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教学要求上,范例教学有四个统一:

1、教学与教育统一。

2、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知识的学习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一致。

4、学习的主体——学生要与学习的客体——教材相统一。

第四节范例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实例一:

《鸭——适宜于水中生活》是联邦德国基础学校三年级《家乡常识课》的教学内容,下面的案例系作者赴联邦德国考查的听课实录。

上课了,教师拿出一只泡沫塑料雕成的鸭子,放在一只玻璃的大水槽中(在讲台上),孩子们看到一只大白鸭悠然自得地漂浮在水上。教师请一位同学用彩色笔在白鸭身上沿着水面划线,然后教师把这只“鸭子”拿出水槽让孩子们观察,并提出问题:鸭子身体在彩色线以下部分(即鸭子在水中的部分)像什么?

孩子们一眼就看穿了,许多孩子争着回答,“像一艘船”。

教师又取出一块与鸭子一样宽的木板,用手推着木反在下班大水槽中前进,问在水槽旁边的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一位孩子立即答道:“当木板推进时,在水槽中掀起了波浪“。教师又将塑料鸭放在水槽中同样推着前进,孩子们奇异地发现,水槽是没有看到波浪,只见水流平衡地向后面流去。接着教师提示,鸭子的内脏集中在身体的后半部分。

上课才开始五分钟,教师简练地做了两个演示实验,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却掀起了波浪。鸭在水中的部分像艘船,原来船的形状是人产对鸭这类动物长期观察得到的启示,鸭在水中抬头挺胸自由自在地游荡的形象,加上教师的提示,鸭的内脏集中在身体后半部分……孩子们马上想到,江河湖海中行驶的快艇为什么要把发动机装在船的尾部,而翘起船首?是否这样才能使快艇飞快地航行?……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涌现,孩子们很快得到了一个结论:鸭子身体的形状特别适合在水中生活。

接着,教师让各小组的孩子们拿出教师早已准备好的鸭脚(这是教师从鸭身上斩下来的),两手拿着鸭脚在小组的水槽中来回学着鸭子划水。很快孩子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拿着鸭脚向前运动时,鸭脚趾间的蹼自动地收拢;当

拿着鸭脚向后划水时,鸭脚趾间的蹼会自动张开。这不是一个孩子偶然的发现,而是全班同学实验发现的共同规律。

教师问:“谁能说说人们怎样利用鸭脚结构的这一特点的呢?”一个孩子回答说,划船时,我们用桨向后划水时,总是使桨和水的接触面积尽量大,这样能使船划得快些;当把桨向前挪动而插入水中时,总是将桨侧着入水,这样可减少阻力。另一孩子答道,我游泳(自由泳)时,手向后划水时总是手指并拢用力向后划,这样可游得快些;当手往前挪动插入水中时,总是侧转了手插入水中,这样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教师要孩子们再用鸭脚在水中划动,体验一下,鸭是怎样前进的,怎样转弯的……很快孩子们又得出一个结论:鸭子脚的结构很适合它在水中行动。

然后教师又让孩子们拿出一个纸袋,里面放着几片鸭子的羽毛。他要求孩子们把羽毛片放入水槽中,然后再取出,仔细观察发现什么。孩子通过实验观察到,羽毛片放在水槽中都飘浮在水面,有时可以看到羽毛片上有一颗颗小水珠,当把羽毛片拿出水面,小水珠都滚落下来,羽毛片仍然是干的。针对孩子们的疑惑,教师又提出一个要求:你们能使这些羽毛片沉入水中吗?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老师可向你们提供。孩子们开始用手把羽毛片按入水中,当松开手,它又浮了起来。再试一次,仍然一样,拿出水面一看,一点也没有潮湿感。一个孩子自言自语道,羽毛片上好像涂了一层油脂。孩子们马上得到了启发,准备用实验证实一下。于是孩子们向老师要来肥皂和洗洁剂,并用它们在羽毛片上进行擦洗,擦洗完后再放进水槽,结果发现这些羽毛片全都沉人了水中。

通过这一实验,孩子们证实了羽毛上确实有一层油脂。老师又问,这油脂是从哪里来的?这时孩子们思索着,却很难找到答案。老师启发道:你们平时看到鸭在水面上休息时,总喜欢用喙去“整理羽毛”。其实,这时鸭并不是在梳理自己的羽毛,而是不停地在给自己的羽毛涂上一层油脂。油脂是从哪里来的?原来在鸭的尾部长着一个脂肪腺,鸭在水中休息时不停地用喙从它尾部的脂肪腺中取得油脂,涂在羽毛上。这就是鸭子“整理羽毛”的实质。

接着老师拿出鸭的标本,要孩子们仔细观察鸭的羽毛是怎样排列的,这样排列有什么作用。孩子们观察后答道,羽毛的排列像鱼的鳞片排列一样,像屋顶上瓦片的排列一样,……这样的排列能防止水浸湿身体,游动时能减少阻力,……这又使孩子们想到,原来人们屋顶瓦片的排列方法也是从羽毛的排列上得到启示的。

然后老师又拿出另一只装着羽绒的纸袋,要求孩子们用手去抚摸,并提出以下问题:你有什么感觉?这些羽绒放入水槽中将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羽绒长在鸭子的什么部位?有什么作用?

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这些松软的羽绒投入水槽后,下沉了,这说明羽绒上没有油脂。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他们明白了为什么冬天大雪纷飞,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衣还觉着冷,而鸭子还能逍遥自在地在水中游荡。原来是这层长在鸭子贴身处的羽绒为它保暖。现在人们也利用鸭绒制作过冬的衣被……

随后教师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只鸭头(从鸭身上斩下的),要求孩子们对鸭的嘴和舌进行仔细观察。孩子们扒开了鸭嘴,看到鸭舌两边的排列像梳子的形状。教师又提出了问题:鸭舌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功能?孩子们进行了猜测,但不能得到完美的解答。这时教师放了一段鸭在水中觅食录像,鸭张大了嘴不加选择地把水、沙、食物等全部装了进去,当它把嘴合拢时,水和沙就从梳子状的空隙中流出,而把食物留在口中。多巧妙的结构啊!

一系列的实验后,孩子们得出了鸭子从外形、脚、羽毛、羽绒、长长的头颈以及嘴、舌的构造都适宜于水中生活的结论。

老师最后总结道,鸭子完美的结构与大自然和谐的配合是鸭长期来对大自然适应的结果。因此,我们每个人对大自然的美、和谐都要珍惜,而且要很好地保护。同时,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研究其他的生物,它们的外形、构造、习性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哪些能为我们所利用?

实例二:

《研究土豆皮的作用》是联邦德国基础学校三年级《家乡常识课》的教学内容,下面是作者听课的实录。

早在两周前教师就布置了这样一个“研究”课题,让孩子们各自回家独立地进行观察研究,下面是他们两周后在班上举行的“研究”报告会。

一位孩子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汇报他的“研究”。他首先讲了他是如何选择研究对象的,然后叙述了他是如何进行观察研究的,最后他把研究报告通过投影仪打在屏幕上。下面就是这位孩子的研究报告。

研究步骤:

1.先选择一只表皮完整的中等大小的土豆,测得它的重量是100克。再选择一只大一些的土豆,使它削去外皮后的重量也等于10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