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2020版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20年修订)正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2017年1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39号公布,根据2020年7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公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为了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规范新能源汽车生产活动,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其生产在境内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汽车,是指《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国家标准(GB/T3730.1-2001)第2.1款所规定的汽车整车(完整车辆)及底盘(非完整车辆),不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千克的三轮车辆。

本规定所称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实施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和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日常监督管理,并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准入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出版日期】2015年【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网址】/b/qiche/Z87161E5JC.html报告目录:第一章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概述 20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 201.1.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01.1.2新能源汽车的五大类型 201.1.3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分类 231.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概述 341.2.1混合动力汽车的定义 341.2.2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 341.2.3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历程 351.2.4混合动力汽车的缺点 361.3纯电动汽车概述 371.3.1纯电动汽车的定义 371.3.2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371.3.3纯电动汽车的实例 391.3.4纯电动汽车的优势 401.4燃料电池汽车概述 411.4.1燃料电池汽车的定义 411.4.2燃料电池汽车的实例 421.4.3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点 431.4.4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正快速发展 451.5太阳能汽车概述 461.5.1太阳能汽车的定义 461.5.2太阳能在汽车上的主要应用途径 471.5.3太阳能汽车的实例 481.5.4太阳能汽车的劣势 491.6其他新能源汽车及其特点 501.6.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501.6.2醇类汽车 511.6.3气动汽车 511.6.4以植物油为燃料的汽车 54第二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分析 55 2.1宏观经济环境 552.1.12012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552.1.22013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02.1.3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状况 662.1.4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712.2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742.2.1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良好 742.2.2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752.2.3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运行状况 802.2.4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状况 852.2.52015年国内汽车市场发展形势 862.3汽车工业面临的能源危机 922.3.1能源问题成中国汽车业发展短板 922.3.2未来汽车业发展将受资源和环境约束 93 2.3.3我国汽车能源消耗量大的成因分析 94 2.4汽车环保问题分析 962.4.1汽车排放污染形势严峻 962.4.2中国汽车污染主要特点 992.4.3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加大 1022.4.4中国汽车环保问题解决对策 1042.5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 1082.5.1新能源汽车对中国汽车工业意义重大 108 2.5.2中国处于汽车动力技术变革机遇期 110 2.5.3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 1112.5.4中国具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后发优势 112第三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14 3.12012-201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114 3.1.1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1143.1.2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1183.1.3201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费情况 1203.1.4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123 3.1.5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显露分化趋势 1253.22012-2015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31 3.2.1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313.2.2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 1363.2.3英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03.2.4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13.2.5 法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1423.2.6印度新能源汽车产业 1433.3中国新能源汽行业发展综述 1443.3.1新能源汽车业跨越式发展 1443.3.2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广情况 1453.3.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化提速 1473.3.4国外新能源车企抢滩中国市场 1473.3.5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国际合作 1493.4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150 3.4.1201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综述 1503.4.2201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 1513.4.3201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1523.4.4201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1543.4.5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动态 1553.5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动态 156 3.5.1深圳力推新能源汽车应用 1563.5.2广州新能源汽车推广提速 1573.5.3上海建设新能源车配套设施 1583.5.4天津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1593.5.5江苏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扩张 1603.5.6山东省新能源汽车推广规划 1613.5.7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业发展特征 1623.6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发展分析 1643.6.1各国新能源汽车知识产权比较 1643.6.2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分析 170 3.6.32014年特斯拉开放电动汽车专利 171 3.6.42015年丰田开放燃料电池车专利 1763.6.5我国新能源车专利保护亟待加强 1773.7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23.7.1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阻滞因素 1823.7.2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的瓶颈 1853.7.3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1873.7.4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瓶颈 1883.8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对策及战略 189 3.8.1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对策 1893.8.2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策略 1913.8.3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选择 1963.8.4新能源汽车专利标准化策略建议 198第四章2012-2015年混合动力汽车分析 200 4.12012-2015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规模 200 4.1.1世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综述 2004.1.2世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情况 2044.1.3美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074.1.4欧洲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094.1.5日本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分析 2144.1.6韩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分析 2164.2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车的发展 217 4.2.1中国发展混合动力车最适合国情 2174.2.2中国混合动力汽车迎来黄金发展期 2184.2.3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发展壮大 2194.2.4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市场发展态势 2214.2.5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4.2.62014年国内混合动力车市场升温 2254.32012-2015年中国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研究 225 4.3.1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系统匹配技术方案 225 4.3.2混合动力汽车核心技术及攻关难题 2264.3.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控制策略研究 2324.3.4我国混合动力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354.4中国混合动力汽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36 4.4.1成本和价格偏高 2364.4.2关键技术含量低 2374.4.3产业链支撑不完善 2404.4.4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策略 2414.5混合动力车的前景及趋势分析 2464.5.1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是大势所趋 2464.5.22020年全球混合动力车市场展望 2474.5.32025年欧洲上路新车都将是混合动力 2484.5.4未来混合动力车的发展趋势 248第五章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分析 251 5.12012-2015年世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251 5.1.1世界纯电动汽车历史沿革 2515.1.2全球纯电动车技术区域格局 2555.1.32013年世界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585.1.42014年欧盟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长 260 5.1.52014年北美电动汽车市场规模扩张 262 5.2中国纯电动汽车发展综述 2635.2.1纯电动汽车具备产业化基础 2635.2.2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探索 2645.2.3纯电动汽车带动新兴产业群发展 2655.2.4纯电动汽车成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266 5.2.5纯电动汽车在出租车领域应用优势 267 5.32012-2015年中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分析 268 5.3.12012年纯电动汽车市场销售态势 268 5.3.22013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市场规模 270 5.3.32014年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格局 270 5.3.42015年纯电动汽车迈入量产阶段 2735.42012-2015年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分析 273 5.4.1电动汽车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 2735.4.2我国纯电动客车技术已成熟 2755.4.3纯电动客车核心技术全球领先 2805.4.4未来纯电动汽车技术转型战略 2825.5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的瓶颈因素 2835.5.1技术争议 2835.5.2运行经济性 2835.5.3基础设施装备 2845.5.4政府政策支持 2855.6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策略 2865.6.1降低纯电动汽车成本路径 2865.6.2绿色电力解决电能生产污染 2885.6.3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电池污染 2915.6.4充电设施建设寻求合作共赢 291第六章2012-2015年燃料电池汽车分析 292 6.12012-2015年世界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综述 292 6.1.1世界燃料电池汽车业总体概况 2926.1.2各国踊跃投身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2956.1.3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面临新机遇 2956.1.4美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动态 2996.1.5英国大力推动氢燃料电池车发展 2996.1.6日本政企发力燃料电池汽车 3006.22012-201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 302 6.2.1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取得的成果 302 6.2.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概况 3036.2.3我国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进展分析 3046.2.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对比 304 6.2.5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305 6.3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分析 3066.3.1工作原理介绍 3066.3.2环境效益分析 3076.3.3在现实中的应用 3096.3.4发展的阻碍因素 3096.3.5加速推广的对策 3106.4国内外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比较分析 312 6.4.1燃料电池整车集成技术 3126.4.2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 3136.4.3高压储氢系统技术 3146.5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策略及前景趋势 3156.5.1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缺失 3156.5.2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建议 3166.5.3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 3216.5.4燃料电池汽车将加速氢能应用 323第七章2012-2015年其它新能源汽车分析 3247.1天然气汽车(NGV)和液化石油气汽车(LPGV) 324 7.1.1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优势 3247.1.2NGV车和LPGV市场影响因素 3277.1.3天然气汽车行业发展规模 3287.1.4液化石油气汽车市场空间 3297.1.5天然气汽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337.1.6液化石油气汽车发展的建议 3377.2甲醇汽车 3397.2.1国外甲醇汽车发展停滞的原因 3397.2.2我国甲醇汽车产业发展优势 3437.2.3我国甲醇汽车迎来新一轮发展 3447.2.4我国甲醇汽车发展面临的挑战 3457.2.5各地甲醇汽车推广应用建议 3457.3二甲醚汽车 3467.3.1中国二甲醚汽车的研发历程 3467.3.2《车用燃料用二甲醚》国标实施 3487.3.3我国二甲醚汽车推广尚待时日 3507.3.4二甲醚汽车的发展前景 3517.4太阳能汽车 3517.4.1光伏产业为太阳能汽车奠定基础 3517.4.2世界太阳能汽车的研究历史 3537.4.3中国太阳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3537.4.4太阳能汽车实用化对策及前景 354第八章2012-2015年国内外主要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发展 360 8.1丰田汽车公司 3608.1.1企业发展概况 3608.1.2技术路线解析 3618.1.3布局中国市场 3628.1.4混合动力车销量 3648.1.5推出新型燃料电池车 3658.2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658.2.1企业发展概况 3658.2.2新能源汽车研发进程 3668.2.3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3668.2.4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 3678.2.5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目标 368 8.3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3698.3.1企业发展概况 3698.3.2新能源汽车发展成就 3708.3.3新能源汽车对外合作 3738.3.4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748.3.5新能源汽车业务策略 3758.4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778.4.1企业发展概况 3778.4.2奇瑞新能源汽车业务 3808.4.3奇瑞新能源汽车成就 3818.4.4新能源汽车研发进展 3828.4.5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3848.5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85 8.5.1企业发展概况 3858.5.2长安新能源汽车成果 3878.5.3长安发展新能源观光车 3898.5.4长安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 390 8.5.5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3918.6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3948.6.1企业发展概况 3948.6.2企业核心竞争力 3958.6.3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 3988.6.4布局海外新能源车市场 3998.6.5西安新能源车基地投产 4018.6.6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战略 4028.7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068.7.1企业发展概况 4068.7.2新能源汽车业务进展 4078.7.3新能源客车基地投运 4078.7.4纯电动轿车市场化起航 408第九章2012-2015年车用替代燃料的发展 4109.1煤直接液化(CTL-CDD)和煤间接液化合成油(CTL-FTD) 410 9.1.1煤直接液化简述 4109.1.2煤间接液化简述 4129.1.3中国煤直接液化工艺的研发 4139.1.4中国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发 4169.1.5国内煤炭液化技术商业化进展 4189.2甲醇 4209.2.1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209.2.22013年中国甲醇市场运行状况 4229.2.32014年中国甲醇市场发展态势 4249.2.4发展甲醇汽车符合中国国情 4289.2.5甲醇燃料技术创新成效显著 4299.2.6中国甲醇燃料市场前景展望 4339.3二甲醚(DME) 4359.3.1二甲醚作为车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4359.3.2中国二甲醚市场发展现状 4419.3.3二甲醚行情受液化气影响 4509.3.4中国二甲醚发展面临的难题 4519.4生物质燃料 4539.4.1生物质燃料的发展概况 4539.4.2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发展 4559.4.3国内燃料乙醇市场分析 4579.4.4生物柴油市场持续扩张 4599.4.5生物质液体燃料前景展望 460第十章2012-201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市场的发展 46210.1车用锂电池 46210.1.1车用锂电池的应用优势 46210.1.2中国车用锂电池投资升温 46310.1.3车用锂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46410.1.4车用锂电池标准体系分析 46610.1.5车用锂电池推广的制约因素 47010.1.6未来车用锂电池市场前景预测 47410.2车用燃料电池 47510.2.1燃料电池概述 47510.2.2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 47810.2.3成本高影响车用燃料电池推广 47910.2.4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48110.3车用镍氢电池 48210.3.1车用镍氢电池的优越性 48210.3.2中国镍氢电池知识产权体系 48310.3.3中国车用镍氢电池发展动态 48610.3.4政策支持镍氢动力电池发展 48810.3.5 车用镍氢电池迎来发展机遇 490第十一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分析 49111.1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491 11.1.1充(换)电站市场规模 491 11.1.2充(换)电站竞争格局 493 11.1.3充(换)电站建设路径 495 11.1.4充(换)电站服务模式 496 11.1.5充(换)电站运营模式 499 11.1.6充(换)电站综合效益 505 11.2LNG加气站 50711.2.1LNG加气站发展规模 507 11.2.2LNG加气站区域分布 508 11.2.3LNG加气站建设提速 519 11.2.4LNG加气站竞争格局 520 11.2.5LNG加气站气源渠道 522 11.3加油站 52411.3.1加油站发展规模 52411.3.2加油站竞争格局 52511.3.3加油站经营模式 52711.3.4加油站选址布局 53011.4其他配套设施分析 53511.4.1CNG加气站 53511.4.2LPG加气站 53711.4.3 甲醇燃料加注站 540第十二章2012-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背景解析 542 12.1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研究 54212.1.1我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政策 54212.1.2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54712.1.3健全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策思路 54812.2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5012.2.12012年起鼓励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55012.2.22012年国家对部分燃料电池车实行税收优惠 554 12.2.32012年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标准生效实施 55712.2.42012年国家扩大混合动力客车推广范围 55812.2.52012年国家安排专款扶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 561 12.2.62012年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验收 56112.2.72012年各地新能源汽车购车细则陆续出炉 56212.3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发布实施动态 56512.3.12013年新能源汽车列入“十三五”重大创新基地建设规划 56512.3.22013年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转向政务用车 56712.3.32013年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 56912.3.42013年相关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发展 57212.4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解读 57312.4.12014年7月发布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新政 573 12.4.2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扶持力度 577 12.4.3破除地方保护构建新能源汽车有序竞争环境 578 12.4.4放宽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579 12.4.5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 58012.5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导向 58112.5.1新能源电池产品免征消费税 58112.5.2完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体系和产业链 58312.5.3加快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 58412.5.4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升 59012.5.5第三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 59112.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593 12.6.1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59312.6.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59412.6.3技术路线和主要目标 59512.6.4主要任务 59612.6.5保障措施 60012.7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三五”专项规划 60212.7.1发展形势与需求 60212.7.2发展战略与目标 60312.7.3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60312.7.4 组织与保障 605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趋势分析 60613.1世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及趋势 60613.1.1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景展望 60613.1.2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预测 61013.1.3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61013.1.4主要区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61313.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前景及趋势 61413.2.1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广阔 61413.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展望 61513.2.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61513.2.4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61713.3“十三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 62013.3.1“十三五”我国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 62013.3.2“十三五”规划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加速 622 13.3.3“十三五”我国新能源客车迎来发展新机遇 623附录 625附录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625附录二: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 627附录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632附录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37 附录五: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0 附录六: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644附录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647图表目录图表 1 消费者角度分类 23图表 2 技术角度分类 23图表 3 三级模块体系 25图表 4 VCU组成 26图表 5 VCU技术参数 27图表 6 MCU组成 28图表 7 MCU技术参数 28图表 8 电池包组成 29图表 9 应用层软件架构 30图表 10 BMS技术参数 31图表 11 电池和充电参数 31图表 12 充电系统组成 32图表 13 2011-2013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75图表 14 2011-2013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6图表 15 2011-2013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77图表 16 2013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78图表 17 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78图表 18 2012-2014年月度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情况 82图表 19 2012-2014年月度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2图表 20 2012-2014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1 2012-2014年商用车月度销量变化情况 83图表 22 2014年乘用车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84图表 23 2014年国内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率 84图表 24 全球新能源汽车相关主要政策 115图表 25 主要汽车生产国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 118图表 26 2009-2013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19图表 27 2010-201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8 2009-2013年日本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120图表 29 201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国家 120图表 30 全球主要国家2014年电动乘用车销量统计 123图表 31 日本2013年1月-2014年11月日产及三菱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39图表 32 英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0图表 33 德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1图表 34 法国2013年1月-2014年11月电动汽车销量统计(单位:辆) 142图表 35 2013年我国混合动力车产量结构 224图表 36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结构 234图表 37 2013-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电动汽车销量情况(单位:辆) 258图表 38 电动车与燃油车运营成本对比 267图表 39 全球主要组织、国家和企业投入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研发资金统计表 306图表 40 国家财政补贴与车辆成本统计表 319图表 41 2013-2015年我国天然气汽车产量统计 329图表 42 燃烧室部件蚀磨情况 336图表 43 1997-2014年丰田汽车混合动力车销量分析 364图表 44 2013年1-12月中国精甲醇产量分省市统计 423图表 45 煤制甲醇与煤制油投资比较 437图表 46 各种汽车燃料常规排放量比较 438图表 47 非常规排放量比较 439图表 48 汽油、柴油、甲醇汽车排放物种类数 439图表 49 2014年二甲醚与液化气价差走势 450图表 50 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项目条件 456图表 51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的国家和地区分布 485图表 52 镍氢电池在华专利申请量历年走势分析 485图表 53 已有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5图表 54 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地区 496图表 55 国外充电站综合服务模式 497图表 56 国外典型专业服务模式 497图表 57 2013-2015年5月我国LNG加气站发展规模统计分析 508 图表 58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4 图表 59 免征车辆购置税的纯电动乘用车名单第一批 555图表 60 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1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客车推广应用补助标准(单位:万元/辆) 564图表 62 2014年14省市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表 570艾凯行业产品订购单您好,欢迎选购艾凯行业产品!请盖章回传产品订购单确认,同时填写您的详细联系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电话、邮编、电子邮件及收件人)至sales@,以便我们尽快安排发送报告,谢谢您的合作!银行汇款开户行:工行北京八角支行账户: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帐号:02002 18709 20002 7301电子邮件地址:sales@市场行业报告相关问题解答1、客户我司的行业报告主要是客户包括企业、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申请评审机构申请资金或融资者、学术讨论等需求。

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02 新能源乘用车 年度观察
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3. 12月企业表现分析 4. 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五大走势
2.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2019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整体还是保持了增长。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10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 长约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约为86万辆,插混乘用车约为20万辆。
2.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 自主品牌势强,合资外资无优势
2.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比亚迪 北汽新能源 上汽乘用车 吉利汽车 上 通五菱 奇瑞 汽车 广汽新 能源 长城汽 车 上汽大众 江淮汽车 华 晨宝马 长安 汽车 蔚来汽 车 一汽轿车 小鹏汽车 华 泰汽车 威马 汽车 东风乘 用车 江铃汽 车 东风日产
当年,比亚迪共卖出22.14万辆新能 源乘用车,以绝对优势卫冕国内冠
军,紧随其后的北汽新能源和上汽
乘 用车分别卖出15.11万辆和7.59万 辆。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TOP20车企 中,只有上汽大众、华晨宝马和东风
日产3家,且成绩最好的上汽大众只 排在第9位。
2.2 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特点
2.1 综述:随政策波动,整体走高
前涨后跌
2012年-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历月销量 单位:万辆
2012年 2016年
2013年 2017年
2014年 2018年
2015年 2019年
执行2018年政策
过渡期
9.12
11.10 9.16
13.35
9.69
6.68
5.08
新政退坡期
7.08 6.50 6.56
比亚迪卫冕冠军

理想汽车深度经营分析报告

理想汽车深度经营分析报告

理想汽车深度经营分析报告2020 年 12 月理想的独一无二:增程直击痛点,单车打造爆款理想汽车切入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非常明确,找准电动车用户潜在的痛点——充电不方便,以增程式电动车的方式,精准打击。

然后,通过减少同一车型的不同配置,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爆款能力。

我们认为理想汽车也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站住了一席之地。

EREV,Exten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增程式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EREV,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是区别于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的一种新能源车型。

增程式电动车是用电力作为动力源驱动并以燃油作为发电增程方式的电动车。

这两种车的共同点是都可以通过充电和加油来补能。

不同点在于,插电式混合电动车既可以通过发动机进行动力驱动汽车,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汽车。

而增程式电动车只有电力一种方式作为驱动动力,但同时可以通过增程器,即发电机,为电动车补电。

因而增程式电动车补能方式有两种,一直接为电池充电,二为加油(通过发电机为电池充电)。

图表 2:增程式电动车与其他汽车特征比较能源转换器动力传输车型补能方式或或能源存储器动力来源燃油车加油发动机变速器纯电动车充电电池电机插电式混合电动车加油发动机变速器充电电池电机增程式电动车充电电池电机加油增程器/资料来源:市场研究部所以,相较于纯电动车和燃油车,增程式电动车结合了两者都有的特点。

首先,因为是纯电力驱动,所以驾驶体验更加流畅,使用费用更加亲民,也可以享受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各种政策;其次,由于采用燃油发电的补能方式,用户长途旅行没有任何里程焦虑,和燃油车完全一致;最后,我们在行业部分也比较过,对于车企来说,制造端成本比纯电动低,更加接近燃油车制造成本,而且可以享受双积分等政府政策。

图表 3:增程式电动车优势比较增程式电动车纯电动车燃油车劣势优势优势劣势里程焦虑加速和刹车更加流畅相比纯电动车,更低较差的噪声表现的制造物料成本充电不方便较低的使用成本无需担心长途旅行,高能源消耗和维护成不依赖充电设施本更高的制造成本享受政府政策某些城市受到牌照限制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市场研究部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也就是 10 年或者 15 年之后,增程式电动的相对优势就会明显减弱。

企业信用报告_英凯博(宁波)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英凯博(宁波)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一、企业背景 (5)1.1 工商信息 (5)1.2 分支机构 (5)1.3 变更记录 (5)1.4 主要人员 (7)1.5 联系方式 (8)二、股东信息 (8)三、对外投资信息 (8)四、企业年报 (9)五、重点关注 (10)5.1 被执行人 (10)5.2 失信信息 (10)5.3 裁判文书 (10)5.4 法院公告 (11)5.5 行政处罚 (11)5.6 严重违法 (11)5.7 股权出质 (11)5.8 动产抵押 (11)5.9 开庭公告 (11)5.11 股权冻结 (12)5.12 清算信息 (12)5.13 公示催告 (12)六、知识产权 (12)6.1 商标信息 (12)6.2 专利信息 (12)6.3 软件著作权 (13)6.4 作品著作权 (13)6.5 网站备案 (13)七、企业发展 (13)7.1 融资信息 (13)7.2 核心成员 (13)7.3 竞品信息 (14)7.4 企业品牌项目 (14)八、经营状况 (14)8.1 招投标 (14)8.2 税务评级 (14)8.3 资质证书 (14)8.4 抽查检查 (15)8.5 进出口信用 (15)8.6 行政许可 (15)一、企业背景1.1 工商信息企业名称:英凯博(宁波)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工商注册号:330200400089342统一信用代码:91330200MA282KE96N法定代表人:Klaus Mutschlechner组织机构代码:MA282KE9-6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所属行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经营状态:开业注册资本:8,000万(元)注册时间:2016-09-05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金山路228号4幢1楼营业期限:2016-09-05 至 2036-09-04经营范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01 国内:结构剖析,ToC与非限购驱动为什么2020Q4以来国内产销预期连续调升。

2020年底市场预期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产销在180-200万辆,不过21Q1国内即实现了53万辆的产量,4-5月维持在21.6、21.7万辆,在1月数据发布后,市场修正2021年预期到230-250万辆,4-5月数据发布后,市场预期进一步上修至260-280万辆。

2021年产销超预期的核心原因是国内进入ToC端驱动的消费崛起阶段(2021年1-5月ToC端占比达到77%),行业的季节性大幅弱化,因而2020年9月以来的新车周期,切实提升了国内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水平,且伴随新车型的陆续发布,渗透率呈现持续抬升趋势。

分终端:限购渗透率二次抬升,非限购逼近拐点。

从分城市ToC端的新能源渗透率来看,限购城市在2020H1的稳态渗透率在12-13%左右,2020Q4起在上海政策带动下冲高至20%,不过上海政策在2021年已经逐步弱化,而限购城市的新能源渗透率仍维持20%以上。

在非限购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在2020年有质变突破,从2-3%的渗透率翻倍增长至7%左右,已经临近渗透率变革的拐点。

其中柳州、洛阳、温州、驻马店、济宁、海口、南宁、菏泽、宁波等城市的ToC端新能源渗透率较高。

非限购B/C级高增,限购非牌照需求启动。

在非限购城市渗透率提升的过程中,不可否认A00级车型的贡献,但也需要注意到,B、C级车在2020年非限购城市实现186%、145%的同比增长,增速甚至高于A00级。

同时在限购城市中,牌照需求或也并非唯一,消费者认可新能源车产品,使用存量牌照购买新能源车的比例提升。

分车型:MINI、M3引领,更多是百花齐放。

特斯拉、宏光MINI及其他A00、新造车占到2020年9月以来新能源车销量环比增长的一半以上,不过其他车型也是重要贡献,百花齐放。

02 国内:增量需求创造与存量需求替代一是增量需求创造,二是存量需求替代。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

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0先上表,建议收藏!电力消费与生产供应201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2486亿千瓦时(注1),比上年增长4.4%,增速比上年回落4.0个百分点;全国人均用电量5186千瓦时/人,比上年增加241千瓦时/人;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部分省级电网在局部时段采取了有序用电措施。

截至2019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0100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8%。

其中,水电3580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5%(抽水蓄能30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火电11895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煤电10406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2%;气电902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7%);核电487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1%;并网风电2091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5%;并网太阳能发电204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1%。

2019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732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7%,增速比上年降低3.6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130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7%(抽水蓄能319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0%);火电5046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煤电4553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气电232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9%);核电348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2%;并网风电405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8%;并网太阳能发电223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6.4%。

截至2019年底,初步统计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194万千米,比上年增长3.4%;全国电网35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65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7.6%;全国跨区输电能力达到14815万千瓦(跨区网对网输电能力13481万千瓦;跨区点对网送电能力1334万千瓦)。

电力投资与建设2019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500万千瓦,比上年少投产2285万千瓦。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

混动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加速放量,将成为新能源重要增量行业现状:混动市场持续升温,PHEV增速超过BEV混动市场加速升温,渗透率不断提升。

受益于比亚迪等品牌优质混动车型供给的增加,2021年,国内HEV、PHEV车型销量快速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2021年PHEV车型零售销量为54.5万辆,同比增长171.3%,销量增速略超BEV车型168.5%的增速,渗透率达2.7%;HEV车型(特指强混车型)零售销量为60.9万辆,同比增长57.4%,渗透率达3.0%。

2022年,在供给端,国内自主品牌纷纷发力混动市场,尤其以20万元以下的PHEV市场为重点,PHEV产品矩阵愈加完善且性价比较高,HEV产品也正在布局中;在需求端,BEV车型受到售价偏高、补贴退坡、涨价、里程焦虑、充电焦虑和保值等因素影响,燃油车受到油价上涨的影响,混动车型优势凸显,消费者接受度大幅提升。

所以,2022年混动市场进一步升温,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7月,PHEV车型零售销量快速增长至62.6万辆,同比增长190.5%,远超BEV 车型106.9%的同比增长,渗透率也提升至5.7%;HEV车型零售销量为43.5万辆,同比增长42.9%,渗透率为3.9%。

随着自主品牌优质供给加速上市,PHEV车型销量和渗透率有望保持高速增长,HEV车型销量增速也有望进一步提高。

分级别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中A级占据半壁,A00级和B级市场逐渐扩大。

中国乘用车市场中,A级长期占据过半份额,随着消费升级、旧车换购、优质供给增加,A级市场份额有所下滑,B级市场份额则稳步提升,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7月A级市场份额仍高达53.4%,B级市场份额为25.3%。

此外,以BEV为主的A00级份额缓慢爬升至5.9%。

在A00级市场,BEV长期占据主要份额。

由于A00级市场是由BEV车型直接推动的增量市场,所以把A00级市场和其他级别市场分开分析。

在A00级市场中,根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7月,BEV车型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99.7%,而PHEV和HEV受制于混动系统固有成本增量,并未布局此级别车型,我们预计BEV将持续占据A00级市场。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专题报告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专题报告

混合动力汽车行业专题报告一、混动放量:政策供给需求驱动,强势增长可期1.1、政策端:双积分+新版路线图加速混动推广降低碳排放是全球政策目标所向,新能源车(混动(PHEV+HEV+MHEV)+纯电(BEV))相比燃油车碳排放更低。

降低碳排放,尽早实现碳中和是当前各国政策目标所向,2021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提高燃油车船能效标准。

混动+纯电车型相比纯燃油车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碳排放更低,在乘用车领域混动及纯电车型预计会逐步取代纯燃油车。

“双积分”政策是推动乘用车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达标车企高油耗车型生产将受到限制。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政策,最早于2017年9月由国务院发布(于2018年4月1日实施),2020年6月22日第二次修订(于2021年1月1日实施)。

“双积分”政策一方面通过约束NEV积分为正且持续提升积分比例,推动EV+PHEV 新能源车在乘用车企业产量占比中获得持续提升(虽然政策只约束产量,但若卖不出去还是会持续亏损),另一方面通过CAFC积分约束,推动ICE+HEV传统燃油车型节油能力持续提升。

若不能满足“双积分”政策的考核要求,NEV与CAFC负积分无法抵偿清零,则将会限制尚未达到燃油消耗量目标值的传统燃油车生产,对企业短中期市场拓展形成压力,企业完成“双积分”任务的考核是长期扩大产销规模的条件。

2017-2020年国内乘用车整体双积分压力持续增大,2021年伴随新能源快速放量行业双积分压力有所缓解。

从2017-2020年乘用车“双积分”考核情况来说,整体“双积分”压力呈现持续加大的趋势,CAFC积分+NEV积分之和持续降低,从2017年的合计1248万分降低至2020年的-404万分,2020年单年度的NEV正积分无法弥补CAFC负积分缺口,整体行业双积分考核未达标,也显现出双积分考核的严峻压力。

企业信用报告_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重庆金皇后新能源汽车制造限公司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
目录
一、企业背景 .........................................................................................................................................................5 1.1 工商信息 ......................................................................................................................................................5 1.2 分支机构 ......................................................................................................................................................5 1.3 变更记录 ......................................................................................................................................................5 1.4 主要人员 ......................................................................................................................................................7 1.5 联系方式 ......................................................................................................................................................7

汽车行业周观点报告:ID.4开启预售,新能源汽车高景气持续

汽车行业周观点报告:ID.4开启预售,新能源汽车高景气持续

万联证券证券研究报告|汽车ID.4开启预售,新能源汽车高景气持续强于大市(维持)——汽车行业周观点报告日期:2021年01月25日[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根据中汽协数据,12月乘用车销量237.5万辆,同比增长7.2%,实现了连续8个月实现正增长,行业回暖持续依旧,随着经济继续平稳恢复、消费信心的逐渐改善,预计明年乘用车依然保持良好增长,建议重点关注一线自主乘用车企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

近期,工信部组织会议讨论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规划》启动之年,政策依然维持友好,我们预计在政策支撑及供给端持续优化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销维持高景气,建议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另外,大众ID.4开启全面预售,定价20-28万元,凭借大众良好品牌信誉、丰富的功能配置及较低的价格优势,预计大众ID.4有望复制ID.3在欧洲热卖情形,中长期来看大众MEB 平台竞争优势明显,本土电动化将不断进击向上,建议重点关注MEB 平台核心供应商。

⚫ 行情回顾:上周汽车(申万)行业指数上涨了2.78%,跑赢沪深300指数0.74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子板块中,乘用车板块上涨1.64%、商用载货车上涨1.06%、商用载客车下跌0.51%,汽车零部件上涨 4.02%、汽车服务下跌 1.74%、其他交运设备上涨5.40%。

汽车行业208只个股中125个股上涨,80只个股下跌,3只个股持平。

涨幅靠前的有长华股份37.65%、华阳集团37.07%、天普股份33.63%、国机汽车22.84%和拓普集团20.23%等,跌幅靠前的有东方时尚-24.73%、南方轴承-14.28%、光启技术-12.42%、云内动力-12.38%和博俊科技-10.31%等。

⚫ 行业动态:交通运输部:推动城市建成区新增物流配送轻型车辆使用新能源车;工信部组织召开部级联席会议,讨论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上汽大众ID.4 X 启动预售。

2020年8月汽车销量跟踪报告:行业复苏态势持续向好,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2020年8月汽车销量跟踪报告:行业复苏态势持续向好,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2020年9月11日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复苏态势持续向好,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2020年8月汽车销量跟踪报告行业动态◆汽车市场:8月销售218.6万辆,同比+11.6%/环比+3.5%随着疫情影响减弱、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出、叠加Q1积累需求逐步释放,自四月以来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实现同增长。

8月乘用车销量同比/环比+6.0%/+5.4%,商用车同比/环比+41.6%/-3.5%,商用车延续强势表现。

8月汽车产量低于销量,行业库存水平有所回落。

去年6月国五车去库,部分透支7月、8月销量形成低基数,故8月维持较高同比增速。

因8月为淡季末期,销量环比小幅上涨。

◆新能源汽车:8月销量10.9万辆,同比+25.8%/环比+11.7%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9万辆,同比+25.8%,环比+11.7%;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6万辆,同比+17.7%,环比+6.0%。

总体来看,受地方购车补贴、下乡活动等政策利好,本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刷新过往8月历史记录。

其中,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8.0万辆,同比+22.7%,环比+14.6%;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为2.0万辆,同比+24.5%,环比+6.8%。

总体来看,8月份插混乘用车同比增速好于纯电动乘用车。

◆投资建议:受此次疫情影响,汽车时钟于2-4月进入复苏时区内“颠簸期”,伴随疫情的控制,2020年3月成为汽车时钟复苏时区内的二次拐点。

8月乘用车销量恢复至我们预测值的115%,疫情对此次汽车周期的影响已经完全消除,行业已经确认持续运转于光大汽车时钟复苏时区。

展望四季度,行业增速将再次边际加速上行,三季报前后零部件子板块或成为汽车板块配置主线,并开始产生超额收益,建议重点配置。

A股汽车方面,维持行业“买入”评级,个股建议关注长安汽车、上汽集团。

零部件板块建议关注行业龙头华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德联集团和中鼎股份以及未来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的兆丰股份。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赛道宽且长,自主龙头蓄势待发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赛道宽且长,自主龙头蓄势待发

行业深度报告混动赛道宽且长,自主龙头蓄势待发汽车2021年01月22日强于大市(维持)行情走势图相关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汽车*大众ID4 CROZZ 发布,发力20万元细分市场》 2021-01-20《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汽车*乘用车行业动态监测》 2021-01-16《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动态跟踪*宁波汽车零部件逐浪电动智能》 2021-01-15《行业点评*汽车*蔚来发布首款轿车、多项黑科技加持》 2021-01-10《行业动态跟踪报告*汽车*乘用车行业景气监测》 2020-12-16证券分析师王德安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1010006 **********************************.cn研究助理李鹞一般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19070028liy ****************.cn⏹⏹ 政策+需求双轮驱动混动汽车高速增长。

未来15年乘用车企业面临较大油耗压力(2035乘用车新车油耗降至百公里2.0L ,节能车油耗降至4.0L ),纯电动车用户痛点短期难解决,渗透率暂不高,而纯油车受制于内燃机限制难以进一步提升能效,致乘用车企业节能车降耗压力陡增,未来混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是必然趋势。

据路线图2.0预测,未来五年混动车将高速增长,2025年有望近1000万台。

混动车将加速替代纯燃油车:混动车具备用车成本低,动力性突出等优势,且新一代混动技术集成度高,采用专用发动机,可实现购买成本无限接近燃油车。

较纯电动车,混动车具备适用环境多,补能便利等优点。

⏹ 混动系统研发重点在于高效率发动机、混动系统硬件集成化与混动系统控制策略。

混动车的发动机持续工作在高效区间,以达节油目的,动力部分的损失由电动机补偿。

此外,混动车具备多种工作模式,灵活切换纯电、串联、发动机直驱、并联模式以达到不同使用场景下能耗与动力的最佳表现。

⏹ 头部自主车企推出新一代混动技术。

比亚迪在混动领域具备积累,经济型混动技术平台和动力型技术平台齐发,经济型混动平台产品实现购买价与燃油车齐平,用车更省,耗电为主;其动力型平台产品凸显动力,搭载于高端车型实现品牌向上。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1572020年15期 (5月下旬)产能经济摘要: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产业现状出发,介绍了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公共充电桩建设情况以及相关补贴政策。

同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核心技术难以突破以及车辆保值率低等问题。

最后,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基础设施方面,应加强充电桩的建设力度,使车桩数量相匹配;研发创新方面,加强新能源汽车人才队伍建设,系统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完善新能源汽车产品服务体系,提升车辆保值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环境与资源问题也日益突出。

传统燃油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大量的污染,使社会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国家对能源与环境高度关注的推动下,汽车的发展模式也正在发生着转变,低碳化和可再生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缓解资源短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十多年来产销量一路上升,行业总体发展良好。

但是,在基础建设、核心技术水平和服务体系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一)新能源汽车销量分析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快速增长。

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78万辆,2018年已增至125.6万辆,这五年中销售量的年增长率在20%以上。

在汽车市场整体萎缩和新能源汽车补贴相较于2018年下降近50%等因素的影响下,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为120.6万台,同比下降4%,为近10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总体而言,虽然近一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有所下滑,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总体向好的趋势仍没有改变。

(二)公共充电桩数量快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快速增长,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为了支持地方做好充电桩建设,中央财政从2014年起对地方充电设施建设给予奖励性补助。

比亚迪财务行为分析报告(3篇)

比亚迪财务行为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或“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中国深圳,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比亚迪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

本报告将对比亚迪的财务行为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

二、财务状况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根据比亚迪2020年度财务报告,公司总资产为931.67亿元,其中流动资产为531.67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00.00亿元。

流动资产占比为57.11%,非流动资产占比为42.89%。

从资产结构来看,比亚迪的资产结构较为合理,流动资产充足,能够满足公司日常经营和资金周转的需求。

2. 负债结构分析比亚迪2020年度负债总额为834.36亿元,其中流动负债为531.67亿元,非流动负债为302.69亿元。

流动负债占比为63.34%,非流动负债占比为36.66%。

从负债结构来看,比亚迪的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长期负债相对较少,说明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3. 股东权益分析比亚迪2020年度股东权益为197.31亿元,同比增长9.11%。

股东权益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21.06%,说明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财务风险较小。

三、经营成果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比亚迪2020年度营业收入为1270.66亿元,同比增长22.64%。

其中,汽车业务收入为921.31亿元,同比增长31.60%;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收入为324.06亿元,同比增长8.75%。

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最大,说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利润分析比亚迪2020年度净利润为42.95亿元,同比增长31.94%。

其中,汽车业务净利润为31.89亿元,同比增长36.86%;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净利润为7.53亿元,同比增长11.75%。

从利润构成来看,汽车业务净利润占比最大,说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盈利能力较强。

企业信用报告_山东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山东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5.1 被执行人 ......................................................................................................................................................9 5.2 失信信息 ......................................................................................................................................................9 5.3 裁判文书 ......................................................................................................................................................9 5.4 法院公告 ......................................................................................................................................................9 5.5 行政处罚 ......................................................................................................................................................9 5.6 严重违法 ......................................................................................................................................................9 5.7 股权出质 ......................................................................................................................................................9 5.8 动产抵押 ....................................................................................................................................................10 5.9 开庭公告 ....................................................................................................................................................10

企业信用报告_安庆振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信用报告_安庆振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二、股东信息 .........................................................................................................................................................7 三、对外投资信息 .................................................................................................................................................7 四、企业年报 .........................................................................................................................................................7 五、重点关注 .........................................................................................................................................................9
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
安庆振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基础版企业信用报告
目录
一、企业背景 .........................................................................................................................................................5 1.1 工商信息 ......................................................................................................................................................5 1.2 分支机构 ......................................................................................................................................................5 1.3 变更记录 ......................................................................................................................................................5 1.4 主要人员 ......................................................................................................................................................6 1.5 联系方式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能源汽车年度报告(20XX年度)
(企业名称)
编制日期:年月日
企业声明
1.本企业自愿遵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及相关文件的规定;
2.本企业承诺本年度报告所采用的数据、事实的真实性,并未隐瞒或遗漏任何重大事实;
3.本企业承诺长期保存本年度报告;
4.本企业自愿接受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的新能源汽车相关检查,如实提供所需的信息和资料,并为检查工作提供方便。

法定代表人(手签):
企业名称(盖章):
日月年.
一、综述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销售额
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含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堆)采购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