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评审详细介绍解读

合集下载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标题: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引言概述:医院三甲评审是对医院综合医疗服务水平的评价,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专科医院在医疗服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三甲评审标准也有其独特之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医院管理水平1.1 医院领导班子稳定,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

1.2 医院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流程。

1.3 医院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医疗技术水平2.1 医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医疗团队,医疗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2 医院设备设施完善,具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

2.3 医院实施规范的医疗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三、医疗服务水平3.1 医院开展的医疗服务项目全面,满足患者不同需求。

3.2 医院医疗服务态度友好,患者满意度高。

3.3 医院注重医患沟通,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科研教学水平4.1 医院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开展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

4.2 医院开设专业的进修培训课程,提升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

4.3 医院注重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

五、服务质量管理水平5.1 医院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和评估。

5.2 医院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3 医院重视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

结语: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涵盖了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医疗服务、科研教学和服务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

专科医院应该不断提升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关怀。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解读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解读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
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有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训
采用卫生部发布的疾病分类ICD-10与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对出院病案进行分类编码。
建立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询系统.
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01
02
03
04
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有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
急诊抢救和急会诊制度
重症医学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
重症医学床位设置与人力资源配置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3
2
1
4
5
6
重症医学科管理制度、职责、规范
抗菌药物管理组织,章程,明确职责,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
F
01
核心条款(4条):
03
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05
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流程
02
执行“查对制度
04
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第四章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01
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02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03
医疗技术管理
04
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医院开展6个月的自评----等级证书有效期满前3个月提交申报书----卫生行政部受理后,在20个工作日内向医院发出受理评审通知----明确评审时间和日程安排 -----组织现场评审----评审小组在评审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评审报告----卫生行政部在收到评审工作报告后,在30个工作日内作出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公示为7至15天---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文批准 。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专科医院三甲评审标准一、背景介绍专科医院是指以某一特定领域为主要医疗服务方向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三甲评审标准被制定出来,以评估专科医院是否达到国家规定的医疗服务质量要求。

二、评审标准内容1. 组织结构和管理- 专科医院应具备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包括科室设置、人员编制、岗位职责等。

- 医院管理应科学规范,包括制定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机制等。

2. 人员队伍- 医院应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等。

- 医生应具备相应的专科医学知识和技能,且具备较高的临床经验。

- 护士应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 技术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医疗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

3. 诊疗设备和技术- 医院应具备先进的诊疗设备,包括影像学、实验室、手术室等设备。

- 设备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医院应具备先进的医疗技术,包括手术技术、介入技术、诊断技术等。

4. 医疗质量管理-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质量控制、不良事件报告和处理等。

- 医院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 医院应积极参预相关医疗质量评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疗质量水平。

5. 患者安全管理- 医院应制定和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手术安全、药物安全、感染控制等。

-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6. 环境设施和服务- 医院应提供舒适、安全、卫生的医疗环境,包括病房、手术室、门诊等。

- 医院应提供良好的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7. 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 医院应积极推进学术研究和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 医院应鼓励医务人员参预科研项目,开展临床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三甲评审 实施细则解读【精选-PPT】

三甲评审 实施细则解读【精选-PPT】
制度、师资、经费、计划、总结、分析与整改
► 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 制定本院:诊疗指南、操作规范 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实施方案 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与标准 检查分析、反馈、整改 入组率、完成率、有完整的管理资料以及信息化支 持
► 优化服务系统与流程:体现在平均住院日、 诊疗等待时间; 系统调研→找到瓶颈问题→措施→整改 如:诊疗技术、管理、流程、检查时间等。
【B】符合“C”,并 1.有指定部门统一收集、核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2.有指定部门向相关机构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3.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分析,采取防范措施。 4.每百张床位年报告≥15件。 5.全院员工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
【A】符合“B”,并 1.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 2.每百张床位年报告≥20件。 3.持续改进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敏感性,有效降低 漏报率。
1.4.3.1 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医院需 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1.4.3.2 编制各类应急预案。
内 容:六大块
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 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
【落实点】 ►强调规模适宜 、不鼓励盲目扩张床位; ►急诊体系建设; ►对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有明确规定; ►医技科室设置有明确规定;
二、科学规范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
【落实点】
► 坚持医院公立性,把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放在第 一位(院长);
►医院文化建设和院训; ►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新型农村医疗制度》 ►公益性任务(指令性、自发的):留有图片
► 规范地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做好基地建设:

解读三甲评审标准及细则

解读三甲评审标准及细则

5.4.1.1有护理质量与安全管 理组织,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 5.4.2.1有主动报告护理不良 事件制度与激励措施。 5.4.3.1有针对护理安全(不
良)事件案例成因分析及讨论记 录。 5.4.4.1按照第三章患者安全 目标的第五、七、八、九节标准 的评价要求执行。 5.4.5.1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操 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指南。 5.4.6.1有重点环节应急管理 制度,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 案及演练。
5.5.3.4有医务 人员手卫生规范,有 新生儿暖箱、奶瓶、 奶嘴消毒规范,传染 病患儿隔离措施到位。
5.5.3.1.1 有护理管理制 度、规范、岗 位职责、工作 流程、护理常 规,有突发事 件的应急预案 或流程。
5.5.3.2.1 新生儿室护理人 力资源合理配备, 经专业理论与技 术培训,考核合 格,实施责任制 护理。
5.5.3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 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5.5.3.1有新生 儿病室工作制度、 岗位职责、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 5.5.3.2新生儿 室护理人力配备合 理,护理人员经过 专业理论与技术培 训及考核合格,实 施责任制护理。
5.5.3.3有护 理专项质量管理, 分级护理措施到 位,患儿安全制 度落实到位。
评审要点
5.3.1.1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实施护理措施,有护理质量评价


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5.3.2.1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 5.3.3.1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护理服 务。(★) 5.3.4.1护理人员具备危重患者护理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 5.3.4.2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对危 重患者有风险评估和安全防范措施。 5.3.5.1有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和处置流程,并有效执行。 5.3.6.1执行查对制度,能遵照医嘱正确提供治疗、给药等护理服务, 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及治疗反应。 5.3.7.1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 5.3.8.1有保障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与流程。 5.3.9.1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 5.3.11.1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 5.3.12.1定期进行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对疑难护理问题组织护理 会诊。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专科医院三甲评审标准一、背景介绍专科医院是指在特定领域内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

为了保证专科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水平,评审机构需要制定一套评审标准,对专科医院进行评估和认证。

二、评审标准的制定目的1. 提升医疗质量:通过评审,促使专科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 规范管理流程:评审标准可以对专科医院的管理流程进行规范,确保医院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提高医院声誉:通过获得三甲评审资格,可以增加专科医院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的患者和优秀医疗人材。

三、专科医院三甲评审标准的内容1. 医疗质量与安全a.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医疗质量目标、规范医疗行为等。

b. 医疗技术水平:医院应具备一定的医疗技术水平,包括医生的专业能力、医疗设备的先进程度等。

c. 医疗安全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医疗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2. 人员队伍建设a. 医生队伍:医院应有一支合格的医生队伍,包括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且医生应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和临床经验。

b. 护理人员队伍:医院应有一支合格的护理人员队伍,包括护士和护士长,且护士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c. 医技人员队伍:医院应有一支合格的医技人员队伍,包括检验师、放射师等,且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

3. 医院管理a. 组织架构:医院应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b. 质量管理体系: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指标的制定、质量监控等。

c. 设备设施管理:医院应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包括设备的采购、维修等。

4. 患者服务a. 诊疗服务:医院应提供规范的诊疗服务,包括患者的病情评估、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b. 服务态度:医院应提供优质的服务态度,包括患者的接待、咨询和解答等。

c. 信息管理:医院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信息安全。

三甲等级评审标准

三甲等级评审标准

三甲等级评审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甲等级评审标准是指对医疗机构进行等级评审的标准,其中三甲是最高级别的评定。

三甲等级评审标准主要分为基本标准和评审指标两部分,评审指标包括医院质量管理、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三甲等级评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和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维护患者权益,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三甲等级评审的重要目标。

在制定三甲等级评审标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是否齐全,是否能够满足诊疗需求。

其次是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包括医生、护士等各种医疗人员。

还有医疗机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是否健全,是否有规范的内部制度和程序。

三甲等级评审标准还要考虑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和公众形象,包括医疗机构的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处理情况等。

还需要考虑医疗机构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情况,是否能够保障医疗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三甲等级评审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医疗机构的基本设施设备和医疗资源情况。

这包括医院的建筑物、设备设施、临床科室等方面的评估,以保障医院的基本服务能力和安全性。

第二是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和专业水平评估。

这包括医疗人员的学历、资格证书和培训情况,以及医疗团队的配备和专业服务能力。

第三是医疗机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机制。

这包括医院的组织结构、决策管理机制、质量监控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第四是医疗机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评估。

这包括医院的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和医疗纠纷处理情况等方面的评估,以保障患者权益和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

第五是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和公众形象评估。

这包括医院的社会公益活动、医疗救助政策、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方面的评估,以增强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信任度。

第二篇示例:三级甲等医院是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的最高等级的医疗机构,是具有较高技术、疗效和管理水平的医疗卫生机构。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三甲评审的定义和意义三、2020 版三甲评审的主要内容四、2020 版三甲评审的特点五、2020 版三甲评审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六、结论正文【引言】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质量的评估和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三甲评审作为我国医疗行业的重要评估体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 2020 版三甲评审进行解读,分析其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

【三甲评审的定义和意义】三甲评审,全称为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是我国对医院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旨在通过对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推动医院持续改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2020 版三甲评审的主要内容】2020 版三甲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疗质量:包括医疗安全、诊断质量、治疗质量、护理质量等。

2.服务质量:包括医疗服务流程、患者满意度、医德医风等。

3.管理水平:包括医院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4.科研能力: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等。

【2020 版三甲评审的特点】2020 版三甲评审相比以往版本,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强调医疗质量:2020 版评审更加注重医疗质量,尤其是医疗安全和诊断质量。

2.重视患者权益:评审中加入了患者满意度、医德医风等指标,以保障患者权益。

3.突出科研能力:2020 版评审首次将科研能力纳入评审范畴,强调医院的学术影响力。

【2020 版三甲评审对我国医疗行业的影响】2020 版三甲评审的实施,对我国医疗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推动医院提高医疗质量:评审的实施,促使医院加大医疗质量改进的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提升患者满意度:评审中重视患者权益,促使医院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3.促进医院科研发展:评审中强调科研能力,激励医院加大科研投入,提升学术影响力。

【结论】2020 版三甲评审是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对推动医院提高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保障患者权益,促进科研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

专科医院医院三甲评审标准专科医院三甲评审标准一、引言专科医院三甲评审是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疗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专科医院三甲评审的标准要求,包括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设施与设备、医疗服务能力、人员素质和医院管理等方面。

二、医疗质量管理1.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专科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流程等,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2. 医疗质量指标专科医院应设定合理的医疗质量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等,通过监测和评估这些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3. 医疗事故管理专科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事故管理制度,包括事故报告、事故调查、事故处理等,确保医疗事故的及时处理和预防。

三、医疗设施与设备1. 医疗设施专科医院应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包括手术室、病房、检验室、放射室等,设施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能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

2. 医疗设备专科医院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包括手术器械、医疗影像设备、检验设备等,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保证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医疗服务能力1. 专科医疗能力专科医院应具备一定的专科医疗能力,包括专科医生的数量和专业水平、专科病种的诊疗能力等,确保提供高质量的专科医疗服务。

2. 门急诊服务能力专科医院应具备良好的门急诊服务能力,包括门诊的就诊率、门诊病人的满意度、急诊的应急处理能力等,确保及时、高效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3. 住院服务能力专科医院应具备完善的住院服务能力,包括病房的数量和质量、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等,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良好的护理和照顾。

五、人员素质1. 医务人员专科医院应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医务人员队伍,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相关操作和诊疗技术。

2. 继续教育专科医院应重视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组织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医院等级评审三甲办

医院等级评审三甲办

医院等级评审三甲办一、引言医院等级评审是提高我国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措施。

三甲医院作为医疗行业的佼佼者,代表了我国医疗服务的最高水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三甲医院等级评审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提供参考。

二、医院等级评审概述1.医院等级评审的定义医院等级评审是指依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对医院的基本条件、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医院等级的过程。

2.医院等级评审的目的医院等级评审的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3.医院等级评审的分类医院等级评审分为甲等、乙等、丙等三个等级,其中甲等又分为三级甲等(三甲)和二级甲等(二甲)。

三、三甲医院等级评审标准1.基本条件(1)医院规模:具备一定的床位规模,床位数达到1000张以上。

(2)科室设置: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等临床科室,以及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医技科室。

(3)人员配备: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2.服务质量(1)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降低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率。

(2)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舒适度。

(3)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

3.技术水平(1)临床技术:具备一定的临床技术水平,能够开展高难度的医疗技术项目。

(2)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

4.管理能力(1)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2)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员工满意度。

(3)财务管理:合理使用资金,降低成本。

四、三甲医院等级评审流程1.自我评估:医院对照三甲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进行自我评估。

2.申请评审:医院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申请,申请进行等级评审。

3.现场评审: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医院进行现场评审。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 》解读一、为什么要修订医院评审标准?医院评审是政府实施行业监管,推动医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

完善和落实医院管理制度,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国际上医院管理的通行做法。

1994年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医疗机构评审制度",在法规层面将医院评审工作制度固定下来。

为提高医院评审工作的科学性、时代性、精准性,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评审办法》规定,国家卫健委于2011年制定发布《医院评审暂行办法》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

该标准颁布实施9年以来。

在指导各地加强评审标准管理、规范评审行为、强化医院主体责任和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推进。

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同时,国家对深化医改、医院管理、医疗服务监管等方面的新要求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因此,有必要对201 1年版的评审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二、《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 》有哪些变化?与2011年版的评审标准相比,《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变化:1.更加突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强调医疗服务要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注重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及性和患者满意度。

2.塔加了前置条件的内容,强调参评医院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以及通过相关认证和审核,确保参评医院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3.细化了评审指标体系,将原来的13个- -级指标调整为14个-级指标,增加了“党的建设“指标,强化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4.优化了指标权重分配,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和导向作用。

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了重新分配,更加注重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

三甲评审2020版解读摘要:1.三甲评审简介2.2020 版三甲评审的主要变化3.2020 版三甲评审对医疗机构的影响4.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与三甲评审的关系正文:【三甲评审简介】三甲评审是我国对医疗机构进行等级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旨在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动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甲评审从医疗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科研教学等多个方面对医疗机构进行评估,其结果对医疗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 版三甲评审的主要变化】2020 版三甲评审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首先,新版评审标准更加注重医疗质量与安全,明确提出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医疗安全意识。

其次,新版评审标准强调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综合性,要求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流程的科学性,优化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新版评审标准还增加了对医疗机构科研教学、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评价,鼓励医疗机构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综合实力。

【2020 版三甲评审对医疗机构的影响】2020 版三甲评审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促使医疗机构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二是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三是加大科研教学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服务现代化。

通过这些努力,医疗机构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与三甲评审的关系】三甲评审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三甲评审的不断完善和升级,将有助于推动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综上所述,2020 版三甲评审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一、概述。

三级医院是国家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医疗救治、医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医学教育等多项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三级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评审标准细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进行详细介绍。

二、医疗技术水平。

1. 三级医院应具备一流的医疗技术水平,包括先进的医疗设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医疗团队。

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

2. 医院的医疗团队应当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医疗服务质量。

1.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服务流程、医疗服务标准和医疗服务评价等方面。

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2.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并对投诉进行跟踪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进行改进。

四、医疗安全管理。

1.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医疗事故报告和处理、医疗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安全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2.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药品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和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医院管理水平。

1. 三级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院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和绩效评价等方面。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院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医院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医院内部各项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六、医院文化建设。

1. 三级医院应当倡导和建设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包括医德医风、服务理念和团队精神等方面。

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

2. 医院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和满意度。

七、结语。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细则是三级医院管理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执行评审标准细则,才能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详细介绍(三甲中医院评审)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详细介绍(三甲中医院评审)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细则总体说明:一、本细则所有指标均为必查指标,适用于所有三级中医医院。

二、本细则中将最基本、最重要,若未达到要求势必影响特色优势、中医临床疗效、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指标,列为“核心指标”(以★标示),具备单项否决的作用。

三、本细则各指标评分只在指标分数范围内扣分,扣完为止,不倒扣分。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650分)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40分)说明:1.重点专科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医院确定的重点专科。

第二章队伍建设(90分)说明:1.对该部分进行检查时,除查看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外,还应现场抽查部分值班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以验证其材料的真实性。

2.低于标准*个百分点,扣*分,举例说明如下: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要求≥60%,评分细则为每低于标准1个百分点,扣1分,某医院实际检查结果为58.4%,低于标准(60%)1.6个百分点,则扣2分。

(下同)3.访谈时,由检查评估专家抽取确定被访谈人,每人访谈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访谈开始前予以说明,到时间即停止访谈。

被访谈人不能拿着文件等材料翻看。

4.对医院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时,原则上访谈正职,如有特殊情况可访谈副职。

5.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是指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或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

计算方法为:分子为毕业于中医药院校或中医护理专业的人数+毕业于西医药院校,进院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的人数,分母为护理人员总数。

6.医院领导班子是指上级主管部门任命的党政领导。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学习培训取得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专业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7.经过西学中培训是指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明确的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有学习证明。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160分)说明:1.对3.1.1进行检查时,如有内儿科、针推科等,检查时可算2个科室,即认为其设置了内科和儿科(或针灸科和推拿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坚持医院公益性一、医院设置、功能和任务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定位和要求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规模适宜。

1.1.1.1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三级医院设置标准。

【C】2.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1.15∶1。

3.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之比应不低于0.4∶1。

4.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50%。

5.全院工程技术人员占全院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

【B】符合“C”,并3.平均住院日≤12天。

4.保持适宜的床位使用率≤93%。

5.开放床位明显大于执业登记床位时,有增加床位的申请记录。

【A】符合“B”,并医院功能、任务和定位符合卫生区域规划,达到卫生行政部门设置标准。

1.1.2医院有承担服务区域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1.1.2.1主要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的诊疗。

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C】1.有承担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设施设备、技术梯队与处置能力。

2.急诊科独立设置,承担本区域急危重症的诊疗。

3.重症医学床位数占医院总床位的2%~5%。

4.医学影像与介入诊疗部门可提供24小时急诊诊疗服务。

【B】符合“C”,并重症医学科统一管理全院重症医学床位,重症医学床位占医院总床位的5%~8%,符合重症收治标准的患者≥80%。

【A】符合“B”,并1.1.3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重点科室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1.1.3.1临床科室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

【C】1.诊疗科目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三级医院设置标准并获得执业许可登记。

2.一、二级诊疗科目设置、人员梯队与诊疗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至少保持在上周期三级医院评审时的层次。

(提供前一年手术和住院的前十大病种)【B】符合“C”,并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

【A】符合“B”,并有卫生部批准的临床重点专科。

1.1.4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专业技术水平与质量处于本省前列。

1.1.4.1医技科室服务能满足临床科室需要,项目设置、人员梯队与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

【C】医院医技科室、人员编制、设备设施、技术能力符合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标准。

【B】符合“C”,并2.医技科室实验室项目完全达到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3.有省级临床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A】符合“B”,并有国家级临床质控中心或重点专科。

二、医院内部管理机制科学规范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2.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1.2.1.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C】1.医院文化建设和服务宗旨、院训、发展规划体现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2.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相关制度与规范。

3.参加并完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社会公益项目,有评审前三年完成项目数量、参加的医务人员总人次、资金支持等资料。

(1)各类扶贫、防病、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项目。

(2)完成边远地区医疗服务援助项目。

(3)开展或举办多种形式社会公益性活动(如义诊、健康咨询、募捐等)。

(4)其他项目。

【B】符合“C”,并3【A】符合“B”,并1.2.2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师资与经费落实,做好培训基地建设。

1.2.2.1按照规范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做到制度、师资与经费落实,做好培训基地建设【C】1.具备临床住院医师培训基地的资质。

2.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师资、经费、培训空间等支持细则。

3.课程设计、培训内容、考核符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

4.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计划,定期评估总结。

【B】符合“C”,并定期征求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及输送单位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A】符合“B”,并根据定期总结和征求意见,持续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2.3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1.2.3.1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

【C】1.根据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和卫生部各病种临床路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结合本院实际筛选病种,制定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2.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实施方案。

3.医院有诊疗指南、操作规范以及相关质量管理方案。

【B】符合“C”,并有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及时反馈,改进。

【A】符合“B”,并1.开展临床路径试点专业和病种数、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入组率、入组后完成率符合要求。

2.心肌梗死、心衰、脑梗死、肺炎、髋、膝关节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实行单病种规范管理,有完整的管理资料。

3.有信息化支持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管理。

1.2.4提高工作绩效,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缩短平均住院日、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

1.2.4.1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

【C】1.对医疗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系统调研。

2.对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的瓶颈问题有系统调研。

3.有根据调研结果采取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的措施。

【B】符合“C”,并医院从系统管理、流程再造等方面通过多部门协作,落实整改措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时间。

【A】符合“B”,并3.近五年住院天数有降低趋势。

1.2.6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1.2.6.1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

【C】1.有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措施与动态管理机制。

2.特需服务规模占全院服务规模≤10%。

【B】符合“C”,并1.特需门诊量不超过专家门诊量10%。

2.住院特需床位数量占开放床位数≤7%。

【A】符合“B”,并1.特需门诊总量占总门诊量≤5%。

2.住院特需床位数量占开放床位数≤5%。

三、承担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等政府指令性任务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3.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和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1.3.1.1将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下简称受援医院)及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与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实施方案,专人负责。

(★)【C】1.支援下级医院工作纳入院长目标责任制管理,有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2.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下级医院支援协调工作。

3.针对受援医院的需求,制订重点扶持计划并组织实施,在一、二级专业中选择2~3个重点,实施系统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及管理帮扶。

4.参与支援下级医院服务纳入各级人员晋升考评内容。

【B】符合“C”,并主管部门加强对口支援工作监督管理,尤其是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定期对受援情况进行实地检查总结,提高帮扶效果。

【A】符合“B”,并通过三年对口帮扶,使受援县医院整体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原来受援医院是二级甲等医院的,通过帮扶,其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3.2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1.3.2.1承担政府分配的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的指令性任务,制订相关的制度、培训方案,并有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C】1.对政府指令的社区、农村人才培养任务,有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予以保障。

2.有每年为社区、农村培养人才项目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3.有“医师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农村累计服务一年”的明确规定。

4.到农村服务医师人数占符合晋升条件人数比例≥60%。

【B】符合“C”,并1.主管职能部门加强对农村、社区人才培养工作监督管理,对培养效果进行追踪评价。

2.有完整的项目培养资料,包括学员名单、授课课件、学时、考核和评价等。

3.到农村服务医师人数占符合晋升条件人数比例≥70%。

【A】符合“B”,并1.到农村服务医师人数占符合晋升条件人数比例≥90%。

2.有关人才培养的指令性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受训学员满意度高,获得各级政府肯定或表扬、奖励等。

1.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

1.3.3.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关法律法规承担传染病的发现、救治、报告、预防等任务。

【C】6.有对特定传染病的特定人群实行医疗救助的相关制度和保障措施。

7.依照规定为特定对象(如结核病、艾滋病等)提供医疗救助服务。

【B】符合“C”,并门诊、住院诊疗信息登记完整,传染病报告、诊疗和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规范。

【A】符合“B”,并1.3.7根据《统计法》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数据真实可靠。

1.3.7.1根据《统计法》与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监测信息等相关数据报送工作,数据真实可靠。

【C】1.有向卫生行政部门报送的数据与其他信息的制度与流程,按规定完成医院基本运行状况、医疗技术、诊疗信息和临床用药等相关信息报送工作。

2.有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完整的具体核查措施。

【B】符合“C”,并落实信息报送前的审核程序,实行信息报告问责制。

【A】符合“B”,并1.当地卫生行政或统计部门提供信息显示,近三年内:(1)未发生统计数据上报信息错误。

(2)未出现瞒报或报送虚假数据现象。

四、应急管理评审标准评审要点1.4.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

服从指挥,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1.4.1.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C】1.各级各类人员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的内容。

2.医院明确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应发挥的功能和承担的任务。

3.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救援。

4.根据卫生行政部门指令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5.有完备的应急响应机制。

【B】符合“C”,并1.有主管职能部门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相关人员熟悉应急预案以及医院的执行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