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检验(专科)
兽医临床病理学血液学检验(第二章)
血液学检验的局限性和误差
1 样本质量
不良的样本质量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
2 生理因素
动物的生理状态和药物使用等因素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3 技术限制
一些检验方法存在特定的技术限制和局限性。
常见的血液学检验项目
血细胞计数
衡量红细胞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
白细胞分类计数
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进行计数,以诊断感染和炎症。
血小板计数
评估凝血功能和出血病变的指标。
血液学检验的样本获取和处理
样本采集
采用标准化的采血技术,确保血 液可靠、无污染。
标本处理
在规定的时间内,分离血液成分, 进行必要的前处理。
兽医临床病理学血液学检 验(第二章)
血液学检验是兽医临床病理学中至关重要的工具之一。本章将介绍血液学检 验的基本原理、常见项目、样本获取和处理、结果解读、应用、局限性和误 差,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血液学检验的基本原理
血液学检验是通过对血液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来评估动物体内的健康和疾 病状态。它涉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测量,以及血液化学分析和凝 血功能评估。
仪器分析
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准确 测量不同血液成分的浓度和功能。
血液学检验的结果解读
1
比较对照值
将实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以识别异常。
2
综合分析
将多项指标综合考虑,以获取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3
与临床表现关联
将血液学检验结果与患者病史和体检结果等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
血液学检验在兽医临床病理学中的应用
临床血液学检验收费标准
荧光偏振法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IgA测定
项
40.00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IgM测定
项
40.00
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C3测定
项
40.00
血小板IV因子活性测定
项
50.00
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
份
50.00
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Ⅰ,Ⅳ测定
份
50.00
活化血小板膜糖蛋白Ⅱ,Ⅲ测定
份
50.00
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数测定
粒细胞膜流动性测定
项
80.00
淋巴细胞膜流动性测定
项
50.00
红细胞膜蛋白原纤化度测定
项
15.00
红细胞膜蛋白量测定
项
25.00
红细胞膜蛋白结构测定
项
80.00
红细胞膜Na.K-ATP酶测定
项
50.00
血红蛋白电泳
份
20.00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荧光法测定
项
10.00
糖化红细胞膜蛋白测定
项
80.00
进口试剂
进口试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项
50.00
国产试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项
100.00
进口试剂
TPA定量测定
项
80.00
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
项
50.00
国产试剂
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
项
100.00
进口试剂
TPA-PAI复合物检测
项
100.00
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测定
项
30.00
国产试剂
血浆激肽释放酶原测定
4.溶血性疾病检验->
实验诊断学之临床血液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检验Ⅰ、血液一般检验----红细胞系统一、红细胞生成起源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1、男:RBC>6.0×1012/L,Hb>170g/L女:RBC>5.5×1012/L,Hb>160g/L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⑴、相对增多:血浆容量减少血液浓缩⑵、尽对增多①继发性:非造血系统疾病,要紧环节是EPO增多代偿性增加:血氧饱和度低,组织缺氧所致生理性:新生儿、高原居民病理性:慢性心肺疾病、异常血红蛋白病非代偿性增加:无血氧饱和度低和组织缺氧肿瘤和肾病所致:肾癌、肝细胞癌、卵巢癌、子宫肌瘤、肾盂积水、多囊肾等②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1、贫血:男<120g/L,女<110g/L贫血程度:轻度:>90g/L中度:90-60g/L重度:60-30g/L极重度:<30g/L2、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的【临床意义】⑴、生理性减少: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妊娠中、后期〔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老人〔骨髓造血减少〕⑵、病理性减少①生成减少骨髓造血障碍造血干细胞异常:再障骨髓浸润:急性白血病等缘故不明或多种机制:慢性感染、肿瘤、肝病、内分泌病等伴发的贫血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DNA合成障碍: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合成障碍血红素合成障碍:IDA珠蛋白合成障碍:海洋性贫血②破坏过多红细胞内在缺陷〔遗传性〕:遗球、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贫、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PNH 红细胞外在缺陷〔获得性〕:免疫性、机械性③失血急性失血慢性失血四、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定义】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进行活体染色,这些嗜碱性物质被凝聚沉淀并着色,在胞浆中呈现蓝色细颗粒状,颗粒间又有细丝状联缀而构成网状结构,故称网织红细胞。
血液科检验项目
血液科检验项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血液科检验项目是通过检测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形态和功能等指标来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程度和治疗效果的科学检验方法。
血液科检验项目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涵盖了血常规、凝血功能、免疫学检查、传染病检测等多个方面。
血常规检查是最常见的一类检验项目。
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的贫血程度、免疫功能状态、感染情况等信息。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低可能表示贫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示有感染或炎症存在。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凝血功能检查也是血液科检验项目中非常重要的一类。
凝血功能检查主要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活动、纤维蛋白原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机体的凝血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导致出血或血栓等严重后果,所以凝血功能检查对于急性出血、手术前后、孕产妇等特殊情况的评估十分重要。
免疫学检查也是血液科检验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免疫学检查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分析、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等指标。
通过免疫学检查可以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帮助诊断免疫性疾病和感染病。
通过检测各种免疫球蛋白水平也可以判断某些慢性病情的进展和疾病活动程度。
传染病检测也是血液科检验项目中的重要内容。
传染病检测主要包括各种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检测。
传染病检测可以帮助诊断传染病,指导传染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在流行病学调查、感染病防控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血液科检验项目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患者血液的详细检查,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血液科检验项目也对预防疾病、评估疾病的病情和疗效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检验项目,确保病情的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检验科项目特色介绍
检验科项目特色介绍检验科作为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人体组织、体液或其他生物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本文将向您介绍几个检验科项目的特色,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血液学检验项目血液学检验项目是检验科中最常见的一类,也是最能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类项目。
其中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测等是较为常见的血液学检验项目。
1. 血常规血常规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进行计数与分类,并测量其形态特征的检验方法。
通过血常规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贫血程度、感染状况以及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
2. 血型鉴定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的ABO血型和Rh因子的存在与否,以及血型抗体的种类和含量,从而确定个体的血型。
血型鉴定对于输血、器官移植以及女性妊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主要通过测定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这对于评估凝血系统的功能以及预测出血和血栓等情况具有重要价值。
二、微生物学检验项目微生物学检验项目主要是通过对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并帮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1. 细菌培养和鉴定细菌培养是将临床样本中的微生物放入适当培养基,通过培养条件使其繁殖,再通过鉴定方法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这对于临床感染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 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是将已培养鉴定的细菌与各类抗生素接触,观察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这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三、生化学检验项目生化学检验项目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代谢状态进行评估的一类检验项目。
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和电解质等项目。
1.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主要包括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等指标。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医学PPT课件
5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的任务是 将检验的结果,结合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以及影象检查/病理检查等,对病人作出正确的 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检验 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诊断/鉴别诊断
影象诊断/病理诊断
6
绪论
二、发展简史 1673年,Leeuwenhook发明显微镜,此后使血液 形态学有了革命性发展。 1855年,血细胞计数测定 1878~1895年,血红蛋白测定 1877~1912年,细胞分类技术 1953年,Coulter血细胞自动计数仪 上世纪80年代后,自动化仪器发展迅速
24
实验的系统评价(举例DIC)
诊断DIC的效能 Sen% Spe% Acc% Ppv% Npv% 95%CI
PLT 82.7 PT 75.6 APTT 68.5 Fg 38.0 3P 37.2 D-D 80.0 43.9 58.3 65.8 77.0 85.7 70.6 59.5 65.0 66.9 60.19 65.9 75.1 49.7 53.4 58.4 55.6 64.3 69.7 79.1 79.1 74.9 62.1 66.4 81.8 2.36,8.18 4.66,13.38 1.95,11.16 0.75,6.96 1.53,14.56 7.11,34.07
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无出血症状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因子XII、激肽释放酶原、高 分子量激肽原缺乏 (遗传性、获得性)
因子X、V、II、I 缺陷症
26
(遗传性、获得性)
近年,上海瑞金医院用这2项筛选试验的优化组合;再 结合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和抗原含量测定作表型诊断;然 后用RFLP/AS-PCR验证突变作基因诊断;再用真核细 胞培养,检测相关因子的抗原和活性、Western印迹、 免疫荧光染色、生物代谢标记及PCR等方法判断突变基 因异常蛋白的合成和功能。用这一优化组合的技术平台 对11种遗传性出血病,143个家系,155例患者和543名 家族成员作检验诊断,准确率达100%,无漏诊和误诊 现象。
血液学检查实习报告
为了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我选择了血液学检查作为实习科室。
血液学检查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对血液成分的检测,可以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
在实习期间,我跟随科室老师学习了血液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二、实习内容1. 血液学检查的基本原理血液学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血型鉴定、凝血功能检查、溶血性贫血检查等。
这些检查项目的原理如下:(1)血常规:通过血液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状况。
(2)血型鉴定: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确定患者的血型,为输血治疗提供依据。
(3)凝血功能检查:检测血液凝固过程中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
(4)溶血性贫血检查:检测血液中的溶血物质和红细胞破坏程度,以诊断溶血性贫血。
2. 血液学检查的操作流程(1)采集血液标本: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注意无菌操作。
(2)标本处理:将血液标本送至检验室,进行离心、分离等处理。
(3)检测:根据检查项目,使用相应的检测仪器和方法进行检测。
(4)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3. 血液学检查的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采集血液标本时,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
(3)血液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至检验室,避免标本变质。
(4)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1. 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血液学检查的基本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采集血液标本、使用检测仪器、分析检测结果,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2.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血液学检查需要多个科室的紧密配合,我在实习期间与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血液学检查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极高,我在实习过程中养成了严谨的工作态度,注重细节,确保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血液学检验试题及参考答案
血液学检验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1、下列哪种疾病不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疾病()A、CM1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D2、纤溶活性增强的筛检试验最常用的是()A、APTT›PTB、BT、P1T(BPC)C、D-D>FDPD、E1T>TTE、B T>CT正确答案:C3、人体内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造血细胞是()A、红系祖细胞B、造血干细胞C、粒系祖细胞D、巨核系祖细胞E、T淋巴系祖细胞正确答案:B4、女,14岁,因低热、关节疼痛、鼻出血一周入院,两侧颈部腋下淋巴结均肿大,1×2cm,肝脾肋下IC叫胸骨轻压痛;血象:Hb70g∕1,WBC4X109∕1,中性30%,淋巴20%,原淋50%P1T20X109/1。
可能的是()A、结核病并类白血病反应B、传单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恶性淋巴瘤E、风湿热正确答案:C5、关于血细胞生理,下列哪项说法错误()A、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红细胞破坏释放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主要来源B、血小板平均寿命8~∏天,参与止血过程C、B细胞寿命为3~4天,经抗原刺激后分化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D、T细胞寿命为数月到数年,经抗原致敏后参与细胞免疫E、中性粒细胞在周围血中停留2~3天进入组织,外周血细胞计数反映循环血流中白细胞总量正确答案:E6、ACP染色阳性,且不被左旋(1)酒石酸抑制,见于下列哪种白血病()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11C、成人T细胞白血病D、幼淋巴细胞白血病E、多毛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E7、一般不出现红细胞形态改变的溶血性贫血有()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镰形细胞型贫血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大面积烧伤所致贫血正确答案:E8、典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何期()A、缺铁初期B、缺铁潜伏期C、重度缺铁性贫血D、轻度缺铁性贫血E、不定正确答案:C9、诊断急非淋M2的标准为()A、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B、骨髓中原始粒细胞三90%(NEC)C、骨髓中原始粒细胞>70%(NEC)D、骨髓中原始粒细胞>80%(NEC)E、骨髓中原始粒细胞>65%(NEC)正确答案:A10、关于凝血因子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依赖维生素K的是n、如、而、XIB、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辅因子作用的是III、V、VIΠC、内外凝血途径形成凝血活酶,均需要血因子的参与D、所有的凝血因子均来自血液E、血浆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是凝血酉每原正确答案:BIK从贫血分类角度看,急性白血病的贫血属哪种贫血()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多色素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正常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E12、女,31岁,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半年;检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5X109/1,分别在骼前上棘和骼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均有混血,胸骨穿刺提示骨髓细胞增生活跃,以晚幼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全片未见巨核细胞。
血液学检验--红细胞酶缺乏症(1)
血液学检验--红细胞酶缺乏症(1)血液学检验--红细胞酶缺乏症血液学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其通过检测人体血液中不同成分的含量和品质,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治疗决策。
而红细胞酶缺乏症则是指人体红细胞内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下面将对这两个内容展开阐述。
一、血液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常常是医生对于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者对于治疗方案进行跟踪和监测的必要手段。
血液学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1.血液常规检查:主要是检测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2.血糖检查:检测人体的血糖含量,可以判断是否有糖尿病等疾病。
3.凝血检查: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检测,可以判断是否有血液凝块等问题。
4.免疫学检查:对于人体免疫状态进行检查,包括白细胞分类、免疫球蛋白等内含物的含量等指标。
血液学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从而提出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二、红细胞酶缺乏症红细胞酶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红细胞内酶的缺乏或功能异常。
这种疾病比较复杂,包括G6PD缺乏症、葡萄糖三磷酸异构酶缺乏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多种类型。
不同的红细胞酶缺乏症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一些红细胞酶缺乏症仅有轻微的症状,而另一些则可能会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此外,由于红细胞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因此如果父母患有该病,则可能会存在遗传性风险。
对于红细胞酶缺乏症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和细胞治疗来缓解病人的症状,同时也需要进行先天遗传咨询,避免患者再度生育时给下一代带来风险。
总的来说,血液学检验和红细胞酶缺乏症是两个重要的主题,对于人体健康状况的评估和疾病的治疗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健康意识,尽可能多了解这些知识,为我们的健康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血液学检验重点
血液学检验重点血液学检验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检验血液样本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用于诊断、监测和评估疾病的状态。
血液学检验包括血细胞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检测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针对血液学检验的一些重点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血细胞分析血细胞分析是血液学检验中最常见的一部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形态学评估以及相关功能测试。
其中,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是评估贫血的关键指标。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可以反映炎症、感染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情况。
而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是评估出血和凝血功能的指标。
二、血液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是通过测定血浆或血清中的各种生化参数来评估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器官状态。
常见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和血糖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肝炎、肾病、心肌损伤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例如,AST和ALT是常用的评估肝功能的指标,血尿素氮和肌酐则是评估肾功能的关键指标。
三、凝血功能检测凝血功能检测是评估机体出血和凝血功能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出血和凝血异常的类型和原因。
例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凝血因子缺乏,而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增高可能与抗凝药物治疗相关。
四、其他血液学检验指标除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检测,血液学检验还涉及其他一些指标的评估。
例如,C-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指标,血沉是评估非特异性炎症和感染的指标,血气分析可以评估氧合和酸碱平衡情况。
这些指标能提供更多关于疾病状态和机体功能的信息,对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血液学检验涵盖了血细胞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功能检测和其他相关指标的评估。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参考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血液学检验结果仅作为一个辅助诊断依据,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库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血液学检验考试题库真题1、单选下列哪项符合有关血管壁的描述()A.都有内膜层、中膜层和外膜层B.中膜层的主要成分是结缔组织C.外膜层由内皮细胞构成D.内膜层主要由弹性蛋白组成(江南博哥)E.都有内膜层和外膜层正确答案:E2、单选对确定缺铁性贫血意义最大的是()A.血清铁减低B.骨髓细胞外铁缺乏C.骨髓铁粒幼红细胞减少D.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E.含铁血黄素增多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骨髓细胞外铁缺乏对确定缺铁性贫血意义最大。
3、单选下列血液凝固调节蛋白中,血浆浓度最高的是()A.PCB.PSC.ATD.TFPIE.HC-Ⅱ正确答案:C4、单选确诊为CML患者,其NAP积分升至200分,可能发生下列哪种变化()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变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变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变D.合并严重化脓感染E.白血病缓解正确答案:D5、单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相关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B12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B.细胞发育胞质落后于细胞核C.叶酸缺乏导致DNA合成增多D.血清铁缺乏导致DNA合成减少E.血清钙磷缺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维生素B12、叶酸或其他原因引起DNA合成障碍导致的贫血,所以维生素B12是DNA合成的必需营养素是正确的。
6、单选PAgT试验的质量保证要求不允许()A.选用EDTA作抗凝剂B.采血顺利,避免产生气泡C.标本采集后应在3小时内完成试验D.试验前10天必须停用抑制血小板药物E.注意诱聚剂的质量和浓度正确答案:A7、单选目前已发现的趋化因子有()A.补体系统激活产物如C3a、C5aB.炎症组织的降解产物如细菌毒素及其产物C.肽释放酶和纤溶酶激活剂如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自由基如O等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8、单选下列疾病中存在骨髓细胞核质发育不平衡的是()A.缺铁性贫血B.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失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缺铁性贫血为增生性贫血骨髓象,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以红系增生为主,增生的红系细胞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体积较正常为小,胞质少而着色偏蓝,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或破布状,显示胞质发育落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
临床血液学检验主要内容
临床血液学检验主要内容
临床血液学检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
1.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
2. 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
3. 溶血的检验。
4.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5. 造血功能、免疫系统、肝脏代谢等放置的状况。
6. 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
这些指标能够体现人体是否处于炎症状态,如感染、疾病反应等。
7. 血液凝集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人体止血机制是否合理、血液流变学是否正常。
8. 病毒感染指标,如各种病毒的血清学指标,如HIV、乙肝病毒、C型肝炎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等。
9. 肝功能相关检查,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了解人体肝脏的代谢功能,如肝功能是否正常、肝脏是否受损等。
这些检验可以提供关于人体生理状态和健康状况的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液学检验试题库+参考答案
血液学检验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不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贫血是 ( )A、少数患者有浆细胞增多B、骨髓象明显改变C、贫血常为轻度或中度D、血细胞和血小板可减少E、红细胞呈正色素性正确答案:B2.下列哪项不在前DIC的诊断标准中 ( )A、TF活性阳性B、SFMC阳性或增高C、D-二聚体升高D、AT活性减低(低于60%)E、肝素治疗无效正确答案:E3.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特点的 ( )A、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为主B、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C、易见核分裂象D、易见篮状细胞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正确答案:B4.下列哪项不符合红细胞膜的病理生理特征 ( )A、酶代谢异常影响膜稳定性B、生物毒素影响膜稳定性C、氧化损伤不影响膜稳定性D、红细胞膜蛋白遗传性缺陷影响膜稳定性E、生物毒素影响膜稳定性正确答案:C5.恶性淋巴瘤是发生在人体什么部位的恶性疾病 ( )A、淋巴结和淋巴组织B、造血器官C、骨髓D、全身组织E、淋巴细胞系统正确答案:A6.下列哪种说法不符合恶性淋巴瘤 ( )A、多数病人有发热B、少数可并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高于霍奇金淋巴瘤D、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结外淋巴组织病变较霍奇金淋巴瘤高E、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比霍奇金淋巴瘤好正确答案:E7.男,22岁,反复巩膜黄染4年。
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2cm,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9%(0.09);总胆红素34μmol/L,间接胆红素28μmol/L,HBsAg(+);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最可能诊断 ( )A、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慢性肝病性贫血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B8.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数持续至少少于 ( )A、3.2×109/LB、4.0×109/LC、3.5×109/LD、3.0×109/LE、3.8×109/L正确答案:B9.粒细胞缺乏症患者骨髓中的粒细胞常有何形态改变 ( )A、幼粒细胞见退行性改变B、粒细胞核右移C、粒细胞巨幼样变D、粒细胞分叶过少E、双核粒细胞正确答案:A10.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 ( )A、临床有贫血、脾大及反复感染B、全血细胞减少C、外周血和(或)骨髓中存在典型的多毛细胞,ACP染色阳性,且不被酒石酸抑制D、骨髓干抽E、免疫表型检查正确答案:C11.胞体直径12~20μm,呈圆或椭圆形;胞核大,位于中央或偏位,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核仁可见或消失;胞质量较多,呈淡蓝、蓝色或深蓝色,内含大小、形态或多少不一的紫红色非特异性天青胺蓝颗粒。
临床血液学检验(新)重点考试知识总结
1,出生后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淋巴造血2骨髓造血:骨髓的造血细胞大部分来源于肝脏,部分来源于脾脏。
骨髓是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的主要场所,骨髓也产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4血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产生新的子细胞在生物学性状上产生了新的特点,即通过特定基因的表达合成了特定的蛋白质,与原来的细胞有了质的不同。
这种分化过程是不可逆的,是血细胞失去某些潜能同时又获得新功能的过程。
5.血象和骨髓象检验是诊断血液系统疾病、观察疗效及病情的重要手段之一。
6粒细胞系统包括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杆状粒细胞和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是由于胞质中常有许多颗粒而得名的。
颗粒从II型原始粒细胞开始出现,称为非特异性颗粒(又称为A颗粒、嗜天青颗粒、嗜苯胺蓝颗粒),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即S颗粒:中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及嗜碱性颗粒。
早幼粒细胞其胞体直径12~25um,较原始粒细胞大。
8骨髓穿刺:最为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包括髂骨前、髂骨后上棘)10判断骨髓增生程度:骨髓中有核细胞的多少可以反映出骨髓增生程度。
11.粒红比值是指各阶段粒细胞(包括中性,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总和与各阶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之比。
12骨髓增生程度:(1)增生极度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亢进,常见于各种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2)增生明显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3)增生活跃,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正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4)增生减低,反映骨髓造血功能降低(5)增生极度减低。
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衰竭13.粒红细胞比值改变:(1)粒红比值增加:由粒细胞增多或有核红细胞减少所致。
(2)粒红比值正常:由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比例正常或两系细胞同时增加或减少所致。
(3)粒红比值下降:由粒细胞减少或有核红细胞增多所致。
14.铁染色:(正常血细胞的染色反应):骨髓中的铁分为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
血液检验试题3
血液检验试题3试题3及答案医学检验专业血液学检验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40分)1.胞体大,有伪足,染色质纤细网状,有核仁,核畸形,有扭曲;胞质呈毛玻璃样,灰蓝,未见颗粒,该特征符合A.中幼红细胞B.原始红细胞C.浆细胞D.原始单核细胞E.早幼粒细胞2.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A.胞体大,外缘可见瘤状突起B.染色质呈粗颗粒状C.核仁大,界限不清D.核质比大E.胞质呈均匀淡蓝色3.下列属于早幼粒细胞形态特点的是A.较原粒细胞小B.胞质量多,呈淡蓝、蓝或深蓝色C.胞质内含较多特异性颗粒D.核染色质比原粒细胞细致E.核仁大而清楚4.中幼红细胞形态学特点是A胞体直径7~15μm B.胞核圆形、居中,约占细胞1/2以上C.核染色质像压碎饼干样,其副染色质不明显D.核染色质聚集呈紫黑色团块状E.胞质染色呈不同程度的灰蓝色或灰红色5.以下有关血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规律,哪项错误?A.胞体由小变大B.核膜由不明显到明显C.染色质由疏松到密集D.胞质量由少到多E.胞质与胞核之比由小变大6.下列哪项不属骨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成?A.红系祖细胞B.粒-单核系祖细胞C.T淋巴系祖细胞D.嗜酸性粒系祖细胞E.原巨核细胞7.人体最早的造血器官是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骨髓E.胸腺8.出生后正常情况下人主要的造血器官是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E.卵黄囊9.骨髓的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A.肝B.脾C.淋巴结D.骨髓E.卵黄囊血岛10.下列哪种原始细胞染色质呈纤细疏松网状?A.原始红细胞B.原始粒细胞C.原始淋巴细胞D.原始单核细胞E.原始巨核细胞11.下列哪种原始细胞染色质颗粒最纤细均匀,如薄纱状?A.原始红细胞B.原始粒细胞C.原始淋巴细胞D.原始巨核细胞E.原始浆细胞12.常用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结果的部位是A.细胞表面B.细胞膜上C.细胞质内D.细胞核中E.以上都不是13.不符合过氧化物酶(POX)阳性率描述的是A.>3%,可确定为非淋巴细胞白血病B.<3%,可确定为淋巴细胞白血病C.<3%,不一定为淋巴细胞白血病D.<3%,不排除非淋巴细胞白血病E.<3%,淋巴细胞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能同时存在1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增加见于A.细菌性感染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恶性组织细胞病E.病毒感染15.酸性磷酸酶(ACP)染色主要用于A.粒细胞性白血病B.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多毛细胞性白血病E.红白血病16.正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呈A.阴性B.弱阳性C.阳性D.强阳性E.以上都不是17.正常骨髓象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为A.4︰1 B.2︰5 C.(2~4)︰1 D.6︰1 E.4︰318.骨髓呈特异性变化,临床表现与细胞学特征都典型者(如各种白血病),诊断意见应填A.肯定性诊断B.支持性诊断C.可疑性诊断D.排除性诊断E.描述骨髓象特征19.判断骨髓增生程度时,应根据骨髓A.有核红细胞与粒细胞之比B.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红细胞之比C.成熟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D.成熟红细胞与粒细胞之比E.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20.铁染色的基本原理是A.氧化酶法B.钙-钴法C.普鲁士蓝法D.偶氮偶联法E.以上都不是21.可靠的细胞外铁观察主要在A.细胞间隙B.巨核细胞C.幼红细胞D.巨噬细胞E.环铁细胞22.对红血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的细胞化学染色是A.糖原染色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和NaF抑制试验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E.过氧化物酶染色23.判断急性白血病细胞类型首选最重要的细胞化学染色是A.特异性酯酶染色B.非特异性酯酶染色C.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D.过氧化物酶染色E.酸性磷酸酶染色24.原位溶血的场所主要发生在A.肝脏B.骨髓C.脾脏D.血管内E.淋巴结25.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最准确指标是A.红细胞计数B.网织红细胞百分比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D.周围血出现有核红细胞E.红细胞内出现豪焦小体26.诊断贫血最可靠的指标是A.外周血红细胞数B.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C.血细胞比容D.皮肤颜色改变E.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27.男性,17岁,头昏乏力一年。
医学专科《血液学检验》教学体会
《 血液学检验》 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之 该课 程 是 以 血液 学 的理 论 为 基 础 , 以检 验 学 的 实验方法为手段 , 以血液病为工作对象 的一个理论 检验 一 疾病相互结合、 紧密联系, 并在实践 中不断 发展 、 提高和完善的新体系【 】 1 。学生在学习完这门课
,
一
p a t a x e e c h t o ain l e l c o ls o l d a c t h i s u d  ̄ k lc me tis u t n rci l p r n eta c t a at sh o h ud a v n ewi tet c e i v o h h h me ; n e a epa e n t ci n r o
20 — 7 2 收稿 , 0 8 0— 5修 回 0 8 0— 9 20 - 9 2
学校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普遍缺乏 , 水平参差不齐, 得有必要集中各个学校的力量 ,将就业工作做大做 同时做法经验各有长短 。为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 建 强, 其中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安全的基础上, 将各 议安徽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等组织各校利用寒暑假时 个学校过剩的就业信息发布到同一个就业信息平台 间举办就业指导学习班 , 以提高就业指导师资水平。 上, 供各校根据情况利用 , 这样既避免了就业信息的 关键是实行资源共 24 规 范就 业指 导教 学 现 阶段 , 省 各学 校 的就 浪费 ,又防止合作单位的流失 , . 全 有 业指导课与专业课相比, 受重视程度都很不够 , 教材 享 , 利于 学生 的就业 。 薄弱 , 有形成 完整 的课 程体 系 , 响教学效 果 。建 没 影 议联合各校组织制定教学计划 、 教学标准 、 学 目 教 参 考文献 1 冯伟 华. 以就 业促教 学 , 开创 卫 生学校 发 展 新局 标、 教材 、 考核标 准来规 范就业 指导课 教学 。 】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0543 :7 1 20 ,( )1 ̄ 8 2 就业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几年 的实践 , . 5 我们觉 面Ⅱ. S c e su a e n fVo a in lS h o a u tsAd a cn t h m e u c sf lPlc me to c t a c o l o Gr d a e v n i g wih t eTi s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血液学检验必看考点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血液学检验必看考点真题1、单选与无效造血过多有关的是()A.转铁蛋白浓度过高B.铁蛋白浓度过高C.血清铁过高D.维生素B12供量过多E.幼红细胞成熟障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红细胞在造(江南博哥)血组织骨髓内成熟过程中,由于营养因素或先天性膜、酶、血红蛋白结构异常等因素,于有核红细胞阶段或释放入周围血循环中立刻破裂或溶血,称为无效造血。
所以无效造血过多与幼红细胞成熟障碍有关。
2、单选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大于多少可诊断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A.25%B.20%C.15%D.10%E.7%正确答案:E3、单选男,60岁,乏力伴右上腹胀半年。
体检:脾肋下4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327×109/L,白细胞36×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45%、嗜碱性粒细胞2%、幼粒细胞9%、淋巴细胞33%、单核细胞l%,幼红细胞10%,粒细胞形态正常,NAP积分180分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A.溶血性贫血B.类白血病反应C.骨髓纤维化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CML正确答案:C4、单选我国AML分型标准中,M3的标准为()A.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30%(所有有核细胞)B.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30%(非红系细胞)C.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20%(所有有核细胞)D.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20%(非红系细胞)E.骨髓中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10%~20%(非红系细胞)正确答案:B5、单选某黄疸病人,其尿胆原试验强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阴性,酸溶血试验阳性应考虑()A.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急性黄疸性肝炎D.慢性活动性肝炎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B6、单选泡沫细胞是指()A.脂肪细胞B.骨髓瘤细胞C.尼曼-匹克细胞D.戈谢细胞E.R-S细胞正确答案:C7、单选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B.可以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正确答案:C8、单选在下列哪种细胞内可以见到铁蛋白小体()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正确答案:D9、单选男,33岁,有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Ham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Coombs试验对诊断何种病有意义()A.PNHB.再生障碍性贫血C.G6PD缺乏症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E10、单选下列哪种疾病凝血酶时间延长()A.Ⅺ因子缺乏症B.Ⅶ因子缺乏症C.血友病AD.ITPE.肝素治疗正确答案:E11、配伍题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见()缺铁性贫血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可见()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可见()A.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B.贮存铁更进一步减少,铁蛋白碱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C.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D.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E.铁粒幼细胞增多正确答案:D,B,E12、单选恶性淋巴瘤主要根据有无下列哪种种胞而进行分类()A.R-S细胞B.异常组织细胞C.泡沫细胞D.火焰细胞E.淋巴瘤细胞正确答案:A13、单选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弥漫状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中性中幼粒(肾型)
43
中性晚幼粒
直径10-16μm,胞核占细胞的1/2以下,胞核 肾型,有凹陷,凹陷度小于假设圆形核的1/2。
44
45
中性杆状核
直径10-13μm,胞核如杆状、带状,胞核之凹 陷度大于假设圆核的1/2,染色质凝固块状。
46
47
中性分叶核
直径10-13μm,核呈分叶状,叶与叶之间有一 丝相连或完全断开, 中性粒细胞的核分为2-5叶
34
中性颗粒 中幼粒 晚幼粒 杆状核 分叶核
原始粒细胞
原粒I型:
1.细胞核圆居中或稍偏 2.染色质细致 3.核仁明显
淡紫红色细颗粒网状,均匀 平坦,无浓聚。 淡兰色小核仁3-5个,外 凸
4.胞浆中无颗粒
5.胞体圆形或椭圆行
淡蓝色,量少 。
直径12—20μm
35
36
原粒II型: 在I型基础上 胞浆有少数 细小颗粒 (无具体标准) 但无Golgi区
57
58
早幼红细胞
圆形,直径15---18μm 核圆形,略偏位,染色质开始凝聚,核仁消失或 不明显。 胞浆量增多,蓝色,核周明亮淡染区,无颗粒。 0.92-0.41%
59
60
中幼红细胞
胞体圆形,直径8—18μm 核圆形,居中,或偏位,染色质凝聚小块直至碎 墨块状,核周边出现透亮的缝隙。 核、浆各占半,浆灰兰色,淡兰色,嗜多色性 (碱性核糖体与橙红色血红蛋白混合所致)。 7.41-1.91%
37
早幼粒
1.核有偏位, 2.Golgi区发育 (核附近有 淡染区), 3.染色质聚集, 颗粒增多 4.胞体较原始细胞大
胞浆稍多 5.核仁1-4个或消失 占1.57±0.6
38
中幼粒(胞浆出现特异性颗粒)
颗粒鉴别 中性颗粒 :非常细小密集,呈粉黄底色, 不透亮 嗜酸性颗粒:比中性颗粒大,大小一致,圆 形, 桔黄色或灰黄色 嗜碱性颗粒:大小不一,暗褐色,分布散 乱,覆盖核上
5
白细胞的认识
中性粒细胞有趋化、吞噬和杀灭细菌的作用。细胞内 存在过氧化物酶,是自身体内的H2O2起氧化作用。 嗜酸细胞内有阳离子蛋白,具有杀死微小生物的作用。 嗜碱细胞的嗜碱颗粒含有组胺、5-羟色胺等参与过敏 反应。 单核细胞具有吞噬功能。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溶酶体。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T淋巴细胞有杀伤、辅助、抑制、诱导作用。
16
造血微环境
骨髓微血管系统 骨髓基质细胞及其分泌因子。 基质细胞由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脂肪细胞 巨噬细胞等组成。 细胞因子 GM-CSF 、SCF、IL1-18、EPO 、 TPO。
17
造血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干细胞根据发育阶段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 细胞。 按分化潜能分三类 1、全能干细胞如胚胎干细胞。 2、多能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 胞、神经干细胞。 3、专能干细胞如肝干细胞,肠上皮干细胞。
79
球形红细胞
小而实心, 中心浅染 区消失, 见于HS。
80
多嗜性红细胞
胞浆灰红或灰兰色,为 晚幼红脱核后,反映骨 髓造血旺盛,HA时多 见,再障时少见。
81
Cobat环
6
血栓与止血的认识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修补血管壁的功能、聚集 功能、粘附功能。 到60年代“瀑布学说”已成为公认的凝血机制。
7
止血过程
血管损伤
胶原暴露
血管收缩
组织因子释放 凝血酶
出血 血肿压迫血管
血小板 粘附 聚集 释放 血流减慢 血小板血栓
止血血栓
止血
纤溶酶
血管再通
8
二血液与临床的关系
血液学与疾病的关系。 1、血液病合并非造血系统的疾病(MM) (巨幼贫)。 2、非造血系统的疾病合并血液病(肾病、 肝病、结缔组织病)。 3、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成分输血。
转化生长因子(TGF-β)。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肿瘤坏死因子(TNF-β)。 干扰素α、β、γ。 趋化因子。 其他抑止因子。
31
血象和骨髓象检验
血象和骨髓象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诊断血液 系统疾病、观察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正常血细胞形态学是血象和骨髓象检验的基础。
24
血细胞发育中形态学演变规律
• •
细胞的大小及外形 细胞质
•
•
细胞核
核质比例
25
血 细 胞 发 育 演 变 规 律
胞体:大→小(巨核细胞:小→大,且不规则) 胞核:大 小:大→小(红细胞核消失,巨核细胞:小→大) 形 状:圆→不规则 染色质:细致稀疏→粗糙致密,浅→深 核 仁:多→少→无 ,清晰→模糊→消失 胞质:数量:少→多 染色:嗜碱、深染→嗜碱、淡染→嗜酸、淡染(单核细 胞和淋巴细胞仍嗜碱) 特殊物质(血红蛋白、特殊颗粒等):无→少→多 核/质:大→小(核大质少→核小质多),巨核细胞则相反。
干细胞因子(SCF)将成为外周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动员剂。 FLT-3配体 早期的造血调控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GM-CSF 、G-CSF、M-CSF、多系集落刺激因子 (IL-3)。 红细胞生成素(EPO)。 白细胞介素。 白血病抑止因子。 巨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
30
造血负向调控因子
绪论 临床血液学检验概述
概念:血液学(hematolggy)是以血液和造血组织为主要研 究对象的医学科学,一个独立分支学科,血液学检验是用各 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和计术来分析和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病 理变化,从而阐明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协助诊断、治 疗观察核预后判断的一门科学。 血液学包括 : 1、血细胞形态学 2、血细胞生理学 3、 血液生化学 4、血液免役学 5、 遗传血液学 6、血液流变学7、实验血液学。
48
49
嗜酸性中幼粒
50
嗜酸性粒细胞分叶核
分为2叶 呈“八”字状
51
嗜碱性中幼粒
52
嗜碱性晚幼粒
53
嗜碱性杆状核
54
嗜碱性分叶核
由于大量嗜碱性 颗粒散布在 细胞核上, 分叶状态 看不清楚。
55
(二):各系列各阶段细胞形态
红细胞系统: 临床四阶段划分: 原始 红 、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
61
62
中幼红II
63
晚幼红细胞
直径7—13μm,核圆形,偏位明显, 染色质凝聚成大块或团块状(I),甚至固缩不能看 出任何结构(碳核)(II) 胞浆量增多,淡灰或粉红色。 核/浆进一步变小。 此阶段细胞基本没有分裂能力。10.75-2.36%
64
晚幼红I
65
晚幼红II(炭核)
66
成熟红细胞
阳性(20%-50%)
弱阳性 弱阳性 阴性、阳性 阳性 阳性 弱荧光、强荧光
20
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外周血干细胞 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胎肝干细胞移植。 基因治疗。
21
骨髓间质干细胞
MSC具有向骨、软骨、脂肪、肌肉及肌腱等组 织分化的潜能。
22
一、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规律
1
血液病的发展史
1929年发明了骨髓穿刺针,骨髓象血液一样被 吸取和推成薄膜片,在油镜下观察。 细胞形态学至尽还是血液学家研究的重要部分 和临床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2
3
4
红细胞的认识
红细胞内有碳酸酐酶,能将大量的二氧化碳转 变成碳酸根离子,使之溶解于血液中,同时也 能将碳酸根离子转化成二氧化碳,在肺泡中释 放。 寿命在120天左右。 临床用于输血。
12
胚胎期造血器官
中胚叶造血(卵黄囊造血)胚胎发育第二周末 肝脏造血 胚胎3-6个月,肝脏是主要的造血细 胞。 骨髓造血 胚胎第14周时,骨髓开始造血。
13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造血 1、红骨髓 至18岁时红骨髓仅存在于 扁平骨、短骨及长管状骨的近心端。 2、黄骨髓 骨髓中的造血细胞被 脂 肪细胞代替,成为脂肪化的骨髓。
14
淋巴器官造血
胸腺和骨髓是淋巴细胞产生、增殖、分化和成 熟的场所。 脾不仅有造血功能,还有免疫、清除、储血、 滤血等多种功能。 淋巴结
15
髓外造血
正常情况下,胎儿出生2个月后,骨髓以外的组 织如肝、脾、淋巴结等不再制造红细胞、白细 胞和血小板。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骨髓纤 维化、骨髓增生性疾病及某些恶性贫血,这些 组织又可重新恢复其造血功能,称为髓外造血。
18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
造血干细胞一般特征: 高度的自我更新能力。一个造血干细胞只进行 不对称分裂,一个分化早期的造血祖细胞,另 一个子细胞保持干细胞的全部特性不变。 多向分化能力,在调空因子的作用下,分化形 成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和淋巴 细胞等多种细胞的祖细胞。
19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部分特征
(有些学者提出六阶段划 分:原始红 ,早幼红,中 幼红I,II,晚幼红I,II)。
细胞的分化成熟本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是被人 为地进行了定义分类而已。 红细胞系统占骨髓有核细胞15-25%
56
原始红细胞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μm 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居中 染色质粗颗粒网状,深紫红色,核仁2—3个, 胞浆浓(深)蓝色,着色不均,边缘着色深,核 周浅染(相当于高尔基体部分和线粒体),无 颗粒,有钝伪足。0.03-0.05%
9
血液学与检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