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分析
江西庐山云雾缭绕
江西庐山云雾缭绕江西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五岳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庐山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形,以其云雾缭绕的美景而著名。
下面将为您介绍庐山的云雾景观、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
一、庐山云雾景观庐山最迷人的景观之一就是云雾缭绕的美景。
由于庐山地势高峻,天气多变,常年云雾飘渺,给人一种如仙境般的感受。
在天空晴朗的日子,云雾在山间弥散,宛如丝绸般缠绕在山峰上,使得整个山脉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神秘而壮美的景象。
无论是从山顶俯瞰还是在山脚欣赏,云雾缭绕的庐山都是一幅宛如画卷般的美景。
二、庐山的历史文化庐山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江南名山”。
自古以来,庐山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许多文人骚客都在庐山找到了创作的灵感。
庐山上还有许多文化遗迹,如仙人洞、草堂、银钟洞等,这些都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在庐山的山间溪流边,随处可见的诗词碑刻,更是见证了许多文人雅士在此创作的历史。
三、庐山的旅游资源庐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庐山有诸多景点,如庐山主峰五老峰、花山寺、庐山大鹏观等,这些景点都具有独特的风貌和历史背景。
此外,庐山的周边还有许多温泉、步道和观景点,游客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享受舒适的温泉浴和运动健身的乐趣。
庐山还是一个出名的避暑胜地,其高海拔和清新的空气使得夏季的庐山成为人们避暑的首选之地。
山间的云雾,可以为人们带来清凉和舒适,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净土。
每年夏季,庐山都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解暑,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总之,江西庐山以其云雾缭绕的美景、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庐山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感受历史文化的地方,庐山绝对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目的地。
无论是登顶俯瞰云雾缠绕的美景,还是感受庐山悠久历史的文化遗迹,都会让你流连忘返,留下美好的回忆。
庐山的云雾教案(优秀4篇)
庐山的云雾教案(优秀4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篇一《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第六册教材中的课文,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无比热爱的美好情感。
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第二、三自然段具体写庐山的两个特点,第二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写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两个自然段都采用了相同的写法,先概括介绍庐山云雾的一个特点,接着进行具体描述。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流连往返。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为丰富学生的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课文有以下四个教学要求: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4、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我在执教第一课时时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凭借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初步感受庐山云雾奇幻美丽的特点。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首先,逐幅出示一组庐山风光的图片,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来赞美它们,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的秀丽风光,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然后,让学生猜猜这么美的地方在哪,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在初读课文时,我出示这样一张幻灯片:用你最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联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些生字词。
3、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先指名读,再让学生按要求去读课文。
这是让学生读通课文,通过自学学会部分生字词,总体感知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时,先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再出示所有的生字词,开火车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说说他读懂的生字词的意思,没说准确的就做个记号,待会儿再解决;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庐山云雾的特点,并告诉他们:正因为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说它变幻无常。
庐山云雾的特点
庐山云雾的特点
1、庐山的云雾,有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
2、庐山地理位置较高,气候潮湿,空气中的水汽饱和度非常高,在清晨的时候,往往气温比较低,这就更容易在山体周围形成云雾,而又因为庐山的山势较为崎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风将云雾吹散,就会造成云雾聚集,形成颇具特色的庐山云雾。
3、在庐山周围,有江湖环绕,这也造成了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为庐山的云雾形成提供了极为充足的水汽条件,这些水汽和空气中的尘埃结合,就会产生小水滴,从而形成云雾,这些云雾,在风的作用下,就会变化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形状、美感,让人流连忘返。
庐山的云雾赏析
庐山的云雾赏析
人们经常把庐山称为“云海”。
因为庐山林木苍翠,悬崖峻绝,气候温和宜人,遍地秀美的自然景观,配上无边无垠的云雾,令人沉醉其中。
庐山之美,特别是云雾,它独特的迷人,确实让人难以忘怀,成为许多游客心目中最完美的视觉体验。
庐山云雾秀美壮观,如一层披在山上的白色披肩。
散落在山间,仿佛绵绵无绝伦。
每当月初到月中,云会形如威士忌般滚滚而来,仿佛带给游客一种如穿越时空的感觉。
水珠间的妖娆,你可以看到蓝色的云在天空中穿梭,像海浪一样翻滚跳跃,宛如一支宏大的交响乐。
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旷神怡,令人莫名激动。
此外,庐山还有一种独特的云雾,叫做“洒脱云”。
它能把整个庐山笼罩在
一层朦胧的静谧之中,被它覆盖的庐山一览无遗,人们宛如置身一位特殊的梦乡。
“洒脱云”的变化多端,会以不同的方式显现出未知的美景,有时会从眼前落下一片片清新的云朵,犹如一片片乌云扫过天空,宛如朵朵白花,把天空染白。
总的来说,庐山的云雾可以说是挚爱之美,它让许多游客陶醉在其中,永不忘怀。
在独特的云雾中,人们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放松心灵,远离现实尘嚣,在这份特殊的梦乡里,体验不一样的情感滋润。
庐山云雾是什么意思
庐山云雾是什么意思
“烟云雾”中的“庐山云雾”是一种气象景观,俗称云海。
庐山的云雾十分有名,它飘忽不定,时而如轻纱一般笼罩着山头,时而如一片片羽毛,随风飘舞。
只要天气条件合适,游人就能观赏到“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色。
“烟云雾”分为三层:第一层云烟缭绕、白云悠悠;第二层薄雾似纱、隐约可见;第三层则浓雾密布、恍若仙境。
最妙的是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峰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蓬莱仙岛,令人叹为观止。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啊!“烟云雾”的颜色也变化多端,每当太阳升起或下落时,山上的烟雾总是五彩缤纷,瑰奇绚丽。
这种云雾非常美丽,其实庐山还有另外两种更加神秘莫测的自然景观——瀑布云和浓雾,因此这些年来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旅游。
- 1 -。
从四角度看《庐山的云雾》
从四角度之一看《庐山的云雾》《庐山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穆老师用了美文美读的方法,通过以读促悟的手法,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体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
听了穆老师的课感受也是颇深的,下面谈几点初浅的看法:一、教学目标全面、具体、适宜。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准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首先,从本课教学目标制订来看,做到了全面、具体、适宜。
这堂课的目标是⑴知识与技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全面,指能从知识、水平、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水平、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三年级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理解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课堂上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抓住了重点段,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穆老师教学中应认真研究学生,认真研究教材,恰当制定教学目标,把“读”作为中年级阅读最基本的教学途径,因为离开了潜心地读,培养学生语素养便无从读起,读既是学习手段,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也是穆教师给我们奉献的最突出的经验。
二、合理安排预习。
预习,对于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
不但是促动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激发孩子求知欲,培养学生自学水平的重要手段,还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
《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一等奖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一等奖说课稿1、《庐山的云雾》小学语文的一等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课文通过对爬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形貌,称赞了庐山云雾的优美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景的头脑情感。
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昔人的称赞→特点的形貌→缘故原由的探索”分为六大段。
此中写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但占的篇幅最多,并且写作上也很富有特色,充实表现了本单位课本的讲授重点:过渡句或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因此,第二大段应看成为本课文的讲授重点。
细致品读全文,我们还能了解到课文具有以下的三个写作特点:一、三言两语地引用古代名浮名行稍加议论的措施,加强了称赞的熏染力;二、段与段之间巧用过渡句,段意衔接自然,使文章具有趁热打铁之感;三、语言形象、生动、有魄力,接纳比喻、比拟、拟人等多种写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
因此,本文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接纳多种讲授本领,通过对文章中语言笔墨的读、思、议、品等,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语言美、感觉庐山云雾的景致美,从而使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对故国江山的称赞之情。
二、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细读课文第二大段,会背诵第4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的第3、4、5、6题。
三、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会背诵第4自然段。
2.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能摘录有分号的句子。
3.能找出第二大段中的过渡句,并体会其作用。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
五、教学难点对庐山云雾美丽神奇的感受。
六、教学思路设计浅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的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为此,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
庐山的云雾资料
庐山的云雾资料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部,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它以其美丽的风景、神秘的云雾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著称。
其中,庐山的云雾是其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深受游客的喜爱。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名山胜地。
《庐山志》中记载:“庐山山势雄奇,水势奔腾,诸峰浓翠葱茏,岩洞千姿富丽,湖泊碧波荡漾,花鸟繁多,云雾奇秀……”庐山的云雾被誉为“天下第一
奇观”,其美景引人入胜。
庐山云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庐山地势高峻,湖泊众多,气候湿润,交通运输不便所造成的。
夏季,庐山周围的大气湿度较高,水汽积聚在山顶上方,形成云雾。
在早晨和晚上,庐山的云雾时而缭绕,时而起伏,如同一条宛如仙女的长裙,变换万千,异常美丽。
庐山云雾的种类有很多。
最为著名的是“仙女裙”云,它的
形状如同一条被风吹拂的长裙,被誉为“天下雾之最”;还有“缥缈云”、“雷雨云”、“霞光云”等等,每一种云雾都有其独特
的形状和神秘的魅力。
庐山云雾景观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早上的9点至11点和下
午的4点至6点之间,这个时候的云雾最为浓厚和神秘。
夏季的庐山,云雾缭绕,如梦如幻,让人感到身处仙境之中。
除了庐山本身的云雾景观之外,庐山的许多名胜古迹也与云雾息息相关。
例如庐山五老峰的“仙人祠”上方常年云雾缭绕,在云雾中观看仙人祠,如同身处云端仙境;庐山的“芦苇谷”也
是云雾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雾气弥漫时,仿佛走入了一个神秘、缥缈的世界。
总之,庐山的云雾是其最为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庐山因其神秘的云雾而更加闻名于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道人类文明的丰富遗产。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精选15篇)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精选15篇)《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篇1【】师: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正是有了千姿百态的云雾。
它都有哪些姿态呢?请学生自读第二小节,用笔在纸上把云雾的姿态画出来。
生:(边读课文边画。
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的不同,所展现的云雾也有所不同。
)师:(教师巡视,同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出云雾的一种姿态。
)(黑板上的学生和下面的同学都在绘画。
)师:你们都画了什么呀?(教师指着黑板上同学所画的内容)生1:我画的是半山腰上的云雾。
这些云雾就好像一条条的玉带,系在了山腰间。
生2:我画的是山顶上的云雾。
这些山顶上的云雾好像一顶白色的帽子,而且是一顶白色的小绒帽,所以我把云雾画成了帽子的形状。
生3:我画的也是山顶上的云雾。
师:同学们,他们画的好吗?生1:他们画得都很好,看着他们的画,我仿佛就看到了庐山的云雾。
(三位同学都露出了笑脸。
)生2:老师,我觉得半山腰的云雾还要再画上面一些,那样就更准确了。
(老师点头同意,并请那位同学上来修改。
)生3:老师,书中还写了两种云雾的姿态,他们没有画出来。
师:你读书真仔细,老师就请你来画。
生:上黑板快速的绘画。
(这位同学的绘画水平较好。
)师:请你向大家作一个介绍。
生:有时云雾弥漫了整个山谷,这时的云雾就好像茫茫的大海一样,而有时云雾又好像一块巨大的幕布,把山峰都给挡住了。
师:你说得真好,画得就更好了。
(同学们鼓掌)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感受一下云雾。
(生读课文)师:我们看了四种云雾的姿态,其实它的姿态不至四种,作者只选了四种典型姿态向大家作了介绍,它还会有哪些姿态呢?生:(学生积极举手)师:选了四名同学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
生:动手画。
师生共同点评所画的内容,想象合理就行。
………【评析】《纲要》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在这部分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使他们懂得努力寻找方法去表现自己思考的内容,“如何使自己所画的云雾更美”,在思考、分析和交流后,学生不仅锻炼了动口能力,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庐山的云雾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写景课文。
本文语言优美明快,采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清楚,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详细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
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是很容易并且乐于学习新知识,具备较良好的学习习惯,但缺乏创新意识,想象力不够丰富。
在第一课时学习,学生已认识课文生字,熟悉课文内容,本课学习中将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慢慢感悟,充分理解庐山云雾的美。
1、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流连忘返”、“飘飘欲仙”、“瞬息万变”等词语的意思。
会用“流连忘返”、“秀丽”造句。
3、继续学习总分段式,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4、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
体会2、3自然段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写出庐山云雾的美的。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先写中心句,再对中心句进展详细描写的写作方法。
《庐山的云雾》教材分析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同语气。背诵喜 解和感悟。
个别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这些练
欢的部分
习题为
学生学
你发现第1.2段各是 培养学生能抓住 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概 想象云雾的样子和变 概括主要意思. 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 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 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概
习课文 ,理解 课文内
课文插图画的是云遮雾罩的情景: 像玉带,像茫茫大海,像巨大的天幕, 还是像九天银河,或是像其他的什 么,插图的出现尽可能让学生借助 课文内容及画面去理解,想象和感
受庐山云雾的美.
习题设置
对课后练习的解读
技能培养
设计意图
实现策略
我的感受
第一题 第二题 第三题
能感情朗读课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文,能读出不 帮助加深对课文的理 朗读、默读、分组读、
从课文内容编排看: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
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六大段。其中写 第二大段是重点,不仅占的篇幅最多,而且写作上也很富 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本单元教材的教学重点:
从情感教育方面看:要引导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感悟课文做描绘景物的意境,受到情感的感染,从而更加 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并融入大自然中,用真诚的语言去 赞美她。
教学策略
识字
1、对于本单元的生字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识
写字 字方式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应重点引导、辅导学生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合作精神;难字(形、义、音等方面)、易错
字,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按照方法自主学习,并鼓励他们开动
脑筋,辨析、记忆形近字、形声字。还要求学生学会掌握还要联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引言概述:庐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云雾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云雾的形成原因、云雾的特点、云雾对庐山的影响、云雾景观的欣赏以及云雾保护的重要性等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一、云雾的形成原因1.1 气温和湿度的关系:庐山地区气温较低,湿度较高,是云雾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1.2 地形地貌的影响:庐山地势险峻,山脉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形地貌,为云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1.3 大气环流的作用:庐山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受到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季风携带着水汽,遇到山体形成上升气流,进而形成云雾。
二、云雾的特点2.1 多变的形态:庐山的云雾形态多样,有时呈现出翻滚的云海,有时又如烟雾般轻盈飘逸,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2.2 密度和高度的变化:庐山云雾密度和高度常常变化,有时笼罩整个山脉,有时又只在山腰或山顶出现,给人以层次感。
2.3 色彩的变幻:庐山云雾的色彩丰富多样,早晨常常呈现出粉红色,中午则变为白色或灰色,傍晚时分则呈现出橙黄色或金黄色。
三、云雾对庐山的影响3.1 气候调节作用:庐山的云雾能够调节气温,使得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避暑的好去处。
3.2 水源涵养功能:庐山云雾中的水汽能够凝结成雨水,滋养庐山的植被,维持庐山的生态平衡。
3.3 旅游资源价值:庐山的云雾景观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推动了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四、云雾景观的欣赏4.1 登山观云雾:登上庐山山顶,俯瞰云雾弥漫的山谷,云海如波涛般翻滚,给人以壮观的视觉享受。
4.2 漫步云雾中:沿着庐山的山间小道,云雾缭绕,如同置身于仙境,给人以宁静与神秘的感觉。
4.3 拍摄云雾美景:庐山的云雾景观给摄影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可以捕捉到独特的云雾形态和色彩变化。
五、云雾保护的重要性5.1 生态环境保护:云雾是庐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云雾意味着保护庐山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
庐山的云雾片断赏析庐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的汇聚处,也是百年来名人墨客留连忘返之地。
庐山有“奇峰秀水、云雾半城”的美誉,而庐山的云雾片断更是其一大特色。
庐山的云雾片断,在如诗如画的庐山风光中,尤其惹人注目。
在诗人良渚所作的《登高》诗中,便有“云起嶂头雨落花前”的抒怀,描绘了云雾片断与庐山山峰秀美相映成趣的景象。
庐山的云雾片断,既犹如白色的面纱轻轻覆盖在山头间,又犹如羽毛般轻盈自如地飘舞于天空之间,变幻无穷,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几分豪放不羁的气息。
庐山的云雾片断往往在早晨与傍晚之间,依据庐山的气候、地形和季节不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
在晴朗的天气里,庐山的云雾片断如同是对天空的珍奇注脚,山与云相互交融,云朵被山峰挡住的部分透露出开放式的云雾片断,如同伸手可及的云海,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云中。
在雨雾天气里,庐山的云雾片断则更为神秘,云雾与人相互纠缠,如巨大的画幅般,让人物深沉地陷入其中。
在庐山的云雾片断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庐山云海”。
这是庐山云雾的又一种形式,云雾与山峰相得益彰,而在相对低的海拔,更容易呈现出这种宏大而壮丽的景象。
当游客们来到庐山上的望海峰或五指峰时,只需望向远处,便可以看到庐山云海的美景。
除了山峰与云雾的交相辉映,庐山云海还带着浓郁的诗意,将人们的心情和情感撩拨得浑然忘我。
如此壮美的庐山云雾片断,让人们忘却了肉身和俗世,也让人们感受到了身心的愉悦。
或许正是因为庐山的云雾片断,使得本就名满天下的庐山更加地有魅力。
或许正是庐山云雾片断的美丽,才让游客们不断地前来游览,欣赏这座美丽的名山。
总之,庐山的云雾片断是庐山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我们应该去体会它的美,去领略它的妙处。
让我们在韵味无穷的庐山云雾片断中,寻找到生命的灵感和无穷的乐趣,与大自然合拍,与庐山山峰一同倾听自然世界里的声音。
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分析
三年级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分析小学三年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案例分析《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片写景课文,本课通过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吮吸万变的两个特点,表现庐山在云雾缭绕下的景色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的大好河山的喜爱~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已达到能够积极思考,勤于动脑,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创新思维的不足也是他们在学习语文能力不足的比较欠缺的方面之一。
所以,在朗读时,我必须要好好指导孩子们有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读的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内涵与魅力~以上是我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浅显分析,针对以上几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学会本课生字表中的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词语只读不写~并且根据文章中创造的意境去理解课文中相关词语的意思~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在课堂上让学生试着学会背诵本篇课文~3、学会用“流连忘返”“瞬息万变”等词语造句。
4、让孩子通过文本的朗读认识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体会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本课教学重难点:让孩子通过文本的反复阅读认识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并且体会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壮观~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孩子们热爱以祖国大自然的风光~二、说教法针对本文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使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我将会运用多媒体教学,将庐山的云雾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课堂上,播放庐山云雾的奇妙美景,而在学生们欣赏美景的同时,我会选择比较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如《童年》、《梦中的婚礼》等,来作为这些图片的背景音乐。
有了优美的图片美景的直观感受,加以相对柔缓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衬托。
我相信,孩子们会深深受到感动,而在感动的同时,也会对庐山云雾的美景有深刻的认识。
而这样的感受和认识,正是我的课堂所需要的,因此,学生才能够对课文产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们就会学习好这篇课文。
《庐山的云雾》剖析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 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漂移的一 缕轻烟,转瞬间就变成了一泻千 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 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 楚,它又变成了漂移在北冰洋上 的一座冰山······
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瞬间 明明是——还没等你——又变成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 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漂移的一 缕轻烟,转瞬间就变成了一泻千 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 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 楚,它又变成了漂移在北冰洋上 的一座冰山······
那些掩盖在山头的云雾, 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
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 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布满山谷时, 它像茫茫的大海。
云雾布满山谷时天幕……
云雾遮挡山峰时, 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 万变。。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 是随风漂移的一缕轻烟,转瞬间就变成了一泻 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晰,它又变成了漂移在北冰 洋上的一座冰山……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 漂移的一缕轻烟,转瞬间就 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 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 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晰,它又 变成了漂移在北冰洋上的一 座冰山……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 是随风漂移的一缕清烟,转瞬间就变成了一泻千 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踢生风的白马,还 没等你完全看清晰,它又变成了漂移在北冰洋上
作业:
1、拓展练习:学习课文其次、三 自然段的写法,用总分的写法 选择一处景物写一写。
2、积存词语,请你抄在《我的采 集本》上。
五上语文第三十六课笔记
五上语文第三十六课笔记摘要:一、课文概述1.课文标题:《庐山的云雾》2.作者:鲁迅3.主要内容:描述了庐山的云雾美景以及特点二、庐山云雾美景描述1.云雾缭绕,如诗如画2.云雾瞬息万变,令人陶醉3.云雾与山峦相映成趣,美不胜收三、庐山云雾特点分析1.云雾的形成原因2.云雾对庐山自然景观的影响3.云雾对庐山人文历史的影响四、课文启示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2.自然景观对人类心灵的滋养3.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正文:《庐山的云雾》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描绘自然美景的散文。
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以庐山的云雾为背景,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画卷。
文章开篇,鲁迅先生便描绘了庐山云雾缭绕的景象。
他说:“庐山的云雾是很有名的。
人说庐山多云雾,这话是不错的。
在山上,仿佛置身于云雾的海洋。
从山脚到山顶,云雾始终在你的脚下、头上、身边流动。
”这样的描绘,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庐山云雾的美丽与神秘。
接着,鲁迅先生描述了庐山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
他说:“庐山的云雾,有时如轻纱,有时如棉絮,有时如瀑布,有时如波澜。
在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时刻,云雾呈现出不同的姿态。
有时,你正欣赏着一片云雾,忽然一阵风吹过,那云雾便飘然而去,另换一幅景象。
”这样的描写,使得庐山的云雾更加令人陶醉,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鲁迅先生分析了庐山云雾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庐山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影响。
他认为,庐山的云雾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共同作用形成的。
云雾不仅给庐山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份神秘与诗意,还对庐山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文人墨客,正是被庐山的云雾所吸引,在此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通过《庐山的云雾》,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后代也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自然景观。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教材解读:《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
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本文的每一句话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体验美,就能拨动学生情弦,从而使学生读出意境,读出美感,真正达到“入境、入情、动情、入心”的效果。
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喜欢朗读,不仅声音响亮,而且对于课文的感情基调也能初步把握。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但由于学生阅历不深,而且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度有所欠缺,可能会想象不出如此赏心悦目的景色,更读不出庐山云雾各种姿态的美。
所以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的朗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美的同时,引导学生能通过朗读,读出意境、读出美感。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调控器。
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以生为本,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读、导学、导练,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教学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乐学、会学、爱学的境界。
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整体教学法,阅读指导法,点拨教学法,语感教学法,迁移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潢川五小沙河店校区叶敏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优美的词语,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积累优美的词语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发现和体会重点句的意思及其与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准备课文录音五、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能通过读课题,表达出来吗?学生读课题。
想细细品味庐山云雾的奇丽吗?我们一起走近庐山的云雾吧!(二)、品析课文,悟情悟境1、精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出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云雾。
你是从哪句话或是哪个词知道的呢?(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
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你能给“尤其”换一个词吗?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云雾,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作者的喜爱?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再请学生展示,评议。
学生也有可能回答出云雾给他的感觉。
指导读第三、四句,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等词的意思。
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庐山。
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
2、精读第2自然段庐山的云雾是那样的神秘,那它到底有着怎样的风采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说。
会读书的孩子,还会把书上的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
咱们来试着读读第二自然段,这次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自由读,想象。
孩子们,眼前出现画了没有?出现了几幅?我们一起合作,把这四幅画画下来好吗?要画云雾得先画什么?有了山的衬托,云雾才显得更加洁白!请四位学生板画不同姿态的云雾。
其它的学生,对照课文,看他们画得怎么样,待会儿,请大家来评画。
评画时,老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位置和姿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帮助学生理解“笼罩”、“一条条”、“缠绕”、“茫茫的大海”、“天幕”等词,并分别指导朗读。
师小结:我们把书上的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理解了文中词语的意思。
你们真会读书,真了不起!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从哪儿可以知道?(……,千姿百态)这个词是表示什么意思呢?在许多成语中,万千百都不表示具体的数字,而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姿态呢?在什么位置,像什么?指名说。
小结:不同的云雾,站在不同的位置,它的样子(),不同的人看,它的样子(),这就叫(千姿百态)。
这么多种样子,用上书上的一句话就能概括,是哪一句?齐读这一句。
了解中心句。
3、精读第3自然段这静态的云雾已经让我们心动,倘若有微风吹来,庐山的云雾便或聚或散、或浓或淡,更加神秘莫测。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又围绕哪一句来写的?自读,指名说。
刚刚学完就能运用,真了不起!板书:瞬息万变。
谁知道“瞬息万变”的意思?再默读这一段,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得快,用“△”标出来。
指名说。
怎么读这几个词,让我们感受到庐山的云雾变化真是迅速呀!自己试试练读这几个词。
指名读。
庐山的云雾不仅变得快,而且变得(多),书上写了怎样的变化?指名说。
什么是“一泻千里”?你们还见过这样的景象吗?(洪水、江水等)一泻千里让我们感受到水流怎么样?(快、猛、远)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带进去读读这个词。
指名读,齐读。
为什么不把云雾比作洪水而比作九天银河呢?指名说。
它使我联想到诗句:(飞流……,疑是……),好美啊!咱们再来读读这种变化。
指名读。
女生男生分角色读。
朗读就是这样,不仅自己的眼前要出景,而且要让别人也仿佛看到这这样的景象。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再来读读这两种变化。
看录像,请学生发挥想象力想想看,它还会变成什么,自由发言。
4、学习第4自然段孩子们,你们现在在哪?可惜,我们就要这样和庐山说再见了,想走吗?愿意走吗?文中有一个词也表达了这种感受,是哪个词呢?(流连忘返)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把这一段齐读一遍。
再读。
读出依依不舍。
是什么让我们流连忘返?(庐山、云雾)(三)、及时总结,升华情感教师总结: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有机会咱们一定要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
(四)、多维互动、拓展练习请把自己看到的有关云雾的景象给大家说一说或写一写!说或写的时候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
(五)、落实目标,布置作业1、背一背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把你喜欢的优美词句摘抄在采集本上。
六、板书设计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演礼乡中心学校王芳芳学习目标:1、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流连忘返”,并且会用“流连忘返”造句。
3、初步了解总分式结构的构段方式,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能用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描写一处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学习重点:从语言文字中体悟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学习难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能用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描写一处景。
导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2、上节课,我们预习了《庐山的云雾》这一课,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回答那么大家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庐山的秀美?请大家跟着老师的镜头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美景。
(教师出示幻灯片)不过在庐山,最具特色的景物就是它的云雾,这节课咱们就来细细地品味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吧!(板书课题:3庐山的云雾)二、自主学习第二自然段1、请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中心句,想一想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构段方式?2、这一段中作者按照()——()——()——()的顺序写出了庐山云雾的独特姿态?采用了那种修辞手法?3、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会有哪些姿态?班内交流展示上面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方位读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云雾姿态。
读了课文,大家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站在庐山不同方位看到的云雾样子。
(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欣赏)拓展: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会有哪些姿态?结合自己欣赏到的画面,再读课文,深入体会庐山云雾的形态美和课文的语言美。
课文是怎样具体形象地写出云雾的特点的?试着背诵课文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清总分关系-----感受云雾景象-----三、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什么特点?2、理解“瞬息万变”。
3、哪些句子让你感到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班内交流展示上面问题。
教师出示: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的一缕青烟,转眼间就变成了()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的一座冰山……想一想,加上括号里的词语有什么好处?这段话末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拓展:用“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转眼间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的句式说一说庐山的云雾还会有什么变化?让我们试着读出云雾变化的神奇美丽和发自内心的赞叹吧!这段话要读好可不容易,课前老师读过好多遍呢。
敢和老师比赛朗读吗?那赶紧练习练习吧。
学生展示朗读,教师点评。
本段话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构段方式?四、情不自禁,赞叹美。
1、在云遮雾罩的庐山上游览,感觉如何呢?请齐读第一自然段的二、三两句话。
(播放课件23,师生边表演边朗读)2、不知不觉,我们该回家了。
离开庐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老师和你们一样,也舍不得离开。
让我们怀着这种心情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播放课件24)3、结合我们离开庐山时的心情说说“流连忘返”是什么意思?想想你游览过的什么地方也曾让你流连忘返,用上“流连忘返”说一句话。
五、升华感情,拓展延伸。
1、欣赏了庐山的云雾,你们有什么感想?是呀,庐山的云雾太神奇了!我也爱庐山的云雾。
我和你们一样想去庐山游览。
我们祖国的风景名胜非常多,希望你们有机会多去游览。
2.本文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即运用中心句先总的概括景物特点,然后通过分述具体描写这个特点。
请同学们选取一处景物练习用总分式的结构写一段话,课后完成。
老师这里有几个内容可供大家参考(播放课件25):(1)公园里的花可真多呀!……(2)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3)走在大街上,喧闹声不绝于耳。
…… ̄板书设计:3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一、导入课文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庐山景色的秀丽。
尤其是庐山的云雾,更是让庐山变得更加美丽而神秘,使庐山赢得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千古名句,庐山的云雾既然那么美丽而神奇,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一起走进这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的人间奇景----庐山,一起去领略趣味无穷的庐山云雾,去揭开路身云雾神秘的面纱。
同学们看书上插图一、新授第二自然段看了庐山云雾的图画,相信每位同学都和老师一样喜欢上了庐山的云雾了吧?那么你们当中的谁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幅呢?(生答,教师点击画面)交流知道,庐山的云雾这么多种姿态,我们可以用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呢?(板书:千姿百态)巩固:当早晨的太阳缓缓生气时,庐山的云雾象是粉红的面纱,当你漫步山腰小道时,你又会觉得庐山的云雾如缠绕在腰间的绸带,庐山的云雾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姿态,它真是千姿百态。
(教师指读板书,学生跟着读)那么除了千姿百态以外,谁还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来说明一下庐山云雾的多?教师相机表扬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那么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庐山的云雾的呢?老师给打击读一下,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伴随着美妙的乐声一起去感受一下庐山的美景好吗?(教师范读)啊!庐山的景色可真美啊?老师读完了这段话已经彻底的沉浸到庐山的美景之中!我可不想一个人独自享受这人间美景!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一起走竟其中,将第二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一下!练读,指名读,教师点评!二、新授第三自然段过渡:庐山的云雾既以多闻名,又以变而著称.那么庐山的云雾又是怎么变化的呢?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有__________画出来.提问:现在谁能回答老师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什么特点?课文是怎么样具体描写庐山的云雾的瞬息万变的?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完成老师练习。
(多媒体出示: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__________,转眼间变成了______________,刚刚还是_____________转眼间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师:请问同学庐山的云雾除了会变成轻烟、银河、白马、冰山还回变成什么呢?请你用以下的句式来说说.庐山的云雾刚刚还是_______________转眼间变成了_______________.大千世界瞬息万变的难道就只有庐山的云雾吗?就说炎热的夏天刚刚还是______________,转眼间变成了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