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沁园春 雪》教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毛泽东词两首》之《沁园春雪》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毛泽东词两首》之《沁园春雪》教案北师大版

《词二首——卜算子沁园春雪》教案【设计思想】《沁园春·雪》:这首词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相关,故要联系当时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对词篇的理解,对于课文本身,学生没有什么文字障碍,基本上能掌握其内容。

教学设计上想主要体现引导学生搞清篇章结构,品味语言精妙之处,体会毛主席的豪迈情怀和伟大抱负的意图,以诵读为主要形式。

教学目标:1、思想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想象,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篇章结构,理解诗歌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3、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重点:1、理解写景、抒情想结合的特点。

2、诗歌的朗读。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背景简介: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同志登某某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 5年8月,抗战胜利后,同志亲赴某某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关于体裁和题目的简介:(让学生根据上学期学过的《水调歌头•中秋》的有关知识回答,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对名词术语不作繁琐的解释。

)教师点拨、明确: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展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1、请学生朗读,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

2、请学生将课前预习时收集的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雪的材料展示朗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0沁园春雪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0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的代表作,词的上阕,描写了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词的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显示出一代革命领袖伟大的气魄和胸襟。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的背景,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品味其意境,理解它所以抒发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乐观豪迈的情怀;2、 激发学生对祖国歌颂热爱之情以及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品味鉴赏能力。

感知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词上下阕之间的关系,以及评古的作用。

1、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2、关于课题;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新课:写雪的古诗导课。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诗歌题目。

二、初读课文,思考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了什么?3、上阙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虚景?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三、细读课文,思考1、上阕主要写了什么景物?2、作者怎样来写北方雪景?具体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什么特点?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4、上下阙之间怎样过渡的?5、下阙写了什么内容?6、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

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7、作者如何评说古代帝王的?8、一个“惜”字含有哪些意味?9、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课堂总结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从而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 能够理解并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能够解释诗中的难词难句,理解诗文的整体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诗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诗人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2. 通过对诗中英雄人物的赞美,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诗中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3. 诗文难词难句的解释和整体意义的理解。

2.2 教学难点1. 诗中难词难句的理解和翻译。

2. 对诗中修辞手法的鉴赏和运用。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1. 课文《沁园春·雪》文本。

2. 相关注释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3.2 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窗帘关闭,灯光柔和,营造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2. 学生座位:按小组合作的方式安排座位。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雪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雪的美。

2. 引导学生思考雪对自己的意义和感受。

4.2 朗读与背诵1.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4.3 文本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诗人的作文,培养表达能力。

5.2 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英雄人物,了解他们的故事和贡献。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教学课件】《沁园春雪》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教学课件】《沁园春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细读课文,思考
1.上阕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写北方雪景 2.作者怎样来写北方雪景?具体用了什么 方法?写出什么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细读课文,思考
概括描写
“望”
北国雪景 具体描写 (动、静) 雪后晴天 雄奇、壮丽

“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第五单元 · 第十课
毛泽东诗两首 沁园春・雪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课文导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李白《北风行》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 创立者。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有许多大磅礴的 诗作,主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军事文 选》《毛泽东诗词》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作者简介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
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 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 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 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
细读课文,思考
惜 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细读课文,思考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七年级 | 下册
细读课文,思考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沁园春雪(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掌握此种一些字词的注音及意义3、掌握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二)能力目标:1、领会上下阕写景、议论、抒情的关系,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

(三)情感目标:1、认识到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2、感受伟人的豪迈气魄,树立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和抱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作者的伟大胸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以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导入二、介绍词的基本常识1、词又称为长短句,词的一段叫做一阕,两段分别叫做上阕,下阕。

2、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格式,叫词谱,词谱的名称叫做词牌。

3、让学生指出本首词的词牌名和题目。

三、整体感知(一)朗读1、听视频朗读,注意听准字音、语速、节奏和韵律。

2、提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找出问题并作以评价。

3、检查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4、结合前面指出的问题,再听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二)疏通词意1、学生自读,并结合注释疏通词意,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小组内合作解决。

2、检查重点词义的理解情况,并作以明确。

3、指名学生疏解词意,其他同学及老师纠正。

四、深入理解齐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上阕)2、上阕哪些句子总写雪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3、对雪景的具体描绘,由哪个词引起?(望)4、作者望见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点?(长城内外、黄河上下、山、原)(颜色:白色)5、上阕除了写望到的这些景物,再有没有写其他景物?(须晴日……)6、这些景物是不是作者看到的?(不是,想象、联想到的)总结:词的上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意境磅礴,气势雄伟的画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沁园春雪》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沁园春雪》教案北师大版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伟人,他是一位诗人,他没有生在诗词鼎盛的唐宋时期,他的诗词大气磅礴,气吞山河,足以让苏东坡的诗句黯然失色,不敢用大江东去这样的诗句在他的面前妄称豪放。

读他的诗词必须要有视通万里的眼睛,必须要有思接千载的胸襟。

今天我们走进一代伟人最伟大的词章——《沁园春•雪》去感受伟人豪迈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

(板书课题)让我们齐读今天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

3、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首先让我们走近并缅怀伟大领袖毛泽东。

再来齐读一下。

三,作者简介: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诗人,书法家。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四,背景介绍: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遣队准备东渡黄河,奔走抗日前线。

在渡河前夜,恰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茫茫雪景,毛泽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于是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全词注意这样几个字词的读音。

五,字词识记:莽莽mǎng 今朝zhāo分外fèn 折腰zhé妖娆ráo 风骚sāo稍逊xùn 沁园qìn数shǔ汗 hán六,听读与朗读:1、请大家留意以上字词,听读课文,注意把握基调、听准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2、根据录音自由朗读,读准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3、点名读,自由评价(教师先评,学生跟评)4、齐读,注意停顿(投影展示停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精选5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精选5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精选5篇)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精选5篇)《沁园春雪》优秀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理解诗词中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学习这首词语言精确的特点;3、朗诵诗歌。

过程和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深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2、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伙伴的交流,对诗歌语言、内容和形象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壮丽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想象,领会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教学难点:理解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沁园春雪》2、学生准备:扫清文字障碍,有感情朗诵诗歌教学过程:教学预设教学调整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二.指导学生朗诵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娆逊数汗解词:惟余竞折腰红装素裹风骚(二)整体感知1.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想象词作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齐读一遍。

3.教师讲解: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1).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1).doc

19《沁园春雪》教案课前预习:1、通过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2、朗读全文,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

3.熟读试背这首词,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板书课题)二、预习展示:(1)走进作者:毛泽东,字(),笔名(),中国人民的(),(),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文体常识:词:诗歌的一种韵文形式,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

一般分为()两阙。

(3)背景介绍: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后,毛泽东率长征队伍胜利到达陕北,在陕北清涧县,毛于一场大学之后攀到白雪皑皑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于是诞生了这首《沁园春雪》。

请同学们猜测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是一种什么心情?那这首词又会流露毛泽东什么样的心情呢?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诗词,领略北国风光。

三、走进文本:师:现在让我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聆听伟人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品雪论英雄。

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归纳这首词的上下两阙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示:词上阙写,展现了;下阙论,抒发了。

2、品雪(1)上阙的总领句是:,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用“”字,领起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写出了作者的心情。

(3)除了静态动态的描写之外,作者更是由眼前的壮丽风光,想到了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点出了此时是作者的想象,是虚景,前十句是实景。

3、论英雄。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上阙与下阙之间的过渡句是:,。

其中承上,总括上阙雪景,一句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3).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3).doc
课题
沁园春雪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中写景的特点。
3.情感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 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写作背景、把握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意境,知道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领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指导学习进行再一次朗读,试背诵上阕。
掌 握正确的诵读方法。为学生把握诗词的 大意打下基础。
小组内组织学习,汇总学习成果,小组推荐发言,互相补充。
学生在词句中寻找信息,分析归纳理解。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学后收获,学习借鉴从多角度写景的方法。
学生当堂背。




等级(A/B/C/D)
(二)写作背景
1936年2月, 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 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学生活动
(三)朗读课文
1.放朗读录音,学生想象 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自由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
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重点字词理解:
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稍逊(xùn)
今朝(zhāo)馀(yú)数风流人物(shǔ)
检查
签阅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4).doc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4).doc
边读边思考、讨论、力求清楚问题的实质。
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背诵诗词。
作业设置
完成练习册阅读题部分




等级(A/B/C/D)
检查
签阅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时间:签查(盖章):
2.“惜”字领起哪些句子?有何含义?
(明确:惜引导的句子从“惜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结束。)
“惜”字的丰富含义:
①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 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②委婉批评了他们的不足,短于“文”治。
③惋惜其不足并非苛求前人,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性造成的。
课题
沁园春雪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下阕。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教法
八、当堂训练
1.比较阅读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分析两者的异同。(大屏幕展示这首词)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上阕:描绘北国风光——赞祖国壮丽山河
下 阕:评价历代帝王——抒凌云壮志豪迈情怀
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学生翻译诗句时巡视,鼓励让那些后进生多发言。
4.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3)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3)

课题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中写景的特点。

3.情感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写作背景、把握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意境,知道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领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法选择朗读法讨论法课型新授课前准备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62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首词。

【展示雪景图片、及课题】二、揭示学习目标三、指导学生自学1.借助练习册“导航塔”内容了解相关常识。

2.诵读课文,感知内容,感知文意。

3.借助资料及工具书,掌握生字、新词。

四、学生先学,教师巡视(一)介绍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欣赏《沁园春·雪》的相关书法作品。

(二)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展示幻灯片,明确学习步骤。

正确利用工具书,识记并理解课文中的课外知识。

幻灯片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雪》。

(2)理解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雪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二、教学重点:1. 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古典诗词的欣赏和分析。

3.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的全文、生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等。

2. 准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文学作品,以便进行比较和拓展。

3. 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毛泽东和他的诗歌创作。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题目《沁园春·雪》,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学生朗读诗全文,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纠正发音和朗读错误。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运用示例。

4. 意象和修辞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意象和修辞手法的意义,进行举例说明。

5. 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1)学生观察诗的结构,分析诗的段落和层次。

(2)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的韵律特点,如平仄、对仗等。

6. 欣赏与拓展:(1)教师展示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拓展。

(2)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和心得体会。

7. 写作练习:(1)教师给出与雪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5)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0沁园春·雪》word教案 (5)

《沁园春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理解词作的内容,并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熟读并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品味词作的意境之美、感情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词作的内容,并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品味词作的意境之美、感情之美。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大河。

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

毛泽东同志既是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

二、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展示)三、简介作者及背景:(课件展示)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当时, 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四、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线字注音(课件出示)沁园春()莽莽( ) 妖娆( ) 折腰()稍逊( ) 成吉思汗( ) 要求:指生在白板上批注,全班订正、识记。

五、词作学习方法指导:(课件展示)四步骤:第一、朗读: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语气,读出感情。

第二、译读:结合注释,再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词作转换成现代语。

第三、品读:品味词作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第四、诵读:在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六、引导学生学习词作:“朗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活动一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感知内容、情感。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0《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课题:沁园春·雪一、情景导入:二十世纪的地球风云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这一时期,各国都涌现出了一系列杰出的英雄人物,如领导同盟国取得二战胜利,有力打击法西斯侵略者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我们决不投降!”带领英国人民战胜德意志法西斯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苏联人民让德军闻风丧胆,成功保卫苏联的前苏联领袖斯大林;还有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他带领一个积贫积弱的民族,抗击日寇,争取自由,于1949年向世界宣告一个民族的复兴,他就是——(生:)。

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可以说他是一位具有诗人浪漫情怀的政治领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词《沁园春•雪》。

(幻灯片出示人物图片)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朗读、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朗读和释义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音乐美、情感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独立学习、合作交流提升朗读能力,赏析诗词的写作技巧,感悟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诗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陶冶学生的性情,学习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2、朗读、理解诗文,体会词作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深刻性及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本词主题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三、引导自主学习(一)朗读诗歌诗歌朗读方法指导:1、读准字音:读准作品中的生字、多音字。

2、把握节奏:依据词语、词组、句子成分等语法规律读准节奏。

3、读出感情:准确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以语调的升降、轻读重读的变化、声音的延长等表现丰富的感情。

教学活动设计:1、自由朗读作品,读准字音,尝试划分诗歌节奏。

2、请同学划分节奏,朗读作品,订正。

3、播放名家朗诵视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展示朗读,教师指导。

(二)赏析诗歌1、知诗人,解题目1.你能说出《沁园春·雪》的体裁和它的题目组成部分吗?2.请找出作品押韵的字,说出它的韵脚。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0毛泽东词两首沁园雪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0毛泽东词两首沁园雪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0毛泽东词两首沁园雪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停顿和重音。

(3)体会诗词语言的凝练、准确和“诗化”形象的丰富内涵。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

2.过程和方法(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词的内容。

(2)结合视频,体会本词的壮美意境和诗人豪迈情怀。

(3)结合几首描绘雪景的诗词,进行比较,加深对词主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教学策略1.以协作式为主的教学策略:a.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感知词的内容,提出问题,在其他同学的帮助或教师的提示下自主解决问题;b.学生通过竞争式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同桌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调整思路并和全班同学交流。

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深入理解课文的主题,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

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拓展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

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

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

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语文初一下北师大版第10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语文初一下北师大版第10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语文初一下北师大版第10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的背景和差不多内容。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品味鉴赏诗词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4、通过诵读法、品析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和形象。

注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鼓舞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胸怀和豪情,做新时代的风流人物。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

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诵诗歌,把握诗歌主旨及诗人的情感意蕴。

2、品析法引导学生认真品析诗歌意境,感悟作者抒发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品味了诗歌含蓄、明丽的语言,饱睹了俏立悬崖百丈冰的梅花的风采。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被柳亚子先生盛赞为:“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的《沁园春雪》。

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事实上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诗。

雪,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

板书:沁园春雪。

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幻灯片〕【三】了解作者:〔幻灯片〕【四】简介背景:展示词人创作的历史背景,〔幻灯片〕〔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在特定历史时期担负的历史使命,有助于学生理解词的内容,理解词的主旨。

〕【五】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音韵美1、初读全词。

教师范读。

通过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加上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强烈震撼,从而感受这首词的壮美。

并针对学生易错字音,借助投影仪进行正音教学。

2、再读全词。

学生自读,明确朗读的节奏、停顿、重音、韵脚。

3、听读全词。

要求学生闭眼听读,联想优美画面,初步感受词的形象之美,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提问:这首诗易用怎么样的基调去读?在朗读中我们体会到词中蕴藏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伟大的抱负;无比坚决的信心〕六、默读诗歌,整体感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0《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雪(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0《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雪(第2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雪第二课时一、用朗读表达对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1.每个人自由朗读课文,为在全班展示读作准备。

2.请几名学生朗读,然后自评、他评优点和不足,在纠正读和模仿读中明确朗读要点。

3.小组讨论设计全班分部表演读(轮读)。

4.全班交流,确定轮读方案和领读人选。

5.全班合作朗读,要求读出豪迈的感情。

(通过朗读回忆、巩固上节课对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调动学生的兴趣,朗读的知识、方法在实践中揣摩、感受,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二、品味、赏析词语。

1.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色世界、但没有一个“白”,请问作者用了哪些词表达洁白?讨论明确:冰、雪、银、蜡、素2.作者在写景和评论历史人物时用了十分贴切和极富形象、饱含深情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试举例说明。

(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简单知识七年级上册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应该不陌生。

)写景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封”显凝然静态,“飘”显轻盈动态。

动静结合,淳朴净美,意境广阔,气魄宏大。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驰”:化静为动,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际、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写。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一片。

“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象,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顿失”是“顿时失去”的意思;“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评论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的激烈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的雕”的“略输”“稍逊”都是稍微差一些,意思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用词却富有变化。

“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判要严厉一些。

(这首词值得品析的地方很多,从词语开始,是本着从小处着手,从简单处起步的原则,圈定了词语这个范围,学生思考的方向清晰,可以避免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局面。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沁园春.雪》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沁园春.雪》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沁园春.雪》教案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沁园春.雪》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介绍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2.掌握本词中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能准确指出诗中的修辞手法;4.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情感态度方面1.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包抱负,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人民无比信赖和热爱的激情。

能力方面1.掌握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能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情,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情感美和音乐美,在品析中领会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二、教学新课(一)整体感知放录音,学生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作所表达的感情。

2、一生朗读;指出朗读注意的地方:①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②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

3、明确重点字词的读音和意义、重读的字词以及应该停顿的地方。

如:分()外妖娆()成吉思汗()数()风流人物今朝()惟余莽莽风流人物折腰风骚红装素裹4、齐读,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求读的时候尽量处理好音量、语速、和语气的变化(二)学习上阕1、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明确:词的上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2、讨论: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明确: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的代表作,词的上阕,描写了北方壮丽的雪景,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词的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显示出一代革命领袖伟大的气魄和胸襟。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的背景,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品味其意境,理解它所以抒发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多读,多思考,多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宽广博大的胸襟和乐观豪迈的情怀;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品味鉴赏能力。

感知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词上下阕之间的关系,以及评古的作用。

1、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2、关于课题;
3、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导入新课:写雪的古诗导课。

2、借助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诗歌题目。

二、初读课文,思考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了什么?
3、上阙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虚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三、细读课文,思考
1、上阕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2、作者怎样来写北方雪景?具体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什么特点?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
你怎样的感受?
4、上下阙之间怎样过渡的?
5、下阙写了什么内容?
6、下阕写无数英雄竞折腰,“折腰”的意思为鞠躬、倾倒。

哪些英雄为之折腰呢?对他们,作者用了一个“惜”字,惜什么?
7、作者如何评说古代帝王的?
8、一个“惜”字含有哪些意味?
9、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课堂总结
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从而将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

五、比较赏析
试就课文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进行比较,思考:
两首诗词相比,在艺术上有什么差异?(见课件)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

字数不限。

略。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