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大城市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客流特征分析与布局优化对策探讨——以广州市为例
广州公交客流特征及优化对策分析
广州公交客流特征及优化对策分析作者:于洁涵陈欢冯川邹祥莉来源:《价值工程》2019年第31期摘要:公交客流特征分析对于促进公交高效运营和优化公交线网规划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实际运营数据对广州公交客流特征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行程时间、出行换乘、非直线系数、运营均衡系数四个方面,结果显示:广州公交整体运行时间相对稳定;单次出行平均乘车次数在1.16~1.26之间;部分线路区段非直线系数较高,最高为2.74;公交运营不均衡性在站点、线路、早晚高峰均存在,最后针对线路非直线系数较高与运营不均衡情况,提出广州公交运营优化建议。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bus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is essential for promoting efficient bus operation and optimizing bus network planning. the 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zhoubus was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of travel time, transfer, the nonlinear coefficient of a bus route, operation equalization and site accessi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e bus operation time is relatively stable overall; the average transfer is between 1.16 and 1.26; the non-linear coefficient of some line's segments is high and the highest reaches 2.74; operational non-equalization exists in stations, lines, and peaks in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Finally, in view of higher non-linear coefficient and non-equalization, the bus operation optimization proposal is proposed for Guangzhou.关键词:公共交通;客流特征;非直线系数;运营均衡系数Key words: public transportation;passenger flow characteristics;non-linearcoefficient;operational equalization coefficient中图分类号:U491.17;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1-0030-040; 引言城市公共交通客流特征情况一直受到交通领域内的关注,交通信息化为客流分析提供了多源数据渠道,交通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发展也对数据分析挖掘提出了更高要求。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设计研究_以广州铁路新客站为例_杜洪涛
【中图分类号】T U 9 8 4 . 1 9 1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 杜洪涛(1 9 7 0 - ),男,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高 级工程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收稿日期】2 0 0 6 - 0 6 - 1 9
但是,新客站地区位于广州市多条生态廊道的交汇处,是广州市连 续生态走廊中的重要节点和生态敏感区,新客站地区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 的协调问题仍是功能项目开发的关键制约条件。新客站地区的规划建设毋 宁是一个挑战和冒险。
5 新客站交通衔接规划
图 4 新客站地区规划结构 Fig.4 Structural planning
新客站地区规划研究认为,新客站位于广州都会区与佛山中心城区 之间,是两个城市相互联系并与东部东莞相联系的必经之处,尤其是周 边外向型企业较多,因此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珠三角多种产品销售、展 示、物流等经营服务功能的条件,同时可营造周边地区中小企业管理总 部的商务活动和城市旅游功能,对于房地产开发经营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由于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周边的工业发展同样具有较强的 推动力。从城市经营出发,新客站地区的合理发展,整合周边市场资源, 具有推进城市经济和规划建设的显著作用。同时,新客站地区的开发建 设,也是广佛都市圈发展的又一重要启动点,不仅有利于都市圈进一步 的合作交流,而且有利于广州“西联、南拓”城市空间拓展和城市建设的
4 新客站地区规划
关于新客站地区发展的有关研究,包括了如下几项值得重视的工 作:一是就新客站地区概念规划方案所进行的国际咨询活动;二是针对 新客站地区的发展而进行的专题研究;三是为规划管理而进行的详细规 划工作,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以及交通衔接 规划等。这些工作都尽可能地对新客站的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024年公路客运中心建设与运营市场前景分析
公路客运中心建设与运营市场前景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客运需求逐渐增加。
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建设和运营高效的公路客运中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市场前景的角度对公路客运中心的建设与运营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和可行性。
二、公路客运中心的建设需求1.交通需求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建设公路客运中心能够有效整合票务、车辆、行李等信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2.城市规划要求:许多城市规划了公路客运中心的建设,以提高城市功能和交通枢纽的重要性。
公路客运中心作为城市交通的核心,有利于优化交通布局,提高城市形象。
3.优化交通资源配置:公路客运中心能够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通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公路客运网络的协调发展,提高交通效率。
三、公路客运中心运营市场前景1.市场需求旺盛:公路客运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同时,公路客运中心提供的便利服务,如票务预订、多式联运等,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2.交通运输政策支持:政府对于公路客运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
相关配套政策的推出,为公路客运中心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服务水平的提升:公路客运中心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如加强车站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人员培训水平等,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和客户,提高经营收益。
四、公路客运中心建设与运营的挑战1.前期投资较大:公路客运中心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包括土地购买、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建设等。
此外,还需考虑到油价波动、政策风险等因素,增加了运营的不确定性。
2.竞争激烈:随着公路客运市场的不断发展,竞争愈发激烈。
公路客运中心需要与其他交通枢纽竞争,在服务质量、价格优势等方面具备竞争力。
3.客流预测与调度:公路客运中心需要进行客流预测和车辆调度,以确保运力的合理分配。
此过程需要精准的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支持,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公路客运站规划布局与管理分析
路客运站的功能定位体现出几个方面: 乘的乘客, 不需要出站, 或即使出站也不
必须的、 小规模的商业设施、 餐饮设施、 息公开的基础上, 进行可能的必要补贴; 宾馆等, 但严格控制其规模与经营方式; 同时严格限制公路客运站的商业用途、 面 城市规划与发展不能单纯的围绕着公路 客运中心、 火车站等来发展, 使得客运站 保持高效的旅客周转性, 而非是城市购 物、 休闲娱乐的场所。 5. 解决客运站与城市交通的接口问 积与经营范围, 加强对客运站场的监管。 公路客运站场规划布局、 建设与管理 是城市的窗口, 其不仅需要前期先天的规 划布局工作, 还需要在建设、 管理阶段的 相关有效工作, 涉及到政府内各个部门主 体、 客运站经营管理者、 其他公路客运企 业、 其他运输方式企业、 乘客、 城市公共交 通、 城市内部的出行者多主体的利益。作 ( 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
客运站迁往郊区或城市边缘地带, 公路客运企业作为微利行业, 不可能也
交通企业管理 53
工作研究
交通建设 JIAOTONGJIANSHE
方式实现。 2. 供需协调, 实现最优化 由于运输结合部系统处于城市交通 大环境中, 其客流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公 交站点进行交流, 使所在城市的客流通 过与长途、 铁路、 水运、 航空等进行乘客 换乘; 长途、 铁路、 水运的客流以载运工 具的方式进出所在的城市市区, 但每一 个载运工具载客量大, 其进出市区对城 市交通影响与单个乘客相比是十分有限 的。 如果将运输结合部系统内部各个子 系统或站点, 在空间上融为一体或尽可 能保持较短空间距离的畅通, 在各个站 点连接方面不与或尽可能少的与所在城 市的交通发生交叉; 运输结合部系统内 部各个子系统或站点与所在市区交通通 过城市公共交通实现市区客流与其他运 输方式的转换; 运输结合部系统内部各 个子系统或站点进出市区通过城市快速 路或其他专用道路, 不与或尽可能减少 与城市交通的交叉与相互干扰, 就可以 实现供需协调, 实现社会效益和公路客 运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3. 公路客运站场的功能定位 公路客运站作为运输结合部系统的 一个子系统, 在保持客运站场内部经营 管理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 保持各种运 输方式间客流最大限度的畅通转化。 公 与铁路、 水运等客流在交叉部位、 直接通 道与连接线路的畅通; 与城市公共交通 间的畅通; 进出城市市区的畅通; 客运站 场内部功能的完善与统一, 降低商业氛 围, 加大快速运输通道的作用。 四、 具体对策建议 1. 将城市所有交通运输方式客运站 场统一规划布局 打破部门限制, 将公路客运站作为 综合运输结合部系统的重要子系统, 而 不仅仅是公路客运站场的规划及其与城 市交通之间的协调问题, 实现公路客运 站场与铁路、 水运、 民航、 城市公交等的 统一规划布局。 (1) 对于公路客运与铁路、 水运、 民 航的运输方式乘客周转比例较大的地区 或城市, 将公路客运站场与火车站、 水运 码头等安排在一起, 即使这些站场在城 市中心, 也要通过拆迁其他建筑使他们 题 由于很多乘客需要通过城市公交系 统到达或离开公路客运站, 所以在规划 设计上不仅需要有公路客运班车的站场 安排在一起。 对于可能处于城市中心区, 问题, 还需要有相关公交站场、 出租车站 公路客运站场所占土地面积大, 按照所 需征地、拆迁与建设费用主要由政府来 负担的原则进行。 (2) 对于公路客运与铁路、 水运、 民 航的运输方式顾客周转比例较小, 且公 路内部中转比例较大的地区或城市, 可 将公路客运站场安排在交通便利的郊 区。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 使大部分 乘客不用花费进出市区的时间。 (3)对于公路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 中转换乘比例较大的地区或城市, 将公 路客运站安排在城市非中心区的公交客 运中心,使客运站与公交客运中心融为 一体, 方便大部分乘客的换乘。 2. 在保持各个子系统内部独立经营 的前提下, 在设计方面尽可能将公路客运 站、 火车站、 水运码头、 公交站融为一体 对于不同运输方式的客运站, 在重 新设计、 建设时将这些客运站融为一体, 即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乘客“零换 乘” 并减少与所在城市市区的交叉点。 , 尤其对于公路客运站场与火车站、 水运 码头、 公交站等建设在一起的, 应突破行 政部分划分界限, 按照社会效益最优化 的原则来协调各方面关系。 如将公路客 运站、 公交站、 铁路进出口的一部分融为 一体,实现需要在其中两种运输方式换 需要走很远的距离, 即可实现换乘。 3. 公路客运站应与城市商业中心、 金 融中心等客流量大的城市子功能中心间 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或远离这些中心 严禁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客运中 心内或附近建设大型超市、 商场、 娱乐场 所等交通流量大的公共建筑; 公路客运 中心内或附近内有一些为乘客周转服务 场相配套, 所有这些站场相互融合形成 局部运输结合部。 乘客进入或离开城市 公交网络系统通过这些结合部实现, 而 不直接零散的与城市交通网络系统接 触。 解决公路客运站客流与城市交通流 的快速换乘问题, 使乘客迅速、 方便、 经 济的通过这些换乘点实现乘客的疏散和 积聚, 减少在换乘点滞留的时间。 6. 解决公路客运站的班线进出市区 与城市交通的交叉干扰问题 对于公路客运站在城市中心区的大 城市、 特大城市, 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 过程中, 设立分时段的长途客运快速专 线, 解决公路客运班车进出市区长的问 题; 减少与城市正常交通的交叉点, 如设 置公路客运班车进入市区后的固定停靠 站, 使班车与城市交通的相互干扰降低 到最低程度。 7. 加大对公路客运企业在客运站方 面的支持、 扶持与监管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按照社会效益最大化 原则规划布局与建设管理。 对客运站点 设在城市中心区的, 由于投资巨大和公 路客运企业的微利性质, 政府可以通过 几种方式加大对客运站的支持、 扶持与 监管力度: 政府完全投资建设或扩建, 将 客运站通过低价出租、 免费使用的方式 交于企业使用; 运输企业自己投资建设 或扩建, 政府在土地供给、 税收等方面给 于优惠; 投资巨大的, 政府与企业共同投 资建设, 产权和若干年后土地房产的最 终处置权由政府、 企业按照比例享有, 但 经营权由相关客运企业负责并享受相应 的经营收益,政府作为优惠不享受或享 受后返还给运输企业。无论采用何种方 式, 政府对公路客运站在进行年审计、 信
我国大城市公交站点布局设计优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我国大城市公交站点布局设计优化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庞 博 宋 岩 陈 鸥【摘要】目前,随着公交优先原则在我国的提出及逐步深入实施,公共汽车已成为各大城市最主要的居民出行方式。
由于大城市公交线路复杂,站点繁多,这就为城市公交站点的布局设计带来了挑战。
论文以哈尔滨市为例,通过对城市中心区范围内所有公交站点现状的详细调查,选取重复三站(含)以上站点作为代表(计290个),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其现存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并针对所提出实际问题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城市公交站点的布局设计方法,并针对哈尔滨作为寒地城市在公交站点布局设计问题上的特殊性作了探讨。
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因而论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对协调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指导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有着借鉴作用,同时试图为实施公交优先原则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有益研究。
【关键词】城市公交站点;公交优先;站点布局;站点设计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机动车数量尤其是私人汽车数量迅猛增长,导致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
为适应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协调城市环境和用地并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必须建立和谐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
城市公交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实施公交优先原则,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系统为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鉴于我国地少人多且经济不够发达的现状,及城市公共汽车在运送能力、运输成本及所需道路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公共汽车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目前我国大城市均拥有几十至几百条公交线路,按每条线路平均20个站点,重复系数2.5计算,每个城市也至少有上千个公交站点。
由此可见,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条件之一及城市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交站点,其布局的合理性及设计的可印象性对建设城市整体可印象性及和谐性具有极重要的影响。
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节假日大客流应对措施
毕业论文(设计)-浅析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节假日大客流应对措施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节假日大客流应对措施本组成员指导教师系部运输管理系专业班级铁道交通运营管理310-13班完成时间摘要车站大客流控制是车站客运组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地铁运营生产的直接体现,对于发挥地铁运输潜力、提高地铁运营效益、维持地铁运输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很重要作用。
为合理引导乘客,满足乘客出行需求,正确指引珠江新城站的换乘客流组织工作,积累珠江新城站换乘客流组织工作经验,确保珠江新城换乘站以优质、高标准的服务迎接乘客,接受各种类型客流的挑战,本文针对珠江新城站大客流组织的硬件、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客流组织方案。
关键词: 地铁,珠江新城站,大客流现状,措施2目录第一章绪论.............................................................................................................................................51.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概况 ..................................................................... ....................................... 5 1.2 广州地铁概况 ..................................................................... (5)第二章地铁车站大客流 ..................................................................... .................................................... 6 2.1大客流的定义 ..................................................................... . (6)2.2大客流分类 ..................................................................... .. (6)2.2.1节假日 ..................................................................... . (6)2.2.2节假日期间 ..................................................................... .. (6)2.2.3大型活动 ..................................................................... (6)2.2.4春运 ..................................................................... .. (7)2.3 客流组织原则 ..................................................................... (7)2.3.1 客运组织原则 ..................................................................... (7)2.3.2票务组织原则 ..................................................................... . (7)2.3.3设备管制及升级原则 ..................................................................... ............................... 7 2.4大客流拥堵的原因 ..................................................................... .. (8)第三章珠江新城站地理位置以及客流分析 ..................................................................... .................... 9 3.1珠江新城站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分析 ..................................................................... ............... 9 3.2珠江新城站换乘结构 ..................................................................... ......................................... 10 3.3珠江新城站客流分析 ..................................................................... ......................................... 10 3.4珠江新城站设备设施通行疏散能力 ..................................................................... ................. 10 3.5珠江新城站运能分析 ..................................................................... .. (11)3.5.1车站客运设备设施情况统计 ..................................................................... .. (12)3.5.2车站AFC设备数量分布及能力分析 ..................................................................... .. (12)3.6珠江新城站其他客运设施设备能力 ..................................................................... .. (13)第四章灯光节开幕式珠江新城站案例分析 ..................................................................... .................. 14 4.1 存在问题 ..................................................................... (15)4.1.1客运组织 ..................................................................... . (15)4.1.2票务组织 ..................................................................... . (16)4.1.3车站设备 ..................................................................... ................................................. 16 4.2应对措施...................................................................... (16)4.2.1客运组织 ..................................................................... . (16)4.2.2票务组织 ..................................................................... . (17)4.2.3设备管理及升级 ..................................................................... ..................................... 17 4.3 大客流时各岗位人员职责 ..................................................................... .. (18)4.3.1站务员(售票员、厅巡、保洁) .................................................................... . (18)4.3.2值班站长 ..................................................................... . (18)4.3.3行车值班员 ..................................................................... (19)4.3.4客运值班员 ..................................................................... (19)34.3.5票亭 ..................................................................... (19)4.3.6支援人员(含车站引导员和外部人员) ..................................................................194.4团队建议...................................................................... (19)第五章结束语 ..................................................................... (20)致谢.............................................................................................................................................. ........... 21 参考文献...................................................................... ........................................................................ (22)4浅析广州地铁珠江新城站节假日大客流应对措施第一章绪论1.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概况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舒适、大容量、少污染等特点,日益成为我国交通的主流,用以改善我国日益严峻的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流量分析与优化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流量分析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流量分析与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流量分析与优化的重要性、方法和挑战。
一、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流量分析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流量分析是指对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行人、自行车等交通参与者的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通过流量分析,可以了解交通网络的瓶颈、拥堵点以及交通需求的分布情况,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1 数据收集与处理流量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
传统的数据收集方式包括交通调查、交通摄像头监控和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而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交通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如GPS定位数据、移动网络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1.2 流量模型与仿真在收集和处理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城市交通流量模型进行仿真。
流量模型可以分为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两种。
宏观模型主要关注整个交通网络的流量分布和拥堵情况,而微观模型则更加注重个体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和决策。
通过模型的仿真,可以预测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为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1.3 瓶颈识别与拥堵分析流量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识别交通网络中的瓶颈和拥堵点。
通过对交通流量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哪些路段、交叉口或者路口存在流量过大的问题。
同时,还可以分析拥堵的原因,如交通信号不合理、道路设计不合理等。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交通规划提供改善方案。
二、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流量优化城市交通规划中的流量优化是指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通行能力,减少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流量优化需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等因素。
2.1 道路网络规划与设计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道路网络的规划与设计是关键环节。
合理的道路网络布局和设计可以减少交通瓶颈和拥堵点的出现。
城市中心商务区人流分析与优化
城市中心商务区人流分析与优化摘要:城市中心商务区(CBD)作为城市经济和商业的核心区域,人流量的分析与优化对于建设繁荣的商务区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人流量的分析方法、瓶颈点识别、优化措施等方面探讨城市中心商务区人流分析与优化的方法与实践。
1. 引言城市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经济和商业中心,也是人口、交通和资源密集的地区。
因此,了解和优化商务区的人流量对于提升商务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城市中心商务区人流量的分析与优化,探讨如何提高商务区的整体效益和发展。
2. 人流量分析方法2.1 计算人流量计算商务区的人流量是了解商务区人员流动状况的重要环节。
一般可以使用人群密度计算方法,通过计数实际观测人数以及商务区面积,得出单位时间内的人流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摄像头监测人数,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人流量进行自动统计。
2.2 分析人流路径分析人流路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在商务区内的行动轨迹和偏好。
可以通过商铺租赁数据、移动电话定位数据等信息来分析实际的人流路径。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者人群移动轨迹生成的APP等方式收集人们的行动轨迹数据,帮助提炼商务区的人群行为规律。
3. 瓶颈点识别3.1 交通瓶颈点商务区的交通流量对于商业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识别并解决交通瓶颈点。
可以通过交通监测设备来收集交通流量数据,并利用交通仿真模型来评估不同瓶颈点的影响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优化措施,如增加交通信号灯数量、优化交通道路设计等。
3.2 人流瓶颈点商务区的人流瓶颈点是人们流动速度减慢或者人群聚集的地方。
可以通过离散事件仿真、人群行为观察、移动电话定位等方式来识别人流瓶颈点。
对于人流瓶颈点,可以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如增加人通道数量、加强安保人员引导等,以提高人流速度和商务区的人流容量。
4. 优化措施4.1 空间布局优化商务区的空间布局对于人流量的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商务区内各个商铺的位置、大小以及人通道的设置,以提高商务区的整体人流效能。
关于对广州大学城客运交通系统的研究
关于对广州大学城客运交通系统的研究目录1、大学城的地理位置,在广州的地位广州大学城(H igher E ducation M ega C enter,简称HEMC)位于广州东南部的一个江中洲,位于中国广州番禺区的小谷围岛,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四面珠江环绕;整个广州市的城市发展都是沿着珠江水道由西往东再往南发展,而广州大学城十周珠江环绕,它选址应运广州市发展的方向2、人口、面积,路网密度(按面积、人口算)面积17.9平方公里3、运输系统组成,规模、布局,分析A、公路运输系统公路:内环全长4.2公里、中环全长11.1公里、外环全长14.9公里。
绿道岛内各主要道路均有自行车、步行专用绿道。
其中外环路拥有单向16公里超宽绿道1 公交:20余条公交线路。
连接岛内外线路:35、番52、86、252、306、310、332、565、夜48、夜50,大学城专线1至6,广东科学中心专线1,纯电动公交试验线路801路。
岛内线路:380A、381、382、383、384、387等。
6 南沙港快速:位于大学城西侧,广美、华师附近出入口,直达南沙、中山、珠海。
7京港澳高速(京珠高速公路)延长线:位于大学城东侧,广中医附近长洲出入口,在建。
8 新造隧道:位于中八路与外环路交汇处,直达广州国际创新城启动区(大学城二期),已规划。
9 南洲路延长线:位于现小洲便桥,将接驳海珠环岛路,直达海珠生态城,已招标。
10 洛溪隧道:位于大学城西端广东科学中心附近,直达洛溪岛,远期规划。
自行车系统B、地铁运输系统2 地铁4号线:岛内设广州地铁大学城北、大学城南2站。
从广州南站可以乘坐地铁二号线到昌岗转地铁八号线再到万胜围转地铁四号线到大学城。
从广州火车站、广州汽车客运站、广东省汽车客运站、或滘口汽车客运站可以乘坐地铁五号线到车陂南转地铁四号线到大学城。
从广州东站、广州东站汽车客运站、广州天河客运站或广州白云机场可以乘坐地铁三号线到客村转地铁八号线再到万胜围转地铁四号线到大学城。
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交通特性与运营组织研究的开题报告
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交通特性与运营组织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交通特性与运营组织研究【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大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公路客运交通问题更为突出。
为了加强城市交通组织,提高公路客运服务水平,大城市逐渐建立了公路客运枢纽。
枢纽作为一个连接城市公路交通的环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研究拟就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交通特性与运营组织展开深入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从运营组织的角度探究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交通特性,并提出可行的运营组织模式,为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1. 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交通特性分析:通过对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包括枢纽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客流量、交通流量、枢纽设施状况等方面。
并对比不同类型的公路客运枢纽,以便更好地了解枢纽交通特性。
2. 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运营组织研究:通过对枢纽运营组织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适合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的运营组织模式。
其中,包括枢纽的管理、车辆调度、安全保障、客流管理等方面。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运营现状和问题等。
2. 调查问卷法:通过对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枢纽使用者对枢纽交通特性和运营组织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3. 实地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枢纽周边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客流量、建筑物设施和交通信号灯等相关信息。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探究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交通特性与运营组织,并提出可行的运营模式。
为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现状分析及发展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
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现状分析及发展规划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广州是中国南方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优越,是通往中国大陆南部和东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广州地区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
因此,建设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成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推动广州市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目前,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滞后、运营模式单一、货运机构分散等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广州市货物运输的高效运作和物流业发展。
因此,搭建起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的发展规划体系,通过对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二、选题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州市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现状的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为制定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的发展规划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方案。
三、选题意义1.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建设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可以提高美丽广州的交通运输效率,为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促进广州市货物运输的高效运作和物流业发展。
2.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广州作为沿海城市和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城市,建设广州公路货运枢纽站场有助于推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提高广州市在国际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地位。
3.服务城市民生。
广州市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建设既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居民便捷生活的需要。
通过提高公路货运枢纽站场的运营效率,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质量。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广州市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布局现状分析:包括公路货运枢纽站场设计和建设、站场设施建设、货运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分析。
(2)广州市公路货运枢纽站场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包括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货运组织分散、交通拥堵等方面的分析。
(3)广州市公路货运枢纽站场未来发展规划:包括站场扩建、基础设施改造、运营模式升级、管理机制完善等方面的规划。
大型高铁枢纽优化提升研究——以广州南站为例
48大型高铁枢纽优化提升研究 ——以广州南站为例Research on Optimization of Large-ScaleHigh-Speed Railway Hub—T ake Guangzhou South Railway Station As an Example 杜洪涛1,徐士伟2,王 帅21.广州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第一作者简介杜洪涛(1970—),男,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副总经理,从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Email : g zdht0627@摘 要:该文总结广州南站综合枢纽现状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内外大型高铁枢纽规划建设经验,以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提升出行体验为核心,提出枢纽优化提升目标和对策,并针对性提出优化提升方案,可为国内其他大型综合枢纽的规划设计及优化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优化;目标;对策;方案A b st r 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uangzhou south railwayhub. With reference 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large-scale high-speed railway hub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paper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target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atisfy the passengers’ need and experience. The hub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other large-scale integrated hubs in China.Ke y wo r ds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hub; Optimization; Target; Countermeasure; Solution0 引 言广州南站作为我国第一代高铁枢纽,站台规模为15台28线,引入了4条高铁,分别为武广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深港高铁,规划还引入3条城际、4条地铁线路,原规划设计远期旅客发送量35万人次/日[1]。
03广州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王 峰 黄景文【提要】。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大实施方案”是继“广州市交通战略研究”之后的又一重要交通课题,它是“广州市交通战略研究”在市中心区的延伸和具体化。
本文阐述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的两点建议。
【关键词】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广州市中心区的道路交通负荷居高不下,尽管政府部门为道路建设提供了良好地投资倾斜政策,十多年来新建了一大批城市道路,拓宽改造了对外出入口道路和城市组团之间联系的交通干线,完善和综合整治了中心区内人民路高架路、东濠涌高架路、东风路、环市路等主要问题。
如何在当前资金短缺情况下,充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强化市中心区交通建设,综合整治交通拥塞,以达到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成为了当前首要问题。
1994年6月完成的由世界银行资助的“广州市交通战略研究”,是从战略的高度和宏观的角度探讨城市交通发展问题,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交通规划。
广州市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的研究正是支持战略研究的一项交通实施方案研究,是战略研究策略在市中心区的延伸和具体化,民是帮助实现世界银行对改善中心区交通贷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过程。
它提供了一套在中心区综合交通整治和运输发展的策略(包括道路网络完善、公交改善、交通组织与管理),辩明了最有经济效益的设计方案和项目投资。
MV A亚洲有限公司和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小组共同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从1994年12月中旬开始,历经6个多月,共同完成了实施方案的研究,并于1995年7月29日通过了国内专家组的评审。
专家组一致认为,实施方案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方法先进、内容丰富、具有特色,针对中心区交通症结,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基本切全广州市实际、可操作性的中心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在整体上处于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
关于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分析综合交通枢纽是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实现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交通效率和便利性,并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选址原则综合交通枢纽的选址应该考虑城市规划、城市交通状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和用户需求等各方面因素,尽量选择沿着主干道或交通枢纽的重要节点或旁边、有足够场地保证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大型城市道路场地。
选址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使用效率和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2. 规划功能布局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应该根据用户需求和城市规划情况进行规划设计,尽可能地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效结合,集中管理,通航服务、轨道交通、公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车服务于一体,让旅客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换乘、转移各种交通方式。
此外,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应该合理分级布局,具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和设备,包括航格、售票大厅、咨询服务站、行李寄存室、安检口、售用电子票卡自助服务受理机、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等。
这些设施建设的灵活性也应该考虑到所在的位置和具体用户需求。
对于公路客运、城市公交车流调度等管理,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要素的优化管理也需要有充分考虑,有意识地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的质量。
3. 空间布局在选址和规划设计完成后,综合交通枢纽需要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占用空间和运转顺序,在保证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创新布局结构,探索无障碍和信息智能技术等新颖技术应用,以增强用户体验和管理运营效率。
此外,在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也要考虑环境保护及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例如将太阳能光伏设施、雨水净化系统、绿色景观等绿色生态元素纳入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减缓城市污染及环境质量劣化的问题。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布局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并针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各种问题,采用创新的设计方法和构思,以满足交通需求和城市发展的要求,提升交通枢纽的完善性,保证城市交通更便捷、流畅、高效和可持续的运行及发展。
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流量优化
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流量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交通枢纽规划与交通流量优化成为解决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从城市交通枢纽规划和交通流量优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交通枢纽规划城市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交通模式之间的衔接点。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枢纽能够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服务水平。
1. 交通枢纽的类型城市交通枢纽主要包括公交枢纽、铁路枢纽和地铁枢纽。
公交枢纽是不同公交线路的交汇点,方便乘客换乘;铁路枢纽是不同铁路线路的交汇点,实现不同城市之间的联运;地铁枢纽是地铁线路的交汇点,方便乘客换乘不同线路。
2. 规划原则城市交通枢纽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便捷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便捷性是指交通枢纽的位置要便于市民到达,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要方便快捷;高效性是指交通枢纽的设计要能够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可持续性是指交通枢纽的规划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安全性是指交通枢纽的设计要考虑交通安全问题,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3. 设计要素城市交通枢纽的设计要素包括站点布局、交通组织和服务设施。
站点布局要考虑到不同交通模式的衔接,确保乘客的换乘便利;交通组织要合理规划交通流线,减少拥堵现象;服务设施要提供便利的候车、出行信息和服务设施,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二、交通流量优化交通流量优化是指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手段,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交通出行环境。
1. 交通信号优化交通信号优化是提高交通流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的时长和相位,可以减少交叉口的停车时间,提高交通流动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信号灯的自适应调节,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信号灯的优化。
2. 公交优先措施公交优先措施是提高公交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道、公交优先信号灯和公交专用停靠点等措施,可以减少公交车辆的行驶时间,提高公交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
综合客运枢纽疏运策略研究r——以广州南站为例
综合客运枢纽疏运策略研究r——以广州南站为例冯川;于洁涵【摘要】为了保障高峰时期综合客运枢纽客流疏运工作,以典型综合客运枢纽广州南站为例,解析了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影响因素,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的疏运场景,基于双层规划建立疏运模型,通过现场调研标定模型参数;在算例部分应用所提出的方法确定疏运新增运力.本研究为构建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奠定理论基础,对提升综合客运枢纽运输服务水平具有现实意义.【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8(037)020【总页数】4页(P85-88)【关键词】综合交通;疏运策略;双层规划;客运【作者】冯川;于洁涵【作者单位】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广州510620;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广州510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910 引言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城际出行量逐年上升,综合客运枢纽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1]指导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并提出基于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交通组织成效目标。
综合客运枢纽服务建设及组织也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如李婷婷[2]提出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优化方法;边莉莉等[3]将综合运输枢纽放到路网中,分析了综合运输客运枢纽运力配置的前提条件,提出了枢纽运力配置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缓解交通矛盾的效能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枢纽与路网的联动效应,提出了基于全出行过程的综合运输客运枢纽运力结构配置思路和方法;Winnie Daamen[4]通过构建乘客换乘路径选择模型,研究相关设施服务水平的变化与乘客路径选择行为之间的关系;刘亚珊等[5]探讨了枢纽交通组织设计中如何处理好外围路网配置及场地交通组织设计两个关键问题;胡春平[6]以客运枢纽换乘效率及客流组织方法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客运枢纽的分类、换乘效率的内涵、效率分析方法以及客运枢纽内部换乘流线组织与优化方法等问题;Sascha[7]认为枢纽服务水平对不同路径的客流形成和选择有重要影响;南天伟[8]综合结合铁路枢纽衔接客流的分配,对枢纽的运能匹配以及时间衔接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衔接方式的运营计划进行优化调整;Marco[9]从局部区域路网角度研究旅客换乘服务满意度。
面点统筹、分层布局——谈谈广州公路客运站点的规划思路
面点统筹、分层布局——谈谈广州公路客运站点的规划思路赵亚玲;唐儒平;等
【期刊名称】《广东交通》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公路客运站是城市对外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运站的合理布局可扩大对外交流、增强城市实力、改善投资环境。
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开发重点和中心,其客运站的规划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分析广州市公路网及其客流特征出发,在归纳总结原广州公路客运站规划布局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客运需求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客运站体系"概念,并提出"面点统筹、分层三步规划布局"的构想。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赵亚玲;唐儒平;等
【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规划局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交通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广州城市规划局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交通委员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2.11
【相关文献】
1.城乡统筹下的村庄布局规划研究——以广州增城市为例 [J], 邓毛颖;蒋万芳
2.试析城市电力设施的布局规划思路及方法——以绍兴市市区电力设施的布局规划为例 [J], 裘新华
3.广州至新塘市郊铁路客运组织及站点布局探讨 [J], 曾文胜
4.广州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布局模式研究 [J], 李橘云;方雷;易斌
5.公路客运线路发班站点的定量优选 [J], 姚新胜;罗霞;胡阿龙;令狐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城市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客流特征分析与布局优化对策探讨——以广州市为例易斌【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位于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公路客运枢纽面临着与城市发展不适应、加剧中心城区道路拥堵、与轨道交通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深入分析现状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的客流特征,找出实际出行需求与枢纽空间布局之间存在的问题,把握新形势下公路客运枢纽的发展趋势,为优化大城市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布局提出“内减外增”的现状迁建调整与规划新增布点策略,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发展要求。
【关键字】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客流特征;布局优化1. 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大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公路客运枢纽在为城市提供服务的同时,对中心城区的城市和交通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深入分析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的客流特征,有利于把握实际出行需求与枢纽空间布局之间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大城市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布局奠定基础,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客运交通体系的发展要求。
2. 公路客运枢纽布局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公路客运枢纽是承担城市对外公路旅客运输,与空港、铁路、城市轨道或城市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相接驳,是由站场、衔接设施和移运设备等组成的客运交通综合体。
公路客运枢纽作为城市基础性、服务性设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满足居民对外出行需求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路客运枢纽的空间布局应与城市及交通的发展相适应。
大城市的公路客运站一般分散布置在中心区的边缘地带、靠近城市对外出入口通道附近,既能服务于城市中心区的对外出行需求,又能减少对中心区内部交通和环境的干扰。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原来位于中心区边缘的客运站,周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区。
由于这些客运站的车流、人流高度集中,与周边的城市发展特征已经不太适应,常常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黑点或者对周边的城市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许多大城市都面临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需要优化调整布局的问题。
3. 客流特征分析深入分析公路客运枢纽的客流特征,有利于把握实际出行需求与枢纽空间布局之间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公路客运枢纽布局奠定基础。
以广州为例,分析大城市中心城区公路客运枢纽的现状客流特征。
3.1 总体空间布局与客运量根据统计,广州市目前运营的公路客运站27个,其中中心城区(环城高速以内)11个,占全市的40.7%;全市公路客运站日均发送总量为26.4万人次,中心城区日均发送总量为19.4万人次,占全市的73.5%。
从中心城区与外围区的站点空间分布和承担客流量情况来看,呈现明显的“内密外疏”、“内强外弱”的特征。
图1 广州市现状公路客运站空间分布情况示意图中心城区11个站点中,日均发送量超过1万人次的有6个,已经达到交通部《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 200‐2004)关于一级客运站的客流量指标,分别是省客运站、市客运站、天河客运站、广园客运站、芳村客运站、滘口客运站。
日均发送量最大的客运站是省客运站(4.7万人次/日),最小的是广佛客运站(700人次/日),相差67倍。
在春运期间,各站点的客流量大幅增长,中心城区站点的最高日发送量都在日均发送量的2倍以上,其中最高的是市客运站,达到10.2万人次。
图2 广州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现状客发送量情况示意图3.2 站点运营负荷情况现状公路客运站的客运负荷存在不均衡,部分客运站已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营,而部分客运站的客运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用日均发送量与客运站发送能力的比值来衡量公路客运站运营负荷度,中心城区11个站的总体运营负荷度为1.15,属于超负荷运营;外围区16个站的总体运营负荷度为0.50,运营负荷较低。
中心城区站点的班线功能设置及与城市公共交通衔接条件比外围区站点存在较大优势,“内强外弱”的特点非常显著。
图3 广州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现状运营负荷情况示意图中心城区客运站大部分是超饱和运营或接近饱和,日均运营负荷度超过1的有6个,最高的是天河客运站,达到1.94,严重超负荷运营,说明设施规模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日均运营负荷度最低的是海珠客运站,仅为0.38,客运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春运高峰期间,各站的运营强度远远大于日常负荷,一般需要通过增加班线车次、加强管理服务等来满足旅客需求。
天河客运站、罗冲围客运站、省客运站、市客运站等高负荷运营的站点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市场竞争逐步形成的线路辐射方向广、发送班次多、功能齐全的公路客运枢纽,相比其他客运站(特别是外围区客运站)竞争优势明显,但原有的用地和设施规模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量,也不具备扩大用地规模的条件。
同时,对中心城区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也非常好显著,这些高负荷运营的站点几乎都位于城市交通拥堵常发区域,通常成为造成相关路段和路口拥堵的原因之一。
这些站点的规模不应该也没有条件无限制的扩大。
图4 广州中心城区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较大的站点分布情况示意图3.3 客流空间分布特征(1)发送客流目的地空间分布据统计,广州市公路客运站日均发送客流26.4万人次,其中市域对外21.1万人次(省际1.6万人次、省内19.5万人次),市域内部5.3万人次。
目前广州的公路客运站除了承担城市对外客运功能外,还承担了部分内部客运功能,主要是中心城区与外围片区中心之间、各外围片区中心之间的联系。
这种情况与城市空间不断扩大有关,也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与城市公共交通形成一种过渡关系,随着公共交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将逐步被取代或公路客运班线公交化。
市域对外客流发送方向主要是东、西两个方向。
这与广州市所处的区位有关,广州南面临海,北面公路客运站主要辐射范围内大部分是山体且北方向有国家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竞争,公路客运站的主要辐射方向是粤东、粤西方向。
图5 广州公路客运站对外客流方向分布情况示意图中心城区客运站市域对外客流目的地空间分布来看,整体呈现随出行距离增大出行比例降低的趋势,具体来说,在100km范围内客流最为集中,占比接近58.4%,100‐200km范围内客流也占据较大比例,约为24.6%,大于200km客流所占比例较少,约占17%。
结合广东省的行政区划,以广州市为中心100km半径覆盖城市主要为珠江东西两岸城市(包括佛山、中山、珠海、东莞和深圳),200km半径覆盖城市主要为珠三角及清远、韶关、河源、云浮等地。
因此,可以说现状广州市公路客运枢纽一半以上客流集中在珠江东西两岸,约80%的客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图6 现状公路客运站对外客流空间分布情况图7 现状公路客运站对外客流分布态势(2)发送客流来源地空间分布通过对中心城区主要客运站客流问卷调查,来自中心城区的客流占其直接对外客流总量的比例约在48%‐63%之间,仍有37%‐52%的客流来自外围区。
图8 中心城区主要客运站吸引市内客流分布图中心城区主要客运站发送客流来源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说明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的客流量大,并不是完全因为中心城区的客流需求大,而有近一半的客流是因为外围区客运站的功能不完善而导致转移到中心城区站点来承担。
这部分客流不仅增加了中心城区高负荷运营站点的客运负担,同时远距离穿越市区抵达主城区客运站也加剧了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
中心城区的公路客运站的空间分布、功能设置与实际客运需求存在较大的矛盾,需要进行优化调整。
3.4 客流向性特征“向性”是指客运站连接周边城市及省级城市的放射性分布特征,向性特征反映客运站与周边地区的连接情况,与客运站线路、班次、客流量的分布有关。
中心城区的公路客运枢纽的客流向性特征如下:大部分公路客运站的发送客流方向与其区位基本一致。
位于主城区西部的滘口客运站、芳村客运站的班次和客流以西部方向为主,减少了穿越主城区的线路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位于主城区东部的天河客运站及附近东圃客运站的班次和客流以东部方向为主;位于主城区北部的罗冲围客运站的班次和客流以北部方向为主;由于广州往南方向的对外公路客运需求不大,位于主城区南部的海珠客运站的班次和客流并未以南部方向为主,而是分别往东西方向。
上述位于主城区边缘的公路客运站点可以利用周边的高快速路或公路等城市主要出入口,快速进行集散,主要班次和客流方向与其依托高快速路或公路通道基本吻合。
图9 中心城区客运站主要发送客流方向分布图部分站点的存在线路班次设置向性分布不合理的情况。
部分客运站主要客流向性分布与其区位不匹配。
如省客运站、市客运站均位于城市主城区西部,而其往东的客流比例分别占37%、58%,越秀南站位于老城区中心,发往西部和北部的客流分别占50%、36%。
上述重要站点大量客运班线车辆来回穿越主城区,与城市交通流线交织,导致对外交通与城市内部交通相互干扰,降低了对外运输效率,也加剧了城市内部道路的交通负荷,甚至造成交通拥堵,在节假日客流高峰表现尤为突出。
3.5 客流集散方式特征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点现状客流集散方式主要有如下特点:公路客运站客流集散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强。
各客运站公交(含地铁和出租车)集散比例接近或超过60%,最高达到78%,而小汽车和非机动化出行比例均较低,说明了公路客运站客流集散对城市公共交通的依赖性强,需为其提供强大的公交接驳服务能力。
与铁路衔接的客运站存在功能不合理问题。
中心城区与铁路衔接的3个客运站(省客运站、市客运站、广州东站客运站)与铁路换乘的客流比例不超过35%,这说明了衔接铁路的功能要弱于公路直接对外运输的功能,特别是省客运站和市客运站,直接对外客流比例(除铁路集散比例外)约80%,在与铁路衔接的客运站中,这部分功能本应弱化,但受历史及线路配置原因影响,铁路衔接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存在长途客车中转换乘客流。
各客运站均存在一定的长途客车换乘长途客车的客流,特别是省客运站、市客运站和广园客运站等市中心客运站换乘比例超过10%,这部分中转客流本应在城市外围客运站进行换乘,但却集中到中心城区客运站,说明了客运站功能配置和线路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
图10 各客运站全部客流集散方式4. 现状问题总结根据现状公路客运站的客流特征分析,总结大城市中心城区公路客运站的主要问题如下:(1)总体空间布局“内密外疏”、功能设施“内强外弱”,中心城区站点承担了过多外围区的对外客流,难以适应城市空间发展变化。
(2)与空港、铁路等大型交通枢纽发展存在不协调,如大型机场或部分铁路枢纽缺乏公路客运站衔接、部分与铁路枢纽接驳的公路客运站的主导客运功能不明确等,不利于枢纽城市的构建。
(3)与城市交通衔接不紧密,部分站点与轨道交通衔接条件较差,未能充分利用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作用;部分站点的选址未能与城市出入口通道相协调,增加对城市内部道路的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