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一日一练)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案 苏教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B解析:“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此处明显运用有误。
“回味无穷”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答案:B解析:B句中“别有用心”是指有不良的用心,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点评: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3.下面文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B.《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习题精选七十九

精选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习题精选七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列歌咏月亮的诗句中,意境与鲁藜“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最为一致的一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听到班主任的脚步声,喧闹的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C、那些门和窗尽管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一般”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
B、春节期间,在外工作的人一般都要回家过年。
C、学生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少,一般都要到晚上10点以后才休息。
D、这些作品水平都一般,没有什么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尊严高于生命)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习题精选第二十五篇

2019-2020学年度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习题精选第二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将“这样,就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领语散文的意境。
B、阅读散文,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C、阅读了《乌篷摇梦到春江》后,如何才能让作者的梦摇落在我们的心中,并体会到她的梦越摇越酣的感觉?D、只有借助想象和联想的超膀,形成生动的画面,再现、补充和丰富作品描写的情景,我们才能领会到作品的内涵,欣赏到作品构思的精巧。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______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___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既又从而B、因为所以而且C、既所以从而D、因为又而且【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文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最新精选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习题精选五十三

最新精选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习题精选五十三第1题【单选题】下别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殉情枉法伦理满腹经纶B、渊源世外桃源勉励变本加厉C、意境断章取意茁壮相形见绌D、书籍声名狼籍娇艳娇揉造作【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的宇宙是和谐有序的。
宇宙中的每一颗星,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的散文中,每一个字、词,也应当不是可有可无的。
星体之间有宇宙微粒充当填充物,文章字词间也须有填充物──韵味,意境……这是比字词本身含意更深更难以言传的东西,无具体形象而真实存在的、类似晴空下笼盖在树木河流上空的淡紫色烟霞的东西。
A、茫茫宇宙也如同散文一样是和谐而有序的。
B、星体之间的填充物犹如散文中的韵味和意境。
C、散文中的填充物是韵味和意境,它犹如星体之间的宇宙微粒。
D、散文必须有韵味和意境。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将“这样,就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领语散文的意境。
B、阅读散文,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C、阅读了《乌篷摇梦到春江》后,如何才能让作者的梦摇落在我们的心中,并体会到她的梦越摇越酣的感觉?D、只有借助想象和联想的超膀,形成生动的画面,再现、补充和丰富作品描写的情景,我们才能领会到作品的内涵,欣赏到作品构思的精巧。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河中________着灯光,________着画舫,________着的笛韵,夹着那________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得菌陈如酒的秦淮河水了。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七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习题精选九十七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将“这样,就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领语散文的意境。
B、阅读散文,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C、阅读了《乌篷摇梦到春江》后,如何才能让作者的梦摇落在我们的心中,并体会到她的梦越摇越酣的感觉?D、只有借助想象和联想的超膀,形成生动的画面,再现、补充和丰富作品描写的情景,我们才能领会到作品的内涵,欣赏到作品构思的精巧。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句子中“一般”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
B、春节期间,在外工作的人一般都要回家过年。
C、学生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少,一般都要到晚上10点以后才休息。
D、这些作品水平都一般,没有什么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对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茹志娟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护送、借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B、《曹刿论战》《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分别选自《左传》《史记》《战国策》。
这几部书既是史学名著,又是文学名著,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习题精选第九十三篇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习题精选第九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______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___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既又从而B、因为所以而且C、既所以从而D、因为又而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面文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B、《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
C、《孟子》是记录春秋时候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D、《谈骨气》这篇议论文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别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殉情枉法伦理满腹经纶B、渊源世外桃源勉励变本加厉C、意境断章取意茁壮相形见绌D、书籍声名狼籍娇艳娇揉造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团结一致是能否搞好工作的关键。
D、大家都讲究卫生,我们的健康就有保障了。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是( )《春水晴峦》是一幅山水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家笔下的朦胧意境,映照出实实在在的心情文章。
2019年精选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一篇

2019年精选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课后练习第六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对曾卓的《我遥望》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A、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别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殉情枉法伦理满腹经纶B、渊源世外桃源勉励变本加厉C、意境断章取意茁壮相形见绌D、书籍声名狼籍娇艳娇揉造作【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你尽可翁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然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阐述错误的是( )A、诗歌中的“意象”,是指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之物。
B、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情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理解为“千里冰雪封盖,万里大雪飘飞”。
D、《星星变奏曲》中“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含蓄地写出了“阳光”还没有普照大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练习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 (ráo) 宽宥.(yòu)瞥.见(pēi)自惭形秽.(suì)B.冠.冕(guàn)对弈.(yì)娉.婷(pīn)成吉思汗.(hán) C.箴.言(zhēn)红晕.(yūn)轻觑.(xù)矫.揉造作(jiǎo) D.麾.下(huī)游弋.(yì)矗.立(chù)彬.彬有礼(bī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峭壁情有可原虚妄惟妙惟肖B.演绎漠不关心取缔自暴自弃C.纯粹混为一谈服侍不言而喻D.记载挑拨离间惘然天轮之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B.秋风中叶子簌簌而落,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C.山区扶贫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解决交通问题首当其...冲.。
D.铜仁梵净山以“贵州第一名山”而闻名遐迩....,引来无数宾客登高览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完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监测体系,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禁止或者杜绝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B.我们要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以维护物流行业的社会形象。
C.教育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D.学生们深受追捧的“诗词大会”独具魅力,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浩荡离愁白日斜”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愁绪的繁多、深广、延绵不绝。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结构匀称。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课后练习二十二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课后练习二十二第1题【单选题】依次填写关联词语都正确的是( )三峡工程完工以后,______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______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________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A、既又从而B、因为所以而且C、既所以从而D、因为又而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江流浩淼、山色迷蒙的优美画面)B、如果生命是树,尊严就是根;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飞翔。
(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深刻地说明尊严高于生命)C、眼前的山,已把夏天的翠裙换成了深秋茶绿色的晚服。
(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色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D、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听到班主任的脚步声,喧闹的教室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C、那些门和窗尽管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③江南,秋当然是有的④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⑤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A、④①②③⑤B、③⑤②①④C、③⑤②④①D、④①⑤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文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复习特训第六篇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复习特训第六篇第1题【单选题】对曾卓的《我遥望》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A、诗歌前后照应,“年轻的时候”与“而今”,“偶尔回头”与“有时回头”相照应。
B、“远在异国的港口”和“烟雾中的故乡”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在寥寥数语中,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艾青《煤的对话》(1937年)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A、诗中的“我”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失去了昔日的荣华,被埋到地层深处,“我”满怀怨愤,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的“我”历经沧桑,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我”渴望火的到来,要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的“我”是中华儿女的写照,有着炽烈的情感,昂扬的斗志,不甘沉沦,自强不息,“我”要摧毁黑暗,迎来光明。
D、诗中的“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别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殉情枉法伦理满腹经纶B、渊源世外桃源勉励变本加厉C、意境断章取意茁壮相形见绌D、书籍声名狼籍娇艳娇揉造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河中________着灯光,________着画舫,________着的笛韵,夹着那________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得菌陈如酒的秦淮河水了。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同步练习题(含答案)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惘然(wǎnɡ) 褴褛(lǔ) 阔绰(chuò) 眺望(tiào)B. 栈桥(jiàn) 拮据(jié) 瑟索(sè) 乱窜(cuàn)C. 胆怯(qiè) 恣睢(suī) 寒噤(jīn) 炊烟(chuī)D. 嗤笑(chī) 阴晦(huì) 潮汛(xùn) 掺杂(chān)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鄙夷隔膜糟蹋置之不理B. 恣睢跌落煞白歇斯底里C. 牡蛎瑟索萧索郑重其事D. 阔悼打拱嚼着与日俱增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中国宣布了包括进一步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等在内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
B.据调查,67.1%的受访家长赞同儿童票收取以年龄为准。
C.《经典咏流传》将中华经典的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网络平台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上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
D.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希望通过阅读来满足自我素养、提升精神需求,这无疑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他有力气,年纪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与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
B.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C.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D.教材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自主阅读的书籍,如《基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创业史》等。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读如春,你心中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
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________,从枯黄读出________,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________。
最新精选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四十四篇

最新精选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四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阅读陆游《夜吟》一诗,对这首诗整体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A、这首诗中,陆游总结了诗歌创作的经验。
B、这首诗中,陆游概述了学诗走过的曲折道路。
C、这首诗中,陆游描述了创作诗歌的艰辛情状。
D、这首诗中,陆游抒发了顿悟诗歌创作规律后的欣喜之情。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歌咏月亮的诗句中,意境与鲁藜“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最为一致的一句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你尽可翁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然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③④①②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别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殉情枉法伦理满腹经纶B、渊源世外桃源勉励变本加厉C、意境断章取意茁壮相形见绌D、书籍声名狼籍娇艳娇揉造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天坛的建筑设计,处处突显出与天相关的神秘性。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巩固辅导二

2019年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巩固辅导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阐述错误的是( )A、诗歌中的“意象”,是指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之物。
B、诗歌中的“意境”,是指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画面或事件与诗人的主观情感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理解为“千里冰雪封盖,万里大雪飘飞”。
D、《星星变奏曲》中“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含蓄地写出了“阳光”还没有普照大地,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别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殉情枉法伦理满腹经纶B、渊源世外桃源勉励变本加厉C、意境断章取意茁壮相形见绌D、书籍声名狼籍娇艳娇揉造作【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阅读陆游《夜吟》一诗,对这首诗整体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A、这首诗中,陆游总结了诗歌创作的经验。
B、这首诗中,陆游概述了学诗走过的曲折道路。
C、这首诗中,陆游描述了创作诗歌的艰辛情状。
D、这首诗中,陆游抒发了顿悟诗歌创作规律后的欣喜之情。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依据语段内容,对画线病句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天坛的建筑设计,处处突显出与天相关的神秘性。
天坛从南到北依次为圜丘、皇穹宇、祈年殿,整体呈现出连续上升的势态。
位于最高点的祈年殿,屋檐层层收缩上举,直入云霄。
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四周的墙壁上也以蓝色为主调,呈现出天的颜色。
圜丘中被视为天所居之位的天心石,人站其上,说话的声音就会从脚下升起,再从四周返回,仿佛在与天沟通交流。
天坛使这些特点具有一种和谐、静穆、崇高的意境之美。
A、修改:天坛使这些特点具有一种崇高、静穆、和谐的意境之美。
B、修改:天坛使这些特点具有一种崇高、和谐、静穆的意境之美。
C、修改:这些特点使天坛具有一种崇高、静穆、和谐的意境之美。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诗人谈诗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诗人谈诗》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诗人谈诗》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A卷时刻(30分钟)分值(50分)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12分)①鲁藜()②乍()然③弓弦()④山峦()⑤旷()野⑥笼()罩2.填空。
(5分)《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作者是今世诗人。
本文是他以诗人的身份写下的对的《》的评论。
阅读《一个深夜的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月光流进门坎我以为是阳光开门,仍是深夜不久,有风从北边来恍如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3.诗歌善用虚实并用的手法,从诗中找出一处虚写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5分)4.诗歌的语言具有侧面暗示的特点,你以为诗中哪些语句暗示了诗歌的主旨?(5分)5.说说下面形象的深刻含义。
(10分)深夜:黎明:6.指出以下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8分)①月光流进门坎()②河岸被山影压着()7.下面这首《泥土》也是鲁藜的作品,试琢磨该诗歌颂了泥土的什么精神。
(5分)老是把自己看成珍珠/就不时怕被埋没的痛楚/把自己看成泥土吧/让世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B 综合提升卷时刻(45分钟)分值(50分)阅读台湾诗人舒兰的《乡色酒》,回答下列问题。
三十年前你从柳树梢头望我我正年少你圆人也圆三十年后我从椰树梢头望你你是一杯乡色酒你满乡愁也满1.诗中的“你”“我”别离指的是谁?(8分)你:我:2.“你圆/我也圆”中两个“圆”字如何明白得?(8分)3.诗的第一节中有“你从柳树梢头望我”,第二节中有“我从椰树梢头望你”,这两次树木的变换暗示了什么?(10分)4.你是如何明白得这首诗的主题的?(10分)5.你明白“你从柳树梢头望我”化用了古代哪两句闻名文句吗?(4分)阅读今世诗人傅天琳的《秋雨声声》,回答下列问题。
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地说个不断。
窗内的语声,叽叽咕咕地说个不断。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步练习新版苏教版一、基础攻坚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B解析:“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此处明显运用有误。
“回味无穷”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答案:B解析:B句中“别有用心”是指有不良的用心,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点评: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3.下面文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B.《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
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步练习(有答案和解释)

第15课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步练习(有答案和解释)第1《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B解析:“情不自禁”指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此处明显运用有误。
“回味无穷”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
点评: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题抓住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即可。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却别有用心。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答案:B解析:B句中“别有用心”是指有不良的用心,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点评: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
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3.下面学作品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小时了了》选自古代小说集《世说新语》,作者是刘义庆。
B.《有的人》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写的。
.《孟子》是记录春秋时候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
D.《谈骨气》这篇议论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
2018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5课《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案

《诗人谈诗》教案方案教学目标.了解新诗的特点,理解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能理解诗文蕴含的内涵及意境,说出作者抒发的感情.。
2.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内容,学习作者评论的方法。
3.谈谈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独特感受和见解,学会欣赏新诗。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歌评论,在理解前首先要研读《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
如何在诗歌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这首诗的意境,这是教学本文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尝试通过朗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的意境。
引导学生学会在赏析中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品味诗歌中体现的诗意,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教案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阶段研读鲁藜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第二阶段对评论进行讨论,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诗歌讲析.简介作者鲁藜(1914-1999)原名徐图地,笔名流痕、怒隶、鲁加、许怀榕等。
他的诗富于哲理,诗风纯真清丽,是我国“七月诗派”的卓越代表。
因所谓“胡风反革命案”而蒙难二十多年,平反后,历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
从1932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醒来的时候》、《儿时的歌》《鹅毛集》《鲁藜诗选》等。
2.解题:这是一首现代诗,诗歌诗人通过对月光产生的错觉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黎明的渴望,对光明的殷切期待(写此诗是中国还处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阶段)。
3.学生反复朗诵原诗,把自己对诗的理解在书上标注一下。
4.分析诗歌结构:第一节:盼望长夜结束新课标第一网第二节:渴望黎明到来第三节:回到现实中来5.赏析第一节诗的第一节只有三行,十八个字,第一句是客观叙述,“月光流进门槛”,一个“流”字,富有动感,使得一幅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了。
第二句“我以为是阳光”是一种错觉,这里的阳光一语双关,既指现实中的阳光,又表示诗人内心对光明的追求。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教案 苏教版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首好诗问世,往往会不胫而走,万口争传,洛阳纸贵。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
而诗的艺术真谛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
这就得从诗歌语言上如手,从诗歌语言中找寻意象,去体会它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境界或意境,从而在一种或几种意境的基础上形成心灵的空灵世界。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味诗歌中“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比评论文章,反复诵读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重点】1.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思想内容;2.体味诗歌中“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难点】对比评论文章,反复诵读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制作多媒体课件;2.背诵《一个深夜的记忆》。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课文导入: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诗人鲁藜用他那颗敏感细腻的内心为我们记录了那一夜他突然醒来的所见所思,接下来我们去看看诗人曾卓是怎么评价这首诗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2.作者简介:曾卓(1922—2002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
出版的诗集有《门》(1944)、《悬崖边的树》(1981)、《老水手的歌》(1983)。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门槛 kǎn 曙光 shǔ乍然zhà山峦luán眺望tiào藜lí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交流:认真阅读曾卓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看看哪些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哪些比自己更深入,哪些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哪些自己所没有想到的。
请在这篇评论的旁边加以批注。
1. 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 诗人谈诗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复习特训三十二

教学资料范本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复习特训三十二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20xx年精选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十五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复习特训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别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殉职殉情枉法伦理满腹经纶B、渊源世外桃源勉励变本加厉C、意境断章取意茁壮相形见绌D、书籍声名狼籍娇艳娇揉造作【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但是河中________着灯光,________着画舫,________着的笛韵,夹着那________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得菌陈如酒的秦淮河水了。
A、纵横眩晕悠扬吱吱B、眩晕纵模吱吱悠扬C、眩晕纵横悠扬吱吱D、纵横吱吱眩晕悠扬【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
B、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明察秋毫的小事上斤斤计较。
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D、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阅读陆游《夜吟》一诗,对这首诗整体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
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
A、这首诗中,陆游总结了诗歌创作的经验。
B、这首诗中,陆游概述了学诗走过的曲折道路。
C、这首诗中,陆游描述了创作诗歌的艰辛情状。
D、这首诗中,陆游抒发了顿悟诗歌创作规律后的欣喜之情。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语,春水潺潺;___________,你尽可翁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教材分析
一首好诗问世,往往会不胫而走,万口争传,洛阳纸贵。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
而诗的艺术真谛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有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妙处。
这就得从诗歌语言上如手,从诗歌语言中找寻意象,去体会它给读者带来的某种境界或意境,从而在一种或几种意境的基础上形成心灵的空灵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味诗歌中“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比评论文章,反复诵读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思想内容;
2.体味诗歌中“宁静而深远的意境”美,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难点】
对比评论文章,反复诵读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背诵《一个深夜的记忆》。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文导入:
在《一个深夜的记忆》中,诗人鲁藜用他那颗敏感细腻的内心为我们记录了那一夜他突然醒来的所见所思,接下来我们去看看诗人曾卓是怎么评价这首诗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2.作者简介:
曾卓(1922—2002 ),原名曾庆冠,当代诗人,其诗富于感情,有较深的内涵,诗风朴实、醇厚,虽然长期遭受不公正待遇,但热情却未因生活的艰辛而退却。
出版的诗集有《门》(1944)、《悬崖边的树》(1981)、《老水手的歌》(1983)。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门槛 kǎn 曙光 shǔ
乍然zhà山峦luán
眺望tiào藜lí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交流:
认真阅读曾卓的《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看看哪些与自己的想法相同,哪些比自己更深入,哪些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哪些自己所没有想到的。
请在这篇评论的旁边加以批注。
1. 他指出“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衬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这里对“夜的沉静”和“动态感”的评说,就是他的独到的见解和体会。
2. 流星和风声,一有形无声,一有声无形,但曾卓用自己的联想丰富了诗的意境,使动者成为反衬夜的沉静的参照物,而夜则因它们的存在而变得有动态感。
3.在曾卓的笔下,“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这是原诗在字面上没有出现的意蕴,是曾卓对它的发挥。
这个发挥可以说恰到好处,使诗的主题意蕴进一步深化了。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作者说:“用了‘感觉到’这个词,就使这句诗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这就说“感觉到”有双重含义。
这双重含义是什么?
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黎明来临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
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望融合在一起了。
(二)诗人曾卓评论《一个深夜的记忆》的意境是“宁境而深沉”的,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宁静”体现在哪里,又为什么说它“深沉”?
①对深夜月光的描写,“河岸被山影压着”,是从静态方面表现宁静;风吹“月亮的弓弦”,“黎明的音响”,“有星流过旷野去”,从视角,听觉的动态方面烘托夜的宁静。
②“夜在沉静中进行”“黎明即将到来”的意境深邃,含蕴丰富。
(三)作者对《一个深夜的记忆》一诗很有偏爱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喜欢这首诗宁静而又深沉的意境,它反映了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经受战斗洗礼的诗人纯净、乐观的心。
五、合作探究
1.结合曾卓的评论以及自己的阅读经验,谈一谈鉴赏现代诗歌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2.用学到的方法在原诗旁边加上批注。
六、拓展延伸
诗歌鉴赏方法:
1.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诗歌语言有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要反复朗诵,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从诗歌的形象入手——要抓住形象的特征,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3.从诗歌的情感入手——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
4.从诗歌的艺术特色入手——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等。
七、课堂练习
自读余光中的乡愁,从自己独特阅读感受出发,试写一篇评论。
八、课堂总结
我想诗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就是“形”和“质”。
诗的定义可以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的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
这是能表写的、适当的文字就是诗的“形”,那所表写的“意境”就是诗的“质”。
--《美学散步》宗白华
九、作业布置
反复诵读下面这首诗,并写下500字左右的评论。
七里香
席慕容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绿树白花的篱前
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
而沧桑的二十年后
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
微风拂过时
便化作满园的郁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