公等藏印,收藏家所要求的“真、精、新”,此图俱备。
朱省斋誉之为“无上神品”,实为确论。
“典礼纪察司印”是明初的内府官印。
明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后,即封存府库,元代内府的收藏全转入明内府。
为防止遗失或冒替,以登记册之一页,与书画边沿合钤这方官印,作为记录,时间约为洪武七年至十七年。
因此凡由元内府转入、或在洪武十七年以前收入内府的书画,其边沿都有典礼纪察司印的半印。
古代名迹如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苏轼《黄州寒食诗卷》等都有此半印钤记。
耿昭忠(1640-1686),字在良,号信公,康熙时汉军正黄旗人,原籍山东,徙辽东盖州,官至太子太保,谥勤僖。
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于书画、琴棋、音乐、医术皆精诣。
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每有耿氏藏印。
耿嘉祚(17-18世纪),乃耿昭忠之子,亦是著名之书画收藏家。
《夏景山口待渡图》在清初宫廷文化圈中的鉴藏
《夏景山口待渡图》在清初宫廷文化圈中的鉴藏明中后期的江南,兴盛书画鉴藏之风,出现了如张丑、董其昌、项子京等书画鉴藏家及鉴藏群体。
而在北方,宫廷收藏并未引起帝王的重视。
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因国库空泛甚至将内府书画作为薪金发放官吏,充当“折俸”。
在江南,明末的战乱频发。
南方世家收藏不断流失于外,许多传世书画在乱世之际见于雅贿、买卖交易中。
藏品以各种渠道流向北方,出现了梁清标、耿昭忠、纳兰性德、高士奇、孙承泽、宋荤等官僚鉴藏家,形成了北方宫廷贵族鉴藏文化圈。
三藩暴乱后,“文治”问题被康熙重视,他在政暇常与熊赐履、高士奇等吟诗品画,并任命高士奇为詹事府录事。
高士奇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整理内府典籍,对宫中庋藏的历代书画进行鉴别。
高士奇以他的鉴藏眼光去满足康熙崇尚汉学致用“文治”的心理。
书画赏鉴活动在这一时期成为皇室、宫僚重要的文化消遣活动我们从现存纳兰性德(1655-1685)的信札中,发现其向耿昭忠借画以作赏鉴的线索,印证了宫廷文化圈中精英权贵对传世书画精典日常赏鉴活动的存在。
作为皇室贵胃的耿昭忠,在与纳兰性德书画鉴藏互动的同时。
其手上正藏有诸如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这样的传世精品。
从现存传世董源名下《夏景山口待渡图》卷留下的鉴藏印记。
可发现董源作品在北方宫廷贵族之间流动的序列。
《夏景山口待渡图》卷上。
我们可见“耿昭忠信家公氏一字在良别号长白山长收藏书画印记”多字白文大印和“信公鉴定珍藏”长圆朱文印记。
耿昭忠(1640-1686),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
由多罗额驸晋太子太保。
擅文章诗赋,精鉴赏、书法、绘事等诸艺。
今传世之宋、元名迹上每有耿氏鉴藏印。
在《夏景山口待渡图》拖尾处。
另钤有“臣嘉祚”、“耿嘉祚印”、“会侯”白文印三方,满白文“耿嘉祚印”一方,二方朱白相间印“漱六主人”。
印的主人耿嘉祚(生卒不详。
17世纪至18世纪初)为耿昭忠之子,字会侯,号漱六主人。
显然,《夏景山口待渡图》是耿嘉祚所继承父亲耿昭忠的藏品之一。
中国古代猿猴题材绘画述论
中国古代猿猴题材绘画述论作者:钱澄宇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02期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常常可以看到生动传神的猿猴形象。
这不仅因为它那似人的容貌、灵活的体态、滑稽的动作为人们所喜爱,还因为它也是长寿的象征。
《抱朴子》载:“猕猴寿八百岁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寿千岁”。
[1]猴首人身的艺术造型,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在佛教石窟的壁画之中。
在早期的石窟壁画中,猿猴的图像多出现于佛本生故事之中。
例如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在菱形格排列的本生故事中,常见猴子本生,都是极为写实的图像。
而在唐末五代时,猴子图像更富传奇色彩。
唐朝玄奘法师赴印求法,路途险远,艰苦异常,富于传奇色彩,逐渐演绎为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还出现了随侍法师的杜撰人物猴行者。
在甘肃安西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中,在普贤菩萨经变画中,左侧山石上有向菩萨行礼的猴行者,此为时代较早的唐僧携猴行者西天取经图。
猿猴题材绘画到宋代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写生精神促成了猴画的写实画风的形成和延续,宫廷富贵花鸟、文人花鸟加上道教、禅宗精神成为猿猴题材的新发展。
在绘画艺术上,猿猴题材有着较强的表现力,成为一个有相当造诣的风格。
从宋代猿猴画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当时整个画坛的风尚和艺术成就。
猿猴画的兴盛,不仅仅给人单纯的欣赏,与山水画一样,还有一定的寓意,在作品里面都有着作者的意识和审美情感。
南宋花鸟画家易元吉、法常、毛松等,都在猿猴题材方面留下相当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易元吉(1001—1065年),北宋画家,长沙人,字庆之。
曾任州学助教,常在画上题“长沙助教易元吉画”。
善画花鸟蜂蝉,专画猿獐,善于写生,游荆湖间,观察猿獐及林石景物,摹写成画。
据查《宣和画谱》,御府所藏其作品达245件,绘猿獐图为主题者居其中半数以上,接近宋内府所藏易元吉绘画作品的二分之一,《百猿图》亦有8幅之多。
而以此传世的易氏其实入手始专擅画花果,并臻于精奥。
后尝见赵昌花果画迹,敷彩精妙,甚为折服,曰:“世未乏人,要须摆脱旧习,超轶古人之所未到,则可以谓名家。
古代著名收藏家的介绍
古代著名收藏家的介绍东西方古代有很多收藏家,他们大多都在艺术品投资上有自己独到的眼光,那么古代著名的收藏家有哪些人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古代著名收藏家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古代著名收藏家的介绍(一)华夏(明成化-嘉庆年间),号中甫、东沙子、东沙居士、江苏无锡人士,明代中期著名鉴藏家,斋名“真赏斋”。
华夏鉴定书画的能力很强,时有“江东巨眼”之称。
其书画收藏质量之精,在当时收藏家中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之一。
华夏铃盖在其书画收藏品上的印记主要有:“補安居士”、“锡山华氏”“補安家藏印”、“华夏”“宜子孙”、“华氏剑光阁珍藏印”、“真赏”“真赏斋鉴”等。
(二)项元汴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
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项元汴曾获一古琴,上刻“天籁”两字,故将其储藏之所取名天籁阁、并镌有天籁阁、项墨林等印,经其所藏历代书画珍品,多以“天籁阁”等诸印记识之,往往满纸满幅。
项氏以天籁阁名传后世,阁早已毁。
今城区建设街道天籁里即以天籁阁命名。
如今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唐李白“上阳台帖”,即经他当年收藏,并加盖“墨林项季子”藏印。
在他所收的伊英《秋江独钓图》上,还钤一白文闲章“西楚王孙”,自诩楚霸王后裔也。
常见主要印记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
其部分藏品为睢阳袁枢(袁可立子)递藏。
(三)孙承泽(1593-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世隶顺天府上林苑(今河北大兴)。
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
明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
官至刑科给事中。
清顺治元年(1644)被起用,历任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
富收藏,精鉴别书、画。
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庚子消夏记》、《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斋集》等四十余种,多传于世。
文房四宝之四——砚
文房四宝之四——砚
金芷君
【期刊名称】《中医药文化》
【年(卷),期】2006(1)6
【摘要】阐述砚的起源与历代演变,概论四大名砚的特点,择要介绍制砚藏砚高手名家及历代砚铭砚谱,包括清代名医吴尚先著述《理瀹骈文,》陈莲舫校勘《素问》、《灵枢》所用之砚及其砚铭。
对砚的人文属性作一简述,其中有赵学敏堂号“双砚草堂”、王士雄医著《归砚录》等。
【总页数】8页(P22-24)
【关键词】砚;四大名砚;制砚藏砚名家;砚铭砚谱
【作者】金芷君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12
【相关文献】
1.文房四宝砚为本记收藏家包章泰藏砚 [J], 成莫愁
2.从首都到砚都——记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柳新祥 [J], 何初树
3.浅谈文房四宝之砚--文人爱砚 [J], 韩树魁
4.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梁佩阳2012年11月荣
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J], 中国文房四宝协会
5.说砚——文房四宝之四 [J], 许树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41。该图钤盖了《续编》的“乾...
前言:由于略通篆刻的缘故,笔者很早便对鉴藏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隐约感觉到目前这个研究领域的空白,因此较早便将鉴藏印作为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最终将视角落在了宣和内府印与乾隆内府印身上。
这两朝内府实在有太多诱人的地方,不仅仅是双峰并峙的书画收藏,鉴藏印也可说是前后交相辉映。
不过历史评价却恰恰相反:宣和内府印成为历史的典范;乾隆鉴藏印则成了历史的罪人,谴责与批评不断,以至于乾隆胡乱钤印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关于鉴藏印的文献记载甚少,特别是宣和内府印,但由于鉴藏印使用的特殊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载体——书画本身来进行研究。
本文以大量的书画作品实例为媒介,通过钤印格式与钤印原则互为表里的双层关系,进行抽丝剥茧似的微观分析。
在证实了“宣和七玺”何以成为经典的同时,也理清了乾隆内府鉴藏印使用的历史脉络,呈现出它的真实历史面貌。
在对赵佶与乾隆不同钤印风格的原因分析中,除了主观因素之外,对鉴藏印自身发展的时代因素亦进行了详尽的论证,而这也是历来鉴藏印研究中极易被忽略的部分。
到目前为止,对宣和内府印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章很少,其中牛克诚《宣和御府印格式研究》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至于陈建平的《宋代内府鉴藏印研究》则是错误层出。
而有关乾隆内府鉴藏印的文章则是不少,两岸学者都有专题研究。
其中北京故宫有郭福祥的《乾隆宫廷印章述略》、《清宫书画上的乾隆玺印》等多篇文章与恽丽梅的《故宫藏书画中乾隆帝印玺钤用考》等,但它们多为综述类文章,很少有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倒是台北王崇齐的《“石渠继鉴”印记的钤押》、《〈石渠宝笈三编〉相关印记的钤押》与郭果六的《再谈乾隆皇帝的““石渠继鉴”印》的几篇文章具体为微。
虽是小题目,但角度新颖,立论严谨,补充了文献记载的不足,还原了历史真貌,颇有学术价值。
以上所列,或有部分与本文研究相关,但皆与本文研究宗旨未尽相符,因此本文的研究可谓是对鉴藏印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与探索。
第一章 宣和内府与乾隆内府鉴藏印概述宣和内府鉴藏印可分为两类:“宣和七玺”为一类,另外还有几方散见于书画之中的鉴藏印可归为另一类。
清印文之一
印文
【三划】 子孙宝之 小三昧 子敏 也园索氏 收藏书画 子孙永保
与古为徒
小玲珑馆 书画印
子孙宝之
大镛之印 小天籁阁
小亭
小亭眼福 子韶审定 子㵨寓赏 子 子冰书画 记
小舫审定
小书画舫 秘玩
【四划】 从吾所好 元平
云林栎老 无垢
朱之赤 王士桢 吴升 索额图 王鸿绪 安岐
马曰璐
翁方纲 张大镛 项源 韩太华 韩太华 潘仕成 章绶衔 方濬颐 唐翰题 严信厚
后翁
则古昔斋 芝农收藏 竹朋鉴定
缪曰藻
缪曰藻 安岐 丁敬 马曰璐 马曰璐 黄钺 郭尚先 汪昉
韩泰华
李恩庆
程邃 梁清标 笪重光 姜宸英
王士桢 宋荦 索额图 耿嘉祚 高士奇 高士奇 卞永誉 王鸿绪 成德
伍氏南雪 斋书画之 印 伍氏澄观 阁书画之 印
【七划】
苇间
来侯 汪氏古香 楼藏 汪季青珍 藏书画之 印 闲里功夫 澹中滋味 戒之在得 形见神藏 芳林主人 鉴赏 芳林鉴赏 安山审定 阿曾秘玩 吴山野史 听松山房 珍藏 伯恭秘笈 之印 怀烟阁陆 氏珍藏书 画印 苏斋墨缘 吉会堂
求是斋
臣林曾观 伯抑甫
听风楼藏
听鹂馆考 藏书画印 臣庆私印
伍元蕙
伍元蕙
姜宸英 顾复 汪文柏
汪文柏
高士奇 玄烨 张庚 允礼 允礼 谢希曾 谢希曾 谢淞洲 陆时化 陈崇本
陆愚卿 翁方纲 项源 陈豫钟 梁章钜 郭尚先 潘正炜 戴植 李恩庆
允祥 励宗万 励宗万
毕泷 陆愚卿 翁方纲 张大镛
冯金伯 冯金伯 刘恕 刘恕
【五划】
北海孙氏 珍藏书画 印 长乐无忧 玉立氏印 章
古期斋
长白索氏 珍藏图书 印 令之清玩 仙客
诗画提拔解析(邓才炳)
4.“九如清玩” 方形朱文印
A.由1题文中可知,《江亭山色图》是倪瓒特意为外游 时相识的一位友人焕伯高士留别而绘。 B.在《江亭山色图》有历代皇帝的鉴赏印,比如说图 中的5、8.更多的是收藏印比如说图中的3、6、9. 由此可见后人对此图的喜爱。
图右中部钤有“都尉耿信公书画之 章”(白文方),左下角有“信公珍 赏”方形朱文印一方,可知此图在 清初时曾被耿昭忠所藏。耿昭忠 (1640—1687),字信公,清初收藏 家,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马 远《山水图卷》曾经其藏题或过眼。 该图右下方钤有“九如清玩”方形 朱文印一方,该印为清初另一大收 藏家索额图藏印,可知在耿昭忠之 后,《江亭山色图》又转至索额图 之手。在该图的最上方至中部钤盖 清宫内府藏印12பைடு நூலகம்,分别是乾隆御 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宝、 宜子孙、养心殿鉴藏宝、石渠宝笈、 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 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真赏等, 可知在索额图之后于乾隆年间,此 图入清宫内府秘笈。由此不难看出, 台北故宫本倪瓒《江亭山色图》是 一件流传有绪之作。
诗画提拔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 人。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 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 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 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 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 东海瓒、奚元朗。无锡(今属江苏) 人。世居无锡祗陀里,多乔木,建 堂名云林,因以云林自号。他一生 不做官,其家是吴中有名的富户; 但倪瓒不愿管理生产,自称"懒瓒", 亦号"倪迂"。因以云林自号。
提款所用的字 体是参考苏东 坡字帖的字体。
此为作者的名 印:“邓才炳 印”。(朱文 印)
此为本画的 压脚印: “邓才炳 印”。(白 文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两卷《九歌图》
一我们对于乾隆时宫廷画家姚文瀚(生卒年不详)知之甚少,乃至他是否改过名字都不能确定,在乾隆七年(1742)内务府造办处如意馆档案中,他叫“姚文汉”—如果不是档案误记的话[1],这与后来的档案以及他在画上自署的“姚文瀚”不同—五月二十五日,与同为“画样人”的卢鉴将所作画稿两张进呈御览,并奉旨帮助郎世宁(1688—1766)画咸福宫藤萝架[2],这大概是现存档案中关于姚氏的最早记录。
次年四月二十八日,皇帝下旨,命其行走如意馆[3],如此看来,这一年应属试用期。
而他服务宫廷止于何时,有学者称迄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四月,此后未见关于他的记载。
[4]但粗略浏览档案,便会发现姚氏在宫里的活动时间还要向后推不少。
目前虽未见关于姚文瀚生平、作品的编年研究,但检看档案记录与存世作品,即可获得一个印象:与当时其他著名的宫廷画家一样,他几乎完全受乾隆皇帝弘历(1711—1799,1735—1796在位)意志支配,除绘制大量纪实画,内檐装饰画外,临仿内府收藏的古画也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5]乾隆五十年(1785)五月十七日,姚文瀚接到皇帝的任务:画《射猎图》条画一张,《十八学士》《九歌图》手卷二卷。
[6]这卷《九歌图》再次出现在档案中是在第二年(1786)的六月二十九日,被交至如意馆裱成手卷。
[7]又过了近半年,十二月初七,交启祥宫配袱彆匣。
[8]至此,绘制、装潢才完毕。
在档案中,姚氏绘《九歌图》的记录仅此一则,而存世的姚文瀚《九歌图》,据我所知也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故推测国博藏姚文瀚《九歌图》即档案所载者。
此卷纸本设色,纵42厘米,横727厘米。
卷末署款“臣姚文瀚恭绘”,钤印“文”(朱文)、“瀚”(白文)。
绘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九段。
未书辞文。
有“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五玺。
虽然画家在卷上未题“仿古”,档案中也没明言,但说此卷是仿古之作,而非创作,是有根据的。
大宋奇冤破解记之一 一方古印 揭开千古传奇
大宋奇缘破解记之一一方古印揭开千古传奇□张松冯永谦先生研读《宋史》,为宇文虚中翻案。
主任记者张松摄宇文虚中铜印印面人体形及印文布局。
冯永谦摄宇文虚中铜印正常钤出的印模。
冯永谦钤印2013年秋,黑龙江省收藏协会常务理事彭占杰带着一方既小又锈的铜印,专程来沈阳拜访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先生。
在此之前,就这枚铜印的真伪、来头、价值,彭占杰曾找过几位知名学者甄别鉴定,所获答案均模棱两可。
但这未能令彭占杰热情消减,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探究此印章真相的积极性与好奇心。
考古六十年、鉴宝无数、曾任中国辽金史学会会长的冯永谦,一眼就看出彭占杰带来的铜印非同小可!此印主人,竟然是一位震古烁今却鲜为人知的一世人杰,是宋末金初时期一位比岳飞更传奇、结局更凄惨的悲情英雄。
此人名为宇文虚中,彭占杰收藏的这方铜印,正是宇文虚中“卧底”金国时特制之印!时隔千年,才由冯永谦解读出深藏其中的历史玄机。
宇文虚中铜印现身阿城彭占杰老家原在齐齐哈尔农村,后在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工作。
齐齐哈尔地区有金代长城遗址,彭占杰年轻时经常去调查、研究,彭占杰喜爱历史、进而喜好收藏。
他自己掏腰包从事考古研究,付出了无数精力、时间和金钱。
但天道酬勤,取得了不少成果,写了很多关于金长城的文章。
彭占杰收藏古旧印章多年,在收藏界内颇有点名气。
1997年8月,黑龙江省收藏协会在哈尔滨召开换届选举大会。
这时,彭占杰已在上海定居,作为该协会理事,彭占杰从上海赴哈尔滨参加会议。
正是在这次换届大会上,彭占杰喜获这方“宇文虚中铜印”。
当时,一位来自阿城市的老农民,见到了正在开会的彭占杰。
称自己手中有其父几十年前收存的两方铜印,可以转让给他。
这两方铜印摆在彭占杰眼前,立刻吸住了彭占杰的目光!此印锈迹自然,红斑绿锈天成,苍然古旧,显然为长期传世之真品。
虽然此时彭占杰尚摸不清此印主人是谁,有何来头,但凭借自己几十年的眼力与感觉,彭占杰当即买下此印。
两方印中,其中一方正是“宇文虚中铜印”。
清代收藏家之二
娄江陆润之鉴藏印忠孝之家高士奇贯夫佩文斋玄烨娄东毕氏怡亲见宝允祥秋风阁书画图章林邨隐居谢淞洲南岑青笠绿蓑斋藏谢淞洲秋堂金管斋陆绍曾俊仪经训堂珍藏印毕沅浓花澹柳张鹿樵鉴藏张大镛研樵鹿樵镛张大镛面山主人松下陆恭语铃道人学匡父印文鼎宫子行玉父共欣赏青霜馆吴修俪荃秘玩季彤审定潘正炜香南精舍崇恩明窗一日百回看程桢义宝琴斋珍藏书画印潘世成【十划】季云李恩庆栎园宝米斋方濬颐顾徐健庵真赏得失寸心知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第一希有朱之赤容若书画思仁孙承泽烟云供养取之退翁孙承泽教忠堂藏砚山斋孙承泽涧飞珍藏相赏松石间意曹溶真赏济南王士桢笔耕心织珍秘耿昭忠莱轩柯亭鉴定汪文柏愿吾秘玩俨斋秘玩王鸿绪爱画入骨髓保合太和玄烨钱塘宣文之宝玄烨荷屋审定香界成德桢义鉴定荔轩曹寅泰华柳山寅曹寅爱吾庐珍藏栋亭赏鉴曹寅泰州宫氏鉴藏金石书画之印秋玉父马曰琯砚田农丁敬砚林亦石丁敬皇十七子允礼【十一划】查映山读书记查莹第一希有映山珍藏查莹深山闭户陆时化惜香居士程正揆陆绍曾寄谷吴其贞毕沅畦风阁姜宸英毕沅乾学健菴藏画徐乾学冯金伯琅琊王士桢陈豫钟御题图书府安岐陈豫钟淞洲之印谢淞洲陈豫钟聊以自娱陆绍曾 张培敦崇本平生珍赏陈崇光张培敦鹿樵张大镛崇恩鹿樵镛张大镛宫本昂梦村齐彦槐伍元蕙番禺潘氏望琼仙馆藏潘正炜海仙仙馆珍藏书画印潘正炜章氏子柏过目章绶衔梦圆鉴赏方濬颐建菴眼福潘延龄周亮工顾复徐乾学耿昭忠【十二划】王原祁赖古堂周亮工耿嘉祚揆程正揆成德鉴躬氏曹溶张庚棠村梁清标励宗万寒玉亭姜宸英毕泷赐金园主人王鸿绪陆时化强恕斋游艺张庚陆绍曾谢氏鉴藏图书谢希曾陈崇本谢氏水邨谢淞洲陆愚卿渭南伯后陆时化冯金伯渭南伯后陆愚卿陈豫钟谨庭秘玩陆恭吴荣光传经堂鉴赏刘恕崇恩紫雪山房鉴藏书画印万承纪韩泰华曾在崇禹舲处崇恩李恩庆紫伯秘玩章绶衔宫本昂曾经我眼即我有严信厚【十三划】朱之赤雎阳袁氏家藏图书记袁枢孙承泽漱六主人印耿嘉祚。
耿昭忠几百年前“囧”字就被他玩坏了
耿昭忠几百年前“囧”字就被他玩坏了如今流传于世的许多古代书画作品上,被发现印有一个充满现代气息又表情味十足的'囧'形字印章。
这名爱在名画上钤上“囧”字的古人,无疑是一位引领潮流几百年的'潮人',且在国宝级的名画上钤上这样的印章,可以说是古典美与现代潮流的最'囧'结合。
这一发现引来不少网友围观。
有网友称古人很有'味道';有网友则感叹:'囧'字无处不在啊!也有网友推测:这应该是个篆体'公'字的印章,只是整体观感很像'囧'字。
这个字还赢得一群小粉丝呐。
而其实这个囧字印章,就是公字外面多了一个框,在带有该印章的画作中,每个“公”字印章下另有一枚篆体“信公珍赏”的印章。
以前在书画收藏界有一个传统,收藏家都会将自己的印章加钤在原作品上。
清代有位书画鉴藏大家,名叫耿昭忠,号信公。
没错,他就是这个'囧'字印章的主人。
耿昭忠(1640-1686),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
擅文章,旁及书法、绘画,尤精鉴别,收藏甚富,是清初期的著名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今之流传宋元书画名迹,多钤有他及其子嘉祚(字会侯,号漱六主人)的鉴赏、收藏章。
耿氏父子有收藏印“珍泌”、“长宜子孙”、“宜尔子孙”、“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千山耿信公书画之章”、“真赏”、“公”、“琴书堂”、“信公鉴定珍藏”、“耿嘉柞印”、“会侯珍藏”等印,及耿昭忠私印“墨园”、“昭忠”、“信公”、“耿昭忠印”及“信公父”。
且大多被收录于《石渠宝笈》,因此小编搜索到以下不少名画中钤有'囧'字。
宋代名画《红蓼水禽图》宋佚名红蓼水禽图页绢本设色 25.2x26.8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红蓼水禽图》是中国美术史上的花鸟画名作,以前人们认为是五代名家徐崇矩所作,或传为宋徽宗赵佶所作。
其所绘意境正如诗中所咏:“西风红蓼香,水禽破苍茫。
清安岐常用鉴藏印
清安岐常⽤鉴藏印
清代书画鉴藏家。
字仪周,号麓村、松泉⽼⼈,天津⼈,⼀说朝鲜⼈。
约卒于乾隆九年⾄⼗⼀年间(1744~1746) 。
安岐先世为盐商,家资巨富。
⾃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
当时⼏位著名鉴藏家先期相继谢世,所藏精品,⼤多为安岐收藏。
据《⽂端公年谱》康熙五⼗九年中记载:“麓村安⽒精鉴赏,凡槜李项⽒、河南卞⽒、真定梁⽒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
图书名绘,甲于三辅。
”所居沽⽔草堂,在天津城东南。
⼜有古⾹书屋,为其所藏书画名迹处所。
安岐所藏多为精品,且多为前代名家收藏,见于著录。
安岐常⽤的鉴藏印记有“安仪周家珍藏”、“朝鲜⼈”、“安岐之印”、“麓村”、“仪周珍藏”、“仪周鉴赏”、“安仪周书画之章”等。
安岐常⽤的鉴藏印记
安与古为徒
仪周鉴赏仪周鉴赏
麓邨仪周珍藏
朝鲜⼈翰墨林
翰墨林鉴定章朝鲜安岐珍藏
安岐之印安⽒仪周书画之章
思原堂思原堂
古⾹书屋御题图书府
御题翰墨林⼼赏
安仪周家珍藏麓邨
麓邨御题图书府
御题翰墨林朝鲜安麓邨珍藏书画印
分享:。
安岐与扬州——记中韩交往史上的一位扬州盐商
安岐与扬州——记中韩交往史上的一位扬州盐商
韦明铧
【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6)4
【摘要】安岐是中韩交往史上的重要人物 ,清代中叶在扬州经商 ,曾任两淮盐商商总。
他不仅精于盐务 ,而且对中国书画艺术有很深造诣 ,所著《墨缘汇观》一书影响深远。
今扬州安家巷 ,是其故居所在地。
【总页数】4页(P89-92)
【关键词】交往史;扬州盐商;中国;韩国;《墨缘汇观》;扬州地区;安岐
【作者】韦明铧
【作者单位】扬州市文化局文化艺术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2.9
【相关文献】
1.研究档案史志服务当今社会——历史上扬州盐商与自贡盐商的政策运作 [J], 陈星生
2.“如君落落似晨星”--扬州八怪与盐商的交往 [J], 武维春
3.明清扬州盐商文化及其对扬州牙雕艺术的影响 [J], 徐枫
4.运河、盐商、文人、书画家与扬州年画
——论清代扬州年画中的精英文化因素 [J], 孙璐;康康
5.明清扬州盐商文化及其对扬州牙雕艺术的影响 [J], 徐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