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
高中物理必考模型:轻绳、轻弹簧、轻杆联系与区别全解析
![高中物理必考模型:轻绳、轻弹簧、轻杆联系与区别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09591bbe1e650e52ea9963.png)
高中物理必考模型:轻绳、轻弹簧、轻杆联系与区别全解析轻绳特点轻绳模型的建立轻绳或称为细线,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绳是软的,不能产生侧向力,只能产生沿着绳子方向的力。
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
轻绳模型的特点①轻绳各处受力相等,且拉力方向沿着绳子;②轻绳不能伸长;③用轻绳连接的系统通过轻绳的碰撞、撞击时,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④轻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
轻杆特点轻杆模型的建立轻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杆是硬的,能产生侧向力,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或压缩。
轻杆模型的特点①轻杆各处受力相等,其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②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③轻杆受到的弹力的方式有拉力或压力。
轻弹簧特点轻弹簧模型的建立轻弹簧可以被压缩或拉伸,其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有关。
轻弹簧的特点①轻弹簧各处受力相等,其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②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③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突变。
特别提醒:橡皮筋与轻弹簧极为相似,只是橡皮筋不能被压缩静止或匀速运动例1、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悬挂于小车顶部,小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求绳子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小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球也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对小球的弹力为F=mg,方向是沿着绳子向上。
若将轻绳换成轻弹簧,其结果是一样的。
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弯折轻杆,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
当小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求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可知小球受到杆对它一个的弹力和重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则可知杆对小球的弹力为F=mg,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注意:在这里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不是沿着杆的方向。
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求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浅析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模型的应用
![浅析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模型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2b5a10852ea551810a687b7.png)
T-mgcosθ =mv2/l=0 所以,拉力为
T=mgcosθ
请想一想: 这时 OA 的拉力与 OB 断开前的拉力之 比是多少?OB 断开瞬间,小球的运动加速度是 多少?
0 2 -1
分析:在细绳烧断之前,两球受到的平衡力如图所示。 在细绳烧断瞬间间,拉力(T)消失,而弹簧弹力不变, 即
T=2 mg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B 的加速度分别为 aA=(F-mg)/m=g--方向竖直向上。
aB=mg/m=g--方向竖直向下。
请读者想一想:如果将连接 A、B 球的细绳换成轻 杆或者轻弹簧结果如何?
T= [(ma)2+( mg)2]1/2=m (a2+g2)1/2
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 可表示为 θ =tg (a/g). 可以看出:θ 角随加速度 a 的增大而增大。 当 a=0 时:T= mg , θ =0---拉力竖直向上; 当 a=gtgß 时: T= mg(1+tg ß)1 /2= mg/cosθ , θ =ß---拉力沿杆方向; 注意:这个临界加速度,可以利用逆向思维方法。由θ =ß 简捷的得出。 当 a»g 时, T≈ ma,θ ≈90 ――拉力趋于水平方向。 当 a«g 时, T≈ mg,θ ≈0――拉力趋于竖直方向。 请读者想一想:如果小球由一段轻绳或者轻弹簧连接,结果如何? 例 3:如图 4 所示,质量相同的 A、B 两球用细绳相连,然后由轻弹簧竖直悬挂。求 将细绳烧断瞬间,A、B 的加速度是多少?方向如何?
专题04 轻绳、轻杆、轻弹簧、接触面的暂态模型-高考物理模型法之实物模型法(解析版)
![专题04 轻绳、轻杆、轻弹簧、接触面的暂态模型-高考物理模型法之实物模型法(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37ac8e6294dd88d1d26b4c.png)
高中物理系列模型之实物模型3.轻绳、轻杆、轻弹簧、接触面的暂态模型一、模型界定本模型是指由轻绳、轻杆、轻弹簧连接的物体(或系统)或直接接触的两物体系统,当外界条件发生突变时,物体的瞬时状态的判定的问题。
二.模型破解按照能否发生明显的形变,可将此模型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不可伸长的细线、轻质细绳、轻质细杆、刚性接触面连接的系统,他们的特征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微小形变可以忽略,进而可以忽略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由一种稳定状态过渡到另外一种稳定状态的短暂的暂态过程,可认为系统是由一种稳定状态直接突变为另一种稳定状态。
他们的不同之处轻质细线(或细绳)只能对物体施加拉力,且方向一定沿细线方向;轻质细杆对物体的作用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推力,作用力的方向却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具体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接触面的弹力只能是推力,方向一定与接触面(或其切平面)垂直。
再一类是由轻弹簧、轻质弹性细线、橡皮筋连接的系统,他们的特征是外力作用时形变明显,外界条件变化时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变化到另稳定状态时所需时间较长,状态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瞬时前后他们的弹力相同。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可以是被拉伸也可以是被压缩的,其弹力的方向通常是沿其轴线方向的,而弹性细线与橡皮筋只能是被拉伸的,其弹力方向只能是沿其所在的直线。
1.从状态稳定后的物体运动性质来分析以细线为代表的暂态过程2.从弹力在瞬时不变来分析以弹簧为代表的暂态过程。
例1.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系于墙壁。
开始时a 、b 均静止。
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a F ≠0,b 所受摩擦力fb F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 .fa F 大小不变B .fa F 方向改变C .fb F 仍然为零D .fb F 方向向右 例1题图【答案】AD【解析】剪断右侧细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不变,物体b 立即向左滑动或具有向左滑动的趋势,物体b 立即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的作用,C 错误D 正确.由于弹簧的弹力不变,物体a 受力情况不变,地面对a 的摩擦力及左侧绳对a 的拉力都不变,A 正确B 错误.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与轻质弹簧Ⅰ和水平细线Ⅱ相连,Ⅰ、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 、Q ,当仅剪断Ⅰ、Ⅱ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a 应是A .若剪断Ⅰ,则a =g ,竖直向下B .若剪断Ⅱ,则a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左C .若剪断Ⅰ,则a =θcos g ,方向沿Ⅰ的延长线 D .若剪断Ⅱ,则a =g ,竖直向上【答案】AB例3.如图所示,物体AB 的质量分别为m 、2m ,中间用一轻质弹簧连接,用竖直向上的力向上拉A 物体使AB 一起向上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
![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bc7fbbc3915f804d2a16c1ac.png)
等于物体的重力;分别
取C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
细绳EG的张力FTEG之比;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和
(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
乙所示,根据平衡规律
(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
可求解。
[答案]
(1)2MM12 (2)M1g 方向跟水平方向成 30°指 向右上方
(3) 3 M2g 方向水平向右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活结中轻绳上各点的拉力大小相
解析: 绳连接时,球由A到C做自由落体运动,A、C关于水平线
对称,设C处的速度为Vc,且方向竖直向下,选取B点为零能,m在vc绳2 突然拉紧的瞬间,将径向的动
能损耗掉,由C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选取B点为零能面,
1 2m12vmg(1 Lsin)1 2mB 2v
则α=37°
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 37°角斜向下,这个力与轻绳的拉力恰好在同一条
直线上。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可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 5 N,方
向与竖直方向成 37°角斜向上
点评: 由于轻杆作用力的方向具有多向性的
特点,先确定其余力的合力,然后再根据 平衡条件判定轻杆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典例2]轻杆长为L,一端用光滑轴固定,另一端系一个可视为 质点,质量为的小球,把小球拉至图示的位置,无初速度地自 由释放到最低处的过程中,小球做什么运动?到最低处时速度 多大?弹力多少?若其它条件不变,把轻杆换为细绳,则释放 后小球做什么运动?到最低处时速度多大?弹力为多少?
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 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 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 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 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
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模型(修)
![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模型(修)](https://img.taocdn.com/s3/m/9c56c0cb49649b6648d747eb.png)
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模型的应用一、三个模型的相同点1、“轻”—不计质量,不受重力。
2、在任何情况下,沿绳、杆和弹簧伸缩方向的张力、弹力处处相等。
二、三个模型的不同点1、形变特点轻绳—可以任意弯曲,但不能伸长,即伸长形变不计。
轻杆—不能任意弯曲,不能伸长和缩短,即伸缩形变不计。
轻弹簧—可以伸长,也可以缩短,且伸缩形变不能忽略不计。
2、施力和受力特点轻绳—只能产生和承受沿绳方向的拉力。
轻杆—不仅能产生和承受沿杆方向的拉力和压力,还能产生和承受不沿杆方向的拉力和压力。
轻弹簧—可以产生和承受沿弹簧伸缩方向的拉力和压力。
3、力的变化特点轻绳—张力的产生、变化、或消失不需要时间,具有突变性和瞬时性。
轻杆—拉力和压力的产生、变化或消失不需要时间,具有突变性和瞬时性。
轻弹簧—弹力的产生、变化或消失需要时间,即只能渐变,不具有瞬时性,且在形变保持瞬间,弹力保持不变。
(注意:当弹簧的自由端无重物时,形变消失不需要时间)4、连接体的运动特点轻绳—轻绳平动时,两端的连接体沿绳方向的速度(或速度分量)总是相等,且等于省上各点的平动速度;轻绳转动并拉直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杆—轻杆平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平动的速度;轻杆转动时,连接体具有相同的角速度,而线速度与转动半径成正比。
轻弹簧—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率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最大,即弹性势能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在弹簧转动时,连接体的转动半径随弹力变化,速度方向不一定垂直于弹力。
5、作功和能量转化特点轻绳—在连接体作匀速率和变速率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绳的拉力都不作功;在绳突然拉直的瞬间,有机械能转化为绳的内能,即机械能不守恒。
轻杆—在连接体作匀速率和变速率圆周运动的过程中,轻杆的法向力对物体不作功,而切向力既可以对物体作正功,也可以对物体作负功,但系统机械能守恒。
轻弹簧—弹力对物体作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弹力作正功,弹性势能减少,物体动能增加;弹力作负功,弹性势能增加,物体动能减少。
物理建模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
![物理建模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5307fa4bc281e53a5802ffa8.png)
物理建模 1.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模型阐述轻杆、轻绳、轻弹簧都是忽略质量的理想模型,与这三个模型相关的问题在高中物理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且涉及的情景综合性较强,物理过程复杂,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高考的常考问题.为结点)图2-1-8【典例2】 一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物体a 、b ,在水平力作用下共同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2-1-9所示,在水平面上时,力为F 1,弹簧长为L 1,在斜面上时,力为F 2,弹簧长为L 2,已知a 、b 两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轻弹簧的原长为( ).图2-1-9A.L 1+L 22B.F 1L 1-F 2L 2F 2-F 1C.F 2L 1-F 1L 2F 2-F 1 D.F 2L 1+F 1L 2F 2+F 1即学即练 (2013·石家庄质检,18)如图2-1-10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图2-1-10A .kLB .2kL C.32kL D.152kL 附:对应高考题组(PPT 课件文本,见教师用书)1.(2010·新课标全国卷,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2-F 1l 2-l 1 B.F 2+F 1l 2+l 1C.F 2+F 1l 2-l 1 D.F 2-F 1l 2+l 12.(2011·山东卷,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 f a ≠0,b 所受摩擦力F f 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 f a 大小不变B .F f a 方向改变C .F f b 仍然为零D .F f b 方向向右3.(2012·山东基本能力,85)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力的图示及表述正确的是( ).物理建模 1.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模型阐述轻杆、轻绳、轻弹簧都是忽略质量的理想模型,与这三个模型相关的问题在高中物理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且涉及的情景综合性较强,物理过程复杂,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高考的常考问题.为结点)图2-1-8解析 甲为自由杆,受力一定沿杆方向,如下图甲所示的F N1.乙为固定杆,受力由O 点所处状态决定,此时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知杆的支持力F N2的方向与mg 和F 1的合力方向相反,如下图乙所示.答案 如解析图所示【典例2】 一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物体a 、b ,在水平力作用下共同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2-1-9所示,在水平面上时,力为F 1,弹簧长为L 1,在斜面上时,力为F 2,弹簧长为L 2,已知a 、b 两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轻弹簧的原长为( ).图2-1-9A.L 1+L 22B.F 1L 1-F 2L 2F 2-F 1C.F 2L 1-F 1L 2F 2-F 1 D.F 2L 1+F 1L 2F 2+F 1解析 设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弹簧原长为L 0,在水平面上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 1-μ(m 1+m 2)g =(m 1+m 2)a ,①隔离a 物体有k (L 1-L 0)-μm 1g =m 1a ,② 联立解得k (L 1-L 0)=m 1m 1+m 2F 1,③ 同理可得k (L 2-L 0)=m 1m 1+m 2F 2,④ 联立③④可得轻弹簧的原长为L 0=F 2L 1-F 1L 2F 2-F 1,C 对.答案 C反思总结 如何理解理想化模型——“轻弹簧”与“橡皮筋” (1)弹簧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 =kx ,x 是指形变量.(2)“轻”即指弹簧(或橡皮筋)的重力不计,所以同一弹簧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 (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弹簧轴线),分析弹簧问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而橡皮筋只能受拉力作用.(4)弹簧和橡皮筋中的弹力均不能突变,但当将弹簧(或橡皮筋)剪断时,其弹力立即消失.即学即练 (2013·石家庄质检,18)如图2-1-10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图2-1-10A .kLB .2kL C.32kL D.152kL 解析 对裹片受力分析,由相似三角形可得:kL2L=F2?2L ?2-⎝⎛⎭⎫L 22得:F =152kL 则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F 丸=F =152kL ,故选项D 正确. 答案 D附:对应高考题组(PPT 课件文本,见教师用书)1.(2010·新课标全国卷,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2-F 1l 2-l 1B.F 2+F 1l 2+l 1 C.F 2+F 1l 2-l 1 D.F 2-F 1l 2+l 1解析 设弹簧原长为l ,由题意知,F 1=k (l -l 1),F 2=k (l 2-l ),两式联立,得k =F 2+F 1l 2-l 1,选项C 正确. 答案 C2.(2011·山东卷,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 f a≠0,b所受摩擦力F 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F f a大小不变B.F f a方向改变C.F f b仍然为零D.F f b方向向右解析剪断右侧绳的瞬间,右侧细绳上拉力突变为零,而弹簧对两木块的拉力没有发生突变,与原来一样,所以b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受到静摩擦力F f b方向向右,C错误,D正确.剪断右侧绳的瞬间,木块a受到的各力都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B错误.答案AD3.(2012·山东基本能力,85)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力的图示及表述正确的是( ).解析由于在不同纬度处重力加速度g不同,旅客所受重力不同,故对飞机的压力不同,A错误.充足气的篮球平衡时,篮球壳对内部气体有压力作用,即内外气体对篮球壳压力的差值等于篮球壳对内部气体的压力,故B正确.书对桌子的压力作用在桌子上,箭尾应位于桌面上,故C错误.平地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主动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其前进的动力,地面对其从动轮的摩擦力是阻力,汽车受到的动力与阻力平衡时才能匀速前进,故D正确.答案BD。
怎样区别轻绳、轻杆、轻弹簧
![怎样区别轻绳、轻杆、轻弹簧](https://img.taocdn.com/s3/m/498708ce0508763231121235.png)
一、三种模型的相同点
(1)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轻”,指的是质量可 )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 以忽略,重力不计. 以忽略,重力不计 (2)他们对物体的作用力都是弹力,属于接触力、 )他们对物体的作用力都是弹力,属于接触力、 被动力。 被动力。 (3)各处的受力一般认为相同 )各处的受力一般认为相同. (4)都可以连接物体。 )都可以连接物体。
A、由位置A到位置 重力做功为 、由位置 到位置 重力做功为mgh, 到位置B重力做功为 C、由位置A到位置 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 、由位置 到位置 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 到位置B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
1 B、由位置 到位置 重力势能减少 mv2 到位置B重力势能减少 、由位置A到位置 2
1 D、小球到达位置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2 mv2
(2)轻绳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绳收缩的方向;轻杆弹力 )轻绳弹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的方向由运动状态决定; 的方向由运动状态决定;轻弹簧弹力的方向总是沿 弹簧指向反抗形变的方向。 弹簧指向反抗形变的方向。 所示, 例3、如图 所示,小车顶端悬挂 、如图3所示 一个小球,当小车以加速度a做 一个小球,当小车以加速度 做 匀变速运动时, 匀变速运动时,悬线与竖直方 向成某一固定角θ, 向成某一固定角 ,若小球质量 为m,求悬线对小球的拉力。 ,求悬线对小球的拉力。
“形似”而“神离”的四种力学模型
![“形似”而“神离”的四种力学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02ba079d0975f46527d3e1a4.png)
“形似”而“神离”的四种力学模型在对物理试题进行求解时,往往先要建立好相应的物理模型。
简要准确的物理模型是解好一道题的基础,在力学的学习中,下列几组模型容易混洧,稍不留神就会掉入陷井,在此作简要提醒。
一、小车上的“轻绳”与“轻杆”模型1.小车上的轻绳模型例1: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直杆,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在直杆顶端,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
试分析当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运动,此时绳与杆的夹角为α,求此时绳对球的弹力大小与方向? 解析:如图选小球为研究对象,细绳的拉力F 与小球重力的合力使小球具有向右的加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ααc o sc o s maT ma T ==⋅得方向没绳方向即与竖直杆成α角 2.小车上的“轻杆”模型例2: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个弯成α角的轻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试分析当小车以加速度a 水平向右运动时,杆对球的弹力大小和方向?解析: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因为小球具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所以小球所受弹力的方向应斜向右上方。
设小球所受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 a n ,c o s s i n 22g aa g m :F mg F maF =+===⋅θθθ解得总结:轻杆模型中θ与α角不一定相等。
我们通过计算可知 当θ与α角相等时:ma F =αsin mg F =αcos 此时αtan g a =二、“轻绳”与“轻弹簧”模型 1.“轻绳”模型例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于 长度分别为L1L2的两根刚性轻绳上, L1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 夹角为θ,L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 状态。
现将L2剪断。
求剪断瞬间物体的 加速成度?解析:细绳L2剪断后,小球在竖直 平面内摆动,剪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方向与细线垂直。
由牛顿第二定律:ma mg =θsin 可得 θs i ng a = 方向与细线垂直。
2.“轻弹簧”模型例4:若将上题中L 1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96a9a14f18583d049645967.png)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河南陈超众在力学中有很多的研究对象是通过“轻绳”“轻杆”“轻弹簧”连接的,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对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区别还不够清楚,容易混淆,造成解题错误。
下面就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及应用进行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三种模型的主要特点1. 轻绳(1)轻绳模型的建立轻绳或称为细线,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绳是软的,不能产生侧向力,只能产生沿着绳子方向的力。
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
(2)轻绳模型的特点①轻绳各处受力相等,且拉力方向沿着绳子;②轻绳不能伸长;③用轻绳连接的系统通过轻绳的碰撞、撞击时,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④轻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
2. 轻杆(l)轻杆模型的建立轻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杆是硬的,能产生侧向力,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或压缩。
(2)轻杆模型的特点①轻杆各处受力相等,其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②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③轻杆受到的弹力的方式有拉力或压力。
3. 轻弹簧(1)轻弹簧模型的建立轻弹簧可以被压缩或拉伸,其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有关。
(2)轻弹簧的特点①轻弹簧各处受力相等,其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②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③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突变。
二. 三种模型的主要区别1.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例1. 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悬挂于小车顶部,小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求绳子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1解析:小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球也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由平衡条件,方向是沿着绳子向上。
可知,绳子对小球的弹力为F mg若将轻绳换成轻弹簧,其结果是一样的。
例2. 如图2所示,小车上有一弯折轻杆,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
当小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求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完整版)高考物理专题分析及复习建议:轻绳、轻杆、弹簧模型专题复习
![(完整版)高考物理专题分析及复习建议:轻绳、轻杆、弹簧模型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98a0f06f90f76c660371a51.png)
高考物理专题分析及复习建议:轻绳、轻杆、弹簧模型专题复习 一.轻绳模型1。
轻绳模型的特点:“绳"在物理学上是个绝对柔软的物体,它只产生拉力(张力),绳的拉力沿着绳的方向并指向绳的收缩方向。
它不能产生支持作用。
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绳是软的,不能产生侧向力,只能产生沿着绳子方向的力.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
2.轻绳模型的规律:①轻绳各处受力相等,且拉力方向沿着绳子;②轻绳不能伸长;③用轻绳连接的系统通过轻绳的碰撞、撞击时,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④轻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
3。
绳子的合力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绳上拉力大小的因素是绳子的方向而不是绳子的长度。
4.力对绳子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绳对物体的做的功。
5.绳连动问题:①当物体的运动方向沿绳子方向(与绳子平行)时,物体的速度与绳子的速度相同。
②当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沿绳子方向(与绳子不平行)时,物体的速度与绳子的速度不相同,一般以物体的速度作为实际速度,绳的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分速度,当绳与物体的速度夹角为θ 时,= cos v v θ绳物例1:如图所示,将一根不能伸长、柔软的轻绳两端分别系于A 、B 两点上,一物体用动滑轮悬挂在绳子上,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1θ,绳子张力为F 1;将绳子B 端移至C 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2θ,绳子张力为F 2;将绳子B 端移至D 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3θ,绳子张力为F 3,不计摩擦,则( )A .1θ=2θ=3θB .1θ=2θ<3θC .F 1 〉F 2 〉F 3D .F 1 =F 2 〈F 31—1.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 N 的物体A ,B 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小圆柱体.当A 静止时,轻绳与天花板的夹角为30°,B 受到绳的压力是 ( )A.5 NB 。
10 NC 。
5错误! ND.10错误! N1—2。
高中物理 圆周运动中的轻绳、轻杆和轻弹簧
![高中物理 圆周运动中的轻绳、轻杆和轻弹簧](https://img.taocdn.com/s3/m/15eaa59fcc22bcd126ff0c15.png)
圆周运动中的轻绳、轻杆和轻弹簧圆周运动中常涉及到“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模型,“轻绳”“轻杆”及“轻弹簧”是由各种实际情况中的绳、杆和弹簧抽象出来的理想物理模型.作为这一类模型,一般情况下,“轻”往往是(相对其他物体来说)指其质量可以忽略,所受重力可以忽略,而绳和杆则往往是其形体在同一直线上,且其长度不发生变化,而弹簧可以伸长也可以被压缩.由此导致这类模型在圆周运动中具有其特有的关系。
一、轻绳对物体只能产生沿绳收缩方向的拉力【例1】如图1所示,一摆长为L的单摆,摆球的质量为m,要使摆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那么摆球在最底点的速度v0至少要多大?解析小球在最高点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mv2/L,由于m、L一定,所以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越小,此时绳中拉力T就越小,当T=0时,小球具有不脱离轨的最小速度,因此当v0最小时,在最高点有mg=mv2/L,从最底点到最高点,小球机械能守恒,有(1/2)mv02=2mgL+(1/2)mv2,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v0的最小值为v0=.【总结】由于轻绳只能有拉力作用,因此只有当v0≥才能使小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它的这种规律与竖直平面内放置一半径为L的轨道,小球在内轨做完整的圆周运动情况类似.二、轻杆对物体既可以有拉力也可以有支撑力【例2】在例1中,将轻绳换成轻杆,要使摆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底点小球的速度v0至少要多大?解析如图2所示,小球在最高点既可以受到轻杆的拉力,又可以受到轻杆的支撑力,所以小球在最高点的合外力最小可以为零.因此,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最小且不脱离轨道,此速度可以为零.而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值v=则是小球在最高点受到轻杆对它弹力方向变化的临界值.即v<时,轻杆对它有向上的支撑力;v=时,轻杆对它无作用力;v>时,轻杆对它有向下的拉力.从最底点到最高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v02=2mgL,解得v0=.【总结】由于轻杆对物体的作用既可以是拉力,又可以是支撑力,则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底点的速度只要大于即可.它的这种规律与竖直平面内放置圆管,小球在圆管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相类似.如图3所示.三、轻弹簧对物体既可以有拉力,也可以有支持力,但长度随力的变化而变化例3有原长为L0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另一端固定图1图2图3图4在转盘上的O点,如图4所示.物块随同转盘一起以角速度ω转动,物块与转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m,求物块在转盘上的位置范围.【解析】由题意知,物块与转盘间有最大静摩擦力fm,当物块转动半径最小时,设为r1,此时弹簧被压缩的量为L0-r1,对物块而言,受有指向圆心的最大静摩擦力fm及弹簧的弹力F,且F=k(L0-r1),则fm-k(L0-r1)=mr1ω2,解得r1=(fm-kL0)/(mω2-k).当物块转动半径最大时,设为r2,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r2-L0),对物块而言,受有指向圆心的弹簧的弹力F及最大静摩擦力fm,且F=k(r2-L0),则k(r2-L0)-fm=mr2ω2,解得r2=(fm+kL0)/(k-mω2).所以物块所处的位置为(fm-kL0)/(mω2-k)≤r≤(fm+kL0)/(k-mω2).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在具体问题中,要注意分清轻绳、轻杆和轻弹簧的区别,现列表如下进行比较:类别特性作用力效果作用力方向形体在同一直线上的变化具体体现轻绳只能是拉力只能沿绳方向不变化轻杆既可以是拉力又可以是支撑力沿杆方向不变化轻弹簧既可以是拉力又可以是“推”力沿弹簧方向变化。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599dbd076c66137ef06194c.png)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轻绳、轻杆、轻弹簧作为中学物理最常见的三种典型的理想化力学模型, 在各类题目中都会出现,有必要将它们的特点归类,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轻绳(或细绳)中学物理中的绳和线,是理想化的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轻:即绳(或线)的质量或重力可以视为等于零。
由此特点可知,同一根绳(或线)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例1.如图1所示,PQ 是固定的水平导轨,两端 小定滑轮,物体A 、B 用轻绳连结,绕过定滑轮, 轮的摩擦,系统处于静止时,a =37°,片53°,10N,A 重20N, A 与水平导轨间摩擦因数=0.2 ,的摩擦力()A •大小为4N ,方向向左B •大小为4N ,方向向右C .大小为2N ,方向向左D .大小为2N解析:要分析A 物体所受摩擦力,必须确定两绳子 的拉力情况。
因为两绳均为轻绳,且滑轮摩擦不计, 绳子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只要对 B 受力分析即可知道绳子拉力大小情况。
如图2所示,B 受重力、两绳拉力F ,、F 2而平衡, 的平衡知识即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F ,=G B S in : =6N , F ,=G B cos 〉=8N 。
再以 A 物体为研 象 ,如图可知,A 物体所受摩擦力为f =F 2 -F^8N -6N =2N ,方向向左。
本题 C 选项符合题意。
(2)软:即绳(或线)只能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由此特点可知:绳(或线)与其他物体的相 互间作用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
注意轻绳“拉紧”和“伸直”的区别:“拉紧”的轻绳,一定而“伸直”的轻绳,还没有发生形变,没有张力。
例2■物体A 质量为m ,用两根轻绳B 、C 连接到墙上,在物体 一个力F ,如图所示,二=60,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 小范围。
解析:我们先假设拉力F 较小,则绳C 将松弛,绳B 将有两个 不计滑 若B 重 则A 受因此 物体由力究对 拉紧,因有张力,A 上施加力F 的大图此,拉力F 的最小值F min ,出现在绳C 恰好伸直无弹力,而绳B 张紧时。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56ab51dfc4ffe473368ab06.png)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之比较一. 三种模型的主要特点1. 轻绳(1)轻绳模型的建立轻绳或称为细线,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绳是软的,不能产生侧向力,只能产生沿着绳子方向的力。
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
(2)轻绳模型的特点①轻绳各处受力相等,且拉力方向沿着绳子;②轻绳不能伸长;③用轻绳连接的系统通过轻绳的碰撞、撞击时,系统的机械能有损失;④轻绳的弹力会发生突变。
2. 轻杆(l)轻杆模型的建立轻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杆是硬的,能产生侧向力,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以至于认为在受力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或压缩。
(2)轻杆模型的特点①轻杆各处受力相等,其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②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③轻杆受到的弹力的方式有拉力或压力。
3. 轻弹簧(1)轻弹簧模型的建立轻弹簧可以被压缩或拉伸,其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有关。
(2)轻弹簧的特点①轻弹簧各处受力相等,其方向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②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③弹簧的弹力不会发生突变。
二. 三种模型的主要区别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例1.如图1所示,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轻绳悬挂于小车顶部,小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求绳子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1解析:小车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小球也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对小球的弹力为F mg=,方向是沿着绳子向上。
若将轻绳换成轻弹簧,其结果是一样的。
例2.如图2所示,小车上有一弯折轻杆,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
当小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求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2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可知小球受到杆对它一个的弹力和重力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受力如图3所示。
则可知杆对小球的弹力为F mg=,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即竖直向上。
图3注意:在这里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不是沿着杆的方向。
高中物理常见十种模型
![高中物理常见十种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b7b71925a2161479171128c5.png)
a2=g(sin θ-μcos θ)=2 m/s2, x2=L-x1=5.25 m,
(2 分) (1 分)
x2=v0t2+12a2t22,
(2 分)
得 t2=0.5 s,(2 分) 则煤块从 A 到 B 的时间为 t=t1+t2=1.5 s.(1 分)
甲
乙
(2)第一过程痕迹长 Δx1=v0t1-12a1t21=5 m,(2 分)
物理模型——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 1.模型特征 一个物体以速度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 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送带”模型,如图甲、乙、丙所示.
2.建模指导 传送带模型问题包括水平传送带问题和倾斜传送带问题. (1)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 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根据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速度方向判断 摩擦力方向.两者速度相等是摩擦力突变的临界条件. (2)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 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 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 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 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
物理模型——两种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实例 一、小船渡河模型 1.模型特点 两个分运动和合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其中一个分运动的 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研究 其速度方向不同时对合运动的影响.这样的运动系统可看做 小船渡河模型.
2.模型分析 (1)船的实际运动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的合运动. (2)三种速度: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2(水流速度)、v(船的实际 速度). (3)两个极值
[审题点睛] (1)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发生滑动,要比较两者之 间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若f<fm,则不滑动,反 之则发生滑动. (2)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两者运动的位移都是对地的,注意 找位移与板长的关系.
高考物理 专题2.6 轻绳、轻杆、轻弹簧 “绳上的‘死结’和‘活结’模型” “活动杆”与“固定杆”问题
![高考物理 专题2.6 轻绳、轻杆、轻弹簧 “绳上的‘死结’和‘活结’模型” “活动杆”与“固定杆”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4c5e1467ec102de2bd8934.png)
专题2.6 轻绳、轻杆、轻弹簧“绳上的‘死结’和‘活结’模型”“活动杆”与“固定杆”问题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1.三种模型对比型图型特只能发生微小形变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特点可以是任意方向2.弹簧与橡皮筋的弹力特点(1)弹簧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kx。
(2)橡皮筋、弹簧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
(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弹簧轴线),而橡皮筋只能受拉力作用。
(4)弹簧和橡皮筋中的弹力均不能突变,但当将弹簧或橡皮筋剪断时,其弹力立即消失。
【典例1】如图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
下列关于斜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小车静止时,F =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 .小车静止时,F =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 .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 =mg ,方向竖直向上D .小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 >mg ,方向一定沿杆向上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小球的运动状态―→小球所受的合力―――――――→牛顿第二定律或者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和方向【名师点睛】 轻杆弹力的确定方法杆的弹力与绳的弹力不同,绳的弹力始终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但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可以理解为“按需提供”,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
一、“活结”与“死结”绳是物体间连接的一种方式,当多个物体用绳连接的时候,其间必然有“结”的出现,根据“结”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活结”和“死结”两种.“活结”“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死结”“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沿绳子移动的结点。
高中物理中“轻绳”、“轻杆”和“轻弹簧”问题的分析
![高中物理中“轻绳”、“轻杆”和“轻弹簧”问题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143059e87101f69e3195b5.png)
高中物理中“轻绳” 、“轻杆”和“轻弹簧”的问题分析中学阶段常涉及到“轻绳” 、“轻杆”和“轻弹簧”模型,这三种模型都是由各种实际情况中的绳、杆和弹簧抽象出来的理想化物理模型。
但它们的成因和特性并不完全相同,由此导致这类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同学混淆出错,下面对这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区别应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和分析。
一、三个模型的正确理解1.轻绳模型轻绳也称细线,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绳是软的;同时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可认为在受外力作用时它的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其弹力的主要特征是:①不能承受压力,不能产生侧向力,只能产生沿绳收缩方向的拉力。
②内部张力大小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③轻绳的弹力大小可发生突变。
2.轻杆模型轻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轻杆是硬的,它的劲度系数非常大,可认为在受外力作用时形变极微小,看作不可伸长或压缩;其弹力的主要特征是:①轻杆既可产生压力、也可产生拉力,且能产生侧向力(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②轻杆各处受力大小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③轻杆的弹力可发生突变。
3.轻弹簧模型轻弹簧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可以被压缩或拉伸。
其弹力的主要特征是:①轻弹簧能产生沿弹簧轴线伸缩方向的压力或拉力;②轻弹簧各处受力大小相等,且与弹簧形变的方向相反;③轻弹簧产生的弹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发生突变,只能渐变(除弹簧被剪断外);④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x 为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
二、三种模型的主要区别及应用下面结合例题分析它们的区别及应用:1.轻绳对物体只能产生沿绳收缩方向的拉力,而轻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例1】如图1 所示,轻绳一端系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系在固定于小车上一直杆 AB 的上端;试求当小车以 a 的加速度水平向左匀加速度直线运动,轻绳对小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如图 2 所示,小球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 和绳对小球弹力T。
方法15 高中物理模型盘点(五)轻杆、轻绳和轻弹簧模型-高考物理学习记忆方法大全
![方法15 高中物理模型盘点(五)轻杆、轻绳和轻弹簧模型-高考物理学习记忆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3e04a65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2.png)
方法15 高中物理模型盘点(五)轻杆、轻绳和轻弹簧模型物理模型盘点——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1.三种模型的相同点(1)“轻”——不计质量,不受重力。
(2)在任何情况下,沿绳、杆和弹簧伸缩方向的弹力处处相等。
2.三种模型的不同点轻杆轻绳轻弹簧形变 特点 只能发生微小形变,不能弯曲只能发生微小形变,各处弹力大小相等,能弯曲发生明显形变,可伸长,也可压缩,不能弯曲方向 特点 不一定沿杆,可以是任意方向只能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一定沿弹簧轴线,与形变方向相反 作用效 果特点 可提供拉力、推力只能提供拉力可以提供拉力、推力能否 突变能发生突变 能发生突变 一般不能发生突变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的重力为12 N ,轻绳的拉力为10 N ,水平轻弹簧的拉力为9 N ,则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大小及其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 )A .12 N 53°B .6 N 90°C .5 N 37°D .1 N 90°解析: 本题考查轻绳、轻杆、轻弹簧中力的方向及大小的特点,解题时要结合题意及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的受力特点。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轻绳的拉力、轻弹簧的拉力、轻杆的作用力,其中轻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不能确定,重力、弹簧的弹力二者的合力的大小为F =G 2+F 21=15 N 。
设F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sin α=F 1F =35,则α=37°。
所以杆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与F 2方向相同,大小为F 1-F 2=5 N 。
故选项C 正确。
答案: C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
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解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和绳子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的合力等值反向,由平衡条件知:F=102+7.52 N=156.25 N,故A、B均错。
轻杆 轻绳 轻弹簧模型
![轻杆 轻绳 轻弹簧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81d65d4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c.png)
[解析] 本题考查轻绳、轻杆、轻弹簧力的方向及大
小的的受特力点特,点解,题以时小要球结为合研题究意对及象,小受球力处分于析重平如力衡图和状所弹态示簧, 弹力的 小簧向球的和受拉大四力小个、不力轻能的杆确作的定用作,重:用力重力、力,其弹、中簧轻轻的绳杆弹的的拉合作方力力用向、力方在轻的向弹一方恰条好直与线轻上绳
力二者的合力的大小为F= G2 F12 =一五 N
设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 sin α=F一/F=三/五, 则α=三七° 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三七°角斜向下,这个力与 轻绳的拉力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物体平 衡的条件可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五 N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三七°角斜向上,
轻杆的弹力与其他三个 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建模启示]
[一]对于弹力方向的确定,一定要分清情景类 型及相关结论和规律尤其要注意结合物体 运动状态分析,
[二]轻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其具体方 向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一般应结合物体、 平衡或牛顿第三定律分析,
[三]轻弹簧产生的弹力只能沿弹簧的轴线方 向,与弹簧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三.作用效果特点
这是这两类模 型的显著区别
!
[一]轻绳只能提供拉力,
[二]轻杆、轻弹簧既可以提供拉力,又可以提 供推力,
四.大小突变特点
[一]轻杆、轻绳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二]轻弹簧的弹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发生
[一]轻杆:不可伸长和压缩,
[二]轻绳:柔软、不可伸长,绳上各处的张力 大小相等,
[三]轻弹簧:既可被拉伸,也可被压缩,弹簧 各处弹力大小均相等,
二.方向特点
轻杆上的弹力方向需要 通过平衡条件或牛顿第
二定律的确定
[一]轻杆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可以 是任意方向,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5796c36561252d380eb6ee8.png)
轻绳、轻杆、轻弹簧三种模型的特点及其应用在中学物理中,经常会遇到绳、杆、弹簧三种典型的模型,在这里将它们的特点归类,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 三种模型的特点1. 轻绳(或细绳)中学物理中的绳和线,是理想化的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轻:即绳(或线)的质量或重力可以视为等于零。
由此特点可知,同一根绳(或线)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②软:即绳(或线)只能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
由此特点可知:绳(或线)与其他物体的相互间作用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③不可伸长:即无论绳(或线)所受拉力多大,绳子(或线)的长度不变。
由此特点可知:绳(或线)中的张力可以突变。
2. 轻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轻:即轻杆的质量和重力可以视为等于零。
由此特点可知,同一轻杆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②硬:轻杆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但其力的方向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③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
3. 轻弹簧中学物理中的轻弹簧,也是理想化的模型。
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轻:即弹簧的质量和重力可以视为等于零。
由此特点可知,向一轻弹簧的两端及其中间各点的张力大小相等;②弹簧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其方向与弹簧的形变的方向相反;③由于弹簧受力时,要发生形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但当弹簧被剪断时,它所受的弹力立即消失。
二. 三种模型的应用例1. 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之间用一轻弹簧相连,再用一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当剪断细线的瞬间两物体的加速度各为多大解析: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瞬时前后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
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种模型的建立。
先分析剪断细线前两个物体的受力如图2,据平衡条件求出绳或弹簧上的弹力。
可知,F mg 2=,F F mg mg 122=+='。
剪断细线后再分析两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如图2,绳中的弹力F 1立即消失,而弹簧的弹力不变,找出合外力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瞬时加速度,则图2剪断后m 1的加速度大小为2g ,方向向下,而m 2的加速度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作用效果特点
这是这两类模 型的显著区别 !
(1)轻绳只能提供拉力。 (2)轻杆、轻弹簧既可以提供拉力,又可以 提供推力。
4.大小突变特点
(1)轻杆、轻绳的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2)轻弹簧的弹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发生 突变,只能从原来弹力大小基础上逐渐变 化。
[典例] 如图2-1-6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 定在墙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小球的重力为12 N,轻绳的拉力为10 N, 轻杆上的弹力大小 水平轻弹簧的拉力为9 N,求轻杆对小球的 和方向不确定 作用力。
(1)轻杆:不可伸长和压缩。 (2)轻绳:柔软、不可伸长,绳上各处的张 力大小相等。 (3)轻弹簧:既可被拉伸,也可被压缩,弹 簧各处弹力大小均相等。
2.方向特点
轻杆上的弹力方向需要 通过平衡条件或牛顿第 二定律的确定
(1)轻杆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可 以是任意方向。 (2)轻绳产生的弹力只能沿绳并指向绳收缩 的方向。 (3)轻弹簧产生的弹力只能沿弹簧的轴线方 向,与弹簧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建模启示]
(1)对于弹力方向的确定,一定要分清情景 类型及相关结论和规律尤其要注意结合物 体运动状态分析。 (2)轻杆对物体的弹力不一定沿杆,其具体 方向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一般应结合 物体、平衡或牛顿第三定律分析。
先确定重力和弹簧弹 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图2-1-6
[解析] 本题考查轻绳、轻杆、轻弹簧力的方向及大 小的特点,解题时要结合题意及小球处于平衡状 重力和弹簧弹力的 态的受力特点。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 图所示,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轻绳的拉 合力方向恰好与轻绳 力、轻弹簧的拉力、轻杆的作用力,其中轻杆的 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不能确定,重力、弹簧的弹
力二者的合力的大小为F=
G 2 F1 =15 N
2
设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 sin α=F1/F=3/5, 则α=37°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下,这个力与 轻绳的拉力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物体平 衡的条件可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5 N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上。
轻杆的弹力与其他三个 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同类问题模型化” 系列之一
轻 杆 、 轻 绳 、 轻 弹 簧 模 型
轻杆、轻绳、轻弹簧都是 忽略质量的理想模型,与 这三个模型相关的问题在 高中物理中有相当重要的 地位,且涉及的情景综合 性较强,物理过程复杂, 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 分析能力,倍受高考命题 专家的青睐。
1.形变特点
同一根绳、杆和弹簧各处 弹力大小处处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