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芒种 芒种节气习俗大全
芒种的风俗习惯

芒种的风俗习惯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节气一般出现在阳历的6月5日或6日,这个时候正值夏季农作物的生长期,农民们开始忙碌于农田的耕种和收获。
除了农事上的繁忙,芒种期间还有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其中包括农民们的祭祀和民俗活动。
一、祭祀和仪式活动在芒种这个节气中,农民们通常会举行一些祭祀和仪式活动,以祈求丰收和祝福农田的平安。
这些活动通常在农田或重要的庙宇中进行,旨在祈求土地神灵的保佑和庇护。
1. 农田祭祀:在芒种节气之际,农民们会到田地里设坛祭祀土地神灵。
他们会烧香、献上新鲜的农作物和酒水,并祈求土地神灵保佑庄稼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2. 庙宇祭祀:一些地区的农民会前往当地的土地庙或神社,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他们会烧香、敬献祭品,同时祈求土地神灵的庇佑。
这些活动通常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也是农村地区的重要民俗活动。
二、夏至饮茶习俗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夏至前的最后一个节气。
在芒种这个时候,有一种独特的习俗,叫做夏至饮茶。
这个习俗在南方地区尤其流行,人们会在芒种节气之前的一天,拜祭先祖,并饮用一种特殊的茶。
夏至饮茶习俗起源于古代传统民俗中的祭祀仪式,人们相信通过饮茶能够祛病、预防疾病。
这种茶叫做“夏至茶”,一般由各种草药和花卉混合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消暑解渴的功效。
在芒种节气当天,人们会聚在一起品尝这种茶,庆祝夏季的到来。
三、节日庆祝和婚嫁习俗芒种节气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在这个节气中,人们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同时也是许多婚嫁习俗的时机。
1. 婚嫁习俗:芒种节气被认为是结婚的好时机,许多婚礼都会安排在这个节气之内。
据民间传说,芒种这一天结婚可以招来好运和幸福,因此有很多年轻夫妇选择在芒种节气中举办婚礼。
2. 节日庆祝:在芒种这个节气中,一些地区会举行传统的庙会和集市,人们可以品尝到各种当季的水果和美食,还有传统的民间表演和游乐设施,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24节气芒种的习俗有些什么

24节气芒种的习俗有些什么芒种日女子做新麦食品,送给父母,以示探望和祝福。
制作白梅、乌梅、梅替、冰梅丸、锗脆梅、锗拌梅、盐梅、梅子汁等,供食用。
芒种时节天气开始炎热,也是农村最忙的时候。
习俗主要有煮梅、送花神、安苗、打泥巴等。
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
”因而要注意防署,多喝水,多吃清淡的食物。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九个,一般在阳历的6月5日前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道:“五月节,谓有芒种这天,青年男女在田间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后还要检查战果,谁的身上泥巴最多,谁就是欢迎的人。
下面简单聊聊芒种的食俗。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同时降水也多,空气湿度很大,体内的汗液常常无法通畅地排出。
人们就会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
俗话说:“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为气候开始炎热,因而人们要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水。
饮食也要清淡,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芒种小满后十五天,北斗之柄指丙为芒种。
这时太阳到达黄经七十五度,可以种植长芒的谷物,过了这一天就错过了种植时间,所以称为芒种。
做麦食麦类食品,吃起来好处特别多。
大麦性咸温,微寒,能消渴除热,益气调中,补虚壮血,养颜益色,盈实五脏,并可化食止泄,久食令人丰肌增白,皮肤嫩滑。
大麦面粉要优于小麦面粉,无燥热之气。
大麦煮粥甘滑可口,磨面做酱,则味道香美。
小麦性甘微寒,主补心止烦,可除热止汗,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吐血。
滋养强壮,使妇女易于孕育。
又因为小麦含有丰富钙质,而钙质又是组成骨质的重要物质,因而是最利于少年身体成长的食品。
小麦秋天播种夏夭收割,公历五六月间,新麦已经成熟,已出嫁的女子,可以做各种麦类食品,送给父母尝黄梅雨白梅白梅性平,酸咸,食之可以清热解毒,醒酒杀虫,功效与乌梅相同。
《本草纲目》说它可治中风、惊痛、喉痹、痰厥、僵仆等症。
梅酱梅酱,用梅榨汁而成。
其制法:用熟梅十斤,蒸烂去核,每一斤梅肉加盐三钱搅匀,正午晾晒,等晒成红黑色后收起。
芒种节气的民俗习俗与庆祝活动

芒种节气的民俗习俗与庆祝活动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阳历6月21日或22日。
芒种节气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也是农民朋友们忙于田间农作的重要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芒种节气有着丰富的民俗习俗和庆祝活动,以下将详细介绍。
一、插秧祭祀芒种节气是中国南方稻作区农民进行插秧祭祀的重要时刻。
在此期间,农民会在田间选取一片高山或者庙宇旁的土地,组织举行插秧祭祀仪式。
仪式中,农民们会向土地神明祈福,献上鸡、鸭、酒等祭品,祈求丰收和农作物的茁壮生长。
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不仅凝聚了田间劳动者的集体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敬与感恩之心。
二、沐浴芒水芒种节气,也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沐浴芒水习俗的日子。
根据民间传说,芒种节气的水质最佳,对人体有益。
因此,人们会在这一天集体前往河流、湖泊等水域,洗浴身体。
这被认为是能够吸收水中精华的最佳时机。
这一习俗不仅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清洁,还带有祛病驱邪的意义。
三、穿芒衣芒种节气,一些南方地区还有一项有趣的习俗,即穿芒衣。
根据传统,人们会在这一天将麦秸剪成衣服的样式,穿在身上。
这种芒衣形式多样,可以是披肩、裙子等。
这种习俗起源于农民朋友对农作物生长的期待和祈福,同时也是一种喜庆的表达,让人们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四、赛龙舟芒种节气也是中国南方地区举行赛龙舟竞赛的时候。
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竞技活动,相传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
赛龙舟的形式多样,有长跑、竞速等,每年吸引着许多观众前来观看和参与。
这种习俗通过体育竞技的方式,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增进人们的交流和友谊。
五、采摘时令水果芒种节气,正值夏季的开始,天气渐热,许多水果开始成熟。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人们会利用芒种节气的时机,组织采摘时令水果的活动。
这既是一种丰富农民朋友的生活,也是一种娱乐和庆祝的方式。
家庭成员或朋友们一起前往果园,品尝新鲜的水果,享受欢乐的时光。
以上是关于芒种节气的民俗习俗与庆祝活动的介绍。
这些独特的传统和风俗不仅展示了中国农耕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与感恩。
芒种节气的民间习俗及传统食物

芒种节气的民间习俗及传统食物芒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或6日。
在这天,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同时还有许多美食被人们所喜爱。
本文就来介绍一下芒种节气的民间习俗及传统食物。
一、民间习俗1.盆栽养菇芒种节气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在家中养些菇类,并且许多地方的市场也会出现各种新鲜的菇类。
而在江浙地区,人们喜欢用盆栽来养菇,包括香菇、金针菇、草菇等等,这些菇类都是刚上市的新鲜珍品。
2.放小龙虾在芒种这个节气,江南地区的小龙虾就是最受欢迎的。
对于很多人来说,小龙虾也是芒种节气的象征。
江南的许多市场都会摆出大量的小龙虾,而且这个时候大家会在家庭聚餐上吃上一顿大龙虾宴。
3.吃饺子芒种节气吃饺子的习俗比较流行,主要是因为饺子类似于夏天的昆虫,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代表着祝福与幸福。
所以在这个节气,许多亲朋好友都会来家里一起吃饺子。
二、传统食物1.南瓜饺子南瓜饺子是芒种节气中非常受欢迎的传统食品之一,它不仅有着浓郁的南瓜香气,而且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缓解夏季烦躁不安的情绪。
在很多地方,它还代表着生命的再生与幸福美满。
2.红枣粥芒种节气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喝一口滋补的红枣粥。
红枣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而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喝红枣粥能够起到补益气血、健脾养神的作用。
3.桑椹糕芒种节气中,桑椹是很多人非常喜欢的食品之一。
桑椹糕是用桑椹和糯米粉制成的,口感软绵,味道酸甜可口。
桑椹具有养血益气、润肺止咳等功效,在芒种节气时吃桑椹糕,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增强体质。
总之,芒种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气里有许多传统习俗和美食,这些习俗和美食不仅仅是传承我们的农耕文化,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内涵。
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这个节气的含义,以及它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芒种节气的民俗及活动

芒种节气的民俗及活动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6月6日或7日,是中国农历的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芒种节气标志着夏季即将到来,气温也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水平。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人们都会通过一系列的传统活动和习俗庆祝芒种节气。
民俗1. 吃芒果芒果是芒种的主要水果,这个节气得名就是来源于它。
据传,在这个时候吃芒果可以减少夏季的暑气,因此芒果也被称为夏令果。
在一些南方的城市里,市民们也会在芒季选择从广东等南方省份进口一部分芒果品尝。
2. 盆中糯米粉芒种节气时,南方许多地区都有盆中糯米粉的习俗。
主要特点是在大槽中捣糯米,并在上面加上一些小菜和香料。
当糯米粘在碗上时,即可享用,是美味的盆食品。
3. 荔枝节荔枝节是南方地区比较盛行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芒种的又一特色。
荔枝是芒种的另一主要水果,为应时节,地方往往把荔枝提前收割。
荔枝节期间,人们会选择悬挂一些荔枝、绿色植物、红色灯笼等来装饰自己的房间,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节日的热爱。
4. 守南山守南山是芒种节气的一项重要活动。
南方地区的观念是,芒种节气是严重灾害的季节,为了保佑家园平安,人们会躲到南山上守夜。
在这段时间里,会在山腰上安置一些神坛和香烛,表示对神灵的敬仰。
活动1. 赏荷会湖南省岳阳市举行的赏荷会,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之一。
该活动从南朝时期开始,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赏花会期间,热闹非凡的桥面、桥栏、围观人群等景象,让这个活动成为了数以百万计的人慕名而来的旅游胜地。
2. 祭祖芒种节气期间,许多华人会在自己的祖先墓前摆上糕饼、鲜花以及带有香气的环保小物品来祭奠他们。
这也是了解中华文化和气象学知识的一个好机会。
3. 亲子活动芒种时节,许多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野餐、游泳等。
这样不仅能享受阳光、大自然和亲子生活,还会协助孩子发展健康的体魄和性格。
4. 夏令营许多青少年可能不知道,芒种期间也是夏令营的另一个票房。
有关24节气芒种的习俗及活动

有关24节气芒种的习俗及活动从古至今,芒种时节都是一个十分适合养生的季节,在芒种的时候好好养生,也是可以让一年保持比较健康的状态的。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4节气芒种的习俗及活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芒种的习俗有哪些1、煮梅有传说称煮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但青梅鲜果酸涩,需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过于“三国”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2、送花神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3、开犁节浙江一些地区有“开犁节”,在芒种当天举办。
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牛是天庭的司草官,因为同情人间饥荒,偷偷播下草籽,但结果导致野草疯长,农田被野草淹没使农人无法耕种。
上天为了惩罚牛,指令其下凡犁田,直至今日。
芒种习俗活动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有的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体上,意谓它永不凋谢。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当然,芒种作为农业节气,自然也与其他节气一样,有着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习俗。
从唐朝开始,百姓们逐渐自发组织起名为“安苗仪式”的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这一习俗到清朝道光年间时达到鼎盛。
芒种节气的习俗及饮食原则

芒种节气的习俗及饮食原则芒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表示“麦子渐渐成熟,芒生白须,所以叫芒种”。
在这个节气中,气温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大地万物生长茁壮,是夏季的前奏。
在芒种节气中,有着许多传统的节日习俗和饮食原则,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节日习俗1.吃新麦面:芒种是麦子渐渐成熟的时期,所以这个节气中吃新麦面是一个传统的习俗。
吃新麦面一方面可以增加身体的营养,另一方面也是祭祀神灵的一种方式。
2.农民祭祖:在这个节气中,中国农民会举行祭祖的活动,这是因为芒种是农民耕作的忙季,而祭祖可以祈求祖先保佑农作物的好收成。
3.夏至:芒种节气是夏天的开端,而夏至也是夏季四季交替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是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日子。
中国人会在这个日子吃粽子、喝菖蒲酒、吃各种饮食,祭祀神灵,并且坐在室外欣赏日出日落,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4.采摘草药:芒种节气也是许多中草药的收成季节,中国人会去采摘一些中药材,如熟地、玄参、当归、白术等,用于煮汤、泡茶或药膳。
二、饮食原则1.清淡饮食:芒种节气的气候渐渐炎热,人们的消化能力也会相应地减弱,因此在这个节气中,宜选择清淡饮食,尽量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2.多吃开胃食物:因为芒种节气中气温较高,人们的食欲也会相应地减少,为了增加食欲,可以选择一些开胃的食物,如绿豆、黄瓜、芹菜等。
3.多吃果蔬:在芒种节气中,水果和蔬菜是必不可少的食品。
水果可以解渴,蔬菜富含维生素和水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4.合理搭配饮食: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过多盐分和调味品的摄入,以免影响健康。
同时还要注意药膳的煮制方法,以免破坏了药膳的功效。
总之,芒种节气既有传统的节日习俗,又有科学的饮食原则。
在这个节气中,我们应该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注重健康饮食,让身体保持健康,更好地迎接夏季的到来。
芒种时节的传统习俗及注意事项

芒种时节的传统习俗及注意事项
芒种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
6月5日或6日左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芒种时节有着丰富
的习俗和注意事项。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传统习俗
1. 摘芒:芒种是夏季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农民们在这
个时候要认真观察天气,摘去庄稼上的芒,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
2. 蚕痕:蚕痕是一种古老的农事疗法,一般在芒种时节
开始后进行。
农民在这个时候挑选正午时分阳光最强烈的日子,用锤子敲打庄稼,以加强庄稼的生命力和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 端午节:在中国,芒种时节的重要日子是端午节,这
一天也被称为"重阳节"。
人们会在这个日子里,挂菖蒲、龙舟
竞渡、吃粽子等,有着非常浓郁的地方风俗和文化。
二、注意事项
1. 饮食习惯:在芒种时节,由于气温逐渐升高,要注意
清淡饮食,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防暑降温:天气炎热,要多喝水,注意补充水分。
户
外作业时,可以用湿毛巾敷在头上,或别在衣领上,及时清洗头发和身体,以保持清爽,并防暑降温。
3. 预防疾病:芒种时节,蚊虫、蝗虫、蚂蚁等害虫猖狂,容易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需要加强环境卫生,注意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总之,芒种是一个非常繁忙的时节,也是一个丰收和歌唱生命的时节。
只有我们认真遵循传统文化的习俗,注重生活上的小细节,才能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和谐、健康、美丽。
芒种节气安苗是什么意思_芒种节气有什么习俗

芒种节气安苗是什么意思_芒种节气有什么习俗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一年一次的芒种要来了,你们知道芒种节气安苗有啥意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芒种节气安苗是什么意思_芒种节气有什么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芒种节气安苗是什么意思芒种安苗是流传于安徽绩溪一带的农事习俗,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相传“安苗”起源于唐末宋初,清道光末年起逐渐兴盛。
据史料记载,农历六月初六是天公天母寿辰,是日在田头地角鸣锣、烧纸、插小红旗。
伏岭、北村、胡家、锄头一带各村于芒种后第一个“龙虎日”请僧侣做斋,然后撑旗打鼓,抬着太尉老爷巡游田阪,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故谓“安苗”。
“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
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又称“芒种”。
芒种节气有什么习俗芒种习俗挂艾草天气越来越热,蚊虫孳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
古时门楣悬艾草,为的是驱赶蚊虫。
又因为此节气正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
芒种习俗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习俗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芒种节气的饮食习俗及传统活动

芒种节气的饮食习俗及传统活动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
芒种以麦子成熟而得名,是农民朋友们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芒种节气的饮食习俗和传统活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一、饮食习俗1、吃芒果芒果是芒种节气的代表性水果,被称为“南国之后”。
在南方地区,芒果的上市时间与芒种节气大体相同。
芒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果胶、纤维素等。
在芒果上市时,人们通常会买上一些芒果,或制成芒果酱、芒果冰淇淋等甜点。
2、吃麦面食芒种是麦子成熟的时期,此时烤麦、刈麦都已完结,麦子已经进入了储存的准备期。
在芒种节气,人们通常会吃些麦面食品,如麦片粥、麦饭等,以庆祝麦子成熟。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会将麦子压成麦砖,做成各种不同口味的麦砖饼干。
3、喝菊花茶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烧等功效,适合夏季饮用。
在芒种节气,人们通常喝上一杯菊花茶,以消暑降温。
此外,糯米、豆腐、蚕豆、青梅等也是芒种节气时期常见的食材。
二、传统活动1、向母亲致敬芒种节气,很多地方的人会把这个节日称为“母亲节”,并且会在这一天向母亲致敬。
有些地方,孝顺的儿女会送上一份礼物或者烹制一道独特的美食,表示对母亲无尽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的水上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芒种节气,有些地方会举办盛大的龙舟赛事,成为本地最受欢迎的传统活动之一。
同时,赛龙舟也是增强身体素质、促进团队协作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3、休息养生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芒种之后的季节正值夏至,天气渐渐转热,许多人都感到疲倦和无精打采。
因此,在芒种节气,除了庆祝和活动之外,人们也会尽量放松身心,给自己一些休息和养生的时间。
总而言之,芒种节气的饮食习俗和传统活动是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活动,大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并且同时也能增强身体素质和促进团队协作。
让我们期待每个芒种节气的到来,感受这个季节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
芒种节气的民俗活动及食物整理

芒种节气的民俗活动及食物整理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
斗指巳,太阳黄经达75°,于每年公历6月5-7日交节。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芒种节气的民俗活动及食物,盼望能对大家有所关心。
芒种的民俗活动1、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自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退疲惫、美容、调整酸碱平衡,增加人体免疫力等独特养分保健功能。
但是,新奇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2、安苗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季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进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外形,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头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进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谢之情,希望来年再次相见。
此俗在传统文化中今已不存,但着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
4、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伴随,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5、俗挂艾草艾草有驱逐蚊虫的作用,到了天气酷热的五月,细菌滋生的厉害,就是艾草出动的时候了。
人们会把艾草从田里割回来,然后摆放在自家的门口,还有些人会把艾草晒干,然后点燃,在屋子里转上一周,蚊虫也会被驱逐走。
芒种吃什么食物青梅煮酒在南方的时候,每年五、六月的时候就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我们应都听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煮酒并不是说直接把青梅放到酒里煮,其实就是将青梅泡酒里。
梅的酸甜可以通过酒香荡漾开来,这个时候饮一口,生津开胃,怡神旷心。
芒种节气的活动及传统习俗

芒种节气的活动及传统习俗芒种,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通常在公历的6月5日或6日之间,代表着田间开始出现许多芒草,也意味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在芒种节气,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传统习俗,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本文将详细介绍芒种节气的活动及传统习俗。
一、吃芒果芒果在芒种节气成熟,因此在芒种时节,吃芒果已经成为一项传统的习俗。
特别是在南方的地区,芒果更是成为芒种节气必不可少的美食。
人们可以将芒果切成小块,或者用新鲜的芒果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美食,比如芒果冰沙、芒果饮品、芒果酥等等,享受甜美的夏日滋味。
二、祭祀尊神在芒种节气,有些地方的农民会举行祭祀尊神的活动。
像江苏、浙江等地的农村,人们会在开始盛夏的时候向本土的龙王神和水神等神祈祷保佑,祭祀时会烧香祭拜,并放鞭炮祈求平安和丰收。
三、煮玉米饭煮玉米饭是芒种节气中的一大传统,在很多南方的农村中都会有这一习俗。
在玉米成熟时将新鲜的玉米与大米一同煮熟制成的玉米饭,色香味俱佳,也寓意平安、吉祥和丰收。
此外,煮玉米饭时需注意将煮玉米的水丢弃,这正是寓意着将去去留留垃圾留在田间,也习惯于引导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四、清洗房屋芒种节气开始,正处于炎热的夏季,家中须注意防潮、通风和清洁。
在芒种节气时,很多家庭会选择大扫除的活动,将房间内打扫得干净整齐,以挡住气温对人本身的影响,也寓意着“洗净心灵,拜神开运”。
五、运动健身芒种时节已经进入盛夏,气温逐渐升高,人们容易出现疲劳、烦躁等情况。
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很多人会在芒种节气期间选择一些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等,加强锻炼身体,减轻身体的不适感。
总结在芒种节气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不同的活动和传统习俗,以表达对自然、对生命和对生活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这些活动和传统习俗无不体现着人们向往和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中国的芒种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

中国的芒种节气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的芒种节气有许多传统习俗。
芒种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庆祝夏季的到来,同时也表达对农作物丰收的期盼。
以下是中国芒种节气的一些主要传统习俗。
1. 祭祀祖先:芒种节气是夏季的开始,人们常常会在这个节气里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这种庄严而隆重的仪式不仅代表对祖先的纪念,也象征着对来年丰收的祈求。
2. 赛龙舟:芒种节气也是中国传统的龙舟节。
人们会组织赛龙舟比赛,参与者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中竞赛。
这是一项充满激情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传统活动,也是庆祝夏季到来的一种方式。
3. 吃芒果:芒种节气正好是芒果成熟的季节,因此,吃芒果也成为了节日的一种习俗。
人们会享用新鲜的芒果,品尝其甜美的味道,象征着夏季的来临和好运的降临。
4. 收获香草:芒种节气也是香草成熟的时期。
农民们会在这个时候收获各种香草,并将其晾晒保存以备冬季使用。
这不仅可以保持香草的新鲜度,还可以赋予食物更多的香气和味道。
5. 制作花环:芒种节气是夏季花草盛开的季节,人们会用鲜花和鲜叶制作花环,佩戴在头上或挂在门窗上,以庆贺这个美好的季节。
花环通常以鲜艳的色彩装饰,给人一种欢乐和热情的感觉。
6. 冲凉节:芒种节气也是中国的冲凉节。
由于芒种节气往往天气炎热,人们在这个时候会以洗澡、游泳等方式来消暑。
这是一种健康而愉快的活动,同时也是人们排解夏季炎热的一种方式。
7. 农事活动:芒种节气是夏季农事繁忙的时期,农民们会进行种植、除草、灌溉等农事活动。
这些传统的农事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增强农民的体力和经济收入。
8. 喝茶:芒种节气是茶叶的丰收季节。
人们喜欢在这个节气里品尝新鲜的茶叶,享受其香气和口感。
喝茶被认为是一种养生的习惯,可以清热解暑、消除疲劳。
总之,芒种节气是一个充满喜庆和传统的节日。
人们通过各种传统习俗来庆祝夏季的到来和农作物的丰收,同时也在这个节气里尽情享受夏日的快乐和阳光。
芒种节气有哪些习俗

芒种节气有哪些习俗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亦是夏季的第九个节气。
芒种时节,正值麦子籽实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讲,芒种已经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一些特别的活动来庆祝丰收,并且也会根据地域风俗进行一些特别的习俗和传统。
一、玩龙舟芒种节气期间,中国南方地区将会举行龙舟赛。
这项传统体育活动是为了纪念汉代屈原,它是一项需要用划桨推船推进水中的节气活动。
很多城市会举办龙舟比赛,有的城市甚至会请来专业的龙舟队。
二、吃时令水果在芒种时节,大自然赐予我们很多时令水果如草莓、李子、桑葚等等。
人们会在这个时节开始大量消费这些水果。
许多人会去提前买水果,或是去水果园采水果,这也是一种减轻生活压力、放松心情的活动。
三、饮茶养生饮品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茶了,芒种时节正是饮茶的最佳季节。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氨基酸,消除人体内部毒素和促进消化吸收,芒种时节饮茶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
四、采摘果蔬芒种时节可以去采摘草莓、西瓜、甜玉米等蔬果,不但能够现场品尝到新鲜的蔬果,也让现代人们体验到田园生活的乐趣。
此外,也可以提高人们地方美食的认知和品尝。
五、祭祀习俗芒种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这一天,大部分南方地区会举行祭祀活动。
在千百年间的传承过程中,芒种节祭祀屈原的方式包括吃粽子、划龙舟和赛龟等活动。
有的地区还会放鞭炮,给乡村增添节日气氛。
六、扫墓芒种时节也是墓地管理的重要时刻。
这是由于农民在这个时候要忙于春耕、夏管、秋节和冬储备等重要的工作,因此很少有时间去照顾墓地。
芒种节过后,就是高温和阵雨的季节,随时可能动员整个乡村的力量进行防雨、排水、抢险等各项勘探工作。
结语:芒种节气是一个丰收的时节,这也是人们在这一天庆祝丰收和开始新的一年的活动的根源。
在这个节日中,我们可以吃到时令水果,在园中采摘,举办龙舟比赛,祭祀屈原并且扫墓等多种传统活动。
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和快乐。
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_芒种都有什么习俗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_芒种都有什么习俗整理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_芒种都有什么习俗芒种可是一个重要的日子。
无论您是不是观看芒种的追随者,我们都应当在把握好每个节气的同时,懂得敬重自然、疼惜生命、珍惜时间。
以下是关于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芒种节气的传统习俗1、芒种节气习俗——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季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进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外形,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2、芒种节气习俗——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头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进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谢之情,希望来年再次相见。
有的将五颜六色的丝绸带挂在花枝上,也有的将落地的花瓣重新贴在树体上,意谓它永不凋谢。
3、芒种节气习俗——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伴随,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芒种节气习俗——接嫁树芒种节气到来,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外形和质量上得以互补。
也有的简洁地用刀在果树上划出几道口,让其汲取外面空气,增加果实产量。
5、芒种节气习俗——晒虾皮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
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养分价值更好。
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芒种的寓意和象征芒种的寓意是有芒谷类作物可以种植,是种植晚稻等谷类作物的相宜时间。
季节“芒种”的意思就是麦粒上长出了尖尖的芒刺,表示麦粒接近饱满,有待成熟,预示丰收。
因此芒种,就寓意着“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由于芒种的节气过后,谷类作物的成活率越来越低。
芒种节气的民俗及农事活动

芒种节气的民俗及农事活动芒种是24个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节气,一般指的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节气,约在每年六月五日或六日左右。
此时,万物已进入欣欣向荣的成长期,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特定的民俗和农事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气。
1. 节气生活:芒种节气是农谚所谓的“芒落”,也是封建社会统计人口的重要时点。
在节气到来前,农民会默记周围的盆田有多少亩,每亩田种植的作物数量;节气到来后会在一碗水中放入几粒种子,待发芽后,农民们就会根据发芽的情况确定种植作物的数量和面积。
节气还是一个合理饮食的好时机,此时气温升高,人体要多喝水,多吃清淡的,富含营养的饮食。
2. 农事活动:芒种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是气温高、日照长、雨水丰的季节,也是全年最多闲暇时间的季节。
农民们会着手开始夏季的农事活动,包括收获麦子、播种秋粮、种植菜园等等。
此时还是一些重要的药物收获期,比如夏令时的桑蚕,称为“天赐良机”,同时也是菜地最适宜种植时期之一,包括豆腐花、芥菜、生姜、茄子、黄瓜等等。
芒种时节还要对田地进行一些防治病虫害和灌溉等工作。
3. 民俗活动:在一些地区,芒种节气还流传着一些独特的民俗活动。
比如,“捉蝼蛲”:赋予蝼蛲的形象让这些益虫成为神机妙算的代表,农民们在节气时会把蝼蛲设立为家神,用作展卖和祭拜。
另外还有折丁腰活动:这是一种在丁腰上走独木桥的活动,目的在于检验人们的勇气和毅力,同时增加人们的体力和耐力。
在节气期间,一些地方还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比如下潜比赛、划船比赛和牛王比赛等等。
总之,芒种节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对于中国的农民来说意义深远。
不仅是民俗和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通过农事活动来庆祝丰收的象征,人们在欢庆丰收时也在感慨自然的神奇,不断感受到生命力的强大和孕育一切的原初力量。
芒种节气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芒种节气的风俗习惯有哪些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这个节气有属于自己的特别习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芒种节气的风俗习惯,希望大家喜欢!安苗祭祀“芒种芒种,样样都忙。
”在皖南地区,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还会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作为祭祀供品,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
送花神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
按照古老的说法,芒种时节过后,群芳摇落,花神退位,人们便会隆重地为她践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次相会,这就是送花神。
不过,这种习俗主要流传于花农和文人墨客,距离生活较远,主要是文人一种附庸风雅的文化趣味。
泡青梅酒在南方地区,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在溧水地区的百姓至今习惯于在芒种节气里泡青梅酒。
芒种这天将清洗过的梅子泡在白酒里,以一定的比例*浸泡,青梅泡酒过程为一个月。
其实芒种时节煮梅的习俗,历史悠久,这个民俗和三国时“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颇有渊源。
接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北方地区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
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
”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
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
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
简单的就是用*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1、西瓜*凉,吃了不会引起上火心烦,而且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流失的体内钾盐。
西瓜富含维生素a、b1、b2和c等多种营养物质,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是盛夏的佳果,既能祛暑热烦渴,又有很好的利尿作用。
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但是吃西瓜也有讲究,西瓜属寒*食物,易伤脾胃,消化不良的宝宝不宜多吃。
2、青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2024芒种节气的风俗及养生指南

2024芒种节气的风俗及养生指南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这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
同时,芒种也有着丰富多样的风俗和独特的养生方法。
一、芒种的风俗1、送花神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风俗在《红楼梦》中便有提及,“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
”2、安苗安苗是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3、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煮梅的方法有很多,简单的一种是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腌渍青梅。
4、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二、芒种的养生指南1、起居养生芒种时节,昼长夜短,起居宜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
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
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
2、饮食养生芒种时节,饮食宜清淡,微凉微温,不可过度追求厚味或补益。
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能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
(1)多吃水果和蔬菜夏季蔬菜水果丰富,如西瓜、黄瓜、西红柿、草莓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
芒种节气的民间习俗及民俗活动

芒种节气的民间习俗及民俗活动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大约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
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75度,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已经开始炎热,万物开始茁壮成长。
芒种节气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活动。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民间习俗1、祷祈丰收芒种节气是夏季农作物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天,很多地区都会进行祷祈丰收的活动。
有些地方甚至还会在田间举行神仙祭祀仪式,以祈求神灵保护庄稼不受灾害,多出丰收。
2、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芒种节气中的重要传统活动之一。
这是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表演形式,既能祈求风调雨顺,也能表达人们对生命和财富的渴望。
舞龙和舞狮的织作和表演相对来说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和文化进行改编。
3、赛龟在海南和福建等地,赛龟是芒种节气的传统游戏。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摆放几只乌龟,看哪一只龟先到达终点。
这种游戏的背景是传说中的“龟起”(即龟升天),在芒种这一天龟能升天。
据说,赛龟的胜利者会得到好运和丰收的祝福。
4、吃爪哇菜芒种时节,爪哇菜也称为杨和菜。
在中国南方,烹饪爪哇菜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烹饪爪哇菜有许多不同的烹饪方法,如红烧爪哇菜、酸爽鲜爽的酸汤爪哇菜等等。
根据传统习俗,在芒种这一天吃爪哇菜可以保健、强身、防病。
二、民俗活动1、赛龟比赛节赛龟比赛节是中国南方一些地方的传统活动,通常在芒种节气期间举行。
比赛的方式是把几只乌龟放在不同的路线上,看哪只乌龟能够先到达终点。
赛龟的比赛是由家庭或家族自发组织的,参加者都是当地居民和游客。
胜出者有机会获得奖金和祝福。
2、各地芒果“大战”随着夏天的到来,芒果也成为了重要的水果之一。
在芒种这一天,一些地区会举办芒果大战活动。
例如在广东梅州有一个“芒果节”,著名的芒果品种“水晶蜜”会成为比赛的重点。
参加活动的人会组成团队,场地上会设立障碍,参赛者必须用芒果扔击对方的营地,最后保存相对完整的营地者胜利。
3、龙舟竞赛龙舟竞赛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传统文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24节气芒种_芒种节气习俗大全,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
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24节气芒种_芒种节气习俗大全又一年芒种节气到了,大家知道芒种节气习俗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们给大家带来的芒种节气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喜欢!
芒种节气习俗大全
嫁树: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
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
”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
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这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
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
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此俗今已不存,但著名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提及。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
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
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
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
是芒种节气习俗之一。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
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
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
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
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养生知识
由于湿度开始增加,芒种时节,人们特别容易困倦,所以,
健康人群在精神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和忧郁的情绪,这样机体气机得以宣畅,通泄得以自如。
在此时节,要注意水分的补充,因为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及时补充水分才能让机体处于一个平衡状态,防病于未然。
出国留学网我们为您收集整理了的芒种养生食谱,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帮助到您。
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祛暑、清热解毒食物为主,如利水祛湿类食物:黄豆、绿豆、金针菜、冬瓜等,清热祛暑类食物:西瓜、荷叶、丝瓜、黄瓜、芹菜、苋菜、甘蔗等,清热利湿的食物有:茼蒿、茭白、竹笋、菜瓜、荸荠等,健脾利湿的食物有:蚕豆、赤豆、青鱼、鲫鱼、鲢鱼、扁鱼等。
重点推荐的食物
1.鸭肉。
在保持荤素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夏季食用肉类的首选非鸭肉莫属。
鸭肉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温不热,清热去火,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在容易上火的季节食用,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极强,凡是体内有湿热、虚火过重的人都适合吃鸭肉。
2.西洋参。
酷暑盛夏,多汗会损耗人体阴津,伤阴则易生虚火,出现疲乏、倦怠、心烦意乱、舌红尿赤等症状。
而西洋参性凉而补,能降火、生津液、除烦倦。
每次取上1~2克,用开水
冲泡代茶饮,非常方便。
3.鱼。
这个时节正是大黄花鱼、小黄花鱼、鲐鱼、鲅鱼及三文鱼和多宝鱼的产卵期,因此,此时最适宜吃这几种鱼。
4.桑椹。
桑葚又名桑果,成熟的桑椹味甜汁多,酸甜适口,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桑椹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肠、乌发明目等功效,主治阴血不足而致的头晕目眩、耳鸣心悸、烦躁失眠、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结等症。
桑椹入胃,能补充胃液的缺乏,促进胃液的消化,入肠能促进肠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因而有补益强壮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桑椹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果糖、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及矿物质钙、磷、铁、铜、锌等营养物质。
5.泥鳅。
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在这个时节,泥鳅肉质达到了最为肥美的时刻。
因其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良食品,故被称为“水中人参”。
中医理论也认为,泥鳅有补中益气、解毒保肝、解渴醒酒、养颜等功能,同时,老年人常吃泥鳅还有助于抵抗衰老,强身健体。
24节气芒种_芒种节气习俗大全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