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保护文物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国宝的概念和意义。
2. 了解中国国宝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国宝的珍爱意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习并理解中国国宝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教师引导,了解中国国宝的种类和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国宝的珍爱意识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入中国国宝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中国国宝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习活动(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中国国宝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比如:中国国宝有陶瓷、绘画、书法、雕塑等多种形式。
(2)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两个具体的中国国宝,让学生了解其价值和保护情况。
比如:故宫里的紫禁城建筑群,秦始皇兵马俑等。
(3)教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中国国宝的喜爱之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中国国宝。
3. 操练活动分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保护中国国宝的活动方案,并进行展示,通过展示让其他学生了解保护中国国宝的重要性。
4. 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活动方案进行点评,并总结中国国宝的种类和特点,重点强调保护中国国宝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以“我的中国国宝”为题,给学生留下一篇作文,让学生描述自己喜欢的中国国宝和保护中国国宝的想法。
四、板书设计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20课《珍爱国宝》五、教学反思通过课堂上的活动和讨论,学生对中国国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形成了对中国国宝的珍爱和保护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增加学生的互动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三篇小学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1. 老师准备:(1) 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1) 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 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1) 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小学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提问: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四. 放映录象小学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保护文物.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二,发展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幻灯):夏:乳钉纹爵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西汉时期:长信宫灯战国时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东汉时期:铜奔马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物类别,讨论以下问题:
-你了解的这类文物有哪些?
-这类文物的特点和价值是什么?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类文物?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记录讨论结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课堂练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宣传画。
4.通过创作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宣传画,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文物保护意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可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如参观博物馆、了解身边的文物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关注文物保护。
-课堂总结时,强调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为传承文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古今中外的珍贵文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
4.团队合作,交流分享: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创作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倡导学生在团队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为保护文物贡献智慧和力量。
5.情感升华,价值引领:通过课后实践、课堂总结等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珍贵的文物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价值和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文物的鉴赏能力和保护文物的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3. 文物鉴赏4. 实践活动:制作文物仿制品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物的定义和价值,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文物鉴赏,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文物图片,视频。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引发学生对文物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物的定义、价值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文物进行仿制,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出建议和鼓励。
板书设计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3. 文物鉴赏4. 实践活动:制作文物仿制品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短文。
2. 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文物,并写出其历史背景和价值。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物的定义、价值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学生对文物的鉴赏能力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练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通过PPT展示著名的文物,如秦始皇兵马俑、故宫博物院藏品等,旨在激发学生对文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展示过程中,教师应简要介绍文物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环节是学生对文物知识系统学习的过程。
教师应详细讲解文物的定义、价值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讲解内容应包括:文物的概念: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实物和遗迹。
教案 人教版 美术 六年级 上册 《保护文物》
《保护文物》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九课一、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二、教学内容:人美版六年级美术课上册第九课综合探索《保护文物》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调查了解文物资源,通过欣赏、绘制宣传小报和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资料和创作,提高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和创作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塑造带有人文主题色彩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欣赏水平。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文物造型、用途与价值,培养学生尊重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文物的意识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教学难点:绘制宣传手抄报,仿制文物。
五、教学过程:1、结合影片、情景导入(1)课前提前和几名同学准备表演“不文明的游人”,上课时请几名同学表演:在“长城”上乱写乱画,随地扔饮料瓶。
(2)在学生表演完成后,播放《火烧圆明园》中的士兵摧毁圆明园艺术品的影片片段。
引导学生:看了他们的行为,你们想说点什么?长城,只有一个,圆明园,也只剩下断壁残垣。
引入今天的课程《保护文物》。
2、自主探索、欣赏文物请学生代表就各小组课前收集的不同文物类型资料进行分享,教师点评鼓励并随后讲解安徽当地的文物作品。
(1)小组代表依次介绍自己的收集到的文物资料,包括建筑,工艺品,雕塑,书法,绘画作品。
每一组完成后教师点评鼓励。
(2)教师讲解安徽省博物馆的书画,瓷器等收藏,由于历史上明清时期的徽商发展迅速并因此带来的当时安徽文艺作品的丰富以及建国后对文物的收集保护,省博物馆的明清文物作品特别出色:书法,瓷器,名砚、名墨、墨模、徽州三雕、芜湖铁画、竹木牙角雕器、漆器、玻璃器等名家名作。
3、小小辩论、保护文物(1)教师课件展示当今时代有些地区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而进行的仿建古建筑,以及在古迹上兴建的游乐设施。
引出辩论话题:是否认可这样对文物的使用,该怎么使用文物才是最好的呢?(2)分小组进行讨论辩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随后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总结文物的保护方法和原则。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的《保护文物》一课,是美术课程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欣赏和了解文物的同时,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物的定义、分类、价值以及保护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课程中学过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对于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2.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3.培养学生欣赏文物的能力和文物保护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文物的分类和价值。
2.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文物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资料。
2.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
3.准备纸和笔,供学生绘制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2.呈现(10分钟)利用幻灯片,介绍文物的定义、分类和价值。
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物,以及它们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文物,分析其价值和保护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学生对文物价值和保护方法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意义,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想法。
6.小结(5分钟)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 保护文物》 人教新课标
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新课标1. 教学目标•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学会用画笔表现文物的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和历史。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画笔表现文物的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学生能够在绘画中表现出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4. 教学创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博物馆或其他文物保护中心进行实地参观。
学生能够亲眼看到那些古老的文物和历史的遗迹,更好的感受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5. 教学内容5.1. 文物保护这里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的文物,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并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5.2. 文物的美介绍文物的各种美,如形态、色彩等,让学生用画笔表现出文物的美。
5.3. 四维图新此部分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地图的制作方式,并组织学生自己制作历史地图或历史漫画,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演变。
6.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展示、讨论、实地参观等形式进行教学。
7.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用画笔表现文物的美;•制作历史地图或历史漫画。
8.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观察学生在画画时的技能和表现;•查看学生制作的历史地图或历史漫画;•结合学生的口头表述,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9. 巩固练习练习题:如果你是个博物馆管理员,请你定制一个文物保护方案,保护你们博物馆里最珍贵的文物。
10. 拓展阅读•《中国文物保护与鉴定》,作者:李洁•《文物保护在博野实践》,作者:李建中•《文物鉴定和保护技术》,作者:吴红文11. 参考文献•[1] 陈洪德. 美育教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 陈冕. 美术教育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含义和价值,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特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和价值2. 美术元素在文物中的应用3. 保护文物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1. 了解文物的价值和特点。
2. 学会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
四、教学难点1. 文物价值的理解。
2. 美术元素在文物表现中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物的含义、价值和保护意义。
2. 演示法:展示美术作品,分析其中的美术元素。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提高表现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保护文物的方法和经验。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的格式,编写剩余的十个章节。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准备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准备保护文物的宣传资料和案例。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
2. 讲解:讲解文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保护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4. 实践:学生动手创作,表现自己心中的文物。
5. 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八、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文物知识和美术表现方法。
2. 强调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文物。
九、课后作业1. 收集更多关于文物的资料,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总结保护文物的教育意义,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渗透这一理念。
十一、评价标准1. 学生对文物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2. 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表现文物的能力。
3.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保护文物的方法和创意。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二:文物保护知识动画课
近年来,文物保护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保护文物,已经成为一个许多人关注的话题。
在我国的教育中,从小学起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六年级美术课中,为了加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安排了文物保护知识动画课。
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物的种类,并能够区分不同种类的文物。
2.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明确自己应该怎样保护文物。
3.了解文物保护的原则,懂得如何正确保存文物。
二、教学过程1. 引入引入视频动画,给学生们看一段动画,学习文物的种类和意义。
并让学生讨论一下文物保护为什么很重要。
2. 正文教师会依次介绍各种文物,包括器物、书画、文献等等。
讲述文物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对文物进行何种保护措施。
在介绍完各种不同的文物之后,让学生在讨论时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这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每种文物的特点,并可以方便他们识别文物类型。
教师会介绍文物保护的原则,如光线、温度、湿度等因素。
让学生了解文物损坏的原因,并提供正确的保存方法。
同时,教师也会注意到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掌握掌握文物保护的知识。
3. 结束在结课前,教师会对文物保护的主题进行一次简单的复习,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文物设计、绘画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心得文物保护知识动画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护方法。
通过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更直观地给学生展示文物的特点、种类、损坏因素和保存方法。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活动等方式深入理解所学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
如果有不同的问题,需要及时解答,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兴趣,掌握更多长期保护文物的方法。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优秀教案范文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优秀教案范文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爱护文物》优秀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育学生酷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会观赏,绘制文物。
3、了解爱护文物的意义,增加学生的文物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知道爱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扬小报。
教具:老师:课件和图片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看图片中心电视台鉴宝现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俗话说盛世藏宝,乱世藏金。
现在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喜爱保藏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人说现在是全民保藏的时代,全国有七千多万藏友,电视上也有众多的鉴宝节目,这里说的宝大多数时候指的都是历朝历代的文物,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所以我们要爱护好自己民族的文物。
引出课题《爱护文物》二、讲授新课:说到爱护文物,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阅读课本P26第一、二两节。
了解文物的范围。
1、观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老师边引导看图,边讲解。
(1)中共一大会址 1920年和重大历史事务、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谁能举一下我们自己身边的例子? 绘画大师李可染的故居,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2)五彩鱼藻纹瓷罐明(3)黄花梨圈椅明(4)玉凤商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5)龙门石窟大佛唐(6)齐景帝陵墓麒麟南北朝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物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举个身边的例子:狮子山汉墓兵马俑,楚王山千佛洞,东坡黄楼,云龙山放鹤亭,兴化寺北魏佛像,徐州汉画像石2、小组探讨,感受文物的美感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老师作适当小结5、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建的优秀文化。
三、课堂小结资料徐州,国家其次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十二,尧封彭祖于此,称大彭氏国,春秋有彭城邑,战国时为宋都,项羽亦曾在此建都,三国时为徐州州治,清代为府治。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上册美术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保护文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文物的意识。
3. 使学生掌握保护文物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文物价值的深入理解。
2. 文物保护方法的掌握。
3. 学生文物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文物保护相关书籍、资料。
3. 文物模型或实物(如陶俑、青铜器等)。
4. 实验器材(如保护液、清洁工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我国著名的文物古迹,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对文物保护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讲解文物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介绍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防止文物受潮、防虫蛀、防光老化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文物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同时学习文物保护的方法。
4.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文物模型或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文物保护实践。
如使用保护液进行涂抹,使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洁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物保护的方法和心得,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感悟。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文物保护。
板书设计:1. 第12课《保护文物》2. 课文要点: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1.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文物,了解其价值和意义,并思考如何进行保护。
2. 写一篇关于文物保护的短文,内容包括文物的价值和意义、文物保护的方法和重要性。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保护文物六A美术组——___一、组织教学在开始上课前,老师先和学生们打招呼,稳定学生情绪,做好上课的准备。
二、激情导入1、老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展示几幅生活用品图片,引导同学们辨认哪些器具是古董文物或者用来收藏鉴赏的。
2、同学们观赏并讨论这些图片。
3、老师小结:要想分辨出哪些是文物,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文物。
4、引入并板书课题:保护文物。
三、自主尝试1、老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文物?请用自己对文物的了解来阐述一下文物的概念。
2、学生回答,老师进行适当引导。
四、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回答以下问题:1、文物分为哪几类?(可以参考教科书26页)2、保护文物的意义是什么?五、分享点评1、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不同种类的文物代表图片,一起赏析各类文物的不同特征和价值意义。
2、同学们回答保护文物的意义:文物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历史、科学、精神、研究和欣赏价值。
文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到的。
保护文物有助于维护文化传承和国家形象,同时也能够保护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3、老师让同学们思考讨论身边的文物有哪些,并播放太昊陵和画卦台等本地文物的代表图片,让同学们欣赏。
4、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身边的文物呢?六、练反馈1、课下了解、调查我们所居住的省份或城市有哪些历史文物。
2、同学们绘制自己喜爱的文物,并注明它的名称、年代和地点。
行动中来。
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多媒体范画图片,并进行了详细的绘画步骤示范。
学生们在老师的巡回辅导下进行了练。
最后,作业评价采用了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展评的方式。
在课程结束时,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体会和质疑。
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利用美术知识来绘制宣传海报,以便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文物的行动中来。
同时,学生们也深入了解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思考了自己可以为文物保护做出的贡献。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物是什么,文物的种类以及文物的重要性。
2.了解文物需要得到怎样的保护,培养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3.运用美术语言表现文物的魅力及其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文物的概念及文物的种类。
2.文物的保护意义及方法。
3.美术作品中呈现出的文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小视频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激发其对文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讲授(30分钟)1.文物的概念及文物的种类。
首先讲解文物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文物是指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来以表现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情况的物品,是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
接下来讲解文物的种类,如青铜器、书画、陶瓷、织锦、民间工艺品等。
可以将图片投影呈现给学生,让其了解不同种类的文物外形特征,以及文物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
2.文物的保护意义及方法。
通过讲述文物遭到的破坏、失窃、遗失等情况,让学生明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方法,如加强管理、加强保护工作等,还可以借助有趣的事例来讲解文物保护的实施过程。
3.美术作品中呈现出的文物形象。
讲解文物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的呈现,让学生认识文物在艺术领域中的价值。
3.实践(50分钟)1.学生观察文物。
在实地或网络上让学生观察文物,了解文物的外形特征、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等。
2.学生创作。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文物以及其与自己的联系,通过素描和绘画手法表达文物的魅力和重要性。
4.总结(5分钟)1.学生交流。
让学生分享自己作品和感悟,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2.总结教学内容。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文物概念、种类、保护方法和艺术应用的认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创作、口头交流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文物保护意义的理解深度、文物美学意义的认识程度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五、延伸拓展在课后让学生利用网络或实地参观活动的机会,继续探究文物的知识,并对自己的文物创作进行完善和丰富。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六年级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概念和价值,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文物的概念和价值2. 保护文物的意义和方法3. 美术作品的创作方法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文物的价值。
2.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对文物的认识和感受。
3. 如何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物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方法。
2. 示范法: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保护文物,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4. 创作展示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绘画、手工制作等工具和材料。
3. 准备展示板或墙壁,用于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文物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文物的概念和价值,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3. 示范创作:教师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讲解创作步骤和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文物,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5. 创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关于保护文物的美术作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6. 创作时间: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美术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8.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并反思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1. 老师准备:(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2.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1)引导学生欣赏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文物的美感。
(3)教师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2.发展阶段(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3.收拾与整理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各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4.课后拓展让学生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运用手抄报的形式来倡导保护文物的精神,用彩笔绘画的形式不仅抒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教学难点: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常规)二.导入:提问: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放映幻灯(贯耳瓶)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四. 放映录象篇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教学重难点: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教具:青铜器实物,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保护文物.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二,发展阶段: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幻灯):夏:乳钉纹爵商朝的青铜器:1,兽面纹方鼎.2,四羊方尊3,铜纵目面具西汉时期:长信宫灯战国时期:1,虎噬鹿青铜器座2,宴乐攻战壶东汉时期:铜奔马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器又有什么不同.五,知识窗: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文物”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为文物。
所以本课的首页结合欣赏作品给出了“文物”的定义。
后面的三页可以理解为“找一找”,关键词是“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关键词是“了解”;“做一做”,关键词是“喜爱”。
理解“文物”的概念,再把关键词串起来,本课就可以轻松掌握了!二、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会欣赏、绘制文物。
3、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知道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2.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传小报。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播放图片(精美文物图片)教师语言: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片,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教师语言:对,这些精美的工艺品以及建筑都是我们国家的文物,但是它们却遭到了外国侵略者的破坏。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保护文物课题:《保护文物》(二)探究新知1. 视频介绍文物知识教师语言:你们了解文物吗?中国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哪些东西可以称为文物呢?文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请你观看下面的视频了解一下。
2. 文物的分类出示图片(中共一大会址 1920年)教师语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出示图片(齐景帝陵墓麒麟、龙门石窟大佛)教师语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出示图片(五彩鱼藻纹瓷罐、玉凤)教师语言: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出示图片(康熙词典)教师语言: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出示图片(黄花梨圈椅)教师语言: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教师语言:原来文物的种类有这么多呐,可见我国历史之悠久。
3. 巩固新知,寻找文物教师语言: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文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样?请你观察出示的图片,找一找哪些是文物,哪些不是文物呢?1)第一组(现代花瓶、彩陶船形壶、现代图书)教师语言:这一组中,彩陶船形壶是文物(出示图片)2)第二组(公园游船、日晷、儿童画、长城)教师语言:这一族中,日晷和长城属于文物(出示图片)3)第三组(现代裙子、龙袍)教师语言:第三组中,很明显能看出龙袍是文物(出示图片)教师总结:通过练习,你已经能够很准确地找出文物的特点了。
保护文物美术教案
保护文物美术教案关于保护文物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文物和文物艺术的重要性。
2. 掌握保护文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文物及其重要性-向学生解释文物的概念,包括历史遗迹、古代建筑、传统手工艺品等等。
-讨论文物对于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文物对于我们了解过去的作用。
2. 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介绍常见的文物保护方法,例如储存、修复、保护环境等。
-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地保存文物,包括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定期清洁等。
-向学生展示保护文物的实际案例,让他们了解不同类型的文物需要不同的保护方法。
3. 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个人对文物保护的责任。
-讨论文物被破坏的原因,例如盗掘、环境污染等。
-鼓励学生参与当地文物保护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参与志愿者工作等。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文物的图片,并询问学生对这些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解释文物的概念和重要性。
-提出本节课的目标。
2. 讲解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向学生介绍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重点强调储存文物的环境和温湿度的重要性,以及定期检查和清洁文物的必要性。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他们对于文物保护方法的了解和经验。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文物保护案例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讨论文物的特点和保护方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交流。
4. 学生分享和总结(15分钟)-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建议。
-引导学生总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鼓励学生提供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以保护和传承文物。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写一份关于保护某个具体文物的计划书。
教学资源:-文物图片和视频展示-小组讨论材料和工具-文物保护案例分析资料-作业布置及参考范文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参与度和反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共有8个单元,其中第7个单元为“保护文物”。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什么是文物、文物的分类、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法、文物修复等内容。
通过学习该单元,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价值,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同时,也使学生自觉爱护文物,积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文物,掌握文物分类方法;2.了解文物保护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能简单说明;3.能够知晓当前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4.能够听、讲、看、写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5.能够表现文物保护的态度和行为;6.了解文物修复基本原理。
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态度;2.学生对什么是文物、文物分类方法、文物保护及修复的理解与掌握;3.教师如何展示学习资源和陈列物品。
四、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在讲述文物保护的过程中,用情境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加深学生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2.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什么是文物,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如何保护文物,从而实现知识的获取和掌握。
3.课堂展示法:教师利用教室内外的实物、图片等展示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有直观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在讲台上陈列一些文物,并引导学生看、听、摸、闻,感受其文物独特魅力。
然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是文物?有哪些种类?2. 情境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学生可以模拟前期爆发的西安博物馆盗窃案例,思考如果自己是文保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如何保护西安博物馆内的文物?学生通过思考,了解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如何防范盗窃、如何保护文物不受天气和人为破坏等方面的知识。
3. 讨论式教学环节教师参照教材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对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作出必要了解,并使学生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中逐渐探索出文物保护应该如何展开工作,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国宝。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教案
保护文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以“保护文物”为主题的一节美术课。
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文物的价值,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文物进行简单的介绍和保护措施说明。
同时,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文物,掌握文物的基本特点,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展示和创作等方法,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文物保护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文物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文物的基本特点,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运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文物图片、示范作品等。
2.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笔记本等绘画工具以及有关文物资料和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文物的名称和背景。
(2)请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简单介绍文物的概念和特点。
(3)引导学生思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出本课主题。
2.新课探究(30分钟)(1)展示一组不同种类的文物图片(如瓷器、石雕、木雕等),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文物的特点。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邀请几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观点,并对一些重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4)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并进行总结。
同时,利用课件展示正确的文物保护方法。
3.创意实践(15分钟)(1)请学生根据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文物进行创作。
(2)在绘画过程中,强调要运用前面所学到的文物保护方法来表现文物的特点和保护措施。
(3)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小学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物的概念、分类、价值以及保护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物保护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和传承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主讲者。我发现这样的角色转变让学生们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但我也意识到,有些学生还是比较内向,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是今天课程的亮点。学生们在分组讨论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们围绕如何保护文物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在实验操作环节,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但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最终完成了任务,这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可以更加充裕一些,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操作。其次,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进度,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讨论更加深入。
小学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保护文物》教案,对应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神奇的文物》。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了解文物的概念、分类和价值;
2.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如文物的保存环境、防潮、防虫、防震等;
3.观察并分析教材中的文物图片,感受文物的美和历史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文物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
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常规)
二。
导入:
提问:
1. 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 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
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
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
(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
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
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