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讲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发育生物讲解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3. 了解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

2. 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教学难点:1. 复杂发育过程的理解。

2. 不同生物类群发育特点的区分。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

2. 生物发育相关教材或资料。

3. 实验材料(如蚕卵、蝌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发育过程。

2. 提问:什么是发育生物学?它在生物学中有什么重要性?二、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介绍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如胚胎发育、变态发育、生殖发育等。

2. 讲解发育生物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如揭示生物的遗传规律、研究生物进化等。

三、生物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1. 以蚕卵为例,讲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和阶段,包括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器官形成等。

2. 展示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各个阶段的特征。

四、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1. 以昆虫、鸟类、哺乳类为例,介绍不同生物类群的发育特点。

2. 比较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如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

3. 讲解鸟类和哺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如鸟类的筑巢、哺乳类的胎生等。

五、案例分析1. 以蝌蚪为例,分析其变态发育过程,包括蝌蚪的形态变化、器官形成等。

2. 讨论蝌蚪变态发育的意义,如适应不同环境、提高生存能力等。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阅读相关教材或资料,深入了解生物发育的某个方面。

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在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细胞周期及调控机制
01
细胞周期定义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
历的全过程。
02
细胞周期阶段
间期和分裂期(M期),其中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
03
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复合物是
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机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调节相关蛋白的
囊胚形成
卵裂后形成的细胞团进一步发育,内部出现空腔,形成囊胚。囊胚由滋养层和内细胞团构成, 滋养层将发育成胎盘和胎膜,内细胞团将发育成胎儿的各种组织。
原肠胚形成和器官发生
原肠胚形成
囊胚进一步发育,内细胞团表面的细胞形成外胚层,下方的 细胞形成内胚层,内外胚层之间的细胞形成中胚层。这个过 程称为原肠胚形成。
减数分裂过程及意义
减数分裂定义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
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后期Ⅰ和末 期Ⅰ;第二次减数分裂类似于普通的有丝分裂,但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减数分裂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同时, 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 加了配子的遗传多样性,为生物的变异和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表观遗传学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研究基因表达如何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 ,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在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
利用单细胞测序等高通量技术,揭示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如何做出命运 选择,以及这些选择的分子基础。

生物的个体发育生物教案

生物的个体发育生物教案

生物的个体发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个体发育的概念,明确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生物个体发育的基本环节,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3. 培养学生对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引导学生认识生物个体发育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个体发育的概念与特点2. 胚胎发育过程及特点3. 胚后发育过程及特点4. 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现象分析5. 个体发育与生物进化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和特点,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基本环节。

2. 教学难点: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个体发育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个体发育的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案例,理解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

3. 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对生物个体发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生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和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个体发育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个体发育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胚胎发育过程及特点:详细讲解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分析胚胎发育的特点。

3. 讲解胚后发育过程及特点:介绍胚后发育的各个阶段,分析胚后发育的特点。

4. 分析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现象: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如生长、发育、繁殖等。

5. 讲解个体发育与生物进化的关系:阐述个体发育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生物个体发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7.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个体发育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发育生物学教案-2015年

发育生物学教案-2015年
daf-16 干扰质粒菌作为实验组,每组各准备一个平板(三块平板有何不同?)。 (2) 每只板上挑取 3-5 只含有 GFP 的线虫(TJ356),产卵 3 小时。计做 day0。 (3) day3 观察各个平皿中线虫形态的不同。 (4) 挑取 day3 期各个平皿中的线虫,制成 Pad,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拍摄各个
3、挑虫、培养: (1) 将铂金丝做的笔在酒精灯上烧红后,在线虫培养基上轻划几下,即可用于挑
虫; (2) 解剖显微镜下找到合适的成虫,用“笔”将它轻轻挑起,迅速在解剖显微镜下
将之放到新的平板上,共挑取 3-5 只线虫; (3) 将培养皿做好标记,放到 20℃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6
(4) 产卵 3 小时后,显微镜下可以看见培养皿上有椭圆颗粒状的线虫卵(胚胎), 此时,可以将成虫挑走。产卵当天计作 day0。
C.elegans 为蠕虫状,长度约 1mm,因其个体结构简单、体细胞数目恒定, 特定细胞位置固定,生活史短、遗传背景清楚、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等,在遗传 与发育生物学、行为与神经生物学、衰老与寿命、人类遗传性疾病、病原体与生 物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筛选、动物的应急反应、环境生物学和信号传导等领域 得到广泛应用。如细胞凋亡现象及其机理以及 RNA 干扰技术最早都是在线虫中 被揭示的。
实验用的大肠杆菌是 OP50 以及 HT115(DE3)。HT115(DE3)菌株是 RNAse III(dsRNA 特异性降解酶)缺陷型,并且可以通过 IPTG 诱导 T7 RNA 聚合酶的 大量表达。
实验用的质粒有三种:L4440 空载质粒,Chc-1 干扰质粒(多克隆位点插入 Chc-1 基因的 L4440 质粒),Daf-16 干扰质粒(多克隆位点插入 Daf-16 基因的 L4440 质粒)。

发育生物学实验

发育生物学实验

方法与步骤 青蛙排卵季节,携带长柄 铁勺,水桶、10%福尔马 林及玻璃小瓶若干,在早 上5点半——6点到达蛙卵采
集地。
如见雌蛙产卵,即用铁勺轻 轻捞取新鲜卵于水桶中(水 和草用原地的)如未见产卵, 可捞取胶膜清新透明,动植 物极黑白分明的新鲜卵团。 并迅速用10%福尔马林固定一 些新鲜卵于小瓶中。
方法与步骤 1、用注射器将1ml垂体提取
物从蛙的皮下注入腹腔, 记上“实验”标签。 2、取另一只蛙,注入lml任 氏液,记上“对照”标 签。
3.放置约90min后,检查每 只蛙的泄殖腔内是否有卵子。 检查方法是用手握蛙,利用其 腹部外翻压力,使输卵管内少 量卵被推出,在泄殖腔的开口 处便可见到。如没有见到卵子, 可以再放些时间再观察。
14天后观察结果,并加以描述。 提示:
1、甲状腺素的用量? 2、同一饲喂量。 3、同一环境条件。
从药店购买10片甲状素片, 把药片研碎和等量的面粉混 合均匀加水调成糊状,倒在 玻璃片上阴干,然后将阴干 的混合物捏碎贮藏起来备用。
对已长出后肢的甲、乙两组蝌 蚪,对一组(甲组)除每天喂 以蛋黄粒和菜叶外,加喂甲状 腺素片和面粉的混合碎粒。对 另一组(乙组)蝌蚪只喂蛋黄 粒和菜叶,这样处理7天后,再 喂以相同的食物,不再加喂甲 状腺素。
二、两栖类早期胚胎发育 (设计)
方法一 青蛙的早期胚胎发育
目的要求 观察青蛙的 早期胚胎发育
基本原理 蛙卵是观察两栖类早期胚胎
发育的好材料。青蛙一般早上6 时产卵,随即受精,2小时后即 分裂为2细胞期,以后每隔1-1.5 小时分裂一次,依次经过2、4, 8、16.32,64……个细胞期,到
下午已达胚囊期。
16周
主要形态特点 生态特点 前肢长出, 食小植物 尾开始退化 后肢长成, 开始登陆 肺代替鳃, 尾缩短 蝌蚪变成蛙 登陆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教学 教案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单击添加目 录项标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与 手段
教学过程设 计
教学评价与 反馈
添加章节标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遗传学的基 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遗传学的基 本实验方法和技 术
理解发育生物学 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掌握发育生物学 的基本实验方法 和技术
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案例,帮助学生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合适的 遗传学与发育生物
学教材
网络资源:利用网 络资源,如基因数 据库、在线课程等
实验材料:准备相 关的实验材料,如 显微镜、培养皿等
提供一些实际的遗传学和发育 生物学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 决问题
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 课后继续学习和巩固相关知识
归纳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强调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阅读相 关章节,并完成课后习题
作业要求:按时完成作业, 并提交给老师批改
遗传密码:DNA中碱基的 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
的氨基酸序列
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 致的疾病,如血友病、白
化病等
遗传学基本规律
孟德尔定律: 基因的分离和
自由组合
染色体理论: 基因在染色体 上的位置和排

基因突变:基 因结构的改变
和功能影响
遗传平衡:群 体中基因频率 的稳定和变化

生物课人类的发育教案设计

生物课人类的发育教案设计

生物课人类的发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的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婴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特点和变化,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实验观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的发育过程,尊重生命,珍惜健康,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1. 胚胎发育,受精卵的形成、胚胎的发育过程和特点。

2. 婴儿期,出生后的发育特点和生活需要。

3.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4. 成年期,生理和心理上的成熟和稳定。

三、教学重点。

1. 了解人类的发育过程和特点。

2. 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四、教学难点。

1. 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2. 性征的发育和成熟。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人类发育过程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逐个介绍胚胎发育、婴儿期、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特点和变化,让学生了解每个阶段的发育特征和生活需求。

3. 实验,安排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变化,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类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特点和变化,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或者开展一些有趣的调查和研究活动,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六、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人类发育过程中的重要变化和特点。

2. 实验教学,安排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变化。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生物教案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教案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教案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2.掌握植物的种子萌发、茎的生长和叶的发育过程;3.理解植物的生长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种子萌发过程:种子吸水膨胀、根的伸长、茎的出土和叶的展开;2.茎的生长过程: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3.叶的发育过程:叶序的变化、叶形的变化和叶片组织的构造特点;4.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展示一颗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思考:种子是如何发芽长成一棵大树的?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步骤二:种子萌发过程(20分钟)1.分析种子的结构,解释种子吸水后的膨胀过程。

2.通过实验演示种子的萌发过程,观察根的伸长、茎的出土和叶的展开。

3.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种子萌发过程。

步骤三:茎的生长过程(20分钟)1.解释茎的结构和功能,强调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对茎的生长的重要性。

2.分组讨论,设计观察实验,验证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对茎的生长的影响。

3.学生互相交流观察结果,并给出结论。

步骤四:叶的发育过程(2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叶序、叶形和叶片组织的构造特点。

2.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叶的构造实验,观察叶片中的细胞和细胞器。

3.让学生总结不同植物叶的发育过程的共性和差异。

步骤五: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0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茎的生长和叶的发育的影响。

2.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照、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让学生总结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规律。

步骤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1.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和总结,梳理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关键点。

2.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3.布置课后作业:以一棵植物为例,描述其从种子萌发到生长成大树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种子的萌发过程,让学生亲身观察和体验。

生物的个体发育生物教案

生物的个体发育生物教案

生物的个体发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个体发育的概念及特点;(2)掌握生物个体发育的基本过程;(3)了解生物个体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现象;(2)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和分析个体发育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物个体发育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自然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个体发育的概念及特点;(2)生物个体发育的基本过程;(3)个体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2. 教学难点:(1)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生物现象的内在联系;(2)个体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机制。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2. 实验器材:显微镜、生物切片、动植物标本等;3. 教学多媒体:PPT、视频、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个体发育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个体发育现象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讲解个体发育的概念及特点;(2)阐述生物个体发育的基本过程;(3)介绍个体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3. 实例分析:(1)分析身边常见的生物个体发育现象;(2)讨论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环节。

4. 实验观察:(1)安排学生观察生物切片,了解个体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2)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标本,分析个体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5. 知识巩固:(1)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个体发育知识的掌握程度;(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六、教学拓展1. 个体发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个体发育过程中,生态环境对其的影响,如温度、光照、食物等因素如何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植物发育生物学教学教案

温度:温 度对植物 的生长有 重要影响, 过高或过 低的温度 都会影响 植物的生 长
水分:植 物需要适 量的水分 才能正常 生长,水 分过多或 过少都会 影响植物 的生长
土壤:土 壤的质地、 酸碱度和 养分含量 都会影响 植物的生 长,植物 需要从土 壤中吸收 营养物质
空气:植 物需要呼 吸,空气 中的氧气 和二氧化 碳浓度会 影响植物 的生长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关注学科发展前沿,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THANK YOU
汇报人:XX
案例分析法
选取典型案例: 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植物发育生物 学案例进行讲解
分析案例:对案 例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其背后的科 学原理和规律
归纳总结:总结 案例中的关键知 识点和技能,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
拓展应用:引导 学生将所学知识 应用到实际生活 中,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课堂讨论法
目的:激发学生思考, 提高课堂参与度
植物生殖过程与繁衍方式
植物生殖过程:开花、传粉、 受精、结果
植物繁衍方式:有性生殖、无 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精子和卵子的 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 成新个体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 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 个体,如扦插、嫁接、分株等
植物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光照:植 物生长需 要充足的 光照,光 照强度和 时长会影 响植物的 生长速度 和形态
布置作业,巩固 所学知识,为下 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积极参与课堂讨 论,提出问题并 积极思考
认真听讲,做好 笔记,积极参与 实验操作
遵守纪律,尊重 他人,保持良好 的课堂秩序
完成作业和实验 报告,及时提交 ,认真完成

高一生物课程教案植物生长与发育的研究与实验

高一生物课程教案植物生长与发育的研究与实验

高一生物课程教案植物生长与发育的研究与实验高一生物课程教案——植物生长与发育的研究与实验引言:植物生长与发育是生物学中的关键课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并且为农业、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知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性实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实验技术。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3. 初步了解植物荷尔蒙的作用和调控机制;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一:植物种子萌发实验实验材料:玉米种子、纸巾、培养皿、蒸馏水、温度计实验步骤:1. 选取一些玉米种子,用纸巾包裹种子,并在纸巾上滴上适量的蒸馏水。

2. 将包裹好的种子放置在培养皿内,同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的温度。

3. 在实验开始后每天对种子进行观察,记录下种子的发芽时间和发芽率。

4.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因素。

三、实验二: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实验材料:水生植物(如水葱、水藻等)、光源、pH试纸、碳酸钠溶液、取样器、试管、显微镜实验步骤:1. 在光照条件下培养水生植物,并观察植物叶片的形态和颜色。

2. 为了验证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我们可以将水生植物置于浓碳酸钠溶液中,然后用取样器将气泡收集到试管中。

3.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pH试纸检测水体的酸碱度变化,并观察气泡形成的现象。

4. 通过显微镜观察水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以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生位置及特征。

四、实验三:植物激素实验实验材料:豆苗或小麦苗、吲哚乙酸(IAA)、琼脂、试管、营养液、刀具实验步骤:1. 选取一些豆苗或小麦苗,并将它们移植到琼脂或富含营养液的培养皿中。

2. 在几支苗上滴加吲哚乙酸(IAA)溶液,而其他苗则作为对照组。

3.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植株生长情况,比较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高中生物体外发育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体外发育教案模板

#### 教学目标:1. 了解体外发育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2.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生物的体外发育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理解体外发育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教学重点:1. 体外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2.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教学难点:1. 体外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观察与识别。

2.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水螅、水母、水生植物种子、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放大镜等。

2. 实验试剂:清水、生理盐水、碘液等。

3. 教学课件:体外发育相关知识介绍。

####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生物的体外发育过程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体外发育?它有哪些特点?二、理论讲解1. 讲解体外发育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 介绍体外发育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操作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生物进行观察。

2. 材料准备:每组根据所选生物,准备相应的培养皿、清水、滴管等。

3. 实验步骤:- 将所选生物置于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清水。

- 观察并记录生物的发育过程,包括孵化、孵化后幼虫的活动、幼虫的生长等。

-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幼虫的形态变化。

- 定期更换清水,观察生物的生长情况。

4. 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安静,避免打扰到其他小组。

- 观察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直接接触生物。

- 注意观察数据的准确性,做好记录。

四、实验报告1. 每组完成实验后,根据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步骤、观察结果、结论等。

五、课堂总结1. 回顾体外发育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 总结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强调实验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

#### 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体外发育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2.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体外发育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学科教案

研究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学科教案

研究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生物学学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动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和掌握动植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过程和调节机制。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1.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过程和调节机制。

三、教学难点:1.动植物生长的调节机制。

2.动植物发育的关键因素。

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PPT。

2.实验器材和材料:种子、苗、培养基、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认为这种植物是如何生长和发育的?”2.知识讲解(25分钟)a.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b.详细解释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主要过程,包括细胞分裂、细胞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等。

c.讲解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节机制,包括内激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3.实验探究(40分钟)a.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些种子和苗。

b.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的发育过程,并进行数据分析。

c.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因素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何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4.合作学习(20分钟)a.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选择一个具体动植物,研究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调节机制。

b.要求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个课堂报告,包括研究结果和结论。

c.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报告,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5.课堂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习要点,并与实际生活联系,思考动植物生长和发育对人类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1.整理今天的课堂笔记。

2.写一篇关于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文章,介绍其基本概念、主要过程和调节机制。

3.选择一种具体动植物,研究其生长和发育过程,编写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导入图片、知识讲解、实验探究和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其观察和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实验设计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实验设计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生长与发育的实验设计实验目的:通过设计一系列简单的实验,探究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增进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理解。

实验材料:- 大豆种子- 水杯- 温水- 幼苗培养皿- 小刀- 尺子- 植物生长指示剂(例如溴酚蓝)- 手套和眼镜(用于安全操作)实验一: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1. 将大豆种子均匀分布在水杯中。

2. 将一个水杯放置在室外,阳光直射的地方,并保持适当的湿度。

3. 将另一个水杯放置在室内,避免阳光直射,同样保持适当湿度。

4. 记录每天两组水杯中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幼苗的高度和颜色变化等。

5.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实验的结果,记录观察到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室外阳光直射的条件下,大豆种子的生长速度可能更快,并且植物体色鲜绿。

而在室内的条件下,阳光不足可能导致植物生长缓慢,幼苗颜色苍白。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实验二: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1. 将大豆种子均匀分布在室温下的两个幼苗培养皿中。

2. 每天给一组幼苗供给足够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3. 对另一组幼苗限制水分供应,每隔一段时间给予一定量的水。

4. 记录两组实验中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状态等。

5.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实验的结果,记录观察到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水分充足的幼苗生长更快,茎直立,叶片更绿。

而水分不足的幼苗生长缓慢,茎弯曲,叶片颜色较浅。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实验三:营养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1. 将大豆种子均匀分布在室温下的两个幼苗培养皿中。

2. 一组幼苗使用含有适量营养物质的营养土进行培养,另一组幼苗使用不含营养物质的土壤进行培养。

3. 每天保持土壤湿润,并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根长等。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实验的结果,记录观察到的差异。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了解2,4-D、萘乙酸对无籽果实形成的诱导作用。

2. 了解乙烯对果实的催熟作用。

二、实验原理植物生长调节剂2,4-D、萘乙酸(NAA)等,在适当的浓度下能诱导无籽果实形成。

适当浓度的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

三、试剂与材料1. 实验试剂20mg/L2,4-D(用少许1 mmol/L NaOH溶解2,4-D,再用蒸馏水定容),500mg/L NAA(用热水或少量95%乙醇溶解NAA,再用蒸馏水定容),40%乙烯利2. 实验材料盆栽番茄、辣椒幼苗,香蕉(或大蕉、柿子、芒果等)四、实验步骤1. 无籽果实的诱导形成(1)2,4-D诱导无籽果实在番茄开花授粉前用2-3滴20mg/L 2,4-D溶液涂在花上,以水处理作对照。

果实成熟时,观察果实内籽粒的有无。

(2)NAA诱导无籽果实在辣椒开花初期,用2-3滴500mg/L NAA溶液滴在花朵上(或喷花),以水处理作对照。

果实成熟时,检查是否有籽。

2. 乙烯利对果实的催熟作用将采收后的香蕉(或大蕉、柿子、芒果等)用500mg/L乙烯利溶液浸泡5s,以蒸馏水浸泡作对照,取出果实分别放在箩筐或纸箱内,室温保存。

5-10d之内,观察结果。

比较果皮的颜色和果实的成熟度五、注意事项1.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材料的时期一定要把握好。

2. 可尝试使用不同的激素浓度,筛选出激素的最适作用浓度。

六、实验作业拍照记录实验结果(包括对照)并进行分析。

实验二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人工诱发多倍体植物的原理、方法及其在植物育种上的意义。

2. 观察多倍体植物,鉴别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引起植物其它器官的变异。

二、实验原理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当恒定的,这是物种的重要特征。

例如玉米体细胞染色体有20个,配成10对。

遗传学上把一个配子的染色体数,称为染色体组(或称基因组)用)用n表示。

如玉米染色体组内包含10个染色体,它的基数n=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育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模式生物蛙、海胆胚胎发育各阶段切片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模式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受精、桑椹胚、囊胚、原肠时期、神经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三、试剂与材料1. 实验试剂香柏油、显微镜2. 实验材料模式生物切片、装片(蛙、海胆)四、实验步骤观察模式生物发育各时期的胚胎形状变化。

五、实验作业记录形态学变化。

实验二模式生物鲫鱼、鸡胚胎发育各阶段切片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模式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受精、桑椹胚、囊胚、原肠时期、神经时期,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

三、试剂与材料1. 实验试剂香柏油、显微镜2. 实验材料模式生物切片、装片(鲫鱼、鸡)四、实验步骤观察模式生物发育各时期的胚胎形状变化。

五、实验作业记录形态学变化。

实验三两栖类变态过程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两栖类动物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二、实验原理在多种动物中,胚胎发育经历一个幼虫期,幼虫具有与成体非常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经历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中有一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得到改造,有些新生出来,从而结束幼虫期,建成成体结构,这种现象统称为变态。

三、试剂与材料1. 实验试剂何尔夫列他溶液(氧化钠0.35g,氯化钾0.005g,二氯化钙0.01g,碳酸氢钠0.02g,蒸馏水100mL)2. 实验材料蛙的蝌蚪四、实验步骤人工饲养青蛙,观察其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五、实验作业记录蛙变态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附] 蛙的饲养方法卵和蝌蚪的培养最好用洁净的自来水,并加上稀释5-6倍的何尔夫列他液(氧化钠0.35g,氯化钾0.005g,二氯化钙0.01g,碳酸氢钠0.02g,蒸馏水100mL),这样可以增加胚胎和蝌蚪发育所必需的钠、钙、钾离子。

培养水要多而清洁,否则会因缺氧而致死。

蝌蚪主要吃植物性饲料,如水藻等。

煮过的菠菜和莴苣是最适宜的食物,但投喂时不宜煮得太熟,并注意除去纤维。

初次投食量要小,以后可不断增加。

每天定时定量投喂,不宜过多,以防残渣腐败,造成水体污染。

若用缸、盆培养,或水体较小,一般3-5d换一次水较好。

当蝌蚪发育成带有短尾的幼体开始用肺呼吸时,若用池塘培养,水中必须放些水草,或小木条,以供其登陆用。

若为缸、盆培养,水里可放一些泡沫塑料。

成体主要吃昆虫之类的动物性食物,以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蜻蜓目为最多,其次为双翅目、脉翅目、半翅目等昆虫。

有时也食蛛形动物、蚯蚓,甚至也以谷粒、鱼苗或蝌蚪及小蛙为食。

实验四鸟类胚胎发育的观察一、实验目的熟悉鸟类胚胎发育的过程。

二、实验原理鸟类胚胎发育是典型的体外发育,利用人工孵化的家禽,可以方便观察其发育过程。

鸡胚胎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成蛋阶段和成雏阶段。

(1)胚胎在卵形成过程中的发育即母体内的发育,也即是成蛋阶段的发育。

这个阶段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卵裂+囊胚期+原肠期。

当胚胎发育到原肠期时,已分化形成上胚层和下胚层,从外观上看形如一个圆盘状体即为胚盘,当卵排出体外,因温度下降,胚胎生长发育随即停止。

(2)胚胎在孵化过程中的发育卵排出体外后,保存在18℃以下的环境中,胚胎发育基本处于静止状态。

当人孵后,胚胎即开始发育。

胚胎在孵化过程中发育的时期称孵化期。

鸡的孵化期为21天。

种蛋人孵后,胚胎在原肠期形成的同时,上胚层像个碟状圆盘,在其末端,细胞不断地向中线集中,形成一条细胞带,称原条。

原条细胞通过原沟的底部逐渐转人上胚层与下胚层之间,并分别向两侧扩展,这些迁移至上下胚层之间的细胞称为中胚层。

原条细胞也逐渐转人上胚层与内胚层之间,并分别向前伸展,伸展的结构称为头突,后发育成脊索。

脊索是胚胎期的纵轴支持器官,最终为脊柱所代替,随着胚胎的不断发育,由外、中、内三个胚层逐渐形成各种腺体、器官、骨骼、肌肉、皮肤、羽毛和喙,最后形成新的机体—雏鸡。

三、试剂与材料鸡的种蛋四、实验步骤1. 观察比较种蛋(受精)与非种蛋(未受精)内部结构的差异。

2. 观看教学片,熟悉鸡的胚胎发育过程。

2. 人工孵化种蛋,记录鸡的孵化进程及特征。

五、实验作业拍照记录鸡孵化进程中的特征变化。

[附]1. 鸡胚发育进程及特征1胚龄:蛋黄表面有一颗颜色稍深,四周稍亮的圆点,俗称“鱼眼珠”或白光珠。

2胚龄:可看到卵黄囊血管区,其形状很象樱桃形,故俗称为为“樱桃珠”。

3胚龄:卵黄囊血管的形状象静止的蚊子,俗称“蚊虫珠”。

卵黄颜色稍深的下部似月牙状,俗称“月牙”。

4胚龄:蛋转动时,卵黄不易跟随着转动,俗称为“钉壳”。

5胚龄:明显看到黑色的眼点,谷称“起珠”、“单珠”、“起眼”(若为5天整,还可见到些羊水)。

6胚龄:胚胎形似“电话筒”,一端是头部,另一端为弯增大的躯干部,俗称“双珠”。

可以看到羊毛。

7胚龄:白茫茫的羊水增多,胚胎活动尚不强,胚胎在羊水中不易看清,似沉在羊水中,俗称“沉”。

正面已布满扩大的卵黄和血管。

8胚龄:胚胎较易看到,象在羊水中浮游一样,俗称“浮”。

从背面看,卵黄已扩大到背面,蛋转动时二边卵黄不易晃动,俗称为“边口发硬”。

9胚龄:蛋转动时,二边卵黄容易晃动,背面尿囊血管迅速伸展越出卵黄,故俗称为“发边”。

10胚龄:尿囊血管继续伸展,在蛋的小头合拢,整个蛋除气室外都布满了血管,俗称为“合拢”、“长足”。

11胚龄:血管开始加粗,血管颜色开始加深,解剖背部出现绒毛,腺胃明显可辨。

12胚龄:血管加粗、颜色逐渐加深。

解剖身躯覆盖绒毛。

13胚龄:主要观察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日缩小。

头部和身体大部分覆盖绒毛,跖、趾出现角质鳞片原基。

14胚龄:小头发亮的部分随着胚龄增长而逐日缩小,蛋内黑影部分随着胚龄增长而加大,胚胎全身覆盖绒毛,头向气室,胚胎开始改变横着的位置,逐渐与蛋长轴平行。

15胚龄:蛋内黑影部分增大。

解剖观察,翅已完全成形,跖、趾的鳞片开始形成,眼脸闭合。

体内外的器官大体上部形成了。

16胚龄:黑影继续燕大,解剖冠和肉髯明显,绝大部分蛋自己进入羊膜腔。

17胚龄:以小头对准光源,再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

躯干增大,脚、翅、颈变大、眼、头日益显小,两腿紧抢头部。

喙向气室。

18胚龄:气室向一方倾斜,这是胚胎转身的缘故,俗称为“斜口”、“转身”。

解剖头弯曲在右翼下,眼开始睁开。

19胚龄:喙进气室,开始呼吸,颈、翅突入气室,头埋右翼下,两腿弯曲朝头部,呈抢头姿势,以便于破壳时挣扎。

雏胚开始啄壳,可闻雏鸣叫。

照蛋时,可见气室有翅膀、喙、颈部的黑影闪动,俗称“闪毛”。

20胚龄:起初是胚胎喙部穿破壳膜,伸入气室内,称为“起嘴”;接着开始啄壳,称“见嘌”、“啄壳”。

20.5-21胚龄:出壳。

2. 鸡的人工孵化鸡属鸟类,鸟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不同,受精卵(种蛋)排出母体后完全依赖外界环境条件继续发育。

第1-4天为内部器官发育阶段;5-14天为外部器官形成阶段;15-19天为胚胎生长阶段;20-21天为出壳阶段。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温度,湿度,通风换气与翻蛋等外界条件将是保证胚胎正常发育,并使孵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1)温度:温度是孵化过程的首要条件,发育中的鸡胚对温度最敏感,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鸡胚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

所以正确地掌握孵化温度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

在1-18天中孵化的最适温度是37.5°C-38.6°C;19-21天则应稍低于此温度是36.1°C-37.5°C。

如果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增加。

温度过低则会延长种蛋的孵化时间,同时胚胎发育迟缓并带来死亡。

(2)湿度:水是温度的良导体,空气中的湿度对鸡胚胎发育有很大作用。

一般要求1-18天相对湿度40%-60%;19-21天相对湿度65%-75%。

若湿度过高会妨碍蛋内水分蒸发,使胚胎发育所产生的大量代谢水不能及时排出,严重时可导致胚胎畸形。

若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阻碍代谢废物的排出及所需氧气的摄入。

易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

(3)通风换气:通风换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胚蛋中的胚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热能交换,同时调节机内的温度。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和水分。

孵化初期,胚胎需要少量氧气可通过酶的作用从蛋黄中获得,而后利用气室的空气,再后则利用尿囊循环与蛋壳上的气孔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19天后胚胎开始用肺呼吸。

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胎的气体交换量也不断增加。

因此除胚胎发育初期外,胚胎的气体交换都是由通风换气解决。

通风换气还与温度、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通风良好时,空气能充分流通还能与外界不断的进行热能交换。

温度、相对湿度都可保证。

(4)翻蛋:翻蛋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胚胎方位,促进羊膜运动,防止胚胎、蛋黄、蛋白与蛋壳之间粘连。

胚蛋放置位置必须适当,在1-18天进行定时翻蛋,每2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以90度为宜。

种蛋孵化到18天时,将种蛋移到出雏盘上叫落盘。

这时胚胎发育完成,在20-21天时开始出壳。

出壳时胚胎已经完全长成雏鸡。

这时雏鸡的头位于气室中(即鸡蛋的大头部分),健壮的雏鸡先把蛋壳啄开一个小孔,然后慢慢的将小孔向两侧扩大,直至破壳到一半以上时,雏鸡的头便可脱壳而出,而后身体也逐渐自行挣脱出来。

1胚龄2胚龄3胚龄4胚龄5胚龄6胚龄7胚龄8胚龄9胚龄10胚龄11胚龄12胚龄13胚龄14胚龄15胚龄16胚龄17胚龄18胚龄19胚龄20胚龄20.5胚龄替补实验实验五精子形态观察及体外获能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哺乳类精子的形态结构。

2. 了解精子体外获能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哺乳动物的精子离开精巢后并没有受精能力,必须要经过成熟和获能才能使卵子受精。

精子在附睾中成熟。

成熟过程中,在附睾中多种物质的作用下,精子质膜的脂类、糖蛋白、唾液酸、吸收抗原、表面ATP酶等许多成分发生变化,负电荷增加,与凝集素的结合力也发生改变。

精子射出后,经阴道和子宫到达输卵管,在壶腹部与卵子结合,完成受精。

张明觉、Austin 1951年发现兔子和大白鼠直接排出的精子不能使卵受精,必须在生殖道中停留一段时间后才具备受精能力,这一现象称为精子的获能。

后来研究发现,精子在体外也能完成获能,卵泡液、输卵管分泌物、血清、房水等多种液体都可使精子获能,pH、Ca2+浓度等环境条件对获能也有影响。

精子在获能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变化,呼吸明显加强,运动形态和速度也发生很大变化,由直线前进变为曲线运动。

体外获能一般分为两步:一是精子的洗涤,经1次或多次离心后除去杂质、死精子、低活力精子、冻精保护液及稀释液等;二是精子的获能处理,主要是使用高离子强度液(His)、钙离子载体、肝素等,以促进钙离子进入精子顶体并刺激精子内部pH升高,从而诱发精子获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