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诗化语言之一:将抽象变为形象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

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古诗词赏析常用术语一、分析关键字词在古诗词中的作用①动词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②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③数量词运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运用确数,精炼有力,诗意隽永,富于趣味④虚词获得疏通文气,开合互映,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⑤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摹拟声音形态,使诗文生活形象⑥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二、看语句表达1、颠倒语序——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的侧重点2、省略成分——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三、古诗划定类型基本提问方式:诗人是借助什么来表达感情的?运用了什么基本的表现手法?诗歌类型表现手法不借助外物诗直抒胸臆咏物言志诗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叙事抒怀诗叙议结合怀古咏史诗借古讽今四、古典诗歌中常见的5种主要情感①忧国伤时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D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②人生志向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③人生感受A伤春悲秋之情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C世事多变,沧海桑田D告慰平生的喜悦④思乡怀人A羁旅愁思B思亲念友C边关思乡D闺中怀人⑤长亭送别A依依不舍的留恋B情深意长的勉励C坦陈心志的告白六、古典诗歌中经常塑造的形象①豪放洒脱的形象②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爱恨情长的形象概括诗歌的公式:这是一首(?)诗,作者运用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塑造了一个(?)形象。
七、语言特色类——主要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主要问法:本诗在语言运用方面有何特色?常见语言特色方面术语集释1、语言风格类①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将抽象变为形象

将抽象变为形象“在我看来,所谓的散论就是把抽象的主题、抽象的论述变成形象化的东西,变成可知可感的具体形象,从而使文章从里到外、从头到尾都美起来,这大概就是散论的基本形态了。
而要达到这么一个文笔的高度,就要有美丽的主题、漂亮的标题、抒情式的材料叙述和用来升华各个材料及文章主题的诗化语言,使文章在散在的结构中通过抒情来完成说理。
”、“由浅入深地进行想像语言、语言节奏、句式转换、诗化语言、诗歌的训练。
”,可见,诗化语言对于散文之类的文章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诗化语言对小说的作用也是异乎寻常的。
说到诗化语言就得先说说诗。
当年,我们报社的总编辑讽刺一位副总编辑的诗:什么是诗?就是把连着写的文章断了句断了行,不加标点,然后再让人看不明白,这就是诗。
到现在我都觉得总编辑说的有道理,现代诗是必须断行的,必须不加标点,尽量让人看不明白。
可是,断了行的、不加标点的不一定就是诗,比如;我今天早晨起来穿上衣服洗了脸吃完了饭走出门外打了出租车上班去了(这是我瞎编的)这是诗吗?显然不是,谁也不会说这就是诗,也谈不上诗化语言。
再看下面的断行:在岁月的溪水边我终于听到梦境里熟悉的铃声终于拣拾起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转自博客心语如诗)这就不能说不是诗了。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语言得到了诗化,你看,抽象的岁月幻化成溪水边,诗行还能用手捡起来,梦是有航线的(因为他是一个小船)。
这就是诗化语言。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化语言连起来,加上标点,就不是诗了,而是文(无论他是什么文体),是诗化语言的文字:在岁月的溪水边,我终于听到梦境里熟悉的铃声,终于拣拾起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文字重新断行,还是诗,因为是诗化语言:在岁月的溪水边我终于听到梦境里熟悉的铃声终于拣拾起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不仅诗里,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需要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是文学艺术的霓裳。
论但丁《神曲》中诗化语言的文化价值但丁神曲读后感

论但丁《神曲》中诗化语言的文化价值但丁神曲读后感怎样的语言才能达到美的极致和永恒呢?“返璞归真”是但丁的《神曲》带给我们的一种很好的诠释。
在英语语言文学界,有许多人追求“诗歌化”的语言,用英语表达是“poetical language”。
在英语文学评论和语言学分析中有许多批评的声音,当然也有截然相反的观点。
它追求的是纯粹的诗歌语言表现形式,目的是想呈现给读者一种完美的“诗一般”的语言。
但这种“诗歌化”的语言过于强调语言的形式而显得呆板。
因此“诗歌化”语言追随者们的美好愿望可能很难实现了。
本文中笔者将“诗歌化”语言和“诗一般”的语言等同起来讨论,一方面从英语翻译上来说,将“poetical”译成“诗一般的”也未尝不可,然而英语中有“poetical”和“poetic”两个相对应的词,它们都有“诗歌的”之意,在评论对比之中,前者有“理想化和诗歌化”的含义,而后者用于表达“与诗歌有关的或诗歌的”,是一个中性词,笔者有意对比这两个词并将它们的真实含义区分清楚;另一方面,“诗歌化”语言追求的就是“诗一般”的语言,但从笔者的观点来看,其愿望和结果背道而驰,因此本文的题目或多或少有一语双关之意。
二诗歌的语言我们首先讨论“poetic language”(诗歌语言)和“poetical language”(诗歌化语言)哪个更适合理解为“诗一般的语言”。
表面上看应该是后者,因为“诗歌化”意味着纯粹的诗歌形式和追求。
然而从美学的角度上来说,任何纯粹的形式都有可能破坏美感,那么要创作“诗一般的语言”会得到什么保障呢?作为“poetic language”(诗歌语言),按照杰弗里・李奇的观点,有三个方面与“ordinary language”(普通语言)不同:(1)诗歌语言可以在许多方面违背普遍遵守的语言规则,形成偏离常规的变异现象(deviation)。
(2)作家(尤其是诗人)可以超越他所处的社会或历史背景,而自由地运用语言。
诗化的语言,灵动的创作——作文语言的诗化教学设计

诗化的语言,灵动的创作——作文语言的诗化教学设计【大师网——精彩专题】,点击下载!全站免费!吉林大学附属中学崔巍【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掌握语言诗化的几种方法,提升作文语言的文采2.方法与过程:仔细推敲,引导品味,比较鉴别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写作的信心,提升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语言诗化的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打造自己的作文诗化语言教法:启发谈话法、练习法、对比突出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联想想象法、多元评价法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散文《母亲的诗》导入,引出诗化的句子与生活中的语言的不同点。
二.阅读文句,体验魅力请同学们阅读句子,说出你觉得那句好并谈谈理由。
1.“捆紧一包思念,踏散遍遍鸡啼。
”(晴石《回家的人》)2.“蝉声拉长了白日,野风撕扯着炊烟。
”(染香《等秋》)3.“岁月在它的蹄起蹄落间凝聚成一把尘土的密度一部书的厚度一个故事的长度。
(杨剑文《马》)引导学生把握句子的含义及特点,对语言的诗化有初步的认识,进而引出文学语言中的“诗化”现象。
三.结合实例,精讲方法1.话语错位以歌词“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为例,讲解话语错位及其艺术效果。
我们先来看原来的歌词:“山川”是有形的东西,而且巨大,所以可以载很多的东西,但毕竟载不了“太多悲哀”;“岁月”是流逝的,因此“经不起太长的等待”。
很流畅,很通顺。
若是没有李清照的那句“又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在千百年之前,恐怕这句歌词也可以算得上经典了。
但是现在读来,却觉得有些拾人牙慧,不过是二三流的句子而已,当然算不得最了不起的诗歌了。
但是,我们再看看当年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唱错的词:“岁月载不动太多悲哀”,岁月本是无形的东西,无形自然是无法“载”的,但是这一句错了的词却偶然间把无形的岁月化为了“有形”,而化无为有、化虚为实正是高超的诗法,想想吧,流失的岁月承载着太多的悲哀,终于承载不住了,岁月便老了;“山川”本就是屹立不动,千百年来,山还是那座山,川还是那条川,(虽然川里的水可以流走)它们在那里,仿佛就是为了在等待的,等什么?某种情感,或是某种变化,甚至是某个人,为了等待,“山”与“川”都历尽了沧桑。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读书笔记第一编先秦文学距今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我国产生了最初的文字——甲骨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中秋中叶的305篇诗歌。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出自《吕氏春秋·古乐》“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出自《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
”出自《礼记·效特性》《诗经》婚恋诗的基本内容:抒发恋爱和相思的甜蜜,表现恋爱的曲折,写夫妇间深挚情爱,弃妇诗。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出自《关雎》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逸周书》,本命《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
《战国策》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它敷载当时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策谋或说辞,所记以战国时纵横家的事迹、言论为多。
经西汉刘向整理编订,成33篇。
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
2、战国时期,有《孟子》和《庄子》。
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的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
它们议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第二编秦汉文学《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组织其门客集体编纂的。
秦代散文,多出于李斯。
学到了一个知识点,“互见法”。
互见法:《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它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记事年代起自高祖元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
其体例,基本继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又取消“世家”,并入“传”。
作文指导-诗化语言

心象+物象=诗
1.例句: (1)看到妹妹泪汪汪的脸,我好心疼!-心象 (2)花儿好美丽啊!-心象 (3)好久不见,真想念你。-心象 (4)我真气他骗我-心象
心中的感觉,无论喜、怒、哀、乐皆是心象
2.物象指眼睛所见各种事物如桌、椅、草、木....。
3.当看到物象有所感动(灵感)产生心象便可成为“诗”。
诗的语言
风在水面写诗 ——诗歌的语言
散文与诗语言上的不同
1.诗句简短而意义丰富(言简义丰) 2.诗句的韵律感、节奏感较强。 3.诗需要更多的想象,散文较直接。 (想象丰富)
练习想象、表达情意:
1.以“月亮”“星星”“花”……想象 他(她)们像什么? 2.在上面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情意。
欣赏
诗歌=心象(主观情感)+物象(客观事物)
例:1.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 2.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 3.月亮害羞的跑到云里躲起来了。 4.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的笑了。
5、摹声法:增加趣味。模仿自 然万物的声音 风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羞!羞! 真是气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齿 时间真是恶作剧 爱在祖母的牙齿开山洞 风儿更顽皮 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 嘘!嘘!嘘! 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 去!去!去! 逗得我们笑嘻嘻
写诗的要点
1、发现独特。眼睛或心灵里感受到的,不同 于一般人,能让人惊喜,称奇。 2、用词精准。不管是华丽的,朴素的,都应 该用最接近直接经验的词语,准确到位。 3、比喻新颖。本体和喻体之间越具有科学所 判定的差异越大,距离越远,风马牛不相及, 一竿子打不着,那么,比喻将会越精彩。
作业
诗的语言
用诗化的语言改写自己的小作 文
舒婷《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
语言的诗化理论名词解释

语言的诗化理论名词解释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而诗则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式,通过创造性地使用字词和句子,将情感、思想和美感传达给读者或听者。
语言的诗化理论探讨了诗歌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并解释了为何诗歌对人们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1. 语言的诗化:语言的诗化是指通过使用富有感染力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使语言具备诗歌的特质。
这种诗化的语言使用富有音韵和节奏感的词汇和结构,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隐喻来传达情感与意义。
通过诗化,人们可以更加直观而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使传达的信息更加生动、美感更加突出。
2. 感染力:感染力是指诗化的语言所具备的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力量。
当我们阅读或听到一首诗歌时,其中蕴含的感情会犹如一股力量,穿过语言的界限,与我们的内心产生共鸣。
这种感染力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情感,使他们深入体验诗歌所传递的情感,从而对诗歌产生共鸣,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
3. 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诗化的核心特征之一。
诗歌作者通过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用形象生动的描绘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来传达情感与思想。
他们可以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创造新颖的比喻和隐喻,以及编织富有节奏感的句子结构来打动读者或听众。
这种创造性的语言使用使诗歌与日常用语区别开来,使其更富有诗意和艺术性。
4. 形象生动的描绘:诗歌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来表达情感与意义。
作者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创造形象,使读者或听众能够在心灵中形成一个更加清晰的画面。
这些形象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体验,使诗歌更具感知性和表现力。
5. 隐喻与比喻:隐喻和比喻是语言诗化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它们通过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相比较,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隐喻是通过比较不同领域的事物来传递含义,而比喻则是明确地使用“像”或“比如”来进行比较。
这些比喻和隐喻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含义和象征性,加深了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与感受。
6. 音韵与节奏:语言的诗化离不开音韵与节奏。
音韵是指语言中音节的韵律和押韵的使用。
诗词的诗化语言

诗词的诗化语言
1、什么是诗化语言
运用诗化语言写成的文章叫诗化文章,亦即具有古典诗词之意境、韵味、体式的文章,巧妙化用古典诗词写成或大量引用诗词的文章亦可称之为诗化文章。
诗化语言的第二个特征是运用诗体,所谓诗体即文章的体式或句式与古典诗词相仿,一般大量运用短句,运用排偶句式,运用对联形式。
2、诗词的诗化语言的过程
唐代是五、七言诗全盛的黄金时代,而五、七言的成熟发展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也就是它的诗化过程。
首先五、七言是从当时的日常散文中提炼出来的,而它又不完全同于作为基础的散文,这不但是在形式方面,而且涉及语法和词汇,整个都要求更为诗化。
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的语言即为诗化语言。
3、诗化语言的特点: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的语言即为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二是形象描绘,感情丰富,内涵深刻;三是句式灵活,运用排偶,整散结合。
24种诗词修辞手法,有解释,有示例

24种诗词修辞手法,有解释,有示例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
诗是语言的艺术,为了使诗歌语言更生动、形象,诗人经常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处理。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词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使各种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诗人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诗词中运用高超的修辞手法,让诗词更生动,学会了这些修辞手法,你也会写诗词了!比喻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的修辞手法。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李贺《马诗》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的修辞手法。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苏轼《南乡子》隐语(谐音)、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
在此处,是一种含蓄的传情方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借代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代指富贵之家。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诗化语言的特点

诗化语言的特点一、教学目标:(一)了解诗化语言的特点。
(二)学会把甲事物变为乙事物,把抽象变为形象二、学情分析:高中语文课程中,必修一第一单元就是现代新诗的阅读和鉴赏学习,读诗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学习用精练的语言和新颖的意象来表达情意。
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让他们动动笔,学习写现代新诗。
三、教学重难点解读:(一)重点解读:学会把甲事物变为乙事物,把抽象变为形象。
只有学会这一技能,才能具体生动形象地诗意表达情感。
(二)难点解读:掌握诗化语言的写作要领。
写形象生动而又内涵丰富的诗化语言是有难度的,往往某个事物或事件很触动你的内心,但就是苦于无法用诗意的语言去表达。
四、教法:激趣法、现代诗朗诵视频欣赏法、引导法、朗诵领悟法五、学法:讨论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朗诵比赛法、自我创作法六、教具准备:课件PPT,朗诵视频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激发写诗的热情。
上节课同学们的作业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把下列句子各自变成优美形象、内涵丰富的诗化语言。
1、我很清楚地记着她。
2、很有意义、很考验人、很跃跃欲试的岁月。
〖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创作的成就感。
〗(二)诗化语言的特点1、从上面的诗和话可以看出,诗化语言的特点:将甲形象变成乙形象,或者将抽象变为形象。
(1)请独立填空,将书变为其它内涵丰富的形象:书是( ),能( )书是( ),能( )书是( ),能( )(2)小组同学交流学习点评。
2、视频欣赏现代诗朗诵视频《一棵开花的树》一棵开花的树席慕容(台湾)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1、提问:《一棵开花的树》让您想到了些什么?[暗恋的期盼、痛苦、失望、无奈、痴迷﹍﹍]引导小结:诗化语言的基本机制就是想像,有点像见异思迁,也似乎是在说胡话,其实是精神病的大脑——幻听幻觉。
诗化语言让文章真正美起来

诗化语言让文章真正美起来-中学语文论文诗化语言让文章真正美起来■ 张政全孔子有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此处的“文”即是指有文采,文章有了文采才能流传千古,而运用诗化语言恰是文章有文采的表现之一。
我们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应多加注意对学生诗化语言能力的培养。
一、诗化语言的概念及特点具有诗的韵味、诗的意趣、诗的风格的语言即为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语言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二是形象描绘,感情丰富,内涵深刻;三是句式灵活,运用排偶,整散结合。
二、诗化语言的能力训练(一)仿写仿写是诗化语言能力训练的最佳方式,它以例子入手,让学生展开想象,仿照例子的遣词造字,从而掌握诗化语言。
例如:夜来幽梦忽还乡,水汪汪,捕鱼忙。
四寂无声,惟有馨风凉。
料得年年思家时,明月夜,芦苇浜。
这是一位学生在以“家”为话题的作文中写的一段话。
熟悉古诗词的人立刻就能看出来,他仿写了的是苏轼《江城子》这一仿写不仅写出了自己对家的无限思念之情,而且留给了读者极为深刻的印象,让文章极为出彩。
再例如:从今天起,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恪尽职守,坚守岗位\从今天起,关心环境与他人\我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责任,四季如春。
这是学生写有关“责任”话题文章中的一段话,他仿写了诗人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
(二)运用比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比喻是天才的标志。
”德国著名哲学家、文学评论家施勒格尔认为:“所有的美就是比喻。
最高的东西人们是无法说出来的,只有比喻地说。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比喻定义为“以此物喻彼物也”(《诗集传》),也就是说在描写事物和说明道理时,运用与它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比喻能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诗的语言是必须靠比喻才能完成的。
例如:“愁”是一种抽象的人的心理,但是诗人却把它变的可见、可知、可感。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愁”在李白这里有长度;“闲愁万斛酒不敌”(《草书歌》),“愁”在陆游这里有体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诗化你的语言

以大树为例,看看大树是否有 某些思想,或者反过来说思想、 情绪、感觉等能否变成大树。 “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这么说话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知道 这是什么样的树,或者说不知道这是 什么样的心情。我们利用思维把想象 具体化之后,形象也清晰了,思想感 情等也化为真实,这棵树可以是亲情 树、快乐树,也可以是思念树、忧愁 树、孤独树,还可以是其他任何的树。 在思维和想象的”变态“中使语言得 到诗化——这棵大树变换莫测:
(三) 又到兵荒马乱时。 烟尘滚滚,杀声滔天。 项王挥舞着长剑,剑刃飞快地掠过一 个又一个颈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红光一闪,刘邦人头落地。 夕阳照着项王的脸,刚毅的面庞上刻 满了沧桑与寂寞。他的眼前浮现出虞姬清 澈的眼眸和干净的笑容。他轻声说道: “虞,我回来了。”
(四)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桌上仍摊着那本书,那 篇文章叫《乌江自刎》。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项羽应成为真正的霸王。 他有着过人的才智和勇气,他有着震惊天地的英 雄气概。但为何要觉得无颜以对江东父老,他完 全可以回去休养生息,重振旗鼓。而他恰恰就缺 少了这份灵动。有了这份灵动,他仍可保持他的 英雄本色,而且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英雄,一个 被千古传诵的英雄。 灵动的水,仍可保持一片蔚蓝; 灵动的智慧,仍可造就一个英雄。
(二) 美人自刎乌江边。 鲜血从虞姬的苍白的肌肤中流下,开出绝艳 的玫瑰,在那团红色中,虞姬的眼神绝望而又饱 含期望,手指如丝绸般滑落。项王一手托着虞姬, 单膝跪下,一手将剑深深地扎向泥土,看着虞姬 渐渐暗淡的眼神,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乌江亭长在旁劝项王快渡乌江。项王轻轻放 下虞姬,突然起身,长剑直指青天。清风吹拂着 他的长发,他的身影愈发显得高大威武,四面的 楚歌也仿佛在替他宣召着:“刘邦小贼,待我卷 土重来之时,用你的头颅为虞姬祭奠。”
总结诗化范文

总结诗化引言诗化是一种文学创作手法,通过艺术的修辞手段和形式美感的表达,将事物赋予诗意和寓意。
诗化不仅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要素,也是其他文学形式和艺术作品中常见的表现手段。
本文对诗化进行总结和探讨,介绍诗化的特点、技巧以及在不同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诗化的特点诗化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语言的美感诗化强调语言的美感,通过运用音韵、节奏和修辞手法等,使文字具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诗化的语言通常具有优美、雄浑、抑扬顿挫等特点,能够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2. 意象的丰富诗化在表达时善于运用意境和意象,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和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使读者产生直观感受。
诗化的意象常常富有隐喻和象征,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情感的表达诗化是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文学作品中能够通过抒情、叙述、描写等方式,将人物的内心情感深入地展现出来。
诗化的情感表达往往充满强烈的感情冲击力,能够产生共鸣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共鸣。
4. 寓意的深远诗化常常通过意境和象征的手法,赋予事物以深远的含义和寓意。
诗化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转化为具有哲学思考和人生意义的艺术表达,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诗化的技巧诗化在利用表达手法时,常常运用以下几种技巧:1. 音韵和韵律诗化通过运用音韵和韵律的手法,使语言具有美感和节奏感。
例如,运用押韵、律诗等形式,使诗歌具有韵律感;利用类似音、谐音、反复等手法,增强言语表达的美感。
2. 比喻和隐喻比喻和隐喻是诗化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使作品更富有意象和意境。
通过对事物的比较或象征的描写,赋予作品深远的寓意和情感表达。
比喻和隐喻常常被用来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或揭示作品的主题与思想。
3. 色彩和意境的运用色彩和意境是诗化表达中很重要的部分,通过描绘事物的色彩变化和营造特定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色彩和意境的运用可以通过具体的描写和词语组合来实现,如运用明暗对比、选择特殊的词语等。
利用比喻和隐喻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表达

利用比喻和隐喻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表达画面化的语言是一种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化表达的强有力的手段。
通过利用比喻和隐喻,可以使写作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这种技巧的奇妙之处。
首先,比喻是一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化表达的常见手法。
我们常常使用比喻来描述人物的特征和情感。
比如说,我们可以用“他像一个孤独的狼”来形容一个人在人群中的孤立感,或者用“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来形容一个人友善和善良。
通过这样的比喻,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感受到文字中所描绘的抽象概念。
另外,隐喻也是一种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化表达的有效手段。
隐喻是通过暗示或暗示来传达特定的意义。
例如,我们可以用“人生是一场旅程”来隐喻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或者用“时间是钢铁,不等人”来隐喻时间的无情和宝贵。
通过隐喻,读者能够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思考所描述的抽象概念,使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比喻和隐喻也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中。
比如,我们常常用“一箭双雕”来比喻解决了两个问题,或者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一个惊人的事实。
这些比喻和隐喻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图,而且也能够让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利用比喻和隐喻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表达,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传达的信息。
例如,在教育领域,老师们常常使用比喻和隐喻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或科学概念。
通过将复杂的概念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学生们可以更容易地掌握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总之,利用比喻和隐喻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形象化的表达是一种很有力的写作技巧。
它能够使写作更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表达的意义。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比喻和隐喻都能够为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色彩和深度。
因此,在写作或交流中,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比喻和隐喻来展示抽象概念,让文字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浅谈诗化的语言

浅谈诗化的语言每个教师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的口语对儿童有吸引力,掌握和运用语言是一条首要的基本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素养概括为六条,其中第五条便是: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
而幼儿园教师,教育对象是幼儿,语言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因此,加强语言修养十分重要。
其实语言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应遵循“审美灌注原则”,在语言学习的同时获得审美的体验。
我们一直在大力提倡幼儿的审美意识,要求老师运用诗化的语言。
诗化的语言具有韵律美、节奏明快的特点,拨动着孩子的心弦,启迪着孩子的心智,只要教师一张口,就会“粘”住孩子的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诗化的语言,能使孩子的课堂“春风骀荡,满屋生辉”,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之中获得知识和营养。
一、让诗化的语言贯穿孩子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诗意的美总是在不经意之时、一转念之间发生的,就像孩子在冬天里悄悄握住老师的手的关切之美,就像孩子经过努力却也画不圆美丽地球的进步之美,就像孩子看到颜色的变化露着迷茫的神色、有着一大堆问题的探索之美、更像孩子充满激情、深信不疑地想听花开的声音的精灵之美。
教师的诗化语言,可以带给孩子诗意的美,可以含而不露地启发孩子的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引起宽松愉悦的心理共鸣。
散步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轻言细语:“太阳暖洋洋地照着,大树舒展着枝条在风中飘舞,小鸟叽叽喳喳叫,把花儿喊醒了。
”孩子们叫了起来:“红蝴蝶停在我的头发上,和头发做游戏呢!”“我看见两朵友好的花,护着小蚂蚁造窝,太阳真亮。
”“鸟儿们在躲猫猫,一会儿躲进一会儿躲出,树叶在哈哈笑。
”……感受到孩子的这份童真、这份纯朴、这份清澈,谛听那童心稚嫩的生命体流淌着的梦幻之歌。
做早操的时候,可教孩子们说儿歌:“太阳咪咪笑,看我做早操。
我是好宝宝,锻炼身体棒。
”午餐时,老师们会说:“饭菜喷喷香,色彩真鲜艳,小手洗干净,吃呀吃得饱。
”教幼儿漱口时,可以一边示范一边念儿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咕噜咕噜吐出水。
诗的形象思维

诗的形象思维是诗人通过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
艺术思维方式。
它以客观具体的形象为媒介,通过对形象的具体描绘来传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念。
在诗歌创作中,形象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诗人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客观事物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和改造,使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诗歌中的形象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具体形象性:诗歌中的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意念,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理。
这些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等等,它们能够直接唤起读者的感知和联想。
意象性:诗歌中的形象思维不仅仅是简单的描绘,更是一种意象的创造。
诗人通过将情感、思想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形成具有深刻内涵的意象,使诗歌作品更具有象征意义和哲理意味。
创造性:诗歌中的形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悟,将客观事物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展现出诗人的个性和风格。
含蓄性:诗歌中的形象思维常常采用暗示、隐喻等手法,使诗歌作品具有含蓄、深刻的特点。
诗人通过形象来传达情感和意念,而不是直接陈述,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念。
总之,诗的形象思维是诗人通过具体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思维方式。
它以客观具体的形象为媒介,通过对形象的描绘和创造来传达诗人的情感、意念和思想。
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具体形象性、意象性、创造性和含蓄性的特点,使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诗化语言

4、想象式 放飞想象,打开时空坐标,收到意想不到 的结果。 例: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水。不!温暖 的春天。
5、比兴式 由此及彼,由物及人,是陕北信天游的 一种表达方式 例:高山在无声中诉说着巍峻, 江河在蓝天下袒露着旷远, 人亦在漫漫岁月中反思走过的人生。
6、含蓄式 借助景物描写,托物言志,给人以含蓄之 美,引起人的无限遐想: 例:杏树的枝头 挂满五颜六色的目光 每一阵风里 都有数不清地追寻
7、梦幻式 借助梦境表达内心的情感,适合写人为主
例1:那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 蜂。 例2:我终于当了一名幼儿老师,欢快的起舞, 虽然是梦……
8、哲理式 从表面到本质,给人以鼓舞,令人启迪: 例: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再长的路。 是树不要和花比美,是花不要和树比高。
打造亮点——语言诗化十法
考文语言的三大特色:形象、流畅、诗化。 诗化语言富于诗情画意,令人回味,给人启示。
1、比喻式 由此及彼,表面中内含人生之理,富有 哲理性。 例1: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例 2:
人生是自己的画板 ,为何靠别人着色。
2、仿创式 借用约定俗成的名言警句,变化一种说法, 给以其乐无穷的感觉。
一选材的盲区一选材的盲区11写什么不像什么写什么不像什么22没什么写什么没什么写什么二选材的原则二选材的原则11大学生些小事大学生些小事真真22小学生写小事小学生写小事11积累法积累法22阅读法阅读法33加工法加工法一家小事一家小事一件新鲜事一件新鲜事小明黑板
第六节 选材关
一、打造亮点
语言如何诗化
一、选材的盲区 1、写什么不像什么 2、没什么写什么 二、选材的原则 1、大学生些小事——真 2、小学生写小事——假
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的诗句

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的诗句人们将情感抽象化为抽象的概念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样就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温柔和安心,为了寻求情感的安定。
然而,将情感具体化,即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为明确的形式,是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它要求倾听者能够感受到有关情感的细节和欣赏它们之间的整体联系。
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诗句来探讨如何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式。
首先,很多诗句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描述一种抽象的情感,以强调其深层的含义。
例如,诗人陶渊明的《琵琶行》中写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这句诗的背后,藏着深刻的“相思”之情。
诗人运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抽象的思想表达出来,用鲜明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触动人心的画面。
其次,诗人们也善于利用比喻、象征和比拟的手段来描述一种抽象的情感。
比如,诗人徐志摩的《有一种悲伤》中写到:“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言喻的,就像大地一片沉睡,而鸟儿在另一片天空中发出婉转的歌声”,这句诗借助大自然的形象,将抽象的悲伤表达得淋漓尽致,用意想不到的方式传达出在深夜里,空荡、寂寞而又无尽的忧伤。
此外,诗句中也可以通过描绘强烈的具体场景,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中写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句诗用富有诗意的文字重现了情人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意,将至为美好的甜蜜场景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来自仙境的爱情。
最后,诗人们也通过精细的塑造、透明的抒情,来具体描述一种抽象的情感。
例如,唐代高僧玄奘的《题西林壁》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句诗用清晰细致的描述,将抽象的心境凝结为一个美丽的宁静之境,使人们有种安宁的感觉,将抽象的情感转变为具体的表达。
因此,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的诗句可以通过采用象征性的语言、运用比喻、象征和比拟的手段、描绘强烈的具体场景、以及精细的塑造、透明的抒情等方式来进行表达,将抽象的情感转变为明确的形式,让听者更深刻地理解其中潜藏的深层思想。
文字修辞手法

文字修辞手法一、引言部分文字修辞是一种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手法,通过修饰、夸张、比喻等手段,使文学作品的言辞更加生动、形象,以达到艺术与表达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字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二、比喻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理解或描述某一概念。
比喻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和形象力。
例如,“他的笑容如阳光一般温暖”中,将笑容与阳光进行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他的笑容温暖的特点。
三、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类特性的修辞手法。
通过这种手法,作家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的事物。
例如,“树叶在微风中轻舞”中,将树叶拟人化,使其具有了舞蹈的形象,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手法来突出某一事物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夸张能够使文学作品更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吃了一碗面,能吃饱一家人”中,夸张了他的食量,以便强调他的饱食程度,使读者更加震撼。
五、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并列使用同构或类似的句子结构,以增强修辞效果的手法。
排比能够使文学作品的表达更加有力,给人一种饱满的感觉。
例如,“他勇敢、坚强、聪明”中,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了他具有的多种品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反问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疑问并立即作出否定回答的修辞手法,用于强调某一观点或情感。
反问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或态度。
例如,“难道你不觉得这个消息令人震惊吗?”中,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消息的震惊性,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注意。
七、对比对比是一种通过将两个相对立的事物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一个的修辞手法。
对比能够使作品更富有层次感和冲突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她的眼泪如珍珠般晶莹剔透,他的嘴角却带着冰冷的笑意”中,通过对比两人的表情,突出了他们的内心状态的不同,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
八、诗化诗化是一种通过运用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表达方式,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的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诗化语言之一:将抽象变为形象
“在我看来,所谓的散论就是把抽象的主题、抽象的论述变成形象化的东西,变成可知可感的具体形象,从而使文章从里到外、从头到尾都美起来,这大概就是散论的基本形态了。
而要达到这么一个文笔的高度,就要有美丽的主题、漂亮的标题、抒情式的材料叙述和用来升华各个材料及文章主题的诗化语言,使文章在散在的结构中通过抒情来完成说理。
”、“由浅入深地进行想像语言、语言节奏、句式换、诗化语言、诗歌的训练。
”,可见,诗化语言对于散文之类的文章是很重要的,不仅如此,诗化语言对小说的作用也是异乎寻常的。
说到诗化语言就得先说说诗。
当年,我们报社的总编辑讽刺一位副总编辑的诗:什么是诗?就是把连着写的文章断了句断了行,不加标点,然后再让人看不明白,这就是诗。
到现在我都觉得总编辑说的有道理,现代诗是必须断行的,必须不加标点,尽量让人看不明白。
可是,断了行的、不加标点的不一定就是诗,比如;
我今天早晨起来
穿上衣服
洗了脸
吃完了饭
走出门外
打了出租车
上班去了(这是我瞎编的)
这是诗吗?显然不是,谁也不会说这就是诗,也谈不上诗化语言。
再看下面的断行:在岁月的溪水边
我终于听到
梦境里熟悉的铃声
终于拣拾起
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
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自心语如诗)
这就不能说不是诗了。
为什么?因为这里的语言得到了诗化,你看,抽象的岁月幻化成溪水边,诗行还能用手捡起来,梦是有航线的(因为他是一个小船)。
这就是诗化语言。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化语言连起来,加上标点,就不是诗了,而是文(无论他是什么文体),是诗化语言的文字:
在岁月的溪水边,我终于听到梦境里熟悉的铃声,终于拣拾起在梦中闪亮已久的诗行,心又一次起航,沿着梦的航线...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文字重新断行,还是诗,因为是诗化语言:
在岁月的溪水边
我终于
听到梦境里
熟悉的铃声
终于
拣拾起
在梦中闪亮已久的
诗行
心
又一次起航
沿着梦的航线...
不仅诗里,任何文学艺术形式都需要诗化语言。
诗化语言是文学艺术的霓裳。
看下面这些话:
1、情感的急流冲垮了理智的堤坝
2、母爱的阳光烘干了我那潮湿的心田
3、她的形象清晰地洗印在了我记忆的底片上
4、激情燃烧的岁月
这诗化语言给人的感觉很美,很形象,内涵丰富。
如果不这样说,实打实地说应是这样:
1、感情用事,没了理智
2、母爱使我心里很温暖,愁绪一扫而光
3、我很清楚地记着她
4、很有意义、很考验人、很跃跃欲试的岁月
这样说话没有毛病,但是没有意思,是大白话,白开水,白菜帮子。
从上面的诗和话可以看出,诗化语言就是将甲形象变成乙形象,或者将抽象变为形象。
他的基本机制就是想像,有点像见异思迁,也似乎是在说胡话,其实是精神病的大脑——幻听幻觉。
而这种“精神病”状态正是诗化语言的温床。
下面以大树为例,看看大树是否有某些思想,或者反过来说思想、情绪、感觉等能否变成大树。
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这么说话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树,或者说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心情。
我们利用思维把想象具体化之后,形象也清晰了,思想感情等也化为真实,这棵树可以是亲情树、快乐树,也可以是思念树、忧愁树、孤独树,还可以是其他任何的树。
在思维和想象的”变态“中使语言得到诗化——这棵大树变换莫测:
1、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长在沙漠里的树,扎根在无边的荒漠之中,从来没有人从他身边经过。
(这是一棵孤独的树)
2、我的心情是一棵树,一棵生长在亲情沃野上的大树,粗壮的树干上写满了妈妈对我的爱,就连那茂密的叶子也成了蘸满深情的笔触。
(这是亲情树)
3、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舞动在山脚下小河边的树,河水为他欢快地唱歌,山冈为他起舞,树上的叶片正是清脆悦耳的音符。
(快乐树)
4、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秋风里叶子哗哗作响的树,年轮里充满了对春光的思念,就连落下的叶子也巴望着蓝天。
(思念树)
5、我的心情是一棵树。
一棵阴霾沉沉中的无精打采的树,愁云密布在年轮里。
那枝叶也耷拉下了脑袋。
(忧愁树)
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文字断行,不就是诗歌了吗?
上述的心情,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不一样的形象来幻化,都能形成诗化语言,比如快乐的河,忧愁的云、孤独的鸟,等等。
诗化语言很微妙,也很奥妙,还很曼妙。
看看下面这些话,读来是不是一种享受呢?
1、有的初来乍到,有的已在这座城中混籍了十多个年头。
其精神之剑的侧面已被岁月的水分锈蚀、锋面却磨砺得更显锐利。
边界的阳光褪去了原先生活的光泽,国境的劲风抖落掉了从故乡田园中带来的尘土。
对他们来说,故乡的记忆已经模糊成了残片或碎影,就像一石击起千层浪,本是完美的碧波岩容倾刻间支离破碎,被一层层一圈圈的波环冲撞得由碎乱沦丧为乌有。
(这是我写的)
2、我常常设想,像同样的阳光在不同的水分、温度及土壤中生长出不同的植物一样,在我们城市的时空中生长着一棵特定的大树。
那情形,正如“后心理学理论”所主张的,精
神当是一种存在,像阳光和空气一样飘浮在这些人及他们创造物的上空,每个人又都呼吸着这种飘浮物,吸取了生命的营养,于是便有了心照不宣的心灵感应。
这棵大树就是青春与生命。
(这是我写的)
3、幸福是小草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是一棵参天大树能活一千年,是一个动人的神话述说着美好的未来……(我的学生写的)
4、青春如朝阳,放射出希望的光芒;青春如长虹,腾起无限的光彩;青春如春笋,刺破坚土没命地疯长。
让我们享受吧,让自己,让读者,也让博友,享受诗化语言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