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廉颇与蔺相如》人物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本文通过典型事件、在矛盾冲突中、典型 性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多处对比衬托, 巧妙的侧面描写来烘托,使人物性格鲜明,血肉 丰满,栩栩如生,令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总之,《史记》不但在史传发展史上,就是在中国文学史上, 都堪称“是一部波澜壮阔,包罗万象、雄伟无比的史诗”。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史记》中一系列血肉丰满的 人物形象,是与司马迁在人物形象塑造所创造的独具匠心艺术 手法分不开的。认真总结《史记》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对我们是大有补益的。司马迁的历史观、 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娴熟的写作技巧,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和 学习。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的主张,以防秦国挟
格 持赵王 特 点
廉 颇 知错能改,以国家利益为上。
当知道蔺相如以国为重的用意后,深为感动,
之 立即“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表 性 现出勇于认错的精神。 格 特 点
廉 作者也不避讳廉颇的缺点,鲁莽善妒,心胸狭窄的 特点。
颇 1、当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他只看到了自己 之 “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而看不到蔺相如在外交上的成 性 就,只是认为“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格 2、并且扬言“必辱之”,完全没考虑国家安危,狂
这些细节描写,并不加以工笔细描,重彩涂抹,可是由于其精练 和准确,极为俭省地勾画出人物的外形和内心,显示了蔺相如的 大智和大勇。
(四)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 我们以蔺相如“两斗秦王”为例,分析蔺相如语言的个性化。
1、“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 强秦之欢,不可”明为奉承秦之强大,实为讽刺秦之无信。又柔 中带刚,绵里藏针
赵王三问,三无(无所适从、无可奈何、无 计可施)毕现; 相如三答,三有(有远见、有胆识、有担当) 尽显。 就是在赵王与相如的三问三答、三无三有的 强烈对比中,表现了蔺相如的自信果断,智 勇双全。
(六)巧妙的侧面描写来烘托,使人物形 象有力凸显
蔺相如是本文的主要人物。然而,他在作品中 并没有直接正面登场,而是通过缪贤举荐“宜 可使”,接着举实例证明“其人勇士,有智谋” 这种侧面描写非常具有说服力,因而赵王心悦 诚服,对相如言听计从。
开篇对廉颇蔺相如两个人物身份介绍文字中,虽然不足 六十个字,却形成至少三种反差:
其一,文字数量上的反差:人物介绍一详一略 其二,身份的反差:两人一贵一贱,身份悬殊。 其三,人物在外界影响上的反差:两人一尊一卑,地位 甚远。
一详一略,一贵一贱,一尊一卑, 对比鲜明,为下文两人矛盾产生埋下伏笔。
赵王召见蔺相如一节
两次“廷斗”,刻画出蔺相如能言善辩、娴于辞令的外 交家的身份和“知死必勇”血气刚盛的策士风度。他的 语言,有理、有利、有节,使他智勇双全,大义凛然、 临危不惧、机智善辩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
(五)多处对比衬托巧妙运用,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在人物刻画上,作者有意“制造”了多种反差,在反差 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课文通过三件事反映了两种矛盾:一是赵秦两国之间的矛盾; 一是廉蔺两人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后果,是构成后 一个矛盾的原因。两个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在两种矛盾冲 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蔺相如的性格就是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逐渐展开的。
完璧归赵中秦赵两国围绕和氏璧产生矛盾,蔺相如就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 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蔺相如奉璧西入秦,入秦后与 秦王斗争的两大回合,使矛盾步步激化。 第一个回合,蔺相如献璧后又索璧,胁迫秦王作了让步。这部分秦王与蔺相 如之间的矛盾,构成波澜曲折的情节。 第二个回合,璧已归赵,蔺相如是先发制人,后又柔中带刚,洞察秦王的内 心,采用了针锋相对的对策,因而人、璧两全,围绕和氏璧的矛盾得以解决。
鲁迅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 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司马迁就是这样,善于刻画细节, 使人物形神兼备,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我们以蔺相如的动作和神态为例。
1、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三个动词, “持”“却”“倚” 。“持”,重新得璧,赢得了主动; “却”,远离秦王,获得了空间;“倚”,有了掩护,夺得了 地利。这一切,都显出蔺相如欲“头与璧俱碎于柱”的决心。 2、“怒发上冲冠”,写其神态,更是将他的怒不可遏跃然纸 上。 3、左右欲刃相如时,“相如张目叱之”,神形兼备,让我们 如见其状,如闻其声。
(一)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
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写人物传记时,就不能事 无巨细,统统罗列,而是必须对这些传记的素材进行加工、提 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课文选了最 有典型意义的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 三则故事,都有利于表现蔺相如智勇兼备,且智勇又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在三问三答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中,蔺相如的形象得以进一步 展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赵王一问, 是无所适从;相如“不可不许”,则具有远见卓识。“取吾璧, 不予我城,奈何?”赵王二问,是无可奈何;相如“宁许以负 秦曲”,则尽显过人胆识。“谁可使者?”赵王三问,是无计 可施;相如“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 璧归赵”,则颇具担当之勇。

智 勇
璧 归 赵



蔺 相

百度文库 璧 归 赵
相 如 之 智
1、面对秦以城易璧的要求,蔺相如提出“不可不 许”“宁许以负秦曲”的看法,可见他有独特的见解 2、当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偿城时,便以“璧有瑕, 请指示王”为借口,机智地取回和氏璧 3、提出秦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要求 以拖延时间,派人将玉送回赵国。 这些表现蔺相如的足智多谋。
如 表现了他明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和不计私怨的高
尚品德。
总结: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智勇德 智勇兼备,相得益彰 因智,而勇能多法; 因勇,而智能取胜。 智勇外现,以德为纲
(二)廉颇的性格特点: 优点为主,缺点兼之
忠勇,爱国,改错能改,心胸狭窄
廉 颇 英勇善战,威震敌国
1、文章一开始就说他“赵之良将也”,接着略
二、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 (二)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丰满完美 (三)极具典型性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四)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五)多处对比衬托巧妙运用,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六)巧妙的侧面描写来烘托,使人物形象有力凸显
之 举一例“为赵将伐齐,大破之”,称赞他“以勇气 闻于诸侯”。
性 2、在“渑池之会”结束后,“秦不敢动”。 这是 格 廉颇统兵备战的结果。 特 点
廉 善于谋略,有政治眼光。 颇 1、在渑池之会当“赵王畏秦,欲毋行”时,廉颇、 之 蔺相如劝赵王前行,不能“示赵弱且怯” 性 2、送至境,与王诀,提出了“三十日不还,则
唐太宗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王朝兴替、个人得 失都在历史中。
文中其他一些次要人物的烘托也使相如的形象更鲜明突出。
如“完璧归赵”对秦王君臣的描画,1、“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写了秦王的贪婪;2、 “秦王恐 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的装模作样; 3、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写尽了秦王与群臣啼笑皆非 而无可奈何,其狼狈窘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再如 “渑池之会”中,“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活画出 秦王侍从的狗仗人势而又胆小怯懦的本质,这些也 都反衬了相如的临危不惧。



人 物 赏
蔺 相 如

学习目标
1、赏析廉颇和蔺相如性格特点 2、概括归纳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总结规律, 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杰出的艺术才能,激 发对《史记》的阅读兴趣
廉 颇 与 蔺 人相 物如 赏 析
一、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一)蔺相如的性格特点: 智 勇 德
缪贤举荐,称“其人勇士,有智谋”, 智 勇两字高度概括,并且自始至终 体现着这一特点
妄自大胸襟狭窄。
特 点
总结:次要人物,刻画不多,特色鲜明
正是由于他的忠勇爱国,勇于改过, 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瑕不掩 瑜的历史人物,一位有着独特个性的 优秀军事家,千古以来赢得人们的无 限崇敬和爱戴。
(三)小结: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三个历史故事,着力刻画了蔺相 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和他深明 大义,“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贵品质, 也赞扬了廉颇忠于赵国,勇于改过的可贵精 神。
例如他章台斗秦王,能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复取璧,以璧击 柱胁迫秦王,这些是智;他直斥秦王,欲以死相搏,这些是勇。 作者所选用的材料,较好地表现了智与勇互为表里,互为因果, 互为作用。
(二)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丰满完美
矛盾冲突不仅是构成故事的基础,也是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 没有矛盾冲突,人物就没有活动的舞台,性格也就无从表现。 有了矛盾冲突,人物性格才会更加鲜明突出。
完璧归赵之矛盾:诈璧和归璧 表现了蔺相如的大义凛然、不畏强暴而又善于审时度 势的性格特征。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秦王欲与赵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 池”。秦伐赵“拔石城”,复攻赵,“杀二万人”。约赵王 “为好会”,这明明是恃强凌弱,不怀好意。秦王的步步紧逼, 秦赵斗争的矛盾日趋激化。在渑池会上,秦赵一主一宾,一众 一寡,一有预谋一为被动,蔺相如又针锋相对,与秦王展开斗 争,挫败了秦王的挑衅,维护了赵国的尊严,使赵王得以安全 回国,最终夺得了胜利。
完 璧 归 赵 之
蔺 相 如
面对秦王展开的攻势,蔺相如针锋相对,使秦王侮辱赵王的 阴谋没有得逞,反受其辱,以失败告终, 1、“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誓与秦王同归于尽的咄咄逼 人
足见其勇 2、“左右欲刃相如”时,“相如张目叱之”,迫使“左右皆靡”, 令人望而生畏
足见其威 3、迫使秦王“为一击缻“,为赵王夺回颜面,又“请以秦之咸 阳为赵王寿”的机智巧驳,反败为胜
足见其智 凸显了蔺相如反应机敏,蔑视强权,置生死与度外的勇于斗 争善于斗争的形象。
渑 池 之 会 蔺之




1、蔺相如听到廉颇宣恶言,于是“不肯与会。相如

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引车避匿”,

委曲求全

隐忍退让、宽宏大量
蔺 2、特别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内心吐露,

高尚情操
完 璧 归 赵
相 如 之 勇
1、当赵王无人可使秦时,蔺相如“愿奉璧往使” 勇敢担当
2、再次拿回和氏璧,蔺相如威胁秦王“臣头今与 璧俱碎于柱矣”
大义凛然 3、“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也”
直言斥责 4、“臣请就汤镬”
视死如归 这些都体现了蔺相如的勇敢无畏
足 智 多 勇谋 敢 担 当
渑池之会之矛盾:秦赵“侮辱和反侮辱” 蔺相如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智与勇,进一步得到 表现。
在秦赵矛盾渐趋缓和之后,内部矛盾又激化起来。出身舍人的 蔺相如新建奇功,位在良将廉颇之右,引起新冲突。矛盾的引 起,在于廉颇的争名位;矛盾的展开,是廉颇宣言见相如“必 辱之”;矛盾的激化,是相如的舍人皆请辞去。矛盾的解决, 是蔺相如一再忍让,特别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一语,廉 颇幡然醒悟,负荆请罪,矛盾解决。
2、深知秦王贪心的弱点,于是威胁秦王“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 矣”, 相如反而咄咄逼人,在气势压倒秦王。
3、二斗秦王中,秦王一切按照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设九 宾礼,朝堂接见,以礼相待。但蔺相如却是空手而来。此时蔺相 如是先发制人义正辞严,直言相斥:“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变被动为主动,变理亏为有理。 4、接着又语气平和,谦恭有礼:“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 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 而得罪于大王乎?”使对方放松警惕。
负荆请罪之矛盾:廉蔺地位之争 体现了相如的隐忍退让、宽宏大量、心胸开阔、不计私 怨的高尚品德,以国为先的高尚的爱国情操
三则故事,两种矛盾,三个焦点,看似相对独立,实则密不可 分。人物形象就在这种种矛盾的环环相扣中和每个矛盾的产生、 发展、解决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三)极具典型性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逼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