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遵循“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幼儿,促进融合发展”的原则,通过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家园合作,为特需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促进全体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融合教育能力。
2. 营造包容、和谐、友爱的幼儿园环境,使特需幼儿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3.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特需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
4. 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特需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专题培训,学习融合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
(2)开展教师研讨活动,分享融合教育经验,提升教师融合教育能力。
(3)鼓励教师参加专业认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优化教育环境(1)创设包容、和谐、友爱的幼儿园环境,消除特需幼儿的心理障碍。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3)合理布局教室,方便特需幼儿参与各项活动。
3. 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1)针对特需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开展个别化教育,关注特需幼儿的全面发展。
(3)利用教育资源,为特需幼儿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活动机会。
4. 加强家园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特需幼儿的情况,宣传融合教育理念。
(2)建立家园联系制度,及时沟通特需幼儿的教育情况。
(3)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共同关注特需幼儿的成长。
5. 开展特色活动(1)组织特需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2)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3)举办融合教育宣传周,提高社会对融合教育的关注和认识。
四、工作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能力。
2. 第二阶段(4-6个月):优化教育环境,为特需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支持。
3. 第三阶段(7-9个月):加强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一、引言融合教育是一种综合性和包容性的教育方法,旨在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它强调了教育的平等和包容原则,提供了适合不同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环境。
为了有效实施融合教育,教师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学计划,确保所有学生能够获得公平和质量的教育。
二、背景介绍1. 融合教育的概念和原则融合教育是指将特殊教育学生和普通教育学生同堂授课,并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融合教育的原则包括:平等和公正、个性化教育、普遍设计、资源共享和协作等。
2. 融合教育的挑战和需求实施融合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课堂管理困难、资源不足等。
因此,教师需要制定一套全面且适用的教学计划,以支持他们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的教学工作。
三、制定教学计划的步骤和要素1. 需求评估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特点、能力和需求进行评估,了解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和优势。
基于这些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支持和资源。
2. 目标设定教师应该为每个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期望。
目标应该可衡量和可实现,并与学生的能力和发展需求相吻合。
设定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情况。
3. 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需要选择适合融合教育环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他们可以利用不同呈现方式和教学工具,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分组合作学习、个别化辅导和多元评价等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4. 资源准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师需要准备适合融合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这包括适应性教学材料、多媒体资源、辅助设备等。
教师应该确保这些资源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5. 评估和反馈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评估应该基于学生的能力和目标,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进展和困难。
通过及时的反馈,教师可以调整教学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改进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融合教育教学计划是一种教育模式,它在传统的学科教学基础上,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相互交融,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介绍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概念、目标和实施步骤,并探讨其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一、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概念融合教育教学计划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连接。
通过融合教育教学计划,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目标1.促进跨学科学习:融合教育教学计划可以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学习。
通过涉及不同学科的内容,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和现象。
2.培养综合能力:融合教育教学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跨学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学生能够通过融合学习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融合教育教学计划强调学习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三、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步骤1.确定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明确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目标和学习要求。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水平,确定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目标。
2.整合学科内容: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学科内容,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
通过设计课程活动,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
3.设计多元化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通过团队合作、独立探究、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合教育教学计划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讨论、研究、实验、剧场演出等。
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5.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在融合教育教学计划中,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融合教育小组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融合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全面提高融合教育小组的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融合教育理念的认识,增强教师融合教育意识。
2. 提升教师融合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融合教育方法。
3. 提高融合教育小组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融合教育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4. 增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三、工作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融合教育理念(1)开展融合教育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解读融合教育理念。
(2)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培训班,学习融合教育教学方法。
(3)开展教师交流研讨,分享融合教育经验。
2. 开展融合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1)开展融合教育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学习优秀教学案例。
(2)组织教师进行融合教育教学研讨,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3)开展融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
3. 提高融合教育小组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1)制定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融合教育理念及学生情况。
(2)开展家校合作活动,让家长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3)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及时沟通教育教学问题。
四、工作步骤1. 第一阶段(1个月):开展教师融合教育理念培训,提高教师融合教育意识。
2. 第二阶段(2个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3. 第三阶段(3个月):关注融合教育小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4. 第四阶段(4个月):加强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五、工作要求1.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融合教育小组教学工作,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中班融合教育工作计划下学期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以融合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原则,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环境创设,促进融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快乐成长。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 培养教师具备融合教育教学能力,能够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进行差异化教学。
3. 为融合教育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4. 提高融合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1.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
(2)开展教师研讨会,交流融合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课程设置(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融合教育课程方案。
(2)在课程设置中,注重生活化、游戏化、情境化,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教学方法(1)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操作教学等。
(2)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4. 环境创设(1)营造温馨、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感受到关爱。
(2)设置丰富多样的活动区域,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需求。
5. 家园合作(1)加强家园沟通,让家长了解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
6. 评估与反思(1)定期对融合教育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预期效果1. 幼儿在融合教育环境中,身心健康发展,个性得到充分展现。
2. 教师具备融合教育教学能力,能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
3. 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
4. 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得到社会认可,为其他幼儿园提供借鉴。
通过本学期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相信,孩子们将在充满爱的幼儿园环境中快乐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1.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融合教育
-条款增加:为特殊教育需求学生提供个性化教学支持,包括但不限于专门的辅助教具、个别化教学计划以及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
-说明:针对身体或智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调整教学策略,确保他们能够融入普通教育环境。
2.农村或偏远地区的融合教育
-关注教育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避免急于求成,确保改革的稳步推进。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如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参与融合教育的实施。
-强化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确保教育活动的安全和健康。
1.教师抵触情绪
-解决办法: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融合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接受度。
2.资源分配不均
-解决办法:建立公平的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3.个性化教学实施难度
-解决办法:提供教师足够的支持和培训,开发个性化的教学工具和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4.家长和社会的误解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一、背景分析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关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制定本融合教育教学计划。本计划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目标定位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条款增加:加强农村及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教师定期巡回指导和网络教学支持。
-说明: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需要特别措施来缩小与城市地区的教育差距。
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融合教育
-条款增加:尊重并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幼儿园融合教育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将紧紧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的精神,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融合教育,努力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幼儿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环境。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培养具备融合教育理念的专业教师队伍。
2. 完善融合教育资源,优化融合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强家园合作,形成融合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和支持融合教育发展。
三、工作内容1. 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相关培训,提升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开展教师研讨活动,探讨融合教育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3)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融合教育先进经验和做法。
2. 课程建设(1)根据幼儿发展特点,设计融合教育课程,注重学科整合和跨领域学习。
(2)开展融合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参与、体验、探究。
(3)开发融合教育资源包,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
3. 教学实践(1)实施个别化教学,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实施差异化管理。
(2)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3)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家园合作(1)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促进家园共育。
(2)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增进家园联系。
(3)建立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第1-4周):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
2. 第二阶段(第5-8周):开展融合教育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
3. 第三阶段(第9-12周):实施融合教育教学实践,关注幼儿发展需求。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家园共育。
5. 第五阶段(第17-20周):总结反思,持续改进。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融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融合教育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融合教育教研活动计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加公平、适宜的教育。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融合教育质量,我们特制定本教研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明确融合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2. 培养教师掌握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方法和技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融合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4.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活动内容1. 融合教育理念与政策解读- 融合教育的定义、意义和目标- 我国融合教育政策及实施现状- 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2. 融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融合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融合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融合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 融合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融合教育个别化教学策略- 融合教育评估与反馈方法4. 融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融合教育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责- 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融合教育教师团队建设与协作5. 融合教育案例分析与研讨- 融合教育典型案例分享- 融合教育案例分析与研讨- 融合教育案例改进与优化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2. 活动形式:-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融合教育理念、政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讲座。
- 工作坊:组织教师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活动。
- 观摩课:组织教师观摩融合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 交流研讨: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分享融合教育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
3.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1月至3月):开展融合教育理念与政策解读,帮助教师了解融合教育的基本概念和政策背景。
- 第二阶段(4月至6月):进行融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培训,提高教师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
- 第三阶段(7月至9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方法与策略研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巧。
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幼儿园融合教育工作计划范文一、工作目标我园融合教育工作旨在促进全体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破“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幼儿的个性化需求,让特殊幼儿和一般幼儿共同成长,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共融。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幼儿全面发展水平,促进幼儿智、情、体、美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2. 提高特殊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融入普通幼儿园生活和教育活动。
3. 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家长对融合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实现全社会对特殊幼儿的关爱和支持。
二、工作内容和重点1. 制定融合教育工作方案,由校长亲自主持,不断推进融合教育工作,加强团队建设,组织教研活动,提高师资力量和业务水平。
2. 制定特殊幼儿个别化教育方案,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每位特殊幼儿制定相应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并结合特殊幼儿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满足特殊幼儿的学习和成长需求。
3. 建立融合教育小组,组织全园师生和家长参与,开展“自由式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才华。
4. 拓展融合教育资源,积极与相关教育机构和社会力量合作,引进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提高融合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5. 加强家园合作,建立幼儿园和家长沟通的平台,提醒家长对特殊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教育特殊幼儿。
6. 做好特殊幼儿学习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工作,及时发现特殊幼儿的问题,为特殊幼儿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三、工作措施和方法1. 制定融合教育大纲,统一教学思路。
制定融合教育大纲,方便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融合教育的理念和举措,加强园所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培训,提高学校整体素质。
2. 制定特殊幼儿个别化教育方案,每个特殊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都不一样,需要为特殊幼儿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使每位特殊幼儿都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3. 积极引进融合教育资源,扩大融合教育范围。
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引进融合教育方案和资源,通过举办家长讲座、教师培训、融合教育研讨等活动,提高幼儿园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水平。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融合教育是指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等多种形式在教育教学中相互汇聚、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综合化、高效化的教学服务,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融合教育理念的核心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每个学生都有优势”,要求教育者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挖掘和引导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其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应该贯彻这一理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学习体验和提升。
二、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1.差异化教学原则:通过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实现教学内容的差异化,并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综合素养培养原则:融合各学科知识和技能,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批判性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发展。
3.多元化教学方法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学习、实践教学等,使学生在不同场景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路径1.需求调研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分析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学习困难,为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2.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选择:选择适合学生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如项目制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建立全方位的评价机制,包括学习成绩评价、综合能力评价、学习态度评价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效果通过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升,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导语:融合教育是指把特殊教育和常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和行为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资源。
融合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校和教育系统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其最大潜力。
在教学计划中融合特殊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策略。
一、教学主题1.1 促进学生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融合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社交技能。
针对这一主题,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
比如,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学生可以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同时提高自己的有效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1.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融合教育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其兴趣和动机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恰当的教材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英语课堂上,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通过歌曲和音乐节奏来引导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英语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融合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邀请学生一起研究某个历史事件,并鼓励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讨论和展示等方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活动安排2.1 不同学习能力的分组: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进行分组。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所需的支持和挑战。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安排相应的数学题目和活动,既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又可以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
2.2 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学生的差异性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程度和类型的支持。
融合教育教师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遵循融合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提高融合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公平、优质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 完善融合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
3. 提高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融合教育工作。
三、具体工作措施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开展教师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3)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2. 完善融合教育资源(1)建设融合教育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购置融合教育设备,如无障碍设施、辅助教具等,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3)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社会的联系,共同为学生提供支持。
3. 提高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质量(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开展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加强家校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融合教育政策和学校工作。
(2)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及时沟通学生情况。
(3)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增进家校感情。
(4)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
四、工作计划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制定融合教育教师工作计划,开展教师培训,完善融合教育资源。
2. 第二阶段(4-6个月):实施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加强家校合作。
3. 第三阶段(7-9个月):总结第一阶段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第二阶段工作,对存在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评估融合教育效果。
五、工作计划预期效果1. 提高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小学融合教育工作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关于融合教育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实现教育公平、提高特殊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宗旨,全面推进小学融合教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校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融合教育氛围。
2. 完善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为特殊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3. 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4. 建立健全融合教育评估体系,确保融合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三、工作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1)组织全校教师参加融合教育专题培训,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
(2)邀请特殊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帮助教师了解特殊学生的特点,掌握融合教育教学方法。
(3)开展融合教育教师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提高。
2. 完善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1)按照国家标准配备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确保设施设备齐全。
(2)制定资源教室管理制度,规范资源教室的使用。
(3)定期对资源教室进行维护和更新,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3. 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1)根据特殊学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
(2)开展个别化辅导,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业进步。
(3)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
4. 建立健全融合教育评估体系(1)制定融合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评估融合教育工作。
(2)定期开展融合教育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总结评估结果,为改进融合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四、工作步骤1. 第一阶段(2023年1月-3月):制定融合教育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培训,完善资源教室建设。
2. 第二阶段(2023年4月-6月):开展随班就读学生个性化教学,加强家校沟通。
3. 第三阶段(2023年7月-9月):进行融合教育评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4. 第四阶段(2023年10月-12月):推广融合教育经验,提高全校教师融合教育意识。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融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融合教育 计划
融合教育计划引言概述融合教育是一种将不同学科、不同学习方式和不同背景的知识整合在一起的教育方法。
它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融合教育计划,以推动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一、融合教育的理念1.1 综合性学科整合融合教育计划的核心理念是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
在这一方面,我们将通过:1.1.1 设计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然地涉足多个学科领域。
1.1.2 鼓励教师跨学科合作,共同规划教学内容,提高学科整合的深度和广度。
1.1.3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跨学科的研究和项目,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研究能力。
1.2 多元化学习方式融合教育计划注重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这一方面,我们将:1.2.1 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应用知识,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1.2.2 推广在线教育资源,提供灵活的学习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1.2.3 强化实践环节,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融合教育计划的实施2.1 教学资源整合实施融合教育计划需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实验室等。
在这一方面,我们将:2.1.1 开发跨学科教材,满足综合学科的需求,提高学科整合的质量。
2.1.2 制定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政策,促进教师间资源的共享与互通。
2.1.3 引入先进的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信息和技术的运用能力。
2.2 师资队伍培训为了更好地实施融合教育计划,教师队伍需要具备跨学科教学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方面,我们将:2.2.1 设计培训计划,帮助教师熟悉融合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2.2.2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拓宽他们的学科视野,提高教育水平。
2.2.3 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和互助。
三、融合教育计划的评估与发展3.1 评估体系建设为了确保融合教育计划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一、引言如今,教育界正迎来了一场变革,即融合教育的崛起。
融合教育旨在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无论他们是否有学习障碍或特殊需求。
本文将探讨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
二、融合教育的定义与意义融合教育是一种将各种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聚集在一起的教育方式。
它追求的目标是将每个学生视为独特的个体,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资源,使他们在同一教室中共同学习和成长。
融合教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尊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促进整体社会的包容性。
三、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融合教育需要一个全面的教学计划。
以下是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 个别化学习计划: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并制定个别化的学习计划,以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力。
2.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使用视听材料、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等方式。
3. 支持性服务和资源:建立专门的支持服务团队,包括教育心理学家、特殊教育教师以及其他专业人员,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4. 合作教学:教师之间的合作是融合教育的关键。
通过定期的合作会议和教学观摩,教师可以共同分享最佳实践和教学经验。
四、融合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方法实施融合教育教学计划需要以下方法:1. 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使教师能够了解最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具备应对不同学生需求的能力。
2. 家校合作: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及时沟通学生的进展和需要。
3. 评估和反馈: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展,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评估应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持续改进:融合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教师和学校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结果。
五、结论融合教育教学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旨在为所有学生创造公平、包容的学习环境。
融合教育工作计划与总结
融合教育工作计划与总结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融合教育的理念应运而生。
融合教育旨在通过整合不同的学科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多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下面是我制定的融合教育工作计划和总结。
工作计划:1.确定目标:首先,我会明确教育目标,包括学生在学术、社交、情绪等方面的发展。
例如,我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2.制定计划:然后,我会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3.整合学科知识:接下来,我会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综合运用不同的概念和技能。
例如,在教授数学的同时,我会融入科学和艺术元素,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进行实验和创造。
4.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融合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因此,我会通过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和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融合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因此,我会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工作总结:在实施融合教育工作计划后,我看到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和成长。
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有效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其次,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通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此外,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融合教育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时间管理是一个难题。
由于需要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学过程可能更加复杂和耗时。
因此,我需要在教学计划中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学科的内容都能得到充分教授。
其次,评估方式也需要改进。
传统的考试评估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
因此,我会探索更多的评估方法,例如项目作业和口头报告,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融合教育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园将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融合教育行动计划》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进融合教育工作,关注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为幼儿创造一个平等、和谐、包容的成长环境。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融合教育理念,增强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 完善融合教育课程体系,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加强家园合作,营造良好的融合教育氛围,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工作重点与措施1. 教师培训(1)开展融合教育专题讲座,提高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2)组织教师参加融合教育研讨会,交流融合教育经验,提升教师融合教育能力。
(3)安排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学习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
2. 课程建设(1)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制定融合教育课程计划,确保课程内容丰富、全面。
(2)开发融合教育教材,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开展融合教育主题活动,关注幼儿个性化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3. 教学实施(1)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得到关注和关爱。
(2)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4. 家园合作(1)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融合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融合教育需求。
(2)建立家园联系制度,及时沟通幼儿在园情况,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3)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长与幼儿、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融合教育氛围。
5. 融合教育评价(1)建立融合教育评价体系,对幼儿的融合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2)对教师融合教育能力进行评价,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3)定期开展融合教育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
四、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开展教师融合教育培训,提高教师融合教育理念。
2. 第二阶段(第5-8周):制定融合教育课程计划,开发融合教育教材。
融合教育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教育政策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融合教育语文教学,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识字、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学方案。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重点1. 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分享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强化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3)开展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4. 加强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1)开展口语表达比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演讲、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口才。
(3)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四、具体措施1.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融合教育理念。
2. 教学资源:收集整理适合融合教育语文教学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 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4. 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融合教育教师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为融合教育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促进全体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1. 提高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 为融合教育幼儿提供全面、适宜的教育资源,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
3. 建立健全融合教育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工作内容1. 教师培训(1)组织融合教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展教师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开展教师互学互助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2. 教育教学(1)针对融合教育幼儿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兴趣,促进其全面发展。
(3)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生活技能等。
3. 家庭合作(1)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2)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家长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增强家庭支持。
(3)定期举办家长会,共同探讨幼儿教育问题,形成教育合力。
4. 校园环境建设(1)优化校园环境,为融合教育幼儿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关爱、包容的氛围,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3)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提高其综合素质。
5. 融合教育资源(1)开发融合教育资源,如教材、教具、软件等,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加强与社区、家庭、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为融合教育提供支持。
(3)开展融合教育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工作措施1. 制定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确保培训质量。
2. 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3. 建立健全家庭合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4.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为融合教育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5. 深入开展融合教育资源开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工作总结定期对融合教育教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策略,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
教师教育融合工作计划
教师教育融合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师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融合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它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教育融合工作计划应运而生,以推动学校教师教育融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1.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融合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2. 促进课程融合发展。
通过融合教育培训和课程设计,推动学科教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实用性。
3. 推动学校管理融合发展。
通过融合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三、工作内容1. 教师培训与学习(1)组织开展融合教育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讲授融合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
(2)推动教师参加线上线下的相关学习和讲座,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课程设计与教学改革(1)组织制定融合教育教学计划,探索课程融合的实践路径和方法。
(2)推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
3. 学校管理与服务创新(1)探索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推动学校管理与服务的融合。
(2)组织开展学校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培训和学习,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工作保障1. 资金支持。
学校应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用于组织融合教育培训、购买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
2. 师资力量。
学校应组织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专家学者,培训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3. 教学资源。
学校应提供融合教育所需的相关教学资源和设备,如智能教室、多媒体设备等。
4. 管理支持。
学校应提供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政策支持和保障,确保融合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工作评估1. 效果评估。
定期对融合教育工作的推进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和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计划。
2. 满意度调查。
定期开展学生、家长、教师满意度调查,了解融合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融合教育教学计划为进一步加快首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尊重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拥有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权利,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进首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依据《中华人民 ___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和《 ___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___》(国发〔xx〕48号),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时期以来,首都特殊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特殊教育类别不断增加,学校特色日益凸显,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得到较好保障。
特别是培智教育得到较快发展,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基本得到满足。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在我市基本形成;特殊教育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截止到目前,我市共有基础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22所,在校生2988名(其中285名重度和多重残疾学生接受送教上 ___),另有5682名残疾学生在1093所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
(二)面临的问题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特殊教育体系的日渐完善,本市特殊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医疗筛查技术不断提高,残疾分类更加精细,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需求明显增加,现有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总量明显不足。
二是在残疾儿童少年分类增加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相对较低,融合教育水平不高。
三是全市所有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无一达到《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56-xx)。
四是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无专门编制标准,仍参照普通中小学编制标准,不适应特殊教育学校发展需求。
五是随班就读学生就学质量和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是全市中小学无障碍环境亟待改善。
(三)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 ___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特殊教育的学校(班)。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提出: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3. ___《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___》(国发〔xx〕48号)要求: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
4.《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 ___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明确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教育作为本市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采取措施,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加强残疾人学前教育、高级中等以上教育机构建设,开展教育督导和评估,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一)工作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握“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趋势,尊重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尊重特殊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融合,落实责任、政策倾斜,项目带动、分步实施的原则,实现首都特殊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以人为本、实现融合。
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残疾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实现组织管理常态化、教育教学个性化、支持保障社会化。
推进融合教育,实现医教结合、康教结合、社教结合、普特结合。
2.落实责任、政策倾斜。
明确政府在特殊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特殊教育师资保障、特殊教育资金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权保障和救济等政策制定和落实过程中,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实现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特别扶助和支持。
3.项目带动、分步实施。
制定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以项目为引领,分年度实施,集中财力精力办大事。
重点是保障残疾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关键是促进残疾学生融入主流、融入社会,享有快乐童年、幸福生活。
(二)建设目标到xx年,进一步完善以特殊支持教育中心为指导,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全面建设符合首都地位的现代化特殊教育。
1.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
在全国率先实现残疾儿童“普九”目标,各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以上;对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入校就读的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制定《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管理办法》,力争做到零拒绝、全覆盖;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为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
2.继续加强特殊教育硬件建设。
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主要项目达标,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建设和通用无障碍环境建设。
3.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质量。
以融合教育为指导,以提高素质教育为目标,提高特殊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做好残疾学生医疗、康复和教育结合工作。
(一)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引领工程工作目标:加强北京市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建设,各区县至少建1所符合残疾儿童少年身心特点,具有示范性的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引领区域内特殊教育发展。
主要内容:1.加大市级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建设力度,明确工作职责,合理配备人员编制,充实高素质教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师资培训和资源开发等功能。
2.各区县依托原有特殊教育学校建立特殊支持教育中心,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有条件的区县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编制总额内为特殊支持教育中心明确专职管理人员和教科研人员。
加强对本区域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健全以特殊支持教育中心为核心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和服务机制,完善特殊支持教育中心的教研、科研、资源开发和教师培训职能。
3.保障特殊教育学校达到办学条件标准,远郊区县特殊教育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设置寄宿部。
4.贯彻 ___颁布的《盲、聋、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编写适合北京地区的特殊教育教材,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革,加强各类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的个性化教育,努力推进特殊教育与各类康复训练(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结合,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和康复水平。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限补偿,积极开发优质特殊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北京市特殊库。
5.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双学籍制度。
学生具有特殊教育学校学籍和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学校学籍。
确保每名学生每月至少半天参加普通学校活动。
(二)随班就读主体工程工作目标:促进全市每一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接收随班就读学生,使义务教育阶段有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均可就近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拓展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年限,稳步扩大残疾少年高中阶段随班就读规模。
积极为逐步实现“同班就读”创造条件。
主要内容:1.把发展随班就读教育作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水平的主要形式和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加强领导,规范建设,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使有能力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能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本着合理便利、通用设计的原则,对全市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
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和示范区创建工作,三年内市级支持100所随班就读工作突出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软、硬件完备的示范性资源教室,创建20所市级融合教育示范学校。
3.促进融合教育,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
注重残疾儿童少年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等能力的培养,积极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形成专业特色,打造品牌专业。
对随班就读学生的鉴定、教学、考评和管理提出要求,开展发展性评估。
为每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就学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
(三)送教上门辅助工程工作目标:通过送教上门工作,对到校就读有困难的重度和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力争做到零拒绝、全覆盖。
主要内容:1.为有无障碍改造需要的送教上门残疾儿童少年家庭进行必要的无障碍改造。
2.针对不同残疾类型制定送教上门指导手册,针对每一个残疾儿童少年特点制定个性化送教上门工作方案,通过北京数字学校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需要的。
(四)学前特殊教育服务工程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特殊儿童随园就读工作,基本满足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主要内容:以幼儿园为依托,建立60个特殊儿童随园就读康复资源中心。
每个康复资源中心一般应配备专业教师1名,同时可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班,确保特殊儿童及家长的教育与指导。
(五)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特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主要内容:1.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依托高等学校,推进特殊教育教师师范专业建设,加大特殊教育教师培养。
探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
探索特殊教育教师医教结合、康教结合双学历职前培训制度。
研制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标准,开展特殊教育、康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实施特殊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高水平特殊教育师资队伍。
按新颁办学条件标准实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特殊教育教师中应有一定比例的康复训练教师。
2.推进巡回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特殊支持教育中心设立专门巡回指导教师,指导区域内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工作。
制定岗位条件,加强巡回指导教师培训和定期考核。
巡回指导教师享受特教津贴。
3.加快资源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资源教室的学校配备资源教师,加强特殊教育和医疗康复等方面的培训,促进随班就读工作实现医教结合、康教结合。
资源教师享受特教津贴。
4.完善随班就读教师队伍建设。
把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实施市、区分层培训制度,市特殊支持教育中心组织重点培训,区县负责对随班就读教师全员培训,不断提高随班就读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完善随班就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
将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人员的工作列入岗位绩效考核内容,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岗位补助。
在现有北京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评选表彰和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和职称评定方面对从事随班就读的干部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5.促进送教上门教师队伍建设。
送教上门队伍以巡回指导教师为指导,以特殊教育教师为骨干,以热心特殊教育事业的志愿者为补充。
制定送教上门志愿者选拔标准和培训标准,发展志愿者参与送教上门工作,做好志愿者培训工作。
(六)特殊教育社会支持工程工作目标: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的良好局面。
主要内容:1.建立北京市特殊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相关领域专家,为本市特殊教育重大决策和重点工作提供咨询。
2.建立残疾儿童少年定点定标准医学检测制度,各区县成立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咨询委员会,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和各界代表,依据全市标准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检测评估,根据结果建议接受义务教育形式。
3.依托信息技术,建立残疾儿童少年信息平台和资料库,实施随访和跟踪服务,做好医教结合工作。
鼓励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对残疾少年儿童参加融合教育所需的辅助器具进行研发、引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