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节对虾健康苗种培育技术探讨

斑节对虾健康苗种培育技术探讨
斑节对虾健康苗种培育技术探讨

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技术要点

黄天文

(省级(湛江)对虾良种场)

[摘要]本文着重就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技术要点进行讨论,提出健康培育虾苗的合理化建议及采取防病抗病的综合管理措施。

[关键词]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病害预防

健康养殖是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而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解决对虾健康养殖的基础。近年来,斑节对虾的育苗技术发展较快,但在苗种培育方面,仍存在生产不稳定,种苗质量差,育苗滥用抗生素以及使用违禁药物保苗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斑节对虾健康养殖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场在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生产试验,技术上取得了进展,从虾农养殖反馈信息表明,健康种苗经过养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着重就我场斑节对虾健康种苗生产的几个技术性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一、对生产种苗用水进行消毒处理,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虾苗携带病原是养殖期病害发生的传播途径之一,海区生物的某些病害又严重地影响对虾育苗,因此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是保证斑节对虾育苗成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海水处理步骤如下:

具体措施是使用10ppm有效氯消毒海水12小时再用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用碘量法检测反应达到终点后,加入水质改良剂沸石粉10ppm和2ppmEDTA,充气暴晒2天后供斑节对虾育苗使用。

二、改善和优化培育水环境。

1、科学合理的幼体培育密度是健康种苗培育成功的有效措施。

斑节对虾育苗的幼体培育密度以每立方水放无节幼体10-15万尾为好,太少或太密都不利于水质的调控以及饵料的投喂。过密易形成应激环境,易诱发病毒等病害。

2、适时适量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斑节对虾育苗高

产、高效、健康的有力措施之一。

我们在生产上使用的活菌微生物有光合细菌和利生素(芽孢杆菌等复合菌)两种,主要是在斑节对虾育苗初期开始使用,目的是使培育水环境形成优势的有益种群,使有益微生物能通过与水环境的病原微生物竞争营养、空间,并分泌大量抗生素,有利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另外菌体具有营养

价值,富含多种营养及活性因子,具有促进幼体发育、加快生长作用。实践证明,科学利用有益活菌育苗,虾苗更健康且可缩短育苗周期3-5天,育苗成活率提高20%,育苗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因子明显下降40%-50%。使用方法如下:

无节幼体下池前,培育池接入10ppm含量为20亿/克利生素和5ppm光合细菌,并在蚤状幼体每天追加2ppm光合细菌,在糠虾期每天追加2ppm

)。也可与饵料一起结合投喂。

利生素直到仔虾第五天(P

5

3、适时彻底吸污,清洁水质,防止幼体粘污病的发生。

当幼体由蚤状期转入糠虾期时,停气,用吸管把育苗池底部的粪便和变态死亡的尸体(因前期饵料以藻类为主,在充气状态下粪便形成块状,集中

期幼体加大气量,有利于防止沾污病在几个地方)吸出来。清污后,对M

1

的发生。

4、合理使用水质改良剂,并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形成适宜的生态环境,促

进幼体健康发育。

当幼体发育至糠虾后,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5-10ppm,净化水质,吸附有害物质,提高糠虾食欲,并把池面遮光布打开,充分利用太阳光照,使育苗水体形成良性循环,达到藻相、菌相平衡,既节省饵料成本,又使幼体发育健康。

5、掌握适宜适量的换水时机。

在斑节对虾育苗过程中,要树立辨证的水质管理观点,选择在水质尚属优良期适量换水。因为潜伏积累的各种有害因子要积累到一定时期水质开始变坏,这时换水,易造成水质突变,细菌大量繁殖,换水量越大,水质易多变,对育苗越不利,因此要求掌握适宜适量的换水时机。

我们的换水经验是在斑节对虾幼体进入仔虾第三天P

第一次换水10%,

3

时第二次换水20%,整个育苗周期一般换水两次即可出苗。

到仔虾P

6-7

三、认真做好育苗期间的病害预防措施,增强苗种的抗病能力。

1、斑节对虾亲虾要经过严格检疫,不带传染病原。

2、加强亲虾营养管理,定期淘汰因产卵时间过长而体质下降的亲虾,提高

亲虾产卵质量。

沙蚕、新鲜蚝肉、鱿鱼、花蟹等是斑节对虾亲虾培育的优质饵料,多种新鲜饵料结合投喂是亲虾培育成功的经验,特别是沙蚕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提高幼体质量相当重要,所以沙蚕投喂量应不少于30%为好。

催熟培育产卵时间过长的亲虾孵出的幼体质量差,是培育出现“公孙虾”的主要原因,不利于健康育苗,所以应淘汰使用时间较长的老亲虾,一般以斑节对虾亲虾使用时间不超过40天为好。

3、建立预防病害的隔离制度。

斑节对虾亲虾或培育幼体一旦发生传染性疾病,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免病原传播,特别是亲虾,一旦发现有体表症状,如红体等症状应立即隔离,并使用千毒灭(双季胺盐络合碘)1 ppm药浴预防传播,对病死的亲虾应及时清除、掩埋、销毁,对发病的育苗池包括下水道应用强氯精

50 ppm消毒处理,使用的工具应专池专用并定期消毒。

4、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要求严把消毒关。亲虾池、幼体培育池、饵料培

育池以及使用工具应用漂白粉50ppm消毒。亲虾、幼体进池前应用30ppm

聚维酮碘消毒2分钟,丰年虫、轮虫等生物饵料使用前应用200ppm甲醛消毒20分钟。

5、育苗期间不滥用药物,不用国家禁止使用药物。

药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但有些药物如抗生素等,经常使用可使病原产生抗药性和污染环境。因此不能有病就使用抗生素,而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并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选用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例如使用双季铵盐络合碘0.5-1ppm或大蒜素2ppm控制细菌、病毒等病害,使用中药五倍子1-2ppm或穿心莲2-4ppm等防治厌食症。使用0.3-0.5ppm 高锰酸钾提高水体氧化电位,改良水质环境,抑制病原发生,促进蜕皮生长发育。

总之,调节水质进入良性循环是预防病害,健康育苗的关键,靠药物治病是不得已的办法。

6、严禁高温育苗,提高对虾苗种免疫力。

斑节对虾育苗应在最适生长环境因子下繁殖培育,因此亲虾培育水温控制在27-28℃,产卵29℃,育苗控制在29-31℃为好。高温育苗(大于32℃以上)结合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保苗,因营养跟不上以及极易造成应激环境,种苗易感染病毒病,不适合健康种苗的培育。

四、加强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的饲养管理。

1、骨条藻的投喂方法与注意事项。

首先必须对培育的骨条藻进行显微镜检测才使用。骨条藻体细胞必须金黄色,细胞呈饱满链状结构,浓缩藻液具有新鲜藻香味。使用的藻类最好选择在生长高峰期前采收,凡是处于生长高峰期后的藻体,体色老化,或细胞链断裂变碎或形成块状,说明藻体已开始腐败变质,对幼体具有毒害作用切忌投喂。藻类使用量见下表:(以20M3水200万幼体计算)

其次应建立对骨条藻长期保种措施,进行提纯复壮。因为骨条藻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后,细胞退化,出现藻体生长慢、营养差的现象,不利于幼体的培育,所以应在显微镜下选择骨条藻的增大孢子进行保种,提纯复壮,定期供应新种。

2、丰年虫的使用注意问题。

首先要严格消毒。孵化前用强氯精100ppm浸泡消毒10分钟,投喂前用甲醛200ppm在淡水中消毒10分钟。

其次,必须采用提高盐度办法,彻底干净地分离卤虫无节幼体,防止虫壳及死卵传播原生动物等病害。分离液是通过加盐使比重达到1.040的海水。

丰年虫从仔虾开始投喂,我们以培育100万尾虾苗使用孵化率为80%的卤虫卵3-4Kg为使用量,这样既控制了饵料成本又满足了健康种苗培育的营养需要。

3、人工饵料的投喂。

幼体的饵料以虾片、B.P、黑粒等人工饵料为主,以每立方水10-12万幼体计算每天投喂5次,每次投喂量蚤状幼体为0.5-1ppm结合藻类投喂,使用网目300-200目,慷虾幼体投喂量为1-1.5ppm,使用网目为160目,

仔虾期P

1-P

8

为1.5-2ppm结合丰年虫投喂,使用网目为100-80目。

饵料投喂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根据水色,饵料的剩余灵活调整饵料量。

4、加强饲养的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控规程。

通过对水质各参数的监测,了解其动态变化,及时进行调节,一般来说,必须监测的主要参数有PH(7.5-8.5),盐度(20‰-30‰),氨氮(小于0.6 ppm),亚硝酸盐(小于0.1ppm),未离解硫化氢(小于0.005ppm)。

常见虾病

一、虾病 (一)病毒性虾病:南美白对虾以病毒病为主,造成的损失也最大,当以预防为主。 1.白斑综合症:白斑病毒感染。病虾胃空,头胸甲和腹甲易剥离,甲壳剥离后对着光线看可见白斑(与细菌性白斑不同),体表粘附污物。 本病也可能是细菌(弧菌)或其它原因(如营养缺乏造成应激)引起。症状上略有区别:细菌性白斑的头胸甲剥离后,对着光线看,甲壳完好;病毒性白斑的甲壳剥离后,对着光线可见白点。虽然二者可能同时发生,但病灶很少重叠。 2.红体病(桃拉病毒病):体表淡红色,尾扇变红色,游泳足浅红(有的不红);胃空,甲壳变软,大多在蜕壳时死亡。慢性期则虾贶表面出现多重损坏性黑斑,能正常摄食。3.黄头病:黄头病毒感染。不规则地游动于水面,头胸甲呈黄色或发白,膨大,鳃变成淡黄色到棕色,肝胰腺变为淡红色。此病多发幼虾及50~70天龄虾。 4.杆状病毒病:感染对虾杆状病毒。生长缓慢、厌食、不脱壳,鳃部附着污物,肝胰腺变白。 5.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传染性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病毒感染。病虾上浮或悬挂水的表面,游动缓慢、厌食,虾体翻转、腹部朝上,体表甲壳出现白色或褐色斑块,肌肉不透明,多在蜕壳或蜕壳后死亡。慢性期病虾额剑变形弯曲,体表及鳃上粘附污物。 (二)细菌性虾病 1.红腿病: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感染。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呈红色,头胸甲及鳃区呈黄色,多在池边慢游或打转,厌食。 2.烂鳃病:弧菌或柱状曲桡杆菌感染。鳃丝呈灰白,肿胀变碎,然后从尖端基部溃烂,坏死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呼吸困难而亡。 3.烂眼病:非01群霍乱弧菌感染。行动迟缓,常潜伏不动,眼球首先肿胀、由黑变褐,随后溃烂脱落,仅留眼柄。 4.荧光病:弧菌感染。发病初期病虾的鳃、头胸部、腹部的腹肌在黑暗处发荧光,断触须,摄食少或停止,池边缓游,反应迟钝。 5.肠炎病: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或摄食某些藻类中毒引起。消化道明显变粗,呈红色,肠胃空,有液体或黄色脓状物。 6.褐斑病(甲壳附肢溃疡病):弧菌或单胞菌感染。体表和甲壳上有黑褐色溃疡斑,溃疡边缘呈白色,中央凹陷,严重时可侵蚀至甲壳下的组织。 7.丝状细菌病:丝状细菌侵入引起。病虾体表或鳃表面伸出许多丝状体。 8.肌肉白浊病:由高水温、低溶氧或弧菌侵入引起。病虾腹部有白色斑点,或整个腹部皆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斑节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为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us)、Litopenaeus亚属,广泛分布于从太平洋西南海岸至印度洋及非洲东部沿岸的大部分海域。 斑节对虾是对虾属中个体最大的虾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虾类。斑节对虾在我国的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南部及港澳地区海域均有分布,但历史上我国用于繁殖生产的自然成熟亲虾主要来源于南海海域,尤以海南岛北部湾海域种群最优。但由于过度捕捞以及生态环境恶化,这些种群的种质资源被过度或无序利用,已出现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呈明显下降,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野生亲体个体小型化和苗种抗逆能力减弱,资源衰退有逐年加快的迹象。造成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及资源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生物生活环境质量下降导致物种消失,和由滥采滥捕造成经济种类种群下降和消失。 一、斑节对虾的形态构造 斑节对虾体表光滑,壳稍厚,体色由暗绿色、深绿色和浅黄色状色带相间排列,鲜艳美观,故有花虾之称,其游泳足浅蓝色。 额角较平直,末端较粗,稍向上湾,上缘具7--8齿。额角侧沟较深,伸至胃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吸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雄性交接器半圆形,侧叶较宽,顶端较圆。雌性交接器在第4对步足间有一粗大的钙化降起,边缘密生长的刚毛,形状似花冠,纳精囊盘状。 二、生态习性 1、对盐度的要求 广盐性能生活在5--45‰的水域。最适盐度为10-25‰,长期处在高盐或低盐环境中伺养则生长缓慢,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不易蜕壳。 2、对水温的要求 对水温变化比较敏感,适温范围17--35℃,最适生长水温23--33℃,水温低于18℃时,停止摄食,停止游动,在水温14℃时即进入假死状态。 3、对DO要求

斑节对虾 虾蜕皮阶段的区分

Index of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Waraporn Promwikorn1, Pornpimol Kirirat2 and Pinij Thaweethamsewee2 Abstract Promwikorn, W., Kirirat, P. and Thaweethamsewee, P. Index of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Songklanakarin J. Sci. Technol., 2004, 26(5) : 765-772 Molting is a phenomenon of shedding the old cuticle and re-generating the new one found in crustaceans including shrimps and many other species of invertebrates. The molting cycle is a dynamic process, composed of pre-ecdysis (premolt, D stage), ecdysis (E stage), postecdysis (postmolt, A-B stages), and intermolting (C stage) stages. In healthy shrimp, molting cycles are repeated several times through shrimp life in order to increase body size and mass (growth). In this paper we gather the knowledges and important findings related to the molting cycle of crustaceans from the past until present, and highlight the physical evidence of cuticular tissue that we used for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easily observed criteria used for molt staging in the black tiger shrimp. Key words:molting stages, Penaeus monodon, setae, setal cone 1Ph.D.(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2M.Sc.(Anatomy), Department of Anatomy, Faculty of Science, Prince of Songkla University, Hat Yai, Songkhla, 90112 Thailand. Corresponding e-mail: waraporn.p@psu.ac.th Received, 9 January 2004 Accepted, 8 April 2004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教学文案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 详解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幼体 幼体的质量对育苗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幼体的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判断是否为合格的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是否活跃,附肢划动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是否完整无损伤,是否挂脏,是否畸形(尾棘是否张开,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看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的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是完全的内源性营养,可能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是非常瘦的话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的需要的,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量的Vc、复合Vb等应该有一定的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的质量出现的问题: 1)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0.05ppm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发光菌:有可能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看到发光的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他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是幼体携带的荧光菌。 3)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的抵抗力较差,随着苗的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 4)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

水体 水体的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控水质。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的浓度)、粘性、底质等。 第一部分:理化指标 一、PH 1、PH对虾苗的影响 1)pH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的能力,碱性过强的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的改变会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是一些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如当NH4+、S2-、CN-分别转化为NH3、H2S、HCN时,对苗的毒性增强; 特别是EDTA与重金属的络合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PH,PH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其分解加快,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 3)当PH降到7.8左右时,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的繁殖速度加快。 2、育苗水体的PH 西海岸的天然海水PH约为7.9~8.0,经处理后用作育苗一般达到8.0~8.3左右。但育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PH降低的情况,最低时能降到6.5左右。 3、PH的影响因素 1)育苗期间加淡水,淡水的PH比较低,尤其是下雨时,雨水的PH是很低的,大约只有5~6.5之间,所以淡化等时要注意PH的检测。

鱼类疾病学-补充

第六章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第一节概述 一、病毒: ①只具备一种核酸,即RNA or DNA ; ②个体微小(比细菌小),一般30~300nm; ③病毒的增殖-----靠复制繁殖; ④不能用培养基培养,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增殖,并 只有一种细胞-----敏感细胞。 ~(V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能通过滤菌器,含一种类型核酸(RNA or DNA ),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殖的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 一般用纳米(nm)测量其大小,电镜放大观察。 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核酸在中心部分,形成病毒核心,外面包围的蛋白质称为衣壳,------核酸与衣壳组成核衣壳。 最简单的病毒是裸露的核衣壳;有些病毒的核衣壳外面还有一层囊膜。 对水产动物造成的危害很大,不少是口岸检疫对象。由于病毒寄生在寄主的细胞内,---目前主要是预防! 二、病毒的鉴定: 1、用5-氟脱氧尿苷鉴别出核酸是DNA 还是RNA . * 如出血病病毒--- RNA病毒群. ——取病料(灶)-----用敏感细胞培养 ---加入5-氟脱氧尿苷---此物质对有DNA抑制作用,---这样即可鉴定: 如果是DNA ,则细胞就会死亡; 若是RNA ,则细胞照常生长。 2、测定病毒的大小。 ——用Seize(塞氏)漏斗测定病毒粒子的大小,放一过滤膜(50,100,220,300,450),如通过100~220nm 的过滤菌器. *---只能测病毒粒子大小的范围。 **---还可作病毒切片估计和扫描计算。 3、耐乙醚试验: ——有的病毒核酸外有脂质外壳(Evenlope) *乙醚--处理病毒的悬浮液--感染细胞--具保护作用--生长!否则---死亡! 4、耐pH 3 试验: ——病毒在pH3 溶液中处理5~30分钟------接入细胞培养器---细胞死亡;或细胞生长。 5、耐热试验: ——例如---出血病病毒---耐热:60℃保持1小时后,仍能使10%的鱼死亡! *——悬浮液—恒温保持---感染Cell --- 结果:草鱼出血病毒耐热试验—— 41℃处理18h---100%死亡;55℃处理3h---100%死亡;60℃处理1h---1%死亡。 ***水产动物病毒病——传染性疾病! 三、水产动物病毒的种类 ——自从Wolf(1959)分离到第一株鱼类病毒以来,迄今报道的鱼病毒已超过70种。已知水生动物病毒分类属于18个科(表1),在绝大多数动物病毒科中都有分布。 DNA 病毒---7科;RNA 病毒---11科。 *疱疹病毒属、出血病病毒等---耐热, 特征:正二十面体(肾脏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第二节病毒的研究概况 80年代以来,我国水产业迅速发展,并且在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大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粮食、肉类、水产(98年产量3800万t)和禽蛋〗但令人遗憾的是水生动物疾病---尤其是因病毒引起的爆发性流行病明显增多,危害极为严重! ——目前,水产动物病毒病已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以研讨水生动物病毒病为主题、由国际著名专家 倡导并组织的------ “国际低等脊椎动物病毒学术会议”—就每4年召开一次,现在已经召开过4~5次(1989,1998)。 水生动物普遍存在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等。 其中病毒病具有潜伏期长短不一、症状复杂多变、传染性强、导致死亡率高的特点,并且病原个体小,浸染动物后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因而抗菌素对病毒的作用小或无;而化学药物在杀灭病毒前,又可能使宿主动物受损或致死。 可见病毒是危害非常严重的一类病原。 一、鱼类病毒病 1、重要病毒的种类及形态特征(见表2) 始于70年代后期对草鱼出血病病原的分离研究。 近十年来,又发现和分离到新的鱼类病毒。 2、草鱼出血病与呼肠孤病毒 是草鱼种苗阶段危害性大、流行普遍的疾病,也是我国最早发现和研究得最多的鱼类病毒病。-----近年对其分子生物学、干扰素等有较多研究报道……。 除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外,草鱼还有其它病毒分离株(或不同病毒)。如: 1

斑节对虾健康苗种培育技术探讨

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技术要点 黄天文 (省级(湛江)对虾良种场) [摘要]本文着重就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技术要点进行讨论,提出健康培育虾苗的合理化建议及采取防病抗病的综合管理措施。 [关键词]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病害预防 健康养殖是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而健康种苗培育技术是解决对虾健康养殖的基础。近年来,斑节对虾的育苗技术发展较快,但在苗种培育方面,仍存在生产不稳定,种苗质量差,育苗滥用抗生素以及使用违禁药物保苗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斑节对虾健康养殖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场在斑节对虾健康种苗培育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生产试验,技术上取得了进展,从虾农养殖反馈信息表明,健康种苗经过养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着重就我场斑节对虾健康种苗生产的几个技术性措施进行分析讨论。 一、对生产种苗用水进行消毒处理,控制和消灭病原体。 虾苗携带病原是养殖期病害发生的传播途径之一,海区生物的某些病害又严重地影响对虾育苗,因此对海水进行消毒处理是保证斑节对虾育苗成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海水处理步骤如下: 具体措施是使用10ppm有效氯消毒海水12小时再用硫代硫酸钠中和余氯,用碘量法检测反应达到终点后,加入水质改良剂沸石粉10ppm和2ppmEDTA,充气暴晒2天后供斑节对虾育苗使用。 二、改善和优化培育水环境。 1、科学合理的幼体培育密度是健康种苗培育成功的有效措施。 斑节对虾育苗的幼体培育密度以每立方水放无节幼体10-15万尾为好,太少或太密都不利于水质的调控以及饵料的投喂。过密易形成应激环境,易诱发病毒等病害。 2、适时适量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斑节对虾育苗高 产、高效、健康的有力措施之一。 我们在生产上使用的活菌微生物有光合细菌和利生素(芽孢杆菌等复合菌)两种,主要是在斑节对虾育苗初期开始使用,目的是使培育水环境形成优势的有益种群,使有益微生物能通过与水环境的病原微生物竞争营养、空间,并分泌大量抗生素,有利于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另外菌体具有营养

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_冯书营

第24卷第1期 海 洋 水 产 研 究 Vol.24,No.1 2003年3月 MARIN E FISHERIES RESEARCH Mar.,2003 文章编号:100027075(2003)0120064205 ?综述? 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 冯书营2 黄 1 张士璀2 (1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266003) 摘要 对虾的细胞培养,是研究对虾不同学科和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至今,国内外已有不少关于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报道。本文综述了不同作者对不同对虾细胞原代培养的结果,比较了其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的异同;描述了研究者们尝试多种方法对原代细胞的传代培养,其中一些方法对对虾细胞系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介绍了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对虾不同领域的应用状况,尤其是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方面应用较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对虾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Q813.1+1;Q959.223+.63 文献识别码:A Status quo of research on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s FEN G Shu2ying2 HUAN G Jie1 ZHAN G Shi2cui2 (1K ey Laboratory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Marine Fisheries Resources,Ministry of Agriculture,Y ellow Sea Fisheries Institute,Qingdao266071) (2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266003) ABSRACT Cell 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 is an important tool in the research on the different subjects and fields of penaeid shrimp.Up to now,many experts in the world have reported the stud2 ies on cell 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the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compared with the published culture methods and conditions,and described vari2 ous methods in the subculture of penaeid shrimp cell,of which some studies have great effects on es2 tablishment of shrimp cell line;This paper also introduced some applications of penaeid shrimp cell culture in the different research fields,especially in virological studies. KEY WOR DS Cell culture Penaeid shrimp Research status quo 80年代以来,养虾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但由于生态失控,环境恶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养虾业大幅度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Lightner 1988;Nash et al.1988)。为了挽救虾病的危害,很多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使用的技术方法有传统的形态学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的观察和电子显微镜的观察)(Lightner et al.1984、1987、1998)。到90年代后,又有了病原学,血清学的检测和基因检测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有力促进了虾病的研究工作。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实验方法,在不同的学科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课题G1999012002资助 收稿日期:2002212210;接受日期:2003201203

南美白对虾虾苗长途运输技术要点

南美白对虾虾苗长途运输技术要点 由于水质、技术、气候等因子的限制,南美白对虾的育苗区域目前还很局限,因此,某些地方如果要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话,就必须从其他地方调运虾苗。目前,南美白对虾种苗场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湛江、汕尾、深圳,海南文昌、琼海,福建厦门、漳州等地区。由于南美白对虾虾苗生命力较弱,所以虾苗运输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短途运输和长途运输在运输方法上又有一定的区别,下面就南美白对虾虾苗长途运输的技术要点做一些相关介绍。 一、提前掌握相关信息 1.关注气象信息长途运输现有车运和空运两种方法,如果采用空运的方法,气象信息就相当重要,因为一旦天气情况不好,造成飞机延误,虾苗的成活率将会大大降低。气象讯息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或其他媒体了解到,也可向相关机场查询。 2.确定运输方式后了解相关信息选择车运和空运中的哪种长途运输方式要根据运输成本和虾苗的成活率来确定。一般从厦门运到浙江、

广州等路程相对较近的地区多选择车运,而到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多为空运。如果选择空运,要尽早定好舱位,可以通过机场或托运代理公司购买。选择航班时,尽量选择直航班次,不得不转机换乘班次时要问清楚转机时间,转机时间耽搁得太久的班次不宜使用。另外,还要了解飞机到达目的机场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提货,提货等待时间太长的班次也不宜选用。虾苗运到目的地机场后,往往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汽车运输才能够运到当地暂养苗场,因此接货人在了解航班的基础上必须及时将虾苗从飞机货场取出,并运到暂养苗场。此外,运输时间的节省也非常重要,一般从种苗厂到机场先使用汽车运输,所以应尽量掌握好对接的时间。 3.关键掌握水质信息开始运苗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出苗地和放苗地的水质因子,比如盐度、水温等,然后根据出苗地和放苗地的盐度对比来确定怎样调节盐度。比如从厦门运往珠江三角洲、江浙沪一带的虾苗,在出苗前都需要淡化。但是,盐度和温度的调节都不能过快,应循序渐进,避免增加淘汰率。一般育苗场所说的盐度实为比重,盐度的调节以比重计上最小刻度计算,每天不超过3小格刻度为宜。如果一天之内突然将海水比重从1.01降到1.00,虽然当天粗略看上去整个育苗池中没多少虾苗淘汰损耗,但实际上虾苗体质已被削弱很多,不再适宜做长途封闭式运输。育苗池内水温一般在30℃左右,在出苗前应有意识提前降温,使育苗池水温逐渐降到室温。运苗者订购虾苗之后,应该提醒技术员做好调整工作。

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

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不过这还是针对于个人的情况而确定的。所以才有了对食物更好的选择,其实好的食物不是用价格来衡量的,真的好的食物衡量的标准应该是它所体现出来的营养价值,只有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我们吃了才会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从而使得身体健康。 现在的孩子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吃的方面还是教育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从侧面变现出了,我们中国的发展水平。其实吃的食物的营养才是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只要营养补充的足够才能更好的进行学习,所以选择好食物是很重要的。经常家长们会去选择虾,那么哪里的斑节对虾最好呢? 斑节对虾俗称鬼虾、草虾、花虾、竹节虾、斑节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分类学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亚属,是对虾属中最大型种。广盐性,能耐高温和低氧,对低温的适应力较弱。抗病能力较强。个体大,壳较厚,可食比例低于中国对虾,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体壳较坚实,经得起用手捉拿。离水后干露于空气的耐力很强,可以销售活虾。分布区域甚广,由日本南部、南朝鲜、我国沿海、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泰国、印度至非洲东部沿岸均有分布。我国沿海每年有2~4月份和8~11月份两个产卵期。斑节对虾雄虾寿命一般为一年半,雌虾寿命大约两年。 上上周长沙有一个农博会,我看到有一个做农产品批发的中

国惠农网展区,他们的网站有批发斑节对虾.日本南海盛产斑节虾,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 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0.1厘米~0.15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相对来说不论是适应还是地域日本的斑节对虾最好。 选择好吃的食物,不但是孩子还是大人们都关注的。给孩子吃好的食物,才会是他们朝着更好的生活迈进。不过不同地方的同种食物的好吃程度肯定是有区别的,所以不但要选择食物的好坏,更重要的就是清楚的了解哪里的这样食物是最好的。就如上面介绍的斑节对虾是日本的最好,所以我们就有了选购的地点。

斑节对虾(竹节虾)

斑节对虾(竹节虾) 斑节对虾,俗称草虾、鬼虾、竹节虾等,属暖水性虾类,是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斑节对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养殖周期短、适盐范围广、杂食性、耐高温、产量高、可鲜活长途运销、售价高等特点,我国华南沿海近年来已大面积推广养殖。为了促进斑节对虾养殖健康发展,现结合养虾实践,将斑节对虾养殖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斑节对虾的生态习性 斑节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斑节对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厘米~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

二、虾池建设 虾池应选择风浪小、潮浪畅通、滩涂平坦、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源的中高潮线附近海区建设,以沙质底最好,沙泥底质次之。一般潮差应在2米~3米之间,高潮持续时间不少于3小时,海水盐度为10~20,ph值为~。虾池长方形,长、宽比为2∶1~4∶1,沿着进水渠道作非字形排列。虾池面积平方公里~平方公里为好,池深米,水深米左右,池底要平坦,排水闸底低于池底30厘米~40厘米,便于排干池水。每口虾池都要有独立进、排水闸门。进、排水闸门的闸墙上设3道闸槽,中间槽用于安装闸板,内外槽安装闸网,槽宽6厘米,3道槽之间的距离米~米,以便操作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可按养虾池面积的1/3~1/2建设蓄水沉淀池。高位池要选择离海区不远、易于抽水、水质干净稳定、沙质底、有淡水源的地方建设。 三、清塘消毒 虾塘的清淤晒塘是健康养殖的主要环节,一定要彻底清塘。每年年底收完虾后,排干池水,封闸晒塘,一直晒到塘底龟裂,然后把残饵、杂物和淤泥移运到堤外,再犁耙池底进行翻耕曝晒。最好在池底铺一层10厘米厚干净细沙,以改良虾池底质。新建虾池,应打开闸门让海水进出冲洗,使池底ph值稳定在以上才能放苗养虾。放养前20天左右,安装好60目滤水闸网,使用药物进行清塘消毒,首先每亩撒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详解

育苗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即幼体、水体、饵料、病害、管理。 幼体 幼体得质量对育苗有很大得影响,如果幼体得质量不好,如活力不好,畸形,携带病原生物等,会直接影响育苗得成败。判断就是否为合格得优质幼体,用烧杯观察其幼体就是否活跃,附肢划动就是否有力,趋光性如何,镜检主要观察其卵黄颗粒如何,刚毛就是否完整无损伤,就是否挂脏,就是否畸形(尾棘就是否张开,就是否有折断等),如果有条件最好检疫瞧就是否携带特定病原,优质无节幼体得比率占90%以上,不能低于80%,畸形率>10%即淘汰。 注:无节幼体时期可能不就是完全得内源性营养,可能就是通过体表等途径吸收一部分营养,一般如果水体不就是非常瘦得话就是完全可以满足幼体得需要得,在这个时期往水中加入少量得Vc、复合Vb等应该有一定得作用。 最近几个月因为幼体得质量出现得问题: 1)真菌病,有一次出现,Z2发病,虽然用了0、05ppm氟乐灵,但因为其携带真菌较严重,所以应增加用量与使用次数才能预防。 2)发光菌:有可能就是来源于幼体,因为在亲虾那边经常瞧到发光得海水,而且据雷师傅说她那边没有加过海水,但也出现了发光现象,所以怀疑就是幼体携带得荧光菌。 3)活力较差,引起挂脏、拖时间,一般出现这种问题要加温、投百碘(蚤状一期一般0、15ppm,但此阶段很少用,因为苗得抵抗力较差,随着苗得长大用量可适当增加) 4)有可能携带原生动物或者就是其幼体,如果育苗过程中调控水质不到位,也可能会导致其大量繁殖。 水体 水体得质量如何,对虾苗影响极大,育苗过程中最重要得就就是调控水质。水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其各项理化指标,第二则就是其透明度(悬浮物等得浓度)、粘性、底质等。第一部分:理化指标 一、PH 1、PH对虾苗得影响 1)pH改变,氢离子通过渗透、吸收作用,影响动物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从而改变其输送氧气得能力,碱性过强得水直接腐蚀鳃组织,导致呼吸障碍而窒息。 2)PH得改变会改变物质得存在形式,特别就是一些有毒物质得存在形式,改变其毒性从而影响生物得生命活动。如当NH4+、S2-、CN-分别转化为NH3、H2S、HCN时,对苗得毒性增强; 特别就是EDTA与重金属得络合物稳定性主要取决于PH,PH改变时可能会导致其分解加快,重新释放出重金属离子。 3)当PH降到7、8左右时,可能会导致有害细菌得繁殖速度加快。 2、育苗水体得PH 西海岸得天然海水PH约为7、9~8、0,经处理后用作育苗一般达到8、0~8、3左右。但育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PH降低得情况,最低时能降到6、5左右。 3、PH得影响因素 1)育苗期间加淡水,淡水得PH比较低,尤其就是下雨时,雨水得PH就是很低得,大约只有5~6、5之间,所以淡化等时要注意PH得检测。 2)水中得理化反应,如淡水中可能亚铁离子等含量较高,而这些离子得氧化、水解等都会导致PH得降低。池底有机残饵缺氧代谢产生得硫化氢(电离作用)、铵盐(水解作用)等也会使PH 降低。本次处理水时用虾片与沸石粉共同处理得水PH明显低于之用沸石粉处理组,怀疑虾片会导致PH得降低,或者水中微生物对虾片得分解作用使PH降低。

2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 White spot disease 白斑综合征(White spotdisease,WSD)俗称白斑病,是由白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对虾严重传染性疫病,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严重威胁着全世界对虾的养殖安全。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死亡率高,死亡速度快。病虾停止摄食,部分濒死虾甲壳出现白色斑点,白斑综合征因此而得名,但亦可不出现白斑而虾体变红。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强制通报疫病。 一、病原学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原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属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白斑病毒属(Whispovirus)。该病毒曾被误认为杆状病毒,曾被称为: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白斑杆状病毒等。 白斑综合征病毒完整的病毒颗粒呈球杆状,外观如一个线团,一端露出线头,线头病毒科因此而得名。病毒粒子具有囊膜和独特的尾状物,直径120nm~150nm,长279nm~290nm,基因组为环状双股DNA,大小约300kb,至少有5种主要结构蛋白包括VP28、VP19、VP26、VP15、VP24和VP281、VP35、VP466等13种次要结构蛋白。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和组装,核衣壳为15圈螺旋对称的圆柱体结构。 50℃ 120分钟或60℃ 1分钟即可失去活性,实验条件下在30℃海水中至少可存活30天,在养殖池中可存活3天~4天,对去垢剂敏感,可在类淋巴原代细胞中培养,25℃条件下,20小时可完成复制过程。病毒侵染的主要组织为鳃、类淋巴组织、表皮、中肠及肝胰腺结缔组织。 二、流行病学 流行范围。该病毒90年代初在我国台湾、广东、福建等地及日本发现,随后扩散并遍及亚洲主要对虾养殖国家和地区,并在随后几年蔓延到南北美洲,造成全球性的对虾养殖业流行病。一般虾池发病后2天~3天,最多不足一周时间可全池死亡。 在WSSV的自然感染过程中,经口感染途径是WSSV传播的主要途径,通过各种甲壳类动物个体间的感染传播或携带,WSSV可能在自然界下长期存在。WSSV在感染的新鲜动物尸体中具有感染性,水中游离状态的WSSV在较高浓度时也可能通过污染饲料引起经口感染,但水中游离状态的WSSV不能通过体表感染健康对虾。 发病对虾精巢、精荚、卵巢中都能检测到病毒,WSSV也可能通过污染的受精卵而造成垂直传播,或在幼体期发生经口感染使虾苗携带WSSV。WSSV的宿

中国对虾育苗流程

中国对虾育苗流程 1 亲虾来源 1.1 采捕自然海区生殖洄游期的亲虾 在四月份育第一茬苗时,以山东沿海捕获性腺已发育但尚未成熟的亲虾为主,捕回后经室内一周左右时间的饲养,性腺可达成熟直至产卵的水平。 1.2 捕捞产卵场成熟亲虾 黄海北部每年五月上旬至中下旬可见生殖洄游对虾来产卵场索饵、产卵。此时可在大拉网、插地网、扒拉网中选取性腺成熟的亲虾作为二次育苗用的亲虾。 1.3 人工越冬培养亲虾 自己备有越冬亲虾,可不受海区自然资源的限制,并可人为的控制其性腺发育速度使性腺提早或推迟发育,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利用积温原理控制亲虾性腺在较适宜的时节达到性成熟,并作到提早产卵孵化的目的。 在选购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亲虾健康是首要条件,应选体壮力强的个体,淘汰身体瘦弱、体色异常、黑鳃、烂鳃和身沾异物以及有严重外伤的个体。在有条件时,应由检疫部门进行病毒病的诊断,淘汰带病毒亲虾,这是生产无病毒虾苗的前提。 (2)卵巢发育正常、丰满,纵贯整个虾体背面,无变红或变白的间断处.卵巢绿色或浅绿色,边缘轮廓清晰,无白色边缘。 (3)纳精囊饱满,能看到其内乳白色的精英。 (4)个体越大,怀卵量也越大,应选大个体亲虾。 2 亲虾运输 根据路途远近和运输条件,可采用陆运、水运或空运等方式来运输亲虾。 陆运,一般采用帆布桶以汽车运输,其优点是灵活性大.适合于24小时以内路程的运输。一般情况下,直径80~100cm,水深40~50 cm,水温8℃~10℃,可装运亲虾50~100尾,陆运时应注意配备充气机或氧气瓶,以确保亲虾的成活率。 水运,一般也是用帆布桶等容器以船载运,或以活水仓运输,其优点是取海水方便,可以经常换水或流水运输,可增大亲虾密度,而且也较安全可靠。

虾蟹疾病防治

虾蟹疾病综合防治问答 1、常见虾(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养殖有哪些主要疾病? 2、养虾防病最关键应注意什么? 3、淡水虾对水质有什么具体要求? 4、★什么是桃拉病毒病(TSV)?应如何防治? 5、★什么是桃拉病毒病(TSV)?应如何防治? 6、什么是黄头病?应如何防治? 7、什么是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应如何防治? 8、什么是肝胰腺细小病毒样病毒病(HPV)?应如何防治? 9、什么是对虾杆状病毒病(BP)?应如何防治? 10、什么是呼肠弧病毒病(REO)?应如何防治? 11、什么是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MBV)?应如何防治? 12、★什么是中肠腺白浊病(又称中肠腺混浊病)?应如何防治? 13、★什么是弧菌病(亦称红腿病、败血病)?应如何防治? 14、★什么是烂眼病?应如何防治? 15、★什么是烂鳃病?应如何防治? 16、★什么是烂尾病?应如何防治? 17、★什么是肠炎病?应如何防治? 18、什么是发光细菌病?应如何防治? 19、什么是丝状细菌病?应如何防治? 20、★什么是褐斑病?应如何防治? 21、★什么是红体病?应如何防治?

22、★什么是纤毛虫病?应如何防治? 23、什么是柱轮虫病?应如何防治? 24、★什么是虾微孢子虫病?应如何防治? 25、什么是虾簇虫病?应如何防治? 26、什么是虾波豆虫病?应如何防治? 27、★什么是肌肉白浊病?应如何防治? 28、★什么是痉挛病?应如何防治? 29、★什么是黑斑病?应如何防治? 30、什么是浮头?应如何防治? 31、★什么是软壳病(又称钙缺乏症)?应如何防治? 32、★什么是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黑死病)?应如何防治? 33、什么是黄曲霉素中毒病?应如何防治? 34、什么是虾气泡病?应如何防治? 35、★什么是生态法养蟹? 36、★蟹池伊乐藻如何养护? 37、伊乐藻生虱子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 38、蟹池水质变红是怎么回事?如何处理? 39、★蟹池中的伊乐藻为什么会烂? 40、★河蟹养殖中主要有哪些疾病? 41、★河蟹对水质有什么具体要求? 42、河蟹疾病防治的日常工作有哪些? 43、★河蟹烂鳃病有什么特点?应如何防治? 44、★河蟹弧菌病有什么特点?应如何防治? 45、★河蟹肠炎病有什么特点?应如何防治?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

南美白对虾育苗技术 发布时间:2009-05-04 来源:全球水产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亦称万氏对虾、凡纳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对虾养殖优良品种之一。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其产量挤身于世界三大高产虾种之列。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亦称万氏对虾、凡纳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对虾养殖优良品种之一。适合于人工高密度养殖,其产量挤身于世界三大高产虾种之列。 我国大陆早在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南美白对虾,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1994年人工育苗试验成功。但在南方大规模育苗生产始于1999年,随着养虾业的不断发展,对优质对虾苗的需求越来越显得紧迫和重要,现将笔者多年培育南美白对虾的操作技术介绍以下,供读者参考。 一、培育池条件 幼体培育池多为长方形水泥池,一般设在室内,池深1.2—1.8米,容积10—50立方米。池底向一边倾斜,坡度为2%—3%,在池底最低处设有排水孔,池外设有集苗槽。池内气石4—6个/平方米,一般采用热水锅炉加温。可在池上方设遮光网、池面盖塑料薄膜以控光及保温。 二、幼体入池前准备和水质处理 幼体培育用水应经黑暗沉淀24小时,用清水冲洗清洁的沙池过滤等处理后使用。要求海水盐度26—35,PH值7.8—8.4,化学耗氧量1毫克/升以下,总氨氮0.05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氮0.01毫克/升以下,溶氧5.0毫克/升以上。 培育车间、育苗池在使用前必须清池消毒,对池内的气管、气石、加热管道还要用100—200毫克/升漂白粉或者用20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浸洗消毒。对育苗用具,如洗料袋、洗料桶、投料勺、温计度、过滤石棉袋等要全部洗净消毒。 育苗用水的处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化学药物消毒法:如臭氧杀菌法、漂白粉杀菌法。理化处理方法:如紫外线消毒处理、磁化处理、泡沫分离等。现介绍的是用饵料虾片作理化处理,其目的在于除掉水中有害的溶解成分和胶体物质,使对虾幼体的培育工作顺利进行。 育苗池经洗刷、消毒干净后,用沉淀、沙滤的清净海水通过250目的过滤袋和石棉过滤袋加至1.3米深水,后充气至强沸腾状。在池水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每立方米水加5克左右:十小时后,将虾片10—20克/立方米用250目洗料袋过滤后投入池水中,大气冲泡十二小时后停气沉淀二十四小时。虾片可用台湾氵育晖红盖顶好桶装虾片、台湾滋丰千禧虾片等。停气观察处理水若有粘状胶体物质过多,可加些滋丰的利培露2克/立方米左右或进口沸石粉适量,开气打均匀再停气二十四小时。用消毒的清水泵、250目的大洗料过滤袋和石棉袋抽水过池,用锅炉加温至30℃,微弱充气,才可适放幼体。幼体入池时,应先用1PPm土霉素碱,用250目洗料袋过滤投入幼体池;后将幼体移入手抄网(200目筛绢),在浓度百万分之二百福尔马林溶液或百万分

病害试卷1

第一套: 《海水养殖动植物病害学》期末考试题(C)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 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单殖吸虫、复殖吸虫、线虫、绦虫、棘头虫和蛭类。 2.疾病的发生是_病原、宿主和_环境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潜伏期、前驱期_ 和充分发展期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完全恢复、不完全恢复和死亡三种方式。 3.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毒力大小、存在状态和数量多少;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 包括_机械损伤、夺取营养_、分泌有害物质、压迫和阻塞和_其他疾病的媒介。 4.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高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 低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___低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高___时; 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缺氧严重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轻微缺氧__。 5.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活疫苗_和_灭活疫苗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注射法_、_口服 法_、_喷雾法_和_浸泡法_。 6.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抗体_和_抗敏淋巴细胞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_免疫反应__ 的物质。作为抗原必须具备的五个特性是__特异性_、_异物性_、_大分子胶体性_、_结构复杂性_和_完整性_。 7.常用的杀真菌药物有_染料类_和_制霉菌素__等;常用的消毒剂有__醛类__、_酸类_、_卤素 类_和_氧化剂__等;常用的杀寄生虫药物有_硫酸铜_、_硫酸亚铁__和_敌百虫__;常用的环境改良剂有_生石灰_、_熟石灰_和__沸石粉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8.非特异性免疫: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的生理防御功能(1),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生物与异 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1)。 9.增生:指因细胞数量增多(1)而引起的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1)。 10.抗体:机体免疫活性细胞受抗原刺激后(1),在体液中出现的一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 反应的球蛋白(1)。 11.炎症:指动物对各种致病刺激物引起损害作用(1)而表现的一种保护性反应(1)。 12.中间寄主:幼虫时期寄生的寄主。 三、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每题1分,共10分) 1.由原生动物、蠕虫类和甲壳类等动物性病原引起的疾病称为侵袭性疾病。(√) 2.对于水产养殖动物来说,水体中的氧气越多越好。(×) 3.水体的pH值越高,水中的NH3-N的毒性也越强。(√) 4.人工被动免疫是机体在接种疫苗等抗原后所获得的抵御相关疾病的能力。(×) 5.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 6.血清学反应是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