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产不毁乡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作文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作文(杂文)写作素材借鉴:子产不毁乡校

高考语文作文(杂文)写作素材借鉴: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不知怎么回事,“子产不毁乡校”这个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被《左传》记载的春秋时期的故事,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还有书法爱好者将其抄录晒到网上。

其实,故事很简单,用现代语言解释就是:郑国有一群屌丝,上班前下班后聚集在乡校,对官方说三道四。

大夫然明对执政的子产说:“灭了丫的!再找辆推土机,把乡校一块也推了,看他们还胡说八道。

”子产说:“嘁!你懂不懂。

这里面有治国之术,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群屌丝,是我们的老师啊!”然明恍然大悟,说还是主公厉害,看来郑国有救了。

子产作为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不毁乡校,能容纳来自民间的议论和不同意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当然,由不毁乡校折射出的封建时代的统治术,是有局限性的。

老百姓只是议论,君主圣明,择其善者而从之;君主平庸,可能充耳不闻;君主残暴,可能就要抓人、甚至杀头了,因言获罪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

说来说去,百姓只是在议政,还没有参政的权力。

与乡校现象相比较,在西方流行的罗伯特议事规则,能给我们更多有益的启示。

罗伯特议事规则,国人了解的,可能不多,在实践中运用的,可能就更少了。

笔者所知道的,也就是前不久愤而退出正和岛的王瑛,在朋友的聚会和企业管理中,开始践行罗伯特议事规则。

王瑛的实践,收效如何,我们无法知道,但简单地了解这个风行西方的规则,就会知道,这里面大有深意。

中国人会多,但效率不彰,这是公认的事实。

一份文件,电视台播放了,报纸刊登了,微博、微信也都有了,各级党政机关还要层层传达、层层学习、层层出文件,也就是所谓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

尤其是开会的时候,废话、套话一大堆,主要是几个领导讲,其他大多数人只是听众。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罗伯特议事规则的规范下,西方人开会,尤其是美国人开会,是讲规矩的。

比如国会议员的辩论。

虽说是辩论,但持不同意见的议员在规定的时间里,是在向主持的议长或委员会主席说话,而不能向自己的对手叫板。

《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五篇]

《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五篇]

《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五篇]第一篇:《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说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的类型有哪些,你见过的文言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子产不毁乡校》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

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

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作品原文子产不毁乡校郑人游于乡校⑴,以论执政⑵。

然明谓子产曰⑶:“毁乡校,何如⑷?”子产曰;“何为⑸?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⑹,以议执政之善否⑺。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为忠善以损怨⑻,不闻作威以防怨⑼。

岂不遽止⑽?然犹防川⑾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⑿,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⒀。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⒁。

小人实不才⒂。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⒃,岂唯二三臣⒄?”仲尼闻是语也,曰(18):“以是观之(19),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作品注释⑴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

除了“乡校”一词,还有学府、太学、国子监、庠、私塾、书院等古代用来表示学校的词语。

⑵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⑶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⑷毁:废除。

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

⑸何为:为什么?表示不同意的诘问。

⑹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古诗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翻译赏析

古诗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翻译赏析

古诗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翻译赏析“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出自古诗《子产不毁乡校》,其古诗全文翻译如下:【原文】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⑷?”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⒂。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翻译】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

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
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对于不同意见的智慧。

对修身、治国都很有启示。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议执政②之善否。

然明③谓子产④曰:“何不毁乡校?”子产曰:“何为⑤?夫人朝夕退⑥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⑦,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⑧?然犹防川⑨: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⑩,不如吾闻而药辊辑讹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辊輰讹可事辊輱讹也。

小人辊輲讹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释:①乡校:先秦时期,国家办两类学校,一类是官学,办在京城,属于贵族学校;一类是乡校,办在郊野,属于平民学校。

乡校,既是学校又是乡间公共活动场所,乡人可在那里聚会议事。

②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③然明:姓鬷(zong),名蔑,字然明。

郑大夫。

④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谥成子,又称公孙成子(见《国语〃晋语八》)。

郑大夫,后为郑相。

主政二十多年。

当时郑国弱小,处在晋楚两国双重胁迫之下,由于子产善于执政,获得长时间的安定,受到各国尊重。

⑤何为:为什么要这样。

⑥人朝夕退:人们白天工作,傍晚收工回来。

对于不同意见的智慧。

对修身、治国都很有启示。

⑦损怨:减少怨恨。

⑧遽止:很快制止(乡人怨恨)。

⑨防川:预防水患。

⑩使道:使其疏通。

道,通“导”。

辊辑讹药之,以药物治疗。

辊輰讹信,确实。

辊輱讹可事,办事成功。

辊輲讹小人,自谦之称。

译文:郑国人在乡校里活动,议论着执政者管理的好坏。

郑大夫然明告诉子产说:“为什么不把乡校取缔了呢?”子产说:“为什么要取缔?乡人们上午出去工作,傍晚工作完毕到乡校走走,谈论谈论执政者管理的好坏。

他们认为好的,我就继续执行;他们认为不好的,我就加以改进。

这些人都是我的老师呀!为什么要取缔乡校呢?我听说过忠善可以减少民怨,没听说过压制可以堵住民怨,(采取忠善)岂不是很快就能消除怨恨吗?这如同预防水患:堤坝的大决口溃决,伤人肯定很多,我定然抢救不过来,不如小决口坍塌还可以开渠疏通。

子产不毁乡校 文言文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 文言文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文言文翻译
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

(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

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

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

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

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

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

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

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

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

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

哎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

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鉴赏

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鉴赏

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原文及鉴赏【导语】: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子产不毁乡校》的注解及赏析

《子产不毁乡校》的注解及赏析

《子产不毁乡校》的注解及赏析《子产不毁乡校》的注解及赏析上学期间,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子产不毁乡校》的注解及赏析知识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子产不毁乡校》的注解及赏析【原文】我思古人,伊郑之侨①。

以礼相国②,人未安其教。

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

善也吾行,不善吾避。

维善维否③,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④。

下塞上聋,邦其⑤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⑥。

及其已衰,谤者使监⑦。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⑧。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是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⑨,施及无垠。

於虖⑩!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译文】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

(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

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

”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

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

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

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

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

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

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

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

哎!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

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注解】①伊:句首助词,无实义。

侨:子产的名字叫做公孙侨。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合集一篇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合集一篇

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合集一篇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 1原文:子产不毁乡校颂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译文: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

(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

来到辩论的场所__乡校,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

”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

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

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

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

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

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

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

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

哎!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

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注释:1、伊,句首语气词。

侨,子产的名。

2、礼,指治国的礼法纲纪。

3、嚣嚣(xiāo xiāo),喧哗的声音。

侨,教,嚣,押韵。

4、这是“亦各言其志”的意思。

《论语·先进》:“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5、维,语气词。

否(pǐ),恶。

6、弭(mǐ),止。

7、理,治,指平治。

止,美,志,避,视,弭,矣,理,押韵。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说:“你已经如此形残体缺,还要跟唐尧争比善心, 你估量你的德行,受过断足之刑还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吗?”
申徒嘉说:“自己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 当形残体缺的人很多;不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 不应当形整体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 的境遇并视如命运安排的那样,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 点。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象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 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 这就是命。用完整的双脚笑话我残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 脸色陡变怒气填胸;可是只要来到伯昏无人先生的寓所,我 便怒气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态。真不知道先生用什么善道来洗 刷我的呢?我跟随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 个断了脚的人。如今你跟我心灵相通、以德相交,而你却用 外在的形体来要求我,这不又完全错了吗?”
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 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 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⒁蔑:指郑大夫然明,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今而后:从今 以后。信:确实,实在。可 事:可以成事。
⒂小人:自己的谦称。不才:没有才能。
⒃其:语气词。 ⒄二三:泛指复数。这些,这几位。
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 其郑国实赖之,岂为二三臣?”
•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 吾不信也。”
⑴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 方。
⑵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⑶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⑷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
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到了第二天, 子产和申徒嘉同在一个屋子里、同在一条席子上坐着。子产 又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 就留下。现在我将出去,你可以留下吗,抑或是不留下呢? 你见了我这执掌政务的大官却不知道回避,你把自己看得跟 我执政的大臣一样吗?”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先秦:左丘明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⑾: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废除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过尽力做善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

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但是(这防怨)就像防止河水溃决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疏通河道,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注释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

除了"乡校"一词,还有学府、太学、国子监、庠、私塾、书院、国学、官学、蒙学等古代用来表示学校的词语。

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

何为:为什么?表示不同意的诘问。

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退而游焉:退:工作完毕后回来。

游:闲逛。

焉:句末语气词,无意义。

善否(pǐ):好和不好。

忠善:尽力做善事。

损:减少。

作威;摆出威风。

左传 子产为政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左传 子产为政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左传|子产为政》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左传|子产为政》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子产为政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

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

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

④封洫:田界。

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

⑥舆人:众人。

⑦褚:储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不克救也克:能够。

B、郑伯如晋如: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

6、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C、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7、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A、⑧②B、⑥⑤C、①③D、⑦④、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8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

《子产不毁乡校》阅读答案

《子产不毁乡校》阅读答案

《子产不毁乡校》阅读答案《子产不毁乡校》阅读答案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8.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郑人游于乡校( ) ②以议执政之善否 ( )③不如小决使道( ) ④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2)下列与“然犹防川”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B.坐其中,颓然碧窈(《于园》)C.然往来视之(《黔之驴》)D.怡然自得(《幼时记趣》)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夫人朝夕退而游焉10.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11.说说文中子产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分)参考答案:8.(1)(4分)①游历;②恶,坏;③同“导”,引导;④以……为药(2)(2分)A(例句和 A项解释为“这,这样”; C项解释为“然而”B、D项解释为“……的样子”)9.(2分)夫∕ 人∕ 朝夕退而游焉10.(4分)(1)这是我的.老师啊,哪能废除它呢?(2分)(2)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2分)11.(2分)子产认为人民是老师,人民的意见是补救弊政的良药,因此,不仅不能压制,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让它宣泄,子产的开明值得我们敬仰、学习。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原文:郑人游于乡校⑴,以论执政⑵。

然明谓子产曰⑶:“毁乡校,何如⑷?”子产曰;“何为⑸?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⑹,以议执政之善否⑺。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⑻,不闻作威以防怨⑼。

岂不遽止⑽?然犹防川⑾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⑿,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⒀。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⒁。

小人实不才⒂。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⒃?” 仲尼闻是语也,曰⒄:“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掌握政权的人(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干什么?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可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能堵住怨恨。

难道不能很快的制止(这些怨恨)吗?但是就像堵大川一样:河水大决口所造成的灾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让(川)通畅,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并且把它当作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我们这些做官的(赖之)!”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注释⑴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

⑵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鬷(zōng),名蔑,字然明。

⑷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

⑸何为:干什么?⑹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退而游焉:退:工作完毕后回来。

游:闲逛。

焉:相当于“于之”。

⑺善否(pǐ):好和不好。

⑻忠善:尽力做善事。

损:减少。

⑼作威;摆出威风。

防:堵住⑽遽:很快,迅速。

⑾防:堵塞。

川:河流。

⑿道:同“导”,疏通,引导。

⒀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

子产不毁乡校 召公谏厉王弭谤比较阅读

子产不毁乡校 召公谏厉王弭谤比较阅读

子产不毁乡校召公谏厉王弭谤比较阅读咱来聊聊子产不毁乡校和召公谏厉王弭谤这两件事儿哈。

子产呢,那可是个很开明的人。

乡校是个啥地方?就是大家聚在一起议论是非的地儿呗。

有人就跟子产说啊,这乡校里净是些人在瞎议论,得把它给毁了。

子产呢,不这么干。

他觉得呀,大家在乡校里议论,能让他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啊,有个地方能让大家说说对一件事儿的看法,多好呀。

子产就明白这个理儿,他不怕别人说他不好,反而觉得这是能改进自己的机会。

这就像是我们自己,要是有人指出我们的错误,只要是真心为我们好的,咱就得虚心听着,说不定就能变得更好呢。

再看看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可就不咋地了。

他听不得别人说他坏话,谁要是在那儿议论他,他就想办法让人家闭嘴。

召公就跟他说啊,你这么干可不行。

可厉王不听呀,他觉得自己是大王,就得所有人都顺着他。

这就跟现在有些特别自我的人似的,只喜欢听好话,一听到不好的就炸毛。

结果呢,厉王这么干,最后把自己给坑了。

大家都不敢说话了,可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呢,最后厉王就倒了大霉了。

这两件事儿放在一起看,差别可大了去了。

子产那是充满自信,愿意接受批评,把老百姓的议论当成是一种财富。

厉王呢,就特别小气,听不得一点不好的。

咱做人呀,就得学子产,要大度一点。

不能像厉王那样,只想着堵住别人的嘴。

咱们得让大家有说话的权利,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呀。

要是都像厉王一样,那这个世界得多压抑呀。

而且呀,只有大家都能自由表达,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就像我们在一个小团体里,要是大家都能坦诚交流,那这个小团体肯定充满活力,要是谁都不敢说话,这个团体也就没啥意思了。

所以说呀,子产的做法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子产不毁乡校注释译文

子产不毁乡校注释译文
子产是春秋时郑国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执政期间,精 心图治,使处于晋楚两个大国之间的郑国获得安定。本文 写作为郑相的子产把乡校作为倾听人民评政的阵地。
注释
1、乡校。先秦时期,国家办两类学校,一类是国学,办在京城, 属于贵族学校,培养政府管理人才。一类是乡校,办在郊野,属 于平民学校,培养为国家服役对象。乡校,既是学校,也是乡间 公共场所,乡人可在那里聚会议事。 鄉,甲文、金文鄉與卿同字,像兩人相嚮共食,甲骨文从二人张 口相对,从皀(盛满食物的食器),是饗(飨)的本字。篆文讹 化为二邑相对。隶变后楷书承接金文写作卿,承接篆文写作郷。 鄉,用部分替代法简化为乡。鄉在“用酒款待人”义上又写作饗。 校,《說文·木部》:“木囚也,從木交聲。”本義爲古代刑具。 又爲柵欄名,又爲古軍隊建制。又引出比較等義。《集韻·效 韻》:“校,教學之宮。”
8、不如吾聞而藥之也。名词意動用法
9、蔑也今說文·幸部》:“捕罪人也。”甲文象人手戴刑具形。 捕、捉爲本義,持握爲引申義。
11、遽,《說文·辵部》:“傳也。”本義爲驛站之傳車,故有急 速義。
2、 遊、游,两个不同的字,但是二字同音, 古书中常常通用,但使用中仍有区别。 “游”与水有关,“遊”与行走有关。凡 与行走有关的“遊”都可以写作“游”, 与水有关的“游”不能写成“遊”。现在 都写“游”,“遊”已废除不用了。
3、古人名與字有意義聯繫。有义相同者,如三国 时诸葛亮,字孔明;东汉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 张衡,字平之 。有義相反者,如唐代大文学家韩 愈,字退之。─ 《 玉篇》 :“愈,胜也。” 《 正字通》 :“过也。”可见“愈”有超过、超 出的意思,与“退”相反。宋代理学家朱熹(熹, 明也),字无晦(晦,暗也) 。
子产不毁乡校
自学提示
一、解释下列词语。 岂不遽止 吾不克救也 小人实不才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子产不毁乡校
1、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

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2、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

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3、原文: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

文言文子产为政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子产为政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子产为政阅读附答案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产①为政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

文中加“”的都是人名。

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

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

④封洫:田界。

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

⑥舆人:众人。

⑦褚:储藏。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克救也克:能够B. 郑伯如晋如:到……去C.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D.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眼鄙:边远的地方5. 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A. ⑧②B. ⑥⑤C. ①③D. ⑦④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

《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

《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

《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子产不毁乡校颂》原文及赏析子产不毁乡校颂朝代:唐代作者:韩愈原文: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译文我崇敬的古人,第一个就是郑国的子产。

(他开始执政的时候),用礼制治理国家,大家还不理他那一套。

来到辩论的场所--乡校,众人议论纷纷。

有人对子产说:“毁掉乡校议论就停止了。

”子产说:“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可以把它变成好事。

哪能说是议论多了呢?也就是各抒己见嘛。

对的,我们就采纳;不对的(或者可能把事情搞坏的),我们就防止;是好是坏,我们就观察一下嘛!河流不能堵塞,言论不能阻止。

堵塞言路,主上蒙蔽,国家就要衰败了!”乡校没有毁掉,而郑国得以治理好。

周初兴盛,(是因为)奉养老成有德之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周厉王)衰败,是派人监视有意见的人的结果。

成功失败的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这子产啊,执政的方式(难得)。

只因为难得,才治理一个郑国。

真的都用子产执政的方式,帮助天下的君王,(天下就能)政通景明,达到无限。

哎!天下没有治理好,(是因为)只有君王没有贤臣啊。

谁能继承子产之风?(谁又具有子产之才)?我思慕古人。

注释1、伊,句首语气词。

侨,子产的名。

2、礼,指治国的礼法纲纪。

3、嚣嚣(xiāo xiāo),喧哗的声音。

侨,教,嚣,押韵。

4、这是“亦各言其志”的意思。

《论语·先进》:“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5、维,语气词。

否(pǐ),恶。

6、弭(mǐ),止。

7、理,治,指平治。

止,美,志,避,视,弭,矣,理,押韵。

读子产不毁乡校有感300字作文

读子产不毁乡校有感300字作文

读子产不毁乡校有感300字作文
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篇名叫的文言文。

它主要讲了郑国的老百姓在乡校里游玩,而且议论执政者的好坏。

大夫然明对国相子产说:“为什么不把乡校毁掉呢?”子产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老百姓早晚在那里游玩,而且议论当权者的好坏。

老百姓认为好的政策我将实行,而被老百姓批抨的政策我将改正。

这是我的老师,怎么能毁掉乡校呢?我听说要用忠和信治理国家就能减少怨恨,没听说靠发威风来防止老百姓的怨恨。

就像防止河水决口,大规模的决口所造成的灾害,的人口肯定很多,我没方法挽救,不如让它有个小决口并且使它得到疏导,我把乡校里的老百姓议论看作是治理国家的良策。


这篇短文借然明与子产就“毁不毁乡校”的不同主张提出了“堵”与“疏”的关系问题。

我赞同子产的观点,而反对然明的主张。

因为然明的主张是采取了“堵”的方法,它不让群众说话,不让群众发表意见和不满,就会由小变大越积越多,最终导致积怨的大爆发。

而子产的观点是采取疏导的方法使群众的情绪得到渲泄疏缓,从而保证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融洽和谐。

就像“李冰父子”和“大禹治水”一样,对堵塞的河道只能疏导而不能“死堵”。

其实,在我们的学里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有一次,刘少强和赵小刚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因为一点儿小矛盾而吵架了。

这时班长李翔连忙过来劝解,并让他们理解对方的心情,最终,刘少强和赵刚心中的隔膜终于被解开了,从此,好朋友又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了。

同学们,我们面对同学之间的矛盾,一定要采取疏导的方法,而不能“死堵”。

沟通与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疏导方法,它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实现团结的目的。

作者:朱夏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产不毁乡校》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

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

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原文郑人游于乡校⑴,以论执政⑵。

然明谓子产曰⑶:毁乡校,何如⑷?子产曰;何为⑸?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⑹,以议执政之善否⑺。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⑻,不闻作威以防怨⑼。

岂不遽止⑽?然犹防川⑾也: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⑿,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⒀。

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⒁。

小人实不才⒂。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

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

小人确实没有才能。

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注释⑴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

除了"乡校"一词,还有学府、太学、国子监、庠、私塾、书院等古代用来表示学校的词语。

⑵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

⑶然明:郑国大夫,姓鬷(ō),名蔑,字然明。

⑷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

⑸何为:为什么?表示不同意的诘问。

⑹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

退而游焉:退:工作完毕后回来。

游:闲逛。

焉:句末语气词,无意义。

⑺善否(ǐ):好和不好。

⑻忠善:尽力做善事。

损:减少。

⑼作威;摆出威风。

防:堵住。

⑽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遽(ù):很快,迅速。

⑾但是就像堵塞大川一样。

防:堵塞。

川:河流。

⑿不如开个小口子让(川)畅通。

道:同导,疏通,引导。

⒀不如我听取(他们的议论)并且把它当做苦口良药。

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

药:用如动词以为药,当作(治病)的良药。

之:指郑人的议论。

⒁蔑:指郑大夫,然明,姓鬷(ō),名蔑,字然明。

今而后:从今以后。

信:确实,实在。

可事:可以成事。

⒂小人:自己的谦称。

不才:没有才能。

⒃其:语气词。

⒄岂止是我们这些做官的(赖之)二三:泛指复数。

这些,这几位。

()仲尼:孔子的字。

是:这。

下文以是观之的是同。

()是:这(是)子产(?~公元前)春秋时政治家。

复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郑称公孙。

郑州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人。

他是郑穆公的孙子,公子发子国的儿子。

公元前年任郑国卿后,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征收军赋;铸刑书于鼎,为我国最早的成文法律。

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善于因才任使,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颇多建树。

被清朝的王源推许为春秋第一人,采用宽孟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

点评子产是春秋时代著名的宰相级人物之一。

作为执掌郑国国务大权的大夫,他以自己独特的执政风格将国事调理得井然有序,从而享誉一时。

本篇文字,记载了子产政治活动中的一个侧面,颇能反映其理国治民的手段与态度。

郑国人常聚集在乡间的学校里,议论国政。

因此就有人向子产建议,是否毁了这些学校,以免生事。

子产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对这些议论不必多虑,议论所赞赏的,就去办,议论所憎恶的,就改正,这恰似我的老师一样。

为什么要毁掉呢?随后,子产说出了一番颇为精彩的治国之道;只听说用做好事来消减怨恨,却未听说能用高压来阻止怨恨的。

不是不能及时堵住,但这就象筑堤防水一样,一但大水决堤,必有大伤害,要想补救也来不及了,倒不如预先以小小的决口来疏导。

也就是说,不如听取这些民间的议论,并以此作为良药。

子产的确是悟透了治国与治民的个中奥秘,明白众怒难犯的道理。

后世治国者多有借鉴于此的。

然而,今人费解的是,始终有为数不少的治国者因维护表层的秩序与威福,而屡犯此忌,结果是于民国不利,于己也未有长远之利。

思考与练习、解释:①焉②损③作、翻译:①以议执政之善否
②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③若之何毁之?④吾闻而药之也答案:①于之,在那里②减少③发①来议论朝廷要员的好坏②他们所认为厌恶的,我就改掉它③怎么能废掉它呢?④我听到这些言论就把它当作良药。

二:一、对待百姓的议政,子产和然明的态度是怎样的?用一个字归纳他们的做法。

导/毁二、解释加点的词。

郑人游于乡校(休闲聚会)以议执政之善否(来)吾闻为国忠信以损怨(减少)譬之若防川也(堵塞)三、翻译下列句子。

何不毁乡校?为什么不把乡校毁了。

是吾师也,如之何毁之?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吾闻而药之也。

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四、子产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方法,因而显得形象贴切,浅显易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