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理)
2018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和老子优秀教学案例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我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对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强调他们的主要观点和影响,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学生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提醒学生注意重点知识点,为课后复习奠定基础。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写作、思考题等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讨论。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反思与评价:课后,让学生撰写反思日志,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和不足。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自我认知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如分封制的崩溃、诸侯争霸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孔子和老子,模拟他们的思想争论,增强学生对两位思想家及其思想的理解。
3.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就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单元一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落实课标一、孔子(前551——前479年)1、“仁”的思想:①含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最根本的含义是“爱人”,即体贴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是美德的总合。
②实现方法:“忠恕”之道。
“恕”是低的要求,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是高的要求,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恕”的关键是自我修养。
③对统治阶级来讲,“爱人”就要“为政以德”,反对苛政严刑,实行仁政,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对普通人来讲,要做君子,不当小人,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
而修仁的标准是“礼”。
2、“礼”的思想①含义:孔子所讲的礼是周礼,是西周建立的以宗法制和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各种典章制度。
从广义上可以理解为社会准则和政治制度。
②实践方法:一是“正名”:面对春秋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各阶层要贵贱有序,各守其份,以此恢复社会秩序。
其二是“克己复礼”:每个人都要克制自己,不能为所欲为,这实际上还是讲自我修养。
③仁与礼的关系:仁是美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是内在自觉和自律,礼是外在约束和他律。
孔子试图以仁爱为根本,借助伦理道德的作用,化解个人与他人、与家庭、与社会的种种矛盾,按照礼制,重新建立起充满人情味的伦理关系,最终治国安民,使社会由乱变治。
而把握仁与礼两者关系的方法论就是“中庸”。
3、“中庸”的思想:“中庸”是“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谦和持中,恰到好处。
中庸既是为人处事的方法论,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4、天命思想:孔子主张理性,反对迷信,把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放到首位,而对“鬼神”则“敬而远之”,这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非宗教、非迷信的文化传统。
5、孔子思想不被统治者重视的原因:①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对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他们的需要。
【必修三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知识提纲
第1课孔子与老子
课标要求:1、识记孔子、老子的思想体系
2、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
3、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课堂目标落实:
一、孔子的学说
1、
2
3、影响
[合作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孔子的思想?今天我们应如何对待孔子的思想?
二、老子的学说
1、老子的地位及生平
哲学思想世界本原问题
2、老子的思想辩证法
政治思想
3、影响
[合作探究]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文字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2、谈谈你对“无为而治”的认识。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课 孔子与老子》同步检测
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选择题1.“在孔子看来,人是什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彼此的关系如何”。
为此,孔子提出了() A.仁者爱人B.有教无类C.为政以德D.敬鬼神而远之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孔子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能说明此观点的是“仁者爱人”的社会伦理观,A 项正确;B项是孔子的教化主见,C项是孔子的政治主见,D项是孔子的鬼神观,都与材料信息不符。
2.《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下列主见或言论,符合其“礼”的思想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遵循“忠恕”之道C.为政以德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A解析“克己复礼”是复原周的礼制,事实上就是维护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而B、C、D三项都是孔子“仁”的思想。
3.四川高校教授、中国民俗文化探讨所探讨员谢谦说:“儒家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生、重亲情、重人伦、重和谐。
”孔子思想中“重人伦”的表现主要是()A.“仁者爱人”B.“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答案B解析“人伦”是指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指尊卑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就是指遵守西周时的等级制度。
4.《论语·先进》中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
”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是()A.以民为本B.人性本善C.反对迷信D.注意现实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的意思是:一个人假如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晰、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之间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意现实。
故选D项。
5.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精确的一项是()A.主见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见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实施仁政C.主见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见教化“有教无类”答案B解析“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材料中“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说明统治者要有“五常”,材料中描述的是五种道德规范,不是人际关系,解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孔子与老子》优秀课件(24张)
(1)“仁”的主要内容:
仁者爱人
• 孔子的思想(一) ———政治思想
1.“仁” :仁者爱人
实现途径: 必须遵循“忠恕”之道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仁”
(1)对统治者而言: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对所有人而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 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 序。
(一) ——— • 一、孔子的思想政治思想Fra bibliotek核 心
1.“仁”:仁者爱人
2.“礼”:克己复礼
3、提倡“为政以德”
1. 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鬼神观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 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敢 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 先进》 态度: 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 优先的位置。
3、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学习方法:实事求是;温故知新;持之以恒;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仁者爱人” 实现爱人的途径:
遵循“忠恕”之道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的思想(一) ———政治思想
2、“礼”的学说:克己复 礼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篇》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必修三孔子和老子课件
04 孔子和老子的现代意义
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教育理念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认为教 育应当普及到每个人,这种平等 的教育观念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
启示。
道德教育
孔子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种观念对于 培养现代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指导 意义。
学习方法
孔子提倡“学而时习之”,强调学 习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方法有 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要的启示作用。
05 总结与思考
对孔子和老子的评价
孔子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 深远影响。他主张仁爱、礼制和中庸之 道,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VS
老子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道家学派 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主张自然、无为而治 和道法自然。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有其自然 规律,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 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对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思考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主张仁爱、礼制和中庸之道。这些思 想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稳定的 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主张自然、无为而治和道法 自然,强调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 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这 种思想对于调节个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老子的政治主张
01
02
03
无为而治
老子认为政治应该顺应自 然,无为而治,反对过度 干预和强制。
小国寡民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 结构,认为国家应该小而 民应该少,以保持社会的 自然和朴素。
反战和平
老子反对战争和暴力,主 张和平和宽容的政治态度 。
03 孔子与老子的比较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ppt课件
ppt课件
23
2、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两 个方面。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双方可以自然地相互转化。
(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ppt课件
24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ppt》课件
7
(二)孔子的思想
一、政治思想
1、“仁”——思想核心
(1)含义: “仁者爱人” (2)方法: “忠恕 ”
《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论 语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
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 等级名分制度.
(2)礼的实践方法:
“克己复礼” “正名”
齐景公问礼,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反映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ppt课件
10
问题探究
提问:“仁”和“礼”是什么关系?
仁是良好的道德,礼是社会的规范:仁 是内在自觉,礼是外在约束。只有具备 了仁的内在品德,才能自觉地遵守礼制。 反过来,只有礼制的规范,人们才能追 求仁的境界。
3、在世界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ppt课件
17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 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 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
第1课孔子与老子
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孔子、老子思想产生的背景经济:生产工具、技术的提高(铁耕具、牛耕),增进生产力进展,私田增多,井田制瓦解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受到破坏二、孔子(前551——前479):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的开创人思想:政治思想:仁:①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为政以德(①②缓和阶级矛盾)③明白得体贴他人调整人际关系,稳固社会秩序。
④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④调整人际关系)⑤以礼治国的同时慢慢改良政治礼:含义:西周的品级名分制度。
为了实现礼,提出“正名”的主张,依照周礼的制度把已经混淆了的社会品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
(保守)天命观: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天是主宰。
教育思想:教育原那么: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习方式:学思结合、独立试探、坚持己见,“当仁不让于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知新、等等阻碍:孔子思想在那时不受重视,汉代大一统以后,精耕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慢慢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孔子的活动:政治活动:周游各国,宣传政治观点(主若是仁、礼)。
文化活动:整理典籍:《诗》《书》《礼》《易》《乐》《春秋》孔子思想保留:其门生整理记录的《论语》中4、孔子思想在那时不受重视的缘故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变革,诸侯热衷于成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增强对人民的操纵(客观,全然)②儒家仁、礼的思想不适合那时历史进展的潮流。
(主观)五、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缘故①社会形势转变:大一统,中央集权增强②儒家通过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保护那时的社会秩序六、孔子思想特点:①重传统,重继承②仁、礼为核心③政治和伦理结合④以德为主⑤重人事,虚天命⑥保守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7、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①大一统思想→社会安宁,祖国统一。
②人本、民贵→和谐人际关系,三农问题③以德治国→培育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1课孔子与老子[学习目标]一、孔子的学说1.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1)核心思想:“仁”和“礼”,要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①内容:“仁”: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遵循“忠恕”之道。
“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即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通过“正名”实现“礼”。
②评价:“仁”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礼”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2)政治思想:提倡“为政以德”,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教育思想:教育原则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学习方法上主张学思结合,鼓励独立思考。
判断正误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
( ×)提示孔子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其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而不是维护封建制度。
问题思考材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的意思)之。
——《论语》思考材料反映了孔子的哪些思想?提示“仁”“礼”“为政以德”。
深化理解孔子思想体系体现的人文精神(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
(2)“礼”强调社会成员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
(4)“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教育发展,推动了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
3.影响(1)在诸国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并未受到太多重视。
(2)汉代大一统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老聃与《道德经》1.地位: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历史必修课三 孔子与老子
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5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哲学思想 1、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规律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摒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老子》之
辩证法思想
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柔弱 胜刚强。 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
提倡“仁”和“礼”;“为政以德”,反对苛政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 和任意刑杀。
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 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 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 胜。 ——(日)岛献吉郎《诸子百家考》
老子名言欣赏
以柔克刚
以德抱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辩者不善
欲取先予
善者不辩
欲擒故纵
信言不美
遇弱示强
美言不信
遇强示弱
善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老子《道德经》
对老子思想的评价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主张 “无为而治” ,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 积极 性。
3、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思考
仁
“仁”
爱 人
忠 恕
为 政 以 德
克 已 复 正 礼 名
礼
自律
仁与礼的关系?
“仁者爱人” 道德、修养 “克己复礼” 规范、准则 内在自觉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
孔子与老子说课稿孔子与老子说课稿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到处呈现其永久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进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育同学对民族文化的骄傲感。
【课程标准】一、学问目标: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二、力量目标:通过概括孔子和老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及其间的关系,培育同学分析和归纳问题的力量;通过对孔子、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育同学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力量;三、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学习,使同学增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人类思想文化遗产要自觉传承。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见;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教法与学法】高二同学有剧烈的奇怪心和求知欲,思想活跃,具有了肯定的思索的力量和初步的辩证分析问题的力量。
但依据本课的特点,同学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爱好,所以教学中我实行“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感受性的学习方式。
老师在教学中帮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图示、音像等传递输出,即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同学通过角色扮演,自己走进历史,并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历史问题,建构自己已有的学问观点、看法、熟悉和看法、情感,最终得出结论,猎取历史的启迪。
这样既激发了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另外,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又培育了同学合作学习的力量。
【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图片反映了什么状况?同学思索回答下列问题使同学熟悉到孔子被后人神化尊为圣人,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孔子与老子孔子的学说支配同学阅读课本上的材料,出示孔子家乡曲阜的照片有一位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要来山东曲埠的孔庙参观,假如派你去关心他了解孔子,你将向他介绍有关孔子哪些事情呢?同学阅读教材、思索,得出结论同学通过角色扮演,很简单想到要介绍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思想主见,这样既把握了学问,又增添了同学口头表达的力量显示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奉献的内容表格〔老师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支配同学填写表格有关内容同学回忆和阅读教材,思索、归纳同学能基本回答孔子的思想主见,大致理解“仁”“礼”的思想内涵,记忆孔子的一些名言学习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创新感悟孔子与老子孔子思想的影响 (课件展现图片)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同学周游列国,盼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见。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知识与技能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
(2)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
(3)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现实社会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的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张卿华的《孔子问礼图》同学们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吗?图中的两位人物都是什么人?画的内容又是是什么呢?新课学习一、孔子的学说(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展示图片孔子周游列国、孔府、孔林、祭孔活动、美国普莱斯比大学孔子学院。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出身鲁国没落的贵族家庭。
55岁时他率领一群弟子周游列国,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人理睬他。
直到68岁才回到鲁国,然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同时整理了《诗》《书》等古代典籍,为文化传承做了很大贡献。
孔子死后倍享殊荣,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要思想。
下面让我们根据《论语》的摘录来了解孔子的思想。
(二)孔子的思想1.“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樊迟问仁。
子日:“爱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刚才的对话,可以看出“仁”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仁,指仁爱,关爱别人。
孔子说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就是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考想他人的需求,帮助别人实现其需求。
岳麓版必修三 第1课孔子和老子 学案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学案学案01 第1课孔子和老子【课程标准】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1.准确识记孔子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掌握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影响,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3.比较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异同点。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孔子的学说(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课前预习](阅读课本2-3页大字以及小字内容)1.历史地位: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主要内容(1)思想核心:,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和“克己复礼”。
①含义:“仁”,就是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人际关系上则是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
途径:要实现“爱人”,必须遵循,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换位思考)②含义:“克己复礼”,是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
途径:为了实现“礼”,提出“____”主张。
(2)政治主张:孔子提倡“____________”。
但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3)哲学思想: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
(4)3.(1)在当时:孔子的思想在诸侯争霸和____________的时代未受到太多重视。
(2)对后世:汉代大一统之后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________。
[课堂探究1] 孔子思想的地位及影响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颜渊》材料二孔子是主张积极入世的……领着一班学生东跑西颠,周游列国十四年,向各国君主进行游说。
可是,人家对他常常是敬而远之,尊敬他却不重用他。
孔子四处碰钉子,最后只好又回到鲁国。
——摘编自《中国通史故事》(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主张。
第一课__《孔子与老子》(高中历史岳麓必修三)
孔子问礼于老子
二、老子与《道德经》
宋代福建泉州老君岩
1.老子生平
姓李,名耳,字聃(又称 老聃),楚国人。 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
曾做过东周王室管理典藏的史官,博学多识,精通礼法。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而成《道德经》, 又 称《老子》。 全书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一直流传至今.
无 为 而 治
2.老子之思想
(1)哲学思想 a.“道”-世界本源 b.朴素的辩证法
(2)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3.对老子思想的评介
1、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2、主张 “无为而治” ,反对严刑竣法——实质是反对 积极 统治者强权政治,体现以人为本,具有合理性进步性。 3、老子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 理学、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小国寡民”思想,是消极避世思想。
1、“无为而治”:(无为: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 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以“无事取天下”,反对威逼百姓。只有这样才
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 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 具体含义是什么?
2、小国寡民: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原始 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
主张:以德立国,以仁、礼治国。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
2.孔子之思想学说
(1)政治思想
“仁”:仁者爱人 “礼”:克己复礼 “名”:正“名” 政治主张: (2)人生 观: 为政以德 敬而远之 道德标尺 外在强制 公义强迫 改良政治 关注现实
思 想 核 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课 孔子与老子
【参考答案】
(1)核心内容:“仁”和“礼”,即“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2)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
(3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核和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
进步。
(5)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研究曲阜孔氏族谱等。
历史:第1课《孔子与老子》课件(岳麓版必修三)
2、孔子的哲学思想
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存在。 对鬼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1)教育原则:有教无类; 教育原则 (2)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学习方法 实事求是;温故知新;持之以恒; 学习方法: (3)学习方法:实事求是;温故知新;持之以恒;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学思结合;当仁不让。
200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9 28日在孔子 200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9月28日在孔子 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 故里山东省曲阜市隆重举行。 故里山东省曲阜市隆重举行。已成功举办了 20届 一直重视对儒家文化的弘扬和发掘, 20届,一直重视对儒家文化的弘扬和发掘, 及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 及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在海内外产生了 深远影响。 深远影响。
曲阜是我 国著名的历史 文化古城, 文化古城,孔 子故里。 子故里。 西方学者 将孔子与耶稣、 将孔子与耶稣、 释迦牟尼齐称 为“世界三 圣”,以赞扬 孔子集古圣先 贤之大成。因 贤之大成。 而孔子故乡曲 阜便被誉为 东方圣地” “东方圣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界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C.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是孔子思想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 的改造而形成的
D.孔子的思想,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
6、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
√ A“仁”和“礼”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
7、“礼”的思想本质上反映了
侯名正言顺 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
4、孔子对天命鬼神的态度是
①主张该敬鬼神 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③否定天命鬼神 的存在 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 题放在优先地位
A①②
Hale Waihona Puke B②③C③④√D②④
5、下列对孔子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孔子的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 A孔子思想中积极意义的一面 B孔子力图维护西周社会的等级秩序
C西周时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D西周时期统治阶级对民众的重视
8、下列对老子哲学中的“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万物的本原
√C、具体的物质
B、抽象的概念 D、不可名状的自然本体
9、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这在主要反映了
√ 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 家,了解他们的思想在中国 传统文化史上的学术地位
(一)孔子其人: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 国的都城,是我国 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 故乡。三孔——孔 庙、孔府、孔林。
核心:“仁”和“礼” 主要内容:“____”和“_______” 提倡:为政以____,以_____治国
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张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
1、哲学思想: (1)对世界本原的认识:“道”是凌驾于天 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是一个高度抽象 的、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 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剔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第一个探讨___________的哲学家。
1、下列对孔子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B.孔子要求恢复西周时期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C.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D.孔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
2、“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 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 政治。 3、“敬鬼神而远之”: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把 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并且兴办私学。他招 收学生不分贵贱,使受教育者的范围得到扩大,适应 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文化的进步。 (2)孔子“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实事求是、“温 故而知新”等教育观念,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提高了
教学效率,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孔子在教育方 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障。
评价:
(1)孔子的教育思想实质上是其“仁”的思想在教 育领域的反映。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 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整理和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 《书》、《礼》、《易》、《乐》等;
(2)根据鲁国资料编成史书《春秋》; (3)孔子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成为《论 语》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教育思想:主张“________” 教学思想:“_______”、 “_______”、______与_____相结 合,学习要有________态度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仁”和“礼”的思想(核心):“仁”的主要内 容是“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 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礼”的主要内容是“克己 复礼”,即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 的要求,提倡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老子》
(2)辩证法思想:老子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 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高和下、前和后、有 和无、难和易、生和死、贵和贱等,矛盾双 方可以互相转化。他主张只要能“守静”, 就可以“以弱胜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 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 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
2、政治思想: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 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 以“无事取天下”。他还主张“鸡犬之 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 朴风气。主张“圣人之治”,“常使民 无知无欲”。
也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 上第一个探讨宇宙 本原的哲学家,他 的思想体系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道家和道教
孔子:是_________创始人,其思想经过后人
的改造,逐渐成为中国_________文化的主流。
老子:是__________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
2、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其主要内容是
“仁者爱人” “克已复礼” “敬鬼神而远之” “守静”
√A. B. C. D.
3、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学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 达到名正言顺 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C.要求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10、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 在孔子思想的基 础上形成的儒家 思想体系,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在世界文 化史上具有重要 影响。孔子也被 推崇为圣人,也 成为世界最著名 的文化名人。
(一)老子其人及其著作
老子也称老聃 姓李名耳,春秋 时期楚国人,思 想家。道家学派 代表人。
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________ 矛盾双方可以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