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李白诗三首》 上海版(五四制)
学李白诗三首课件ppt
要点二
创新表现手法
李白的诗歌创新了表现手法,他善于运用对比、反衬等 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诗歌更加深刻、丰富 、多元。
06
李白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 地位与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及传承
成为经典
李白的诗歌被后人称为“经典之作”,广为传颂,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传承不绝
李白的诗歌一直被人们传颂,不断被翻译、整理和出版,成为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诗文描绘了诗人早晨从白帝城出发,乘着轻快的船只穿越峡江,欣赏着两岸美景的情景。诗人用生动 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创作背景及意图
总结词
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白帝城,被赦免后乘船返回江陵时 创作了此诗。
详细描述
李白在流放途中经过白帝城,被赦免后心情愉悦,乘船返回 江陵时创作了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行程和感受,表 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 、乐观的人生态度。
主题思想及表达技巧
总结词
思乡之情,借景抒情
详细描述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来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和无助。李白的表 达技巧在于借景抒情,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象之中,使情感更加深刻和生动。
03
第二首诗《早发白帝城》 的解读
诗文内容及意境
总结词
描写了诗人早晨出发,乘船穿越峡江回归的情景。
主题思想及表达技巧
总结词
主题突出,技巧娴熟
详细描述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离别的情感和感激之意。李白 运用了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平实的语言风格 ,突出了主题思想。其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送我情”这句诗更是成为了经典名句。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李白诗三首》教案 上海版(五四制)
李白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及诗歌中的名句。
2、以诵读促思考,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行路难》1、诗人复杂变化、激荡起伏的情感及乐观自信、积极追求理想的顽强精神。
2、典故在诗中的含义。
《送友人》1、诗人写离情,感情真挚热诚无缠绵哀伤的情调。
2、寓情于景的艺术手法。
《月下独酌》1、体会诗人看似自得其乐,实则凄凉孤独的复杂感情。
2、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说明: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课文的学习过程对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同时,对六年级学生而言,要能体会到三首诗中诗人复杂的感情,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过程应循序渐进,从学生较易掌握的诵读入手,通过熟读来感知诗歌的内容,进而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品读,领悟诗歌的意境及诗人复杂的情感。
在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既不能教师满堂灌,使学生失去了主体体验的过程,而一味片面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任由其随意发挥也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处给予点拨、讲解,为学生的理解、感悟创设平台。
《行路难》、《月下独酌》由于篇幅较长,其中蕴含的情感也较为复杂,可由教师引领学生去品读,并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古代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学习《送友人》,教师在诗歌难点处适当点拨即可。
通过师生共同质疑,学生释疑完成本诗的学习。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以李白有“诗仙”之美誉引出作者介绍,请学生吟诵学过的李白诗篇。
2、简介写作背景。
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李白诗篇。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简介作者,为课文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
初步理解,整体把握1、运用多种诵读方法,理解诗歌大意。
2、词义答疑,出示重点词。
除课下注释外,可补充:“顾”:看;“安”:哪里等。
语文六年级下沪教版(五四制)3《送友人》课件
这首诗中哪两句诗句最切题,请简要分析 它的表达效果。
颔联“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写离别的 深情。意思是: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 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 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中哪两句诗句最切题,请简要分析 它的表达效果。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偶句。 “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 同时,诗人又奇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喻, 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 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XXX的夕阳 徐徐而下,好像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 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李白
床前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 低头思故乡。
• 李白
• 朝辞白帝彩云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 •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疑
飞
遥
日
是 银
流 直
看 瀑
照 香
望 庐 山
河
下
布
炉
瀑
落
三
挂
生
布
九
千
前
紫
天
尺
川
烟
。
。
。
。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本诗是怎样化用典故,抒发对友人的深情 厚谊的?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描写“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这 一句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班马, 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立刻挥手告别,频频致意。 那两匹马好像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 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 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诗句。
❖二、太白醉草吓蛮书
传说,李白在辞亲远游中遇到蛮 族(俗称食人族)。李白当时怕敌众 我寡打不过便喝酒壮胆,不觉喝醉了, 突然诗兴大发随即拿出文房四宝写了 一篇狂草,说也怪那些蛮族人看后以 为是天书,李白是神仙。便急忙逃走 了。
沪教小学语文六下《客中作》ppt课件2
唐 李白
不 但 玉 兰客
知 使 碗 陵中
何 处
主 人盛 来美 酒源自作是 他能 醉
琥 珀
郁 金
唐
乡 客 光 香李
。 , 。 ,白
【注释】(1)客中:指旅居他乡。 (2)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 镇。 (3)郁金香:散发郁金的香气。 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 后酒呈金黄色。 (4)但使:只要。
兰陵的确是个好地方,盛产美酒,颜色 金黄,扑鼻芳香。 郁金香的美酒要 用玉碗来盛装,色泽如琥珀,熠熠自生 光。 只要主人用这美酒来殷勤招待, 让我这个作客在他乡的人喝醉了酒, 那么我只觉得快乐无比而不再感到什么 地方是异客他乡了。
客中作
不但玉兰 知使碗陵 何主盛美 处人来酒 是能琥郁 他醉珀金 乡客光香 。,。,
沪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行路难》ppt课件4
2019/5/20
3
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说明其对表 达诗人的内心情感有何作用。
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2019/5/20
4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是不是行路受阻让诗人 感到苦闷茫然?
行路受阻
姜太公诗溪人边用垂“钓冰遇塞川”、“雪满 周山文”王象后征一人展生宏道图路上的艰难险阻, 伊 在 商仕“追日尹汤途将求月梦重的登。旁用见艰太自经。难行过己”;后乘用象被船“征欲对渡某黄种河理”想、的
3.用典——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 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
2019/5/20
9
2019/5/20
10
2019/5/20
11
3、标点符号,前面是强烈的感叹,感叹行路之难,后面有 强烈的质问和诘责的意味。
4、短句的运用。
2019/5/20
6
最后两句诗,诗人的感情陡起,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
力量。
2019/5/20
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暗示古人能有的 机遇,自己也不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
2019/5/20
5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语气和感情上强调行路难,并且 好像有很气愤的意思。
2、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更强烈 ,强调不知道哪一 条路才是我李白可以走的路。
李白醉酒
行路难
(唐)李 白
2019/5/20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教案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下独酌》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白的思想性格,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熟背全诗。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深沉的寂寞之情和坚持正直品质的风格。
重点难点:1.理解诗歌中寄托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2.乐景写悲情的艺术效果一、激情引入(出示幻灯片1)同学们:看图片和文字说明,想一下他是谁?(李白)对,他是李白,他的生平事迹我们早已了解。
但是,李白怀抱一腔政治热情到了长安,被贺知章等欣赏,唐玄宗任为翰林待诏,把李白当作词臣而已,更兼李白本性正直纯真,得罪了权贵被排挤出京后,漫游江湖间,政治理想无法实现,762年,病死当徒,初葬采石矶。
杜甫“世人皆曰杀,我意独怜才”,可见李白一生始终受到权贵们的排挤,郁郁不得志。
连喝酒也是独自一人,所以,他写下了《月下独酌》。
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诗。
(出示幻灯片2)二、学习新课1、(出示幻灯片3)我们看大屏幕,听朗读。
2、我们自己有感情的读这首诗。
3、看课下注释,我们试着解释这首诗。
老师找同学解释。
4、是这样的,我们来共同读一遍解释(出示幻灯片4)5、我们根据这首诗的意思,思考下列问题:(出示幻灯片5)★我们对“月”这个传统意象已有一定了解,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结合这首诗,说说本诗中“月”这个意象的含义。
(“月”的传统意象包含着“冷清寂寥”“离情别恨”“征途羁旅”“思念家乡”“渴盼团圆”等意。
此诗中“月”的意象应有“冷清寂寥”和“品质高洁”的含义。
)★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花间”“月下”,“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
)★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词表达?(“独酌”)★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
(“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越是良辰美景之中,寂寞就越显得刻骨铭心,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突出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赏析“邀”字。
(“邀”字,主动者为诗人,因自己坚持高洁的品质,得罪了权贵,早已无人往来了。
4.5李白诗三首 教案1(语文上海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
《李白诗三首》教学设计一般教学的常态目标:通过教师解读和学生自主解读,配合朗读的教学方法,体味中国唐诗的文学魅力。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1、能够正确清晰地朗读古诗。
2、能够初步了解作者的基本生平。
3、大致了解每首诗在表情达意,写作手法的基本特点。
课时设置:二课时布置预习:学生在查找资料的基础上,自己试着翻译三首古诗。
学生自己准备李白背景资料。
第一课时导言:如果说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的话,那么能够代表唐代诗歌的非“李杜”,李白和杜甫不可。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李白的诗歌。
《月下独酌》学生介绍《月下独酌》的写作背景:李白诗名远播,震动天子,唐玄宗诏李白入长安。
李白本以为这是大展抱负的大好时机,但由于遭到朝中权贵的嫉妒和排挤,使他建功立业的梦想无法实现,这首诗大致反映了此时李白孤独,郁闷的心情。
师:看题,诗题《月下独酌》,给了你哪些信息?(诗中所要表现的时间是一个月夜,作者此时正在独自饮酒,酌:饮酒。
)能否猜测下作者当时的心情?(独酌,表明作者是一个人喝酒,可能是借酒消愁)1、学生自读古诗(独准字音,五言诗中的停顿指导)2、学生同桌之间读古诗,互相检查。
3、指定学生读古诗师:1、作者为何要邀请明月与自己的影子同饮?(“无相亲”,解释“无相亲”)2、作者是如何与明月及影子交游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暂伴月将影,行了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2、月亮和影子能否成为作者的伴侣?(不能。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3、既然月亮和影子都无法真正成为作者的伴侣,那为什么最后还要说“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结合李白当时的生活背景进行小组讨论。
(因为作者最后的话只是期望,这无法实现;而现实中的作者虽有雄心大志,却苦无知音,不仅苦无知音,还要处处受小人的排挤,所以发出这样的无奈之句。
在这样貌似热闹的场景中其实反映的是作者一颗孤独苦闷的心。
这种大胆的想象,邀请明月和影子同饮,正是诗人本身深厚的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
沪教版六年级古诗三首诗词理解(含)答案
沪教版六年级古诗三首诗词理解(含)答案沪教版六年级古诗三首诗词理解(含答案)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以及人情世故的感悟与思考。
在沪教版六年级的课本中,我们学习了三首精选的古诗词,通过对这些诗词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其中蕴含的意境和哲理。
下面将一一为大家解析这三首古诗词,并提供相应的答案。
第一首古诗词:《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创作的一首名诗。
通过对寓言的艺术手法,诗人意图表达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主题。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的短暂性。
诗人通过“白日依山尽”这一景象,暗示着人生如白日一样短暂而备受限制。
而“黄河入海流”则表达了时间的无尽延伸,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短暂的现实。
答案:1. 《登鹳雀楼》是由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创作的。
2. 题诗的目的在于表达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短暂的主题。
3. 诗中描绘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幅景象,通过这些景象突出了时间的限制和人生的短暂性。
第二首古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文学家杜甫在友人王昌龄左迁期间写的一首诗。
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朝政的失望。
诗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了被迫分离的悲伤。
诗人以两岸猿声不断响起为象征,形象地表达了友情的牵挂之情;而“轻舟已过万重山”则是诗人对朝政混乱的不满和失望的写照。
答案: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杜甫在友人王昌龄左迁期间写的一首诗。
2.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朝政的失望。
3. 诗中通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句表达了被迫分离的悲伤和对朝政混乱的不满。
第三首古诗词:《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诗中通过描述一个人在深夜中思念故乡的场景,表达了对亲情和思乡之情的回忆和思考。
诗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描绘了抑郁的夜晚,诗人以明月和地上霜为意象,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进一步强调诗人对故乡的眷念和思念。
沪教版六年级下《行路难》李白诗三首
❖ ⑹为帝王撰写的游乐 诗。
❖ ⑺边塞诗 。
4.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 1.浓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 2.奔放豪迈的感情; ❖ 3.综合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造成神奇异采、
瑰丽动人的意境; ❖ 4.语言明朗、活泼、隽永,词采瑰伟绚丽,风格飘逸自然。
四、写作背景
天宝元年,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 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 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 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 留宫中将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 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发落出来。 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 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行路难》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2.李白的思想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 特点。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 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 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 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 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3.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句却又使诗境豁然开朗,诗人的心飞向未来,他坚信,总 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穿越广阔的海面,向远方驶 去……
用典: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宋书》记载:宗悫少时,叔 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 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八、李白饮酒诗的个性特征
❖ ⑴表现个人的理想抱 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 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 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 情绪。
❖ ⑵关怀现实的政治、 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 的黑暗,以及对 人·民的热爱和对民
生疾苦的关怀。
❖ (3)热情讴歌大自 然,寄托自己的情 怀 :《蜀道难》
上海(沪教版)语文六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整理
六年级第二学期古诗文整理古诗部分春夜喜雨【唐】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词解】①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②玉笛:精美的笛③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④乃:就。
⑤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⑥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⑦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⑧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⑨俱:全,都。
⑩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11 独:独自,只有。
12 晓:早晨。
13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14 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15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也代成都。
【译诗】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词解】①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60~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
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
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②贾亭:又叫贾公亭。
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
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
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③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
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④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李白诗三首课件 上海五四制版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词语解释】 独酌:一个人饮酒。 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既:且。 不解:不懂。 徒:空。 将:和。 及春:趁着青春年华。
失望 实
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1.细节描写——“停杯投箸”、“拔剑四顾” ,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2.象征手法——诗人用“冰塞川”、“雪满 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 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 的追3.求用。典——暗示古人能有的机遇,自己也不 见得没有,表达了自己对重回朝廷任抱有希望。
1、诗人是一人饮酒还是与人共饮? 2、为什么要写成”三人”?具体是哪’三人”? 3、找出诗中月\影\我的诗句,再读,能读出什么 感觉? 4、怎样理解诗歌最后两句? 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思考:赏析古诗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月下独酌
李白
这首诗写于天宝初年,作者那时胸怀壮志,被唐玄宗召入长安供 奉翰林。许多人都妒贤嫉能,对李白大加排挤和诋毁。唐玄宗只 是让李白侍宴陪酒,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所以作者感到孤独、愤 懑,以酒销愁,写下了本文。
诗人邀月与影为友共饮美酒佳酿,共享美 景良辰,但仍无法排解心中愁苦,从哪些 字词可见?
“不解”“徒随”“暂伴”表明了虽以物 为友,但物何以为友,以物为友是无奈 之举,更写出了作者的孤独。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同交欢”的场面的表达作用?
“我歌月徊徘,我舞影零乱”,诗人月下 独舞,以闹写静,反衬出诗人的孤寂。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李白诗三首》课件 上海(五四制)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 《赠汪伦》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流水在送别诗中常常用来表达朋友 间的深情和浓浓的离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乡 思 》[宋]李 觏(gòu)
在这里却是借落日来比喻对朋友的依恋与深情, 在用法上别出心裁,而以前在送别诗中大多传 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李白
诗人白灵说: 将心情跟自然的现象放在一块,
让自己跟外在的事物之间有一个互动 的关系的时候,诗就在那里!
这些外在的事物寄托着诗人怎 样的情感?
1
2
3
4
青山流水,白云红日,飘飞的 蓬草,嘶叫的骏马。这一切显 得是那么的明丽洒脱,诗意盎 然,将送别诗写得这样难分难 舍而不哀怨,满腔担忧而不沉 重,情意绵绵而不凄婉,豪迈 洒脱而不消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李白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 叔云》李白
流水在送别诗中常常用来表达朋友
间的深情和浓浓的离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秋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乡 思 》[宋]李
觏(gòu)
在这里却是借落日来比喻对朋友的依恋与深情, 在用法上别出心裁,而以前在送别诗中大多传 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李白
诗人白灵说: 将心情跟自然的现象放在一块,
让自己跟外在的事物之间有一个互动 的关系的时候,诗就在那里!
这些外在的事物寄托着诗云红日,飘飞的 蓬草,嘶叫的骏马。这一切显 得是那么的明丽洒脱,诗意盎 然,将送别诗写得这样难分难 舍而不哀怨,满腔担忧而不沉 重,情意绵绵而不凄婉,豪迈 洒脱而不消沉,
征: 远行
1、征服、战胜 2、收集 3、寻求 4、表露出来 5、证明
①
或赴京应试,辗转千里; 或寄身幕府,历游山川; 或赴边御敌,乞求功名。
☆
青山横北郭 青山立北郭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戴叔伦《 (《三国演
绵延的青山总是让游子感到无比的亲切和眷恋;而另 一方面,人事往来变幻莫测,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 长存,犹如朋友间的深厚情谊, 永不褪色。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