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四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四(含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3eee3b7360b4c2f3f64a7.png)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四(一秋季的故事有一位老人和一位少年坐在一棵枫树下的一张长凳上。
那是一个秋风瑟瑟的傍晚。
带着些许凉意的秋风吹指着老人隐约的鹤发和少年茂盛的黑发。
逐渐地,树上的枫叶飘落得愈来愈多 ,有几片飘在老人的膝盖上。
老人捡起一片转过头来对少年说 : “孩子 ,你知道枫叶为何是红的吗?”少年摇摇头。
于是老人讲起它的故事。
在好久好久从前 ,有一对母子住在一座深山里 ,那边长满枫树 ,青翠绿翠的 ,特别艳丽。
他们有一间暖和的小屋。
当晚风吹进小屋时 ,小鸟就会到达窗前起劲地唱歌 ,年青的母亲便带着孩子下地劳作 ,而后上山摘野果、抓野兔 ;当夜幕降暂时 ,母亲便给她的孩子讲故事唱歌谣。
快乐的日子就这样一每日地过去了 ,孩子慢慢地长大。
突然有一天 ,孩子感觉这座山使他厌烦 ,除了花草树木 ,除了飞禽走兽 ,除了阳光雨露 ,除了自然的全部 ,没有其余。
他开始厌烦这全部了 ,却忘了它们以前带他快乐。
他不肯再过这样的生活了 ,但殊不知如何改变这全部。
他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母亲 ,过去的爱都在这恨中消逝了。
可怜的母亲没法改变孩子的想法 ,却依旧深深爱着他。
她孤单地下地上山 ,小鸟依旧悦耳地歌声只好让她悲伤地想起孩子在身边时的笑语。
逐渐地小屋变得有些悲凉。
日子又一每日地过去。
突然有一天,雷雨交加 ,惊走了全部飞禽走兽。
孩子怕极了 ,躲在母亲的怀里哭 ,哭累后睡着了 ,母亲却一夜未眠。
次日 ,风雨停留 ,但太阳却狠毒地猛晒着。
很多天过去了 ,依旧这样。
外面没有小鸟的声音 ,水源也枯竭了。
家里的最后一粮食都吃完了。
看着孩子干咳着 ,母亲决定出去碰试运气。
孩子挣扎着要跟着去 ,此时他的眼里只有爱。
这是母亲这段日子以来多么希望的事啊 ,可这回她却果断把孩子留在家里。
外面的太阳把它火一般地阳光裹住瘦小的母亲。
放眼看去 ,花草死了 ,树也枯了。
当她踉跄地到达一棵枯树下时 ,枯树张口了 : “好意人 ,给我一点水吧 ,我能够给你一个苹果。
九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专项训练四 小说阅读(同步分析与测评)
![九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专项训练四 小说阅读(同步分析与测评)](https://img.taocdn.com/s3/m/ed911ee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4.png)
阅读专项训练四小说阅读一、(2022·四川眉山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5分)吴召儿孙犁①我们的机关搬到三将台,是个秋天,枣儿正红,芦苇正吐花。
我们来了一群人,不管牛棚马圈全住上,当天就劈柴做饭,上山唱歌,一下就和老乡生活在一块儿了。
②我组织民校妇女识字班,课程第一是唱歌,歌唱会了,剩下的时间就碰球。
山沟的青年妇女们,碰起球来,真是热烈,整个村子被欢笑声浮了起来。
③有一天,我翻着点名册,随便叫了一个名字:“吴召儿!”④我听见哧的一声笑了。
抬头一看,在人群末尾,靠着一根白杨木柱子,站起一个女孩。
她正在背后掩藏一件什么东西,好像是个假手榴弹,坐在一处的女孩子们望着她笑。
她红着脸转过身来,笑着问我:“念书吗?”⑤“对!你念念头一段,声音大点儿。
大家注意!”⑥她端正地立起来,两手捧着书,低下头去,就念开了,书念得非常熟快动听。
就是她这认真的念书态度和声音,不知怎样一下就印进了我的记忆。
下课回来,走过那条小河,我听到了只有在阜平才能听见的那紧张激动的水流的声响,听到在这山草衰白柿叶霜红的山地,还没有飞走的一只黄鹂的叫唤。
⑦十一月反“扫荡”。
我当了一个小组长,我们的向导老不来。
我跑到村长家里去找,一个女孩子跑出来。
穿着一件红棉袄,一个新鲜的白色挂包,斜在她的腰里,装着三颗手榴弹。
⑧“真是,”村长也在抱怨,“这是反‘扫荡’呀,又不是到区里验操,也要换换衣裳!红的目标大呀!”⑨“尽是夜间活动,红不红怕什么呀,我没有别的衣服,就是这一件。
”女孩子笑着,“走吧,同志!”说着就跑下坡去。
⑩在路上,她走得很快,我跑上前去问她:“我们先到哪里?”⑪“先到神仙山!”她回过头来一笑,这时我才认出她就是那个吴召儿。
⑫“到了神仙山,我有亲戚。
”她说,“我姑住在山上,她家的倭瓜又大又甜。
今天晚上,我们到了,我叫她给你们熬着吃个饱吧!”⑬天黑的时候,我们才到了神仙山的脚下。
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篇(答案已更正_完整打印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篇(答案已更正_完整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37541358fb770bf78a55b4.png)
(一)给一个鼓励的眼神三个孩子在赛跑中倒地,三位母亲的反应却迥异:一个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一个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第三个,则为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目光。
最终,三个孩子都跑到了终点。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
但我们不妨揣测一下三个孩子的心情:第一个孩子,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想必心中暗喜;第二个孩子,挨了母亲一顿批评,肯定委屈不已;第三个孩子,虽已大汗淋漓,却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来,故事仍未结局,三位母亲的不同的教育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还深得很呢。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这时,我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而这些却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品性。
于是,我们向母亲发出恳切的请求:跌倒时,请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吧!我们不需要手,那会助长惰性的依赖;我们不想要指责,那会打击稚嫩的心灵;我们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
从母亲的眼神里,我们能读到坚强,悟到独立,感受到母亲的爱意。
期间,或许会多一分肉体的苦楚,但,生命的旅程中,也许会少一些障碍。
有这样一则故事,小溪问母亲怎样才能成为瀑布。
母亲说,当你到达悬崖的尽头就会明白。
小溪告别了母亲,在山间匍匐前行。
历尽艰辛,小溪终于攀上悬崖,奋力向前一扑,生命终于放出了异彩。
或许,我们现在正如小溪,力量不算强大,阅历也不够丰富,但我们已知道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桃花心木是一种上等木料,然而养它的人却故意将它放到野外种植。
只是因为,不确定的环境,能让它学会坚强健康地成长。
双脚磨破,就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破,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在母亲期盼的眼神注视下,我们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迥异()揣测()恳切()坚强()2、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一般的肯定句。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个孩子倒地母亲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暑期 阅读专项训练4(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暑期 阅读专项训练4(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ee77dbbd64783e08122b3b.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暑期基础知识专项训练经典阅读训练4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划船的启示富尔敦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敦小时候只爱画画,不爱读书。
一天,老师对他说:“孩子,你只是图画画得好,别的(功攻)课都不行,会(流留)级的。
要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呀!”可是,他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敦去(钓钩)鱼。
他坐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船来费劲极了。
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飘游,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这种(壮状)况呢?”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敦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中,心里还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
他惊喜地发现,原来是两只脚不断摆水的结果。
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该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呢……这些问题靠画画不能解决,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敦才领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决心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敦发奋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为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选出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轻视________ 省力________(3)在“心里还盘算着”的后面是省略号,省略去的内容大约是________。
(4)根据课文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A.富尔敦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错就改。
B.要想有所作为,就要重视学习科学知识。
C.富尔敦的老师很会教育自己的学生。
D.只要多参加活动,就能增长见识。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提灯笼的小飞虫温暖的夏夜里,草丛里多么热闹!有各种小虫在唱歌,还有一闪一闪的小飞虫,像提着灯笼在漫游。
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者把光熄(xīshì)灭,让你看不到它,它就是萤火虫。
它是你想捉到的最可爱的一种甲虫。
它不咬人,不蜇(zhēzhé)人,它的光是凉的,并不会烧你的手。
萤火虫在地上产卵,刚刚孵出的小萤火虫藏(cáng zàng)在地下,或是躲在烂木头里。
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四)含答案
![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0c105915f804d2b16c1b5.png)
桑葚娃又到了桑葚结果的季节,弟弟几乎找遍了桑树坡的每一棵桑树,摘下桑葚一颗一颗喂进妹妹的嘴里。
那些半红半青的,妹妹嚼着嚼着,会从嘴里吐出来,因为没有完全长熟的果子是酸溜溜的。
于是,弟弟记住了哪棵树上有红的,哪棵树上有青的,今天该摘哪棵树上的,明天该摘哪棵树上的,总之,他想方设法要摘到最好的桑葚,让妹妹高兴得不哭不闹。
爸爸奖给弟弟一个外号——“桑葚娃”。
那天刚放学,我还在回家的路上,天突然下起了大雨。
弟弟该不会还在桑树坡吧!我冒雨跑回家,可家里没人,这下我慌了。
只听弟弟在桑树坡高喊:“爸!妈!快拿斗笠来!”我赶忙奔向桑树坡,只见在一棵大桑树旁的小石洞前,弟弟浑身被雨水浇透了,站在洞口遮挡着雨点竹背篓里的妹妹没有被雨淋着,正笑嘻嘻地吃着桑葚,满嘴红红的桑葚汁,从下巴一直流到衣襟上。
我说:“弟弟真有办法!”弟弟听了,觉得像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开心地笑了。
雨停了,弟弟说:“哥,明天是爸爸的生日、我们给他摘桑葚泡酒,好吗?”好!”于是,我爬上桑树,弟弟背起妹妹,双手把斗笠翻过来接着。
摘呀,摘呀,直到弯弯的月亮挂到了桑树坡的上空……1.根据句子意思找出短文中的四字词语.想尽了一切办法。
( )2.爸爸称弟弟为“桑葚娃”的原因是()A.弟弟很喜欢吃桑葚B.弟弟总能摘到最好的桑葚,并且熟悉每棵桑树的果子是否成熟C.弟弟每次摘桑葚总带着妹妹3.从画“”的句子中,你可以看出弟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郊游,父亲钓鱼,儿子在一旁玩耍。
在离湖边不远处,有一个很深的大坑。
孩子好奇,自己偷偷摸索着下到坑里。
玩了一阵子后他发现,大坑离地面很高,下来容易上去难。
于是他不得不求助正在钓鱼的父亲:“爸爸,爸爸,帮帮我,我上不去了!”但他没有得到回应。
其实,此时此刻他知道他的父亲正在距离他不远的地方钓鱼他没有想到,父亲会对其求助置之不理。
于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
他开始直呼父亲大人的名字,并称之为“混蛋”。
他的父亲还是置之不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训练 第四单元(单元导读 阅读训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训练 第四单元(单元导读 阅读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490b08000b1c59eef8c7b48f.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内阅读训练第四单元单元导读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爱国”这个主题编排的。
由3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和 1篇略读课文《小岛》组成。
《示儿》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至死不变的爱国热情。
《题临安邸》揭露了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生,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丑恶行径,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己亥杂诗》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反映了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少年中国说(节选)》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景,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旧中国的战斗中去。
表现出作者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并对中国未来充满希望。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小岛》主要写一位将军来到小岛慰问岛上的海防战士们,被战士们精心种植的菜地所震惊和感动,赞扬了守卫祖国海疆的战士们苦中作乐、积极乐观的品质,表现了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们在阅读这组课文时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包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阅读训练一、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做习题。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
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1.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定:______________九州:______________翁:______________王师:______________2.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3.请用诗句回答。
(1)诗人最大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
(2)诗人最大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
2020年全国英语中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有答案)
![2020年全国英语中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bdc5c4431b90d6c85c75a.png)
中考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四AAfter learning about these famous women, you will know you can do a lot for society, and make a difference to the world in your lifetime.Amelia Earhart(1897-1937)Amelia Earhart was the first woman who ever flew alone across theAtlantic in 1932. She became the first woman pilot in 1935 after flyingfrom Hawaii to California. She began her lifelong dream of flying acrossthe world in 1937. However, her flight went missing on that trip and shewas never seen again.Helena Rubinstein (1870-1965)Helena Rubinstein moved to Australia in 1902 without the ability to speak English. Later, she set up one of the world's first cosmetic (化妆品)companies after mixing lanolin, which is an oil that comes from sheep'swool, with flowers. Because of that, she became the world's richest womanat that time.Katharine Hepburn (1907-2003)Katharine Hepburn was known for playing strong-willed women in her films. She won four Academy Awards(奥斯卡金像奖) for Best Actress,the most an actress has ever won. Her new dress style made wearingtrousers acceptable to women, which wasn't allowed at that time.Emmeline Pankhurst (1858-1928)Emmeline was a great woman activist. She helped British women get the right to vote. She fought for the rights of women all the time with thehelp of her husban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early 20th century. Aftershe lost her husband, she worked together with her three daughters andformed The Women Social and Political Union.A. Brave.B. Careful.C. Lucky.D. Energetic.()2.What was the problem for Helena Rubinstein when she moved to Australia?A. She didn't have any money.B. She couldn't speak English.C. She knew nothing about business.D. She didn't know how to dress up.()3.How many times did Katharine Hepburn win Academy Awards for Best Actress?A. Once.B. Twice.C. Three times.D. Four times.()4.What did Emmeline Pankhurst fight for during her lifetime?A. Her dream to be a pilot.B. Women's rights in the UK.C. Women's rights in the USA.D. Her dream to be an actress.()5.What do the four women above have in common?A. A creative mind.B. A warm heart.C. A pioneer spirit.D. A good education.B(2019·青岛)Wind power is a very clean source of energy. This is how wind power works. Wind makes windmills spin (旋转). When the windmills spin, they make electricity. Then we can use the electricity. A lot of people think that wind power is new, but that's not tru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eople have used wind to sail boats and move water. We still do those things today, but these days we mostly use wind power to make electricity.Wind power is a very popular source of energy. Most people think that we should use it more and more. First of all, it's clean. Windmills don't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at all. Second, we can use wind power forever. After all, we will always have wind. Also, wind power is cheap, and it's getting even cheaper.A lot of people don't understand wind power very well. They believe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with wind power, but many of those problems are not real. For example, some people say that windmills are dangerous for birds. They used to be true, but it isn't true anymore. Old windmills killed birds because they spun very fast. New windmills spin slowly, and they aren't dangerous for birds.However, there are real problems with windmills. One problem is that many people think windmills are very ugly. This is a problem for people, because windmills are often in very pretty areas. Also, wind doesn't blow all the time, so we can't use wind power all the time. Finally, windmills are noisy.Wind power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mon. Right now, more than 80 countries use wind power. About 2.5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wer comes from the wind. For some countries,that number is a lot higher. Wind power gives Denmark more than 25 percent of its electricity.()6.Why DON'T new windmills kill birds? Because.A. birds don't fly near themB. they spin slowlyC. they are shorter than old windmillsD. new windmills don't spin()7.When did people start using wind power?A. About 25 years ago.B. About 80 years ago.C. About 500 years ago.D. Over 1,000 years ago.()8.,so we CAN'T use wind power all the time.A. Windmills break all the timeB. We can't use windmills at nightC. Windmills are too expensive to use all the timeD. Wind doesn't blow all the time()9.What does the article say about wind power?A. Most people don't like it.B. It's getting cheaper.C. Denmark doesn't use it.D. It's getting more expensive.()10.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 Expensive WindmillsB. Cheap and Clean EnergyC. Popular and Clean Wind PowerD. Dangerous BirdsC配对阅读。
落花生课内阅读训练四则附答案
![落花生课内阅读训练四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b6f24da1c7aa00b42acb49.png)
落花生课内阅读训练四则附答案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____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____可贵()____立刻()____爱慕()3、花生最可贵的是:_____________4、文章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这样作比较的用意是:____________2、可贵(珍贵)立刻(立即)爱慕请在以下答案集中查看完整答案:【落花生答案集】【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答案集】(本份答案序号No.15)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
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
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
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__,作者详细地写了___________的经过。
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写人叙事阅读专项练习(四)(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写人叙事阅读专项练习(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2457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六年级下语文小升初阅读专项训练四——写人记事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一碗牛肉面一个春寒料峭的黄昏。
店里来了一对特别的客人——父子俩。
父亲是盲人:一张布满着重重皱纹的黝黑的脸上,一双灰白无神的眼睛茫然地直视着前方。
他身边的男孩小心地搀扶着他。
那男孩看上去才二十来岁,衣着朴素寒酸,身上却带着沉静的书卷气,是个正求学的学生。
男孩把老人搀扶到一张离我的收银台很近的桌子旁坐下。
“爸,您先坐着,我去开票。
”男孩放下手中的东西,来到我面前。
“两碗牛肉面。
”他大声地说着。
我正要开票,他忽然又朝我摇摇手。
我诧异地看他,他歉意地笑了笑,然后用手指着我身后的价目表,告诉我,只要一碗牛肉面,另一碗要葱油面。
我先是怔了一怔,接着就恍然大悟。
我会意地冲他笑了,开出了票。
他脸上露出了感激之情。
厨房很快就端来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
男孩把那碗牛肉面移到父亲面前细心地招呼:“爸,面来了,小心烫着。
”老人却并不急着吃,只是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里探来探去。
好不容易夹住了一片牛肉就连忙地把牛肉往儿子的碗里夹。
“快吃,你多吃点。
”老人慈祥地说,一双眼睛虽然无神,但脸上的皱纹却布满温和的笑意。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个做儿子的男孩并不阻止父亲的行为,而是地接受了父亲夹的肉片,然后再地把肉片夹回父亲的碗中。
,那父亲碗中的牛肉片似乎永远也夹不完。
“这个饭店真厚道,面条里有这么多肉。
”老人感叹着。
一旁的我不由一阵汗颜,那只是几片薄如蝉翼的肉片啊。
做儿子的这时趁机接话:“爸,您快吃吧,我的碗都装不下了。
”“好,好,你也快吃。
”老人终于夹起一片肉片,放进嘴里慢慢嚼起来。
儿子微微一笑,这才大口吞咽他碗里的面。
姨妈不知道什么时候也站到了我的身边,静静地凝望着这对父子。
这时厨房的小张端来了一盘干切牛肉,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姨妈,姨妈努嘴示意,让小张把盘子送到那对父子的桌子上。
男孩抬头环视了一下,见自己这一桌并无其他顾客,忙轻声提醒:“你放错了吧?我们没要牛肉。
”姨妈微笑着走了过去:“没错,今天是我们开业年庆,牛肉是我们赠送的。
尖子生培优阅读训练四年级语文答案
![尖子生培优阅读训练四年级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59a43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3.png)
尖子生培优阅读训练四年级语文答案1、63. 下列选项中,加双引号字词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单选题]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斗”折蛇行C、“箬篷”覆之。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正确答案)2、1《我的母亲》中“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词鼎盛于唐代,它分小令和长短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 [单选题] *A.王熙凤B.李纨C.薛宝钗D.刘姥姥(正确答案)5、1《我的母亲》中“母亲笑了。
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
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这句话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椽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chuānchuànchuǎnchuán(正确答案)7、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孰(谁,哪一个)能无感其闻道也固(本来)先乎吾B.彼(那些)童子之师夫庸(岂,哪)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余嘉(赞赏)其能行古道士大夫之族(类、辈)D.作《师说》以贻(赠送)之是故无(没有)贵无贱(正确答案)9、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语言以四言为主,其中不少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四单元一课一练必读书阅读训练四 (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四单元一课一练必读书阅读训练四 (含答案)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7b1205d4d8d15abe234efa.png)
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一、阅读任务:阅读《童年》第五章至
第八章内容。
二、名著导读:
1.填一填,选一选:
(1)【提取信息】通过外祖母向“我”透露的往事,外祖母和外祖父的童年都十分
悲 苦 , 外 祖 父 小 时 候 从 事 的 行 业 是 ________ , 而 外 祖 母 九 岁 之 前 是 跟 着 母 亲
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说中有一个人物的身上体现了人性的
复杂性,他唯利是图,薄情寡义,但在内心深处也有残存的善良,这个人物是( )。
A.外祖父
B.外祖母
C.两个舅舅
D.阿廖沙
(3)【提取信息】在第八章中,阿廖沙(“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叫做“好事儿”,
这个人物是一个( )。
⑤“拉倒吧,你给我闭嘴!这样对我正好,反正脑子也闲不住。接着念,阿廖沙!” ⑥他用一只滚烫的、汗津津的胳膊从后面搂着我的脖子,隔着我的肩膀指着摊在 我面前的书上的字母。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热烘烘的汗酸味和烧洋葱味,熏得我几乎 透不过气来,可是他却来了劲头儿,哑着嗓子在我耳边大喊:“泽姆利亚!柳季!……” ⑦这些词我都认识,但斯拉夫语字母的写法和发音并不一致,这让我总也念不好。 他督促我把字母表念了很久,正着念念,倒着念念,他的满腔热情感染了我,我也念 得满头大汗,放开喉咙大声地念,这下可把他给逗乐了。他使劲儿推了我一下。“去 吧,玩去吧!不许到外面去,只能在院子里,在花园里玩……” ⑧正好我也只想到花园里去玩,因为我在花园的小山上一露面,峡谷里的孩子们 便开始向我扔石子,而我则可以痛痛快快地回击他们。
③突然,不知外公从哪儿摸出一本崭新的小书,在手掌上“啪”的一声拍了一下, 兴致勃勃地叫我过去:“喂,你这个小调皮、捣蛋鬼,快过来!坐下,你看这个长着 卡尔梅克人高颧骨的家伙。看见这个字母了吗?这个念:阿斯。你念:阿斯!布基! 维迪!这个是什么?”
议论文阅读训练答案(四篇)
![议论文阅读训练答案(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e59f4069eae009581becf5.png)
议论文阅读训练答案(四篇)(一)给人生加个意义那是一所很有名望的大学。
从我的演讲一开始就不断地有纸条递上来。
纸条上提得最多的问题是——“人生有什么意义?请你务必说真话,因为我们已经听过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话了。
”我念完这个纸条以后台下响起了掌声。
我说你们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很好,我会讲真话。
我在西藏阿里的雪山之上,面对着浩瀚的苍穹和壁立的冰川,如同一个茹毛饮血的原始人,反复地思索过这个问题。
我相信,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是会无数次地叩问自己——我的一生,到底要追索怎样的意义?我想了无数个晚上和白天,终于得到了一个答案。
今天,在这里,我将非常负责地对大家说,我思索的结果是人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句话说完,全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如同旷野。
但是,紧接着就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那是我在演讲中获得的最热烈的掌声。
在以前,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暴风雨般的掌声”这种话,觉得那只是一个拙劣的比喻。
但这一次,我相信了。
我赶快用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但掌声还是绵延了若干时间。
我说,大家先不要忙着给我鼓掌,我的话还没有说完。
我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不错,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意义!是的,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充斥在我们的周围。
很多说法,由于熟悉和重复,已让我们——从熟视无睹滑到了厌烦。
可是,这不是问题的真谛。
真谛是,别人强加给你的意义,无论它多么正确,如果它不曾进入你的心理结构,它就永远是身外之物。
比如我们从小就被家长灌输过人生意义的答案。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谆谆告诫的老师和各种类型的教育,也都不断地向我们批发人生意义的补充版。
但是有多少人把这种外在的框架,当成了自己的标杆、并为之下定了奋斗终身的决心?那一天结束讲演之后,我听到有同学说,他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听到一个活生生的中年人亲口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要为之确立一个意义。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年轻人在目标这个问题工漂浮不定,就是在美国的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有很多人在青年时代也大都未确立自己的目标。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四(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四(含答案)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bc6afcbb68a98270fefa32.png)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四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害怕回乡(1)回乡不是回家。
(2)回家是亲切的。
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
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炊烟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3)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候你:哇,回家来看母亲了。
(4)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5)母亲去世后,家就变飘渺了。
但那是我的根,那时陶冶过我的乡情乡音。
在那里,我懂得蒲公英是怎么飞的,蚱蜢是怎么跳的,画眉鸟是怎么唱的,它们都在呼唤我回归。
(6)回归是必然的。
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
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7)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
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挚。
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8)是的,回来看看。
看什么呢?流水依旧白,青山依旧青。
但自己的目光已不知往哪儿看,脚步不知往哪儿挪了。
(9)到乡翻似烂柯人,一颗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来。
因为随着母亲的去世,没有了那依恋的那扇柴门,也没有了那一缕炊烟。
(10)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昨日以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踯躅复踯躅。
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11)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根须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自己树冠的绿荫,给故乡人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12)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
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
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
只是你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13)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
(14)你会感喟自己是一只小鸟,在山外的天地里飞了一圈。
感喟自己是一条鱼,在人生的江河了漫游一回。
如今日暮乡关,想到故乡厚实的土地,能歇你坎坷多愁的奔波,能抚慰你疲惫至极的心灵。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卷(4)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卷(4)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9132c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5.png)
小升初语文现代文阅读强化训练卷(4)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第一抹春痕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出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地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
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______和______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
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
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
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这以后,稍一______,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彩尘,______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他们的课桌上。
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
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1)结合语境,解释下面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娇娇: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2)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①耐心②细心③留心(3)文中"发现第一抹春痕指的是什么?(4)将"这些鲜艳的粉末……细心的孩子们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他们拈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
"中的"染"换成"插"好不好?为什么?(5)文中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是哪个?说说为什么?2.课外阅读。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 课外阅读训练四篇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训练 课外阅读训练四篇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2ee7c2fad6195f302ba6b2.png)
三年级语文上期末专项训练课外阅读训练(一)____________________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
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野。
秋风过处,五谷飘香。
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这时候,地里的人们可忙了,到处是欢声笑语。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
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
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数不胜数。
在园里徘徊,闻着阵阵幽香,好像漫步在“天国花园”里。
孩子们爬上树去,摘一颗“仙果”,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
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带去了一片温暖。
瞧,这边的山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
瞧,那边的山上,枫叶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遮盖了半个天际,和霞光连在一起,红得像火焰在燃烧。
这一黄一红连成一片,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温暖。
我迷恋你啊,秋天!你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带来了丰收的硕果。
1.选择题。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上序号。
(1)文中“幽香”一词中的“幽”是什么意思?( )A.深远B.沉静C.昏暗 D.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2)下列句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千层波浪。
B.这边的山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金色。
C.那边的山上,枫叶如醉,简直是一片红海。
D.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
(3)短文中的“你”指的是( )A.菊花 B.秋天 C.枫叶 D.果实2.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____________,走进__________,走进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_。
4.想象一下,“你悄悄地走来”,还可能走到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北大荒的秋天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精品】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fc327195f312b3069a5e1.png)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四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习题.材料一:为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环保,国家提出全民动手,将垃圾分类.科学调查表明,一颗普通电池弃入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中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锰、汞、锌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分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日积月累还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材料二:1.我国生产的电池主要成分不包括()A.锰B.汞C.锌D.银2.从调查结果统计图看,人们对废旧电池主要采取的处理方式是()A.投入专门回收箱B.存放家中C.其他D.当垃圾扔掉3.废电池无论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会造成、、的污染,给和带来危害.4.结合以上材料,正确处理废旧电池的的做法是什么?说出你的看法.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千克,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经推算,我国每年至少倒掉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同时,饥饿却仍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全球平均每年有1000万人因饥饿丧命,每六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材料二:关于如何看待一名大学生因倒剩饭被知名外企辞退的调查1.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D.作比较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并想想解决的办法,写在表格里.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3.结合材料一、材料二以及你的发现,你认为以下宣传语哪一句最好?并说明理由.A.浪费粮食可耻!B.发现浪费粮食者,有关部门将对其进行严厉批评,情节严重的将对其进行处罚. C.节约粮食是一种美好的品质,节约粮食就等于爱护我们的家园.我认为()句最好,因为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材料一】广州市 XX影城(花都店)影厅:5 号厅(巨幕 2 D)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普通国语)座位:13 排 19 号票价:35.00¥时间:15:55售出时间:2020.3.18 11:49:46 网络售票票券 345090002975518 【材料二】敬告观众:1.一名成人购票可携带一名 1.2 米或以下儿童,免票无座.2.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品及宠物进入影城.3.影厅内禁止摄影、录音及录像.4.影片放映时.请将移动电话调至静音.5.影厅内禁止吸烟.6.为维护影厅观影环境,请勿携带非影城食品进入影厅.7.如需任何帮助和查询,请联系影城值班经理.8.安全提示:公共场合请注意安全出口.1.我能从电影票中找到以下信息:①影片名称:;②影厅:;③开场时间:;④票价: .2.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判断以下行为是否可行.是的打“√”,错的打“×”. (1)观看此电影需要购买3D眼镜.()(2)检票进场时,可以携带影城售卖的爆米花入场.()参考答案一、1.D 2.D 3.地下水土壤空气人类健康 4.投入专门的回收箱.这样可以避免废旧电池乱扔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既能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可以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二、1.B 2.我国浪费粮食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部分人对浪费粮食的问题认识不足加大对节约粮食的宣传力度3.C C句宣传语语气亲切委婉,具有劝人节约粮食的意味,令人容易接受,而A、B两句宣传语语气太强硬.三、1.《我和我的祖国》 5号厅 15:55 35元 2.(1)×(2)√。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含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四(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f09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ca.png)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9-12题。
(甲)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节选自韩愈《师说》)(乙)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
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
虽常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
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
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
”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
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
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节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组是()(4分)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理②其.皆出于此乎:大概③仆.道不笃:谦称,相当于“我(的)”④未见可师.者:学习⑤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尊称,相当于“您”⑥邑犬群吠,吠所怪.也:责怪A.①②B.①⑥C.②④D.③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A.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B.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C.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D.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选文甲开头连用三个叹词,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不从师学习的社会风气的深刻感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38522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a.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部编版四上第四单元(共4题)一、阅读理解题(共4题)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 为画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A.chuān B.chuán C.huán D.hái(2) 这两句诗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A.驻守孤城的将士们对家乡无比思念B.将士们誓死保卫边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北国丁香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堑)了。
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印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一片片。
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的人以张力,以热情,以想象。
丁香花,花气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浓郁。
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
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着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裁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花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丁香留下过许多名句:“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李商隐也用“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念之心。
丁香花的生命力十分顽强,绽放在北方寒冷的气候中,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更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着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它聚小而成大器,抗艰难而争上游,(坚艰)韧顽强、生机勃勃。
正因为如此,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 文中括号里的字,使用恰当的分别是、、、。
(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i 美不胜收:ii 沁人心脾:(3) 读全文,按要求在文中找出下列句子。
i 描写丁香花形状的句子是:ii 描写丁香花颜色的句子是:iii 描写丁香花香气的句子是:(4) “那花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霞。
四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第四单元阅读理解训练 (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试题-第四单元阅读理解训练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d9b1dc5901020206409c1c.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训练1. 课内阅读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庞大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yè)__________变成了(bēn)__________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mào)__________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zī)__________润万物的雨露……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建造)了美丽的世界。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
(2)看拼音,将汉字写在文中横线上。
(3)用“\”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
(4)仿照文中“他的……变成了……”的句式,发挥想象,描绘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
(5)你一定阅读了许多中国神话吧!请看图片写出对应的神话故事名称。
(________)(________)2. 课内阅读。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
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试卷第1页,总10页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
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起来。
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选文节选自《________》,这是一篇古希腊________故事。
(2)“尽管如此”中的“如此”指的是什么?请你在文中用“~~~~~~”画出。
(3)选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体现了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的手段________,这更加衬托出普罗米修斯________的英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训练四答案《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15.选文说明的对象是哈勃望远镜。
(2分)16.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分类别,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说明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
列数字,通过列举1弧秒,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17.选文第④段引述马斯格雷夫的言论有什么作用?(2分)体现了材料的权威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突出了哈勃望远镜的意义和价值。
18.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以外”能够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不能。
“以外”是在....之外的意思。
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是不能辨别在140亿光年之外的物体。
表明哈勃望远镜观测的距离是不确定的数字,去掉后成为准确数字,句意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请你对本文的题目作出客观的评价。
(3分)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名了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哈勃望远镜的独特,新颖,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食品添加剂之"瘦肉精" 》1. "瘦肉精"。
示例:本文先说明什么是"瘦肉精",再说明"瘦肉精"的发现、引入、使用与禁止。
(意思相近即可)2. 示例1:列数据。
如:"目前全国有生猪养殖场户6000多万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只占约30%,大部分是小猪场、散户养,监管难度大,违法成本低。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生产经营高度分散。
示例2:作诠释。
如:"'瘦肉精'是个什么东西?学名叫β-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类化合物,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十几种物质。
"具体准确地解释了"瘦肉精"所包含的物质。
(能说明一种说明方法及作用即可)《放射性同位素——核辐射的主角》16.⑴放射同位素⑵放射同位素的半衰期⑶放射线的应用17.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作比较。
示例1.列数字。
如: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目前已知的稳定同位素约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1500种以上。
作用:通过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放射性同位素品种比稳定同位素品种多的特点。
2.举例子。
如:日本“3.11”地震及海啸引发的核辐射中的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铯137为30年,鈈239为24000年,铀238则为44.7亿年。
作用:列举典型示例,用事实说话,更具体真切地说明不同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差异很大这一特点,易于读者理解。
3.作诠释。
如: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
作用:通过诠释对同位素具有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特点进行了解释说明,便于读者理解。
18.不可删去。
“大多数”从范围上限制,说明不是全部,“目前”从时间上限制,说明只是现在的发现,去掉这两个词,说明就不够准确、严密了。
19.B.20.提示:核能的开发利用有许多优点:它不像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那样产生大气污染。
也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但每种能源的开发利用都伴随着种种弊端,如福岛核电站造成的核辐射。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优点和缺点共存,只要我们尊重科学、相信科学,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开发利用核能源。
《你相信"2012末世论"吗?》1.B(1分);理由: B句中的"何时何地,有什么样的强度" 即"这种随机性";A句指地震分布的规律性,C句指平均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1分,只要说到前一句则可给1分)。
2.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1种给0.5分,答2种或3种给1分);作用:运用这些说明方法说明了地震是随机性的,没有一定的规律,或说明2010年来,地震算不上频繁(2分) 。
3."2012末世论"的观点是错误的(或:近年来地震频发并不能证明2012年就是世界末日。
1分,要求明确提出),因为地震的发生,有一定规律可循,但至今人类还没有弄清地震产生的机制和原理(1分),地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是地壳自然运动的结果,地震频发是正常的(1分)。
《非凡的蜻蜓》16.速度快,姿态悠闲、自如,变幻莫测。
(2分)17.不能删。
这是作者从蜻蜓的生存状况方面介绍蜻蜓的相关知识。
(3分)18.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说明了蜻蜓成虫后的生活习性,收到了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3分。
能抓住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说明这一要点即可。
)19."主要",准确地说明了蜻蜓的食谱中这些昆虫占绝大多数,也不排除捕食其他昆虫。
(2分。
结合语境紧扣"准确"阐释即可。
)《兰花的智慧》1. ①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
②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2.种子轻巧、能随风飘荡到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可以防止水分渗透的细胞,因此可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3.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避开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引诱昆虫来无偿为自己传播花粉,能自我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4.自觉地适应自然环境;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生存条件。
《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1、为什么珍妮芙太太感觉这个春天“异常明媚”?(2分)因为有了温丝莱特的陪伴,珍妮芙太太不再感到孤单,心情特别舒畅。
2、选文第二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①景物描写②为珍妮芙太太的出场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着重号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1)在早春种下的花草开始卖弄风姿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
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草炫耀风姿的情景。
(2)温丝莱特听着,哭成了一个泪人……运用夸张,突出表现了温丝莱特听到珍妮芙太太不幸遭遇后极度悲伤的情感。
4、第八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3 分)①交代了珍妮芙太太劝说医生改变手术方案的经过和遭遇不幸的情况;②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突出了主题思想,增强了感染力。
5、结合选文内容,为温丝莱特写一个简短的获奖感言.(3分)示例:站在领奖台上,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里,我要感谢已经去世的珍妮芙太太!没有她无私的关爱和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荣耀。
我将永远怀念她!《汤姆的午餐》24、汤姆代汤米受罚。
25、汤姆的挺身而出让她感动;惩罚汤姆这样有担当的孩子让她于心不忍;制定的班规不可轻易改变让她犹豫不决。
26、环境描写;起烘托作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感动的内心。
27、小说的主人公是汤姆。
汤姆是一个顽劣而不失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担当的孩子。
28、露西从这件事中看到了孩子们善良的本性,她的自信来自于这一群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孩子,来自于这个有爱心的、团结的班集体。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18.(3分)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备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19.(6分)(1)(3分)第①处“笑了”:女主演拉佛西被男孩的热情和纯真感染,感到高兴,决定满足男孩的愿望,为他签名。
第②处“笑了”:男孩为实现了自己的“计谋”而感到高兴。
(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3分)(2)(3分)太阳就是信心和希望(1分)。
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的事实,使得男孩从自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增强了自信,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2分)。
20.(5分)通过卖衣服,培养儿子的自信心,使他能走出自备并明白每个人都是高贵的,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2分)。
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去“试一试”,勇敢地走出第一步(走出自我)(1分);第二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想办法提高衣服的价值,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1分);第三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超越自我)(1分)。
21.(4分)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不要妄自菲薄(自卑)(2分);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2分)。
22.(4分)(1)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
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
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
(2)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
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
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
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
(3)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
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
(此题为开放题,可从主题、情节、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所用笔墨等方面分析,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落红》20.答案:①温和明艳;②质朴而骄矜;③具有美的本质。
21.答案:①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②落红的爱牢固而长久;③落红不是生命的终结与死亡,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它有着不灭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④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22.答案:运用对比,通过写人的悲凉不堪和患得患失,突出表现了落红豁达的境界和高尚的品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3.答案: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作者对落红特征和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展示了作者对落红情感由浅入深、由弱变强的变化发展过程。
24.答案:示例“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运用了排比、比喻、引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落红的磅礴气势以及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雕花烟斗1.答案:情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再次落魄,重识真情好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
2.答案:①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
②温良、和善,懂得感恩。
③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3.答案示例:(A)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到被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
(B)处: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生动的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情,表现出老范纯朴、憨厚的性格特点。
(C)处:"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形象地写出了在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及老范临终时的情景后,唐先生沉重的心情、复杂的心理,从而表现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
4. 答案:①凤尾菊是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
②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
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