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A卷) 专题卷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篇高考聚焦专题贯通专题120世纪西方苏联经济模式的调整试题
专题1 20世纪西方、苏联经济模式的调整一、选择题1.1918年3月,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列宁提出了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计算和监督,建立合作社等具体设想,作为过渡到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中间环节。
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A.主张全面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已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C.设想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经济D.决定建立计划经济体制2.(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列宁曾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由此可以看出( )A.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政权B.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C.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3.(2017·河北邯郸一模)“二五”期间,苏联政府注意挖掘已建企业的潜力,同时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
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
这反映出( )A.苏联经济具有高度独立自主性B.劳动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C.英美加紧了对苏联的经济封锁D.苏联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4.(2017·安徽皖南八校联考)“这个城市中产阶级——劳工——有色种族共同支持的改革,被称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大联合’。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在改革的旗帜下达成的举国一致的共识,预示着美国走向社会和谐的前景。
”这种“和谐”的实质是( )A.国家政权实现了各阶级共同执政B.缓和阶级矛盾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C.以普通民众利益取代资产阶级利益D.资产阶级政权向无产阶级政权和平过渡5.(2017·福建宁德模拟)1933年,为了保证美国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方法与措施,罗斯福政府( )A.实行美元贬值策略B.建立失业保障制度C.颁布工业复兴法案D.规定紧急救济方案6.(2017·河北邯郸摸底)20世纪70年代,美国与海湾国家相继签订协议:只用美元进行石油结算,石油价格由美元标注。
2019高考历史二轮检测1-6-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019高考历史二轮检测1-6-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8·扬州中学调研)日本右翼文人中村粲在《大东亚战争的起因》中说“当时各国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区……苏联有苏联的区域,美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区域,设置很高的关税壁垒。
当时就是在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贸易,形成排斥他国的地区经济。
基于当时的情况,日本不得不关注满蒙。
”上述材料反映日本大举侵华的一个客观背景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使得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B、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市场C、社会主义苏联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抢占世界市场D、经济危机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进行激烈的经济贸易战解析当时的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排斥市场,B、C两项排除;经济危机的出现使资本主义国家遭到重大打击,A项错误。
答案D2、一个良好的政府,不仅在它的决策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危机来临时的超强应变能力。
正是基于这一点胡佛被评为“20世纪美国总统中政绩最差者”。
以下胡佛措施中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是()。
A、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B、大幅提高关税C、反对政府干预D、签署救济与工程建设解析此题考查胡佛反危机的措施。
注意题干的关键词“世界性经济危机”,胡佛的提高关税的做法,意在转嫁危机,同样引发了世界各国的纷纷效仿,演变成一场世界性危机。
答案B3、罗斯福的农业政策,属于他们自成一类的天才举措,他们把大规模毁掉作物和牲畜的做法,说成是“为旧时代扫除不平衡的生产导致的残余”。
罗斯福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A、减少供应抬高农产品价格B、由政府补贴农场主损失C、解决农产品生产过剩问题D、减少对工业的原料供给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经济危机的表现之一是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大规模毁掉作物和牲畜是为了减少供给,借此抬高农产品的价格,以扭转整个农业形势。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9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
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A.《农业调整法》B.《紧急银行法》C.《社会保险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2.(2017高考江苏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3.(2019河南省洛阳市联考)1945年7月,英国战后进行了第一次大选,工党主张在经济上实行国有化,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国民医疗保健制度。
结果工党领导艾德礼出人意料的战胜了二战英雄保守党的领导丘吉尔。
工党大选能够获胜主要是因为其主张A.顺应了战后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B.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趋势C.体现工人利益得到他们大力支持D.得到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4.(2019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部分学校)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这说明“新政”A.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B.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C.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D.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5.(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摸底联考)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底特律新闻》上的一幅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飞奔的蜗牛》(Congressionalaction:国会法案;FDR: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NEWDEALPROGRAM:新政计划)。
该漫画表明新政中A.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C.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张D.国会拖延了新政措施的推行6.(2018山东省七校联合体)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能力测评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能力测评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8·安徽蚌埠质检)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解析:经济民族主义指通过政府的政策对进口商品建立贸易壁垒,并施加各种各样的保护主义政策以保护其国内产业,与此相符的是B项。
其他三项都与经济民族主义的概念不符。
答案:B2、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这是因为()①危机的规模空前大②危机持续的时间相当长③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大④危机使社会动荡不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④是由此造成的影响,都符合要求。
答案:C3、(2018·江苏徐州模拟)1933年4月上海《大公报》(右图)报道:“自日本放弃金本位后,积极倾销日货。
至各国大起反感,抵制日货者达二十七国。
”从这条新闻得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B、经济危机导致国际关系恶化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形成D、日本的贸易政策引发了经济危机解析:注意此题的时间是“1933年”。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5现代世界经济讲含解析44卷.doc
专题15 现代世界经济考向一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讲高考(1)考纲要求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的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命题规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高考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察的内容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本考点的重点内容,其为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可贵的经验教训,往往与其他的政策甚至不同国家的政策进行比较考查,应该好好掌握;对斯大林模式一般多考查对其评价,也就是经验教训,而且多联系苏联实施的政策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业化的政策进行考查;苏联经济改革命题重点在于对三人改革的内容以及评价,而且往往与斯大林模式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当时美苏关系等联系起来综合命题。
从考查的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材料题为辅。
要注意本考点与中国政治经济及美国罗斯福新政相联系出题。
例1(2018年全国Ⅲ卷文综历史12)12. 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
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A. 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 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 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答案】A点睛:本题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为切入点,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相关内容。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斯大林逝世后,其继任者企图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但均没有能够突破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束缚,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这一经验教训对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例2(2018年江苏单科历史18)18. 1957年,苏联进行工业体制改革,撤销汽车工业部、机器制造部等7个全联盟部,保留了航空工业部、无线电工业部等6个全联盟部,在地方设立了105个经济行政区,把被撤的全联盟部所管辖的企业移交给相应的经济行政区。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专项检测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专项检测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1、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曾说:“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
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谊,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采取了一种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危险的态度。
”张伯伦不能确定的“某种东西”应该是〔〕A、法西斯及其侵略扩张B、大萧条及其影响C、罗斯福新政及其影响D、苏联发其社会主义的影响1.D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这种不能确定的东西”应该指的是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此题应该选择B。
2、“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
”该材料显示,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生产相对过剩严重C、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B材料反映了工人工资水平低,造成购买能力低,这样就出现生产相对过剩,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3、“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
”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选项是......〔〕A、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B、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C、说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D、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英国经济发展3.D1932年是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为了克服危机,纷纷调整关税政策,恢复发展经济,而关税的提高计划了各国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2019最新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8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A卷)(考试专用)
训练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A卷)[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
”列宁旨在( )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答案 A解析“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
2.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 )A.加快工业化进程B.商品经济的发展C.改变所有制结构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答案 B解析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可以加快工业化发展,但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苏俄经济结构仍以公有制为主,故C项错误;题干措施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不能说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故D项错误。
3.下表是苏联不同类型的商业在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
它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明显效果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C.苏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D.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21~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故D项正确。
4.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精校解析Word版
衡水名师原创高考专题卷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37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建立 2颗星考点4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颗星1到3题考点42 罗斯福新政 3颗星4到10题、25题考点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颗星11到15题、26题考点4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颗星16、17题考点45 “斯大林模式” 3颗星18到22题、27题考点46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颗星23、24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1.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来加以抵制。
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空间B.国际贸易额下降,进而加剧经济危机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D.各工业国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2.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
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C.实行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经济危机D.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3.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4.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doc
第十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 •河南六市联考)以下为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统计表,这表明()A.新政有利于促进社会及家庭稳定B.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美国家庭稳定C.经济水平与家庭稳定程度正相关D.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解析: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之后,离婚率反而下降,说明家庭稳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故D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故A项错误;美国1927—1930年美国一直推行自由主义思潮,故B项错误;1927年到1929年是美国经济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离婚率比1930年后资本主义大危机之后的离婚率要高,故C项错误。
答案:D2.(2018 •洛阳模拟) 1929年经济大萧条时,人们用如下情景讽刺胡佛总统。
胡佛手忙脚乱地照顾“关税”“水灾” “商业萧条”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而代表民主党派的驴子则在一旁叫卖看关于“美好的过去”的歌曲。
以下对该情景解读正确的是()A.说明美国的共和党在美国不得人心B.表明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竞争激烈C.说明“自由放任”政策无法解决经济危机D.胡佛的执政能力较差解析:胡佛手忙脚乱地照顾“关税”“水灾” “商业萧条”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表明胡佛政府没有解决好经济危机问题,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C3.(2017 •海口调研)罗斯福在签署《国家工业复兴法》法令时说,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又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
这说明该项法令()A.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B.完善了失业保障制度C.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D.旨在保护工人的权利解析:该法令的目的在于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和工人维持生活的工资,以消灭那些既妨碍正当工商业,乂伤害劳工利益的海盗式的方法与措施,这说明该法令有利于企业经营的稳定,故C项正确。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优选习题知识专题8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B卷)
训练8 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B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潍坊模拟)据统计,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在1950年进入快速恢复与发展时期。
1952年,中国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就比1949年前的最高年份1936年还高出20%,提前完成战后经济恢复任务,年平均经济发展速度约为21.1%。
这主要表明( )A.我国的经济基础差,发展潜力大B.人民群众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C.国家采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恢复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了发挥答案 C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从1950年到1952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C项符合题意。
2.(2018·太原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
这反映了( )A.便于苏联就近对中国援助B.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C.东南地区的工业体系完善D.加强中国工业实力的要求答案 B解析从企业的空间分布中,不难看出,将民用和军用企业布置在内地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故B项正确。
3.(2018·清远模拟)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鉴于此,政府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运动答案 B解析土地改革未改变分散经营方式,故A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从农民私有到公有的转变,为工业化建设集中提供原料,故B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为迅速过渡到共产主义而实行的“一大二公”的冒进运动,故C错误;“大跃进”运动是1958年出现的“左”倾错误,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4.20世纪50年代,土地、劳动力、资金的集中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2019高考历史二轮课时练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2019高考历史二轮课时练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密码原创)1921~1929年,美国的货币供给总量增加了280亿美元,这8年的增幅为61.8%,平均每年增长7.7%。
其中,1924~1927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增长率高达75%,它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A.导致消费品市场的持续旺盛B.较快地提升了人民的工资水平C.刺激了商品生产,导致经济结构失调D.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解析:依据相关教材知识考点再现可知,A、B两项说法有误,D项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货币供给总量的增加,刺激了美国商品生产,但也造成了经济结构失衡,给美国经济埋下隐患,所以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下图右框材料选自民国二十二年第二期《申报月刊》。
它阐述的“统制经济”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影响较大,其客观因素是()A.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B.国内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C.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D.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
由于A、C两项属于主观因素,故排除;B项虽属客观因素,但它出现于抗战胜利后,是由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并滥发纸币造成的。
因此据时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可将其排除。
答案:D3.1998年4月13日,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总统排名表:历史的评判》的文章,九位研究美国总统的历史学家把20世纪的17位总统按政绩优劣进行排序,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期1933~1945年)名列第一,历史学家对他的评语是“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他主要改变了美国()①传统的经济政策②民众的生产生活处境③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④对苏政策的基本原那么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失业人数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等。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缓解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十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9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 (2018山东省实验中学)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
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A. 《农业调整法》B. 《紧急银行法》C. 《社会保险法》D. 《公平劳动标准法》2. (2017高考江苏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
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表中数据表明A. 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 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D. 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3. (2019河南省洛阳市联考)1945年7月,英国战后进行了第一次大选,工党主张在经济上实行国有化,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国民医疗保健制度。
结果工党领导艾德礼出人意料的战胜了二战英雄保守党的领导丘吉尔。
工党大选能够获胜主要是因为其主张A. 顺应了战后英国社会发展的需要B. 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趋势C. 体现工人利益得到他们大力支持D. 得到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4. (2019江苏省四星级高中部分学校)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家、音乐家、作家和演员提供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使文化界出现了一股“书写美国”“描绘美国”的民族主义思潮。
这说明“新政”A. 注重恢复民族自信心B. 具有文化复兴的特征C. 带有狭隘民族观倾向D. 促进了文化经济发展5. (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摸底联考)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底特律新闻》上的一幅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一一《飞奔的蜗牛》(Congressionalaction :国会法案;FDR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NEWDEALPROGRAM政计划)。
该漫画表明新政中A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B.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C. 总统的权力得到了扩张D. 国会拖延了新政措施的推行6. (2018山东省七校联合体)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笔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高效测评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019高三历史总练习高效测评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
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
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
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自由放任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指()A、市场的自我调节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自由放任主义强调要充分运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对经济进行自我调节,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于()A、经济危机的影响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解析:此题要特别注意时间:1931年,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时期,大危机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汤因比的话就说明了当时人们的这种思想和担忧。
答案:A3、(2018·沈阳模拟)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在亚特兰大市的演说中表示单纯的施舍对具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而言,将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而这种工作正是防止他们精神上颓废的屏障。
基于这种理念,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救济金,增加政府救济的力量B、增设心理咨询机构,帮助人们愈合心理创伤C、以工代赈,增加就业机会D、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誉解析:材料反映罗斯福新政并不是单纯给予人民施舍,而是给人民增加工作机会。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训练十五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训练十五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罗伯特·林德和海伦·林德在《中小城市的变迁》中写道:“它不偏不倚地向所有美国人的头上劈下,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断送了他们的美好生活,断送了他们的美好梦想。
这次经历比美国近代史上的任何一次持久的情感经历都更具有普遍性。
”该状况出现在( )A.南北战争期间B.美苏争霸时期C.战后“滞胀”阶段D.经济大危机时期解析:D 经济大危机时期是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困难,故D项正确。
A、B、C三项不能体现对富人和穷人都是劫难。
2.“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
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解析:B 经济民族主义色彩即通过贸易战、关税战转移国内经济危机。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有利于恢复农业生产,与转嫁经济危机无关,故A项错误;通过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向国外倾销国内过剩商品,转嫁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以工代赈,扩大内需有助于扩大就业、拉动生产,与转嫁经济危机无关,故C项错误;计划指导,政府干预有利于避免生产的无序,与转嫁经济危机无关,故D项错误。
3.(2017·浙江11月选考)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
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 )A.《农业调整法》B.《紧急银行法》C.《社会保险法》D.《公平劳动标准法》解析:D 《农业调整法》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A项错误;《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B项错误;《社会保险法》规定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有助于社会稳定,C项错误;《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和每周40小时的最高工时,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这保护了劳工的权利,既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空前胜利,也是罗斯福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D项正确。
高一下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暑假复习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高一下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暑假复习卷: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第4阶段是“改革繁荣期”,美国进入高速发展的“新经济”时代3.【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1982年里根向国会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
这个计划概括的说,即大幅度减税,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取消不利于工商业自由发展的规章约束,被人们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与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是()A.取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削弱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C.恢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D.大力推行资本主义福利制度4.【江苏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③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期间,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
”该观点主要说明了()A.新政没有使美国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B.新政使美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C.美国国内在解决危机的选择上有分歧D.新政使美国民主制度摇摇欲坠6.【2019山东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经济C.实行计划经济D.发展信息技术7.【江苏启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大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农业产量②以工代赈③扩大进口④社会救济A.①②④B.②④C.①③D.②③8.【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一月考】1932年6月,美国东北各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步21974名老学长的后尘,也在拼命找工作了。
2019届二轮:10专题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专题卷】
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点37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的建立 2颗星考点4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颗星1到3题考点42 罗斯福新政 3颗星4到10题、25题考点4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颗星11到15题、26题考点4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颗星16、17题考点45 “斯大林模式” 3颗星18到22题、27题考点46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颗星23、24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1.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来加以抵制。
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空间B.国际贸易额下降,进而加剧经济危机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D.各工业国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2.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
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C.实行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经济危机D.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3.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4.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卷)苏联经济建设、西方经济政策调整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
”列宁旨在()A.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B.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C.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D.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答案 A解析“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反映出国内战争时期,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源保障前线战争的胜利,因此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
2.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这些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苏联(俄)()A.加快工业化进程B.商品经济的发展C.改变所有制结构D.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答案 B解析工业建设上采用非国有化措施可以加快工业化发展,但不能加快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中“固定的粮食税”“非国有化措施”“商业上允许恢复自由贸易”的措施均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苏俄经济结构仍以公有制为主,故C项错误;题干措施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但不能说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故D项错误。
3.下表是苏联不同类型的商业在商业流转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统计表。
它反映出()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明显效果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形成C.苏联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D.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答案 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21~1928年的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故D项正确。
4.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
这些观点()A.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B.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C.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中斯大林认为新政经济政策“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观点认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不应借鉴资本主义成分,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故A项正确。
5.(2018·宁德模拟)苏联学者指出:“斯大林主要是列宁学说……非本质立场的继承者。
在对待列宁遗产方面他的非连续性显然占优势。
”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主要表现在()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放弃了新经济政策C.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D.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答案 B解析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执政时期的政策,斯大林上台后放弃了该政策,与题中“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相符,故B项正确。
6.(2018·海门一模)在1932年的渥太华帝国会议上,英国与各自治领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双方给各自的产品进入对方的市场提供优惠,减免关税;对外则高筑关税壁垒。
据此可知,英帝国特惠制的出台()A.使得英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B.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基础C.表明英国固守“自由放任”政策D.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答案 D解析经济危机时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英国的对外关税壁垒政策加深了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故D项正确。
7.(2018·安阳一模)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
”这一评论()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可知中国的有识之士在罗斯福新政伊始就已经预见到了其可能产生的世界影响,故B项正确。
8.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随后国会又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据此可知()A.新政期间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新政注重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C.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社会稳定D.社会福利开支过大导致财政不堪重负答案 B解析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但不能推断是否完善,故A项错误;《紧急救济拨款法》反映出新政以工代赈,注重间接救济,《社会保障法》体现出新政注重直接救济,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国通过政府干预经济,但没有体现出实现了社会稳定,也没有体现出财政不堪重负,故C、D两项错误。
9.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
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
”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B.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C.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D.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答案 B解析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是凯恩斯提出的,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哈耶克反对生产资料的集中,要求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后开始受到重视,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哈耶克是反对公有制,崇尚私有制,要减少国家的干预,没有涉及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故C、D两项错误。
10.1965年改革时,国家给企业下达的指标,由赫鲁晓夫时期的八类二十多项减为六类九项。
这一变化,说明苏联改革()A.加强了企业经营独立性B.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纠正了赫鲁晓夫的错误D.完全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答案 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国家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实质是加强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故A项正确。
11.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某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货币持续贬值。
下图是1960~1987年的美英法三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
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A.“混合经济”的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B.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高C.“新经济”的出现带来8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D.减少政府干预导致80年代中期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答案 D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通货膨胀率会有所下降,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12.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
这种情况促使()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调整B.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C.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D.欧美各国进一步增加关税壁垒答案 A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和通货膨胀上升。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采取减少社会福利、减弱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等方式进行调整,故A项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个题,其中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随着20世纪20~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对本国和世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30年代的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财政和商业网。
随着国际合作中止,政府转向求助于它们自己的资源和成熟的经济民族主义。
通过征收关税、制定进口限额等措施,政治家们希望使经济实现某种程度的自给自足,但在全球互相依赖的时代,这一目标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
——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材料二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大事年表——据《苏联经济史》《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民族主义的具体表现。
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经济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
(1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为苏联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哪些有利条件?(9分)答案(1)具体表现: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和附属国倾销商品、增加捐税以转嫁危机。
说明:世界各国各自为战,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复苏;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激化了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德日法西斯上台,发动局部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条件:为工业化创造稳定宽松的国际环境;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设备、技术、资金和人才保证;证明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可行性,有利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与强化。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德国社会保险制度进行解读。
(12分)答案特点:①政府立法: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的颁布;②不断改革和调整(日渐完善):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③覆盖面广: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加重财政负担。
规律:时代发展促进了制度改革和调整;制度改革和调整又影响了时代发展。
解析解读类试题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解答:第一步,解读材料表层信息,表格中德国社会保险制度日益完善,覆盖面越来越广;第二步,分析材料深层次信息,一般从原因、影响等角度展开;第三步,从规律、实质、启示等角度进行总结。