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之思考:

记得三年多前,我一进芷兰,走上讲台,就想:我一定要上好每一堂课,把每一堂课当公开课一样准备。罗先文主任曾跟我说过,如果新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那么一定会进步得非常快。我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道理。因为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的整个过程的思考与总结。有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教学就是清晰的,而不是盲目的。有总结并及时修正方法,才会有不断地进步。

我想:教学反思首先表现为自觉性。如果我们教师想站在三尺讲台上开启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么你会觉得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

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荷塘月色》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意蕴深厚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了。教《荷塘月色》,多数老师习惯把鉴赏、品读集中于文中写荷塘月色的部分。不足之处,是往往把它作为单一景物来赏析,即分为“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且多从修辞角度品写景之妙,目中只有景,而忽略景中人之心境。是夜之月只是朱先生之月,是月之荷也只是朱先生之荷。试想,换另一夜,朱先生所见必是另一番荷塘月色。未理解这一点,所谓情景交融,终隔了一层。那么,是夜景中之人究竟有何心境呢?

教学参考书大都把《荷塘月色》中朱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为切入点,并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当然是有道理的。《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的清华园,南方血雨腥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也在分化。像朱先生那样仍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因而陷入苦闷彷徨之中。这是处“五四”和第一次大革命两者之低谷的时代苦闷,是觉醒的一代面对黑暗而深感理想失落、无路可走的苦闷。因此,朱先生通过文章表达自己苦闷的心境,是可以理解的。

但若将朱先生的苦闷仅归于“黑暗”现实,是不全面的。《荷塘月色》是作者“独处”时的“独语”--与其说在欣赏景物,不如说在逼视自己的灵魂;与其说眼前是他看到、感觉到的,不如说他在构造心中渴望的“梦”。尤其朱自清是属“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像他那样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两大政治力量尖锐对立的形势下,必然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中。

《荷塘月色》所表现的苦闷不仅有政治性的,也有伦理性的。至写本文时,朱自清已有六个儿女,“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他养活,他便陷入了人生担荷过重的生存境况,而家中又常生龃龉和矛盾。从《背影》可知,1920年后朱自清的家境,已非常惨淡。朱自清月薪的一半寄给家里,但还是不能满足父母要求。妻儿生活在家中,倍受折磨。因为穷,家庭失和,为减少矛盾,节约开支,朱自清从杭州一师回到家乡任扬州八中教导主任。由于庶母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私交,朱自清的薪水,本人不能领取,被直接送到家里。迫于此,朱自清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另组小家庭。因此,朱自清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也可理解为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当然,伦理自由,并非与政治自由没一点联系,但那是比较间接的、次要的。

无论政治原因、“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原因,还是家庭失和的伦理原因,都应是外在的、间接的,或说是导致苦闷的诱因,真正原因还在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人天生就是孤独的动物。人类生存的这一必然矛盾,是“孤独”产生的根本原因。屈原走在汨罗江畔时,他心中也一定满是孤独。以统一天下、振兴楚国为己任的屈原,纵有内政、外交才能和对楚国的耿耿忠心,怎抵谗佞小人冷箭和中伤?眼看祖国被强秦欺凌甚至灭亡却无能为力,他心中怎能不悲愤、无奈和孤独。有人因孤独求同望断肝肠;有人因孤独痛苦难觅出路;有人则可能寄情山水,到大自然的宁静中去感受自然的细腻和优雅,体味人生“孤独”的矛盾,感悟生命过程的深刻和复杂。只要我们面对生活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这是第三次讲《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以前老是跟着教参跑,一直找不到要点和特色,这次似乎有些新发现。

对于学生来说,《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文章传递的美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有较大的距离。最大的难题在于“悲凉”与“衰亡”如何成为一种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课前就把教学目标定为“体会另一种不同的美,填补学生某些审美经验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审美、审美修养”为切入点。

“美”经常主观的,这就需要从理清写景状物散文的“物-我”关系入手。通过作者所选择的物象及其特点来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点,并以此体察作者心灵世界。方法有两点,一是宏观上的,要“把握结构、理清思路”;一是微观上的,要“品味语言、领悟感情”。

宏观把握相对容易,因为这篇文章本身结构比较清晰。全文14段,首尾两段分别互相照应,构成一个圆形结构。中间10段具体描写秋景,分别写“秋晨、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和秋果”。第12段的议论、抒情是在对秋的具体叙述后自然引发的,归入前一部分应该比较合理。

微观的文本细读主要两个层次,一是语言形式与情感关系方面的,一是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方面的。

语言形式和情感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种隐喻或表征。比如首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表述为“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样的变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强化。再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一句。这里有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里面,一方面“从杭州至青岛”、“更要从青岛上北平”把他的行踪叙述得很“啰嗦”;费尽周折无非是“不过想品味秋”。费尽周折的行程,原来只为了一个小小的目的。强烈的对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对于“秋”的极大向往,极大的向往也就传递出作者对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还有其它诸如此类的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对于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处的。

“景物与情感的关系”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点、个性化的景物与感情的关系就不好理解了。这篇文章写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个性鲜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蝉声”等等。所有这些景物不仅仅如作者自己说的是“悲凉”,它们更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衰亡”或“即将衰亡”。现实的景物是连续不断的,之所以要选取这些景物,肯定是这些景物与“我”的内心有某种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们普通人都会赞美生命的生机蓬勃。可是,这里却是向往“悲凉”和“衰亡”,“悲凉”、“衰亡”倒成为一种美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从道理上说,我们对于美的体会,或者我们之所以会认为某种外物是“美”的,肯定是这种外物引起了我们内心的某种满足和愉悦。前文说过,一般情况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