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知识点--口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新
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2022年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大纲-《中医诊断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其次单元望诊细目一:望神要点: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望面色要点: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望形态要点: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姿势特别(动静姿势、特别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望头面五官要点: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望皮肤要点: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望排出物要点: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八:望小儿指纹要点: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第三单元望舌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要点:1.舌诊原理2.舌诊方法与留意事项细目二:正常舌象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细目三:望舌质要点:1.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抖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四:望舌苔要点: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细目五:舌象综合分析要点:1.舌质和舌苔的综合诊察2.舌诊的临床意义第四单元闻诊细目一:听声音要点:1.音哑与失音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谵语、郑声、独语、错语、狂言、言謇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咳嗽、喘、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4.呕吐、呃逆、嗳气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5.太息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二:嗅气味要点:1.口气、排泄物之气味特别的临床意义2.病室气味特别的临床意义第五单元问诊细目一:问诊内容要点:1.主诉的概念与意义2.十问歌细目二:问寒热要点:1.恶寒发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但寒不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4.寒热往来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问汗要点:1.特别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阴汗)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四:问痛苦要点:1.痛苦的性质及其临床意义2.问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五:问头身胸腹要点:问头晕、胸闷、心悸、脘痞、腹胀、麻木、疲乏的要点及其临床意义细目六:问耳目要点:1.耳鸣、耳聋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目眩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七:问睡眠要点:1.失眠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嗜睡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八:问饮食与口味要点: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食欲与食量:食欲减退、厌食、消谷善饥、饥不欲食、除中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九:问二便要点:1.大便特别(便次、便质、排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小便特别(尿次、尿量、排尿感觉)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十:问经带要点:1.经期、经量特别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2.闭经、痛经、崩漏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3.带下特别(白带、黄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细目三: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要点:1.常见脉象的脉象特征及鉴别(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缓脉、濡脉、弱脉、微脉、结脉、促脉、代脉)2.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第七单元按诊要点:1.按诊的方法与留意事项2.按肌肤手足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3.按腹部辨痛苦、痞满、积聚的要点第八单元八纲辨证细目一:概述要点:八纲辨证的概念细目二:表里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概念2.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细目三:寒热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概念2.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虚实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概念2.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五:阴阳要点:1.阴证与阳证的概念2.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3.阳虚证、阴虚证的临床表现4.亡阳证、亡阴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要点细目六: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要点:1.证候相兼、错杂与转化(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虚)的概念2.证候真假(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鉴别要点第九单元气血津液辨证细目一:气病辨证要点:1.气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气陷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气不固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气滞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5.气逆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二:血病辨证要点:1.血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血瘀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血热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4.血寒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三:气血同病辨证要点: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细目四:津液病辨证要点:1.痰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2.水停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3.津液亏虚证的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第十单元脏腑辨证细目一:心与小肠病辨证要点:1.心气虚、心阳虚、心阳虚脱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心血虚、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脉痹阻证的临床表现及瘀阻心脉、痰阻心脉、寒凝心脉、气滞心脉四证的鉴别4.痰蒙心神、痰火扰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火亢盛证的临床表现6.瘀阻脑络证的临床表现7.小肠实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二:肺与大肠病辨证要点:1.肺气虚、肺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风寒犯肺、寒痰阻肺、饮停胸胁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风热犯肺、肺热炽盛、痰热壅肺、燥邪犯肺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肠道湿热、肠热腑实、肠燥津亏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三:脾与胃病辨证要点: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湿热蕴脾、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胃气虚、胃阳虚、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胃热炽盛、寒饮停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寒滞胃肠、食滞胃肠、胃肠气滞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四:肝与胆病辨证要点:1.肝血虚、肝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郁气滞、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肝风内动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寒滞肝脉证的临床表现5.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6.胆郁痰扰证的临床表现细目五:肾与膀胱病辨证要点:1.肾阳虚、肾阴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肾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膀胱湿热证的临床表现细目六:脏腑兼病辨证要点:1.心肾不交、心脾气血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2.肝火犯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3.心肺气虚、脾肺气虚证、肺肾气虚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4.心肾阳虚、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5.心肝血虚、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细目七: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各脏腑间相关证候的鉴别要点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医诊断学考试知识点汇总中医诊断学是考试中容易得分和对学习其他临床科目有很大帮助的学科,就此,对中医诊断学在考试中常出现考点的容进展了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重点容,重点复习,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望诊:一、望神中四种神态常考的是少神、假神及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尤为常考察的容。
1.得神的临床表现:精神良好,神志清楚,反响灵敏,两目精彩,面色红润,呼吸平稳,肌肉不削,动作自如等。
反映脏腑精气充足,生命活动正常,为安康的表现。
2.少神的临床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缓慢等。
提示正气缺乏,精气轻度损伤,脏腑功能减弱。
常见于素体虚弱者,或病情较轻,或病后恢复期。
3.假神的临床表现:久病、重病患者本已失神,突然精神转佳,神志清楚;或目无光荣,突然目光转亮;或久病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久病懒言少语,却突然言语不休,想见亲人,或久病本无食欲,而突然欲进饮食或食量突然增加等。
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
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二、望面色中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意义是重点中的重点。
考频率尤为高。
1.青色青色主血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1〕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
〔2〕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或肝病迁延日久。
〔3〕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阳虚衰,心血瘀阻,或肺气壅塞。
〔4〕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冷脉微,多属心阳暴脱证。
2.赤色赤色主热证,亦见于戴阳证。
〔1〕满面通红者,多属外感发热,或脏腑炽热炽盛的实热证。
〔2〕两颧潮红者,多属阴虚阳亢的虚热证。
〔3〕久病重病患者面色苍白,却颧颊部嫩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
是阳气虚衰,阴寒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3.黄色黄色主脾虚、湿证。
〔1〕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萎黄〞。
常见于脾胃气虚,气血缺乏者。
〔2〕面色淡黄而虚浮,称为"黄胖〞。
中药的五味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中药的五味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中药的五味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推荐本文□作者单位:横山县石窑沟医院,陕西横山 719100;【关键词】中药五味临床意义significance of five odor of herbal medicine in clinical applicationgao bao lin,yan ping1.shiyaogou hospital of hengshan,hengshan,shaanxi 719100,china;2.mizh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izhi,shaanxi 718100,chinakey words:herbal medicine;five odor;clinical significance中药的性味,即四气五味,是中药学理论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医学对此很重视,历代医学家在本草著作中大都首先标明性和味,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相同的味有其共同的作用;不同的味有不同作用,逐渐总结而成为中药五味的理论。
沿用至今,在临床应用中仍有重大意义。
1 五味是辛、甘、酸、苦、咸淡等,不同性味的作用特点一般认为辛味有散发、行气、行血的作用,故解表药、行气药、理血药、芳香开窍药等均为辛味。
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故补益药多为甘味。
酸味与涩味作用相似,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收涩药多为酸涩味。
苦味药有泻下、泻火、降逆,燥湿的作用,故清热药和部分化痰药为苦味。
咸味药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
此外还有淡味,“淡附于甘”之说法。
2 常用性味的配伍在临床所起的不同作用2.1 辛与甘的配伍从阴阳属性来看,辛甘性阳,《内经》有辛甘发散为阳的记载,这种配伍,因主次不同有下列两种情况。
以辛为主,佐以甘味,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具有“走散”之性。
这种作用可以驱除病邪,恢复脏腑的机能,但使用太过,则能损伤人体的正气,如发汗太过,可伤人体的阳气和津液,此时若配以甘味药物,可防止太过,达到能驱除外邪,又不伤人体正气的目的,例如解表剂的麻黄汤、银翘散等方中均配以甘草,所谓甘草能调和诸药,就是缓和这些散、行的力量,达到不损耗正气的目的。
察口味,辨疾病
于脾 胃湿热郁 阻、 脾痰火 内蕴所致 , 肝 古 人称 之为 “ 热 口甘 ” 病人 常见 胸 闷腹 脾 ,
胀 、 思 饮 食 、 肢 无 力 、 便 溏 薄 或 泄 不 四 大 泻等 。西 医 认 为 , 口甜 与消 化 功 能 紊 乱 有 关 , 于 消 化 功 能 紊 乱 , 致 各 种 酶 的 分 由 导
生活
LF IE
健 , 康
,
察 口味 , 疾 辨
、
●
文 / 久兰 李
◆
一 -
医生 在门诊看病 时 ,经 常听到有些 病人述说 自己 口里 有味道 ,或苦或酸或 辣或臭等 , 这就是 口腔异味。正 常人 口中 没有什么味道 , 果有 了不 正常的味道 , 如 往往是某些疾 病 的早 期信号 ,应该引起
吐苦水 、 大便 干燥 、 欲差 , 食 或腹胀 痛、 四
口威
中医认 为咸为 肾味 ,是脾 虚 阴不足 , 肝火偏旺 为多, 其次为肺 虚痰热 。
肢无力、 尿黄等表现 。口苦在西医上则多 湿 盛 、 阴不 足 、 火 上 浮 的 一 种 表 现 。 西 医 可 见 于 肺 炎 、 气 管 肺 炎 、 血压 、 肾 虚 支 高 神
口甜 口 腔 有 甜 味 , 中医 认 为 是 由 多呈 碱 性 。 后 , 液腺分泌减 少 , 感到 口舌枯燥而 唾 可 涩 。 大量 吸烟 的人 也 会 有 口涩 之 感 。 口臭 中 医认 为 口臭 多为 胃热 所 致 。
的味蕾萎 缩 , 之舌微循 环发生障碍 , 加 唾 溃 疡 、 龈 出 血 等 病 人 , 可 见 于 慢 性 肾 牙 也
口涩 口干涩和枯 涩无味 , 中医辨证 液 内成 分 发生 改 变 , 常 有 口苦 之 感 , 故 即 炎 、 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有人 测定 口咸 病 是肝 胆郁热 或脾 肾衰败的征 象。西 医则 使 吃 甜 东 西也 会 感 到 舌 头 发 苦 。 人 的唾液 , 、 钙 、 钠 钾、 镁含 量增 多 ,H值 多见于严 重的神经 官能症或通 宵不眠 之 p
口中五味杂陈 暗示哪些疾病信号
口中五味杂陈暗示哪些疾病信号*导读:我们的口中常常会有五味,知道这五味暗示的疾病信号是什么吗?下面小编来告诉你,一起到下文看看了解下吧。
口中五味杂陈暗示哪些疾病信号俗话说,鼻闻香臭,舌尝五味。
如果有一天吃什么东西都味同嚼蜡,那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
相反,如果嘴里经常感觉有异味,比如泛酸、口苦、发甜,也不可大意,因为这常是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号。
口甜:脾热酶的分泌异常一般来说,脾热口甘,因此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调所致。
因为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的味蕾而感觉口甜。
另外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唾液内糖分亦升高,也常会出现口舌发甜。
口酸:肝热肝胆之热侵蚀脾祖国传统中医学认为,肝热则口酸,大多由于肝胆之热侵蚀脾脏后形成,而且很多人还可能出现舌苔薄黄、食后腹胀、恶心,甚至出现胸闷肋痛等症状,这预示着你可能患了胃炎或消化道溃疡等疾病,最好马上做进一步的胃部检查。
口苦:湿热肝胆湿热和胃热口苦的人大多因为湿热引起,多见于肝胆湿热和胃热,一般是由于胆汁反流造成,因此首先应检查胃和胆囊有没有问题;部分喜欢夜宵的人或过食辛辣食物也会出现胆汁反流造成口苦;而老年人因为胃动力差,也容易出现口苦;癌症病人也常常出现口苦症状;再就是一些脑力劳动者,由于精神压力大,再加上生活饮食节律失调,导致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也容易引起口苦。
口辣:肺热壅盛或胃火上炎口中有辛辣味或舌体有麻辣感的人多为肺热壅盛或胃火上炎所致,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大多还伴有咳嗽、咯痰黄稠、舌苔薄黄等症状。
口咸:肾阴不足、虚火上浮口咸与肾有关,大多是肾阴不足、虚火上浮造成的,有的还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频长等症状,多见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或口腔溃疡等病症。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口味的异常还与年龄、性别、情绪、环境、饮食、口腔卫生等诸多因素有关。
口咸诊断详述
口咸诊断详述*导读:口咸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伴有小便多、夜尿多、腰酸乏力、怕冷、手足发凉、舌苔白、脉沉无力等症状。
俗话说,“鼻闻香臭,舌尝五味”。
酸、甜、苦、辣、咸,让人们充分享受美食。
然而,如果你在进食时,口中会有异味感,或者不进食口腔内也觉得有异常味道,就得小心了,可能得了某种疾病。
(1)口酸:中医认为,口酸多为肝胆之热侵脾所致,这种情况是因为肝胃不和,以致胃酸过多引起。
常见人群:多见于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口甜:又称“口甘”。
即使喝白开水也觉甜,或甜而带酸。
中医认为,口甜多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常见人群:辛辣厚味食物食用过多、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一般都会有口甜症状。
此外,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因而口内也有甜味。
(3)口苦:人体唯一能产生苦味的器官是胆,若感到口苦,即可认为是肝胆出了问题,多见于肝胆急性炎症。
常见人群:常吃燥热的食物者、癌症病人。
经常熬夜或抽烟的人早上醒来会也感到口苦。
(4)口辣:自觉口辣的人舌温可能偏高,室温18℃~22℃时,正常人的舌温大多在33℃~35℃之间,口辣者有时可达36℃以上。
中医认为,口辣以肾阴不足、肝火偏旺为多,其次为肺热。
常见人群: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长期低热者。
(5)口咸:自觉口中有咸味,犹如口中含盐粒一般。
中医认为,口咸多为肾虚所致,是肾液上泛引起的,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等症状。
常见人群:慢性咽喉炎、慢性肾炎、神经官能症或口腔溃疡患者容易感到口咸。
(6)口淡:口淡,指口中味觉减迟、无法尝出饮食滋味,对甜、酸、苦、咸诸味均不敏感,味觉起点阈值普遍升高。
常见人群:多见于炎症的初起或消退,而以消化系统疾病为多见,还见于内分泌疾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锌的缺乏的病人。
另外,口淡无味、味觉减弱甚至消失,还是癌症病人的特征之一。
(7)口涩:当舌头味觉细胞苦味阈值降低,唾液腺分泌减少,舌触觉感受异常时,可出现口涩。
常见人群:神经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容易患有口涩现象,一般只要调整好睡眠时间,必要时用点镇静剂即可消除。
五味性味归经及应用
五味性味归经及应用五味性味归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来描述药物的性质和归属,通过此概念可以指导临床应用。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五味性味归经及其应用。
五味分别是苦、酸、甘、辛、咸。
每种味道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归属,下面逐一介绍:1. 苦味:苦味的药物具有泄热降火、清热解毒、燥湿利水的作用。
苦味归于心、小肠经,主要有槟榔、黄连、苦参等药物。
苦味药物常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病症,如热病烦渴、痈肿疮毒等。
2. 酸味:酸味的药物具有收敛止泻、涩肠固涩的作用。
酸味归于肝、脾、肺经,主要有五味子、鸡内金、龙胆等药物。
酸味药物常用于泄泻、久痢、咳嗽痰多等病症。
3. 甘味:甘味的药物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胃的作用。
甘味归于脾、肺经,主要有人参、甘草、麦冬、枸杞子等药物。
甘味药物常用于脾胃虚弱、气阴两亏等病症。
4. 辛味:辛味的药物具有散寒宣阳、发散表邪、行气活血的作用。
辛味归于肺、脾、心经,主要有生姜、大蒜、紫苏等药物。
辛味药物常用于感冒、头痛、胸闷等病症。
5. 咸味:咸味的药物具有软坚散结、通下导滞的作用。
咸味归于肾、大肠经,主要有海藻、海带、海桐皮等药物。
咸味药物常用于痰多、水肿、便秘等病症。
五味性味归经的应用是基于中医“相通相恶”、“相生相克”的理论。
相通相恶是指同一经脉的药物有相通作用、不同经脉的药物有相恶作用的特点。
例如,苦味归心、小肠经,主要作用于泄热清热,但适量使用可以起到温中止呕的作用。
相生相克是指不同性味的药物之间有相克或相助的关系。
例如,咸味药物有通下导滞的作用,但与甘味药物合用,可以增加通降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根据病情及药物性味归经来选用合适的药物。
例如,苦味药物常用于清热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痈肿疮毒等病症。
甘味药物常用于补气养阴,适用于脾胃虚弱、气阴两亏等病症。
辛味药物常用于发散表邪,适用于感冒、头痛、胸闷等病症。
同时,医生也会考虑患者的体质特点来选择药物,例如阳虚者宜用辛温之品,寒凉体质者应避免辛温之品。
中医口味辩证方法
中医口味辩证方法中医口味辩证方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的舌苔、口感、咽喉感觉以及味觉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来判断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的情况。
口味辩证方法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程,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口味辩证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舌苔,品尝口感,询问咽喉感觉以及观察味觉变化。
观察舌苔。
中医认为舌苔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
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形态和厚薄,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湿热、燥热、寒湿等情况。
如舌苔黄腻可表示湿热,舌苔白腻可表示寒湿。
品尝口感。
中医将口感分为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通过询问患者对不同味道的感受,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脏腑功能和气血状况。
如患者对酸味敏感,可能是肝脏功能不佳;对苦味敏感,可能是心脏功能不佳。
询问咽喉感觉。
中医通过询问患者对咽喉的感觉,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湿热、干燥、寒湿等情况。
如患者感觉咽喉干燥,可能是阴虚;感觉咽喉有痰饮,可能是湿热。
观察味觉变化。
中医认为不同的味觉变化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的病理变化。
如患者对甜味偏爱,可能是脾胃功能不佳;对咸味偏爱,可能是肾脏功能不佳。
口味辩证方法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舌苔、品尝口感、询问咽喉感觉以及观察味觉变化,中医医生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的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舌苔黄腻、口感苦、咽喉感觉不适、偏爱甜味的患者,可以判断为湿热体质,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
然而,口味辩证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口味的感受是个体差异较大的,不同的人对味道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因此在应用口味辩证方法时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口味辩证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不适用,如儿童或口腔疾病患者口味感知可能受到影响。
中医口味辩证方法是中医学中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舌苔、品尝口感、询问咽喉感觉以及观察味觉变化,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判断患者体内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脏腑功能的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中医辨证——口苦、口甜、口咸、口酸、口臭、口淡
1口苦—肝胆有热临床观察口苦多见于肝胆热证、肠胃热证等;在现代医学中则多为急性炎症的表现,而以肝胆疾病为多。
这可能是胆汁排泄失常所致,癌症病人因甜味阈升高、苦味阈降低,吃甜的东西也会感到舌头发苦。
口感苦者常兼有头痛、眩晕,苔薄黄、脉象弦数等症候,治宜清泻肝胆郁热。
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15克,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当归、栀子各10克,生地、黄芩各12克,甘草8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2口甜—脾胃功能失常脾胃实热、湿热郁阻、肝脾痰火内蕴的病人口舌可有发甜的感觉,古人称之为“脾热口甘”。
研究证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刺激舌上味蕾而感觉口甜。
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唾液内糖分亦增高,所以也常觉口舌发甜。
又称“口甘”,临床上,分为脾胃热蒸口甜和脾胃气虚口甜。
脾胃热蒸口甜多因过食辛辣厚味之品,滋生内热或外感邪热蕴积于脾胃所致。
表现为口甜而渴、喜饮水、多食易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苔燥,脉数有力等。
治宜清脾泻火。
方药选用泻黄散:藿香15克,栀子、石膏各10克,甘草8克,防风2克;或清胃散:黄连、当归、升麻各10克,生地、丹皮各12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脾胃气虚口甜多由年老或久病伤及脾胃,导致气阴两伤,虚热内生,脾受津灼所致。
表现为口甜而干、气短体倦、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时干时软。
治宜益气健脾,和胃养阴。
方药选用益胃汤与四君子汤加减:沙参15克,麦冬、玉竹、白术、茯苓各10克,生地、藿香各12克,砂仁、炙甘草各8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口咸—肾虚所致口咸以脾虚湿盛,肾虚火旺为多。
因中医认为“咸为肾味”,临床上常见于肾阴不足,肾火上浮的神经官能症、慢性咽喉炎急性发作的患者。
有时测定口咸患者的唾液,可见钠、钾、钙、镁的氯化物含量增多,PH偏于弱碱性反应。
如伴有腰膝酸软、头昏耳鸣、五心烦热、盗汗遗精、苔少、脉细数等症状,属肾阴亏损,虚火上炎,即“肾阴虚口咸”。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题库100页附答案(中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绪论一、A11、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A、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B、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脉症合参C、证候真假,证候错杂,诊法合参D、证候转化,病证结合,辨证求因E、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二、B1、A.四诊合参B.整体审察C.见微知著D.病证结合E.司外揣内<1> 、医生利用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病情的方法属于A B C D E<2> 、中医上将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来进行疾病诊断的方法属于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了: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故最佳的选项是A。
【该题针对“绪论”知识点进行考核】二、B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四诊合参是指医生临证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
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该题针对“绪论”知识点进行考核】【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病证结合:中医的诊断结论由病名和证名组成。
病与证是疾病诊断的两个不同的侧重点,辨病是探求病变全过程总的发展规律,认识贯穿疾病始终的基本矛盾;而辨证则是识别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要病理癥结,抓住当前疾病的主要矛盾。
中医在诊断时,辨病与辨证常交织在一起,它既要求从纵的方面去辨别该病全过程的病机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又要求从横的方面去辨别患者现阶段的证候类型。
故正确的选项是D。
【该题针对“绪论”知识点进行考核】第二单元望诊一、A11、病人肢体软弱无力,行动不便属于A、瘫痪B、痹病C、痿病D、痫病E、中风后遗症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风病临床表现A、卒然昏倒B、不省人事C、口眼歪斜D、半身不遂E、四肢抽搐3、手足蠕动的病机是A、热极生风B、血虚生风C、阴血亏虚D、肝阳化风E、寒凝筋脉4、下列哪项是形盛气虚的表现A、体胖能食,肌肉坚实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C、形瘦能食,舌红苔黄D、形瘦颧红,皮肤干焦E、卧床不起,骨瘦如柴5、病人卧时向外,躁动不安属A、阳证B、阴证C、寒证D、虚证E、虚寒证6、病人但卧不能坐,坐则晕眩,属A、哮病B、肺胀C、气胸D、痰饮停肺E、夺气失血7、小儿指纹鲜红主A、里热B、表热C、表证D、疼痛E、病危8、小儿指纹紫黑主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小儿惊风E、血络郁闭9、小儿指纹浮露属A、惊风B、外感表证C、实热证D、虚热证E、疳积10、小儿指纹紫红属A、外感表证B、里热证C、痛证D、血络闭郁E、惊风11、小儿指纹浅淡而纤细者属A、表证B、里证C、虚证D、实证E、寒证12、小儿指纹色青者属A、外感表证B、里实热证C、痛证惊风D、血络闭郁E、脾虚疳积13、小儿指纹达于气关是A、邪气入络B、邪气入经C、邪入脏腑D、病情凶险E、外感初起14、头发成斑片状脱落的多见于A、肾精亏损B、气血两虚C、久病体弱D、血虚受风E、血热15、小儿发结如穗,枯黄稀疏属于A、先天不足B、疳积C、血热D、肾精亏损E、血虚16、新生儿脐风,上下口唇紧聚称为A、口噤B、口撮C、口喎D、口振E、口动17、口腔肌膜灰白色小溃疡,周围红晕,局部疼痛者为A、口疮B、口糜C、鹅口疮D、口撮E、以上都不是18、唇色深红多为A、胃气充足B、热盛C、煤气中毒D、血瘀E、寒凝血脉19、唇边生疮,红肿疼痛多见于A、燥热津伤B、阴虚火旺C、心脾积热D、胃火亢盛E、以上都不是20、咽部溃烂成片或凹陷者多为A、肺胃热轻B、肺胃热盛C、脾胃热盛D、阴虚火旺E、以上都不是21、小儿口角流涎多属于A、脾气虚弱B、湿热内蕴C、心脾积热D、肝风内动E、胃气虚弱22、脾阳已绝的患者其唇的形态可见A、口唇糜烂B、唇干而裂C、人中满唇反D、唇内溃烂,其色淡红E、人中短缩,唇卷缩不能覆齿23、热极的患者其唇的色泽可表现为A、唇色深红B、唇色青紫C、口唇青黑D、口唇赤肿而干E、口唇呈樱桃红色者24、眼窝凹陷多属A、肺胀B、吐泻伤津C、肝胆火炽D、脾胃虚衰E、肾阴不足25、目的脏腑分属中,白睛属肺,称为A、血轮B、风轮C、肉轮D、气轮E、水轮26、全目赤肿为A、脾胃湿热B、肝经风热C、心脾积热D、肺热壅盛E、肾经虚火27、瞳孔缩小可见于A、青风内障B、颅脑外伤C、颅内肿瘤D、川乌中毒E、杏仁中毒28、两侧瞳孔完全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A、吗啡中毒B、有机磷中毒C、毒蕈中毒D、脏腑精气耗竭E、氯丙嗪中毒29、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表现A、目光精彩B、神志清楚C、颧赤如妆D、面色荣润E、呼吸调匀30、下列哪项不是正虚失神的表现A、目无光彩B、反应迟钝C、呼吸微弱D、精神萎靡E、壮热神昏31、假神最主要的病理机制是A、气血不足,精津亏损B、机体阴阳失调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D、阴盛于内,格阳于外E、精气衰竭,虚阳外越32、下列哪项不是邪盛失神的临床表现A、神昏谵语B、喉中痰鸣C、两手握固D、呼吸气微E、牙关紧闭33、下列不属于假神临床表现的是A、突然昏倒,口吐白沫B、目无光彩,突然目光转亮C、懒言少语,突然言语不休D、本无食欲,突然欲进饮食E、面色无华,突然两颧泛红如妆34、患者出现突然昏倒,口吐白沫,目睛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者,属于A、脏躁B、狂病C、癫病D、痴呆E、痫病35、患部顶白形小如粟,根硬较深,麻木痒痛者为A、痈B、疔C、疽D、疖E、麻疹36、斑与疹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色红成片B、是否时现时隐C、是否抚之碍手D、是否伴寒颤E、是否伴有身热37、咯痰白滑量多易出者属A、寒痰B、燥痰C、热痰D、湿痰E、肺痈之痰38、鼻流浊涕者,多属A、外感风热B、胆经湿热C、阳气虚弱D、外感风寒E、阴虚肺燥39、椭圆形粉红色疱疹,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者是A、风疹B、水痘C、湿疹D、麻疹E、瘾疹40、痈疮的病因是A、外感火热毒邪B、感受疫毒火毒C、阴寒之邪凝聚D、湿热火毒蕴结E、气血亏虚41、疮疡患部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者为A、痈B、疽C、疔D、疖E、瘾疹42、面色淡黄,枯槁无华称为A、黄胖B、萎黄C、阴黄D、阳黄E、黄疸43、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的病机是A、肾虚B、水饮C、寒证D、瘀血E、痛证44、脾胃气虚的面色是A、面黄虚浮B、面色萎黄C、面目俱黄D、面色青黄E、以上都不是45、满面通红者多属于A、阴虚火旺B、虚阳上越C、外感发热D、真寒假热E、阳气暴脱46、以下不属于五色中白色主病的是A、气虚B、血虚C、寒邪D、阳虚E、湿邪47、阳气暴脱病人的面色是A、面白无华B、面色淡白C、面色苍白D、面色青紫E、面色青黑48、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黑所属病证A、水饮B、湿证C、肾虚D、寒证E、瘀血49、以下哪项不是面色发青所属病证A、痛证B、寒证C、惊风D、水饮E、血瘀5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病色表现的是A、面色淡青B、面色淡黄C、面色淡白D、面色红赤E、红黄隐隐51、在望病人面色时,应首先注意区分的是A、主色与客色B、善色与恶色C、主色与恶色D、常色与病色E、主色与病色52、戴阳证患者的表现为A、面黄隐隐B、面色红赤C、面色淡白D、面色淡青E、面色苍白,颧颊部嫩红如妆二、B1、A.肺胃热盛B.虚火上炎C.脾胃湿热D.风热痰火E.痰湿凝聚<1> 、咽部深红,肿痛明显多为A B C D E<2> 、咽喉淡红漫肿多为A B C D E2、A.冷极B.热盛C.热极D.瘀血E.煤气中毒<3> 、口唇樱桃红色多见于A B C D E<4> 、口唇青黑多见于A B C D E3、A.横目斜视B.昏睡露睛C.瞳孔散大D.瞳孔缩小E.双睑下垂<5> 、脾肾亏虚多见A B C D E<6> 、肝风内动多见A B C D E4、A.痰中带血B.痰黄质稠C.痰白清稀D.痰少黏稠E.痰白滑量多<7> 、寒痰的特征是A B C D E<8> 、燥痰的特征是A B C D E5、A.青色、赤色B.青色、黑色C.黄色、黑色D.赤色、黑色E.赤色、白色<9> 、主瘀血证的面色为A B C D E<10> 、主水湿内停证的面色为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痿病肢体痿软无力,行走不便;痹病则四肢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屈伸不利。
中医四气五味 味觉 舌诊
中医四气五味,味觉,舌诊今天尝试把中药归为春夏秋冬四类。
采于夏则属夏药,如附子。
尽量取植物根部药类,以纠饮食之偏;尽量不取味苦类以护胃;尽量不用寒类以通利血脉。
传统中医以多以四气五味作为药性的依据。
今从网上找来有关文章,并略加tuenhai的看法。
舌头的哪些部分分别对酸.甜.苦.辣最为敏感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
舌尖感甜,舌根感苦,舌侧感酸,舌尖周边感咸.人们常把甜、酸、苦、咸、辣称为五味,其实人的味觉只分出甜、酸、苦、咸四种基本类型,其他味道都是由这四种味觉互相配合而产生的。
1985年,国外科学家指出,“鲜味”是一种独立的味道,与甜、酸、咸、苦同属基本味。
各种味道是通过舌头上的味觉感受器来分辨的。
味觉感受器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体乳头上。
不同的乳头,所含味蕾数目也不一致,以舌尖、舌侧及舌体后部占大多数,而舌体中部感受器较少,味觉也迟钝。
不同部位味蕾的味受体是不同的,对不同的刺激物有不同的敏感区。
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的感受性最强。
不同的味觉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信号的作用:甜味是需要补充热量的信号;酸味是新陈代谢加速和食物变质的信号;咸味是帮助保持体液平衡的信号;苦味是保护人体不受有害物质危害的信号;而鲜味则是蛋白质来源的信号。
味蕾对各种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人分辨苦味的本领最高,其次为酸味,再次为咸味,而甜味则是最差的。
味蕾中有许多受体,这些受体对不同的味具有特异性,比如苦味受体只接受苦味配体。
当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便产生了兴奋性冲动,此冲动通过神经传入中枢神经,于是人便会感受到不同性质的味道。
按:口是消化吸收系统在头部的表达。
食物首先与唇接触,因此,唇似乎象征着吃进去的食物。
舌承载食物,象征着胃。
齿把食物切碎,象征着肠。
味觉是舌的功能,舌对应着胃,舌的味觉实际上是胃的“味觉”,反映了胃的偏好。
在五行分类中,通常把胃归为土,舌对应于胃,故舌的五行亦是土。
中药五味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中药五味的作用及功能主治一、中药五味的分类与特点中药五味主要包括酸、苦、甘、辛和咸五种味道。
每种味道都代表着不同的性能和功能主治。
1.酸味:酸味的中药可以收敛肝气,止血止痛,具有收敛、固涩、收敛、止泻的作用。
2.苦味:苦味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的功效,可以清热泻火、燥湿除湿、解毒抗菌。
3.甘味:甘味的中药可以补益脾胃,润肺止咳,具有补益、润燥、滋阴、养颜的功效。
4.辛味:辛味的中药具有温通散结、发散表外的作用,可以活血化瘀,散风解表,提神醒脑。
5.咸味:咸味的中药具有软坚散结、软坚阴补功能,可以软坚散结、软坚阴补。
二、中药五味的功能主治中药的五味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每种味道的作用和相应的功能主治。
1. 酸味酸味的中药主要具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消肿的作用。
- 收敛作用:中药中的酸味成分可以收敛肝气,具有收敛肺气、收敛肾气的作用,适用于肺气虚、肾气虚等症状。
- 固涩作用:酸味的中药可以固涩肠胃,适用于脾胃湿滞、脾胃虚弱等症状。
- 止泻作用:一些酸味中药具有止泻作用,适用于脾胃失调引起的腹泻等症状。
- 止血作用:酸味的中药可以止血,适用于出血性疾病,如崩漏、吐血、便血等。
- 消肿作用:酸味的中药可以消肿,适用于水肿、肿块等症状。
2. 苦味苦味的中药主要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抗菌的作用。
- 清热作用:苦味的中药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性疾病,如高热、口疮等。
- 泻火作用:苦味的中药可以泻火解毒,适用于火热症状,如目赤、口渴等。
- 燥湿作用:苦味的中药可以燥湿利水,适用于湿热、湿阻等症状,如湿疹、痰湿等。
- 解毒作用:苦味的中药可以解毒清热,适用于中毒、食物中毒等症状。
- 抗菌作用:苦味的中药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 甘味甘味的中药主要具有补益、滋阴、润燥、养颜的作用。
- 补益作用:甘味中药可以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状。
中医学《十问歌》“问饮食口味”——食欲与食量
中医学《十问歌》“问饮食口味”——食欲与食量食欲是指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之欣快感,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二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保证脏腑功能活动所需,故饮食与脾胃的关系非常密切。
询问患者食欲与食量的改变,可以了解脾胃功能的盛衰,以及疾病的预后转归。
询问时要详细了解患者食欲与食量的变化,以及有无偏嗜食物的情况。
一、食欲减退又称“纳呆”“不欲食”“食欲不振”,是指患者进食的欲望减退,甚至不想进食的症状,常伴食量的减少。
食欲减退多由脾胃亏虚,或湿邪困阻脾胃所致。
此外,外感疾病,病邪干扰胃气,脾胃升降失职,也可见食欲减退。
若患者纳呆食少,兼见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或萎黄,腹胀便溏,疲倦乏力,舌淡,脉虚者,属脾胃气虚。
因脾胃亏虚,受纳、运化功能减退所致。
患者纳呆腹胀,胸闷恶心,呕吐泄泻,头身困重,苔腻,脉滑或缓者,属湿邪困脾。
因湿邪内阻,脾胃运化障碍所致。
患者不欲饮食,兼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神情默默,口苦咽干,目眩者,属少阳病。
因邪入少阳,经气失疏,影响脾胃运化所致二、厌食指厌恶食物,食欲大减,甚至恶闻饮食之味,多由食滞、湿邪困阻脾胃所致。
患者厌食腹胀,脘闷欲呕,嗳腐食臭,舌苔厚腻,脉滑者,为食滞胃脘。
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致使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失职所致。
患者厌食油腻,脘闷腹胀,泛恶欲呕,便溏不爽,肢体困重者,为湿热蕴脾。
因湿热中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
患者厌油腻饮食,身目发黄,胁肋胀痛,口苦咽干,为肝胆湿热。
因湿热内蕴肝胆,肝失疏泄,影响脾胃所致。
此外,女子妊娠早期,见厌食恶心,或食入即吐,此属妊娠反应,乃因妊娠后血聚于下养胎,冲脉之气盛,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轻者无其他不适,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无须治疗。
重者厌食明显,呕吐频繁,称为“妊娠恶阻”。
三、消谷善饥亦称“多食易饥”,是指患者食欲亢进,进食量多,易感饥饿的症状,多由胃热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身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
中药学五味的概念
中药学五味的概念
标题:中药学中的五味理论探析
一、引言
中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博大精深。
其中,五味理论是中药性能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不仅指导着临床用药的选择与配伍,也对药物的药效产生深远影响。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每一种味都有其特定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指向。
二、五味的概念及其药性特点
1. 酸味:在中药中,酸味药物多具有收敛固涩、生津开胃的功效,如五味子、山茱萸等,主要用于治疗虚汗、泄泻、遗精滑泄等症状。
2. 苦味:苦味药物以清热解毒、燥湿坚阴见长,如黄连、黄芩等,常用于热病烦渴、湿热黄疸等病症。
3. 甘味:甘味药物通常具有补益和调和之效,如党参、白术等,能补气养血、健脾和中,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
4. 辛味:辛味药物有发散、行气、活血之功,如桂枝、生姜等,适用于外感风寒、气滞血瘀等病症。
5. 咸味:咸味药物则主要表现为软坚散结、降逆通便的作用,如芒硝、牡蛎等,常用于瘰疬痰核、便秘不通等症状。
三、五味的转化及相须相使
五味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转化,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根据病情需要进行灵活搭配,实现相须相使,增强疗效或减缓副作用。
例如,辛温药物与苦寒药物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既解表又清里的双重效果。
四、结论
五味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它是中药性能理论的具体化和实用化。
深入理解和掌握五味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运用中药,提高临床疗效,也为现代中药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五味酸苦甘辛咸的解释
五味酸苦甘辛咸的解释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是中医学一种描述食物口感和性质的分类系统。
这五种味道在中医理论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特点,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分别对五味的解释进行详细阐述。
1.酸味:酸味主要来自于柠檬、醋等食物,如酸菜、醋溜白菜等。
酸味能够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液和胃液的分泌,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酸味也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够改善腹泻等症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但是,过量的酸味食物会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痛、胃酸过多等问题。
2.苦味:苦味主要来自于苦瓜、黄连等食物,如苦瓜炒肉、苦瓜汤等。
苦味能够刺激胃肠道运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排泄。
苦味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的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性疾病。
但是,过量的苦味食物会导致胃肠不适、口干舌燥等问题,所以应适量摄入。
3.甘味:甘味主要来自于水果、糖等食物,如苹果、葡萄等水果,糖水等。
甘味能够提供能量,补充体力,具有滋补作用。
甘味还具有缓解紧张、安神助眠的作用,能够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
但是,过量的甘味食物会引起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所以应适量摄入。
4.辛味:辛味主要来自于辣椒、花椒等食物,如辣椒炒肉、麻辣火锅等。
辛味能够刺激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辛味还具有发散、温通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
但是,过量的辛味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烧心、胃酸过多等问题,所以应适量摄入。
5.咸味:咸味主要来自于食盐、海带等食物,如咸菜、海带汤等。
咸味能够增加食物的味道,提高食欲。
咸味还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渗湿的作用,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预防水肿等问题。
但是,过量的咸味摄入会导致高血压、水肿等健康问题,所以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口味偏好和对五味的接受能力会有所差异,所以在饮食中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五味的摄入量。
经常食用五味均衡的食物有益于身体健康,但过量或偏食某一种味道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中医诊断:十问歌—问饮食与口味
《⼗问歌》即是:“⼀问寒热⼆问汗,三问头⾝四问便,五问饮⾷六问胸,七聋⼋渴俱当辨,九问旧病⼗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语告⼉科,天花⿇疹全占验。
” 问饮⾷与⼝味包括询问⼝渴、饮⽔、进⾷、⼝味等⼏个⽅⾯。
应注意有⽆⼝渴、饮⽔多少、喜冷喜热、⾷欲情况、⾷量多少,⾷物的善恶、⼝中有⽆异常的味觉和⽓味等情况。
1、问⼝渴与饮⽔ 询问患者⼝渴与饮⽔的情况,可以了解患者津液的盛衰和输布情况以及病证的寒热虚实。
(l)⼝不渴:为津液未伤,见于寒证或⽆明显,热邪之证。
(2)⼝渴:⼝渴总由津液不⾜或输布障碍所致。
临床可见如下情况。
①⼝渴多饮:即病⼈⼝渴明显,饮⽔量多,是津液⼤伤的表现。
多见于实热证,消渴病及汗吐下后。
②渴不多饮:即病⼈虽有⼝⼲或⼝渴感觉,但⼜不想喝⽔或饮⽔不多。
是津液轻度损伤或津液输布障碍的表现。
可见于阴虚、湿热、痰饮、瘀⾎等证。
临床上⼝渴与饮⽔的辨证应根据⼝渴的特点、饮⽔的多少和有关兼症来加以综合分析。
2、问⾷欲与⾷量 询问患者的⾷欲与⾷量,可以判断患者脾胃功能的强弱,疾病的轻重及预后。
(1)⾷欲减退与厌⾷:⾷欲减退,⼜称“纳呆”、“纳少”,即病⼈不思进⾷。
厌⾷⼜称恶⾷即厌恶⾷物。
不思饮⾷与厌恶⾷物,⼤体上有两种情况,⼀是不知饥饿不欲⾷,⼆是虽饥亦不欲⾷或厌恶⾷物。
⼆者病机均属脾胃不和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所致。
①⾷欲减退,患者不欲⾷,⾷量减少,多见于脾胃⽓虚、湿邪困脾等证。
②厌⾷,多因伤⾷⽽致。
若妇⼥妊娠初期,厌⾷呕吐者,为妊娠恶阻。
③饥不欲⾷,是患者感觉饥饿⽽⼜不想进⾷,或进⾷很少,亦属⾷欲减退范畴。
可见于胃阴不⾜证。
(2)多⾷易饥,是患者⾷欲亢进,⾷量较多,⾷后不久即感饥饿,⼜称为“消⾕善饥”,临床多伴有⾝体逐渐消瘦等症状。
可见于胃⽕亢盛、胃强脾弱等证。
亦可见于消渴病。
总由胃的腐熟太过⽽致。
(3)偏嗜,是指嗜⾷某种⾷物或某种异物。
其中偏嗜异物者,⼜称异嗜,若⼩⼉异嗜,喜吃泥⼟、⽣⽶等异物,多属⾍积。
中医诊断学要领知识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要领知识点总结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通过观察、问诊、望诊、切诊和辨证论治等方式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学要领是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中医诊断学要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四诊合参中医诊断学的核心原则是四诊合参。
四诊指观察、问诊、望诊和切诊,合参是指将四诊收集的信息综合分析,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1. 观察: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质、眼底、肌肉等,通过面色的红、白、黄、黑等变化,舌苔的颜色、质地和形态等细节,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气血、阴阳等方面的情况。
2. 问诊: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疾病的发病过程、症状、病史、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以及卫气营血等内脏的运行情况。
3.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舌质、舌体的形状、颜色变化等,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病因。
4. 切诊:通过对脉搏的触诊判断患者的脏腑状况和气血运行情况,进而了解疾病的病机。
不同的诊断方法之间相互补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确立正确的诊断。
二、辨证求因中医诊断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辨证求因。
辨证求因是指通过辨别病情中的证候,进而寻找导致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源。
辨证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判断其属于何种证候类型,如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通过辩证分析,可以了解患者体内阴阳、气血、脏腑等方面的平衡状态,从而找出病因。
求因是指通过辨证所得出的疾病本质和病因,找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如饮食不节、环境因素、情志不畅等。
通过查找病因,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机辨证病机辨证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通过辨证所得到的病情状况,结合临床实践和经验理论,进一步判定疾病的发展趋势、内外关系和病程变化等。
在辨证过程中,中医医师需要综合分析病情的临床表现、脉象、舌象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变的轻重,以及疾病的走向。
五味名词解释中医学
五味名词解释中医学
在中医中,五味指的是辛、酸、甘、苦、咸这五种基本的味道。
这是中医五行学说中的一部分,其中每种味道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并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相关联。
1. 辛味:能散能行,主要归肺、脾和胃经。
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和气血阻滞。
2. 酸味:能收能涩,主要归肝、脾和肺经。
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状。
3. 甘味:能补能缓,主要归脾、胃和肾经。
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虚证、疼痛等症状。
4. 苦味:能泻能燥,主要归心、肺和大肠经。
具有清热、泻火、燥湿等作用,常用于治疗热证、湿证等症状。
5. 咸味:能软坚润下,主要归肾和膀胱经。
具有软坚散结、润燥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大便干燥等症状。
此外,还有一些药物具有淡味和涩味,但由于长期习惯上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故仍称五味。
同时,中医认为药物的五味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五味与五脏也有对应关系,《灵枢经》篇名指出:“食入五味,各走其所喜的五脏”,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
因此,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属。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中医诊断学: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中医诊断学: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
及其意义
为考生提供中医诊断学: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望面部:观察面部的色泽形态和神情表现,不仅可以了解神的衰旺,而且可以诊察脏腑精气的盛衰和有关的病变。
面形异常
1.面肿:面部浮肿。
多见于水肿病,常是全身水肿的一部分。
阳水:其中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速者为阳水,临床意义: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
阴水:兼见面色咣白,发病缓慢者属阴水,临床意义:多由脾肾阳衰,水湿泛溢所致;
水气凌心: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者,临床意义:多属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所致。
2.腮肿:①痄腮:临床表现: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者,为痄腮,临床意义:因外感
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
②发颐,托腮痈:临床表现:若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有寒热、疼痛者,为发颐,或为托腮痈,临床意义:因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③腮腺肿瘤:临床表现:耳下腮部出现肿块,不红不热者,多为腮腺肿瘤。
3.面削颧耸:又称面脱。
临床表现: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
临床意义:因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所致。
多见于慢性病的危重阶段。
4.口眼歪斜:口僻:临床表现:突发一侧口眼喁斜而无半身瘫痪,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者,病名曰口僻。
临床意义:为风邪中络所致。
中风:临床表现:口眼歪斜兼半身不遂者,多为中风。
临床意义: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
口味:口淡、口甜、口黏腻、口酸、口涩、口苦、口咸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口味异常是指病人口中的异常味觉。
询问病人口味的异常变化,可诊察内在脏腑的疾病。
(一)口淡
口淡是指病人味觉减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
多见于脾胃虚弱证。
(二)口甜
口甜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的症状。
多见于脾胃湿热或脾虚之证。
(三)口黏腻
口黏腻是指病人自觉口中黏腻不爽的症状。
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蕴脾及寒湿困脾之证。
(四)口酸
口酸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
多因肝胃郁热或饮食停滞所致。
(五)口涩
口涩是指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症状。
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所致。
(六)口苦
口苦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
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
(七)口咸
口咸是指病人自觉口中有戒味的症状。
多见于肾病或寒水上泛的病证。
例题:
A.口淡
B.口苦
C.口涩
D.口甜
E.口咸
1)燥热津伤常见口味为
2)心火上炎常见口味为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口涩是指患者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症状。
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所致。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口苦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
多见于肝胆火旺、湿热内蕴致胆气上逆、心火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