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概论绪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遥感导论主要内容》课件
![《遥感导论主要内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8705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e.png)
《遥感导论主要内容》ppt 课件
目 录
• 遥感导论概述 • 遥感系统与平台 • 遥感传感器与成像原理 •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
01
遥感导论概述
遥感的定义与特点
遥感定义
遥感是通过非直接接触目标物而 获取其特征信息,进而识别、测 量和解释目标物及其现象的过程 。
遥感特点
遥感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信息 获取快速、经济性、周期性等特 点,能够提供多尺度、多维度、 多频谱的地球表面信息。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
利用变化等。
城市规划与管理
遥感技术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 供了基础数据和信息,有助于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农业管理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作物生长状 况、病虫害发生等,为农业管 理提供决策支持。
灾害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灾区信 息,为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提
识别。
热红外遥感传感器在夜间和恶劣 天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感知能力 ,因此在安防监控、野生动物保
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4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遥感图像预处理
01
02
03
纠正几何畸变
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几何 变换,纠正因卫星轨道、 地球自转等因素引起的图 像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辐射定标
将遥感图像的像素值从物 理量转换为反射率或辐射 率,以便进行后续的定量 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信息提取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如土地 覆盖、植被类型、水体分布等。
变化检测
比较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检测地物的变化 和动态趋势。
目 录
• 遥感导论概述 • 遥感系统与平台 • 遥感传感器与成像原理 •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
01
遥感导论概述
遥感的定义与特点
遥感定义
遥感是通过非直接接触目标物而 获取其特征信息,进而识别、测 量和解释目标物及其现象的过程 。
遥感特点
遥感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信息 获取快速、经济性、周期性等特 点,能够提供多尺度、多维度、 多频谱的地球表面信息。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
利用变化等。
城市规划与管理
遥感技术为城市规划与管理提 供了基础数据和信息,有助于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农业管理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作物生长状 况、病虫害发生等,为农业管 理提供决策支持。
灾害监测与评估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灾区信 息,为灾害救援和灾后重建提
识别。
热红外遥感传感器在夜间和恶劣 天气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感知能力 ,因此在安防监控、野生动物保
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4
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遥感图像预处理
01
02
03
纠正几何畸变
对原始遥感图像进行几何 变换,纠正因卫星轨道、 地球自转等因素引起的图 像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辐射定标
将遥感图像的像素值从物 理量转换为反射率或辐射 率,以便进行后续的定量 分析。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信息提取
从遥感图像中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如土地 覆盖、植被类型、水体分布等。
变化检测
比较不同时相的遥感图像,检测地物的变化 和动态趋势。
《遥感概论RSII》课件
![《遥感概论RSII》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7a161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6.png)
波段组合
4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不同 波段进行组合,提高信息 提取效果。
非监督分类
2
无训练样本的分类,常用
方法有聚类分析、
ISODATA法等。
主成分分析
3 将多波段数据降维,突出
主要信息,减少数据冗余 。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
土地利用分类
利用遥感图像区分不同类型土地 ,如城市、农田、森林等。
农业估产
通过遥感数据监测农作物生长情 况,估算农作物产量。
环境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实时监测环境污染 、生态变化等情况,为环境保护 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规划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空间布局 、建筑分布等信息,为城市规划 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Part
02
遥感系统组成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 载体,负责在一定高度上 获取地面信息。
常见的遥感平台包括卫星 、飞机、无人机等。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地 图测绘等领域。
遥感的分类
按平台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 面遥感
按波段
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按应用
气象遥感、资源遥感、环 境遥感等
遥感的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获取大范围的 地表信息,为资源调查和评估提 供数据支持。
地图测绘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地理信 息,制作数字地图和地理信息系 统。
高光谱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地质等领域,为精准农业、城 市规划、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雷达遥感技术
雷达遥感技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和散 射特性,能够穿透云层和黑暗环境, 获取地物的三维信息和地表覆盖情况 。
4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不同 波段进行组合,提高信息 提取效果。
非监督分类
2
无训练样本的分类,常用
方法有聚类分析、
ISODATA法等。
主成分分析
3 将多波段数据降维,突出
主要信息,减少数据冗余 。
遥感应用案例分析
土地利用分类
利用遥感图像区分不同类型土地 ,如城市、农田、森林等。
农业估产
通过遥感数据监测农作物生长情 况,估算农作物产量。
环境监测
通过遥感技术实时监测环境污染 、生态变化等情况,为环境保护 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规划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空间布局 、建筑分布等信息,为城市规划 和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Part
02
遥感系统组成
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是搭载传感器的 载体,负责在一定高度上 获取地面信息。
常见的遥感平台包括卫星 、飞机、无人机等。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地 图测绘等领域。
遥感的分类
按平台
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 面遥感
按波段
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按应用
气象遥感、资源遥感、环 境遥感等
遥感的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快速获取大范围的 地表信息,为资源调查和评估提 供数据支持。
地图测绘
通过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地理信 息,制作数字地图和地理信息系 统。
高光谱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地质等领域,为精准农业、城 市规划、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雷达遥感技术
雷达遥感技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和散 射特性,能够穿透云层和黑暗环境, 获取地物的三维信息和地表覆盖情况 。
《部分遥感概论》课件
![《部分遥感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3196d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1d.png)
全球覆盖与高时间分辨率
未来遥感卫星将实现更高覆盖率和更 高时间分辨率,为全球环境和灾害监 测提供更及时的数据。
遥感技术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数据获取与传输
随着遥感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如何高效获取和传输遥感数据成为一大 挑战。
数据处理与分析
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知识,如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 析的效率和准确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
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卫 星,开创了卫星遥感的时代。
21世纪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 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也不断
扩大。
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
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和管理
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 染、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遥感技术可以提供城市空间布局、城市扩 张、城市交通等方面的信息,为城市规划 和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林业遥感
林业遥感主要用于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火灾监测和森 林病虫害监测等。
环境遥感
环境遥感主要用于监测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 染等环境问题。
03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
卫星遥感
利用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
地面遥感
利用地面传感器获取特定区域的信息。
航空遥感
利用飞机、无人机等航空器搭载的传感器获 取地面信息。
灾害监测与评估
总结词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灾区情况,为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详细描述
在灾害发生后,遥感技术可以迅速获取灾区的影像信息,了解受灾范围、程度和 次生灾害隐患等,为救援队伍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提高救援效率。同时,遥感 数据还可以用于灾后评估和重建规划,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51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51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26d5b628ea81c759f57800.png)
遥感技术导论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点
➢主要内容:
遥感的概念;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发展状况、 发展趋势;遥感的分类;遥感的特点;遥感技 术应用举例
➢掌握:
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分类;遥感的特点
➢了解:
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发展状况、发展趋势
1.1 遥感的基本概念
➢ 1.1.1 遥感概念 (Remote Sensing,遥远的感知)
遥感技术
前言:教学目标
➢ 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原理与方法、遥 感的技术系统
➢ 掌握常用遥感数据的特征和应用、信息 提取的方法
➢ 了解遥感信息的应用
前言:教学要求
➢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有不懂的地方及 时提问或课后查阅资料
➢ 认真完成实习作业并按时上交,成绩将记 入总分
➢ 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 能自觉阅读课后参考书
广义: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 的一种探测技术。
狭义: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
在远波距特性离记被录测下物来体,通或过分现析象处的理位,揭置示上出目,标使物用的一特定征性的质仪及器其变 设备化,的综接合收性、探记测录技术物。体或现象反射的电磁波信息,经
1)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_遥感信息源 任何目标物都具有发射、反射、吸收电磁波的性质。
2.遥感系统(Remote Sensing System)
2)信息的获取
2.遥感系统(Remote Sensing System)
3)信息的接收
2.遥感系统(Remote Sensing System)
4)信息的处理—遥感卫星地面站
可以看出,遥感技术包括遥感器(传感器)技术、信息 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目标特征分析与测量技术等。 它是空间技术、光学技术、无线电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相结合的一门新技术。
遥感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遥感导论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05270708a1284ac9504396.png)
4· 按电磁波波段分类 (1)紫外遥感:用摄影方式探测目标物的紫外波段。 (2)可见光遥感: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波段,如航空摄影。 (3)红外遥感:用红外波段探测目标物,如近红外摄影,红外扫描 (4)微波遥感:使用人工发射的微波段,如侧视雷达成像,微波辐
射测量。
(5)多波段遥感:利用遥感多通道传感器对同一地面景物进行多波
遥感原理与应用
参考书:
(1) 朱亮璞主编,遥感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 孙家柄,舒宁主编,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3) 邓良基主编,遥感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孙家柄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 赵英时等编,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常庆瑞,蒋平安等编,遥感技术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微波雷达、成像光谱仪。
② 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设备,又称为运载工具。 2、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
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贮、分发和应用开发工作。
① 机载系统—— 一般采用直接回收方式,即信息
被记录在胶卷或磁带上,待飞机 返回时将得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
成像传感器类型
② 星载系统——地面系统,即卫星地面站
一个完整的遥感技术系统应包括地物电磁辐射信息的收集、传输、处 理、存贮直至分析与解译(应用)。
1、空间信息收集系统: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采集传输工作 ① 传感器:是收集、记录地物电磁辐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接收站的设
备,是遥感工作系统的核心部分。
目前常用的有: 摄影:航摄仪、多波段像机 扫描:多波谱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微波扫描仪、
1· 按遥感平台分类
(1)航天遥感 高度大于80km.卫星、飞船、火箭、航天飞机
射测量。
(5)多波段遥感:利用遥感多通道传感器对同一地面景物进行多波
遥感原理与应用
参考书:
(1) 朱亮璞主编,遥感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 孙家柄,舒宁主编,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3) 邓良基主编,遥感基础与应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 孙家柄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5) 赵英时等编,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6) 常庆瑞,蒋平安等编,遥感技术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微波雷达、成像光谱仪。
② 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设备,又称为运载工具。 2、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
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接收、处理、存贮、分发和应用开发工作。
① 机载系统—— 一般采用直接回收方式,即信息
被记录在胶卷或磁带上,待飞机 返回时将得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
成像传感器类型
② 星载系统——地面系统,即卫星地面站
一个完整的遥感技术系统应包括地物电磁辐射信息的收集、传输、处 理、存贮直至分析与解译(应用)。
1、空间信息收集系统:主要完成遥感数据的采集传输工作 ① 传感器:是收集、记录地物电磁辐射信息并发送至地面接收站的设
备,是遥感工作系统的核心部分。
目前常用的有: 摄影:航摄仪、多波段像机 扫描:多波谱扫描仪、红外扫描仪、微波扫描仪、
1· 按遥感平台分类
(1)航天遥感 高度大于80km.卫星、飞船、火箭、航天飞机
《遥感概述》课件
![《遥感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63587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8.png)
通过遥感技术评估城市 老旧区域,为城市更新 和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监测与保护领域的应用
1 2
环境污染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 状况,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生态保护
通过遥感技术监测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状 况等信息,为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3
环境影响评价
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为项 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的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与监测
环境监测与保护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水资源等调查与监测,为资源管理和可 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污染状况,评 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 支持。
灾害预警与评估
城市规划与管理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灾区信息,为灾害 预警和灾后评估提供重要数据,帮助救援 工作高效开展。
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遥感技术将朝着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 精准的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据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能够为各领 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未来遥感技术还将与其他技术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 ,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立体的信息感知服务。
地面遥感平台包括车载、 船载等,主要用于近地面 或水面的遥感监测。
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通过接收地物的可见 光和红外线进行成像,具有高分
辨率、色彩丰富等优点。
微波传感器
微波传感器利用微波波段对地物进 行探测,具有穿透性强、全天候工 作等优点。
雷达传感器
雷达传感器利用电磁波的反射特性 进行探测,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光 照条件限制等优点。
环境监测与保护领域的应用
1 2
环境污染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污染 状况,为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生态保护
通过遥感技术监测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状 况等信息,为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3
环境影响评价
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为项 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的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与监测
环境监测与保护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土地资源、森林资源 、水资源等调查与监测,为资源管理和可 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污染状况,评 估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决策 支持。
灾害预警与评估
城市规划与管理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灾区信息,为灾害 预警和灾后评估提供重要数据,帮助救援 工作高效开展。
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遥感技术将朝着高分辨率、高精度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 精准的信息。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数据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能够为各领 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决策支持。
未来遥感技术还将与其他技术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和虚拟现实等 ,为人们提供更加全面和立体的信息感知服务。
地面遥感平台包括车载、 船载等,主要用于近地面 或水面的遥感监测。
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
光学传感器通过接收地物的可见 光和红外线进行成像,具有高分
辨率、色彩丰富等优点。
微波传感器
微波传感器利用微波波段对地物进 行探测,具有穿透性强、全天候工 作等优点。
雷达传感器
雷达传感器利用电磁波的反射特性 进行探测,具有穿透性强、不受光 照条件限制等优点。
遥感绪论(第一章)
![遥感绪论(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dbe25c30ccbff121dd36835c.png)
太空笑脸
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公布的太空图像显示出一张“星系团笑 脸”,眼睛实际上是明亮的星系,而弧状微笑嘴角线是强引力透镜 效应所致。星系团是宇宙中超大质量结构,具有强大的万有引力, 可以像放大宇宙透镜一样弯曲周围时空,扭曲后方的光线。
银河系、三角星系、仙女星系以及众多的卫星小星系共同组成 了“本星系群”(Local group)。其中,仙女星系最大,直径 达到了16万光年。据天文学预测,37亿年之后,仙女星系和银 河系将会发生大碰撞,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星系。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空军基地
美国加州维克托维尔的南加州后勤机场 这里有150多架退役拉伯 半岛,如 同充满形 式感的现 代艺术
翱翔于巴厘岛国立国家公园上空的老鹰
互动式立体交叉结构立交桥 位于阿联酋迪拜的奇迹花园,建于2006年,连接3条主要公路
前言 :教学要求
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有不懂的地方及时
提问或课后查阅资料。 认真完成课堂和实习作业并按时上交,成绩 将记入总分。 成绩:60%考试+30%实验+10%课堂
前言 :教学目标
掌握遥感的概念、遥感的原理与方法、遥感的
技术系统。
掌握常用遥感数据的特征和应用、信息提取的
方法。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找到“地球堂兄”示意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2015年7月23日宣布,由美国开普勒太空 望远镜发现,命名为开普勒—452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1400光年 。它的体积比地球大60%,“年龄”60亿岁,甚至比太阳还大15 亿年。这是迄今发现的与地球和太阳“最相近”的行星与恒星组合
土 星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峨嵋金顶日出
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 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 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
遥感概论第1章ppt
![遥感概论第1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1cff8de87101f69e3195e6.png)
使用说明
本电子教案由尹占娥设计,尹占娥、 黄春晖制作。该项目得 到了上海市教委“2002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在制作的过程 中,梅安新等许多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宝贵意见,还得到高等教 育出版社徐丽萍副编审多方面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正是由于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该项目才得以顺利地完成和出版。
由于时间仓促,本教案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使用者批评 指正。
遥感导论
第一章 遥感—碧空慧眼 第二章 遥感原理 第三章 遥感数据 第四章 遥感数据的校正 第五章 遥感图像的处理 第六章 遥感数据的信息提取 第七章 遥感应用 第八章 3S技术的集成应用
第一章 遥感—碧空慧眼
本章提要(…)
本章§主1要遥感绪论 介绍遥感§概2念、遥感概念和遥感数据 遥遥感感数的据特§点、3遥、 遥感的特性 感数据类§型4、 遥感平台 遥用以感及数遥据§的感5技应 遥感数据的类型 术的发展§。6 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
电子教案章节与《遥感导论》教材章节的对应关系
电子教案章节 第一章 遥感——碧空慧眼 第二章 遥感原理 第三章 遥感数据 第四章 遥感数据校正
《遥感导论》教材相关章节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第3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第4章 遥感图像的处理
点击 返回返回按钮,可返回到章界面。
点击 下一下节一节按钮,可继续下一节的教学内容。
使用说明
在每章最后一节内容结束后有红色的“本节结束”、“本章 结束”提示语,同时出现 下一章按钮,点击可直接到下一章的章
界面,开始讲授下一章内容。
每节的幻灯片中,有下划线的红色字设置有链接内容,鼠标移 至该位置,变为手形,点击可链接到相关内容,如图表、数据示 例、传感器外形图等,这种超级链接到的幻灯片上,有 bBaAcCkK 按钮,观看结束后,可返回到原幻灯片处,继续讲解。术 语后有(…)的,为设置有隐藏功能的文本框,点击后出现的文 本框中是关于该术语的进一步详细解释或说明内容,观看结束后, 再次点击可隐藏,隐藏后可继续讲解该幻灯片的内容。
《遥感概论绪论》课件
![《遥感概论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1847c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b.png)
地物的形状、大小、空间排列等特征 ,影响图像的分辨率和可识别性。
时间特征
地物随时间的变化,如季节变化、生 长周期等,有助于动态监测。
辐射特征
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能量大小, 决定了图像的亮度。
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
目视解译
通过观察遥感图像,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和解 译地物。
计算机解译
利用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和解译遥 感图像。
现对目标物的识别、分类和监测。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
03
业管理等领域。
遥感的分类
按平台高度
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按波段范围
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按工作方式
可分为被动遥感、主动遥感等。
按应用领域
可分为气象遥感、地球资源遥感、军事遥感等。
随着高光谱、多光谱和超光谱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的分辨率 和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遥感数 据的处理和分析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遥感技术将与GIS、GPS等技术进一步融合,形成更 加综合的地球观测系统,为人类提供更加全面、准确
森林资源调查
总结词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查森林资源分布、面积和生长状况,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 理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获取森林覆盖范围、树种组成、生长状况等信息,同时结合地 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实现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为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支持。
水环境监测
总结词
04
遥感图像的成像原理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时间特征
地物随时间的变化,如季节变化、生 长周期等,有助于动态监测。
辐射特征
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能量大小, 决定了图像的亮度。
遥感图像的解译方法
目视解译
通过观察遥感图像,结合专业知识和经验,识别和解 译地物。
计算机解译
利用计算机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和解译遥 感图像。
现对目标物的识别、分类和监测。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
03
业管理等领域。
遥感的分类
按平台高度
可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
按波段范围
可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按工作方式
可分为被动遥感、主动遥感等。
按应用领域
可分为气象遥感、地球资源遥感、军事遥感等。
随着高光谱、多光谱和超光谱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的分辨率 和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
遥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遥感数 据的处理和分析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遥感技术将与GIS、GPS等技术进一步融合,形成更 加综合的地球观测系统,为人类提供更加全面、准确
森林资源调查
总结词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调查森林资源分布、面积和生长状况,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 理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获取森林覆盖范围、树种组成、生长状况等信息,同时结合地 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实现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为森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
支持。
水环境监测
总结词
04
遥感图像的成像原理
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遥感概论RSII优质获奖课件
![遥感概论RSII优质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9e842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44.png)
----云雾中水滴粒子旳直径与可见光相比;云为何是白色旳?
☆ 散射作用与波长旳关系:
瑞利散射主要发生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米氏散 射发生在近紫外 ~ 红外波段,但在红外波段米氏散射旳影响超 出瑞利散射;在微波波段,因为微波波长远不小于云层中水滴 旳直径,因而属于瑞利散射类型;此时,散射强度与波长旳四 次方成反比,散射强度相对很弱,透射能力很强,故微波具有 穿透云雾旳能力。
1、气象卫星系列
☆ 高轨气象卫星(静止气象卫星)---- 地球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36000公里 信息采集时间周期:约20分钟 辨别率:1.25 ~ 5公里 主要应用领域: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天气过程
日 本 静 止 卫 星 GMS 1.25
全球圆盘图 空间辨别率为:可见光 公里、
红外5公里
☆ 低轨气象卫星---- 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00 ~ 1600公里 信息采集时间周期:每天固定时间经过固定地点; 美国NOAA卫星系列,双星运营,上下午各获取一次信息。 扫描宽度:2800公里 辨别率:星下点1.1公里,边沿部分4公里 NOAA气象卫星旳光谱特征:
☆ 物体旳发射率是温度和波长旳函数。物体旳发射率与身旳 性质、物理情况(如粗糙度、颜色等)有关;物体旳表面温度 受本身旳比热、热惯量、热导率、热扩散率等影响较大。
☆ 黑体旳ελ = ε=1;灰体旳ελ =ε=常数<1;选择性辐射体旳ελ <1,且随波长而变。 (P21,表2.3;P22,F2.10)
----天为何是蓝旳?日出日落时天空是橙红色?
☆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旳直径与波长相当初发生旳散射; 主要由大气中旳烟尘、小水滴和气溶胶引起。散射强度与波长旳 二次方成反比, I ∝ λ-2 。米氏散射在光线迈进方向比向后方旳 散射更强。
☆ 散射作用与波长旳关系:
瑞利散射主要发生在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米氏散 射发生在近紫外 ~ 红外波段,但在红外波段米氏散射旳影响超 出瑞利散射;在微波波段,因为微波波长远不小于云层中水滴 旳直径,因而属于瑞利散射类型;此时,散射强度与波长旳四 次方成反比,散射强度相对很弱,透射能力很强,故微波具有 穿透云雾旳能力。
1、气象卫星系列
☆ 高轨气象卫星(静止气象卫星)---- 地球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36000公里 信息采集时间周期:约20分钟 辨别率:1.25 ~ 5公里 主要应用领域:全球性大气环流;全球性天气过程
日 本 静 止 卫 星 GMS 1.25
全球圆盘图 空间辨别率为:可见光 公里、
红外5公里
☆ 低轨气象卫星---- 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高度:800 ~ 1600公里 信息采集时间周期:每天固定时间经过固定地点; 美国NOAA卫星系列,双星运营,上下午各获取一次信息。 扫描宽度:2800公里 辨别率:星下点1.1公里,边沿部分4公里 NOAA气象卫星旳光谱特征:
☆ 物体旳发射率是温度和波长旳函数。物体旳发射率与身旳 性质、物理情况(如粗糙度、颜色等)有关;物体旳表面温度 受本身旳比热、热惯量、热导率、热扩散率等影响较大。
☆ 黑体旳ελ = ε=1;灰体旳ελ =ε=常数<1;选择性辐射体旳ελ <1,且随波长而变。 (P21,表2.3;P22,F2.10)
----天为何是蓝旳?日出日落时天空是橙红色?
☆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旳直径与波长相当初发生旳散射; 主要由大气中旳烟尘、小水滴和气溶胶引起。散射强度与波长旳 二次方成反比, I ∝ λ-2 。米氏散射在光线迈进方向比向后方旳 散射更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方法:将遥感信息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源,供人们对 其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利用
◊ 应用领域: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质矿产勘探、地图测 绘、军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2020/11/24
23 23
3 遥感的特点
➢ 宏观性
◊ 同一时刻获取大面积数据资料
➢ 动态性
◊ 快速、周期性地对同一地点连续观测
地面卫星接收站:
◊ 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地球资源遥感卫星数据并进行 相关技术研究,为遥感应用提供数据服务
2020/11/24
20 20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
2020/11/24
21 21
2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信息处理
◊ 定义: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 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
2020/11/24
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电磁波遥感(光、热、无线电波)
力场遥感(重力、磁力) 声波遥感 地震波遥感
物理 探测
用传播信息的载体 或媒介来定义
空对地 地对空 空对空
用目标与观测者的 相对位置关系来定义
2020/11/24
12 12
1 什么是遥感
➢ 狭义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
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 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信息获取
卫星 传感器
(3)信息接收 信息接收、处理
(4)信息处理
用户制图
物体 (1)信息源
2020/11/24
实况调查
分析判断 (5)信息应用
16 16
2 遥感技术系统
➢ 信息源
◊ 任何地物都可以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信号,都 是遥感信息源
◊ 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会形成目标物的电 磁波特性,这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
2020/11/24
7
7
参考资料 — 教材和参考书目
2020/11/24
8
8
参考资料 — 遥感网站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各种论坛与数据网
2020/11/24
9
9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
◊ 遥感的基本概念 ◊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的特点 ◊ 遥感的分类 ◊ 遥感的发展简史
4
4
教学组织
➢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 ◊ 上机实验
➢ 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 30% (出勤、作业、实验报告) ◊ 期末考试 70%
2020/11/24
5
5
教学目的
➢ 理解遥感基本概念和技术体系,了解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 理解遥感的物理基础 ➢ 理解几种遥感成像方式的原理,掌握遥感图像特征 ➢ 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原理和方法 ➢ 理解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掌握典型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以及遥
◊ 类别:
▪ 校正处理 ▪ 增强处理 ▪ 融合处理 ▪ 分类处理
◊ 目的: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 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 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2020/11/24
22 22
2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信息应用
◊ 信息应用: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 领域的使用过程
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方法 ➢ 了解遥感信息的应用 ➢ 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遥感软件的应用能力 ➢ 初步具备解决遥感技术实际应用基本问题的能力
2020/11/24
6
6
教学要求
➢ 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不懂的地方及时提出或课后查阅相 关资料
➢ 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上交 ➢ 自觉阅读课后参考书目
2020/11/24
14 14
2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
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
➢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 信息源 ◊ 信息的获取 ◊ 信息的记录和传输 ◊ 信息的处理 ◊ 信息的应用
2020/11/24
15 15
2 遥感技术系统
2020/11/24
10 10
1 什么是遥感
➢ 遥感一词来自英语Remote Sensing, 即“遥远感知”
➢ 中国古代:
◊ 千里眼(物体、光、眼睛) ◊ 顺风耳(声音、空气、耳朵)
2020/11/24
11 11
1 什么是遥感
➢ 字面理解:遥远的感知(Remote Sensing,RS)
➢ 广义遥感: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2020/11/24
17 17
2 遥感技术系统
➢ 信息的获取
◊ 地物空间信息主要由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来获取 ◊ 传感器:接收、记录地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主要有:扫描仪、雷
达、摄影机、光谱辐射计等 ◊ 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并能使其正常工作的工具,主要有:地面平
台、空中平台、空间平台
MSS传感器、TM传感器
遥感概论
2020/11/24
1
课程定位及主要内容
➢ 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 专业基础课程 ◊ 地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 主要内容
◊ 遥感概念和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图像特征(第4-7章) ◊ 遥感图像处理(第8章) ◊ 遥感图像解译(第9-10章) ◊ 遥感应用(第11章)
感知什么:地物目标的电磁波特性 怎样感知:使用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相接触 为什么感知:揭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2020/11/24
13 13
1 什么是遥感
➢ 辨析三个概念:
◊ 遥测:对被测物体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距离测量的技术, 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 遥控:远距离控制目标物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 ◊ 遥感:常常综合运用遥测和遥控两种技术
2020/11/24
遥感平台
18 18
2 遥感技术系统
➢ 信息的记录和传输
◊ 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介质或胶片上 ◊ 数字介质上的信息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卫星接收站
(航天遥感数据); 胶片由人或回收舱送至地面回收(航空/近地面遥感数据)
2020/11/24
19 19
◊ 应用领域:自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地质矿产勘探、地图测 绘、军事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等
2020/11/24
23 23
3 遥感的特点
➢ 宏观性
◊ 同一时刻获取大面积数据资料
➢ 动态性
◊ 快速、周期性地对同一地点连续观测
地面卫星接收站:
◊ 接收、处理、存档、分发各类地球资源遥感卫星数据并进行 相关技术研究,为遥感应用提供数据服务
2020/11/24
20 20
中国科学院遥感卫星地面站
2020/11/24
21 21
2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信息处理
◊ 定义:运用光学仪器和计算机设备对所获取的遥感信息进行 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的技术过程
2020/11/24
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电磁波遥感(光、热、无线电波)
力场遥感(重力、磁力) 声波遥感 地震波遥感
物理 探测
用传播信息的载体 或媒介来定义
空对地 地对空 空对空
用目标与观测者的 相对位置关系来定义
2020/11/24
12 12
1 什么是遥感
➢ 狭义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
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 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信息获取
卫星 传感器
(3)信息接收 信息接收、处理
(4)信息处理
用户制图
物体 (1)信息源
2020/11/24
实况调查
分析判断 (5)信息应用
16 16
2 遥感技术系统
➢ 信息源
◊ 任何地物都可以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信号,都 是遥感信息源
◊ 目标物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会形成目标物的电 磁波特性,这为遥感探测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依据
2020/11/24
7
7
参考资料 — 教材和参考书目
2020/11/24
8
8
参考资料 — 遥感网站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 ➢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各种论坛与数据网
2020/11/24
9
9
第一章 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
◊ 遥感的基本概念 ◊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的特点 ◊ 遥感的分类 ◊ 遥感的发展简史
4
4
教学组织
➢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 ◊ 上机实验
➢ 考核方式:
◊ 平时成绩 30% (出勤、作业、实验报告) ◊ 期末考试 70%
2020/11/24
5
5
教学目的
➢ 理解遥感基本概念和技术体系,了解遥感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 理解遥感的物理基础 ➢ 理解几种遥感成像方式的原理,掌握遥感图像特征 ➢ 掌握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原理和方法 ➢ 理解遥感图像解译的原理,掌握典型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以及遥
◊ 类别:
▪ 校正处理 ▪ 增强处理 ▪ 融合处理 ▪ 分类处理
◊ 目的:通过对遥感信息的校正、分析和解译处理,掌握或清 除遥感原始信息的误差,归纳出被探测目标物的影像特征, 然后依据特征从遥感信息中识别并提取所需的有用信息
2020/11/24
22 22
2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信息应用
◊ 信息应用:指专业人员按不同的目的将遥感信息应用于各业务 领域的使用过程
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方法 ➢ 了解遥感信息的应用 ➢ 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遥感软件的应用能力 ➢ 初步具备解决遥感技术实际应用基本问题的能力
2020/11/24
6
6
教学要求
➢ 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不懂的地方及时提出或课后查阅相 关资料
➢ 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并按时上交 ➢ 自觉阅读课后参考书目
2020/11/24
14 14
2 遥感技术系统
➢ 遥感技术系统:是一个从地面到空中直至空间,从信息收
集、存储、传输处理到分析判读、应用的完整技术系统
➢ 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 信息源 ◊ 信息的获取 ◊ 信息的记录和传输 ◊ 信息的处理 ◊ 信息的应用
2020/11/24
15 15
2 遥感技术系统
2020/11/24
10 10
1 什么是遥感
➢ 遥感一词来自英语Remote Sensing, 即“遥远感知”
➢ 中国古代:
◊ 千里眼(物体、光、眼睛) ◊ 顺风耳(声音、空气、耳朵)
2020/11/24
11 11
1 什么是遥感
➢ 字面理解:遥远的感知(Remote Sensing,RS)
➢ 广义遥感: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2020/11/24
17 17
2 遥感技术系统
➢ 信息的获取
◊ 地物空间信息主要由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来获取 ◊ 传感器:接收、记录地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主要有:扫描仪、雷
达、摄影机、光谱辐射计等 ◊ 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并能使其正常工作的工具,主要有:地面平
台、空中平台、空间平台
MSS传感器、TM传感器
遥感概论
2020/11/24
1
课程定位及主要内容
➢ 课程在专业中的定位
◊ 专业基础课程 ◊ 地表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 主要内容
◊ 遥感概念和遥感技术系统遥感图像特征(第4-7章) ◊ 遥感图像处理(第8章) ◊ 遥感图像解译(第9-10章) ◊ 遥感应用(第11章)
感知什么:地物目标的电磁波特性 怎样感知:使用探测仪器,不与目标相接触 为什么感知:揭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
2020/11/24
13 13
1 什么是遥感
➢ 辨析三个概念:
◊ 遥测:对被测物体某些运动参数和性质进行远距离测量的技术, 分为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
◊ 遥控:远距离控制目标物运动状态和过程的技术 ◊ 遥感:常常综合运用遥测和遥控两种技术
2020/11/24
遥感平台
18 18
2 遥感技术系统
➢ 信息的记录和传输
◊ 传感器接收到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介质或胶片上 ◊ 数字介质上的信息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传输给地面卫星接收站
(航天遥感数据); 胶片由人或回收舱送至地面回收(航空/近地面遥感数据)
2020/11/24
1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