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015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801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1.平均利润率2.资本有机构成3.边际消费倾向4.自由贸易区5.公开市场业务6.生态补偿二、简答题(3个,每题20分)1.说明IS-LM模型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2.为什么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3.说明三大产业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3选2,每题30分)1.试论述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有哪些主要分歧,并说明你对这些分歧的看法。

2.论述城镇化的一般规律。

3.试用经济学原理分析我国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其治理途径。

2015年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801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6题,每题5分)1.平均利润率答: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不能被理解为各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也不意味着各部门所得到的绝对利润量相等,更不能认为它会成为一个不变的量。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①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

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②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如果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

2.资本有机构成答: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来表示。

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精讲、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8-9章)【圣才出品】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精讲、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8-9章)【圣才出品】

第8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8.1知识结构导图8.2考点难点精讲考点1: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1)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①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②要素没有任何区别;③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④要素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

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这一点同样适用于要素使用量的决定。

①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边际产品价值(VMP)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用公式表示为VMP=MP·P。

②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成本函数对要素的导数恰好就等于劳动价格,即:dC(L)/dL=w,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③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VMP=MP·P=w。

【名师点读】完全竞争厂商要素的性质和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基础性知识,虽然简单,但却是学习要素市场理论的基础,考生切不可马虎,应掌握牢固。

只有掌握了相关性质和原则,才能学好后面的供需分析。

相关考研真题如下。

【简答题】比较说明“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收益产品”之间的异同。

(南开大学2012研)考点2: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L的需求函数反映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量与要素价格w之间的关系。

这个关系容易用要素需求表来表示,也可以根据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来推导。

完全竞争厂商对单一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并向右下方倾斜。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如图8-1所示。

图8-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名师点读】本知识点为较基础的考点,考生要理解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L的需求函数所表达的意思,并能根据函数画出需求曲线。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
(3)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 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显然,比较静态分析只是对个别经济现象一次变动的前 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分析,而舍弃掉对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简言之,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对经济现象一次变动后,均衡位置及经济变量变动的前后状态进行比 较。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 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
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设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 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 1936 年发表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 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 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 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 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
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 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 决策的最优化是通过边际分析来实现的。所谓边际,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即高 等数学中微分的含义。
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 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精讲、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1-3章)【圣才出品】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精讲、课后习题详解、考研真题】(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引论1.1知识结构导图1.2考点难点精讲考点1: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常认为是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方式是所谓经济体制问题。

迄今为止人类经济体制大体上经历了自给自足、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四种类型。

以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对象来划分,西方经济理论大体上可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说明具体如表1-1所示。

表1-1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说明【名师点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属于最基本知识点,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认清要研究的问题才能更好和更深入地学习本门课程。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介绍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所涉及的资源配置的四种方式,考生在学习此部分内容时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去理解市场经济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效率较高的原因。

考点2: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经济模型是一种用来描述与研究的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即用变量的函数关系来表示经济理论。

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称为内生变量,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称为外生变量。

【名师点读】要求考生能够辨别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般考查由外生变量引起的作为内生变量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所考题型为常见题型,难度不大。

考点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经济模型可以被区分为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

从分析方法上讲,与静态模型相联系的有静态分析方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模型相联系的是动态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从均衡状态的角度来讲,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

(2)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从均衡状态的角度来讲,所谓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第5章 成本论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第5章 成本论

第5章成本论5.1考点难点归纳5.1.1提纲挈领机会成本成本的概念显成本与隐成本利润TC=TFC+TVCAFC=TFC/QAVC=TVC/QAC=STC/QMC=dSTC/dQAC递减时,AC>MC 第5章成本论 AC与MC的关系 AC递增时,AC<MC短期成本理论 AC最低时,AC=MCSMC呈U形的原因:边际报酬先↓后↑MC与MP的关系LAVC与AP的关系L无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长期成本理论 LTC,LAC,LMC曲线的推导LAC呈U形的原因: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5.1.2 内容提要一、成本的概念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2.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在经济学里,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

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所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

它们可以从企业的会计账簿上得到反映。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

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拥有的厂房、机器等。

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性成本包含在内。

对于许多小规模工商企业而言,隐性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高。

例如,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投入资金的利息,自己的用于经营的房屋的租金等。

我国农民在进行生产决策安排的时候,通常都没有计算自己投入劳动的工资,如果考虑农民进行生产的隐性成本,就容易理解民工潮的兴起了。

对于许多大企业而言,最主要的隐性成本是投入资金的利息。

如果计算这部分隐性成本,也就容易理解国企改革的迫切性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圣才出品】

却很昂贵。钻石与水的悖论最早出现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里,也称为价值
悖论。
(2)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
定的。①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即 P
MU
。对于水
而言,水源是充足的,其消费量虽大,而边际效用却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由于钻
解:(1)市场的总需求函数为: QD 10028 2P 2800 200P ,市场的总供给函数
为:
QS 1040P 20 200 400P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有 QS QD ,即有:
200 400P 2800 200P 解得:均衡价格 P 5 。 将 P 5 代入总需求函数或总供给函数,可得均衡交易量 Q 1800 。 (2)当政府对每单位商品征收 3 元销售税时,则 Pd Ps 3 。市场的总供给函数变为:
三、水和钻石的悖论
钻石用处小但价格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试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3 / 4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 2006 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0 研;山东大学 2011 研]
答:(1)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钻石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
四、两种商品都是劣等品的证明
证明:若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只购买两种商品,那么这两种商品不可能都是劣等品。[南 开大学 2003 研;中央财经大学 801 经济学 2007 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0 研;中南大 学 2011 研]
4 / 4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二、政府征税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微观-第三章-效用论)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微观-第三章-效用论)

第3章 效用论3.1考点难点归纳3.1.1提纲挈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基数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λ==⋅⋅⋅⋅⋅⋅⋅==nn P MU P MU P MU 2211 (边际效用分析) 由MU 导出需求曲线 消费者剩余:000)(0Q P dQ Q f CS Q -⎰=无差异分析:含义、特性、斜率(MRS 递减规律)预算线:I X P X P =+2211(2)序数效用分析 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分析) 均衡条件:2211P MU P MU = 价格—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导出消费者的恩格尔曲线 正常物品 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 低档物品 (3)不确定性和风险3.1.2 内容提要一、基数效用论1.效用效用指消费者在购买或消费商品时得到的心理满足程度。

效用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心理评价,它和人的欲望联系在一起。

2.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可以衡量和加总的。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不可以度量的而且度量也是没意义的,效用只能排序。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者的两个基本概念就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如总效用函数为)(Q f TU =,则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TU MU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效用论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在于:第一,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看,随着相同商品的连续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第二,一种商品往往有几种用途,消费者总是将前一单位商品用在较重要的用途上,将后一单位的商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

4.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约束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归纳、习题讲解、考研真题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圣才出品】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点归纳、习题讲解、考研真题  第2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圣才出品】

技术水平 的变动、相 关商品价
格的变动
和生产者
对未来的
预期的变
化等等所
导致的市
场供给数
量的变化
【名师点读】 考查需求或供给变动下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求解较为常见,学生一定要认清因素影响
5 / 5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到底是供给还是需求以及影响其变动的方向,多作图分析,题目一般较为简单,但是也不 能马虎,细节决定成败。相关考研真题如下:
含义,并能够求解需求函数及根据需求函数画出需求曲线。还要区分需求变动与需求量变动
这两个概念,考试中常以概念题、简答题的形式考查。
考点 2:供给曲线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商品的供给可以用一条供给曲线来表示。供给曲线一般向右上方倾斜,它表示商品的供
6 / 5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考点 6: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 (1)内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2)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经济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 件。 (3)参数 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参数也往往被看成是外生变量。 【名师点读】 要求考生能够辨别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一般考查由外生变量引起 的作为内生变量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所考题型为常见题型,难度不大。
考点 4:均衡价格的变动
均衡价格的变动可由表 2-1 反映。
表 2-1 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变动的类 变动的原


几何表示
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精选【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名词解释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中央财经大学2015研)答: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公式为:e XY=(ΔQ X/ΔP Y)·(P Y/Q X)。

利用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大小可以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如果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表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如果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表明两种商品是互补品;如果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表明两种商品不相关。

2.显示偏好原理(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答:显示偏好原理提供了消费者最优化模型施加在消费者行为上的约束,如果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满足显示偏好原理,则能“构建”出可能产生这种选择的偏好。

一般而言,显示偏好原理包括显示偏好弱公理和显示偏好强公理。

显示偏好弱公理指如果X被直接显示偏好于Y,且X和Y不同,那么,Y就不可能被直接显示偏好于X;而显示偏好强公理指如果X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Y,且X与Y不同,则Y不可能被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于X。

其中,显示偏好强公理是使观察到的消费者选择与经济模型中的消费者选择相一致的充分必要条件。

3.极小极大社会福利函数(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答:极小极大社会福利函数又称为最小最大或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表达形式是W (u1,…,u n)=min{u1,…,u n},其中W是社会福利,u i是指第i个人的效用,这一福利函数说明配置的社会福利唯一地由境况最差的经济行为人的福利决定——这个经济行为人的效用最小。

该函数也体现了罗尔斯对社会福利的看法:政府应当关注经济中那些情况最差的人的生活水平。

4.第三级价格歧视(中央财经大学2016研)答:第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者对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或者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但使得每一市场上出售产品的边际收益相等。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金圣才 第9章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金圣才 第9章

第9章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9.1 考点难点归纳 9.1.1 提纲挈领 完全竞争厂商:W P MP W VMP =⋅=, 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卖方垄断厂商:W MP MR W MRP =⋅=,买方垄断厂商:VMP =MFC 一般表达式: MRP =MFC 序数效用分析:W dY dU dL dU =// 要素供给原则 要素的供给与工资率 基数效用分析:Y L MU MU dL dY =- 地租、利息的决定 劳动供给曲线与工资率的决定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欧拉定理:KQK L QL Q ∂∂⋅+∂∂⋅=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B A A G +=9.1.2 内容提要一、分配理论概述生产要素是指厂商为从事产品生产和提供劳务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通常也被称为生产资源。

生产要素通常被分为四种: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1.收入分配社会收入的分配与生产要素价格有关,居民拥有生产要素,并提供生产要素,这是他们收入的来源:劳动的供给者得到工资;资本的供给者得到利息;土地的供给者得到地租;企业家才能的供给者得到利润。

2.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用来检验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如图9.1所示;纵轴OZ 表示国民收入百分比,横轴OX 表示人口百分比,对角直线OY 是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曲线,折线OXY 为绝对不平均曲线,而OHY 为实际收入分配线,即实际洛伦茨曲线。

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即OHY 线越凸向横轴,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反之亦然。

图9.1 洛伦茨曲线3.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

在图9.1中,A 为洛伦茨曲线与45°线之间的部分,B 为洛伦茨曲线与折线OXY 之间的部分,即:基尼系数)/(B A A G +=,O ≤G ≤1。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价格的决定1.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具有以下四个条件:(1)要素市场上有无数个卖者和买者;(2)同一种生产要素都具有同质性;(3)买卖双方都能自由地进出要素市场,要素可以自由流动;(4)要素买卖各方对市场都有完全的信息。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第8章 寡头市场与博弈论分析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第8章 寡头市场与博弈论分析

1 Q;第二家厂商最后的产量为(1/4 3
1 Q。 在图中, 第一家厂商的产量为 Q E , 第二家厂商的产量为 QE QE ' , 3
市场价格为 PE 。最后两家厂商的产量就是双头垄断的古诺解。 寡头垄断市场跟完全垄断市场相比, 其市场价格比完全垄断市场价格要低, 产量比垄断 市场要高,利润比垄断市场要低。不过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却相反。 三、斯威奇模型 斯威奇模型又被称为弯折需求曲线模型, 它所依据的假设是: 寡头垄断厂商竞争时会同 时降价,但不会同时提价。即当一个厂商降低价格时,竞争对手同样会降低价格,使得这个 厂商想从降价中获得收益是不可能的; 而当一个厂商提高价格时, 竞争对手会增加销售量而 不提高价格,使得这个厂商因为提价而受损。 图 8.2 中 d 是一家厂商的弯折需求曲线,曲线上的折弯点 c 将曲线分为左右两个线段, MR 是这一个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边际收益曲线是根据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得出来的。 由于曲线 d 分为 c 点左右的两条线段,相应地 MR 也分为两段,需求曲线 d 在 c 点折弯,与 弯折点 c 相对应,边际收益曲线 MR 出现间断点。 图 8.2 斯威奇模型 图中边际成本曲线 MC1 或 MC 2 和边际收益曲线 MR 的交点决定的产量为 Q1 , 这一产量 通过需求曲线 d 上的对应点 c 确定的价格为 P1 。图中 MR 曲线间断点上那段垂直虚线表明, 寡头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具有稳定性。厂商的边际成本在 MC1 和 MC 2 区间内上下变动,都不 会改变价格和产量。 除非边际成本出现很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 才会引起价格和产量的变动。 如,当边际成本曲线上升为 MC 3 时,MR 和 MC 3 的交点决定的产量为 Q2 ,通过这一产量在 需求曲线上的对应点确定的价格为 P2 ,产量下降,价格上升。 一般, 人们认为弯折需求曲线是存在于寡头厂商决策者心目中的主观需求曲线, 它为寡 头厂商维持刚性价格 (刚性价格指当成本有着一定的改变时而价格却保持不变) 提供了一种 解释。 合作模型—— ——卡特尔模型 四、合作模型——卡特尔模型 卡特尔模型是典型的合作或者说串谋的例子。 卡特尔就是这样一个组织, 在组织中厂商 串谋到一起,试图确定使整个行业的利润实现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这样,一个卡特尔组织 就像一个垄断厂商一样, 只要市场需求相当缺乏弹性, 它可以将价格提高到大大高于竞争的 水平。 一般而言卡特尔成功的条件主要有这两个: 第一个条件就是, 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 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 由于不同的成员有不 同的成本,有不同的市场需求,甚至有不同的目标,因而他们可能想要不同的价格水平。或 者各成员可能受到通过略微降价即夺取比分配给它的更大的市场份额来欺骗其他厂商的诱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四)(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四)(圣才出品)

十六、一般均衡求解[视频讲解]1.假设经济中只有A和B两个消费者以及和两种消费品,消费者A的效用函数为,消费者B的效用函数为。

假设初始禀赋分别为,和,,试解:(1)通过计算来准确画出该经济的埃奇渥斯盒状图及其交换契约曲线。

(2)令,求能够使得二者的消费量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以及此时A与B各自的消费量,,,,。

[东北财经大学2011研]解:(1)消费者A的边际替代率,消费者B的边际替代率。

交换的契约曲线上的点满足,故有:。

又因为:,,所以有:整理可得,同理可得。

该经济的埃奇渥斯盒状图及其交换契约曲线如图1-4所示。

X Y(),AA A A AU X Y X Y=(),BB B B BU X Y X Y=3AX=2AY=1BX=6BY=1XP=YPAXAYBXBYAAXA AXYY AMU YMRSMU X==BBXB BXYY BMU YMRSMU X==A BXY XYMRS MRS=A BA BY YX X=4A B A BX X X X+=+=8A B A BY Y Y Y+=+=84A AA AY YX X−=−2A AY X=2B BY X=图1-4 埃奇渥斯盒状图及其交换契约曲线(2)由(1)知,二者的消费量达到帕累托最优时,当时,可得。

假设经过市场交易后,均衡时两人拥有的商品的数量组合分别为:和。

均衡时,, 。

同时,消费者A 和消费者B 必须满足各自的预算约束:联立上述方程式可得:,。

因此,达到均衡时,消费者A 和B 消费商品和商品分别为:,2.在两种商品交换的经济体中,两个人(a ,b )有如下的效用函数:,,假定a 最初的资源禀赋,即a 拥有9个和3个;2A BXXYXY YP MRS MRS P ===1X P =0.5Y P =(),A A X Y **(),B B X Y **4AB X X **+=8A B Y Y **+=11132422A A X Y **⨯+⨯==+11116422B B X Y **⨯+⨯==+2AB X X **==4A B Y Y **==X Y ()(),2,4A A X Y **=()(),2,4BB XY **=()12ln 2ln a a a a U X X X =+()122ln ln b b b b U X X X =+()93a R =,1X 2X而b最初的资源禀赋为,即b拥有12个和6个。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微观)-10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和典型题详解(微观)-10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10.1考点难点归纳10.1.1 提纲挈领10.1.2 内容提要一、一般均衡论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意义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2.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

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

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第10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社会福利函数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采用的是“试错法”。

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就是:首先它随意报出一组价格,经济当事人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达到一致,则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成为均衡价格;如果供求不一致,则拍卖人调整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即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价格;反之则降低价格。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精讲和考研真题解析(成本论)【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教材精讲和考研真题解析(成本论)【圣才出品】

第五章成本论5.1 本章框架结构图5.2 重难点解读一、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分析中,成本(cost)被认为是厂商进行生产活动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或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必须得到的报酬或补偿。

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

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这一前提出发,当一个社会或一个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者几种产品时,这些经济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上。

这就是说,这个社会或这个企业所能获得的一定数量的产品收入,是以放弃用同样的经济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时所能获得的收入作为代价的,这也是机会成本产生的缘由。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1)资源是稀缺的;(2)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3)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或者说在使用某种资源时应该是各种用途中最优的或者至少是同样有利的。

2.显成本和隐成本(1)显成本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2)隐成本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成本包括在内。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

3.利润(1)利润的概念经济学上的利润指的是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或称超额利润,等于总收益减总成本(含显成本和隐成本)。

经济学上指的正常利润(normal profit)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已经包含在隐成本中。

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是指厂商的总收益减去所有的显成本以后的余额。

(2)各利润概念之间的关系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正常利润隐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成本+隐成本)图5-1 相关关系二、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1.短期总产量曲线和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关系假定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价格和资本的价格是给定的,则可以用下式来表示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短期总成本:式中,为可变成本部分;为固定成本部分,两部分之和构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
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 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状态下,当事人 决策的最优化是通过边际分析来实现的。所谓边际,指的是一个微小的增量带来的变化,即高 等数学中微分的含义。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 “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前者假设人总以利己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 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在给定经济利 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化。“完全信息”假设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情况具备完全 的信息,在古典价格分析中往往隐含这点假设,但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这一假设条件被极大地 放松了。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这种方法旨 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这种方法 通常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并考
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 的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此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销, 也由于在此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家 进而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变化最终趋于静止之点的均衡状 态。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较久,它是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剑桥学派和洛桑学派的理论观点演变 而来的,像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等,都 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一些英美经济学家对以完全竞争为条件 的剑桥学派和洛桑学派的理论观点进行了修正、补充,从而形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其中,影 响较大的著作有: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1933),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1933), 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1939),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1947)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 市场机制的某些具体作用形式方面,提出了一些能够反映商品数量关系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如果不理解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就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的整体经济活动。
第 1 章 引论
1.1 增长点难点归纳
1.1.1 提纲挈领
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
古典学派 历史学家
反古典学派 社会主义学派
边际效用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
新剑桥学派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 凯恩斯学派
第 1 章 引论
货币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
供给学派
公共选择学派
新制度经济学派
重要名词区别
存量与流量 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在经济分析中,按照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均衡分析分为: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所谓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 的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完全不考虑时间因素。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 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 化。动态分析是指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 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 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 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 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 理。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
2004 研) 6.什么叫理性人假设?试举两例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建筑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人大 2005
研) 7.试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说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华中科技 2005 研)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1.3.1 概念题 1.均衡与非均衡(Equilibrium, Non-equilibrium):(1)均衡一般指经济事物中有关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2.1 概念题 1.均衡与非均衡(Equilibrium, Non-equilibrium)(北大 1997 研) 2.动态分析、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 static analysis, 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人行 2002 研;北师大 2006 研)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杭州大学 1998 研;四川大学 2006 研) 4.稀缺(scarcity)(中财 2000 研) 5.经济模型(economics model)(杭州大学 1998 研) 6.经济人(中央财大 2005 研)
4.稀缺(scarcity)(中央财大 2000 研):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经 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 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 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 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 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 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 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 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 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 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 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提供消费。”同时,对稀缺资 源的认识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历史上,许多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 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非均衡即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狭义的均衡和广义的均衡,狭义的 均衡一般是指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即各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状态。非均衡则意味着市 场上的供求不相等,也就是说在市场不出清的经济状况下,也存在着广义的均衡状态,也就是 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非均衡经济理论主要是在 20 世纪 60、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代表人 物有阿罗、帕廷金、巴罗、克洛沃、贝纳西、格罗斯曼等等。他们的理论观点主要有:①完全 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包括经济主体能够掌握充分的关于市场状况的信息,但现实中,获得信息 需要花费成本,获得充分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完全竞争的情况普遍存在,如垄断竞 争等等,应该重点研究这类竞争。②非均衡理论区分了计划数量和现实数量,该理论认为,市 场出清的状态仅仅表示市场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等,而有效数量和计划数量不一定相等。 ③均衡论认为价格是市场的惟一调节工具,在均衡达到之前,市场中没有交易。而非均衡理论 则认为,未达到均衡之前也有非均衡交易的发生。价格和数量信号都可以调节市场,并且在短 期内数量要快于价格的调整。④存量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数量调整信号。⑤提出经济运行的时滞 结构,认为时滞的存在加剧了非均衡状态。⑥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⑦解释经济周期、自 愿资源失业、闲置等现象。
(3)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变化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经济 变量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显然,比较静态分析只是对个别经济现象一次变动的前 后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位置进行比较分析,而舍弃掉对变动过程本身的分析。简言之,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对经济现象一次变动后,均衡位置及经济变量变动的前后状态进行比 较。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 1936 年发表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 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 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 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 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2)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 条件,但并不论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即完全不考虑时间因素,是一种状态分析。以均衡价 格决定模型为例。该模型包括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方程,以及均衡的条件:供给量与需求量 相等。当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即参数被赋予确定的数值以后,便可通过求解方程 组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数值。这相当于由既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所表 示的数值。这种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就是静态分析。
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 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主要包括:消费理论或需求理论、厂商理论、市场理论、要素价格 或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由于这些理论均涉及市场经济和价格机制的作 用,因而微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市场经济学。从根本上讲,微观经济学所研究的问题都同市场机 制、价格决定有关。当然,它也研究具有整体意义的社会经济问题,如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 分析等。但这同样是以单个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为出发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