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

课程编码:12010926

制定单位:教育心理教学部

执笔者:田虎

审定时间:2016年8月29日

审定:教育科学学院教学工作指导指导委员会

一、课程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大学生的一门公共课,总计课时32课时,2学分。该门课程旨在于通过密切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个性,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

目的:本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学通识知识体系中具有核心地位的课程,幸福而又成功的人生需要先进人生理念的思想洗礼、科学知识的接纳吸收、决策方略的学习操练、经典案例的借鉴思考,这正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使命。

任务: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公共课,负责解决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

4.教学时数分配(总课时32学时)

课程内容学时分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3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人格完善4

第三章学习心理与创造力培养5

第四章人际交往与和谐心理4

第五章情绪管理与调适4

第六章心理适应与发展4

第七章性心理和恋爱心理4

第八章职业生涯规划与能力发展4

5.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姬建锋,贾玉霞《大学生心理健康》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录:

主要教学参考书:

(1)程宇洁编著.心理课堂:给大学生的50堂心理学课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储克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丛媛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戴朝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邓先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通识课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龚惠香编著.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官汉蒙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9)郝宏伟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何照红,覃干超编著.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蒋平生,黄卫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2)李汉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3)李虹著.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考核方式:考查

7.教学方式

(1)贯彻启发教学思想;(2)使用和设计问题教学法;(3)组织自学基础上的课堂讨论;(4)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适当结合课程与教学论的新进展和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丰富教学内容;(5)逐步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一章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目的要求】

熟悉心理卫生的涵义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基本理论与方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学研究的范围

二、心理健康研究的对象

(一)心理健康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国的心理卫生思想与心理卫生运动

(三)心理健康的概念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具有独力生活动能力;

3、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悦纳自我;

4、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5、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心境良好;

6、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

8、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一、大学生成长的特点

(一)大学生的生理成长特点

(二)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任务

1、研究大学生应如何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顺应变化的环境,提高生活、学习的效率和满意度;

2、研究大学生应如何富有建设性地、有效地发展和完善自我;

3、研究并揭示导致大学生心理困惑、障碍与心理疾病的原因及其规律,针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及预防大方法,提高大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

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

1、健康人格教育;

2、环境适应教育;

3、人际关系和谐教育;

4、智力发展教育;

5、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6、健康恋爱观教育;

7、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一般理论

1、精神分析学的基本观点;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4、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5、交互作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6、精神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1、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2、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实践法、调查法、访谈法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人格完善

【目的要求】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意识内涵,掌握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心理调节,塑造大学生健全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设计、自我体验、自我发展的时代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