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古镇的保护规划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c2e8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0.png)
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浙江省境内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风貌的古镇,这些古镇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景点。
古镇保护与开发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将对浙江古镇保护与开发现状进行分析。
一、古镇保护现状1. 文物保护成就浙江省境内的古镇众多,其中不乏著名的古镇如乌镇、西塘、南浔等,这些古镇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古街巷和古遗迹,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文物保护方面,浙江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对古镇进行修缮和保护,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特别是在乌镇、西塘等著名古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性修缮,保护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建筑和文物。
浙江省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古镇文物的保护力度,确保了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2. 旅游开发成果古镇作为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一直备受游客的青睐。
浙江省政府也加大了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全面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提升了古镇的旅游价值。
在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古镇旅游景点的建设和改造,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乌镇水乡、西塘古镇、南浔古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古镇旅游业也成为了浙江省的一大支柱产业,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
二、古镇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1. 商业化过度问题在古镇旅游开发中,商业化过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些古镇在旅游开发中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在维护古镇原有风貌的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镇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如一些古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业化开发过度造成的传统文化消失、原住民外迁等问题,使古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历史文化韵味,变得失去了自己特有的魅力。
商业化过度对古镇的保护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2. 缺乏统一规划在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统一规划缺乏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区域规划与分析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区域规划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833bf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9.png)
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区域规划与分析一简介铅山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武夷山北麓,毗邻福建省武夷山市和光泽县。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建县,因境内有铅山,遂以山名县,北宋一度直隶京师,现在为上饶市所辖。
沪昆高速公路、赣闽公路上分线和横南铁路穿境而过。
武夷山延伸的四大支脉自南逶迤而北,止于横贯县境北部的信江,形成“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基本地貌。
全县总面积2177.66平方公里,42万人口,辖17个乡镇。
铅山,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造就了独具魅力的“五优”:农、林、水、矿产和旅游等五大资源优势。
农业耕地面积33万亩,养殖水面3万多亩,盛产稻米、红芽芋和鳗鱼等,粮食年产量1.5亿公斤,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林木森林覆盖率71.4%,林地面积25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70万立方米,其中毛竹面积50多万亩,是有名的竹子大县。
水力水能理论蕴藏量50万千瓦,实际可开发装机容量40万千瓦,已开发装机6万千瓦,是国家农村水电电气化县。
矿产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金、银、铁、硫磺、膨润土、煤、石灰石、大理石等30多种,永平铜矿为我国第二大露天铜矿。
旅游生态、文化等绿色、古色和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四“国”、三“名”、二“地”、一“峰”之说。
四“国”: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鹅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鹅湖书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四纸制作技艺。
三“名”:名人,有在铅山讲学、寓居的朱熹和辛弃疾,戏剧家、文学家,县人蒋士铨等,素有“隔河二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誉。
名镇,有江西历史文化名镇河口镇、石塘镇,以及其他古镇。
明清时期有江南五大手工业中心之一、“八省码头”之称。
名寺,有江西省重点寺观葛仙山慈济寺、葛仙祠,以及峰顶寺等20多座古寺观。
二“地”:畲民聚居地(太源、篁碧两个畲族乡)和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一部分)。
一“峰”:东南大陆第一高峰、武夷山脉主峰、“世界生物之窗”——黄岗山(海拔2157.7米)二经济结构(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发展质量明显提高。
江宁石塘:古镇蝶变
![江宁石塘:古镇蝶变](https://img.taocdn.com/s3/m/598e84d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9.png)
案例——创新篇这些年,石塘从一个普通的风光秀丽的小山村,一步一步成长为美丽的、充满科技感的互联网小镇。
石塘的蝶变之路正是当今中国乡村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江宁石塘:古镇蝶变■文/本刊记者 周静在南京的周边,如果要找一个地方,既保留了原始乡村的自然风貌,又拥有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种种便捷、舒适,估计人们的脑海中便立刻会显现出一个地名,那就是江宁的石塘村。
石塘村在南京城区的南面,大约相距35公里,西边靠近安徽马鞍山,处于苏皖交界处。
它是南京市江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示范村,境内有“石塘竹海”和“石塘人家”两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景点。
石塘竹海有“小九寨沟”之美誉,竹林历史悠久,终年云雾缭绕,风吹竹涌,风止竹静,鸟雀啼鸣。
石塘人家则以村庄自身特色为出发点,将原有乡村生活与休闲旅游相融合,已经发展成为包括质朴农家乐、精品民宿、互联网田园e 家、阳光体育营地等多业态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
石塘是南京市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石塘互联网小镇”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从七八年前闭塞的普通乡村到如今的景观地标,石塘一直走在蝶变的路上。
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村书记郑涛称,当下的石塘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创新机制,无论是旅游品牌的提升还是新兴产业的构建,石塘均有规划和部署。
起于农家乐聊到石塘村是从哪一天起正式开始打造美丽乡村的,郑涛脱口而出,是2011年的10月28日。
那时候的他是大学生村官,被分到这里开展工作。
2011年以前,石塘村交通闭塞,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冷冷清清。
“当时有167房人家,户籍上人口492人,但只有64个人留在家里。
”郑涛说起这些记忆犹新,“整个村庄以竹子和茶叶为主要收入,人均年收入只有9000多元。
”到了2011年,江宁区开始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石塘村幸运地成为这一项目的第一批试验村落。
首先解决的是石塘村交通闭塞的问题,很快,一条柏油公路替代了原先的山间土路,便捷地沟通起村庄与外界的联系。
村内的水电设施也在同时得到了大规模改造。
江西铅山县石塘古镇历史与现状研究
![江西铅山县石塘古镇历史与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a818ffb9b89680203d82530.png)
人文科学
MING RI FENG SHANG
江西铅山县石塘古镇历史与现状研究
文 | 徐慧茗 陈佳莹
摘要:江西铅山石塘古镇为明清时期的手工造纸 基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至今保留 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古镇格局、建筑保护尚好。 但是由于管理不严,村民意识薄弱,老镇区正在 逐渐走向消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严格按 照“保护老镇区、发展新镇区”的思路,做到经 济发展与古镇保护双赢。 关键词:石塘古镇;建筑;发展与保护
周末游玩好去处漫步南京周边十大古镇值得一去
![周末游玩好去处漫步南京周边十大古镇值得一去](https://img.taocdn.com/s3/m/59d5fe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2.png)
交通方式:建议自驾或者乘坐公共 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等,也 可以选择包车或者租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议游览时间:每个古镇建议游览 时间为1-2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 趣和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住宿建议:可以选择住在古镇内的特 色客栈或者酒店,也可以选择住在周 边城市的酒店,根据个人喜好和预算 进行选择
南京周边古镇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剪纸、刺绣、 陶瓷等
民间传说:如白 蛇传、牛郎织女 等
古镇的历史格、民 俗风情等
高淳老街:朱元璋在此设立县衙, 成为南京周边重要的政治、经济、
文化中心
浦口不老村:不老村是南京周边 著名的长寿村,有着独特的历史
成功经验:古 镇保护与经济 发展相结合, 如周庄古镇、
同里古镇等
挑战问题:古镇 保护与现代化建 设之间的矛盾, 如古建筑保护与 城市化进程之间
的冲突
成功经验:古镇 文化传承与创新 相结合,如乌镇 戏剧节、西塘汉
服文化周等
挑战问题:古镇 旅游开发与环境 保护之间的矛盾, 如游客过多导致 的环境污染和生
号等
文化遗产:南浔 古镇拥有丰富的 历史文化遗产, 如丝绸文化、湖
笔文化等
旅游体验:游客 可以乘坐游船游 览古镇的水道, 欣赏古镇的美景, 品尝当地的特色
美食。
南京周边古镇游览建议
自驾游:适合家庭出游,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行程 公共交通:乘坐公交车或地铁,经济实惠,但可能需要转车 包车或租车:适合多人出行,可以节省时间,但费用较高 骑行或徒步:适合喜欢户外运动的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古镇风情
塘人家、江宁汤山
溧水傅家边:傅家边村是明朝开 国功臣傅友德的故乡,有着丰富
的历史文化底蕴
韶山旅游攻略
![韶山旅游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6d3e6f9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59.png)
如果你们计划在韶关周边进行三日旅游的话,需要做好对当地的旅游规划,确定旅游的路线以及景点。
据我所知,韶山当地的美食美景都非常的丰富,那怎么样才能在韶山周边进行3天旅游呢?可以看看我为你们推荐的旅游路线。
一、第一天到丹霞山
来韶山旅游一定要去一趟丹霞山,丹霞山在三省的交界处,以独特的丹霞地貌而闻名世界,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还被称为“中国红石公园”。
你来这里能看到世界上仅有的景点,这里独特的阴元石、双乳石、睡美人、阳元石等景点,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大批的游客前来观赏。
可以说丹霞山是一座天然的自然博物馆了,而且丹霞山还有个别称叫“爱情山”,新婚夫妇可以来这里参观一下,听说这里的求子比较灵验。
去丹霞山旅游也比较方便,韶关火车站有去丹霞山的专门旅游车,可以让你一下火车站就直达丹霞山,而且去到丹霞山景区门口还有专车会把你们接到阳元山的景点。
但是鉴于爬山比较
累,所以第一天就让你们到丹霞山来参观。
二、石塘古镇
第二天想让你们体验一下韶山的文化,推荐你们来参观石塘古镇,这个小镇离丹霞山也比较近,只有20公里,但它却有600多年的历史了,从明清时期它就开始存在。
经过这600年的时光,原本的小镇也逐渐发展为千家村,里面有很多在明清时期就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这个小镇依着山水而建,小镇的景色也与山水相映,漫步在这个小镇上仿佛回到了明清时期。
喜欢研究建筑的人可以来这里参观一
下古代的建筑物。
最后一天推荐你们到韶关的步行街走走,前面两天已经看到了韶关的风景,接下来就该体验韶关的美食了,步行街上韶关的美食种类繁多,有糖水香辣锅,甚至你可以尝一下特色的广式凉茶。
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
![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5937853b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7b.png)
江西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江西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二00九年一月)建设旅游精品线路,是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形成旅游核心竞争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重要途径。
为加快我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特制订本规划纲要。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为导向、现代交通为前提、重点旅游城市和精品景区为载体、提升旅游产品整体质量为核心;坚持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相融合,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相促进,环境、景区、设施品质相匹配,极品、黄金、特色线路相协调;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加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节点的建设,形成江西旅游系列精品线路,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二、总体目标围绕"红色摇篮·绿色家园·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的总体定位,加快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步伐,一年全面展开,两年初见成效,四年取得明显成效。
建成一条极品旅游线路。
努力使其成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上具有很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龙头旅游产品,对全省旅游产业产生辐射力与带动力。
建成三条黄金旅游线路。
努力使其成为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观光度假休闲复合型拳头旅游产品,对全省旅游发展具有支撑与带动作用。
建成十二条特色旅游线路。
努力使其成为在专项和区域旅游市场上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特色旅游产品,对当地旅游和全省专项旅游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通过旅游精品线路建设,2009年至2012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增长幅度保持在15%以上,旅游收入增长幅度保持在20%以上。
到2012年,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0%左右,旅游直接就业达到60万人,间接就业达到300万人。
通过四年的努力,使我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名副其实的观光度假休闲旅游胜地。
三、线路设计(一)一条极品旅游线路中国(江西)文化山水极品旅游线线路编排:南昌-大庐山-景德镇-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南昌;与国内各大城市、港澳台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有关国家的相关城市进行线路对接;主要交通为国际航班、国内航班、支线航班和高速公路。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一)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一)](https://img.taocdn.com/s3/m/1d4c9901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0.png)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历史文化名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不少传统民居及文化历史遗迹也遭到了破坏。
为此,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镇已成为了重要的任务,这里介绍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分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批批历史文化名镇正在“一日千里”地发展着,很多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正在被破坏或逐渐消失。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中国千年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因此,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名镇已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制定保护规划保护规划是一份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具有长远性和整体性的规划方案。
为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制定保护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包括以下环节:1.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认真搜集分析有关历史文化名镇的历史沿革及其文化特色,分析名镇现状和面临的困难。
2.明确定位:明确历史文化名镇现状及其未来发展重点,确定保护范围、保护目标和重点保护对象。
3.规划设计:制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包括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地域特色传承与提升等内容。
4.编制实施手册:制定和提供实施的工作指南,包括监测和不断更新各保护措施的实际实施情况。
三、具体保护措施在实施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方案中,具体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下:1.有选择地对重点保护建筑、文物进行维修、保护、修复和加固,对出现严重毁坏、缺损或者有较大安全隐患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
2.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文化活动,如文化节日、文艺展演、传统民俗表演等,以便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提升村镇知名度和旅游资源价值。
3.在环境整治方面,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系统的应用,美化环境、改善城市景观。
4.积极发展旅游业,挖掘村镇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技艺、乡村生态等地方特色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提升村镇旅游属性。
四、完善机制与法律保障制定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建立保护机构和监管体制,完善相关保护政策,成立专业领域委员会,定期评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情况,对保护工作进行评估和监控。
古镇保护方案
![古镇保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217d62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7.png)
古镇保护方案引言: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独特的旅游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古镇面临着被摧毁或失去原始风貌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镇文化,制定有效的保护方案已经变得迫在眉睫。
本文将探讨古镇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保护方案以供参考。
一、古镇保护的重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古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
2. 传承传统文化:古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保护古镇意味着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让后代能够了解和体验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3.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古镇作为旅游资源,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保护古镇能够保持其原始风貌,吸引更多游客,为当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二、古镇保护方案1. 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古镇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 配套保护基础设施:加大对古镇保护的投入,修复和加固古镇的建筑、街道等基础设施,确保其安全和完好。
3. 制定规划控制措施:根据古镇的规模和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划控制措施,限制新建建筑高度和风格,要求保持古镇的原汁原味。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古镇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古镇保护的意识,让更多人了解古镇的价值和重要性。
5. 建立保护机构和管理团队:成立专门的保护机构,制定古镇保护的长期规划和目标,并组织专业的管理团队,负责古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6. 鼓励社会参与和合作: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古镇保护工作,通过合作和共同努力实现古镇保护的目标。
7. 开展科研和保护项目:鼓励开展有关古镇保护的科研项目,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支持,争取资金和资源,开展重点古镇的保护项目。
三、案例分析以丽江古镇为例,通过上述保护方案的实施,丽江古镇成功保护了其独特的纳西族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
常州金坛旅游景点
![常州金坛旅游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ded6791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b.png)
常州金坛旅游景点常州市的旅游景点1. 天宁寺天宁寺位于常州市区内,始建于宋代,是江南地区最为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
寺内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佛像,是佛教信徒和游客朝拜的圣地。
寺庙内的建筑群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宁静神秘的感觉。
此外,天宁寺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了解常州传统文化的绝佳去处。
2. 中国童装博物馆中国童装博物馆是全国首家以童装为主题的博物馆,展示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童装历史和文化。
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代童装展品,展示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童装款式和特点,让游客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童装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展览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3. 常州科技馆常州科技馆是一座以科技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展示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和发展历程。
馆内设有各种交互展示和科普实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科技带来的乐趣和便利。
此外,科技馆还举办各种科技主题展览和讲座,致力于普及科技知识和提升公众科技素养,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4. 红梅公园红梅公园是常州市内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公园,被誉为“常州的大花园”。
公园内有着各种植物和花卉景观,其中以红梅最为著名,每到冬春之际,数千株红梅开花争艳,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此外,公园还有着湖泊、绿地和健身设施,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5. 常州蠡园常州蠡园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园林,建于明代,占地面积宽广,园内有湖泊、亭台、楼阁等建筑物,风格典雅精致。
园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四季皆有景色可赏,尤以春夏之际更是花草盛开,美不胜收。
常州蠡园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是了解江南园林文化的重要景点。
金坛市的旅游景点1. 白马湖景区白马湖景区是金坛市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区西北部,占地面积宽广,湖水清澈,绿草如茵。
景区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钓鱼、观鸟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2. 盘山景区盘山景区是金坛市内一个以山水风光为主题的旅游景点,位于市区西南部,山峦起伏,风景秀丽。
浅谈历史古镇的保护与更新设计——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
![浅谈历史古镇的保护与更新设计——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38a93d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b.png)
浅谈历史古镇的保护与更新设计——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摘要: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历史古镇保护与更新都是推动城市文明和谐发展建设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历史古镇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作为动态的宝贵城市遗产,是社会历史的活化石。
在自然与社会的双重选择下,历史古镇体现出多元性、多样性、原生性的独特构造。
本文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分析其现状问题等,探究历史古镇保护与更新模式,为历史古镇建设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古镇;保护与更新;大理喜洲古镇1.背景作为在历史不断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历史古镇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建筑体,更是当地文化民俗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并且在不断的在生长演变,具有一种独特且顽强存在的文化生命力。
为了保护和更新历史古镇,我们应该以本地历史文化为基础,在整体空间上采取保护和更新举措,以便为古镇创造出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空间,使其充满活力和生机。
让历史古镇不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顺应时代的同时不失本色。
本文以大理喜洲古镇为例,探讨历史古镇更新设计中,如何在保护文化韵味的同时带动古镇的发展,在保护与更新的过程中寻找平衡点。
2.古镇资源概述2.1历史资源大理喜洲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北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地势西高东低,目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大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隋唐时期被称为“大厘城”,在南召时期更是被作为“十睑之一”,并被认为是电影中“五朵金花”的故乡。
是云南省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与重点侨乡之一,在2016年10月被评选为为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 2017 年时又被选入云南省创建全国一流特色小镇名单中。
2.2民族文化喜洲古镇以白族文化居多,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结合了当地独特的自然特色,形成了现在喜洲独特的白族文化,这体现在服饰、饮食等方方面面,例如传统的扎染艺术和当地特色的喜洲破酥粑粑。
这都透出当地的民风民俗。
2.3建筑特色古镇是以四方街为中心而向四周延展开,道路呈现纵横交错的模式,民居沿着街巷两侧分布结合,形成规模各具大小的空间结构。
吴中区石塘村拆迁规划方案
![吴中区石塘村拆迁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e26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2.png)
吴中区石塘村拆迁规划方案一、背景介绍吴中区石塘村是一座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古老乡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塘村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石塘村需要进行拆迁规划,以提升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拆迁目标1. 改善村庄的交通状况,提升出行便利性;2. 提升村庄的环境质量,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3. 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村庄经济发展;4. 保护重要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
三、拆迁范围及计划1. 拆迁范围石塘村拆迁范围主要包括老旧住宅区、农田、杂乱建筑及废弃厂房等。
通过拆迁,使村庄更加整洁美观。
2. 拆迁计划(1)拆迁期限:拆迁工作将于2022年开始,并分阶段进行,预计在2025年完成拆迁任务。
(2)安置政策:对于因拆迁而受影响的村民,政府将提供适当的补偿和安置政策,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3)拆迁顺序:按照村庄的规划,拆迁将从老旧住宅区开始,接着是农田、杂乱建筑及废弃厂房等。
确保拆迁工作有序进行,村民的生活不受过大干扰。
3. 建设规划(1)交通规划:在拆迁过程中,规划出新的道路,提升村庄的交通状况。
将开辟主干道及支线道路,方便居民的出行和村庄的物流运输。
(2)环境规划:着力打造绿色、生态的村庄环境。
在拆迁后,发展农田旅游和乡村休闲农业,种植花草树木,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
(3)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村庄内的重要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建设文化广场和纪念馆等,展示石塘村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加旅游吸引力。
四、社会效益1.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通过改善交通状况、优化生态环境等措施,提升居民生活的方便性和舒适度。
2. 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村庄的经济收入。
3. 保护文化遗产:通过保护重要文化遗产,传承乡土文化,提升石塘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4. 提升地区形象:通过整治村庄环境,改善社会公共设施,提升石塘村的形象,为城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古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
![古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257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7.png)
古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古镇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镇资源,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古镇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一、古镇保护利用的总体要求。
1. 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在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古镇资源,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2. 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旅游发展。
通过传承古镇历史文化,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繁荣。
3. 注重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保护和利用古镇资源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古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古镇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1. 加强古建筑保护。
对古镇内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保护工作,确保其历史原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开展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
加强对古镇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
3. 发展特色旅游业。
通过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古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古镇的整体形象和品质,提高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5. 加强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古镇保护利用管理机制,加强对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
三、古镇保护利用的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2. 强化宣传推广工作。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宣传推广,提升公众对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3.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加大对古镇保护利用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专业化的古镇保护利用队伍,提升古镇保护利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四、古镇保护利用的实施路径。
温岭市石屋保护利用现状及建议
![温岭市石屋保护利用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310bab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4.png)
以石塘石屋为代表的石屋,是浙江省温岭市乃至全国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它就地取材、依山傍海而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随着传统石屋使用功能与渔民现代生活方式冲突的加剧,加上有效保护不够,相当多的石屋因年久失修及建设性破坏而遭损毁。
为了更好地推动石屋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市农办会同石屋办对开展了普查调研。
1.保护利用现状温岭市高度重视石屋保护利用工作,于2015年建立石屋保护利用办公室。
2016年初,把加强石屋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石塘镇里箬村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建设等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全面启动石屋保护利用工作。
(1)开展调查摸底目前,全市现存石屋21504间,分布在沿海四镇68村,石塘镇石屋遗存建筑类型较为齐全,涵盖生活、生产、商业、防御和宗教等多方面,现存单体石屋19529间(含清代石屋759间,民国石屋1833间),尚有60000多人居住。
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村落有20余个。
(2)制定规划为统筹石塘石屋保护开发利用规划,市石屋办起草了石屋保护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初步形成了石屋保护利用工作的良好态势。
(3)突出重点为保护石屋风貌,将石屋文物建筑列入省级文保单位的2处,市级8处。
加快石屋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同时,通过申报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
截至2016底,已获取保护利用基金1200多万元,并加强了对当地民居建筑的审批和管理,组建了业余文保员队伍,对文保单位(点)进行一对一保护。
(4)多元开发利用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81省道改建工程松门至石塘段去年已正式开工建设,并着手对石塘现有路网进行扩容提标。
沿海绿道正式投入使用,景观带正在加快打造。
二是开展历史文化村落、精品路线创建。
将美丽乡村精品路线、精品村建设优先安排在石屋保护区,联合15个部门共建共享,全年合计投入5000多万元。
三是重点开发石屋民宿。
出台政策,引领石屋民宿发展。
四是发展文创产业。
依托石屋资源,引进1家影视企业和中国美院写生基地落户石塘,打造石塘文化特色小镇。
古城古镇未来规划方案
![古城古镇未来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edaf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0.png)
古城古镇未来规划方案引言古城古镇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古城古镇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历史建筑保护、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城古镇的文化遗产和提升其发展潜力,在规范和科学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古城古镇未来发展的规划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规划目标古城古镇未来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古城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祉,同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
二、规划原则古城古镇未来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古城古镇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是最重要的任务; 2. 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共享发展原则: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共享发展成果; 4. 保护环境原则:确保古城古镇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保持生态平衡; 5. 公平公正原则:在发展过程中,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三、规划内容1.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制定详细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案,确保历史建筑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加强历史建筑的维护与修复工作,提升其抗震和防火能力,确保居民和游客的安全;•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开展文化教育和旅游活动,提升其经济效益。
2.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古城古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通讯等;•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古城古镇的交通便利性;•改造和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旅游开发和推广•制定古城古镇旅游开发规划,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古城古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供更便捷、舒适的旅游体验。
4.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制定古城古镇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保持古城古镇的生态平衡;•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生态恢复工作,修复破坏的自然景观,保护和利用好周边的自然资源。
古镇保护方案
![古镇保护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5f16b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a.png)
古镇保护方案1. 简介古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往昔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的集中体现。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古镇面临着被破坏和消亡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变得迫在眉睫。
本文将探讨古镇保护方案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保护措施。
2. 古镇保护的意义保护古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意义。
首先,古镇存留了许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街巷和文物,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古镇,可以保留历史文化的传承,使后人能够了解并体验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其次,古镇作为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古镇独特的风貌和历史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当地带来了旅游收入和就业机会。
保护古镇能够维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此外,古镇还承载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和情感。
许多古镇是代代相传的居住地,居民对这些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依恋。
保护古镇可以保障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保护古镇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有助于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 古镇保护的挑战保护古镇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城市化进程使得古镇遭受到破坏。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为了满足市民的居住和商业需求,许多古镇被不合理的改造和拆迁。
这导致了古镇原有的历史建筑和街巷被破坏,失去了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其次,古镇保护工作存在管理和资金不足的问题。
古镇保护需要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但由于多个部门的参与和资金限制,往往难以形成整体保护力量。
另外,旅游开发带来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虽然旅游业对古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倾向也容易破坏古镇的原有风貌和文化特色。
4. 古镇保护方案为了有效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确保可持续发展,制定合理的保护方案至关重要。
4.1. 制定保护规划保护古镇需要制定详细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的范围和目标。
广东石塘镇:活古城!
![广东石塘镇:活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2f51673176a20029bc642db6.png)
广东石塘镇:活古城!作者:暂无来源:《经理人》 2013年第6期和全民热议的湖南凤凰古城区区300多年历史相比,广东仁化石塘镇却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且至今保持着古村落的神秘感。
更重要的是,这里鲜有人知晓,还没有在村口设置门票站,只是你要小心,进入这个像迷宫一样的古村,你会不辨南北东西,但迷路恰是在石塘镇里的乐趣。
文/ 李双喜沈伟民当湖南凤凰古城从免费陡然变成148元一张门票的时候,伴随而来的世间吵闹声,不仅打破了这座湘西小城的宁静,也将它从此推进物欲横流的商业世界。
除了山峦、湖泊、森林,古村落将是旅游经济的下一个吞噬目标。
只是,中国的古村落太多、太广、太散,而且还夹杂着与原住民之间因搬迁发生的矛盾冲突,因此古村落的旅游经济一直不得进展。
湖南凤凰古城是独特个案,那里的原住民大多摇身一变,成了古城有商业执照的店家。
但,不管湖南凤凰古城今后是否继续收费,还是最终又改成免费,这个古老的村落已经颠覆了我们最愿意接触的世间朴素。
好在古村落旅游经济推进迟缓,我们还有时间找到下一个凤凰古城。
当我在网上搜索“中国古村落”时,发现了一条有关广东地区古村落的信息,说是广东在2008年至2009年分别进行过两次古村落名录登记,共计64处。
最后,我锁定在广东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一个叫石塘镇的地方,之所以选这个地方,是因为全国同名的地方有9处,而广东的石塘镇是一个什么地方呢?城南旧事踏入仁化石塘镇前,我做了一点功课。
仁化境内大多为山峦,唯有一地却呈盆地地形,盆地中心有一个史称“千家村”的神秘古村,这就是石塘镇。
而“石塘”又因何得名呢?根据当地大家族李氏族谱的记载,明洪武年间,福建李可求携家族来广东谋生,途经仁化境内的山峦时,发现了一块平整的土地,于是就决定留下来。
他们在这里挖泥制作土砖准备砌建房屋,当这块土地上的泥被全部挖出后,却发现下面都是青石底板。
于是就按照青石板的原始地貌,在地势高处建造房屋,而在地势低洼处,就形成了村中的石底塘,由于李氏家族的祖辈都自称为“石塘村人”,于是“石塘”这一地名就延用至今。
苏州横泾景点
![苏州横泾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998de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4.png)
苏州横泾景点1. 概述苏州横泾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部,是苏州周边地区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之一。
横泾风景秀丽,有着众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
这里有清新的山水、古老的古镇、庄严的寺庙,是游客们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 自然景观2.1 横泾湖横泾湖是横泾镇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苏州市的五大淡水湖之一。
湖面宽广,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是绿树成荫的山丘和郁郁葱葱的竹林,景色优美宜人。
游客可以在湖畔散步、钓鱼、划船,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2.2 玉山景区玉山景区位于横泾镇的玉山村,是一片风光秀丽的山区。
这里有茂密的竹林、幽静的山谷和瀑布,是徒步爱好者的理想目的地。
登上玉山,可以俯瞰整个横泾镇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2.3 淞泽源生态农业园淞泽源生态农业园是横泾镇的一处乡村景点,这里有着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农业文化。
游客可以参观农场,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品尝新鲜的农产品。
在这里,可以摘果子、采摘蔬菜,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
3. 历史文化遗址3.1 天宁寺天宁寺是横泾镇最古老的寺庙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寺庙建筑宏伟壮观,是佛教信仰者朝拜和禅修的重要场所。
在寺庙里,可以感受到宁静祥和的氛围,领略佛教文化的魅力。
3.2 石塘古镇石塘古镇位于横泾镇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
这里有着精美的传统建筑和独特的水乡风光,是游客们了解江南古镇文化的绝佳去处。
在古镇里,可以欣赏古朴的街巷、品尝地道的江南小吃,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3.3 煤山遗址煤山遗址是横泾镇的一处重要考古遗址,是追溯横泾古文化的重要窗口。
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遗迹,包括陶器、青铜器等。
游客可以参观考古遗址博物馆,了解古代的生活方式和工艺技术。
3.4 横泾古村落横泾古村落是横泾镇的一处传统村落,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
这里有民居、庙宇、井台等古建筑,展示了江南古代村落的风貌。
游客可以漫步在古村落中,感受古老的气息和乡村生活的宁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石塘古镇的保护规划
【摘要】:石塘古镇,素有武夷山下的“小苏州”之称,是中国手工造纸之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四纸”的原产地,目前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超过500多幢,规模大,保存较好,被人们誉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
为更好的对石塘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石塘古镇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实施措施。
【关键词】:石塘古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石塘镇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境东南山区盆地中,总面积54平方公里,距县城驻地河口镇40公里。
石塘镇是一座千年古镇,相传五代时(907—960)镇北有方塘十口,名十塘,后谐音为石塘(铅山县志清同治版)。
石塘古镇于2003年7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审定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这不仅是要求石塘古镇要继续更好的保护起来,而且也是一个最佳的宣传。
通过对石塘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宣传与开发利用,将大大促进古镇的旅游业的发展。
一、石塘古镇的特色
石塘古镇,素有武夷山下的“小苏州”之称,是中国手工造纸之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四纸”的原产地,目前这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超过500多幢,规模大,保存较好,被人们誉为明、清建筑的博物馆,已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极具保护开发价值。
1、石塘是我国手工业造纸的发祥地之一,元时兴起,到明代已发展成为邻近诸县手工造纸中心。
在这里生产和加工的"关山"、"毛边"、"贡川"、"京川"、"毛六"、"毛八"、"黄表"、"放西"等20余种品牌,质地优良,细软光滑,远近闻名。
2、石塘古镇是一个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建筑个体及其建筑细部,乃至镇区内外自然地貌与生态环境原貌整体基本保存完好的江西
省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明清古建筑有宗祠、门坊、民宅等建筑。
古镇内街道高低起伏,蜿蜒曲折。
各巷道均为青石板、麻石或卵石铺;
3、“二十一栋”大院是石塘古镇规则式古民居群落,,建筑风格统一,布局有序,封火高墙,青砖素瓦,屋里屋外四通八达,巷道横平竖直,沟渠相连,整体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气势恢宏,非常具有典型性。
4、民居的建筑木构和雕刻十分精美,工艺考究,融入了大量人文历史、地理、民俗、建筑等文化内涵。
二、石塘古镇的保护规划
(一)古建与建筑风貌保护规划
为了全面地保护古镇风貌,必须对镇区内古建筑与建筑风貌进行控制。
古建与建筑风貌保护规划要求及措施:
1、在现状调查基础上尽快对古建筑位置、面积、布局构造、建造年代、文化内涵、使用与保护状况、居住人口、背景资料等进行
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和挂牌。
2、严格保护现有古建筑的建筑造型、色彩、材料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改动。
3、制定地方相关保护条例或文物管理办法等法规,认真颁发执行。
4、对于已经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不能随意改变现状,不得施行日常维护外的任何修理、改造及其他任何有损环境景观的项目。
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其外貌、内部结构等损坏部分修缮时,应严格依照原样修复,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同时,应加强管理,有条件的逐步迁出部分居住人口。
今后随着古镇保护逐步深入,将更多的传统民居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5、在一般保护区内,建设控制高度为8米,建筑的色彩应与古镇青砖灰瓦的色调相和谐,建筑风格与古镇风貌保持协调。
以低层(1、2层)建筑为主,禁止建3层及3层以上建筑,对现在已经存在的4层及4层以上建筑给予改造或拆除。
(二)历史街巷的保护
石塘古镇现有呈“丰”字形的三条的历史长街,分别为中街、港沿、坑背,长度分别为1200米、265米、360米,宽度为4—5米。
保护要求与措施:
1、历史街巷的保护不仅要保护传统建筑、街巷的空间布局及历史格局,保留它们赖以存在的文化内涵,还应保护历史街巷内的古
井、古树、院落等各个构成环境因素的整体历史风貌。
2、考虑历史街巷内各类历史建筑年代、建筑质量及保存状况的差异性,应区别不同具体情况,采用多种不同保护方式与措施,尽可能节省经费,又能达到保护的目的。
3、必须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整治、逐步实施的原则,先易后难,最终达到整体保护的目标。
4、沿历史街巷不允许再建造新房。
对已经存在的新房,必须在专家的指导下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外观改造、拆除或搬迁,使其与周围古建筑、古巷相协调。
5、历史街巷是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居民生活空间与环境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应予充分合理利用,体现历史文脉和时代生活的延续;但在完善或改造各项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时,必须以不影响和破坏其历史风貌环境为前提。
6、历史街巷禁止机动车穿行。
巷道地面应恢复传统的卵石或石板地面。
(三)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
古镇的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古镇整体空间格局环境的保护及古镇的环境卫生整治。
保护要求及措施:
1、保护古镇整体空间格局与四周的地形、地貌、水体、农田、植被等自然生态环境。
维护古镇内的生态平衡。
严禁侵占农田的行
为。
加强绿化,保持水土,禁止建设任何有污染的建设项目。
2、按规划要求,尽可能地将拆除、搬迁建筑的地块恢复为果园或菜地,以充分展现古镇自然怡秀的田园风光。
3、尽快完成镇区的排水工程的建设,将居民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至污水处理设备,将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防止水塘、地下水的水质受侵蚀污染。
4、搞好镇区的环境卫生工作。
配置专职的环卫职工,组建环卫工作队伍。
按规划设置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配置垃圾车。
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采用袋装化,建立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体系,将生活垃圾集中运送至镇区外的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街道旁和路口设置保洁废物箱。
5、在人流集中的公共场所,按300米服务半径设置卫生公厕。
6、拆除沿街道及游览路线建设或破坏景观的简易房和各类临时搭建。
对镇区内的废旧坑、塘进行改造利用。
7、对居民的生活能源进行合理改造治理。
鼓励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四)历史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规划
在古镇的保护内容中除了对有形的物质形态方面的保护之外,还包含对非物质形态方面的保护。
古镇不仅拥有极其珍贵的历史古民居群落,还拥有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如:民俗民风、民间工艺、传统艺术、传统食品等。
它们和有形的文物相互依存相互烘托,共
同反映着古镇的历史文化积淀,共同构成古镇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此应该深入挖掘,充分认识其内涵,把历代的精神财富流传下去,广为宣传和利用,丰富古镇的旅游资源,提高古镇旅游的文化品位,增强古镇旅游市场竞争力,促进古镇旅游经济的发展。
挖掘和传承规划的要求及措施:
1、派专人收集、整理、挖掘古镇历史传统文化,恢复部分已失传的民俗民艺活动。
2、利用现存的宗祠、民居、街巷、小广场等场所,定期举办各种民俗文娱活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俗文化,使古镇成为研究江西庐陵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地,扩大对外交流。
3、安排展示古镇历史传统民俗文化的场所。
展示的内容包括:古镇发展的历史、宗族史料、历史人物、古镇的日常生活及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民间工艺品、日用品、传统食品等。
三、管理实施措施
古镇的保护工作还在总结经验、不断的深化过程中,为更好的对石塘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以下管理实施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保护机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尽快制定具体管理实施细则,把保护的要求和措施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
同时建立统一保护建设旅游管理的专门机构,专人负责监督管理规划实施情况;(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
广泛宣传石塘镇的悠久历史和珍贵的文化价值的现实意义,
激发广大居民的自豪感和爱镇热情,依靠他们自觉地保护村落环境、传统民居及民俗文化;(3)制定和落实补偿政策。
保护工作应和居民实际利益相结合,对保护区的住户在经济上作出一定补偿,在新房基批地、自来水安装等方面予以适当优惠。
居民对老建筑的改造、修缮应有补贴;(4)制定“镇规民约”,居民民主的管理政务。
通过制定“镇规民约”,有利于形成居民在古建筑保护工作中自我规范的机制;(5)积极利用发掘石塘镇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大力开拓发展旅游业,使之成为石塘镇新的经济增长点;(6)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传统文化、民居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发展、民间习俗、风水观念、宗法制度等文化因素。
必须珍视这一文化宝藏,认真组织进行对这一历史文化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为科学研究与宣传石塘提供珍贵资料;(7)积极筹办组织申报全国重点、省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